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 > 地图 > 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2024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
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相关栏目
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热门栏目
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推荐
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

(共 3822 篇)

  • 1、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

    当我一看到书名,我便觉得这本书会在我困惑的时候帮助我。走上教师的岗位已经第十个年头了,一轮教学已经完成,当我把一个班级从初一带到初三,很多学生已经产生厌学情绪。为什么孩子渐渐会变得不肯学习,我的教学模式没有产生很大的变化。这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翻开这本书,首先在第一章如何处理干扰学习的情绪中的关注学生的情绪,让我思绪万千。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而我总是以命令的口吻让他们做什么事情。你们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必须要怎么样,必须不能怎么样。发火也是家常便饭。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别人这样命令我做什么,我肯定也是极不情愿的。也许这这种方式在初一还能适用,但是到了初三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是反作用。

    我要随时提醒自己:认同孩子的感受,用语气或语言接纳孩子的感情。当然首先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在接纳、认同的同时,最好能说出孩子的感受,即便哦、恩、啊或我明白等简单的语言,也要以一种关心的态度回应孩子的沮丧,偶尔点头或理解的回应一声,使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这样孩子有可能自己解决问题。为何认同接纳孩子的情绪,会有如此的效果呢?原因很简单,仔细想想,即便是大人,当负面情绪得到认同和接受时,都会觉得受到鼓舞,会继续努力。

    书中还提到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哲学家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要求的就是被肯定,而学生更是如此。如果给与学生太多的否定,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便产生了一种挫折感,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

    此时,我不禁想起: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彼此心灵的交换。

  • 2、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 相信这是每一个和孩子相处的人都有过或正有的疑惑,它更困扰着每一个以孩子为教育对象的人,例如教师和家长。我也深陷其中。直到看了《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这本书,才有了醍醐灌顶之感, 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很多种原因可以令一本书成为好书,文字优美、立论新颖、哲理深刻……而它却得益于很强的操作性,并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它是美国两位亲子沟通专家所着,其中一位还是专业的画家,因此在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她的卡通表达形式。这本书分“如何处理干扰学习的情绪”、“吸引孩子合作的技巧”、“惩罚的隐患与替代惩罚培养自律的方法”等七个方面,但我觉得贯穿这几个方面的是一个清晰的观点,那就是“认同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感”。 书中每个章节都有很多例子,其中最具特征的是书中配以有趣而又生动的漫画,这些例子和真是和学习生活非常贴近,它提供了一种以孩子为核心的语言,通过这本书,我渐渐明白了现代的新的教育方法,不再是老师主导一切的旧的教学制度了。曾经看过一本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中在小学儿童的社会交往中说道:老师的期望能够很积极的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改善孩子落后的行为习惯,里面讲到有研究发现:老师对学生有高期望时,他们就表现出更和蔼,更愉快的态度,更经常表现有好的行动,微笑,点头,注视学生,与学生的谈话更多,给学生给予密切关注,更善于赞扬学生等等。可见老师的情绪,身体语言,口头语言等多种传地方式等多种传递方法上都应该更多的关注孩子,多给孩子鼓励,真正的倾听孩子说话,相信孩子会悄悄地变化,慢慢的健康自信的成长! 书中还轻松地将我们平时惯用的生硬的命令变得柔和却赋教育意义呢!我们在课堂中经常能听到这些词“停下!”……“站起来”……“走开”……“坐下”……等等。但当它是个名词时,你会发现它的魅力不小,“×××,你的座位!”孩子自然就会想到“我的座位怎么了?”“哦,我得坐在座位上!”“我最好坐下!”如此简单的词性转变,产生的效果却可想而知了! 通过书中的漫画可以看到,同样的场景,仅仅是沟通方法不一样,结果就差别这么大,这样的事情在孩子身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念之间,就可能会引导孩子走向两条截然不同的未来。
  • 3、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读书笔记

    有这样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如何说 孩子才肯学》,书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作为一位刚刚步入工作的青年教师,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正是我想知道的。我之前也看过许多有关教育类的书籍,学习过一些教育理念,可当我翻开书那简单的几行字已经让我爱上它了。书中的主人公丽兹兰德同样是一位年轻的教师,她每天都面对着性格各异、背景不同的孩子们,同样每天要处理很多突如其来的问题,并且不断尝试用更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渐渐了解到自己在与学生以及家长的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也通过书中的很多实例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以下是一些读书心得。

    一、表扬,要描述不要敷衍;批评,要建设不要伤害。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激励、唤醒、鼓舞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表扬是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之一,不仅如此在新课程改革中也提倡教师多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但是无效的表扬,不仅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反而会导致教师威信和影响力的下降。因此我们要注意表扬的方式,不要用奉承式表扬,要用描述式表扬。比如:你真是个好孩子!你太棒了!你真了不起!这都是奉承式的。再比如:你今天把班级的地拖了,老师真开心,谢谢你!这叫做描述式表扬。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表扬,学生才会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以后应该怎么做即使以后没有人表扬他,学生也能够清楚明确地知道应该怎么做。相反,面对空洞的赞赏和肯定,学生往往找不到有自己的价值认定和内在前进的动力!当我们运用描述式表扬时要特别注意忌讳去和别人做比较,比如说,你这次比小红考的好,值得表扬。这样容易误导学生,让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比别人好,才是好,因而受到了表扬。这样的做法很不明智,描述式表扬是用心来表扬,我们要把当事人作为第一人称。

    ?批评,和表扬一样也是教师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如果用之得当,就能促进学生认识并改正缺点、错误,有效地把他们引导到学校和社会所要求的轨道,反之,则不但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其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导致教育的失败。书中指出我们可以通过描述已经完成的事情和需要去做的事,来代替还没有做的事情。比如下面的对话,师:你还有两道题没有做,照这个速度,你永远也做不完。生:我没有希望了。

    对于这种在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场景,主人公丽兹兰德给出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师:你已经做了一半多了,做了三道题,只剩

  • 4、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1200字

    我感觉《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是一本有趣而有意义的书。它既适合家长同样也适合教师。中间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也时常出现。当发现自己的处理方式与之相同时,心中一阵欣喜。当发现自己的解决方法完全错误时,在反思的同时更庆幸自己找到了科学的解决办法。我突然发现孩子与大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主观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与孩子显得是那样愚蠢与低效。我读书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章,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全书中最为重要,是后续沟通的基础。它提出了几个观点:1。 不要否定学生的情绪(当情绪被否定的时候,学生容易失去勇气)2。 不要随意批评和忠告(老师出于好意,但学生在批评的环境中很难去考虑问题并承担责任)3。 不要概括和解释(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你的解释他很难听进去,也就很难奏效) 4。 不要忽视学生的情绪,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为时,也要先接纳学生的情绪、愿望并作出反应。第二章,合作更详细说明了吸引孩子合作的七个技巧。 书中体现出的: 无论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对,甚至有侵犯性的行为,他的行为我们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绪,或者说感情需要被接纳。但我们接纳的只是他的情绪,并非他的行为。这一观点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劈头盖脸的就是批评。虽然短时间内出现的不良现象减少。但这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单方面的批评很难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听一听,去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而不仅仅只是冰冷的命令。 文中出现的很多案例都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出现过,但我的做法往往是不科学的那种。读着读着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在我认为很好的处理了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其实已经伤害了这些孩子的感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习惯性地去否定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情绪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首先认同他有这个感受,孩子才可能接纳我们后续的建议。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接纳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发孩子的共鸣。获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时刻关注自己的教育行为及其有效性。多思考自己有没有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时候只是为了宣泄情绪,简单粗暴的压制只能换来日后更大的问题。唯有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倾诉

  • 5、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600字

    当我一看到书名,我便觉得这本书会在我困惑的时候帮助我。走上教师的岗位已经第十个年头了,一轮教学已经完成,当我把一个班级从初一带到初三,很多学生已经产生厌学情绪。为什么孩子渐渐会变得不肯学习,我的教学模式没有产生很大的变化。这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翻开这本书,首先在第一章如何处理干扰学习的情绪中的关注学生的情绪,让我思绪万千。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而我总是以命令的口吻让他们做什么事情。你们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必须要怎么样,必须不能怎么样。发火也是家常便饭。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别人这样命令我做什么,我肯定也是极不情愿的。也许这这种方式在初一还能适用,但是到了初三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是反作用。 我要随时提醒自己:认同孩子的感受,用语气或语言接纳孩子的感情。当然首先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在接纳、认同的同时,最好能说出孩子的感受,即便哦、恩、啊或我明白等简单的语言,也要以一种关心的态度回应孩子的沮丧,偶尔点头或理解的回应一声,使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这样孩子有可能自己解决问题。为何认同接纳孩子的情绪,会有如此的效果呢?原因很简单,仔细想想,即便是大人,当负面情绪得到认同和接受时,都会觉得受到鼓舞,会继续努力。 书中还提到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哲学家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要求的就是被肯定,而学生更是如此。如果给与学生太多的否定,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便产生了一种挫折感,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 此时,我不禁想起: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彼此心灵的交换。

  • 6、 老师读《说孩子才肯学》心得体会

    我感觉《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是一本有趣而有意义的书。它既适合家长同样也适合教师。中间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也时常出现。当发现自己的处理方式与之相同时,心中一阵欣喜。当发现自己的解决方法完全错误时,在反思的同时更庆幸自己找到了科学的解决办法。我突然发现孩子与大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主观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与孩子显得是那样愚蠢与低效。我读书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章,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全书中最为重要,是后续沟通的基础。它提出了几个观点:1.不要否定学生的情绪(当情绪被否定的时候,学生容易失去勇气)2.不要随意批评和忠告(老师出于好意,但学生在批评的环境中很难去考虑问题并承担责任)3.不要概括和解释(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你的解释他很难听进去,也就很难奏效)4.不要忽视学生的情绪,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为时,也要先接纳学生的情绪、愿望并作出反应。第二章,合作更详细说明了吸引孩子合作的七个技巧。

    书中体现出的:无论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对,甚至有侵犯性的行为,他的行为我们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绪,或者说感情需要被接纳。但我们接纳的只是他的情绪,并非他的行为。这一观点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劈头盖脸的就是批评。虽然短时间内出现的不良现象减少。但这是一个指标不治本的做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单方面的批评很难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听一听,去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而不仅仅只是冰冷的命令。

    文中出现的很多案例都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出现过,但我的做法往往是不科学的那种。读着读着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在我认为很好的处理了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其实已经伤害了这些孩子的感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习惯性地去否定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情绪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首先认同他有这个感受,孩子才可能接纳我们后续的建议。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接纳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发孩子的共鸣。获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时刻关注自己的教育行为及其有效性。多思考自己有没有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时候只是为了宣泄情绪,简单粗暴的压制只能换来日后更大的问题。唯有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倾诉表达的对象,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

  • 7、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一)

    作为新教师我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尤其第一次接触一年级的孩子时,有更多的东西要去适应。面对那么多一年级的孩子,刚开始是那么的手足无措,焦头烂额。有时因为孩子们的表现没有达到要求而急躁,在看了很多前辈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后,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作为低年级的教师要有更多的爱心、更多的耐心以及学会等待,最重要的是心平气和。机缘巧合下,我发现了一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就是一本带给我惊喜、让我觉得像是拣了宝的书。

    对此我深有感触,尊重、接纳孩子的感受,非常利于我有效的沟通。强烈的认同感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好的第一印象。这本书讨论了如何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代替惩罚的方法、鼓励孩子自立、学会赞赏孩子、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最后一部分叫做融会贯通,讲这些技巧的综合运用。也许这些办法不会立刻改变孩子,但在心灵上留下的痕迹会慢慢的感化他,让师生在心灵的碰撞中得到发展。在书里学的,这几个月以来,我结合了在二班和四班的实际情况,我明白,要达到好的效果,我一定要有耐心并且要学会等待。面对懵懂未知的孩童,老师耐心的讲解会引导他们,会让他们内心充满安全感,会让他们树立自信心。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时间的历练和过程的培养。想一下子见到效果,有些着急、有些焦躁,这样对孩子们是不公平的,想一想自己小时候不也是得慢慢来吗?自己现在是小学教师就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对事情的思考、实施都要符合儿童的现状,不能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去要求孩子们。

    这本书,我已经看了3遍了。放在床头边上,经常还是会翻开学习学习。我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急躁,而是想一想这些孩子们现在最需要什么样的引导,什么样的方法适合他,而且这些方法和做法不能一下子给的太多,一点一点地给,让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在我们一点一点的给方法的过程中,一次一次心平气和的交流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得到有效的发展。我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态。因为一切源于心平气和。

    后来,又买了本新出版的《怎么说孩子才肯学》,感觉是《怎么说孩子才会听》的衍生。我又像发现了宝物一样啊,里面教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每天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吸引孩子合作的七个技巧等等。

    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加上这两本书,我慢慢的感觉到,要让每一位孩子受到关爱。即便是学习再不好的孩子,即便是习惯再不好的孩子,都要帮助他找到自信,这样他才有可能成功。

  • 8、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作为母亲,我拜读了美国着名的亲子沟通专家----阿戴尔.费伯与伊莱恩.梅兹立希两位享誉国际的成人与儿童交流沟通问题专家共同撰写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教育书籍。书中用了多种丰富而又有趣的形式,去帮助读者建立教育观念。有很多实例,除了文字2024,还有的以漫画形式出现,每段内容之后还安排了各种练习题,让你在实际运用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与孩子相处的技巧,每章节末尾作者还总结了常见问题、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小故事,另外还配有作业题,让人读起来很生动,不知不觉就融入其中。作为一名家长同时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几点感受:

    学会尊重孩子

    承认孩子的感受是我们可以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我们帮孩子认识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一旦他们清楚地了解了他们内心世界的现实状况,他们就会鼓起勇气去面对问题。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和孩子的沟通中要学会尊重孩子,平等的对待才能是沟通畅通。

    2.学会赞赏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样的教育是他们乐意接受的,而且能令成人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呢?――这就是赞赏孩子。因为孩子能敏锐地感觉到成人对他们的态度。成人的态度是孩子对自身言行作出价值判断的依据,赞赏是激发孩子内心张力不可缺少的外部驱力。独生子女物质条件优越,所以他们更渴望精神需求上的满足,渴望得到周围成人,特别是家长、老师的关注和赞赏。赏识是孩子无形生命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赞赏孩子是促使他们能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教师赞赏孩子并让孩子学会感动,这是教育的一种极佳境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受到赏识的时候工作或学习,效果最好,学生一旦受到赏识,无论对于眼前的学习还是日后的长久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3.学会倾听

    老师和父母光会察言观色还是不够的,你还必须用心的倾听孩子心中的话。即使这话对你来说或许很幼稚或一点意思也没有。但是你也必须洗耳恭听,那样孩子才有被接纳的感觉 ,才会把你当知己朋友,以后才能跟你一五一十的打开天窗说亮话,心里有什么事才会主动找你排忧解难,才会听取你所说的话。

    读完这本书 ,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经意间走入了哪些误区。指引我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和自己的孩子沟通,在工作中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 9、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在暑期中教师开展了读好书的活动,每位教师读2~3本教育教学书刊,本人也喜欢买书看书,而且很杂,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是美国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阿戴尔.费伯、伊来恩.梅兹立希的文章,共有七章,主要介绍如何教育孩子,孩子的表现,家长们的一想法和做法,提出了许多问题,例举了许多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我感受最深的是第四章,如何鼓励孩子独立自主,我们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教学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爱好,独特的感情,独特的愿望和独特的梦想,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特、自主性的人呢?作者的答案是肯定的:要允许孩子为他们自己做事,允许孩子为解决他们自己问题而努力,允许孩子从他们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说来容易做来难!而为人父母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孩子从我们身边分离出去,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有朝一日,他们能够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傲立于世,但现实的父母和教师并不是有效地去培养他们,而是恰恰相反。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一个班的大部分学生,现在己经是四年级了,当时是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体育课,有一个男生的鞋带松开了,他就叫我帮他系一下鞋带,我问全班学生谁能帮助他?举手的人很少,引起了我的注意,课余的时候,我有意的跟孩子们拉家常,问他们谁会洗碗筷、洗菜,洗鞋子大多数孩子说不会,我想:这些都己经被疼爱孩子的父母、奶奶、爷爷所包办了。再说我们教师,也有这样的许多事例,让孩子们做放心不下,我想我们的父母和教师要多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

    自主性:是指人在活动当中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它表现为个体自由地、独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一种状态。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体现为他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自由的选择。

    一、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当然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有这样一位母亲,孩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送他上学还要费力地背着他走,直到离学校几十米远的地方,因为怕老师看见,才不情愿地把孩子放下来如此被母亲呵护长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从何谈起呢?作为家长的,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扩大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如鼓励他自己找朋友玩,让他在这个空间里自己当主人。

    二、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教师、家长以为,孩子还

  • 10、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1200字

    我花了很长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并且仔细的阅读了这本书的每一章,因为平时与孩子相处时,总是有很多的不融洽,所以在工作中也开始试用书中的方法,大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家长态度的改变、讲话方式与讲话语气方面效果最为明显,没想到书中的方法尽会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于是我认真、细致的看完了全书。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自己的感受,全神贯注地倾听,学会了解、体会并且接受孩子的感受,不要想当然的否定它。如果孩子的感受不断地被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当我们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内心的伤痛,我会感觉没那么失落,这样才会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这个过程对我们的孩子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鸣,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我们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帮助。深入到孩子的内心,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孩子一旦清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就能集中精力来应对出现的问题。有时,我们总会不可避免地去否定孩子的感受,那完全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结果,我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情,就是让孩子自己成长。 作为一个老师,恰到好处的语气同样重要。所谓语气恰到好处就是说,老师要将商量、鼓励、信任的语气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因为即使是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说,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比如,孩子进行美术操作时不认真时,如果老师用质问指责的语气说:你怎么这么不认真,看看你做的什么呀,真难看,会让孩子觉得潜台词就是你怎么这么笨!被人贴上了笨的标签,自信心会受挫。如果换上一种柔和、鼓励的语气:你虽然没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可是做的也很漂亮,很有想法,就表示潜台词是没关系,只要思考了动手做了就好,这样时间长了,就算是没自信的孩子,慢慢也会信心倍增 。 作者围绕如何说怎么听,从六个章节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3、代替惩罚的方法; 4、鼓励孩子自立; 5、恰当地赞赏孩子; 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清晰简洁地提供了一套操作方法,给出了实现这六个方面的31种技巧,以大量的常见场景和问题加以说明,并配有相应的练习,让父母可以把这些技巧烂熟于心,灵活运用,随时应付各种情况。 当我读到第五章恰当地赞赏孩子,深受启发,我们平时赞赏孩子就是你真棒,表扬你等。书中的技巧我又用到生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1-0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10-24

  • 2021-10-27

  • 2019-10-11

  • 2019-10-16

  • 2019-10-20

  • 2022-11-23

  • 2021-04-21

  • 2022-12-25

  • 2019-10-23

  • 2019-10-12

  • 2019-10-24

  • 2023-06-17

  • 2022-03-24

  • 2019-10-29

  • 2019-10-16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9

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2024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