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读劝学有感800字高中 > 地图 > 读劝学有感800字高中,2024读劝学有感800字高中范文,读劝学有感800字高中左右
读劝学有感800字高中相关栏目
读劝学有感800字高中热门栏目
读劝学有感800字高中推荐
读劝学有感800字高中

(共 9890 篇)

  • 1、 读后感大全:读《劝学》有感

    荀子,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吧,他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现存的《荀子》有三十二篇,其中大多数都是荀子自己所作。今天,我就读了其中的《劝学》这篇文章。它从“积土成山”这样的小道理出发,为我们讲了一个学习要锲而不舍的道理,它使我感触颇深。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我读完这篇文章后一直念念不忘的词句,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真不错。是啊,你不半步一步这样的走,怎么能走到一千里?那波涛汹涌的江海,又怎么能离得开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水呢?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例也能证实这一点。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个同学,老师说他很聪明,可就是不努力,不坚持,或许他本可以成为“一匹好马”,但他却做事总是半途而废,因为不努力而没有成绩;还有一位同学,原先从不在班级里抛头露面,可她却一直默默努力,坚持着,现在终于作出了成绩,当上了班干部,还是我们班的数学尖子生哩!

    再看看我,我也不例外。我原先总是不努力,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上了学以后,我认真学习琵琶,一直坚持下来,每天练习,终于练出了现在的成绩,一个个荣誉也因为我的刻苦坚持接踵而至。

    一个人天生的智商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只要你锲而不舍,努力学习,你就会有大成就。记住一句话,它将使你我终生受益:“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2、 读《劝学》有感
    读《劝学》有感 ——领略小古文的无穷魅力 六(2)班 钱佳闻 这学期,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浓浓的书香充满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在读书活动中,我徜徉在一篇篇短小深奥的短文诗篇中,感受到了中国小古文的无穷魅力。 今天,我又阅读了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荀况的上乘之作——《劝学》,《劝学》是顾名思义,劝学,就是劝勉、鼓励学习。这篇佳作,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给人诸多启迪。 从题目中的“学”,我不禁想到“活到老,学到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无止境”、“学海无涯”等一代又一代人读书的名言警句;会想起“凿壁偷光”、“囊萤夜读”、“悬梁刺股”等动人场面。古之圣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之众人呢? 荀子曰:“学不可以己!”……是啊,只有每天坚持学习,孜孜不倦,才可以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但我却自愧不如…… 记得去年期末考试前,老师要求我们要每天认真复习。可我却想,什么呀,反正离考试还早着,再说了,内容那么简单,我早会了。我只顾着玩,有的同学劝我说:“钱佳闻,快期末考试了,先把玩的放一放吧,等考完试,你怎么玩都行呀……”同学还没说完,我便打断了她的话:“你烦不烦啊,你写你的作业,我玩我的,有什么关系吗?走开。”此话一出,那个同学马上说:“你这个不识好歹的家伙,看你这次考试怎么办,哼!”说完就走了。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离期末考试只有两天了,这时,我才有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我临时抱佛脚,捧着书本才发现时间是那么少,我不会的东西是那么多,而别的同学呢?脸上都是自信满满的表情……考试的结果可想而知,十分不理想。这时,我才明白,要想有好的成绩,功在平时的努力,而不是靠临时抱佛脚!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同样是忙碌的一世,结果有的人收获甚微,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却硕果累累,功成名就。这些都和学习态度密不可分。要想达到胜利的彼岸,贵在持之以恒。对待学习,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稍遇挫折就颓唐不振,持这种态度的人是无法成大器的。 小小的古文,蕴含着如此耐人寻味的道理,是我丰富的精神食粮,我爱小古文,爱经典诗词,它们让我领略到了古典文学的无穷魅力。
  • 3、 读孙权劝学有感作文

    《孙权劝学》阅读感悟

    今天,我读了孙权劝学一文.文章篇幅虽短,但文中吕蒙虚心接受别人意见,谦虚好学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说的是这样一件事:吕蒙当权掌事后,还是不愿意学习,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孙权对吕蒙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往事罢了.”吕蒙于是就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开始学习.一段时间后,当鲁肃与吕蒙论议时,非常吃惊地对吕蒙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

    文章叙述到这里,吕蒙虚心接受别人意见,谦虚好学的品质已经完全体现出来了.因为他虚心接受别人意见,所以才会去学习.因为他谦虚好学,所以才能博得鲁肃的赞叹.总而言之,吕蒙“现在”的才略是建立在具有虚心接受别人意见,谦虚好学这种品质上的.

    同样,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是也应该具备这种品质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成为“士”,让别人“刮目相待”.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孙权劝学》这一课对我深有启发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用现身的说法,来劝他人,就会有意外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关心属下,注意学习和道德修养.并应敬才爱才,善于发现人才和应爱学习、知错就改.

    首先我认识到人不学习是不行的.大家都知道狼孩的故事,一个从小被狼养大的孩子,自然没有学习的机会,甚至连一点人类的基本技能都没有学会,她17岁时的智商才是我们正常人3岁的智商.我又想起小鹰学飞的故事,当小鹰羽翼丰满的时候,老鹰就会叼上小鹰狠心地从悬崖上摔下去,因为老鹰知道,搏击万里长空,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学飞开始.当前,我们面临的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淘汰旧的羽毛,而代之以新的羽毛,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不被淘汰,也才能为社会,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我认识到只要肯学,就能挤出时间,就会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当孙权劝吕蒙学习时,吕蒙说自己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学习.吕蒙作为吴国的大将军,忙是肯定的.可贵的是他最终听从了孙权的劝说,开始挤时间学习,并大有收获.不久后,鲁肃经过浔阳,与他相聚,听了吕蒙的谈吐,大为惊讶,认为吕蒙已经不是昔日的吕蒙了,真是士别三日,令人刮目相看.我想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诗句,我明白了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我又想到了一个故事: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山路上,突然,有个陌生的声音对他说:“捡

  • 4、 读《孙权劝学》有感500字2024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孙权劝学》。阅读之后,文中古人勤学的精神使我深有感触,受到了很大启发。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孙权大将吕蒙读书学习的故事,文中孙权作为一位君主,却平易近人,能够放下架子劝吕蒙读书,而吕蒙也不负孙权所望,果然在随后的军旅生活中勤奋学习,并且有所成就,他的变化让谋将鲁肃也大吃一惊。文章并没有详细讲吕蒙怎样用功学习,但从他后来取得的成就来看,他用功的程度一定非常深,这一点足以让我们这些后学者深思。

    当时,吕蒙作为镇守边关的大将军,掌管着千军万马,事务繁多。但是仍能挤出时间来阅读大量的史书,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而现在,我们并没有太多的事情,但是一提到读书,却总是说没有时间,一想到这里,我就心生一股惭愧之情。是啊,我们之间谁的事会有孙权、吕蒙的事务多呢?但是我们却总是想着去玩、怎么好玩,即使玩累了、玩腻了,也不会想着学习。然而,世间也没有不学习就能成才的天才。就是像方仲永那样幼时有非凡天资的人,后天不学习,最终也还是普通人。那么现在的我们呢?本来就没有多高的天分,后天又不学习,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古人曾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学习、积累的过程,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吧!

    海伦凯勒用毅力战胜了命运,文天祥用刚毅激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奥斯特洛夫斯基用坚强留下了不朽的名著,而我则要用勤奋来浇灌成功之花!

  • 5、 读劝学有感

    读劝学有感(一)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是儒学集大成者荀子及其门人所着的【荀子】中的第一篇,这足以可见文中劝勉学习的重要一性一。

    【劝学】一共讲了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以及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而我认为,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方法和态度,这决定了我们学习的成败。

    从前,有一个关于吃饼的故事,说有一个人饿坏了,于是就去买饼吃。吃了一个,不够;吃了第二个,还不够;直到吃了第三个,他才感觉到饱。于是他想,早知道吃了这第三个就饱了,那我还吃那前两个做什么。这个故事让人看了或许只是哑然一笑:如果没有那前面两个饼垫底,在吃完第三个之后又怎么会饱呢?我们一边在嘲笑这个吃饼人的愚蠢,可一边却还在犯与他同样可笑的错误。

    这就是学习时善于积累的重要一性一了。我们在平时总想着,这个作业明天做吧,那个课文明天背吧?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又何其多呢?到了真要考试那几天,才仿佛恍然大悟,赶紧用功起来。临时抱佛脚,总是无济于事了。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因此,在这个崭新的高一新学期开头,我们应该制订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为自己定下要完成的学习内容;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方仲永的故事警醒了世人:天赋对于一个人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与不懈。良马一跃,不过十步,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就是在于它的脚步永不停歇。

    华罗庚说过: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出于积累。只有善于从学习中不断积累,从练习中的一道错题,书本上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开始,才有可能将小流汇成江海,从脚下踏至千里之外。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希望在接下去的高中三年里,能够有锲而不舍的恒心与毅力,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获得成功!

    读劝学有感(二)

    颜真清曾这样说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那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到底该怎么利用这青春大好事光来充实自我,提高自己呢?我读完【劝学】深有感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就是一个磨练的过程。磨掉我们自身的杂质,提升自身的价值,使我们越来越符合这个社会的要求,更好地融入社会。

    就像君子博学而日参而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古时君子尚且如此,又何况我们呢?

    苟子曰:目不呢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

  • 6、 读了《孙权劝学》有感

    导语: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了。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13] 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习。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

    读了《孙权劝学》有感

    今天,我读了孙权劝学一文。文章篇幅虽短,但文中吕蒙虚心接受别人意见,谦虚好学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说的是这样一件事:吕蒙当权掌事后,还是不愿意学习,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孙权对吕蒙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往事罢了。吕蒙于是就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开始学习。一段时间后,当鲁肃与吕蒙论议时,非常吃惊地对吕蒙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

    文章叙述到这里,吕蒙虚心接受别人意见,谦虚好学的品质已经完全体现出来了。因为他虚心接受别人意见,所以才会去学习。因为他谦虚好学,所以才能博得鲁肃的赞叹。总而言之,吕蒙现在的才略是建立在具有虚心接受别人意见,谦虚好学这种品质上的。

    同样,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是也应该具备这种品质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成为士,让别人刮目相待。

    读了《孙权劝学》有感

    读了《孙权劝学》以后,我有很大的感受。

    特别是吕蒙能听从孙权的劝导,虚心接受孙权的批评。

    我们也要像吕蒙那样,我们应该虚心接受老师和家长批评。不能有一肚子怨气。我们也要学习孙权不断学习。孙权那么忙,但还能抽出时间学习。难道我们不应该像孙权那样不断学习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增长才干。

    我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墨守成规。

    不过为什么吕蒙却能在三国英雄表内出现,但天生奇才的方仲永却落个再平庸不过的庄稼汉呢?原因就是在于如何看待原来的天分。年轻时游手好闲的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涉猎将往事,最终学有所成,使得鲁肃能够真心的感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但是瞧一瞧神童方仲永,五岁能做诗,且文理皆有可观者。不过只是因为父利其然也,不使学结果泯然众人也。一代神童就是因为父亲的贪图小利而毁于一旦,假如父亲能够找个老师好好调教,说不定也是一位栋梁之才啊!伤仲永这个题目的伤真的是再恰当不过的表现了王安石的叹息啊!

    高尔基曾说过: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幸福和有意义。的确,一个人读的书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读懂人生,

  • 7、 读孙权劝学有感

    导语:该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读孙权劝学有感

    最近我们学习了文言文《孙权劝学》。学习过后,细细品味,使我明白了很多,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孙权之所以能建立吴国,与他自身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孙权并不如诸葛亮那般机智,并不如曹操那般阴险狡诈,但他却能够很好地识人,用人,还很会劝人。当时的吕蒙乃是一介武夫,有勇而无谋。孙权作为一个君王,自然希望手下将领能有勇有谋。但他眼下只有一位有勇无谋的吕蒙,虽然自然着急,但却并没有将吕蒙撤职,而是悉心地劝他要多读些书,最后使得吕蒙才略大增,成为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

    读完这文章,给我最大的启发那就是书的价值。孙权作为一国之君,每天所要处理的国事总是异常的繁多,虽然如此,但他仍拿出许多时间来学习。而吕蒙通过学习,才略大增,最终成为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读书有益的,不然古人有怎么会说书中自有黄金,书中自有颜如玉呢?开卷是必然有益的,你倘若读了万卷书,那么万卷书便会教您领略人生的真谛。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一人读的书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读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如果我们能做到博览群书,相信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充实幸福。所以我们应当多读书,读好书,持之以恒,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同时,这则故事还告诉了我们,应当听从他人对自己有好处的劝告。如果一个人刚愎自用,不愿意听从他人的劝告,那么他最后一定不会成功。倘若吕蒙不听从孙权的劝告,那么他一个有勇无谋的人,最终一定会有一个不同的人生。因此,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当善于听从他人的意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塑造更加完美的自己!

    读孙权劝学有感

    孙权是一个君主,他虽然平易近人,但也严格要求部下。鲁肃则是一个年长的有才之人,他似乎惜才如金呢!而吕蒙作为一个部下,机智幽默,还谦虚好学,是一个不错的人才。作文

    虽说吕蒙是老来成才,但他终究努力了,他抓住了学习的机会,而我们呢?哦,我们放着学习的机会,千方百计地想要去玩,即使你玩厌了,你也绝不会想要学习。但是,不学习是不行的,因为学习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是一个化平淡

  • 8、 读《孙权劝学》有感

    导语: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 读《孙权劝学》有感,供您分享。

    读《孙权劝学》有感

    读了《孙权劝学》以后,我有很大的感受。

    特别是吕蒙能听从孙权的劝导,虚心接受孙权的批评。

    我们也要像吕蒙那样,我们应该虚心接受老师和家长批评。不能有一肚子怨气。我们也要学习孙权不断学习。孙权那么忙,但还能抽出时间学习。难道我们不应该像孙权那样不断学习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增长才干。

    我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墨守成规。

    不过为什么吕蒙却能在三国英雄表内出现,但天生奇才的方仲永却落个再平庸不过的庄稼汉呢?原因就是在于如何看待原来的天分。年轻时游手好闲的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涉猎将往事,最终学有所成,使得鲁肃能够真心的感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但是瞧一瞧神童方仲永,五岁能做诗,且文理皆有可观者。不过只是因为父利其然也,不使学结果泯然众人也。一代神童就是因为父亲的贪图小利而毁于一旦,假如父亲能够找个老师好好调教,说不定也是一位栋梁之才啊!伤仲永这个题目的伤真的是再恰当不过的表现了王安石的叹息啊!

    高尔基曾说过: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幸福和有意义。的确,一个人读的书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读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我们说人生是一条路,而这条路确实有无数本书铺成的呀!如果没有了书,那么它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就会永远只是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甚至会变成一条被人们遗忘了的路,一条被人们丢弃了的路。培根的一段话尤为精彩: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数学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变无非就是让我们博览群书。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相信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充实幸福。

    至于我自己,平常也酷爱读书。但不像一些文人,捧着书就不肯放手了。我从不刻意的花几个小时来看书,除非那时比较清闲。我喜欢挤小时间,因为我觉得那样利用会比较节省时间。这样,一天算下来,我最起码可以有两个小时看书。但是我知道,在文学方面,我还要更将努力,所以,我会读更多的书。

    最后以高尔基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孙权劝学》有感

    生下来就是天才的人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后天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后天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 9、 读《荀子·劝学》有感500字

    战国末期我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荀子在《劝学》中写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镂刻而不能坚持下去,就连朽木也不会被折断;但若坚持一直不停地镂刻,就是金属、石头也会被镂穿。

    学习特别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不能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更不能稍遇挫折就委靡不振,这样是不能成大器的。

    学习和生活中,很多失败并非必然,而是因为过早的放弃。坚持,勇往直前,迎接挑战,就有了成功的机会,虽然坚持到底未必一定能成功,但半途而废,则肯定不会成功。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时未能钻研到底,结果与新元素失之交臂;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法之后,持之以恒,历时十三年终于写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辉煌巨著《史记》,名垂青史!

    对于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来说,任何障碍和困难都不能阻止他前行,只要有百折不挠的信念,就会有战胜一切的可能。也许,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难免会让我们感到沮丧,但如果因此而停下脚步,甚至退缩,将永远到不了成功的彼岸。

  • 10、 读劝学有感300作文

    第一篇:荀子劝学篇读后感

    荀子的《劝学篇》是关于学习的传世名篇,文中反复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目的、态度和方法,强调学习是人们思考问题、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其中“学不可以己”、“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等等都是此文开宗明义的核心观点,它告诫世人都要将学习作为人生的罗盘、灯塔,做一个刻苦学习、善于学习的人。

    古人云:“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政不于学,则无道揆法守。”意思是讲,从学习中产生管理国家的学问,管理国家的学问是学习的实施。管理国家的人不学习,就无法度可以遵循奉守。领导干部素质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知识。领导干部掌握的知识越多,并善于应用,其思想就越解放,眼界就越宽广,胸襟就越开阔,品德就越高洁,这样才会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才会使自己更加完美,更加富有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第二篇:荀子劝学读后感

    读了荀子的《劝学》,我不仅被文中优美的语言和生动而深刻的比喻而深深吸引,更重新思索了“学”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就像文章开篇所谈到的:“学不可以已”,无数句古语在鞭策着我们去学习——“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个漫长而终身需肩负的使命,又需要点点滴滴积累的坚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付出努力与汗水的人,即使拥有方仲永一样的天资,也终将一事无成,而许多天资平平却在后天悬梁刺股、坚韧不拔地奋斗、学习的人,也获得了他们的努力应得的成就。

    古人劝学的例子数不胜数。 "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只为孟子能有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至此专心致志不受干扰:断织劝学,只为儿子明白“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道理:乐羊子妻,引刀趁机,只为证明学习与织布一样,需日积月累,“遂成丈匹”。无数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需要坚持不懈,需要脚踏实地,需要付出艰辛,需要矢志不渝。

    第三篇:荀子劝学篇读后感

    《荀子》全书三十二篇,而以《劝学》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劝学》又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开篇。学习是贯穿修道始终的。没有正确的见地只能是盲修瞎炼。然而学习又得先有目标。应该“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这种圣贤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区别就是“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劝学》这篇最重要的就是讲到了明心见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德才能明道

  • 2019-09-20

  • 2022-04-27

  • 2021-11-02

  • 2019-09-20

  • 2023-03-23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09-19

  • 2019-09-20

  • 2021-11-11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19

  • 2019-09-20

  • 2021-08-2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11-15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09-25

  • 2022-04-20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1-12

读劝学有感800字高中
读劝学有感800字高中栏目为您提供海量的2024读劝学有感800字高中,读劝学有感800字高中范文,读劝学有感800字高中大全等,带您走进读劝学有感800字高中的海洋,让您细细品味。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