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延安府避难读后感 > 地图 > 延安府避难读后感,2024延安府避难读后感
延安府避难读后感相关栏目
延安府避难读后感热门栏目
延安府避难读后感推荐
延安府避难读后感

(共 3992 篇)

  • 1、 读《延安府避难》有感400字

    本文主要讲了宋哲宗在位期间,有一个叫高俅的破落户子弟,他整天游手好闲,而且人品极差,吃喝嫖赌,无恶不做。高俅因为和一位员外的儿子胡混,被员外告到开封府,高俅被逐出京城,被迫留在柳世权家,柳世权又让他去董将士家,董将士认为他是泼皮,又将他送去小苏学士家,因为他游手好闲,又被送到都太尉家,在都太尉家因为他踢鞠球踢得好,被端王选中,成了端王的奴仆。端王当上皇帝后,号宋徽宗。宋徽宗让他当殿帅府太尉。高俅当任那天,王进没有去祝贺,被高俅不分青红皂白揍了一顿。王进只好带着母亲去延安府避难,经陕西地面,来到一个财主家,这个财主叫使太公,使太公热情款待王进一家。王进他们一家正准备走的时候,使太公儿子使进说要与王进比武,使进抡起棒子猛扑过去,王进轻轻一挡,然后往前一推,使进便四脚朝天。使进见他武艺高强,便恳请王进留下来教他武艺。使进学成后,王进就去延安府避难。

    读了以后,我觉得高俅在飞黄腾达之后,仗皇帝宠爱,作威作福,陷害忠良,让忠良难以报效祖国,高俅这是犯罪。同时说明皇帝昏庸无能,奸臣当道,吏治腐败,搞得北宋民不聊生,官逼民反。而我认为,做官要为民除害,要清正廉洁。

  • 2、 避难的翅膀读后感
    避难的翅膀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避难的翅膀》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故事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天气非常寒冷,有许多鸟都被冻死了。有几十只鸽子挤在一栋屋檐下取暖,几只小麻雀飞了过来,请求躲在鸽子的翅膀下。有的鸽子让一只麻雀藏在自己的翅膀下面,有的不让,大约有一半的鸽子翅膀下都有一只麻雀。 太阳升起后,天渐渐的暖和了。一个人走过这里,看见一群冻僵的鸽子,就把鸽子捡起来,拿回家里让鸽子取暖。过了一会,有一半的鸽子醒来了,它们把翅膀展开,下面都有一只活着的麻雀。没有复活的鸽子翅膀下都没有麻雀。 做人不能太自私,要乐故事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天气非常寒冷,有许多鸟都被冻死了。有几十只鸽子挤在一栋屋檐下取暖,几只小麻雀飞了过来,请求躲在鸽子的翅膀下。有的鸽子让一只麻雀藏在自己的翅膀下面,有的不让,大约有一半的鸽子翅膀下都有一只麻雀。 太阳升起后,天渐渐的暖和了。一个人走过这里,看见一群冻僵的鸽子,就把鸽子捡起来,拿回家里让鸽子取暖。过了一会,有一半的鸽子醒来了,它们把翅膀展开,下面都有一只活着的麻雀。没有复活的鸽子翅膀下都没有麻雀。 读完这个故事,我
  • 3、 直面苦难读后感

    直面苦难读后感(一)

    韦尔斯曾经说过全部人类历史从根本上说是思想的历史。时世之变迁另多少昔日的荣耀和辉煌随风而逝,只有思想,人类不懈的伟大思想傲然独立。它们给我们带来高贵的尊严、深沉的力量和前行的勇气;能穷透那些顽固的世俗之墙,让我们那些蒙尘的心灵清新自然、光洁明亮。寒假期间,我得以静下心来沿着《人类思想的足迹》,去品味人类历史文化的的博大精深,领略着它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价值。

    其中周国平的《面对苦难四题》一文让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这是一篇富于精神性的哲理散文。它不是追求分析论证的层层相扣,而是采用诗一般跳跃的思维,充满哲理意味的句子,来直接点明思考的主题。它告诉我们:什么是苦难;应该用一种尊严的方式去面对苦难;我们不应该把苦难当作人生旅程中不应该存在的;苦难并不是那么可悲,相反往往交织着幸福。

    第一部分:论述人生中苦难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第一句便开门见山点明主旨: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接下来,便对苦难进行定义,并以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在这样的基础上,作者进而指出:如何面对苦难,便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因为人生在世,总会遭受不同程度的苦难,世上并无绝对的幸运儿。这就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道出了苦难的普遍性。唯其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去面对、去思考。从写作的角度看,这一部分侧重于立论。

    人的一生,总会遭受各种各样的苦难。没错,谁都得学着面对人生的苦难。逃避不了的现实,就要学着坦然面对。苦难之于人生,既然无法改变,不如想着怎么去解决。

    第二部分:介绍了苦难的价值

    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苦难的价值,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你觉得有意义,你就会坦然,你觉得黯然,苦难就无限扩大。学会怎么样去面对,与其说是一种做法,不如说是一种心态。这个过程,方向远比你的努力重要:看不看得开,决定了你的前路!幸福是生命意义得到实现的鲜明感觉。一个人在苦难中也可以感觉到生命意义的实现乃至最高的实现,因此苦难与幸福未必是互相排斥的。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在苦难中感觉到的却是生命意义的受挫。我相信,即使是这样,只要没有被苦难彻底击败,苦难仍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

    第三部分: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

    作者先将苦难和人格联系起来,指出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面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虽然苦难具有

  • 4、 课文避难的翅膀读后感
    课文避难的翅膀读后感 我读了《避难的翅膀》这篇文章,感受很深。文章主角是一群鸟类。在一个使人瑟瑟发抖的冬天,天很冷很冷,外面的大街上几乎都没有行人。大家都找到了温暖的避风港湾。一群鸽子在屋檐下挤成了一团互相取暖。几只瘦瘦小小的麻雀从一个温暖的地方被赶了出来。麻雀们请求鸽子能让它们也进去暖和暖和。鸽子们起先不同意,但是在可怜的小麻雀一遍遍的请求下,终于有一只鸽子同意了,让小麻雀躲到它的翅膀底下来御寒。接着,另外几只鸽子也接二连三的同意了,也收容了几只小麻雀。但是还有几只鸽子却始终也没有同意,仍然自己把自己裹着紧紧的,希望这样能暖和一些。天越来越冷,它们好像只能在这里等死了。屋里的一个小姑娘出来了,突然看见了从屋檐上掉下来一只冻僵的鸽子,接着,又发现几只冻僵的鸽子,于是,她把它们带回了家。鸽子感到了温暖渐渐苏醒了,小姑娘发现每只活过来的鸽子翅膀底下都有一只苏醒的小麻雀。而那些没有醒来的鸽子翅膀底下就没有小麻雀。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会对自己有帮助。鸽子和小麻雀就是它们互相取暖才使得它们坚持到了最后。这让我想起来人们常说的“好人有好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名句。所以,利人就是利己。我呼吁大家一定要多多帮助别人哦!
  • 5、 林黛玉进贾府读后感

    导语: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

    林黛玉进贾府读后感

    虽是短短几页课文,却让我们得出了一个答案:《红楼梦》的:千红一哭(窟),万艳同悲(杯)昭示着封建制度的必然衰败,它的成功也不仅仅在于其文学价值。

    想着曾在哪一回中所见的文字,我空吟着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吾谁与逝,与吾从,渺涉茫茫,归彼大荒。我不再只醉心于词句的优美了,而是对那个时代的悲哀有了重新认识。

    了解了颦儿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背后的无奈,渐渐了解了宝玉富贵闲人中隐藏的叛逆。了解了那个终日以泪洗面,输掉了钗黛之争,在凄凉中香消玉殒的黛玉,如果说悲愁是东方古典女性的特点,那么黛玉无疑是悲秋的集大成者。

    穿越了时空,打破了历史的界限,似乎见了她初到贾府的处处小心,步步留神,似乎望到了那个削瘦背影整日封存在那些封建礼教与各种人际的束缚中,无法理解,无法承受,尽力的躲避与应付。

    她也承载了,搭上了这贾府的列车,开向了前方,不知到下一次在拿起你时,不知你是否还在前行。

    林黛玉进贾府读后感

    《林黛玉进贾府》向我们第一次展现了贾府。贾府的环境,有着丰富文化内涵,透过院落建筑与服饰仪节,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贾府的特点,像贾母在贾府至高无上一样,贾府透示给黛玉的是骨子里的王尊王贵,它是封建大家庭的一个样板,是一个封建上层统治者的生活写照。

    对黛玉的描写,处处表现她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小慎微的态度表现她寄人篱下的心境,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有很强的自卑感。

    凤姐一出场,满屋子全是她一个人在说话,别人都成了陪衬,她夸黛玉标致,叹黛玉命苦,对黛玉关怀备至,一切都依着贾母的心思行事,一切为了讨得贾母的欢心。她善解人意,巧手逢迎,乖巧机灵的性格和在贾府的实权地位都表现出来了。

    贾宝玉生活在封建贵族家庭,处在封建正统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中,这个家庭使他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这对贾宝玉是沉重的压力,他的愁和恨正是欲求摆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和狂正是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却又找不到出路。以致陷于失望和迷惘的精神状态。

    最后,我们要感谢作者曹雪芹,是他一手策划了我们这次

  • 6、 《避难的翅膀》读后感700字

    如果你是一只鸽子,看到身上结满冰霜的小麻雀,你会张开自己的翅膀拥抱它吗?——题记

    在寒冷的冬夜,一群鸽子聚集在一栋房子的屋檐下。突然,几只小麻雀飞了过来。它们乞求鸽子们让它们躲在鸽子们的翅膀下保暖,一半的鸽子答应了。当太阳升起后,用自己的翅膀来庇护麻雀的鸽子们被人们救活,而另一半的鸽子则永远无法再见到那灿烂的阳光。

    “如果我是一只鸽子,看到身上结满冰霜的小麻雀,我会张开自己的翅膀拥抱它吗?”当我看完这个故事后,不禁反问自己道。

    那些活下来的鸽子,并不是因为身体的强壮,能抵御得了寒冷,而是因为他们颤抖着把小麻雀拥入怀中时,不仅融化了冰雪,也收获了感恩,甚至拯救了自己的生命。它们温暖了麻雀,同样,小麻雀们也用自己的身体温暖了鸽子的心窝,正是鸽子的爱心,给了它们生存的机会。爱之花盛开的地方,生命便欣欣向荣。再看看那些死去的鸽子,因为它们没有去温暖别人,因此便得不到他人的温暖,是自私和冷漠,使它们失去了享受温暖阳光的机会。所以,请记住,爱心是一种责任。当你付出的哪怕是一点点爱心的时候,回馈给你的或许是意想不到的真诚。

    在美国,流传着一个“爱之链”的故事,有一个老妇人,寒冬里在偏僻的公路上回家时车子坏了,一个路过的年轻人帮他修好之后,并拒绝了她的酬谢,只希望她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去无私地帮助别人。结果她照做了,当天晚上,她就帮助了一位怀了孕的女侍者。而那位女侍者恰恰是那位年轻人的妻子。

    我们的一生,其实是一个寻找爱和学习爱的过程。爱的奇妙,在于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美丽的牺牲。自私、占有都是爱的杀手。爱心不是高利贷,投资了就能收回利润。爱心是一张存折,只要你不挥霍,珍惜每一次支出,每支一分,就有十分存入,使你一天比一天富有……

  • 7、 学习哪有那么难读后感

    学习哪有那么难读后感(一)

    我读到一本好书!叫《王金战育才方案,学习哪有那么难》。这是一位超级教师的育才奇迹,在此我向大家说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

    读完这本书我心里的轰动很大原来好学生和坏学生只差一步。在王老师的书中有那么多学生在跌向深渊时被王老师拉了上来!只有这个老师最了解学生,在他眼里没有差生,他曾让他没班倒是第一的学生考上北大!为什么我把他说的这么神,因为他的丰功伟绩!

    他带的一个班中有37人被北大,清华录取。另有十个人被牛津,剑桥,耶鲁等世界名校录取。他带的一个复读班,83个复读生百分之百考上大学。他的同名讲座在山东教育卫视等多家电视台轮番热播。他被家长当成救命稻草!

    王老师有一句名言其实好学生和所为的差生之间,好成绩和坏成绩之间,就隔着一张窗户纸我觉得王老师可以轻易地捅破这张纸。

    我还建议同学们买这本书看一看对你的学习有觉绝对大的帮助!

    学习哪有那么难读后感(二)

    考试高水平的发挥应该来源于平常有扎实的基础。王金战的这句话算是说到了我的心里。他说搞好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提高听课的效率。

    我想到了我的学生。有的学习成绩高,有的成绩差。其中形成差距的原因我想不在乎以下几点:听课效率、基础、作业完成情况等。听课效率的差别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上课好长时间了,有的同学不由自主的睡着了,有的是主动的睡着了。为什么呢?他们觉得没意思或者已经会了,认为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听课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自己看书形成的认识与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差别太大了,绝对不能同日而语,如果总是满足于自己平时所学的那么一点点内容,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落下去。

    一个会学习的学生,首先得保证课堂的高效率。王金战认为,完成作业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前提。老师讲完一节课,如果这节课很重要,或者这节课是后续课程的铺垫的话,一般都要布置作业的,这种作业其实就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预习功课才能在听课时有的放矢,老师讲课要留有余地,因为一堂课最重要的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而是看学生接受了多少。

    做好了这些,听课的效率就能提高了。

    学习哪有那么难读后感(三)

    一天,我放学回家,爸爸送给了我一本书,名字2020叫做《学习哪有那么难》,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名字2020时,我以为它很枯燥,但还是翻了几页,谁知我一看便喜欢上它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王金战,书皮上写着:他教的一个班37人被清华、北大录取,还有10人被

  • 8、 渴望苦难读后感

    渴望苦难读后感

    闲时,我翻开《中学生经典阅读》,看着目录,题目为《渴望苦难》的文章吸引了我,开始我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有人渴望苦难啊?带着疑问我一口气把它读完,心沉了,大脑也陷入思考之中。

    在我的印象中,苦难这个词好像离我很远,什么叫做苦啊?苦难到底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让人觉得不舒服?还是痛苦就代表了绝望?通过这篇文章我认识到以前对于苦难的理解不全面,不深切,原因也很简单,那是我太幸福了,从小到大不愁吃穿,几乎没想到的父母都为我考虑到,有他们为我遮风挡雨,我就没有真正的尝试过苦难!碰上一点点的曲折就痛哭流涕,记得上学期的一次历史考试,因为自己的粗心没带资料进考场,那张考卷好像挡住了美好的太阳,留下灰暗的一片,我又急又躁,最后凭仅有的记忆考完,一跨进家门心中承受的极大委屈一下子爆发了,不争气的眼泪使劲地流,最终变成哇哇大哭,那时觉得真苦啊,整个人也像散了架一样没有力气,也不想再向前,看更不想去努力。这就是我在遇到苦难的时候选择了逃避,没有跌到爬起来的勇气。

    世上每个人都希望一生顺利,就连过节的祝福也是事事顺心,平平安安,一帆风顺等等;但是我们的这一代人缺少的就是苦难的经历。

    大部分人在真正的遇到苦难的时候,会选择逃避还是前进?我想如果真正的处于那种困难绝境的时候,自然会选择逃避,你有勇气去迎接吗?前进的道路是十分的艰辛和痛苦的,看过这篇文章后,你就会换一种方式去思考,想到如果克服了这一切后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会想在那段困苦的时候,其中有苦有乐的感觉,让你一点点的品尝苦难,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磨练着意志,让自己变得坚强和勇敢,经历过苦难的锻炼,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做事会觉得轻松,为什么呢?因为再困难的时候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化解和处理呢?你已习惯了不畏苦难,有这样的好习惯会督促你前进!

    书中有这样一段评价:幸福未曾使我心醉神迷过,苦难却常使我警醒,尤其心灵充满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时,这苦难将呈现一种圣杰美丽的光辉,使自我的心灵在超越中变得充盈而高踞于人类的全部苦难之上,领略到一种扶摇长空的壮美。这个评价我特别喜欢,真正诠释了苦的含义。

    这让我想到学校的住宿生,说实话他们真的很优秀,也许我们不解,他们来自农村。他们的生活影响了他们,在乡村的孩子们比我们辛苦,条件相比之下要差一些,而他们在艰难中刻苦学习,比我们更能下功夫!最终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孟子说过:故天将降大

  • 9、 善待苦难读后感

    善待苦难读后感(一)

    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认识到苦难本身蕴含着无尽的契机。如果你认为苦难是一道减法题,那么它的答案已经知道,它将减去你所有的一切,包括生命;如果你认为苦难是一道加法题,那么演算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2020。

    文中的谢坤山,失去了一只眼睛,一条腿、一双手,但他仍然坚持活下来,并且活得非常精彩。他善待苦难,善于寻找快乐,所以才有了他的传奇故事。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而不应该只计较自己得不到的,这样才会更快乐。我们要把苦难当做一道加法题,当做通往成功之路的垫脚石,而不能将苦难当做一道减法题,否则苦难就会毫不留情地剥夺你所有的一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现实中,有很多忍受痛苦而终成大器的事情。汉朝时,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挺身而出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要被判死刑。因为要完成父亲的遗愿编着《史记》,司马迁选择接受了甚于死刑的宫刑。后来他发愤着书,全力写作,终于在五十多岁时完成了《史记》这一伟大的文学着作。

    让我们把苦难当做一道加法题吧。就像文中说的那样,残缺其实也是一种财富,它会让你得到更有价值的东西:坚强与坚韧。

    善待苦难读后感(二)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却说苦难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在如今都面临苦难而奋斗,正是有苦难才让人进步。而进步的条件就是善待苦难,所以善待苦难就是你必须学会的。

    在这里我想问你,如果你失去了一只眼睛,你会不会哭泣?如果你失去了一条腿,你会不会悲伤?如果你失去了一双手,你会不会痛不欲生?如果你同时失去了一只眼睛、一条腿、一双手,你还活的下去吗?

    而就是有这样的一个人,他在16岁那年因事故失去了一双手和一条腿,然后又失去了一双眼睛。可是他不仅活下来了,而且还活出了风采,活出了快乐。

    这个人就是谢坤山,他曾在1996年获得第34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他在自己失去了双手之后握笔学画,甚至几次把口磨出泡来。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写出了一本名叫《我是谢坤山》的自传体小说,过后不久此书又被评为。

    谢坤山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要学会寻找快乐,遇事多光明处想,这样世界上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残缺是一种痛苦,它会让你伤心落泪。残缺也是一种财富,它会让你拥有更有价值的坚强和坚韧。

    苦难并不意味这永远的苦难,幸福也

  • 10、 意外灾难读后感

    意外灾难读后感(一)

    我读了《爱的教育---意外灾难》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位二年级的一个小学生罗伯特在上学路上学时,看见一位一年级小朋友经过马路时,差点被车撞倒,他勇敢地冲了上去,把那个孩子救了出来,而他自己却因躲闪不及而被车子轧伤了脚。

    读了这篇短文,我认识了罗伯特,他是个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他和我一样也是二年级的学生,能做出这样的事,是很了不起的!我还发现罗伯特非常爱学习,自己被马车轧倒了,还对书包念念不忘,而我在学习上见到困难就退缩,这一点我觉得很羞愧。

    以后,我要拿罗伯特当榜样,争取也做一个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爱好学习的好孩子!

    意外灾难读后感(二)

    今天上午,妈妈带我去逛书店。我挑选了三本书,老板还送了我一本。其中,我最喜欢《爱的教育》这本书,一回家我就拿来看,当看到《意外灾难》时,我深深地感动了。

    故事讲的是一天上学的路上,一个一年级小朋友不知为什么突然松开妈妈的手倒在大街上。不料当时正有一辆马车驶了过来,眼看就要撞到他了,二年级的学生罗伯特恰巧在小同学旁边,看到这情景,罗伯特一个箭步冲上去推开小同学,而他自己却因躲闪不及被车子轧伤了脚。送去医院时,医生说他的脚骨都碎了,可他还问自己的书包在哪里。在场的人都被感动了。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被罗伯特的行为震撼了。我想象不到一个和我一样大的男孩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勇气去做这样一件事。想了很久我明白了,那就是善良赐予他的力量。妈妈说过,善良的人拥有世界上最高尚的品质,它能包容一切,也能让你有勇气面对一切。罗伯特在救人时想到的是他人安危,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这就是一个真正善良、勇敢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

    我喜欢罗伯特,我也要像他一样做一个善良、勇敢的人,把爱的种子传播下去。

    意外灾难读后感(三)

    几天我读了一本好书《爱的教育》,书里的内容都是一些感人的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意外灾难这个故事,在学校门口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不知道怎么挣脱了妈妈的手,摔倒在了大街上。不料,当时正有一辆马车向他驶了过来,眼看就要撞到他了。二年级学生罗伯特恰巧站在小同学旁边。看到这种情景,罗伯特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把小同学脱离了危险,而他自己却因为躲闪不及被车子轧伤了脚。脚骨都碎了,真是不幸。

    这件事我感悟到,人家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帮助别人,我们需要帮助时,别人也会帮助别人。

  • 2019-09-20

  • 2019-10-17

  • 2023-03-06

  • 2022-11-12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1-03

  • 2019-10-28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17

  • 2019-09-21

  • 2023-01-30

  • 2022-11-14

  • 2023-01-21

  • 2022-10-10

  • 2023-04-21

  • 2019-11-04

  • 2023-03-07

  • 2023-04-08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23-01-25

  • 2019-10-11

  • 2019-09-23

  • 2023-01-11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11

  • 2022-02-02

  • 2023-02-28

  • 2021-05-06

  • 2019-09-23

  • 2019-09-25

延安府避难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延安府避难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延安府避难读后感、2024延安府避难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