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 > 地图 > 《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
《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相关栏目
《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热门栏目
《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推荐
《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

(共 598 篇)

  • 1、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简短收藏

    如何写作品读后感才能具有内涵又很简明呢?在再仔细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中,他的一些话语引人深思。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读后感大全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简短,也许本文能为您提供一定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简短【篇1】

    在这我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发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谈话越来越少;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化。在早上起床后对父母只说“爸爸妈妈早上好。”然后就做自己的事情齿。吃饭时自己犹如与父母通常都是一言不发。犹如与父母站在同一块冰山上,最后这块冰山不知被什么?是两代人的代沟;还是因为父母工作太忙,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呆在学校里,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很少与父母谈话。最后慢慢得与父母疏远,慢慢得与与父母的感情淡化……

    到了初一我的成绩很不理想,父母帮我找了一位家教,当时我只是默认。补习了一段时间,那位家教知道我与父母的感情不好,便给了我一本书叫《亲爱的安德烈》……

    在这本书中写了作者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14岁的时候离开了欧洲,去了台北任职,在等到她回来的时候安德烈已经是18岁的小伙子。龙应台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年;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东西文化龙应台觉定一定要认识18岁的安德烈。于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和心灵。因此龙应台在人生中认识了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母亲。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自己深有体会,觉得自己应该与父母多多交流向父母诉说自己的心里的痛苦和快乐…在书中第16封信中写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藏在心中的小镇以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像我觉得自己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而是朋友和藏在心中那最令我感到舒适感到快乐感到不寂寞的小镇,也许这算不上是一个小镇,一个家,但是却令我感到一种特别的眷恋。也许以后你要永远告别这个小镇,永远离开你的那些朋友,也许你和他们还没有深交,也许以后,他们将从你的人生中完全消失。但是人生永远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往前走…现在就应该回想自己拥有的美好时光,把回忆拥在心里,让它温暖自己的心。自己是要向前走,但是要记得自己是从哪里来。而对于一个渴望父母把自己看做一个成人的人千万不要嫌自己的父母啰嗦,因为他们永远都是为你好,为你的将来考虑,而且他们永远都是你最亲爱的人!

     

  • 2、 《亲爱的安德烈》章节阅读感悟精选(5篇)

    书籍在拓宽我们视野的同时也在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作者写的作品,读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每个人在阅读过后会产生不一样的读后感。以下主题为《亲爱的安德烈》章节阅读感悟,为读后感大全特意向您推荐的,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亲爱的安德烈》章节阅读感悟 篇1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地对着背影既欢喜,又悲伤,想要追回拥抱却不敢声张的人。

    ——题记

    一位母亲,看着子女发表“独立宣言”,问那些常人不愿提起的问题,是什么感受?一位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子女的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是什么感受?一位母亲,望着子女的坚实的身躯想要拥抱却不敢声张,是什么感受?

    读《亲爱的安德烈》,我想,我知道了!

    这是一位名为龙应台的母亲和她的十八岁儿子的故事……

    有这样一次,安德烈问他的母亲“怎么面对‘老’?”“会希望我记住你吗?”这两句话给我的触动是深刻的。人会老去吗?我问自己,答案想必已经知道,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我看到这个问题有些愣,很可怕吧。我惊讶于安德烈的问题,但更惊讶于龙应台的回答:“老”就是放在药盒里那色彩缤纷的药片;“老”就是上楼到一半忘了自己是要上还是要下;“老”就是不说话时发出像咖啡机煮滚喷气的声音;“老”就是饿了吃不下累了睡不着,坐下去站不起来,记得的都已不存在,存在的都已不记得……

    书中的安德烈已经长大了,成年了,可是龙应台这位母亲对他的爱却没有变,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她开始学着认识名为十八岁的儿子,书中里提到人生就像旅行,前半部分是平原,和朋友嬉戏打闹父母的陪伴下慢慢长大,后半部分是荆棘,需要一个人小心前行,在安德烈路途前半部分有龙应台的陪伴,但是以需要她耐心的等待,把焦急藏在身后,在后面不停地张望着安德烈,那越来越远的,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着那地平线有多远?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看到那坚实的身躯不畏艰险的在前,想要拥抱他,却不敢声张。

    进入高中的我应该也将踏入人生路途中的荆棘地了吧,该脱离父母的怀抱,奔向这缭乱的世界,尽管这样,我也是不会忘记的是谁在跋涉中给予我一席休息之地,爱和希望。使我们充满勇气和力量,让心中永存着热度和光,不去畏惧前方的荆棘。更不会忘记在走远之后,回头抱一抱那在后头张望着,想去拥抱却不敢声张的你们……

    《亲爱的安德烈》章节阅读感悟 篇2

    漫漫雪花,微风飘舞。窗外,一片

  • 3、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心得体会推荐4篇

    读书可以作为消遣,也可以作为装饰,当我们阅读了作品之后,定会从中有所感悟有所得。如何写好读后感?下面编辑为您呈上“亲爱的安德烈读后心得体会”相关主题内容。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心得体会 篇1

    再次打开龙应台女士的人生三书之二——《亲爱的安德烈》,突然多了些许滋味,这不同于以往的感受。我不知道这是我年龄增大的原因呢?还是家有小升初孩子的关系?

    这些天疲于奔波在孩子小升初的途中,想尽设法地想为她争取尽可能适合她的又相对师资比较好的学校。可是谈何容易,一次次的失败与纠结之中,突然读到龙女士给安德烈的信中“给河马刷牙”的章节,有种释然的感觉。

    文中,安德烈告诉妈妈,他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安德烈认为自己平庸,是较之于自己的父母。他觉得自己很难有父母的成就,又担心平庸的自己让父母失望。他的内心应该是无奈的,甚至是有些沮丧的。可以说,没有一对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平庸的,包括我,也是!至少,我觉得我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是优秀于别的孩子的。但是,升学是个严峻的现实,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长并不是衡量优秀的唯一标准,升学需要权衡综合,在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妥协,不得不接受事实。所以,我们要积极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孩子在既定的环境中接受平庸,但又不甘于平庸,人最怕的是给自己框框子,我们要勇于去突破。

    “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不容易啊。”这是龙应台女士的原话,我读着却觉得是那样的酸爽,这也确实是身为人母的我的内心写照。孩子在慢慢地长大,在慢慢地转身,在慢慢地离我们远去,学会放手,幽雅地转身。他们有他们的世界,两代人之间,隔着近三十年的距离,这差距或许不亚于隔着牛郎织女的银河吧!

    龙应台还写道“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的确,孩子的成就与否,并不是作为父母追求的最终目标。身为父母,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是快乐的,是幸福感满满的。在若干年以后,她有能力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能游刃有余地解决碰到的问题,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了。

    真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我们在敢于接受孩子平庸的同时,也不忘继续发展她的优势,扬长

  • 4、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总结推荐4篇

    读完作品,我们内心或许会与作者产生诸多共鸣。读完作品后,我们不妨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即读后感,下面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总结”相关内容主题,是由我们为您提供的,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总结 篇1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不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和爸爸……,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能拥有有选择的权利……”“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

  • 5、 《亲爱的安德烈》片段鉴赏收藏5篇

    以下内容是读后感大全小编整理,主题为“《亲爱的安德烈》片段鉴赏”。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在阅读完一篇佳作之后我们难免会产生感悟。此时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写成读后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亲爱的安德烈》片段鉴赏【篇1】

    陆陆续续的终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聚会、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亲爱的安德烈》片段鉴赏【篇2】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着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透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一样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刻,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明白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妈妈还像对待

  • 6、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收藏5篇

    在写作品的读后感有什么秘诀呢?作品是作者写的,文笔精妙,引人深思。是时候将自己读书时的心得感悟写成读后感了,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篇1

    前一段时间出的一本新书《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女士与其儿子共同完成的。

    读完后,感触很深。但感受最深的不是安德烈字里行间跃动着的不羁灵魂,不是龙应台女士对于儿子直接大胆的提问所做出的巧妙回答,不是中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绽放出的异彩。

    而是一句话。

    安德烈问她,在她离开人世后,希望如何被朋友、读者和“我”——安德烈本人记住。

    对于前两者,龙应台回答的干脆利落——“不重要。”

    仅三字,完美地表现出她非同一般的气度个性,高度冷静的心,清明的眼。

    对一个作家来说,读者如何评价自己往往被俗人认为是最令人关心的,而真正好的作家,如她,坚定自己的信念,笔尖永远对准心中的方向,笔杆和脊梁一样挺直,宁折不屈,更罔论会写些博读者一笑的文章了。所以,不重要。

    而那最令人动容的,是她回答如何让自己的儿子记住自己时,文字氤氲出的袅袅暖烟。

    “有一天,你也许走在伦敦或香港的大街上,也许是一阵孩子的笑声飘来,也许是一株紫荆开满了粉色的花朵在风里摇曳,你突然想起我来,脚步慢下来,然后又匆匆赶你的路。

    可是正因为有最终的灭绝,生命和爱,才如此珍贵,你说呢?”

    不知道写下这些文字时,心中是否有些许不甘,酸楚,哀伤。毕竟,离世的人们,只能活在别人的记忆当中,而岁月的冲刷,使这些记忆不可避免的像泛黄的牛皮纸一样蜷曲,最终碎裂,一片一片渐次脱落,最终,在之后的之后,化为虚无。

    但我深信,作者写完整段话后,只余释然。

    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中的过客,无论你在他的生命中曾经占据怎样重要的位置。终有一天,会化作那穿梭的风,静默的云,以另一种形式遨游四海八荒。

    龙应台以她的豁达与优雅,给了这个问题最动人、最美丽的答案。

    之后,只要你偶尔想起我,也便足够。我愿化作那无拘无束的风,吻去你的泪水,你的伤悲。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篇2

    课余闲暇之时,阅读了龙应台女士与其长子安德烈合著的《亲爱的安德烈》,这是36封饱含母子之间浓浓深情的书信编辑而成的书籍,语言轻松愉快,却又句句扣人心弦。

    因为工作等种种原因,龙应台母子相隔

  • 7、 《亲爱的安德烈》赏析优秀范文

    读后感怎么写才能写得好?阅读完书后我们对作者更加有所了解心中想法更加深刻。通过自己的对作品的感触,我们可以把它通过写读后感表达出来,《亲爱的安德烈》赏析优秀范文是我们花时间整理的内容。

    《亲爱的安德烈》赏析优秀范文 篇1

    花了三天晚上,我陆陆续续地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不敢看快了,即使这本书对只是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来往信函的收录。从开头的两篇文章,《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连接的“份”》都可以看出,无论是四五十岁的龙应台,还是她那二十多岁的儿子安德烈,他们都在感叹时光飞逝,并表示了他们都想重新认识对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来往都是两个世界的交汇。相差三十多岁的两个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对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再去重新认识一遍我的父母呢?

    龙应台试着忘记那个原来的安德烈——“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岁的安德烈——“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而我,想试着用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来重新审视我的父母。

    那么爸爸就不是所谓的“严父”。他很少沉下脸来,他也会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脸,那只能说他可能是网上所说的“面瘫”。爸爸其实很喜欢在网上看职业游戏选手的比赛,但我总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绿绿的游戏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东西跑来跑去有什么战术可言,但爸爸总是看得不亦乐乎;爸爸也在网上看时事和新闻,但除了什么怪事奇事,我对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兴趣。当然,我和爸爸也有谈论的东西——我们可以在饭桌上,由一碗竹笋鸡联想到《红楼梦》,爸爸就会开始讲述“红学”是什么东西;也可以在看电视时就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实不喜欢作文书里的“慈父”,“严父”,那些都太虚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生气了就吵,满意了就夸,会笑会哭,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一般,每一句都发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实,不对就是不对,厌恶就是厌恶。

    如果真实,那么妈妈也就不是会半夜起来特意到你房间给你盖被子的母亲,她会在我生病不舒服时关心我,但不会跑来盖被子,除非我发烧。我的父母一律认为我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妈妈很新潮,微博,微信,yy(标志为一只可爱小浣熊的语音软件),眼下最流行的游戏……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机上找到。爸爸一直说

  • 8、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5篇)

    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阅读作品这本书的时候,很多人都沉浸在他细腻的故事情节当中。读后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是我们从网络收集和整理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 篇1

    这几个星期的阅读真的是收获惊人的,我感觉到了我的问题,我感觉到了如何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所以我有话跟您说。

    一开始,我抱着应付的态度去读,可后来慢慢沉浸在安德烈和他妈妈龙应台的通信对话里。

    看着安德烈在信里和他妈妈龙应台说,他心目中的“kitsch排名前十大清单”,其中母爱就在里面,我其实也好烦妈妈的关心。我现在越来越叛逆,总是喜欢和妈妈对着干,有时候还乱发脾气,我也好想和妈妈有些交谈,可是一开口就是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有时候还能扯到我的朋友身上。书信,我也想过,可是妈妈每天六点钟左右回来,一回来忙到七点多,吃完放八点多,做完家务睡觉,完全没有空闲的时间。

    每次我试图和她交流,没一会又扯到学习上了,说什么现在不好好学,以后会怎样怎样。一开始,我觉得没什么,反正唠叨一会就结束了,可是后来越来越烦,就和妈妈越来越少交流,我想,我和安德烈的遭遇差不多,我甚至有些羡慕安德烈,他的生活是自由的。

    直到我在《亲爱的安德烈》里看到了《给河马刷牙》这篇文章,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妈妈是不是也希望我以后可以自己选择工作,而不是被工作选择,我一直不懂妈妈为什么一直工作,不和我玩,我还埋怨过她,我到现在才知道,妈妈努力赚钱,是为了我以后生活能轻松点。

    妈妈,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在我小学一二年级的那段时间,你每天都来接我,我每天都会和你说我在学校发生的趣事,一直滔滔不绝地讲到家,而你,会笑着听我说话,时不时插上两句。周末,我窝在沙发里看书,你帮我准备午餐,餐桌上,又在计划明天去哪里。

    直到你帮忙外公做生意后,你完全不在家。每天我一个人放学回家,一打开门就是空旷安静的客厅,你回来后,我和你说着我们班同学的事,你要不爱理不理,要不就是扯到学习上。

    手指在计算机上飞快地动着,我安静了,你沉默了,整个客厅只响着计算机“噼里啪啦”的声音。

    妈妈,我想进入你的世界,可你不愿对我说,你想进入我的世界,我跟你怄气,不让你进来,我想说的是:妈妈,我不是千金小姐,不要总认为我什么都干不成;我不是大嘴巴,不要以为我什么都会说出去。妈妈你有什么事可以告诉我,我会尽力帮忙,不要总是放在心上,看到你

  • 9、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合集

    以下的“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主题相关内容,是读后感大全小编特意整理的,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总能引发我们的深思。我们在写读后感时,一定要从心出发,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篇1

    在我的阅读感受里,龙应台是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名字。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我接触到龙应台的杂文集,即被“龙旋风”犀利深刻、颇具独立性、充满民主权利意识的文字深深折服,十分认同她被誉为思想界不让须眉的铁骨金刚、女斗士。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母子书信集,书中收录了她与长子安德烈的36封往来书信。母子俩以通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相信更多的读者是被龙应台的文字感动着的。她是一个温情的母亲,用所有母亲都具备的关爱来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譬如叮嘱儿子不要在踢球之后吹冷风、不要喝太多啤酒。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温情的母亲,她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问题。她谈自己的青春岁月,谈价值观差异,谈对民族、国家、文化、道德的看法。这些从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独到、优美,但少了咄咄逼人。也许,是她把儿子当朋友来理性地交流;也许,岁月沧桑、丰富阅历已略略磨平了她的棱角。

    《亲爱的安德烈》已红遍大江南北,频频登上各大图书排行榜的领先位置。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不管你是别人的父母,还是别人的儿女——这本书一定能勾起你对人生的思考,以及顿悟。

    而我,就像是做了一回龙应台的“粉丝”那样,把自己写过的关于我女儿刘源源的几十篇文章,放进了电脑里的一个新文件夹,起名《亲爱的源源》。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篇2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明白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这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选取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明白

  • 10、 亲爱的安德烈摘抄感悟范例5篇

    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意收集并为您呈上“亲爱的安德烈摘抄感悟”相关内容。读完一本书籍,内心有了新的收获,对于我们来讲,是一次很大的进步,读了作品后,产生些自己的观点是很自然的。写读后感的时候,我们不能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希望本文能给您提供借鉴!

    亲爱的安德烈摘抄感悟 篇1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人生三书中的一本,另外两本分别是《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个人十分推荐这本书,不仅仅是因为它获得过“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南方周末》最受欢迎的专栏之一、《亚洲周刊》2007年中文十大非小说类榜首畅销书;更重要可能是因为书中36封家书,没有华丽的语言,却无处不流露出满满的爱。在读信的过程中,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包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吧。

    书中36封家书,个人对龙应台分享给安德烈选择伴侣的“心得报告”非常有共鸣。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他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说的真好,爹爹也曾经也告诉俺类似的话:将来一起生活的人,一定要有共同的目标,不仅要“同甘”更要能“共苦”,最起码不要在该“共苦”的时候拖后腿。当然,不如龙应台讲的有哲理,却对我来说十分受用。

    亲爱的安德烈摘抄感悟 篇2

    在上一个学期,郝老师曾带我们做过一次“读书漂流”活动。这使我深深爱上了作家龙应台的作品,尤其是《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一个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与她成年的儿子之间3年的通信。

    这本书的语言直接到让人感到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不断地在变化。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那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对的是一个青年对不母亲的不屑与桀骜,可随着母亲的渐渐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所谓的为了稿费而写,直到纯属是想要与母亲交谈而已。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泊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得那

  • 2023-02-13

  • 2023-02-13

  • 2023-02-13

  • 2023-02-13

  • 2023-01-24

  • 2023-01-23

  • 2023-01-21

  • 2023-01-19

  • 2023-01-18

  • 2023-01-15

  • 2023-01-14

  • 2023-01-13

  • 2023-01-11

  • 2023-01-10

  • 2023-01-08

  • 2023-01-08

  • 2023-01-06

  • 2023-01-06

  • 2023-01-05

  • 2023-01-04

  • 2023-01-04

  • 2023-01-03

  • 2023-01-02

  • 2023-01-01

  • 2022-12-31

  • 2022-12-29

  • 2022-12-28

  • 2022-12-27

  • 2022-12-27

  • 2022-12-25

  • 2022-12-24

  • 2022-12-23

  • 2022-12-22

  • 2022-12-21

  • 2022-12-20

  • 2022-12-19

  • 2022-12-18

  • 2022-12-17

  • 2022-12-16

  • 2022-10-17

《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栏目为大家提供最新《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精选《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经典《亲爱的安德烈》心得体会等,感谢大家的阅览,欢迎大家多关注本栏目文章更新。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