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少年行读后感 > 地图 > 少年行读后感,2024少年行读后感
少年行读后感相关栏目
少年行读后感热门栏目
少年行读后感推荐
少年行读后感

(共 8655 篇)

  • 1、 少年行真善美读后感

    少年行真善美读后感(一)

    真善美在生活中处处皆是,它伴我行,伴你行!

    ——题记

    真善美是什么?大家可能对这三个字不是挺了解。是的,我何常不曾认识?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有幸地阅读到关于真善美的书,我明白了这三个字的深刻含义。

    何为真?我认为真就是求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当今社会,我们缺的不是钱,而是那一种求真的精神。若每个人有求真精神,那么世界会更美。回想吴文俊伯伯因为有求真的精神,所以在数学领域中极为突出。联想自己,在学习方面,只要一遇到难题,我就会不思索,马上放弃,思索一下都不愿意。在求真的路上,我的确不太合格。

    何为善?善心是人生路上的灯,照亮了迷茫的人的路;善心是那灿烂的阳光,温暖了自己心窝;善心是一把火把,给身处寒冷的人雪中送炭。善是我们青少年所追求的优秀品质。善是人格之美,灵魂之美!如今的社会热门话题是遇到街上有人跌倒,应不应该扶起来!确实在这社会上,难免会有一些碰瓷的事件发生。有的人因为怕碰瓷,不敢行善。若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世界将会怎样。

    何为美?生活中处处有美,就要看你有没有发现美的眼睛。看了这一本关于真善美的书籍,最令我感动的是芭蕾舞公主李月,她即使身有缺陷,当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最终这个梦想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李月这个小公主是美的,她的灵魂是美的。

    真善美是美好事物的一面,阅读了这一本关于真善美的书,我想真就是求真,善就是善心,美就是美好。真善美!真!善!美!

    少年行真善美读后感(二)

    你可曾留心过真善美,你可曾发现过真善美?它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真”的反义词是“假”。“真”是真诚待人,真心、真行;而“假”呢?就是虚心假意,存心不良。“真”:“扶不扶?”成了网络上的一个热题。但是有一位名叫刘月恒的女孩,她却战胜了这一个困难,“扶”。一天,有一位老人在路上走着,突然晕倒在了路边,身旁不时有车辆经过,十分危险。刘月恒赶紧将老人扶起来,并给老人倒水喝。有些市民问她为什么敢扶,刘月恒却笑笑说:“为什么不敢,遇见了这种事,就一定要扶!”

    刘月恒的这种精神把网友都给打动了。当然还有我。这种精神是关心老人,关爱老人,呵护老人。我们应该学习刘月恒,就这样真诚的帮助每一个人,看待每一个人。

    “善”:“善”就是要求人们不但不要做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情,而且还要多做有利于他人及社会的事,不计报酬,不计名利,做善人要有善心,要有善行。

    说到这里,我倒是想起来家喻

  • 2、 关于少年行真善美的读后感

    少年行真善美读后感(一)

    真善美在生活中处处皆是,它伴我行,伴你行!

    ——题记

    真善美是什么?大家可能对这三个字不是挺了解。是的,我何常不曾认识?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有幸地阅读到关于真善美的书,我明白了这三个字的深刻含义。

    何为真?我认为真就是求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当今社会,我们缺的不是钱,而是那一种求真的精神。若每个人有求真精神,那么世界会更美。回想吴文俊伯伯因为有求真的精神,所以在数学领域中极为突出。联想自己,在学习方面,只要一遇到难题,我就会不思索,马上放弃,思索一下都不愿意。在求真的路上,我的确不太合格。

    何为善?善心是人生路上的灯,照亮了迷茫的人的路;善心是那灿烂的阳光,温暖了自己心窝;善心是一把火把,给身处寒冷的人雪中送炭。善是我们青少年所追求的优秀品质。善是人格之美,灵魂之美!如今的社会热门话题是遇到街上有人跌倒,应不应该扶起来!确实在这社会上,难免会有一些碰瓷的事件发生。有的人因为怕碰瓷,不敢行善。若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世界将会怎样。

    何为美?生活中处处有美,就要看你有没有发现美的眼睛。看了这一本关于真善美的书籍,最令我感动的是芭蕾舞公主李月,她即使身有缺陷,当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最终这个梦想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李月这个小公主是美的,她的灵魂是美的。

    真善美是美好事物的一面,阅读了这一本关于真善美的书,我想真就是求真,善就是善心,美就是美好。真善美!真!善!美!

    少年行真善美读后感(二)

    你可曾留心过真善美,你可曾发现过真善美?它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真”的反义词是“假”。“真”是真诚待人,真心、真行;而“假”呢?就是虚心假意,存心不良。“真”:“扶不扶?”成了网络上的一个热题。但是有一位名叫刘月恒的女孩,她却战胜了这一个困难,“扶”。一天,有一位老人在路上走着,突然晕倒在了路边,身旁不时有车辆经过,十分危险。刘月恒赶紧将老人扶起来,并给老人倒水喝。有些市民问她为什么敢扶,刘月恒却笑笑说:“为什么不敢,遇见了这种事,就一定要扶!”

    刘月恒的这种精神把网友都给打动了。当然还有我。这种精神是关心老人,关爱老人,呵护老人。我们应该学习刘月恒,就这样真诚的帮助每一个人,看待每一个人。

    “善”:“善”就是要求人们不但不要做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情,而且还要多做有利于他人及社会的事,不计报酬,不计名利,做善人要有善心,要有善行。

    说到这里,我倒是想起来家喻

  • 3、 《武术少年行》观后感500字

    听说我们学校要放电影,我激动得不行,好不容易等到下午,终于可以大开眼界了。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观影,放映员还带来了一个超大的影棚,只是同学们太多,只得轮流观看。我们五年级的同学提着小板凳早早在棚外等候,只听棚里的同学时不时发出尖叫声,还伴着电影里激烈的打斗声,让我们的心痒痒的,就想马上冲进棚里。

    终于轮到我们看了,只见银幕上打出《武术之少年行》的标题,我激动的心情很快便融入到电影里了。故事讲述的是五个少年怀揣着成为武者的梦想,在武术学校刻苦习武,最终各有所成并弘扬了武术精神。我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感受到了习武的不易,要想取得成功,不仅要付出汗水,更重要的是要不断琢磨、不断创新。我还明白了武术是一门艺术,武打中的艺术。习武不是用来逞强、施暴,要是有人利用武术的能量做坏事,必定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我还清晰地记得电影中这样一个场景:同是习武之人的何乐,仗着自己武力高强,欺强凌弱,被逐出校门后不思悔改,成了拐卖儿童的罪犯。为了解救被拐卖的儿童,武术学校的李师傅和他交上了手。何乐用阴险狡诈的武功对付李师傅,李师傅遭到暗算,身受重伤,倒地不起。我看着李师傅的处境,真是为他捏了一把汗。同学们都义愤填膺,恨不得冲进去把何乐撕个粉碎。李师傅武艺高强,受人尊敬,岂能被何乐这个卑鄙小人陷害致死呢?

    只见何乐提着一把锯子,朝着李师傅走来,准备给师傅致命一击。我们都摒住了呼吸,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惨剧。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李师傅一跃而起,用他没有受伤的右腿狠狠踢中了何乐的头部!何乐应声倒下,不省人事。同学们激动得拍腿叫好,我也由衷佩服李师傅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像何乐这样的人,借着武术的光环,为非作歹,他根本没有领会到武术的真谛,不配习武。

    虽然我不会武术,也没有机会习武,但是我明白了学习任何一门技艺都要有刻苦的精神和虔诚的态度,要把技艺用在正道,改变世界、维护和平。

  • 4、 自己的事自己干——读《少年行》有感

    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一生的邀请》这本书。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文章,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是《少年行》这篇文章,文中的主人公那种自强不息,自立自信的精神使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主人公读完初三后,因家里的各方面问题,无法供他上大学。父母觉得家里条件不好,儿子还不愿意自己干活、洗衣……他们觉得应该让他学会自立,因为自立的人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让儿子跟着邻居到外面闯一闯,总比呆在家

    里什么都不会要好上许多。一开始,他在闯荡时一事无成,但是他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成为了一名世界著名的作家。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著名画家郑板桥临终前让自己的儿子做馒头给自己吃,为了达成父亲最后的心愿,儿子一心一意的做馒头。但是,当他千辛万苦地做好馒头时,郑板桥已经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写给儿子了这样的一句话:“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是好汉。”这虽然发生在千百年前,可是,它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记得有一次,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在父母溺爱下长大的孩子,学习成绩十分优异,被清华大学录取。可是还不到半个月就跑回了家,再也不愿意去上学,因为他在学校不会打饭、洗衣,什么都不会自己去做,过不惯学校的“艰苦”生活。想想我们自己,虽然还不至于不会打饭洗衣,但是你会独自生活吗?我想百分之九十九的回答都是“不”。时代需要年轻人,如果我们从小不自立,那长大后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

    “恃人不如恃也,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为人也。”是呀,每个人的历史只能靠自己去书写,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生活的船只,只有用自立自强这把船桨撑走,让我们铭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句话。

  • 5、 《陶行知文集》陶行知读后感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行知文集》陶行知读后感”,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陶行知文集》陶行知读后感 篇1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

    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这场教育改革实验虽然是科学家发动的,但在教学中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面前说:“我也不太清楚,明天我再告诉你。”“我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吧。”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陶行知文集》陶行知读后感 篇2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

  • 6、 《长城行》读后感

    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长城行》读后感范文,更多读后感尽在小编。

    《长城行》读后感

    长城,是一条盘旋在群山之上,横贯中心的巨龙。《长城行》,让我每日每夜思念那个美丽的地方。

    《长城行》主要写了作者是中国人,出生在泰国,她让爸爸带她回到中国,去长城,体会中华母亲的怀抱。

    这篇《长城行》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去北京参观的情景。那一年,我,爸爸,妈妈坐火车来到我们的首都-------北京。我们参观了天安门广场、故宫、颐和园等著名景点。让我着迷的非八达岭长城莫属,这世界上最长,最坚固、最深厚的城垣!

    虽然它经过风吹雨打和连绵的战火,但它依然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八达岭长城,你知道吗?有多少人建造你,保护你?有多少人为了建造你,保护你而牺牲吗?这,就是龙的传人。他们,为了永久和平;他们,为了保卫祖国;他们,为了让子子孙孙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宁可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来换回这一切!他们,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只为让祖国解放,只为不让自己的祖国任人宰割!

    古时候的长城,可能是个战火纷飞的战场,而现在,是个旅游观光的景区。是龙的传人,是他们,把要侵略我们祖国的人赶出中国!

    中国母亲,您是不是为龙的传人感到骄傲?是!一定是的!以后,我们会把您建设得更美丽,更富饶!

  • 7、 光明行读后感

    光明行读后感

    一个陌生人用美丽的谎言使处于绝望边缘的人最终重见光明,这是一个充满温情和爱的故事。

    我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因为生病眼睛失明了,治疗的希望只有白分之二十五,从此开始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绝望,甚至想放弃生命。

    就在他最彷徨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对他讲她的眼睛治愈的希望非常高,因为治疗他眼睛的医生是她的叔叔,她叔叔讲治好他的眼睛是他最得意的手术之一。并弹了我最喜爱的二胡曲《光明行》。

    手术奇迹般的成功了,我重见了光明,医生说:这么坚强。自信的病人不常见。当我按照约定去找那个女孩时,才知道那个女孩是个卖艺的,而且她也是个盲人。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感动,故事中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在一方遇到困境时,无私的奉献自己的爱心,给他鼓励,支持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一件小事,却往往会给人带来希望,信心。所以我们要时刻怀着感恩的心,去帮助自己所能帮助的人,就会看到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爱和温暖。

  • 8、 《侠客行》读后感

    《侠客行》读后感

    众人眼中的侠,或豪爽,或隐忍,或克己,或放浪形骸,他们的结局,总不过退隐渐渐消失,淡出人们的视线。

    《侠客行》中的小丐,阴差阳错地成了帮主石破天,黑白双剑的爱子中玉,又和赏善罚恶二使结拜兄弟。和生性顽劣的石中玉外貌相似或许是他的不幸。与丁丁当当、阿绣的结识,遇张三李四得玄铁令也或许是偶然,但石破天毕竟不是痴儿,如果没有用一腔真诚对待其中的每一个,他也就不会尝到人情冷暖,书中写亲情、爱情、友情的篇幅不多,但每个情节都蕴含着,若光有这些情,叫做少年行也是可以的,侠客二字由何而来?我觉得真正像侠的部分,是他对人的牵挂和敢于舍弃牵挂的超脱吧。有人说这种纯善敌不过险恶,但对石破天来说,江湖就是人间,别人用一生来行走所谓的江湖,他也在行走人间的过程中体会了闵柔的眼泪,白万剑的锋芒,还有形形色色的门派。

    说起赏善罚恶令,各大门派谈之色变,无可奈何,有的人选择了同生共死,有的则选择牺牲自己,不得不说,在生命与大义之间的选择,不可能一点迟疑也没有,包括小丐救大悲老人的那一段,也不排除是小丐石破天受到惊吓不敢动弹才会挡了那么多刀子的呼啸声,如今接了这两块铜牌,出于大义,也出于探索。既然江湖就是人间,那么真正可怕的,便是人心。

    侠客岛上,除了难以下咽的腊八粥,真正的秘密是蝌蚪般的文字,每个人凭着江湖阅历尽力地解读,终究一无所获,最终太玄经被石破天破解,原因竟然是他不识字。

    这一切都是阴差阳错啊,经历了太多的阴差阳错难免会无奈。石破天最后终究连自己是谁也不知,小说在他对自己的发问中终止。

    我觉得大多数侠客退隐江湖,是因为认识了江湖,疲于在那里行走了。这种超脱和自然不一定就是好人的标志,一辈子争名逐利也未必是坏人,既没有好坏,就更不必说影射社会现实之类的了。但如果人间就是江湖,又该如何退隐呢?或许人间牵绊也难以割舍。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 9、 《陶行知文集》陶行知读后感1000字通用

    经过收集,读后感大全编辑为您献上《陶行知文集》陶行知读后感,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读书是人生的一门不可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读了作者写作的作品之后有颇多感受。写一篇读后感,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陶行知文集》陶行知读后感 篇1

    我读了《陶行知文集》,陶行知先生就是一位平民教育家,他让中国教育事业向前迈了一大步,特别他的乡村贫民教育践行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通过阅读《陶行知文集》,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还有许多误区,需要调整与改进的地方,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下面我对读书的几点体会如下:

    首先,陶行知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荡气回肠的话语告诉我们,做一名教师一定要真诚、热情、具备奉献精神。学生需要我们教师的“五心”:用爱心温暖孩子,用耐心理解孩子,用关心照顾孩子,用信心鼓励孩子,用细心观察孩子。

    陶行知先生的另一个教育理念:“生活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践课改的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陶行知曾说:“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教育从一日活动开始,作为老师,要有生活教育的意识,追踪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回应,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经验,丰富情感体验,发展认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对学生爱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与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与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就是偏爱,偏爱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她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她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就是真正的爱。”

    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

  • 10、 行棋无悔读后感

    行棋无悔读后感(一)

    读罢《棋行天下》又泛读了董明珠的《行棋无悔》,感触颇深,这本书是董明珠的一本自传式的小说,讲述了她在2001年经历了淮地、滨州以及河南事件后,整理出自己格力特有的一套经营模式。以及她在整个历程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以及得出的经验教训。传奇人物自有其背后的传奇故事。

    本书是据《棋行天下》所写后记,详细介绍了从2001年,格力陆续发生的滨江事件、淮地事件等前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董明珠如何凭借自身永不言败的精神和怎样依靠格力公司的力量与本是同根生的同事们,与同行竞争者们,以及道不同的代理商们,斗智斗勇,纵横搏杀,凭借怎样的力量平息了一个个事件。没有华丽的文字2020,只有真实的事件和各种各样的评价及董明珠最真实的想法。紧紧围绕格力公司内部发生的真实事情做出说明。

    如何做好一个企业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睿智的董总,用她的《行棋无悔》给了我们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答案:作为一个领导人也好,作为一个女强人也好,其坚韧不拔的勇气和力量是否来源于她深埋心里的处世哲学?格力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闻名中外的知名企业,它是经历怎样的磨练,才破茧而飞?除了拥有优秀的领导者,好的营销模式和任人唯贤、看重人才必不可少。如董总所言,任何一个优秀的企业都离不开好的营销模式。营销模式千种万种,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中国的营销启蒙于跨国公司的营销策略和世界先进的启蒙理论。格力也不例外,在借鉴这些先进理论时,他们没有忘记结合当前的市场背景和格力自身的特点,用的活而巧。

    在格力人的眼中,市场是上帝,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商家是上帝,这是格力最重要的营销理念。他们充分重视同经销商的关系,他们和经销商建立真诚的友谊,他们想经销商所想,急经销商所急。质量可靠、价格公道的供货、对经销商的真诚与信赖,让格力和经销商成为最好的合作伙伴。|格力模式的成功,就在于他们很好的运用了经销商这一桥梁,使他们的产品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走向市场,而尽可能减少了中间环节。这样不但便于格力对整个销售市场的掌控,更因为中间环节的减少,而将最大的惠利留给消费者。正是凭借与经销商的良好的关系,格力在竞争激烈的家电企业开疆劈土,所向披靡:创造了六个第一,成就了一次又一次的格力辉煌。除此之外,科学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机制,也是格力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的重要原因。

    董总敢于将淮地事件和滨江事件中不忠诚、缺乏责任感的高管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11-08

  • 2019-09-19

  • 2019-10-17

  • 2019-10-09

  • 2023-05-1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0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16

少年行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少年行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少年行读后感、2024少年行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