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三城记观看心得 > 地图 > 三城记观看心得
三城记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三城记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三城记观看心得推荐
三城记观看心得

(共 8253 篇)

  • 1、 拜占庭三城记影评
    拜占庭三城记影评

    01

    一座城市,一个帝国经历了鼎盛时期,黑暗时代,以此循环。1000多年的历史,短短几个小时就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么多伟大的人物想试图去改变一些什么,最后都被几句话带过,现在也都已不存在。而唯独那些建筑,特别是索非亚,虽然1000年来以不同的用途为人所知,从教堂,到清真寺到现在的博物馆。不同时代的人赋予了它不同的名称和意义。现在我们看到它,也是我们赋予了它意义。

    在历史中寻找自己,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历史还是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02

    *人性是一样的。即使属人文发源地欧洲的奥斯曼帝国皇位继承时都是血腥的后宫都是阴谋的,更骇人的是公开规定继位者可以杀掉所有兄弟及其子女,人文何在?相较于中国还没那么明目张胆,还讲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风水轮流转。眼光放到几百上千年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没绝对,如今世界格局的制定者顶级科技文化的西欧,在拜占庭帝国时代奥斯曼帝国时代都被视为只会手执斧头的西欧野蛮人。国家地区如此何况个人,所以轻装前行不必盲目崇拜战略上看重自己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不要盲目信任你的同类。你认为的同类说不定就是害你的人不仅没有救你反而趁你虚弱灭亡你,基督拜占庭帝国正是被视为同类的基督天主教西罗马帝国十字军灭亡的,讽刺的是反而被异教奥斯曼帝国发展融合。

  • 2、 拜占庭:三城记观后感

    《拜占庭:三城记》是一部来自英国的纪录片,该片共有3集,每集长60分钟,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一座城市,一个帝国经历了鼎盛时期,黑暗时代,以此循环。1000多年的历史,短短几个小时就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么多伟大的人物想试图去改变一些什么,最后都被几句话带过,现在也都已不存在。而唯独那些建筑,特别是索非亚,虽然1000年来以不同()的用途为人所知,从教堂,到清真寺到现在的博物馆。不同时代的人赋予了它不同的名称和意义。现在我们看到它,也是我们赋予了它意义。

    在历史中寻找自己,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历史还是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人性是一样的。即使属人文发源地欧洲的奥斯曼帝国皇位继承时都是血腥的后宫都是阴谋的,更骇人的是公开规定继位者可以杀掉所有兄弟及其子女,人文何在?相较于中国还没那么明目张胆,还讲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风水轮流转。眼光放到几百上千年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没绝对,如今世界格局的制定者顶级科技文化的西欧,在拜占庭帝国时代奥斯曼帝国时代都被视为只会手执斧头的西欧野蛮人。国家地区如此何况个人,所以轻装前行不必盲目崇拜战略上看重自己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不要盲目信任你的同类。你认为的同类说不定就是害你的人不仅没有救你反而趁你虚弱灭亡你,基督拜占庭帝国正是被视为同类的基督天主教西罗马帝国十字军灭亡的,讽刺的是反而被异教奥斯曼帝国发展融合。

  • 3、 《三城记》观后感500字

    《三城记》观后感 看完《三城记》第一感觉是很好看,我认为这是一部可以竞逐各大国际电影奖项的良心作品。如果要打分,我会打9.2分。 故事构造很出色,故事主要框架源于成龙父母的真实经历,再经过惊心的艺术加工。故事只有足够真实先让人相信,才能打动人心,观众不是傻子,生造出来的故事再高大上也是无法直指人心的。 演员表演很出色,角色塑造很出彩。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刘青云的演技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时候。房道龙是个痞子一样的人物,没有红色背景、没有先入为主的英雄光环,混在乱世,但有情有义、有担当有胆识。在刘青元的诠释下,这个角色就似乎为他量身定做一般,他走进了角色心灵深处。汤唯的表演是一大突破,看似柔弱实则坚强的苦命女子,乱世里求生存。看到汤唯一桶挑着小女儿,绳子牵着大女儿逃难回乡下那段,虽然身边是青山绿水风光无限好,可在这情感的渲染下,观者谁人不落泪?在导演见面会上,导演谈到汤唯为拍这一段戏累坏了肺,治病休息一天后坐火车赶回片场继续拍摄,真要为她的敬业表演敬佩和心疼不已。 爱情很真很动人,房俊荣与陈月荣两人在祠堂弹唱,一人拉二胡、一人把琵琶,在唱词里感叹时事多艰、英雄落难,两人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外景很美很诱人,导演坚持到安徽、上海、香港三城取景拍摄,而非留在影视城,虽然花费了不少预算,但是影片呈现的外景是出类拔萃的,无论是徽州的美丽自然风光,还是旧上海的市井人情,抛开故事演员不谈,单看外景就值回电影票钱了。 另外,在血肉横飞、生活艰辛、生离死别的悲怆之外,片中不乏偶尔的笑点点缀,如刘青云和洋人一起唱京剧,又如特务对表时的对白、肖玲月荣关于初恋的对话等等,这些小幽默给我们传达了导演的人生哲学即便生活再艰难,也要笑出声来。 觉得不完美扣分的地方有两处。一者,女性导演的视角比较细腻,在个别地方显得拖沓,要在细节上玩出花样来,反而破坏了故事向前突进的节奏;二者,电影命名有点草率,这样一部精彩的电影,《三城记》这个简单的名字配不上她的美妙,要是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就更完美了。
  • 4、 《三城记》观后感300字

    《三城记》观后感 个人看电影的兴趣是,先看故事题材,然后看看是由哪些演员来参加演出。所以,新出的影片,就算是宣传的无处不在,我都是没有兴趣的。 今晚看了《三城记》,刘青云、汤唯、秦海璐等演员,故事取材于真实的事情,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龙的父母在安徽相识,在上海重遇,之后跑去香港躲避战争,辗转于在这三个城市之间,并上演一段浪漫的乱世爱情故事。 最近,我的心情是很压抑的,生活和工作都不顺畅,尤其家中的麻烦事!眉头时不时的皱在一起,很久没有开心,也没有什么能让我开心。怀着这样的心情,去看这样残酷又沉重的片子,鼻子偶尔一酸,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但是按照我的性格,尽量不让它流下来。 这样的情况,出现在房道龙去陈月荣家提亲,却遭到了陈母的拒绝。月荣很生气,哭着,对着母亲咆哮:你为什么这么固执,你介绍的,我没有反对。现在我好不容易找到我喜欢的,你却要反对! 现实中,成龙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房道龙却没有让他们相认,他自己说:大家生活环境不同,没有共同语言,没有感情,相认也没有用。这句话,我同意。何必呢。
  • 5、 观《24城记》有感

    《24城记》观后感

    由贾樟柯执导的《24城记》以记录片的手法,再现了1958年成发集团(420厂)从初创迁移到成都,而现在将面临又一次变迁的一段真实历史。影片中有吕丽萍、陈冲等知名演员接近生活本真的表演,再现了国营420厂当年的历史风貌。

    影片名《24城》,这也许是一个标题党,刚开始,我则误解了它。以为《24城》讲述的是因国家建设需要,从祖国的东北迁移到四川成都来的人员,他们分别来自24个城市。看到后来,才了解了《24城》是原来的成发集团用土地置换的方式搬迁到新的工业园区,而原来的厂址上将开发成一个地产的住宅项目名称。虽然它取自古诗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 ,寓意美好。可跟影片的主题关联并不大,且有广告的嫌疑。

    时光流转与时代变迁渐渐褪去耀眼的光环,留下的则是无尽的落寞与慨叹。复杂年代里不可忘却的集体记忆。如今,它已成历史。影片分别截取了各个年代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展现420厂曾经的风貌:50年代的大丽,1958年跟着老厂从沈阳迁徙到成都,成为工厂里的第一代女工。她难以忘记在那场千里之遥的迁徙之痛,因为在这条路上,她丢失了自己的孩子。60年代的下岗女工侯丽君,她乐观坚强,他们这一代人承受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他们是改革的牺牲者与奉献者。70年代的赵刚,新一代职工子弟有了多元的选择。80年代的娜娜,是第二代工人子弟,他们目睹了父母辈再就业的艰辛,从任性到理性这就是一幅历史的立体画卷,真实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420厂的历史是半世纪中国的历史,每个420人的故事都是一段当代史。特别是有同样国企经历的人,他们更能感同身受。

    老区开发保留了小部分的厂房。其他被开发商开发成华润.24城商品住宅区。历史已经留在了老厂区,在行将消逝中。而工业园新区则蕴涵着420厂的未来。

    每个人都是一本精彩的书。翻开它,书中图满了绚烂的色彩。曾经的艰辛,曾经的艰难跋涉,曾经的辉煌,都已经是过眼云烟。但是,420厂人不会忘记,他们的青春与汗水曾经播撒在这片热土上。共和国也不应该忘记,他们为共和国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奉献与牺牲。

  • 6、 读城记读后感

    【篇一:读《读城记》有感】

    易中天教授的书,每本细细品读来都意味深长而又不缺乏灵动鲜活,其中《读城记》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足不出户的人可以细细品读,走南闯北的人更需要读他几遍,来尽情融入新的城市中。

    《读城记》中共写了七座城市,易中天打头就开始写北京城。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更是历史文化积淀之地,在这里有名副其实的现代化,有货真价实的人文古迹,特别是胡同和四合院,处处都溢出北京人的乡土情结。北京是一座古老而又鲜活,博大而有精深,迷人而又神秘的城市。接着他又写了上海滩,之所以称之为滩,是因为他依靠着黄浦江,最重要的是因为它开放,在旧社会,上海作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有着迷人的魅力和惊人的潜力。在国人的努力建设下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国际化大城市。上海既是冒险家,革命人士所痴迷热衷的港湾,也是全国最大的金融、商贸、工业和航运中心,更是文化精英和艺术家所积聚的地方。易中天先生把里面一个个地点,一段段时期的景象绘声绘色地记录在书里使你在书中也能领略到一二分上海的魅力。接着,易中天教授又写了鲜活灵动的广州,魅力温馨的厦门,豪迈奔放的武汉以及意气风发的深圳,为我们展现了各地的自然与社会美景。

    记录一个城市,当然少不了记录这个城市的人。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城市的风俗都孕育着不同人的性格和品质。易中天先生利用他那双智慧的双眼看透了每一个地方人的善良的一面。北京人有着外强中干的性格,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高雅的审美观念。他们热爱生活,坦诚做事,不愧为首都人的代表。上海人有着灵活的头脑和准确的志向与价值观,他们精明,讲究,追求高的生活品味与生活质量,但也不乏一些缺点,算计、小气、自私充斥着他们的灵魂。所以在读者品读易中天先生的作品时,也会反思自己的不足,找准自己的特性来做出改善和提高,这也正是这本书意味深长的所在之处。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武汉人的直爽。在书中记叙到:一到盛夏之夜,武汉的街头巷尾,便摆满了竹床,男赤膊女短裤,睡满一街,成为武汉的一大景观。可见,武汉人的那股子爽朗与坦诚已经融入了他们的骨子中去。我也在努力学习像武汉人一样用坦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达观开朗的继续我的人生。

    城市中真的隐藏着许多我们并未知晓的有趣故事,如果你想足不出户而遍览全国,就去细细品读这《读城记》。

    【篇二:读城记读后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我是信的,我想江南养不出安塞腰鼓,山东也供不出妈祖。

  • 7、 观看《基石》心得
    篇一:学习党教片《基石》心得体会 《基石》介绍了王辉同志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为党的事业甘当基石,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清正廉洁,默默无闻地在平凡岗位上争先创优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一名优秀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时代风采,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基石》选题从身边的基层党组织入手,通过各地、各部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展现了新时期农村、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国企、教育、机关、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等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和党员的带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就,阐明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片中的先进典型事迹让我深受教育,下面结合本支部的具体情况,谈谈我的感受。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基层工作很重要。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一个个像牢固基石的基层组织,铺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战争岁月走向和平年代,从封闭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从小米加步枪走向神十进天宫。做好支部的党建工作,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对社区乃至地区的生产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社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之源。面临着市场的竞争,社区人才如何挖掘、培养,人才如何稳定,新一代人才队伍如何建设?是当今社区发展亟需思考及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通过思想工作使大家树立一种为国企、为党的事业做出奉献的一种精神;通过关心、解决社区居民的切身问题和困难,为群众做实事,同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带动地方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出更好的地方经济效益,推进社区更好更快发展。 篇二:观看《基石》记录片心得体会 今天例会结束后,支部组织党员进行观看和学习电教片《基石》。《基石》电教片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观看中,片中一个个有影响力的典型事迹和人物让全体党员教师深受启发,并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对本人来讲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增强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自
  • 8、 观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心得5篇

    海伦凯勒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心得5篇,欢迎阅读参考!

    观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心得1

    一口气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令我久久不能平静。海伦凯勒坚韧不拔的毅力、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宽广无私的胸怀令人震撼,催人奋进。三天光明,对于常人来说只是人生的短暂一瞬间。而对于双目失明的海伦来说,却是可想而不及的。十九个月大时,因为一场大病,使得她从此失去了视力及听力。正是这样一位残疾人用她不平凡的生活为我们谱写出华彩的乐章。

    海伦的一生是在黑暗的、寂静的环境中度过的,然而她靠触觉读书、写作,汲取知识,竟然从哈佛大学毕业,成为一个知识渊博,令人尊敬的杰出人物。她自己身患残疾,然而她还想着别人,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建立起一家又一家的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她的命运是苦难而又孤独的,然而在她的眼里却充满了美好与欢乐,正如她所说的: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我可以有如此之多的方式触摸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那是怎样的精神!怎样的毅力啊!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海伦对生活的热爱,告诉我们每个人应珍惜眼前享有的一切。与海伦比较,我们的人生要顺利优越得多。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享受着五彩的世界、美妙的音乐,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聆听老师讲课,还可以在操场上奔跑、嬉戏,但偶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却容易退缩,遭受挫折时容易放弃,碰到考试没考好的时候,我们总是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推卸自己的责任,现在想起来,真是感到羞愧。是的,我们缺乏一种可贵的品质,那正是海伦身上乐观向上的人身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心中对生活执着追求不放弃的那抹阳光。

    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虽然,海伦的眼睛看不到光明,但在她的心中却始终有着一抹灿烂的阳光,穿过层层黑暗,照耀着她不断奋进。我想,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海伦一样,用知识点亮自己心中的灯,我相信这个世界将会更加光明、璀璨!!

    观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心得2

    大作家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在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我深深的被海伦凯勒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海伦凯勒出生19个月后不幸患病,两

  • 9、 《城记》读后感1500字

    书单上的书有很多,但唯有《城记》简单的两个字吸引我的眼球,在图与字中体会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城记》的出现便是以北京为例说明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不足。

    曾看过文章说共产党打北京城,事先请相关人员在地图标明文物古迹位置,禁止炮轰北京城。当时已经作出巷战夺城的准备。最后幸好傅作义投降,和平解放北京。唯一受炮轰的地方乃傅作义通知共产党狙击国民党派出的接应高层将领逃离的飞机停靠区域,受损害的祈年殿之后也被修复完整。

    后来看余世维的演讲,说到开国大典之际国民党飞机原预定将轰炸天安门。后蒋介石思考再三,最后一句我不能作中华民族的罪人,而临时放弃轰炸。虽事实真伪尚可推敲,但毕竟国民党的确没去轰炸北京城,而当时国民党还是有此制空能力的。一直到朝鲜战争时期,毛主席指示国家机关需呈分散状分布,也是考虑到避免被集中轰炸。《城记》对共产党找人圈地图一事有详细记载。所找之人,即是梁思成。梁当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引孟子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来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但最可笑、最可悲的竟是,北京城这么一个历史文化宝库,历经异族统治、战乱多年的幸存者,没毁在日本鬼子手里、没毁在国共炮火之中,竟然是毁在其所迎的王师的城建过程中。

    天翻地覆慨而慷,谁能想到,1949年虽然是中国历史上风起云涌的一年,但是这只是即将到来的,翻天覆地变迁之前的小小序曲呢?

    后来梁思成与陈占祥提出的北京城规划方案未获通过,退而求其次的a、b两方案也未能实施。反是让北京成为生产城市、工业城市的最高指示顺利执行,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建筑精品被推翻。时至今日,紫禁城已淹没在钢筋石块中,北京城的伟大怕且只存在于书中那百幅旧照片中了。

    梁先生诚恳地对彭真说,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五十年过去了,是非对错一目了然,可是此时谁对谁错又能怎样,斯人远去,大错已铸,今天我们只能在一张张发黄的影像中怀念那远去的帝都风貌,所有的曾经都成为历史。

    我一直以为,历史不应该是仅仅通过看书,更需要实际的感受,比如走在南京德胜门城墙上,抚摸那苔痕深绿的砖头的时候,想到这是郑成功当年北伐失败的地方,会让人感触更深,这比一本历史书来的直观多了。

    所以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欧洲那些名人故居保存完好的时候,不由得心生感慨,你不到雅典卫城、罗马竞技场,能体会到希腊罗马么?

    可惜那些急于除旧出新的急先锋不如此想,也许他们站的角度更高,吊诡的是,除旧图新的急先锋吴晗、彭真及

  • 10、 猫城记读后感实用

    一本书就能打开未知的领域,让我们认真的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之后,心中常常有许多感悟。写出一篇精彩的读后感,也是对阅读的作品一种复盘。我们推荐一篇有关《猫城记读后感》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

    猫城记读后感 篇1

    “猫人是猫人,与我们不相干,管他悲不悲观”。

    故事不长,是半个上午就可以看完的程度;但是故事背后的信息和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很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细品。

    这部作品让我感到最为惊艳的不是“我”对猫国社会种种弊病的观察和剖析有多么犀利,反倒是文字中浓烈的代入感:主人公坠机后话剧式的独白、对火星自然环境不厌其烦的描写,来到大蝎的迷林之前,整体的叙事节奏都是比较慢的,我想其目的就是让读者们跟“我”一样,慢慢地适应这个陌生的世界。而在那之后,叙事的节奏就像载着“我”驶在那浑腻蒸热的河上的小船,越行越快:在扑面而来的信息中,读来让人切身感受到猫国社会中的种种精神错乱,以及这个文明和火星天气一样阴郁沉闷的未来。

    另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点是这部作品中的隐喻。很多分析都认为这部作品旨在揭露并讽刺1932之际中国人民的劣根性;老舍自己本人则有着这么几种说法:

    …二姐嫌它太悲观,我告诉她,猫人是猫人,与我们不相干,管它悲观不悲观。(自序)

    而在我怎样写《猫城记》一文中,他又如是写道:

    自然,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不高明的东西也有些外来的原因。头一个就是对国事的失望,军事与外交种种的失败,使一个有些感情而没有多大见解的人,象我,容易由愤恨而失望。

    我个人的解读为,当时的种种荒唐的确促使老舍写下了这部作品,老舍想要抨击对象其实并非是当时中国社会和中国人,而是造成这些荒唐的罪魁祸首——视金钱为“国魂”、轻视教育而且放任民智退化、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而不择手段、所谓“革命人士”举着各种主义的大旗捣乱或是为自己牟利——不得不说,这些都是“打不死的小强”,是从古至今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得不到解决的永恒问题,如今我们作为“现代人”去看当时的那个时代,恐怕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于是在“我怎样写《猫城记》”中,老舍接着写道:

    失望之后,这样的人想规劝,而规劝总是妇人之仁的。一个完全没有思想的人,能在粪堆上找到粮食;一个真有思想的人根本不将就这堆粪。只有半瓶子醋的人想维持这堆粪而去劝告苍蝇:“这儿不卫生!”我吃了亏,因为任著外来的刺激去支配我的“心”,而一时忘了我还有块“脑子”。我居然去劝

  • 2023-04-18

  • 2021-09-09

  • 2021-05-07

  • 2019-10-11

  • 2019-11-02

  • 2023-04-12

  • 2019-09-28

  • 2023-04-18

  • 2023-01-23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0-28

  • 2021-09-01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2-09-26

  • 2022-07-06

  • 2019-10-11

  • 2023-04-01

  • 2021-11-15

  • 2019-09-28

  • 2019-10-28

  • 2021-08-24

  • 2023-04-1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8-30

  • 2019-10-28

  • 2022-11-27

  • 2022-01-29

  • 2023-02-1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28

三城记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三城记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三城记观看心得、2024三城记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