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马克思传读后感1500字 > 地图 > 马克思传读后感1500字,2024马克思传读后感1500字范文
马克思传读后感1500字相关栏目
马克思传读后感1500字热门栏目
马克思传读后感1500字推荐
马克思传读后感1500字

(共 8015 篇)

  • 1、 马克思传读后感2024范文1500字

    范文一

    红岩上红梅开,万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每次听到这首《红梅赞》,我就不禁会想起《红岩》这本红色经典名著。

    《红岩》通过描写许云峰领导工人运动,江姐、双枪老太婆开展华蓥山武装斗争,成岗办《挺进报》等情节,展现了共产党领导下国统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方兴未艾、此起彼伏的盛况;同时又以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两处国民党特务的秘密监狱为背景,讴歌许云峰、江姐、成岗等共产党人在被捕后,面对国民党特务的严刑拷打、威胁利诱毫不动摇,坚决保守党的秘密的高尚情操。

    最令我难忘的一幕是江姐被捕后,特务用粗长的竹签钉入江姐指甲缝间进行逼供的情景: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没有回答。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钉!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读到这里,我不禁泪流满面:特务们残暴得令人发指,而江姐又是多么的坚贞顽强!面对敌人的拷打利诱,面对狱中生活的艰难困苦,江姐等可钦可佩的勇士们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敌人抗争。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遇到一点小挫折,便泄气了;学习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儿,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工作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还小着呢。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范文二

    二十多年前,萧灼基教授送我一部佳作《恩格斯传》。那时他对我说,撰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传记,是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时定下的心愿,那时只是完成了一半,还要继续写另一半,就是马克思的生平传记。今天,他终于如愿以偿,《马克思传》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了,对他五十多年来坚持不懈、目标始终如一(马克思语)的执着精神深感敬佩。

    看到这部书,触景生情。我想起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在北师大图书馆工作了二十年,也读了很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摘录了大量资料,积累了许多有关马克思的生活和工作图片,当时我也有过编写马克思传的念头。后来,读了国际工人运动

  • 2、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_1500字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1500字

    读文学的老师诱奸了读文学的女孩,发生在文明的大厦、升学主义的补习班。书中的性侵场面让人不安至极,胜过一切我所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那种饱胀的情绪实在强烈到令人难以接受。这是一部写一个女孩被「诱奸」的故事,也是关于「缺席」的故事。父母从角色退却,中学生从座位早退,13岁少女从青春离开,过早或者过晚,无可恢复的伤痛。

    林奕含特别在书页最前写刻上真人真事改编,她不要人们以虚构的侥幸去阅读那恐怖,“当你在阅读中遇到痛苦或不舒服,我希望你不要认为‘幸好是一本小说’而放下它,我希望你能与思琪同情共感。”

    写作前半年,她酝酿着同时陷入胶着:“精神病发作很严重那段时间,我有半年无法识字,打开书,字就像蚂蚁一样,我看不懂,很痛苦。失语,没有办法讲话。我在思考读文学的人真的会做出这样的事吗?他误读了吗,他读错了吗?他没有读到心里?我终究必须相信,文学让我幻灭。我长年以来用来锻造我的尊严、我引以为傲的、让人赞叹的,我自己会有些得意、自己以为有点思想的那个东西,竟然,会变成这样子,我真的非常痛苦。”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在约莫4年的时光中慢慢底定,真正开始写,却是因为林奕含要结婚了。举办盛大的婚礼有违她的意愿,一方面为了转移注意力,一方面是下笔的感觉已经降临,该是密集筹备婚礼的时刻,她反而密集写作,每天写上8小时甚至更多。 “订婚宴和婚宴的前一天晚上,我妈妈都以为我在睡美容觉。实际上我关着房间的灯,一个人闷在厕所里用ipad,一指一指地流着眼泪写着这个小说。 ”她说。

    “虽然听起来有点浮夸,但写出这个故事跟精神病,都是我一生最在意的事。我因为精神病常常会发作,不一定能去上学,很长一段时间都很自卑。我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写文章,写作也不一定能带给我成就感。”林奕含说,“但是我内心,包括这件事情的本质,包括我很多年针对它的思考──一个人不再长大,一个人被自己的人生留在原地,一个人是自己的赝品,种种,都是我深信不疑的。我自己关在屋子里读书养出来的美学观,都显示在这本书里了。”

    林奕含之所以写,不是为了升华、救赎、净化或拯救,而是她唯一的技能就是写,就像芥川龙之介笔下,那位画出《地狱变》屏风场景的画师,烈火焚烧,车上的女人即将坠落地狱,林奕含是画师,也是车里的女人。她曾说:“写作是一件很没用的事,我的口头禅是,我是一个废物。我每天最常想的就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我

  • 3、 《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1500字
    《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1500字 近日,看了《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觉得颇有感触。从小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并不陌生,但对于马克思的了解我们是浅薄的,不了解他的学说,不了解马克思这个人。这本书深入浅出的讲述了马克思这个人青年阶段的思想历程。使我对马克思的了解更加富有人性化,看到马克思不仅是一位神坛上的伟大思想家更是一位有些有肉,爱憎分明,敢作敢当的有为青年。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是一个伟人,但是对于他是一个青年伟人确是鲜为人知的。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才年仅26岁,这是一项多么令人赞叹的成就呀。《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选择了马克思在1818年到1848年这样一个青年阶段的马克思作为研究对象,且着重于马克思宏大思想体系的嬗变和成熟过程来剖析和立论。主要讲述的便是30岁之前的马克思的青年马克思,亦可以看做是青年马克思的时期的传记。 我们向来知道马克思的伟大但是在了解马克思的过程中却总是容易受到被僵化、教条和生硬的理论形态所影响,看原著又显得晦涩难懂,味同嚼蜡,而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视角,从马克思的童年和少年出发,从马克思的思想形成、奋斗历程和人生磨砺出发,从马克思的犹太人家庭、基督教背景、青年黑格尔门徒乃至莱茵报经历、费尔巴哈追随者出发,我们获得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与信仰,将必然是丰富、生动和鲜活的。让我们看到的是马克思思想道路上的探索与历程。 我可以看到,在这本是里的马克思并非是一个完美神圣的伟人,我可以看到他也曾不好好学习,沉溺于课外的沸腾生活,经济上大手大脚,因义气与人争斗其人生转变如同思想成熟一样,有着波折和反复,逐渐从偏颇走向全面,从简单走向理性。从崇拜推崇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论到批判黑格尔转入费尔巴哈的唯物思想,我可以看到马克思理论发展的曲折性以及青年马克思成长过程中如同常人一般所共有的迷茫。可以说,马克思一生都在批判别人,同时也在批判自己,否定别人,也否定自己,他的思想就是在不断批判与否定中走向严谨、科学和成熟的。在这本书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青年马克思对于爱情的忠诚热烈他与燕妮举世无双的爱情,他与恩格斯坚不可摧相互信任的友谊,以及全面渊博的知识无疑是令人羡慕的。而本书让我们视其少年之学,看其青年之变,察其成年之志,观其终年之行,全面、真实生动的一个马克思跃然纸上。 本书对马克思的思想研究具有静态分析为动态关注,渗透发展、联系和运动的观点,注重马克思
  • 4、 《马克吐温幽默故事集》读后感1500字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 臧克家

    中外许多的名人都爱读书,读书使他们得到智慧,从小就学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响应学院开展的我读书故我快乐读书周的号召,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马克吐温幽默故事集》,其中的幽默故事对我有了许多的启发和警示。

    马克吐温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杰出作家,他以幽默、讽刺的手法为人们描绘了美国的社会生活画卷。他不仅在创作中擅长幽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妙趣横生。

    我将其中我觉得对我有启发的几则幽默故事记了下来,并发表了我的一点见解。

    一针见血

    美国有一位百万富翁,他的左眼坏了,花好多钱请人给装了一只假的,这只假眼装得真好,乍一看,谁也不会认为是假的。于是,这百翁富翁十分得意,常常在人们面前夸耀自己。

    有一次,他碰到马克吐温,就问道:你猜得出来吗?我哪一只眼睛是假的?马克吐温指着他的左眼说:这只是假的? 马克吐温说:因为你这只眼睛里还有一点点慈悲。

    这则幽默故事告诉我假的就是假的,永远不可能成为真的,同时马克吐温在讽刺这位百万富翁心里只想着金钱,心里毫无慈悲可言,同时借讽刺这位百万富翁来讽刺那些剥削劳动者的资本家,讽刺他们的冷酷无情!

    有一年愚人节,纽约的一家报纸跟马克吐温开了个玩笑,报道说:马克吐温某月某日辞世了。当马克吐温亲自迎来那些吊唁的朋友时,许多人又惊讶又气氛,打架纷纷谴责那些不负责任的报纸,但是马克吐温一点也不发火,而是诙谐的说了: 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只是日期提前了一下大家听课都开怀大笑。

    这则故事对我的启发是人们在遇到自己尴尬的事情时,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发怒、生气,而是怎样让这件事请对自己的心情的影响降到最近,甚至像马克吐温一样,用一句幽默的话来打开尴尬的局面,这就体现了马克吐温的缜密的思维和善于随机应变的品质,看到这里我就想当自己遇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该怎么办,是否能像马克吐温那样机智灵活,这也是我要向他学习的地方。

    小错和大错

    有人问马克吐温,小错误和大错误有什么区别。马克吐温说:如果你从餐馆里出来,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而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这叫小错。但如果你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而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这就叫大错。

    从这则故事中我又发现了马克吐温另外的一个优点,我理解为辩证的思考问题,同样做一件事,先后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正如文中所

  • 5、 《玛丽和马克思》之读后感1500字

    当玛丽背着孩子到达纽约,看到她诚挚的长辈和最好的朋友马克思,看到挂在他脖子上的表情画本,看到天花板上被熨烫整齐的这些年来他们传递的书信,她笑了,她终于见到了那位在她生命最绝望的时刻给她力量让她重新站起来的老头儿,她终于懂得了做自己才是幸福源泉的生命真谛。

    影片的结局也许不算完美玛丽失去心爱的丈夫,马克思走了,但你我的人行道已相交在了一起,他们已经懂得人生的意义,他们不是孤独卑微的,这份坚不可摧的友谊已使他们找到他们曾经一度可望而不可即的幸福,而且定将鼓舞着长大的玛丽和她的孩子勇敢快乐的走下去。

    家住墨尔本的玛丽八岁大时,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父母亲整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一个反映心情变化的戒指和一只从外面捡回来的小公鸡的她更加渴望温情与爱情。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两条长短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人生轨迹相交,玛丽找到了马克思,一个患有严重肥胖症和忧郁自闭症的美国中年男人,她只有一个假想的蹲在墙角椅子上看心灵鸡汤的犹太朋友。一封关于询问美国小孩是怎样生出来的有趣问题的信附带一根樱桃巧克力棒拉开了他们长达八年的跨洋恋的序幕。

    不知这是否可以称为爱,但它绝不是狭隘意义上的结婚生子,恩恩爱爱,我想它应是两个原本不懂得爱的人用生命与心为我们谱写的一曲友爱之歌,完成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粹最真挚的交流。玛丽哭诉同学嘲笑她额头上的胎记,一个小小的字眼唤起了马克思那压在心底的不愿记起的遭遇,他开始害怕,恐惧孤独,担心再一次承受被人拒绝的打击,但他同样渴望爱情的降临,因而当玛丽用稚嫩的语言向她倾诉她深爱邻居却羞于开口时,他的内心如山洪暴发,极度的自卑感与失落感终于让他住进了医院,开始了八个月的人生反思。

    尽管玛丽曾经为追求自己的爱情屡战屡败,马克思也因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与失恋而过度敏感以至于他们曾长时间停止通信并陷入痛苦的泥潭无法自拔,但我们还是要相信真正的友谊是不会轻易被挤垮的。就是这样一个曾被无数次伤害和欺负的自卑的小女孩儿也终于在父母去世、丈夫离开的时候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一个人带着孩子坚强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没被真正爱过也没真爱过别人的怪老头儿仍然在他的半百之年悟出要被爱要先爱自己的人生哲理。

    也许正是影片中那昏暗灰色的画面加之真实感人的心灵独白触动了大众那脆弱的内心,才使得这部既没有惊人视觉特技又没有英雄主义渲染的粘土动画片能收获百万美元的票房,并成为圣丹斯电影节31年历史上首部被邀为开幕电影

  • 6、 《马克思传》的读后感1500字[大学篇]

    马克思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为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克思,一个让全世界都记住的名字,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马克思传》,在那里我们能够追寻到他的足迹,从点点滴滴的文字河流中,阅读它就好像在与一位伟人对话,整个人都被深深的感动和震撼了。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一生从事人类解放事业,并积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他的伟大不在于他是为自己,而是为整个人类事业孜孜不倦的工作。他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说的那样投入到人类事业中去吧,实现自己的价值

    之前,对马克思并没有太多熟悉的了解,只感觉马克思离我们很远,他写的文章和所拥有的思想哲理都很高深。但自从读了这部传记后,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通过朴实的文字,间单的描述,可以对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导师有了一初步的了解,从书中可以看出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投入,对友谊的珍爱,对亲情的眷恋,无不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下面我将从马克思对工作的不懈追求,与恩格斯深厚友谊和与其妻子的爱情婚姻三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马克思曾经讲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眼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在科学事业上的不懈努力,忘我投入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有人说:大学时恋爱的摇篮,我到觉得这些都是谬论,大学其实也是一个社会,我们可以在其中学到做事,做人的道理,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肯努力,肯付出,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不怕苦。人生总是会遇到挫折困难,不顺心,那么就需要我们用一颗执着的心去面对。马克思怀着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不断追求自己的事业。写到这我就想起那些长征路上可爱可敬的战士。虽然时隔70来年,但长征精神依然存活在我们心里,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信念,他们执着地坚持,艰苦卓越、付出牺牲。我觉得这种精神,这种使命感,责任感,也是我们大学生所需要的。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也是广为人传的,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们的友谊在历史也是无双。他们一心追求同一个梦想,怀揣同一个理念,不断奋斗,努力,合作着。然而,对于我们普通人也是不可缺少的,当你快乐的时候可以与其分享,当你悲伤的时候也可以向他倾诉。同时好朋友就像一面镜子

  • 7、 马克思传读后感2000字

    马克思传读后感2000字一:《马克思传》读后感

    (1873字)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一提到马克思,人们往往便想到他伟大的贡献,深刻的思想以及崇高的一精一神,却忽略了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男人,忽略了他成功的背后有一个不离不弃的朋友,一段长达一生的友谊。

    马克思于1818年5月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的家里。青年马克思就有着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并付诸于行动,因而他受到反动政一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认识了恩格斯,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重要,马克思长期流亡,生活艰苦,常常靠典当维持生计,有时竟然连买邮票的钱都没有,但他仍然顽强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恩格斯为了维持马克思的生活,宁愿经营自己十分厌恶的商业,把挣来的钱源源不断的寄给马克思。不仅仅是在生活中,在事业上,他们更是互相关怀,互相合作。他们同住在伦敦时,每天下午,恩格斯总到马克思家里去,一连几个小时,共同探讨各种问题;分开之后,他们几乎每天通信,彼此交换对政治事件的意见和研究工作的成果。他们之间的关怀还体现在时时刻刻给予对方以帮助,都为对方事业上的成就而感到骄傲。马克思答应给一家英文报纸写通讯稿时,还没有一精一通 英文,恩格斯便帮他翻译,必要时甚至代他写。而恩格斯从事著述的时候,马克思也往往放下手头的工作,编写其中的某些部分。

    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有很多感人的故事。1863年初,马克思一家已经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马克思打算让大女儿和二女儿停学,找个地方工作,自己和妻子燕妮,小女儿搬到贫民窟去祝恩格斯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忙打电报劝说马克思别这么做,又迅速筹集了一笔钱,汇给了马克思,使马克思一家暂时渡过了难关。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亲一爱一的恩格斯,你寄来的100英镑我收到了。我简直没法表达我们全家对你的感激之情。”

    在恩格斯需要帮助的时候,马克思同样竭尽全力,毫不犹豫。1848年11月,恩格斯逃亡到瑞士,由于走的时候很匆忙,身边没带多少钱。还在病床上的马克思得知,连忙挣扎起来,到银行将自己仅有的钱取出,全部寄给了恩格斯。

  • 8、 《马克思传》读后感800字

  • 9、 马克思传读书笔记

    作者简介:

    戴维麦克莱伦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国际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他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述在欧美有着深刻的学术影响力。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马克思的生平与思想》、《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思想导论》等。

    读后感:

    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马克思的战斗力量和他的战斗团队,普通人是无法想象,在生活贫寒得连买纸张的钱都没有和身体又极度糟糕,在对立势力与之周旋斗争,在国家从上而下的压制和迫害等等条件下,马克思凭着自己巨大的热情,顽强的毅力和科学的思想体系,让他的思想影响着全世界,让他的革命号角传达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下是对于马克思主要观念的总结:

    1,资本(金钱)使人异化为资本的奴隶,使人和人之间的联系除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资本主义只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就是剥削和被剥削。所以他致力于消灭资本主义

    2,人的劳动应是出于人自身的需要,是自由的生命表现,是生活的乐趣,劳动是人真正的、活动的财产。私有制使人为了交换为了财产而进行劳动和生产,所以要消灭私有制。

    3,世界是物质的(唯物),存在是主,思维源于存在,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至上的哲学。

    4,(由上进一步得出)社会发展史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人的精神随着物质发展水平而改变,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也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4,宗教是人精神异化的产物,是没有精神的状态的精神,是人的幻想,是人民的鸦片。

    5,无产阶级应该联合起来通过暴力革命推翻一切现存社会制度,消灭资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共产主义社会。

    6,共产主义就是国有经济,人民公社,在共产主义社会消除了劳动分工,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以上是通过本书的粗略总结,如果是通过马克思本人的著应该会深入完整精准)

    个人以为,马克思理论的主要缺陷就是没有区分各种人类活动的价值、意义,把物质生产活动上升到人类社会活动的主体,他否定家庭和私有制但没有认识到正是家庭和私有制是人进行生产活动的趋动力并且保证了社会秩序(并且他自己也有家庭)。他没有认

  • 10、 马克思传读后感2000字2020

    马克思传读后感2000字2020(一)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一提到马克思,人们往往便想到他伟大的贡献,深刻的思想以及崇高的精神,却忽略了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男人,忽略了他成功的背后有一个不离不弃的朋友,一段长达一生的友谊。

    马克思于1818年5月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的家里。青年马克思就有着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并付诸于行动,因而他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认识了恩格斯,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重要,马克思长期流亡,生活艰苦,常常靠典当维持生计,有时竟然连买邮票的钱都没有,但他仍然顽强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恩格斯为了维持马克思的生活,宁愿经营自己十分厌恶的商业,把挣来的钱源源不断的寄给马克思。不仅仅是在生活中,在事业上,他们更是互相关怀,互相合作。他们同住在伦敦时,每天下午,恩格斯总到马克思家里去,一连几个小时,共同探讨各种问题;分开之后,他们几乎每天通信,彼此交换对政治事件的意见和研究工作的成果。他们之间的关怀还体现在时时刻刻给予对方以帮助,都为对方事业上的成就而感到骄傲。马克思答应给一家英文报纸写通讯稿时,还没有精通 英文,恩格斯便帮他翻译,必要时甚至代他写。而恩格斯从事着述的时候,马克思也往往放下手头的工作,编写其中的某些部分。

    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有很多感人的故事。1863年初,马克思一家已经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马克思打算让大女儿和二女儿停学,找个地方工作,自己和妻子燕妮,小女儿搬到贫民窟去住。恩格斯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忙打电报劝说马克思别这么做,又迅速筹集了一笔钱,汇给了马克思,使马克思一家暂时渡过了难关。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亲爱的恩格斯,你寄来的100英镑我收到了。我简直没法表达我们全家对你的感激之情。

    在恩格斯需要帮助的时候,马克思同样竭尽全力,毫不犹豫。1848年11月,恩格斯逃亡到瑞士,由于走的时候很匆忙,身边没带多少钱。还在病床上的马克思得知,连忙挣扎起来,到银行将自己仅有的钱取出,全部寄给了恩格斯。

    然而,与普通人之间的友谊一样,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

  • 2022-10-08

  • 2019-09-28

  • 2023-01-26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2-10-12

  • 2019-10-19

  • 2021-07-07

  • 2023-01-29

  • 2022-12-20

  • 2019-09-19

  • 2021-07-16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3-02-18

  • 2019-09-25

  • 2022-12-31

  • 2019-10-09

  • 2019-10-28

  • 2023-02-06

  • 2023-06-24

  • 2019-11-12

  • 2022-12-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1-18

  • 2022-12-14

  • 2019-10-11

  • 2023-02-26

  • 2019-10-29

  • 2021-07-09

  • 2022-12-13

  • 2019-11-03

  • 2019-10-19

马克思传读后感1500字
马克思传读后感15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马克思传读后感1500字,2024马克思传读后感1500字,教您怎么写马克思传读后感15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