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 > 地图 >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2024贝多芬故事读后感范文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相关栏目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热门栏目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推荐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

(共 4014 篇)

  • 1、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集锦

    撰写文章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日常,在撰写文档前,大家应该都会寻找相关的范文。参考优秀范文的结构,可以让我们缩短构思文章的时间。编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贝多芬故事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本文!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 篇1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这样美好,活它一辈子吧!”1812年,他这样写道。

    他虽耳聋,但口含木棒放在钢琴上创作,声音靠牙齿经骨膜传到耳蜗,他是可以听见音乐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对音乐执着的精神。

    他晚年时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起初,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不!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创作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

    他就是著名的音乐创作家——贝多芬,他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丝毫没有放弃,他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而且还去挑战生活的打击,当他也因此创造出令世界震惊的乐曲,他的名字也因此传遍世界。

    有时,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不幸,比如:考试没达到理想的分数、高考落榜,创业失败、公司倒闭……我也曾经历过一件备受打击的事:一次数学考试,试题都是基础知识,我迅速瞄了一遍,觉得实在简单,便对同学说起了大话:“这么简单的试卷,我一定能考满分,你们就等着看吧!”考试时,所有同学都十分认真,而说完大话的我呢?马马虎虎,根本不放在心上,“叮铃铃”下课了,我满怀信心的交上了考卷,等待着老师的表扬。只见老师拿着一叠试卷,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我心想:这次的试卷他们一定都考得不好,我一定是满分,哈哈哈。可是一个个分数报过去了,还没听到我的名字,“难道好成绩要最后公布?”我心里暗想着。“朱星洁,88分”老师还故意加重了声调。什么?怎么可能!此时我的耳边全是同学们窃窃私语的嘲笑声。“还考满分呢,连90都没有考满,笑死我了”、“就是呀,大话精”这时的我,满脑子都是同学们一张张嘲笑我的脸,回家后妈妈失望而犀利的眼光,想到这里,我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当试卷发下来,首先一个红色的“88”印入我眼帘。再

  • 2、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10篇

    作为社会人需要用到写作地方并不少,让脑子的知识充沛,阅读范文是很有必要的。写作的质量可以通过范文来解决,一个优秀的范文应该有哪些亮点?读后感大全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贝多芬故事读后感,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 篇1

    今天音乐课我们学了贝多芬的《欢乐颂》。虽然我以前有听过贝多芬这个人,也知道他是一个音乐家,但是从来没有真正地了解过贝多芬。于是,这一次我想真正地去了解贝多芬。就在这天音乐老师跟我们说贝多芬他从小就没有童年。我感到非常的奇怪,贝多芬怎么会没有童年呢,心中浮出了一个问号。贝多芬父亲从小就想让贝多芬成为像莫扎特一样的神童,所以就剥夺他上学、玩耍、休息的权利,强迫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性情暴躁的父亲常常半夜将小贝多芬从床上拖下来练琴。可是贝多芬晚年十分不幸,但他从为想命运屈服。他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歌颂人类理想—自由、平等、博爱的《第九交响曲》。

    面对命运的不公,贝多芬没有屈服,而是为了梦想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这位音乐巨人的精神和作品与世长存。读过这篇文章之后,我由贝多芬想到了自己。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著名的画家。我要向贝多芬学习,学习他对梦想的执着,学习他的坚持不懈,学习他的勤奋刻苦。记得毛泽东主席说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让我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吧!努力吧!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 篇2

    最近我读了《名人传》这一篇小说,这一本是法国的罗曼罗兰写的。故事里主要写了三个人:贝多芬、米开朗其罗、托尔斯泰,而其中我对贝多芬最感兴趣。

    贝多芬是大家公认的音乐天才,他爸爸是一个无能且喜欢喝酒的男高音手,母亲则是别人家的仆人。贝多芬的童年只有艰辛和痛苦,没有爱,连从小和他青梅竹马的女孩,也嫁给了别人,他的母亲在他16岁的时候就走了。贝多芬的脾气从小就很暴躁和古怪,他的父亲也有病,想用贝多芬的音乐天分来炫耀一下这个神童,于是把他和一个小提琴关进一个小房子里,他差点从此讨厌音乐。

    贝多芬在17岁里就成了一家之主,因为他的音乐天分使他很快就成名了。可不久以后,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耳朵对他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他把自己耳聋的消息整整隐瞒了6年。

    贝多芬的这一生可以用4个词来形容:悲剧、可怕、快乐、忧伤。就是因为怪脾气导

  • 3、 [推荐读书心得]贝多芬读后感汇集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观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写好一篇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推荐读书心得]贝多芬读后感汇集”,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贝多芬读后感(篇一)

    在世界音乐历史的记录下,有一个人绝对不能够被我们所忽视。这个人就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贝多芬。看完贝多芬的故事之后,我们可以知道贝多芬的出生环境不是皇亲贵族,也不是一些大地主家庭,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贫民家庭。但是从一个平民百姓家里面却出现了像他这样这么伟大的人物,他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展露出了自己的音乐才华。

    他的童年是非常悲惨的,在他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跟其他人登台演出,为了存活不断的奔波劳碌。后来因为战争的原因,他的家乡已经爆发了战争,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只好忍痛离开家乡来到了德国最出色的音乐城市维也纳。在维也纳的时候,因为他很早出名,所以在这个地区他过着一种艺术家的生活。他在这个城市里面并没有依附任何的大人物,可是有些人物却被他的音乐才华和个性深深吸引到。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资助他才能够在这里过着一种自尊的生活。虽然说贝多芬经常和这些贵族们有人际交往,但是在性格上面确实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他最出名的几首系列作品,看到他的音乐才华与风格。最让我们对他有着深刻印象的就是贝多芬在二六岁的时候听力开始减退,等他40多岁的时候耳朵已经完全失聪了。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样的打击已经不具备成为一名音乐家的基本条件,可是他并没有偶像命运低头,依然成为了一位最伟大的一音乐家之一。在世界音乐历史上,像贝多芬这样的人几乎找不出几个。在读完关于他的故事之后,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不要为自己眼前的困难所退缩。

    贝多芬读后感(篇二)

    罗曼罗兰希望通过《名人传》让人们“呼吸到英雄的气息”,的确,他做到了。贝多芬这个已成为音乐符号的传奇人物总是让人充满憧憬和向往,仿佛他是生在天堂般的光影间,才能从他的指尖流淌出如此天籁般的音乐。为了更好地理解贝多芬的音乐,我陶醉在梦幻的《田园交响曲》中,我震撼于《命运交响曲》那紧扣心门的旋律,我徜徉在《月光曲》优雅的韵律间,我感动于《致爱丽丝》让人心动的音符……我从来都没有像现在

  • 4、 牛田洋故事读后感作文范文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为大家整理了牛田洋故事读后感作文模板,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历代军屯故事多,

    牛洋十万壮山河。

    官兵士子同仇作,

    攘狄索粮可泣歌。

    附注:由牛田洋走出的军旅作家林星明撰写、由从牛田洋走出来的陈柱深少将作《序》的《牛田洋故事(一)》,已于二〇一二年七月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作者以诗歌的形式,以饱满的激情,讴歌了十万牛田洋官兵和到牛田洋劳动锻炼的大学生围海造田、滩涂夺粮、抗击特大台风海潮、严惩越寇等动人故事,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五周年暨纪念牛田洋围海造田五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林星明在《未说完的故事跋》一文中写道:十万官兵奋战牛田洋,就有十万个可歌可泣的故事。《牛田洋故事(一)》虽然只涉及到牛田洋故事的万分之一,但人们从中依旧可以管窥到,勤劳善良勇敢的牛田洋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林星明,一九五三年生,湖南省洞口县人。大专学历,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应征入伍,曾在牛田洋生产基地劳动生活五年、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历任班长、营部书记、连队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组织干事、宣传干事、师宣传科干事、正营职副科长。一九八五年在广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处工作。荣立三等功一次、十三次受上级嘉奖。著有散文集《走进战争》、小说诗歌集《红棉树下》,主编《军旅往事》故事集等四部。

    攘狄,攘除夷狄之省略,驱除抗击外敌侵略,此处特指一九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语出《公羊传僖公四年》:攘夷狄。《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汉代班固《白虎通号》:昔三王之道衰而五霸存其政,帅诸侯朝天子,正天下之化,兴復中国,攘除夷狄,故谓之霸也。《汉书萧望之传》: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宋代王安石《河北民》: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同仇作,同仇偕作,意思是共同对敌,一起作打仗的准备。语出《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牛田洋故事读后感作文模板是不是很好呢?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要注意积累知

  • 5、 《贝多芬的故事》读后感
    《贝多芬的故事》读后感 童年时他忍受了父亲打骂,一天弹10多个小时的琴,没有磨灭他对音乐的热情和挚爱。 他19岁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默默地任劳任怨地为生活忙碌,但他没有感到生活的黯淡,他仍在为音乐而不断地努力。 他忍受了亲人们的一个又一个的死亡:4岁时死了最爱他的爷爷,9岁时他的妹妹死了,11岁时他的弟弟死了,17岁时他的母亲逝世,同年他的妹妹也夭折了,22岁他的父亲逝世,他没有被悲痛击到,而把悲痛转化为乐曲。 他32岁时耳聋,一个音乐家听不见声音,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可是他却在这期间写下了举世闻名的《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献给爱丽丝》《第九交响曲》 想想贝多芬耳朵聋了还在不断地努力作曲,而好脚好手的我,却总是碰到挫折就想打退堂鼓,碰到失败就选择放弃,自故伟人多磨难,学习贝多芬在逆境中前进! 他想着音乐创作时,在饭店里坐了半天,又出去了,还向酒店老板说:“结帐。”他产生乐思时,忘记了约会,竟让好友一连等了几天。搬家时他有了灵感,收了钱的马车夫没法找到他,只好把他的钢琴和乐谱堆在了广场里…… 想想自己,还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迷恋到废寝忘食。学习贝多芬做到忘我,才会有所成。 我为贝多芬的关爱儿童和老人而激动:他为一个女盲童弹奏,把欢乐送给了她,写下了不朽的《月光》。 他帮了一个小女孩爱丽丝的忙,为将要逝世瞎眼老人弹奏了《献给爱丽丝》着名的钢琴曲,让老人看到梦想中的天堂。 我喜欢音乐、热爱音乐,我不是贝多芬,我也不可能成为贝多芬,但贝多芬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心!
  • 6、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
    邹语凡 前两天,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贝多芬故事》的书,觉得十分好看,很有教育意义,让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的作者,用大量的事实和典故,讲述了贝多芬成长、成材的故事。作者描述时文笔流畅、精炼清晰。笔下描述的贝多芬发奋图强、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让我看了深受启发。 贝多芬是18世纪著名的德国音乐家,他谱写了众多优美动听的乐曲,他高尚的品德让我心生敬佩。可是,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他的父亲是一个酒鬼,酗酒败了家业,就企图把四岁的贝多芬变成摇钱树。天天强迫幼小的贝多芬练习小提琴为他卖艺赚钱,使贝多芬没有了像同龄人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生活的磨难使贝多芬从小养成了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性格。他勤勤恳恳地磨炼琴技,孜孜不倦地学习作曲,使他成为了一代有名的琴师。可惜的是上帝没有眷顾这位天才,贝多芬不到30岁时,听力渐渐变弱直到最后失聪了。对于一个音乐家、作曲家,没有听力是多么痛苦的事呀!可是贝多芬承受了内心的痛苦,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影响,继续创作他最喜爱的音乐……现在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几乎都是他后半生耳聋的状态下创作的。 这本书告诉了我,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天赋,而是靠勤奋、靠坚持来完成的。 面对新的事物,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在前进的道路上,稍微遇到了困难,就打“退堂鼓”,就会冷淡、撒手不做了的大有人在。贝多芬的故事告诉我,任何成功,不经过一番苦学、苦炼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认真做的人,才忍得住这番痛苦,事业才能成功。 记得我初学二胡时,面对二胡优雅的声音,我爱上了它。可是当我真正学拉二胡时,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习拉二胡,要先学基本知识、要学习手法、指法,还要学习各种拉二胡的技巧等等。特别是练习拉二胡时,手臂手指很痛,腰也酸,背也痛,我产生了放弃学二胡的想法。 看了《贝多芬故事》这本书以后,我不由得感慨: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还那么认真、那么执着,最终创作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难道我不应该向他学习吗? 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决心要克服困难,向贝多芬学习,学习他坚持不懈、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把二胡学好,把课堂上老师传授的各种知识学好,成为优秀的少年儿童。 点评: 阅读书籍,能增长知识和智慧,尤其是阅读名人作品,更能给人启迪和力量。作者通过阅读贝多芬成才的故事,结
  • 7、 《故事作文》读后感

    《故事作文》读后感

    《故事作文》这本书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奇幻之旅》、《牛皮吹上天》、《童话》、《草莓侦探所》..最搞笑的是《开心一笑》中的康康日记里的笑话:一天老师问康康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叫什么?他的同桌小明悄悄告诉他:是尼加拉瓜大瀑布。康康说:我知道了是你家那块大破布。怎么样好笑吧!下面我们来看作文。

    在作文中我最喜欢的是《那一天,我摊上大事了》讲了:一段时间里我爱上了玩电脑游戏,无时无刻都在想电脑游戏,成绩一落千丈。爸爸妈妈在所有的手机电脑都设置了密码,不准我玩。偶然我发现妈妈的笔记本没锁密码。我就利用去厕所时把电脑拿出来再厕所玩,半个小时过去了爸爸在喊道:你厕所用好了没。这是我里面急的团团转,最终把笔记本藏在了洗衣机里,中午,我放学回家,发现爸妈用怒视的眼神看着我心里一慌大事不妙。果然爸妈生气的揍了我一顿。

    这次的错误犯的不小,事后爸妈给我讲了道理,玩电脑不是不行,但要有个度,不能影响学习和生活,偶尔玩一玩是可以的,从此每周我做完作业可以玩电脑半小时,每周三次,周末可以延时。劳逸结合!

  • 8、 贝多芬的故事读后感

    贝多芬的故事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贝多芬的故事》这本书,这本书里面主要讲的是贝多芬的经历。

    贝多芬的爸爸是个宫廷歌手,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喝酒,一点儿也不关心自己的家,而且还有个暴脾气。他让小贝多芬弹钢琴,只要弹错一个音就打他一顿。与音乐神童莫扎特来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有个爱他的姐姐和爸爸,而贝多芬只有一个粗暴的爸爸。而贝多芬能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长大,还成了一个音乐大师,真是太让人敬佩了!

    在贝多芬刚出名不多久,他的耳朵就听不清声音了,又过了一个月,他的耳朵就完全听不到声音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当时,他几乎绝望了,可当他看到自己原来写的曲子时,又振作了起来。因为他想:我要掐住命运的喉咙,要坚持下去,不能放弃!于是,他凭着从前的记忆,和对音乐的热爱,有写了许多着名的曲子。如:第五交响曲等乐曲。

    读了《贝多芬的故事》这本书,我明白了:不能因为一些困难就退缩,要坚持下去!

    贝多芬的故事读后感(二)

    最近我读了《名人传》这一篇小说,这一本是法国的罗曼罗兰写的。故事里主要写了三个人:贝多芬、米开朗其罗、托尔斯泰,而其中我对贝多芬最感兴趣。

    贝多芬是大家公认的音乐天才,他爸爸是一个无能且喜欢喝酒的男高音手,母亲则是别人家的仆人。贝多芬的童年只有艰辛和痛苦,没有爱,连从小和他青梅竹马的女孩,也嫁给了别人,他的母亲在他16岁的时候就走了。贝多芬的脾气从小就很暴躁和古怪,他的父亲也有病,想用贝多芬的音乐天分来炫耀一下这个神童,于是把他和一个小提琴关进一个小房子里,他差点从此讨厌音乐。

    贝多芬在17岁里就成了一家之主,因为他的音乐天分使他很快就成名了。可不久以后,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耳朵对他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他把自己耳聋的消息整整隐瞒了6年。

    贝多芬的这一生可以用4个词来形容:悲剧、可怕、快乐、忧伤。就是因为怪脾气导致没有朋友,但是在孤独中,他学会了别人不会的东西。

    在我心里一直很佩服贝多芬的,佩服他很少有人拥有的品质。

    贝多芬的故事读后感(三)

    读了《贝多芬的故事》这本书后,我为主人翁的贝多芬的悲惨命运而难过,更佩服他对音乐不折不扰的顽强精神。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的一破旧住房的阁楼里。他自小学习音乐知识,由于刻苦努力,在青年时代便闻名于世。二十多岁以后,贝多芬离开故乡,到音乐之乡维也纳定居。正当他年富力壮,创作处于旺盛的时候,他的双

  • 9、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一个关于贝多芬的故事,大概内容讲的是贝多芬从一个普通少年通过孜孜不倦的学琴成为一名非常着名的音乐家。

    童年时期,贝多芬的父亲总是把小贝多芬拽到钢琴边苦练,每当弹错一个音的时候都打他的耳光,在父亲严格的训练下,贝多芬显露出了音乐才华,4岁时就会弹奏羽管键琴,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8岁开始登台演出,11岁就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贝多芬参加宫廷乐队担任风琴和古钢琴师。

    有一次贝多芬在乡村的旅店弹琴,楼下躺着一位旅客正欣赏楼上优美的琴声,滴哒水滴从天花板缝中流下,滴哒又滴了一滴,旅客非常生气决定上楼查看,却发现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由于练琴时间太久,练得手指发烫需要用冷水浸一下,又继续弹下去,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发烫,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又因为太急促,溅得满地都是水,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不禁暗暗感叹,怪不得是位伟大音乐家。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要学习贝多芬认真刻苦的精神,还要学习他坚持不懈的品质。所以,我建议大家多看看贝多芬的故事。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二)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贝多芬传》,贝多芬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百折不挠,放下《贝多芬传》,无数感慨涌上心头

    贝多芬是着名的作曲家,他的父亲是一个不求上进、嗜酒如命的男高音歌手,而他的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师的女儿。贝多芬的童年包含辛酸。一开始,他父亲就逼他学音乐,在小时候就失去了他最爱的母亲。正当贝多芬风华正茂时,病痛已经悄悄叩门。1796至1800年,耳聋症开始肆意,听觉也渐渐衰退。一个钢琴作曲家最需要的就是听觉,而贝多芬在他可以大显自己的才能时听力衰退,甚至不能听到任何声音,可想而知当时的贝多芬是多么的无助,面对的挫折是多么大。如果换做别人,肯定对自己的未来不报希望,从而破罐破摔。但是贝多芬并没有这样,他一直独自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仍坚持创作,还为他的心上人朱丽塔?圭恰迪尔谱写了着名的《月光奏鸣曲》,直到1801年,他才告诉了他的两个好友。我深深地被贝多芬折服了,他以他惊人的毅力在困苦中坚持下来,要知道他的大多数作品是在他耳聋之后创作的。

    贝多芬饱经风霜,他经历了挫折也享受了成功,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是有汗水换来的。只有付出过,才会有收获。

    记得那次体育800米测试,一向体育不好的我就开始担心起来。果然,刚跑完一半就跑不下去了,正当我快要放弃时,突然想到了贝多芬的那句话

  • 10、 读后感作文:《象鼻子牛的故事》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书叫《象鼻子牛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一头象鼻子牛通过帮助别人从而获得别人喜爱的事。开始象鼻子牛去找朋友玩,可是别人都说它牛不像牛,象不像象,没有人愿意不跟它玩。于是它决定驾驶消防车出去闯闯,让大家瞧瞧世界上新出现的象鼻子牛,他跟大家一样,能做许多事情,他愿意帮助别人,也需要别人帮助他。

    于是它就开着消防车出去了。在路上它看见一只公鸡身上到处都是红色的,就以为是火。它赶快拉起水龙头往公鸡上喷。公鸡大叫起来,它赶快说;对不起。大红公鸡就原谅了它,还告诉了它红色的并不都是火。第一次救火闯祸了,他决定不能再做错事了。象鼻子牛继续往前开,遇到了一排着急的蚂蚁,就问:你们在干嘛呀?蚂蚁说:我们家失火了,要去救火。它赶快过去帮它们救火,过了一会儿火灭了。所有蚂蚁一起说:谢谢象鼻子牛,你是我们的好朋友。象鼻子牛开心极了。接下来它又救了可怜的小老鼠,为它接好了腿;还赢了小木头人。可是了帮助大家象鼻子牛变成了一滩泥,最后小伙伴帮它捏成了一头牛鼻子象。它将为得到所有朋友的承认而继续努力。

    通过看了《象鼻子牛的故事》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象鼻子牛也成为了我的好朋友。象鼻子牛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伤心、绝望,而是乐观、积极向上,不怕苦不怕累,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去帮助别人。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好好学习象鼻子牛的精神,遇到困难不能怕,努力想办法总是可以解决的;同时还要助人为乐,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这个故事也让我懂得了爱与坚强。我的心也被象鼻子牛的爱心深深打动了。我决定我也要像象鼻子牛一样,做一个坚强、宽容、有爱心的人!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1-10-07

  • 2019-09-28

  • 2023-01-2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1-11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2-04-28

  • 2023-03-14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3-08

  • 2023-03-22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1-30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21-09-01

  • 2023-02-01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
贝多芬故事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贝多芬故事读后感,2024贝多芬故事读后感,教您怎么写贝多芬故事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