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司马迁读后感 > 地图 > 司马迁读后感,2024司马迁读后感
司马迁读后感相关栏目
司马迁读后感热门栏目
司马迁读后感推荐
司马迁读后感

(共 7023 篇)

  • 1、 【实用】司马迁与《史记》读后感范文优选(3篇)

    多读书使我们变得更加才智博学,是一种成长。每个人在看完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读后感是人们从书中得出的一些启发和心得。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读后感范文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实用】司马迁与《史记》读后感范文优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司马迁与《史记》读后感【篇一】

    西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史记》,它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变迁。

    我怀着浓厚的兴趣,利用假期的时间阅读了这本《史记故事》。里面除了我熟知的《指鹿为马》、《鸿门宴》、《姜太公钓鱼》、《毛遂自荐》、《完璧归赵》、《荆轲刺秦王》等故事以外,还有许多我不了解的历史故事。其中《赵氏孤儿》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晋景公年间,赵氏家族的权利和威望随着战功赫赫而不断壮大,所以奸臣屠岸贾欲除掉忠烈名门赵氏家族。程婴为报恩采取了调包计,含泪用亲生儿子替换了孤儿,并且含辛茹苦把孤儿抚养成人,为赵家报仇雪恨,赵氏孤儿恢复本姓,被赐名赵武。

    整个故事荡气回肠,我被故事中程婴这个人物深深感动,他为维护正义而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是多么的感人肺腑啊!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忠义之士最终沉冤得雪,正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我们中华民族惩恶扬善的思想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司马迁与《史记》读后感【篇二】

    翻开历史的画轴,穿越时空的界线,行走于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在惊叹五彩斑斓的历史之余,禁不住感叹:许多时候,历史给予成功者的,是赞美,而留给失败者的,只有批评与嘲讽。

    也许这是历史的一个通性: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上的“史记”,多数都是由某一时期的胜利者所抒写,所以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也不为过之。

    可是,无论历史的评价如何,每个历史的观望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它不会被历史同化,它是自我精神的一种见证。正如我一直深深地坚信着,项王并非是一个卑微的失败者,而是一个完美的失败英雄。

    项王有情,也许他并不像一个真正的霸主,因为他的感性,总会超出他的理性。他可以一直深深地钟爱着虞姬至死不渝,于是便有《霸王别姬》的绝唱经久不衰,悲得令人泣下,壮得令人击节;才有公元前202年那个苍凉的秋夜:一弯冷月如钩,残月照着凄清的垓下古战场,四面楚歌时,大英雄与大美人

  • 2、 关于阅读司马迁《史记》读后感400字
    阅读司马迁《史记》读后感(篇一)

    站在历史的面前,我们都是旁观者。历史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同样的,每个人都能去创造历史。但是一部千古绝唱的史书,只有一百三十篇。诚然机会均等,名垂千古的永远是少数。他们的天赋抑或是人品,都是一种“超能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让凶悍的匈奴人闻风丧胆,数年不敢妄动的大将军,便是李广。当只率领百人误入敌人腹地,被弓箭手包围的时候,当士兵们“大恐,欲驰还走”的时候,李广只有一个字:“前!”果敢又不武断,佯装诱兵,使敌人误以为大敌当前,急忙撤军,从而得以巧妙的全身而退。善用计谋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是李广将军的法宝之一。

    “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近食,广不尝食。”对于士兵,从不苛刻霸道,军中生活让人人感到方便,却从来没有发生过意外。因此,李广才能深得士卒敬重,士卒也都愿为他拼死作战。不是作威作福,而是同甘共苦。将士们有士气,在百姓那里自然也有口碑。

    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忠诚报国,为人正直的李广将军却从未被封侯,并且命途多舛,落得一个自刎而死?

    我想,除了不够幸运,大概是和李广追求完美的性格有关。《史记》中写道:“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他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难免会因为保守而错失一些绝佳的机会。因此他也多次被敌人包围,身陷绝境,导致被贬谪。骁勇善战的将军却总是缺少酣畅淋漓的胜利,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广老将军便愈发的暗淡了。

    即便有这样的遗憾,也没有人不去敬重他。毕竟他为大汉朝出生入死,年过花甲依然请缨“先死匈奴”。当李广的死讯传来,所有的人都为他哭泣。再没有一个人拥有“射虎中石”的箭术,再没有那样一颗忠贞不渝的心让所有人敬仰,再没有一个三朝元老“飞将军”。没有霍去病的锋芒毕露,也没有卫青的功成名就。但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

     

    阅读司马迁《史记》读后感(篇二)

    我非常喜欢《史记》这一本书,因为它不仅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还可以增长历史知识,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史记》的作者是汉朝史官司马迁和他的父亲司马谈。司马谈最开始著作《史记》。司马谈去世后,司马迁继续著作《史记》。但是有一次,因为李陵事件,汉武帝以侮辱皇帝的罪名将司马迁关进大牢,服了“宫刑”(割掉生殖器官)。受了刑的司马迁忍辱负重,写下了著作《史记》!司马迁的

  • 3、 《司马迁的故事》(优质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司马迁的故事》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少年时的司马迁,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对任何事都要刨根问底。15岁时,司马迁就认识9000多字,会写8种文字,就连当时最有名望的大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等都对他赞许有佳。

    司马迁在41岁时开始写史记,当时司马迁已经当上了太史令,但是好景不长,由于一件小事,被人陷害关进了监狱,司马迁被处以“腐形”,“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少年的时候,司马迁把长安当成龙门;清、壮年的时候,他把宫廷当成龙门;知道他爸爸死去才真正看清楚,《史记》才是它的龙门。他用毕生的精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辛,把《史记》当作自己的一切、当作自己的生命,司马迁的名字和他写的《史记》一样,永远流传于世。我们以后不论在学习中还是别的方面,都要学习司马迁的这种坚定坚强的精神,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勇于克服困难,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 4、 《司马迁传记》(优秀范文)

    《司马迁传记》读后感

    女同事说:

    大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一代明君唐太宗也感喟:“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史记为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画面,还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让我们从历史中明白道理,揭露丑恶行为。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其规模宏大,涵盖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医学、天文学等。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到西汉汉武帝太初年间结束,上下三千多年,共五十二万字。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临终前对他说:“一定不要辱没祖先的名声,要写出一部光耀千古的历史巨著。”司马迁流着泪答应了父亲的嘱托。后因李陵兵败事件遭到牵连,司马迁被捕入狱并受酷刑。期间他想到人的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又想到周文王、孔子、屈原、孙膑、韩非子、吕不为等一些圣贤,都是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最后完成了轰动天下的文化巨著,又想想父亲临终前的遗言,若是就这样一走了之,多年的心血将半途而废,那样更对不起父亲。

    于是他化悲痛为力量,忍辱负重,各地历史古迹间的奔波、史料的搜集、古籍的整理,狱中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经受饥饿的折磨,多少汗水、多少艰辛、多少劳累,都伴着屈辱的泪水化成了长篇巨著《史记》。

    为不负使命,他呕心沥血,倾尽了毕生精力。正因为有他艰苦卓绝的努力、逆境中的百折不挠,才使这部沉甸甸的、厚重的、不朽的历史巨著得以传承,才能够让我们世世代代目睹它的风采。他的名字将和这部辉煌的巨著《史记》一样,永垂不朽。

    通过读此书,使我受益非浅。他的文笔,幽默、风趣,又恰到好处。有的让人看了忍不住就想笑,觉得司马迁老先生很可爱;有的让我充满敬意;有的让我忍不住落泪;有的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有的让我豁然开朗,使得困扰我多时的问题终于找到了明确答案。

    photobydaryatryfanavaonunsplash

    我想那个曾经去龙门山实地考察“鲤鱼跃龙门”的少年司马迁,不正如那条鲤鱼一般,迎难而上,纵身一跃,即使跌倒在“滔滔洪水”中,也绝不放弃,始终有一颗未了的恒心屹立不倒,那就是撰写《史记》。这是上天赋予他的神圣使命,尽管他历尽万般艰难险阻,最终也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跃过了“龙门”,完成了一部伟大的、轰动天下的辉煌巨著。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夫”,这在司马迁

  • 5、 读书心得范文:《史记》司马迁著作读书心得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本记传体通史。读完这本书,读者们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呢?那么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史记》司马迁著作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www.dhb100.com

    《史记》司马迁著作读书心得1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史记》司马迁著作读书心得2

    《史记·萧相国世家》说的是萧何伴随汉高祖左右,为其效犬马之劳终其一生的故事。其中写到汉高祖为群臣排位次的细节,现在读来,让人有寒噤之感。

    经历过秦末的腥风血雨,又有楚汉的争锋对决,该是坐下来论功行赏的时候了。此时高祖认为“萧何功最盛,…所食邑多”,而一群武将却不买这个帐。仔细想来,曹参之流,身经百战,冲锋陷阵,要是没有曹参这样的干将,刘邦即使有一百个萧何也成不了大业。而萧何不曾有点点汗马之劳,只会舞文弄墨,凭什么他的功劳就会攀到曹参之流的头上呢?

    试想,如果在楚汉对决时,刘邦说出萧何功劳最大这样话,结局肯定很惨,不用说韩信这样的人立马会占到项羽那边,就连曹参这样的亲信也会觉得靠不住,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调转马头了。现在不一样了,消灭了项羽,天下

  • 6、 司马迁写史记读书心得范文

    小编整理的司马迁写史记读书心得,仅供参考。

    司马迁写史记读书心得

    有人说他是千古奇才、有人说他有满腹经纶、有人说他是伟岸君子、有人太多太多不同的评论充斥在耳畔,他是史学家也好,文学家也罢,都让人震憾、让人心痛。他就是是编写了50万余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司马迁(约前145~前87),陕西韩城人。他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写的《史记》,计130篇,约50万字,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元年约三千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杰出的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历史的总结,也是光耀千古的文学着作。

    司马迁幼年是在韩城龙门度过的。龙门在黄河边上,山岳起伏,河流奔腾,风景十分壮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滋养了幼年的司马迁。他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立志做一名历史学家。从20岁起,司马迁开始到各地游历,考察历史和风土人情,为他日后编写史书提供了充足的史料。做太史令后,他常有机会随从皇帝在全国巡游,又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还了解到统治集团的许多内幕。他还如饥似渴地阅读宫廷收藏的大量书籍,收集了各种重要的史料。然而,就在他写《史记》的时候,为李陵说情触犯了汉武帝,被关入监狱,判处了重刑。

    当时间的流水冲过了千年的堤岸,我们回望古人凭借的只有那些留在书籍上的古老文字。透过饱蘸墨香的方块字,我们看见了一个铮铮铁骨的汉子忘却了自身的荣辱得失在奋笔疾书,笔下流淌出了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忍辱负重的他终于在13年后出色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也终于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司马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耻辱与困难,只要坚强不懈任何事都会成功。如果坚持不住烈日的晒打,骆驼怎能在沙漠中行走。如果不经起滂沱大雨,怎能出现美丽的彩虹。如果不经过逆境的折磨,人怎能懂得坚强。总之一句话: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司马迁写史记读书心得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这篇课文讲了司马迁受父亲司马谈的临前嘱托,要完成这部史书。司马迁很认真的去写。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降落到他身上。司马迁为了一位将军辩护,却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后,受了酷刑。但是,这些伤痛并没有阻止司马迁写史记的进展。经过了13年的奋斗,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司马迁以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 7、 风流去司马迁读后感

    曾经的我,读阮籍与嵇康,一直敬佩嵇康一曲荡气回肠的《广陵散》,慨然赴死留下千古绝唱,不屑阮籍不过嚎啕大哭或是一醉不醒,即便那是乱世之中的无可奈何;曾经的我,信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坚信“士可杀不可辱”……

    而学过《史记》,读过《留侯论》,再看,才明白究竟哪一种更有价值。

    看司马迁评伍子胥“故隐忍就功名,非烈大夫孰能致此哉”,是司马迁自知不能够以死明志,自知一死便无法文采表于后,自知自己的死是无法改变后世的,遂在《史记》中述往事,颂逝者,扬高贵之德,将自己之爱之恨融在笔尖,用自己的血泪洗礼过往功绩。

    看苏东坡评张子房“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志甚远也”,是苏东坡面对一贬再贬的生活困境,依旧满眼满脑都是“纵横忧患满人间”而生发出的自我感悟与自我激励。

    其实嵇康的死也是一样,他并不仅仅是为了自身名节,更是为了唤起埋在人心底的正义。

    然魏晋的黑暗比他预计的更深更厚,更加难以撕碎。纵是一曲《广陵散》响彻云霄,也不曾激醒当世的人们,却是在他死后,阮籍写了“劝进表”,向秀也走入了司马昭的阵营。可惜啊!

    竹林七贤虽是以“任其性,适其情”著称于世,实则除却嵇康,其余很少于民有益,于国有功。阮籍的一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也是在说自己吧,他也清楚当自己为才貌双全未嫁而亡的兵家之女而哭即为人称颂之时,哭自己无明主可报之心却鲜有人知。自己活一世,却终未成事,甚至连自己曾经当作信仰的东西也未曾坚持下去。到底,也是没有把自己坚持活下来所为实现的愿望变成真。可悲啊!

    其实,生存还是毁灭,从来都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关键在于为什么而生,又为什么而死。二者选其一时,看的是自己选哪一种做法更有意义,影响更大。有人为至理而死,便必要有人为其而活。没有活着的人去响应逝者的号召,去践行逝者的理想,逝者才是白死了啊!

  • 8、 司马迁《史记》读书笔记500字

    《史记》,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一本令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细细阅读的经典。接下来小编整理了司马迁《史记》读书笔记500字,欢迎大家阅读。

    司马迁《史记》读书笔记1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司马迁《史记》读书笔记2

    读着《史记》,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回到了那个英雄拼搏,帝王称霸的峥嵘岁月!我看到了那个顶天立地,身残志坚的司马迁,看到了一诺千金的男儿形像。司马迁用了整整18年的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父亲司马谈的遗愿,写好了一篇52万字的史家巨作———《史记》。

    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对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就像一个华丽的舞台,君王、英雄、谋士、刺客等形形色色的人物不断上台,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故事。

    我喜欢的英雄是项羽和勾践: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卧薪尝胆。

    我欣赏的刺客是专诸、聂政、还有荆轲等人,对君王赤胆忠心,一心为君。就像荆轲临走时在易水河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更有那后来身中八剑却仍然一心想着太子丹,这就是他们赤胆忠心的最好表

  • 9、 《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之兵家传奇

    读完了这本《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之兵家传奇,我更是受益无穷。这本书里面讲述了司马穰苴,孙武,孙膑,吴起,乐毅,田单,廉颇,赵奢,李牧,白起,王翦,卫青和霍去病,李广家族(里面讲了李广的几个儿子李当户,李椒,李敢和李广的孙子李禹)和李广的孙子李陵。这19个人每人都有一个封号,像悲剧英雄的dna:李广家族;善使者不必善终:乐毅;身残志坚的复仇者:孙膑等等有趣的封号。每一章(每一个人物)里面还有好几个小标题,如吴起里面的:杀了老婆往上爬和临死拉上个垫背的。卫青和霍去病里面的:跟妈姓的秘密。李广家族里面的:玩命这种事会上瘾和战略转型后的下岗等等。

    这本书里面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这19个人的生平大事,语言幽默,风趣。真想书封皮上所说:像当事人一样看穿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的确确地进入到人物的故事情节里去了,并且为他们感叹,高兴,烦恼。仿佛我就是当事人一样,为一些事高兴,为一些事烦恼。

    一开始,我还不想看这本书,但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一看便迷上了它。那些有趣的封号,有趣的小标题,有趣的语言,有趣的故事情节都让我流连忘返。这本书和他的孪生兄弟《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之古典江湖将会让我受益一生。

  • 10、 《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之古典江湖

    读了这本《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之古典江湖,我的知识大大增进,对战国四大公子、五大刺客和三大游侠都有了一定了了解。战国四大公子分别是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三大游侠分别是郭解,剧孟和朱家。五大刺客分别是荆轲,专诸,曹沫,豫让和聂政。这本书里面详细地介绍了他们这12个人的生平事迹,并且扶栏客(这本书的作者)根据他自己语言的幽默以及他自己对他们这12个人的评价幽默风趣地将几千年前的一幅幅场景呈现在我的眼前和心里。我对这本书也是爱不释手。带着它去欧洲,读了好几遍,直到读的不耐烦了我才放下书去玩。

    这本书不仅内容有趣儿,并且作者还给他们没有人都起了一个外号,比如说,荆轲:一位知识青年的错位人生;慈善家朱家:与暴力绝缘的江湖大哥;孟尝君:纯粹的老大;春申君:风险投资家以及很多的绰号,我就不一一说了。

    其中,豫让的众人遇我,我故众人遇之;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的理论让我感动不已。曹沫的遭遇挫折以后不一定非要否定自己,而只要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一样可以获得成功等等扶栏客的评价都令我对他刮目相看。

    如果你们也对这本书感兴趣儿的话,就买来看看吧!对了,他还有一个双胞胎哥哥《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之兵家传奇你们也可以一并买来看看。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2-06

  • 2019-10-11

  • 2019-09-20

司马迁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司马迁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司马迁读后感、2024司马迁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