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字 > 地图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字,2024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字范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字相关栏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字热门栏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字推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字

(共 4907 篇)

  • 1、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爱他就认识他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由龙应台所著,是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之间的通信合集,让我们看到两代人之间的相处,如何消除代沟。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爱他就认识他。

    2004年,也就是14年前,龙应台突然发现儿子安安不见了,站在面前的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青年,面对儿子时她不知如何开口,不知他在想什么、在乎什么,这是一个如此亲密又如此陌生的人。

    爱不单单是心里的思念、言语的关怀、全力的付出,爱更多地是理解,懂才有爱,爱而不懂那是虚假的爱,那终归爱的是自己。

    她强烈地要认识这个18岁的亲密陌生人。智慧的人,永远是不单有想法,更关键的是还有办法,而且是妙法。她请求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与她共同写一个专栏,条件是一旦答应就不能半途而废。安德烈答应了。

    就这样,从2004年5月12日的第一封信,到2007年8月24日的最后一封,历时3年3个多月时间,母子2人书信往来共36封,以专栏的方式刊载。这36封信影响了台湾、大陆以及国外许多的家庭,许多的父母,许多的儿女。因为两代人亲而不懂爱而不知的问题,就好像情感上的代沟癌一样,扩散在父母和子女的肌体内,父母给钱、买房、赠车、送饭用各种方式表达疼爱也收效甚微,子女节日送礼物、生日送蛋糕、老花镜、防滑鞋、烟酒糖茶频繁表达敬爱也难暖爱子之心。这些东西,也就是当成与外人夸耀父母疼爱、子女孝顺的证物吧。聊以慰人!聊以欺心!恼怒、哀叹、自怜、无语、麻木这个过程也只有自己知道。

    这是为什么呢?不懂,万物皆多;懂你,一笑足矣。

    龙应台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窗,一扇真爱之窗,让我们明白爱是有境界、分层次的,世界一切的爱皆如此。36封书信往来,母子以平等的身份、坦诚的心态、真挚的情感、独立的见解讨论问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体、爱国、公民、权力、威权、自由、贫穷、资本、知识、文化等正直体制、价值体系的大问题,也有衣着、音乐、爱情、性爱、吸烟、喝酒等个人生活细节,凡是一个18岁-21岁的青年应该有的问题这里大部分都可以找到,有问题,也有他们提出的答案。

    安德烈:我要离开了(中学毕业),离开这个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小镇我的家。我开始想,我的家,又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mm别生气啊),是我的朋友。

    mm: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个阶段,早就过去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

  • 2、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书评欣赏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部由当代作家龙应台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书中主要汇集了作者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记录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交流。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一本值得天下母亲看的书,书籍讲述了一位母亲和她已成年儿子之间用()相平等的身份以信件往来的方式发生的谈话,谈话内容涵盖音乐,正直,哲学及人生信仰等等,通过他们之间的书信对话,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一位和蔼亲切的长者对后辈的那种淳淳教导和费心提携的心情。

    其中最让我动容的是本书作者龙应台对儿子说的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我要求你认真学习,不是我要你和别人比成就,而是我希望你有可以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多么伟大的一位母亲啊!她尝过了生活带来的苦果,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也看透了生活深层次的含义,而这些不仅仅增添了她的个人魅力,还全部化为她培育儿子的养料,儿子是一颗树苗,她则希望儿子有一天能够长成参天大树,顶天立地,有着清瘦挺拔的身躯,精明而不世故,拥有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这是何等的良苦用心!

  • 3、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00字欣赏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由龙应台所著,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她的大儿子安德烈,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母亲和孩子的相处,作为一个具有高文化素质的母亲,与孩子也会有误解,但我们要善于解除。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00字欣赏。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当代作家龙应台和其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结集,共收录35封书信,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的努力,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书中主要利用书信的方式介绍了两代人之间的价值观与思想异同,同时也展现出了一种母子之间、两代之间的相处之道,值得我们学习。母亲龙应台通过言语和行动给了安德烈足够的尊重,安德烈虽然年轻气盛,但是在异同中同样也表达出了对母亲的爱,差异归差异,偏见归偏见,但是母子之间的爱是永恒的。

    35封信,每封都很简单,大多是生活现状与想法的表达,但是细细回味又会有很多感悟。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很多时候不是与父母长辈的沟通不到位,就是对彼此的爱表达的太含蓄,让父母和孩子之间总存在一些距离。就算是两辈人之间认知与经历的差异,但是()不该影响彼此的尊重与关心。越是长大也才越能理解父母的辛苦与栽培,以前不能感受到的温暖,在某一个离家长大的瞬间仿佛一下看清晰了。

    学生党员,一个即将要成长起来的群体。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学习领悟精神,在学习如何发光发热,在如何培养自己成为合格、优秀的党员,但也应关心党员个体的状况。他们是否生活满意、工作顺心、家庭幸福,是否有一颗爱自己的父母也爱自己身边人的真心。社会需要敢于牺牲自我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奠基人,需要甘于默默奉献为社会大众谋福祉的接班人,也需要能担起家庭重任传递爱的真心人,我们应该要求自己,做一个对大众有益的好人。理论学习与实践并重一直都是我党倡导的方式,但是真正的将正义、善良、爱落实到实处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另外,读完此书加之现在的流行文化让我想起了我国的历史文化现状。安德烈少年时期就关注文化,关注社会生活,懂得去传承与发扬,我们这一代的青年却大多数被

  • 4、 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为大家整理了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儿子成长了,本来就和母亲渐行渐远,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抱负,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无法跨越进去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渐渐平淡。

    龙应台慌了,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于是,她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一方面她可以透过书信来了解儿子的想法、内心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以及为人母亲最渴求知道的过的好还是不好?这36封信就是如此产生出来的。

    龙应台出生于台湾上世纪50年代,来自一个渔村。她的儿子80后,台湾和德国混血,生活在德国。龙应台的18岁,1969、1970年,住在人车杂踏、鸡鸭争道,只有一条窄马路的海边渔村(当时台湾也属第三世界)。白衣黑裙,准备考大学,对阿波罗登月、中国文革一知半解,外边的世界不存在。安德烈的18岁,踢足球,和朋友酒吧聊天、讨论《华氏911》和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正义问题,准备考驾照、去旅游和学中文。音乐和美术对龙应台来说是知识,不属于内在涵养,自觉有美的贫乏和对生活艺术的笨拙。而安德烈一代人,在舒适、有教养的家庭长大(龙应台和安父亲都是博士),网络使其拥有广泛的知识,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

    如此不同的两代人进行对话,他们讨论的话题涉及面很广,比如:族群问题和身份认同、政治运动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个体权利、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流行文化和艺术鉴赏、生活习惯、个性发展、衰老、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母子俩都在思考、解剖,贯穿其中的是坦诚和爱。

    从他们的对话里,我看到的龙应台,是一个爱儿子的普通母亲,她在认真地了解、认识儿子,同时也在努力解释自己,三年的对话是成功的,母子收获了巨大的幸福。在我看来,龙应台对中国和中国文化非常热爱,反台独、反独裁、反强权,追求民主、关心民生,厌恶作秀的政治人物,呼唤公平正义。在给儿子的信里,她对贫乏、愚昧的渔村娓娓道来(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伪装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虽然艰难却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她对故土台湾爱的深沉。在一些话题的讨论中,她多次提到大陆见闻,描写将来,说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饭馆里,16岁的从甘肃山沟小村里出来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几个小

  • 5、 《亲爱的》观后感200字

    《亲爱的》观后感 上周四的晚自习,我们看了电影《亲爱的》。 这部电影讲述了现实生活中丢失了孩子的父母的真实写照。这些人里面有商人、老板,甚至生活中最平凡的人。但无论什么人,丢了自己的孩子,他们都会心急如焚。大家可以想到,平常生活中丢了钥匙都会非常着急,更何况丢了孩子!影片中的田文军就真实的映出了最平凡的人丢失孩子的表现。他一直不肯退掉自己的店铺,就怕哪一天孩子会自己找回来,却找不到他的身影。但他却被骗到了河北,差一点丢了自己的性命。虽然如此,但他最终却幸运地寻找到了自己的孩子。相比之下,影片中张峄扮演的角色却十分可怜,没有找到自己的孩子。 这部电影既映现出丢失孩子父母的真实写照,同时从侧面反应出社会中存在的拐孩子现象,提醒我们要看好自己身边的孩子!同样也能看出天下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
  • 6、 《亲爱的她们》观后感200字

    《亲爱的她们》观后感 一部电视剧能入我的法眼还是不容易的,演员要漂亮,演技要精湛,剧情要合理。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亲爱的她们》,刚开始看的时候是觉得主演还算是漂亮,主演的妈妈是是宋丹丹,很少看她演的电视剧,就这样一直看下去了。主要讲述的是几个中老年人之间的爱情、亲戚、友情的故事,延伸出来的是人面对生老病死的态度。 看着里面的人物得了癌症,要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自己,面对家人,面对朋友,面对父母。虽说人终究是会走向死亡,但是当这一刻来临的时候,显得生命多么弥足珍贵,多么渺小。这部电视剧随无大的起承转合,却将生活中的故事演绎的非常生动与真实。 电视剧用一句生活没有什么大不了作为结居,更是透露出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
  • 7、 《亲爱的翻译官》观后感200字

    《亲爱的翻译官》观后感 终于等到有时间。冲着杨幂,连续几天看完《亲爱的翻译官》。总体还行。就是女主的性格让人有点着急。本能的自卑和超人的自强,让深爱她的人也受伤不已。这种自己有困难不让人受累的做法到底好不好呢?对爱她的人没有信心还是对爱情没有把握?可能各有各的看法吧。有人说,这是考验,可人性哪里经受得住考验啊!所以该剧后半段我是跳着看的,纠结的剧情还是省略吧。 如大部分言情剧一样, 喜欢慢慢爱上的那部分,喜欢放弃后才发现对方已经没有取代的可能性的那一瞬。 幸好,有情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年纪大了,喜欢大团圆。忘了说,剧中一句最美的情话:放心,再也不会把你放在半路了。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 8、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00字范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00字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愿意看这本书,因为里面只是一封封枯燥无味的信。比不上小说的奇异有趣,漫画的绚丽多彩,笑话的夸张搞怪。总之,自从它被买回来,我甚至压根儿没正眼瞧过它,直到曾老师要求带。 课堂上,我看着封面上的几段话,心中的兴趣不由得浓了一分,那类似独立宣言般的文字把我的胃口吊了起来。于是我翻开了它。 直至看完一遍,我还有些发愣,一对母子从原本的哪怕有时间坐在一起也没话说变为几乎无话不谈靠的是这一封又一封的信?我细细地回想,从商讨独立到思考政治,我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段?哦…… 记得有一封信讲了旅游景点的人只看钱,为了赚取最大的利益把许多人思象中宽广辽阔永无边境的草原象圈摇钱树一般圈起来卖票收钱,进入了,照相业要收钱。当时我也说不出是什么情绪,他们有错么?没有。他们的景点收钱时应该的,可我仍觉得心里不畅快。再看到后面的寺庙中的僧人们手上沾着香灰便开始数那油腻腻的钱,这……我觉得什么信仰各方神圣的都不神圣了,他们只是信仰钱吧?!我觉得恶心,特别的恶心。 再看后边,龙应台与安德烈对于很多事的不同看法,一方代表中国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或直接说一方代表中年人,一方代表少年--一个国家的新鲜血液吧。它们对于这些事的看法完全不同。如一箱苹果,龙应台或说是家长认为应先吃快坏的,这样可以吃完,而安德烈或说是少年认为应先吃新鲜最好的,不然岂不是一直吃的都是半坏的? 我看了觉得很有趣,这些信中所言几乎是我和妈妈之间故事的一个影子。我尝试着用书中所表露的方法与妈妈相处,果然少了很多麻烦与不快。 总而言之,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不但学会了与父母相处,还学会了许多事情。希望我与妈妈能与书中的母子一样,一步一步地走近。

  • 9、 亲子教育——《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子教育——《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子教育是每一代的父母都很关心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做父母的责任;特别是这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多元使这些年代的父母们面临更多亲子教育的棘手问题,一大批教子的书籍和讲座应运而生;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我发现这样的现象:重视亲子教育并看过很多教子书籍的父母、甚至是教育工作者不能把理论、知识转变为行为,甚至存在误解和歪曲。春节假期里,不经意间看到龙应台写的的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使我感慨,也激发我整理这些年对“亲子教育”的思考。

    我发现父母抱怨“孩子出问题了”,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父母不了解“发展心理学”。虽然父母都是从小一步步长大,可很多时候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就忘了十岁、二十岁时,我们是怎样的?!

    ——一个一岁多的婴儿撕破了妈妈喜爱的书、把妈妈一遍又一遍递到手里的玩具扔到地下,婴儿的行为可能会让已精疲力尽的妈妈很烦、很生气。那么,你知道婴儿是在探索世界吗?他是怎样了解事物的呢?婴儿期养育的关键是什么?作为父母,我们怎么帮助婴儿了解世界而不是打击他?

    ——三四岁的孩子,早上妈妈急急忙忙把孩子穿好衣服、袜子赶着上班,可孩子偏偏把穿好的袜子脱了,倔强地摆弄着袜子非要自己套在脚上不可!孩子为什么要这样?是孩子不听话吗?父母是否意识到这是孩子要成长、要“成为自己”最初的独立宣言?这样的“独立宣言”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就像书中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独立宣言“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与’,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

    在亲子教育中,父母总关注知识技能的获得,却很少关注身为父母的自己,殊不知,父母人格的完善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有次看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跟在爷爷身后,看见地上有个花花的糖纸,定定的看着糖纸、然后自言自语似的说:“爷爷,糖纸…,有人吃糖,…吃糖不好…,爷爷,这是谁吃糖了?”这一幕使我想到,假如这个孩子长大后,因为不曾对糖有美妙的记忆不吃糖,或者不再压抑、控制对糖的向往而使自己无法控制特别爱吃糖,他知道自己的这个特性是怎样形成的吗?假如,把“糖”换成“愿望”,对我们内心的愿望,比如:性、工作、成功呢?

    ——一个9岁的孩子伸着头看着几个同龄孩子抱着手机游戏陶醉其中,我

  • 10、 《亲爱的安德烈》名著读后感

    一书,是龙应台和儿子之间往来的36封家书。我用了两周断断续续的时间,今天终于读完了。

    本书内容概要:这本书是两代人共读的36封家书。作为母亲龙应台和儿子中间隔了三十年。他们之间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因为有隔阂,作为母亲不愿意从此“失去”曾经认识的那个儿子。于是,想到了采用书信的方式与儿子交流。儿子也在她的影响下,采用书信的方式与母亲交流。于是,关于人生、关于生活、关于学业等等的一些看法两代人就开始了沟通和思想的碰撞。作为父母与孩子同住一个屋檐下,却是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补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找不到语言。这种写信的方式,让彼此有了连结。

    这本书中,母子两人的家书围绕:德国的足球、香港文化上升到两代人对国家的不同认识。在阅读过程中特别佩服龙应台的一些犀利的见解。

    因为是家书,读起来特别轻松,也特别温馨,在母子对话中让读者有收获,有思考。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些思考。看着襁褓中的婴儿一天天在长大,而作为母亲的我也在一天天的老去,我也希望当女儿长大的那一天,我同样可以赶上她的步伐。这种“家书”的形式对于我也是在女儿十八岁和她沟通的一种方式。

    就如,我之前每天写日记,只是为了写给自己一天的所思,所想,当年老的一天还能回忆生活的印记。

    在阅读到《给河马刷牙》的时候,“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也会反思自己目前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呢?我们都希望有尊严的活着,体面的工作就是让我们有尊严的生活着,而目前自己的工作只能是我自己谋生的手段,很有意义的工作,现在做的特别纠结和落寞,没有了方向感,特别想跳出那个圈圈,而却没有了跳出的勇气,只能在纠结中生活着。希望自己能够心存阳光,期待光明的一天。

    提到孩子,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风筝”即使放手飞了,这本经还是经常留母亲手中,还是会继续读下去,继续牵挂下去。爱孩子,爱家人,我们也必须有度才行。爱的太深,对方会窒息,想逃避,爱

  • 2019-10-28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10-20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6

  • 2019-10-13

  • 2019-10-13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01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字,2024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字,教您怎么写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