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 > 地图 >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2024荀子劝学篇读后感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相关栏目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热门栏目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推荐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

(共 6233 篇)

  • 1、 读书心得:荀子劝学读后感大全六篇

    读书,读好书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对于优秀的书籍,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为了充分领悟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就是将读书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写读后感范文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心得:荀子劝学读后感大全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荀子劝学读后感(篇一)

    《荀子》全书三十二篇,而以《劝学》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劝学》又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开篇。学习是贯穿修道始终的。没有正确的见地只能是盲修瞎炼。然而学习又得先有目标。应该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这种圣贤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区别就是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劝学》这篇最重要的就是讲到了明心见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谓之性德。然而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为众生的性德被无明给蒙蔽了,无法显示其光明清净的妙用,反而显示出污浊的身心世界,令众生枉受轮转六道的痛苦。

    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净光明显示出来。修德就是积善,积善即是明道的资粮。善法有世出世间的不同。这种不同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强弱。所以即使儒家的道,也并不是局限世间的,这种理解是非常肤浅的。儒家之道行之极处也是可以出世的。当然,在一切出世法中,佛教是最为高超圆满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这绝非凡夫之境界。众生本来是神而明之的,之所以会变成愚昧,实在是性德被障碍的缘故。因为修德而显出性德,神明不过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晓其是自得,非从外来。圣心备焉,圣心即是真心,备者恢复也,去妄显真。荀子所在的时代,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但绝不可说中国即无悟道者,佛经亦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荀子劝学读后感(篇二)

    学不可以已,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不停止学习,才是学问的根本。学习,就是要这样坚持不懈,才可博学明智。学习没有先后之分,只有深浅之分,即凡学习之人,皆可能做到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荀子提到,要知天之高,就必须登上高山去探究,而要知学问之精大,就必须不断地学习。

    学习,是人生的任务,人生于世,必定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才可立于天地之间。

    学习不但能让人知晓天文地理,亦可让人正其身,修其德。荀子提到:于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对于天生的不足或异样,可通过教导他

  • 2、 [读后感分享]荀子劝学读后感范文六篇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阅读了一本书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本书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我们将阅读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怎样将自己的独到见解写进读后感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分享]荀子劝学读后感范文六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荀子劝学读后感【篇一】

    学不可以已,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不停止学习,才是学问的根本。学习,就是要这样坚持不懈,才可博学明智。学习没有先后之分,只有深浅之分,即凡学习之人,皆可能做到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荀子提到,要知天之高,就必须登上高山去探究,而要知学问之精大,就必须不断地学习。

    学习,是人生的任务,人生于世,必定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才可立于天地之间。

    学习不但能让人知晓天文地理,亦可让人正其身,修其德。荀子提到:于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对于天生的不足或异样,可通过教导他来使其归俗,而世人之恶,亦可通过学习礼仪知识来除其恶。荀子认为性本恶,只有通过礼仪约束,才可归善,而他在劝学中提出不断学习可让人改变自我,正是其认为性本恶的一个体现,才会提倡要用学习来改变自己。积极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坚持。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即使是匹品种不好的马,没有天生的优势,但只要不放弃,也一样可以到达千里马所到达的目的地;若雕刻能坚持,不放弃,终也会有惊人的艺术雕品现世。多少名人在成功之前,都是靠着坚持这一信念到达成功终点站。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我们可以一如既往地学习,不因遇到挫折而放弃,不因小有成就而停止,始终以一颗虔诚的心去学习。

    学习要坚持,也要懂得如何学习。一要会积累。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都是从小事做起,任何一个惊世作品,都是从细节开始,一步一步,终成品。忽略了小小的一点,也就不会有大大的一横了。所以,学习也一样,不在乎每次积累的多少,只要一点一点地耐心积累,终有一天也能学富五车。二要专心。蚓无爪牙、无强筋骨却可穷土,这是由于它专心于此,而耳不可两听而聪,目不可两视而明,做任何事,特别是学习,更需要心无旁骛,专心地埋头苦学,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前功尽弃,这不是浪费生命吗?三要融会贯通。学

  • 3、 [读书心得参考]荀子《劝学》读后感怎么写五篇

    初中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仍然需要大人的细心引导。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明理,书籍里就蕴含历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人生好似调味盘,酸得是惆怅,苦的是锻炼,辣的是过程,甜的是成功。那么,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心得参考]荀子《劝学》读后感怎么写五篇”,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荀子《劝学》读后感(篇一)

    《荀子》全书三十二篇,而以《劝学》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劝学》又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开篇。学习是贯穿修道始终的。没有正确的见地只能是盲修瞎炼。然而学习又得先有目标。应该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这种圣贤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区别就是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劝学》这篇最重要的就是讲到了明心见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谓之性德。然而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为众生的性德被无明给蒙蔽了,无法显示其光明清净的妙用,反而显示出污浊的身心世界,令众生枉受轮转六道的痛苦。

    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净光明显示出来。修德就是积善,积善即是明道的资粮。善法有世出世间的不同。这种不同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强弱。所以即使儒家的道,也并不是局限世间的,这种理解是非常肤浅的。儒家之道行之极处也是可以出世的。当然,在一切出世法中,佛教是最为高超圆满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这绝非凡夫之境界。众生本来是神而明之的,之所以会变成愚昧,实在是性德被障碍的缘故。因为修德而显出性德,神明不过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晓其是自得,非从外来。圣心备焉,圣心即是真心,备者恢复也,去妄显真。荀子所在的时代,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但绝不可说中国即无悟道者,佛经亦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荀子《劝学》读后感(篇二)

    看完《荀子》一书,回想书中他的那些言论与思想,不禁让我感叹不已。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当时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法家,同时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他的着述充满了哲理与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同时他还系统地论证了人性恶的理论,与儒家的天赋性善是相反的,而人之后能,完全是因后天学习改造的结果,也以此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他的性恶论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同时在政治上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有严明的律令

  • 4、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1000字

    一提到学这个字,就不禁令人想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无止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激人奋进的千古名句,以及攘萤照读画灰练字头悬梁锥刺骨的动人画面。古之圣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之众人乎?

    学习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正如荀子所云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舍之,金石可镂。学习的态度需要达到坚持不懈的精神,可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意识到这一点,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能落到实处。有的人浅尝辄止,还未领略到真谛,就半途而废,岂不惜哉!也有的人虎头蛇尾,过分沉缅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忽视了另一半的孜孜不倦,到头来种的是西瓜,得到的是芝麻,岂不惜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要想达到胜利的彼岸,重在持之以恒。对待学习,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稍遇挫折就颓唐不振,持这种态度的人是很难成大器的,德国化学家李化希研究海藻时未能钻研到底,结果与新元素失之交臂。已年过半百的谈迁在费了27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后,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以超人的毅力重整旗鼓,历尽艰苦11载,完成了巨著《国榷》。粗实的铁棒能磨成纤小的绣花针,凭的是一股坚忍不拔的气概,涓涓细流能穿透刚硬的石块,凭的是一种不折不挠的精神。

    倘若你有了这坚持不懈的毅力,再加上用心专一的态度,就如鱼得水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你若今天立志做画家,明天发奋当诗人,后天又刻苦练钢琴,鸿鹄之志固然可嘉,但即便你再竭尽全力想做到样样持之以恒,恐怕由于精力有限,也只会有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感觉吧。

    然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一,并不值得褒扬。当今世界,风云突变;当今时代,瞬息万变,所有这些,乃至琴棋书画,足球电脑也不忽视。这就需要我们在这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学习,全方位地获取能量。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同样是忙碌的一世,有的人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却硕果累累,成了有口皆碑的人物,这些都和学习态度密不可分。前者或不能一跃一步的骐骥,或如六跪二螯的螃蟹;后者则似十驾的驽马,似一心一意的蚯蚓,究其原因,如是而已。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1000字

    《劝学篇》开宗明义地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意谓学习应持之以恒,不可中辍。他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意思是说青色染料是从蓝色染料中提取出来的,却比蓝色的颜色更深;冰是水遇冷后凝结起来的,却比水冷

  • 5、 [读后感范文]荀子劝学篇读后感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好的作品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会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值得推荐的优秀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读后感范文]荀子劝学篇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篇一】

    《荀子》全书三十二篇,而以《劝学》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劝学》又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开篇。学习是贯穿修道始终的。没有正确的见地只能是盲修瞎炼。然而学习又得先有目标。应该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这种圣贤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区别就是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劝学》这篇最重要的就是讲到了明心见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谓之性德。然而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为众生的性德被无明给蒙蔽了,无法显示其光明清净的妙用,反而显示出污浊的身心世界,令众生枉受轮转六道的痛苦。

    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净光明显示出来。修德就是积善,积善即是明道的资粮。善法有世出世间的不同。这种不同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强弱。所以即使儒家的道,也并不是局限世间的,这种理解是非常肤浅的。儒家之道行之极处也是可以出世的。当然,在一切出世法中,佛教是最为高超圆满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这绝非凡夫之境界。众生本来是神而明之的,之所以会变成愚昧,实在是性德被障碍的缘故。因为修德而显出性德,神明不过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晓其是自得,非从外来。圣心备焉,圣心即是真心,备者恢复也,去妄显真。荀子所在的时代,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但绝不可说中国即无悟道者,佛经亦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篇二】

    读了荀子的《劝学》,我不仅被文中优美的语言和生动而深刻的比喻而深深吸引,更重新思索了学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就像文章开篇所谈到的:学不可以已,无数句古语在鞭策着我们去学习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个漫长而终身需肩负的使命,又需要点点滴滴积累的坚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付出努力与汗水的人,即使拥有方仲永一样的天资,也终将一事无成,而许多天资平平却在后天悬梁刺股、坚韧不拔地奋斗、学习的人,也获得了他们的努力应得的成就。

    古人劝学的

  • 6、 张之洞劝学篇读后感

    张之洞劝学篇读后感(一)

    张之洞的劝学篇,在以前就曾接触过,但是没有精心去研究,但是今天再次拿起,突然有种新的感悟

    首先我们来看看张之洞本人对教育的影响力。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 ,国内学者已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但大多研究以张之洞与洋务新政关系为主 ,分析张之洞在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活动较多。实际上 ,晚清时期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非常突出 ,他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本文着重论述张之洞在办学宗旨、教学内容的创新贡献 :张之洞有丰富的教育思想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更新有大量的实践 ,在中国近代社会的重重危机中 ,始终致力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从西学与中学、学校与科举、新教育与旧教育等诸多矛盾中寻求新的途径、不断创新。

    张之洞作为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重要的奠基人,他所着《劝学篇》之所以能够产生持久的影响,除了中国传统教育与旧文化作为它的生存土壤存在外,还因为《劝学篇》作为向西方学习和力图保持本土文化生命力方面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它给僵化的封建文化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并以保守主义的方式推进了中国旧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改革,初步提出了一个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革新的基础上建设融通中西的文化模式与教育体系的设想。

    在文章中,张之洞主张非天下广设学堂不可。以为:夫学堂未设,养之无素,而求之于仓卒,犹不树林木而望隆栋,不作陂池而望巨鱼也。学校是养才重地,而人才是国家之本,因此要刷新政治,富国强兵,必以学有初基。他倡议各省各 道各府各州县皆宜有学,京师省会为大学堂,道府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中小学以备升入大学堂之选,形成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教育系统。他规定大中小学校的教学内容,要求以中学为本,西学为辅。

    张之洞的《劝学篇》可算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一部教育名著,其中所提出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的思想与措施,确实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

    张之洞劝学篇读后感(二)

    《劝学篇》体现了当时作为一个统治阶层对于国家走向的看法,其中的内容和看法,在现在看来很多地方也与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相吻合。《同心篇》里面提到,保国、保教、保种,与今天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统一战线何其的相似。

    何谓劝学?劝,勉励的意思,就是要勉励人们学习,不断进步,去适应变化的世界。古代荀子所做劝学,第一句就提到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说明学无止境,一旦学习停止,就会逡巡不前

  • 7、 荀子劝学读后感

    荀子劝学读后感(一)

    读了荀子的《劝学》,我不仅被文中优美的语言和生动而深刻的比喻而深深吸引,更重新思索了学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就像文章开篇所谈到的:学不可以已,无数句古语在鞭策着我们去学习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个漫长而终身需肩负的使命,又需要点点滴滴积累的坚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付出努力与汗水的人,即使拥有方仲永一样的天资,也终将一事无成,而许多天资平平却在后天悬梁刺股、坚韧不拔地奋斗、学习的人,也获得了他们的努力应得的成就。

    古人劝学的例子数不胜数。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只为孟子能有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至此专心致志不受干扰:断织劝学,只为儿子明白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道理:乐羊子妻,引刀趁机,只为证明学习与织布一样,需日积月累,遂成丈匹。无数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需要坚持不懈,需要脚踏实地,需要付出艰辛,需要矢志不渝。

    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天职。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达到学习二字2020真正的要求。学习不仅仅是不迟到不早退,不仅仅是守纪律做作业,学习是一种无时无刻不虚心上进的态度,学习是一种永无止境不懈怠的追求。想到平时的我们,把写作业、背课文当成一种压力和任务,应付差事,草草完成,不琢磨也不深究,这样的我们永远难以取得长足的进步!读完这篇课文后,我决定树立一个新的学习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注重细节,勤学好问,不断进取,将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使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学生,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负责。

    荀子劝学读后感(二)

    《荀子》全书三十二篇,而以《劝学》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劝学》又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开篇。学习是贯穿修道始终的。没有正确的见地只能是盲修瞎炼。然而学习又得先有目标。应该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这种圣贤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区别就是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劝学》这篇最重要的就是讲到了明心见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谓之性德。然而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为众生的性德被无明给蒙蔽了,无法显示其光明清净的妙用,反而显示出污浊的身心世界,令众生枉受轮转六道的痛苦。

    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净光明显示出来。修德就是积善,积善即是明道的资粮。善

  • 8、 劝学荀子读后感

    【篇一:荀子劝学读后感】

    读了荀子的《劝学》,我不仅被文中优美的语言和生动而深刻的比喻而深深吸引,更重新思索了学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就像文章开篇所谈到的:学不可以已,无数句古语在鞭策着我们去学习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个漫长而终身需肩负的使命,又需要点点滴滴积累的坚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付出努力与汗水的人,即使拥有方仲永一样的天资,也终将一事无成,而许多天资平平却在后天悬梁刺股、坚韧不拔地奋斗、学习的人,也获得了他们的努力应得的成就。

    古人劝学的例子数不胜数。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只为孟子能有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至此专心致志不受干扰:断织劝学,只为儿子明白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道理:乐羊子妻,引刀趁机,只为证明学习与织布一样,需日积月累,遂成丈匹。无数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需要坚持不懈,需要脚踏实地,需要付出艰辛,需要矢志不渝。

    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天职。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达到学习二字真正的要求。学习不仅仅是不迟到不早退,不仅仅是守纪律做作业,学习是一种无时无刻不虚心上进的态度,学习是一种永无止境不懈怠的追求。想到平时的我们,把写作业、背课文当成一种压力和任务,应付差事,草草完成,不琢磨也不深究,这样的我们永远难以取得长足的进步!读完这篇课文后,我决定树立一个新的学习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注重细节,勤学好问,不断进取,将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使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学生,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负责。

    【篇二:劝学荀子读后感】

    今天我学习了《劝学》这篇文章。文章里的一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倍感深思。

    生活如此,学习又何尝不是同一个道理呢!要想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靠的是长年累月的不懈努力。《劝学》让我明白学有成,需千滴汗。

    你如果想学习成绩好,却又不想为之付出一滴汗水,整天只想着临时抱抱佛脚算了。这样你永远也不会成功。也有可能上天垂怜你,给你一次下的收获但那只是临时的,如果你依然不努力,那么连那点胜利的满足也会里你而去。

    坚持不懈的学习的确很累,而且不能马上就看到成果。但那并不代表你的努力是白费的,长此以往你会发现你的能力正在无形之中茁壮成长。也许有一天你会被自己下笔如有神的能力吓一跳,其实那些不

  • 9、 读《荀子·劝学》有感

    读《荀子·劝学》有感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六8 叶家豪

    战国末期我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荀子在《劝学》中写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镂刻而不能坚持下去,就连朽木也不会被折断;但若坚持一直不停地镂刻,就是金属、石头也会被镂穿。

    学习特别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不能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更不能稍遇挫折就委靡不振,这样是不能成大器的。

    学习和生活中,很多失败并非必然,而是因为过早的放弃。坚持,勇往直前,迎接挑战,就有了成功的机会,虽然坚持到底未必一定能成功,但半途而废,则肯定不会成功。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时未能钻研到底,结果与新元素失之交臂;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法之后,持之以恒,历时十三年终于写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辉煌巨著《史记》,名垂青史!

    对于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来说,任何障碍和困难都不能阻止他前行,只要有百折不挠的信念,就会有战胜一切的可能。也许,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难免会让我们感到沮丧,但如果因此而停下脚步,甚至退缩,将永远到不了成功的彼岸。

    悲观的人把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和低谷看成厄运,乐观者却把不幸和困境当作奋起的台阶和动力。一旦确立好正确的目标,就持之以恒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进的道路有曲有折,前进的速度有快有慢,但坚持,唯有坚持,锲而不舍、永不言弃,我们才有机会品尝胜利的甜美与酣畅!

  • 10、 荀子劝学读后感2017

    《劝学》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先秦诸子散文,其篇目的顺序安排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定,前面两篇分别是孔子的《论语》和《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而《劝学》则是《荀子》的开篇之作,主要讲述了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荀子劝学读后感,欢迎来参考!

    【篇一:荀子劝学读后感】

    读了荀子的《劝学》,我不仅被文中优美的语言和生动而深刻的比喻而深深吸引,更重新思索了“学”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就像文章开篇所谈到的:“学不可以已”,无数句古语在鞭策着我们去学习——“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个漫长而终身需肩负的使命,又需要点点滴滴积累的坚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付出努力与汗水的人,即使拥有方仲永一样的天资,也终将一事无成,而许多天资平平却在后天悬梁刺股、坚韧不拔地奋斗、学习的人,也获得了他们的努力应得的成就。

    古人劝学的例子数不胜数。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只为孟子能有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至此专心致志不受干扰:断织劝学,只为儿子明白“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道理:乐羊子妻,引刀趁机,只为证明学习与织布一样,需日积月累,“遂成丈匹”。无数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需要坚持不懈,需要脚踏实地,需要付出艰辛,需要矢志不渝。

    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天职。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达到“学习”二字真正的要求。学习不仅仅是不迟到不早退,不仅仅是守纪律做作业,学习是一种无时无刻不虚心上进的态度,学习是一种永无止境不懈怠的追求。想到平时的我们,把写作业、背课文当成一种压力和任务,应付差事,草草完成,不琢磨也不深究,这样的我们永远难以取得长足的进步!读完这篇课文后,我决定树立一个新的学习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注重细节,勤学好问,不断进取,将“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使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学生,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负责。

    【篇二:劝学荀子读后感】

    今天我学习了《劝学》这篇文章。文章里的一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倍感深思。

    生活如此,学习又何尝不是同一个道理呢!要想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靠的是长年累月的不懈努力。《劝学》让我明白“学有成,需千滴汗”。

    你如果想学习成绩好,却又不想为之付出一滴汗水,

  • 2019-10-09

  • 2019-10-11

  • 2023-04-22

  • 2019-10-09

  • 2023-02-26

  • 2019-11-12

  • 2019-09-20

  • 2021-12-21

  • 2019-10-23

  • 2019-10-09

  • 2022-09-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7

  • 2023-04-06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3-01-28

  • 2019-11-08

  • 2021-12-31

  • 2023-01-24

  • 2022-12-16

  • 2022-09-22

  • 2022-12-23

  • 2022-12-28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19

  • 2019-10-11

  • 2022-07-25

  • 2022-06-02

  • 2022-12-09

  • 2023-04-19

  • 2019-09-25

  • 2023-01-04

  • 2022-12-18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荀子劝学篇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荀子劝学篇读后感、2024荀子劝学篇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