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读后感 > 地图 >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读后感,2024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读后感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读后感相关栏目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读后感热门栏目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读后感推荐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读后感

(共 4900 篇)

  • 1、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读后感400字

    语文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很多名言警句说,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学好语文。这个暑假,老师开了一张“好书清单”,上面《平凡的世界》《我不要死于一事无成》《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等等。暑假一开始我就从书店买了几本。

    这些书中,让我最喜欢的便是叶开爷爷选编的《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这套书一共分为三本,小说分册,散文分册以及综合分册。这套书真的和它的名字一样,就像我们的语文书似的,是由许多作家的名作而编成的,这里面有王安忆的“隐居的时代”,须一瓜的“彩虹总在风雨后”,阿来的“阿古顿巴”等等,每篇文章后都有赏析和读书写作的特点,技巧,对我们学习语文有极大的帮助。这套书中,我最喜欢的是小说分册中的“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这篇小说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所写。

    莫言是如今中国最有名的作家之一,他获得过许多国内大奖,代表作有“檀香刑”,“生死疲劳”,“酒国”等。

    “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文中的“我”的老师-----朱总人,文章主要讲述了朱总人老师的传奇故事。朱老师是一名“右派”,所谓“右派”就是当时的大能人,用文中的话说“牛不吃草可以找右派,鸡不下蛋可以找右派,女人不生孩子可以找右派,有什么难事,只要找到右派,事情总能圆满解决”。

    在这篇文章中,我最佩服的不是京剧花旦蒋桂英,也不是能双手打算盘的老富,更不是其他省里的右派,而是朱总人老师,朱老师只是乡村小学的一名代课老师,他其貌不扬,甚至还是一个驼背。也许会有人说,一个驼背有什么好钦佩的?但是作者分别介绍了朱老师的五项特殊才能后,我才明白正是因为他是驼背,他才应该被钦佩,这五项才能分别是:用特殊姿势跳高,用怪异姿势大乒乓球,水下憋气超过10分钟,铁头功撞断拴马柱,参加万米长跑。这其中有的是不罕见的,例如:跳高,打球等,但是朱总人老师他是一个驼背,他做这些的难度并不是常人可以相比的。

    这篇文章里,也有许多幽默和蕴意很深的句子:“即使有天脸上的皱纹能夹死苍蝇,心里的纹路也要连成美丽的风景”,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而事实告诉我们:“人至贱则无敌”,任何事情没有所谓的永远,就是因为如此,存在的每一瞬间才会显得特别重要。

    在这套书中,关于写作,叶开爷爷提倡要有真情实感,反对一味地堆砌辞藻,他在综合分册中“怎样写不存在的动物”一篇中说道:“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追求的作家大多会注意语言的选择,

  • 2、 《这才是马云》读后感

    《这才是马云》读后感

    ——追逐梦想

    叶明杰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团委

    生命是灰暗的,除非有了激情;激情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知识是徒然的,除非有了梦想。

    ——题记

    对马云最初的认识一直停留在阿里巴巴与支付宝的新闻中,对于他的经历,那些报道多少让我们深感不易和敬佩。然而当读完《这就是马云》,全书220页的内容幽默,顺畅。作者陈伟——马云的助理,用轻松诙谐的笔调勾勒着过往的记忆,让我们从这些记忆中看到的是一个鲜活的马云,而非在传言中神话的马云。从书中,我们看到的马云就如同远远的看见的一只飞翔在天空的鹰,一个向着梦想追逐,不畏风雨在空中翱翔的鹰。

    当马云看到了系主任的生存状态,他选择了立即辞职,因为他知道如果现在自己不做任何改变,依旧每天重复着一样的生活,那么现在眼前的这个系主任就将会是未来的自己。他不想做一个平庸和平凡的人。于是他决定借钱,卖房子创业,他雄心万丈的向他的太太描绘了一个未来的"大饼":10年后我会有钱,会有好房子,会有车,会有更多的能力和实力帮助别人,……会有属于自己可以支配的财富和自由。而今天的马云做到了这一切,因为他始终朝着自己心中的梦想前进,踏出勇敢的第一步,并一路前行不惧艰辛。"鹰可以活到70岁,每次孵三四只小鹰。老鹰常常让小鹰饿着,小鹰饿到几乎站不住,如果还能仰天怒鸣,老鹰马上就会给它喂食,认为其有鹰的潜质。鹰可以飞得像鸡一样低,但不会永远如此。"而马云在创业之初就像是幼鹰一样,历尽艰辛却依旧没有放弃,最后他变成一只可以搏击苍穹,在风雨中起舞的雄鹰。

    而我们之所以平凡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中有很多人害怕失败,害怕犯错。犯错少的人是尝试得少的人,害怕犯错的人归根结底是害怕承担风险和责任。然而唯有行动才会踏出改变人生的第一步,并且无论前方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险阻也要一如既往的坚持。失败是通往成功道路上无可避免的一站,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大多数的人在一次失败或挫折后就不断的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命运的不公。殊不知那些失败给予你的不仅是痛苦,更是一块靠近成功的垫脚石。人生中的波折就如同冬天的果树,已经面临了冬天的肃杀,却还要被剪去枝桠,甚至流下了心里的汁液。那些懦弱的,他就不能等到春天,只有永远保持春天的心情等待发芽的人,才能勇敢的过冬,才能在流血之后还能繁叶满树,然后结出香甜的果实。

    我们不是圣贤,我们在失败后可以有抱怨但不要太久,更不要沉沦于此。然后

  • 3、 这才是最牛团队读后感

    《这才是最牛团队》这本书用小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了携程这个完美的团队如何从无到有、从有到辉煌的全部发展过程,深入浅出地总结了携程成功的原因。书中每一章都由语录、寓言、正文、小结、应用等五个部分组成,既有小说那样的生动故事,也有教科书那样的理论分析,让你在精彩的故事中学会如何打造最牛团队……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做什么样的事业,做什么样的成绩。书中重点个案和营销案例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着,始创人员的创业思想和创业动机决定其事业平台的成败优劣。我们讲史玉柱,讲柳传志。。。他们无不在创业初期就具备事业平台的前瞻性思考,他们有着狂热的创业激情,昂扬的斗志,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过人的智慧与勇气,超常的工作能力以远大的目光。这书中注定是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创业者指示一个奋斗的成功密秘.事业需要团才运作,团队需要人才带动.书中对于团队经营和绩效运营的方式方法有一定谈讨与诠释。 再次发现:大学教育其实是素质教育,应用性不强,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是在于知,而是在于行;其验证不再于逻辑,而在于结果。”这句话非常不错。

  • 4、 语文书里的故事

    在五年级下学期时,我学了一片课文叫《海伦凯勒》。我为她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而感到惋惜。她虽然失去了光明、听力。但她那不屈不挠的精神确是我学习的榜样,一直留在我的心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是海伦凯勒上大学二年级时写的。它的付出要比其他健全人付出的更多。但是,她还是抽出了一些时间把这本书做完了。也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在这本书了,她写了这么几句话: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要看看关爱我的人,第二天是要看看那绚丽多彩的世界。第三天是要看看我居住的各个角落。她这期盼的3填对她自己将是多么珍贵啊,在这里,她告诉我们健全的人要珍惜今天的时间,珍惜今天的光明。

    看完了这本书,让我得到了很多启示:一个生重病,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残疾孩子,竟然掌握了很多国家的语言;而且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美国著名的哈弗大学。而且,她希望自己能在大学毕业后,可以帮助一些和自己一样的残疾人。我想:一个健全的孩子就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那为什么我着健全的孩子就不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在毕业考试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中学。长大了也能像海伦凯勒那样,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美国的哈弗大学。

  • 5、 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学习中国法制史时,一是由于课时的原因,二是因为自己对历史这种“庞然大物”实在怵得慌,没有足够的时间更没有充分的勇气去钻研那本教科书(虽然也涂涂画画做了不少笔记,但却是为了对付开卷考试)

    说句实在话,现在学什么都讲求“实用”二字,你细致地读本专业书可能是因为它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大,你拼了老命地考了本证可能是因为它是你今后工作或深造的敲门砖,哪那么多兴趣使然,没有那个美国时间。我读书少,学问不深,大学期间发现很多人和我并无不同,但总要摆出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样子去碾压旁人,但实际上几斤几两,自有人心里清楚。但这样的被碾压却促使自己产生畸形的“知识渴求感”,我读这本书完全抱着一种张张见识,装装修养的目的。可细读下来,我完完全全被老秦的幽默和才华吸引到,看样子他是神马样的文风都能hold住,可严谨、可思辨、可嬉笑,聊公的自嘲和自恋让作为读者的我照单全收。

    管他考试占多少分,老子就是把这本书读完了!

    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有趣而深刻的法律史

        中华法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担了几千年上层建筑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政治文化、民间风俗、民族性格。但近代以来,中华法系面临资本主义冲击,逐渐被批判、否定、解体,直到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中华法系,真的就一无是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研究法律史。作者用一种新颖独特、风趣幽默的手法,解释了中华法系从萌芽到成长再到成熟的过程。深刻把握其中的关键节点、关键主题、关键讨论,并一一呈现,与现代法律理念相比较,体现出中华法系在基本理念、价值追求、立法技术方面的特色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希望有一天,中华法系中的精华,能够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非常有趣的普法之作,对于我这个法盲非常有帮助。就用作者最后一段做总结也很贴合我写总结的方式:今聊公小友,贾初生牛犊之勇,撰《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之著,可谓是这方面的大胆尝试。其以“别笑”二字为题,或许正是对讥笑者的宣言:一部能让平头儿百姓读懂的法律史,你笑也得这样写,不笑也得这样写,不服你整一个出来瞅瞅!其以自身为线索人物,引领读者游息于上古至清末五千年的法律现场,令人如临其境,往往怦然心动;所言所论,既古朴庄重,又

  • 6、 这才是真正的爱_读《学会看病》有感600字

    我读了《学会看病》之后,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不禁思绪万分。

    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学会了看病。

    或许文中的母亲,在很多人眼中,她是残酷的,可这位母亲看似残酷的行为,却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独自面对生活。这不是真正的爱吗?这种爱叫放手。当今社会上,许多父母都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小公主小皇帝。或许现在孩子是幸福的,以后呢?当他(她)读大学时,当他(她)出去工作时,如何生活自理?如何去医院看病?如何。。。。。。曾经有一个小神童才十四岁就考上了清华大学,可就因为生活不会自理生活,一个好人才被退了学。我的妈妈正如故事中的母亲,记得小时候,一次,正蹒跚学歩的我摔倒了。我乞求的望着妈妈,想让她把我扶起来,她却对我乞求的目光视而不见: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我挣扎了几下,还是爬不起来。我一边挣扎一边用哭腔哀求着妈妈:妈妈,妈妈。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我明白自己肯定得不到妈妈的帮助了,用手托着地面,慢慢爬起来了。妈妈点点头微微一笑:没错,摔倒了自己爬起来!

    还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二话不说,与文中的母亲一样,要我自己去医院看病,不管我如何说,如何做,她都没心软,我只好发着牢骚出门。可路上,我总觉得有一道目光追随着我,我走到拐角处,悄悄回头是妈妈!她一直跟着我!

    或许文中的母亲在许多人看来,是残忍的,可她正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我想所有的母亲为了爱,为了孩子,背负一切世俗的罪名。

  • 7、 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读后感

    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读后感(一)

    幸福其实很简单

    熊燕

    幸福是什么?也许常常会有人问到这么一个问题,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都会因人而异、因境而变。幸福在家,是父母嘴里的唠叨;幸福在外,是困难之时朋友的出手相助;幸福在单位,是领导认可的眼神与微笑…幸福就在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是表现的感觉与形式不同。

    翻看市政公用报,发现董事长推荐的一本好书《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便买来阅读,里面寓意深刻的词语与朴实无华的语句让我对其才生共鸣,每页都详细介绍说明什么是幸福企业,如何成为最好的企业。在当今繁华都市、灯红酒绿、如火如荼的市场竞争激烈下,让企业家们倍感压力。最近几年,各大媒体新闻报纸都报道过,某企业倒闭、某企业老板跳楼,某员工集体罢工等等类似事件屡见不鲜、司空见惯。顿时让人觉得毛骨悚然,心生疑惑,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怎么就一点安全感与幸福感都没有了呢?让我们如何应对一个这样危机重重的社会?

    这本书里面主要的观点是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对,说的很对,怎么才能变成幸福的企业?个人认为,只有幸福的员工才能造就幸福的企业,后才能变成最好的企业。如今新商业时代,幸福力才是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也必将成为企业竞争的主流。员工幸福如何有,从何来?简单说是物质加精神。一个企业拥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人性化的思想管理,让人信服的企业宗旨理念,良好物质工资待遇,让员工觉得可靠,就能感觉到幸福,感觉到大家庭的幸福,便能全心全意、同甘共苦、"誓死效终"于这样的企业,为这样的企业添砖加瓦、献计献策。

    回过头来说说自己,问问自己,幸福么?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回家便能听到咿呀学语的宝宝喊妈妈,饭桌上能吃到可口美味的菜肴,总能听到虚寒问暖的问候,经常得到领导的认可与夸奖,这些都是简单而又幸福的体现。我很知足,知足者常乐,所以我很幸福。在单位我是一名幸福的员工,怎么说呢?因为有了一个幸福的团队,才会有幸福的大"家".我是南水的一名员工,更是长堎营业处的一份子,我们营业处始终都提倡着一个口号---"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全处上上下下一百来号人,开心的工作,和谐的相处、融洽的氛围等等因素造就幸福的指数飚升,功不可没的便是有个"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设身处地"的管理者。工作上,他是领导,给予我们最大的的帮助与建议、认可与激励;生活上,他是大哥,主动与我们沟通交流,从不摆领导架子,与我们欢生笑语,打成一片。在

  • 8、 《这才是心理学》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这才是心理学》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这周学的是《这才是心理学》,我好像有两个地方跟蔡叔的想法不大一致。

    01、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不是抚慰了一些脆弱的人真的不怎么重要,但如果对这个世界的真理没有一点儿较真的追求的话,人类文明就不可能进步

    我觉得有些极端,人类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用成长型思维来看,每个人都从脆弱逐渐变得坚强。抚慰一些脆弱的时刻,脆弱的人还是很重要的。人食五谷杂粮,必有七情六欲。不同的时段,人生不同的时段,情境不同。一个人是软弱还是坚强,不能一概而论。

    心理学的用处也许正是在研究的时刻严谨,实践的时候文艺。如果按照蔡叔的的思维,可能人类社会需要重新洗牌,建立游戏规则。或者说菜蔬接触的是比较激烈社会规则。我的世界被我主动温顺了。

    反思:为什么面对这句话我会跳脚?因为这本书之前,刚写了篇作业,回顾了这一年心理咨询对我的帮助。面对自己被归为脆弱者,戳到了自己的痛点

    02、科学之所以为科学,每一个结论都经过了极其严格的检验,是需要完全公开,然后让全世界的科学家来验证你的结论?只要有一个人得出不相符的结果,都可以站出来驳倒你。

    这里蔡叔用中医举了个例子,可能本质上蔡叔是否定中医,而我认同中医,所以这里我们的看法有不同之处。我承认科学是极其严格严谨的,但是不代表说在全世界的科学家来验证之后,只要有一个人得出不相符的都可以驳倒。

    首先,不同环境算法不同,举个例子吧:

    中国人觉得人人持有枪支是毁灭性的。那美国人怎么想?

    开玩笑?!如果个人不能持有枪支,那如何保证自身的安全?

    美国人会觉得人人持有枪支才是安全的,不能持有枪支才是毁灭性的。这个美国几乎全民认同的概念,在中国人眼里也是瞎扯淡,合法持有枪支?脑子坏掉了?

    这两种想法其实都不能算错。中国和美国的国情背景不一样,思维模式也大相径庭,同一件事情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其次,关于中医的癌症偏方

    也许有的中医偏方确实是伪科学,但不排除有正确的。确实,人类历史是不断向更高阶的科学文明进步,但因此就否认了之前的一切,认为以前的都是蛮荒闭塞毫无道理,是不是有失偏颇?或许某一张偏方,某一种理论,诞生于地球玛雅文明时期(或者某一人类遗漏的某一文明时期),也是经过了严格的科学实验,但它的存在有一个前提。只是现在的我们还发现不了这个前提。贸然就说那些是错的,是不是也是在贴标签?

    所以伪科学这三个字,蔡叔可以再严谨一点。

    啊,最

  • 9、 心诚则灵——《这才是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

    《这才是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为什么「心诚则灵」不是科学?

    1、我们常说「心诚则灵」。这种说法被各种宗教,包括邪教作为最大的思想武器。

    你一定听过这样的故事,一个江湖骗子,宣称可以施法帮人实现愿望,当然有个前提条件,许愿人必须十分虔诚。

    拿到钱财后,他会煞有介事地装装样子,让人觉得他在施法。等到结果应验了,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他就会说许愿人还不够虔诚。

    总之,不论结果如何,都能自圆其说。也就是说,没有办法证明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这就叫做不可证伪。

    2、不可证伪的理论,都不是科学。

    心理学中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地位日益降低,也是同样的原因。

    弗洛伊德的理论使用一个复杂的概念结构,在事后解释人类行为,但并不做事前的预测。换句话说,这套理论对未来没有任何帮助。因为不做预测,所以无法证伪,这样的理论并不属于科学的范畴。

    有一个关于孤独症的例子。精神分析学派认为“造成婴儿时期孤独症的原因是父母不希望孩子存在”。当询问这些孩子的父母时,他们不承认有这样的想法,读书笔记精神分析学派就提出这样的想法存在于「潜意识」当中。潜意识究竟是个什么东西?里面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想法?谁都不知道,也无法证实。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星座。都说处女座有洁癖(因为我是处女座,所以对这个印象深刻),可洁癖到底是什么定义?如果把喜欢干净作为洁癖的定义,那么大部分人都喜欢干净,谁喜欢脏乱差呢?

    如果按照科学的做法,应该分别把不同星座的人关到一个乱七八糟的屋子里,看看一段时间以后是不是处女座的人把它收拾干净了。以此来验证处女座有洁癖的说法是否正确。我敢说真有人做这个实验,也会以失败告终,反正我是不会收拾的。

    所以,星座只是一种话题和谈资,聊天的时候很有用,对于个人决策,最好不要相信。

    3、可证伪性的原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科学一直在进步。

    试想,一套能解释万物的理论,还需要什么进步。科学则不同,验证科学理论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提出理论解释世界中的特定现象,根据这些理论做出预测,实证地检验这些假设,基于检验的结果对理论进行确认或修正。

    就像去年很火的引力波的发现,就证明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如果引力波一直都没有发现,可能就会有科学家提出新的理论和假设,再次进行验证。这样,科学理论就进一步发展。

    正如作者斯塔诺维奇说的:正是通过这种由被证伪的预测所引发的理论修正,像心理学这样的科学才能逐步向真理

  • 10、 《不顾诸神》读后感---了解才是最好的沟通
    《不顾诸神》读后感---了解才是最好的沟通 若说起印度,这些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频率高的吓人的各种惨无人道的强奸案。去年看了晓说,高晓松谈到印度人的那种平和的心态,不禁想到,如果真的是如此平和,那如此多的强奸案又是怎么一回事。 搜刮了一下读书时不经意留在脑海里的各种信息,也就大概有以下几点:印度等级观念严重的种性制度,印度教而不是佛教占据统治地位,一塌糊涂的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发达的软件业和外包业,印巴分治及争夺克什米尔,各种歌舞片,大量的贫民窟和糟糕的卫生状况,人口即将超过中国。 读完这本书,发现印度的复杂性依然超出自己的想象。不禁再次感慨,首先,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之间的谅解甚至仅是理解怎么就这么艰难;其次,要实现大治的目标,面对如此众多零零散散的问题,又该究竟如何入手?上周看到罗胖说的保守主义。听完之后,心里对于保守主义其实也有了更多的认可。但心里还会问,理想派的做法固然不可取,而渐进式的改变,又要等到猴年马月呢?什么样的问题,是需要一个良好的顶层设计,而什么样的问题,又是需要一点一点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呢? 我们该对世界上不同的文化、民族和宗教心怀敬意,或最起码给予基本的尊重,但实际上我们在面对这些时,要么是自大,要么是不自信。普世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的一个重要成果。我们无法强求他人,只能祈祷,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上天能够赋予我们足够的智慧,让我们更加灵活,去避免灾难。而这一切的开端,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试图去了解别人,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去了解对方。
  • 2019-10-20

  • 2019-10-09

  • 2019-10-29

  • 2021-08-13

  • 2019-10-24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1-12

  • 2022-12-30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2-02-17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2-04-20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1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0-17

  • 2019-10-29

  • 2019-09-28

  • 2019-11-03

  • 2019-09-20

  • 2021-12-23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5

  • 2021-12-31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读后感、2024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