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灵感读后感 > 地图 > 灵感读后感
灵感读后感

(共 1077 篇)

  • 1、 2023灵感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2023灵感读后感”,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灵感读后感【篇1】

    昨天晚上上作文课时,教室里的灯忽然灭了,与此同时,大屏幕上,一场精彩的电影开始播放。这部电影名字叫《心灵奇旅》。它在我心中是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叫乔的爵士乐手,他本是一所中学的音乐老师,但他始终梦想成为一个爵士乐演奏家。一次偶然,他有了一个能和全国最有名的爵士乐队表演的机会,但却因太兴奋不小心掉进了下水道中,灵魂出窍来到了一个叫“生之彼岸”的地方,后来又被带到灵魂研究所,成为22号灵魂导师。他与22号共同经历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最后懂得了人们都要有自己的火花,那是生命的火花,可以很伟大,也可以很平凡。

    在这部影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便是乔了。乔的灵魂来到“生之彼岸”,将要被超度,他不愿自己的梦想没有实现,生命的火花还未绽放就要超度,所以乔逆着那些准备超度的人向前奔跑,想回到自己的身体中,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如果被超度,就不能参加演出了。看到这一幕时,我惊呆了,因为这个桥并不确定自己能否躲过超度光圈,但他依旧去尝试,他告诉自己,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都要参加演出,实现梦想,不要带着遗憾死去。

    这又使我想到了自己,我也有生命的火花,就是写作。我一直都知道我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是我的一大天赋,通过想象力我可以去发现、去创作,因为写作对我来说并不痛苦,反而能让我静下心来投入其中,去感受文字构建新世界的喜悦。我喜欢写作,它使我快乐。每一次创作,都是我的生命火花的一次绽放。

    看了这部电影,我与乔一样,明白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是找到自己生命的火花,并且拼尽全力令它绽放。当然,这火花可以是伟大的,也可以是平凡的。

    灵感读后感【篇2】

    你知道吗?有人的妈妈是精灵;你知道吗?有人的妈妈喝着青蛙的血;你知道吗?有人的妈妈不能喝一丁点酒。

    不相信吗?那么请往《我的妈妈是精灵》一书中看吧。

    其实,刚开始我也不相信这是真的,可我看完了此书不仅知道这是真的,而且感触极深。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永别了妈妈。我觉得,这本书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就着这儿吧。

  • 2、 灵感 (800字)

    9月1日,又是一个熟悉的日子,孩子们扬起青春的笑脸,背起小书包,踏进了期盼已久的温馨的校园。就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中央电视台在雄伟的八达岭长城下,举办了一场群星璀璨的大型公益晚会《开学第一课》。

    今年,正值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的特殊日子,所以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更要认真的进行爱的教育,爱国的教育,努力继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并更要的把它发扬光大。

    《开学第一课》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主题班会的形式,更融入名人演讲和游戏互动环节,把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变成了一台别开生面的晚会。

    爱是什么?这是一个简单而复杂的问题,我相信一百个孩子会有一百个答案,而我想说:爱是分享。俗话说:当一个人把痛苦与人分享时,他的痛苦就减少了一半;当一个人把快乐与人分享时,他的快乐就增加了一倍。一群来自大草原合唱团的孩子们让我深深明白:爱是给予,爱是分享,苍茫的草原上,面对蓝天,白云,青草,牛羊,孩子们学会了用歌声去分享他们的快乐,我想:只有被分享了的爱,才是世界上最最有价值的爱,才能创造出奇迹。

    爱是什么?爱是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身上闪耀着爱和力量的光芒,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志愿者。5。12汶川地震灾区上,有他们的身影,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有他们的身影;台湾莫拉克台风的救援工作中,还是有他们的身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心,那么世界将充满爱。让着满载爱心的星星之火,燃遍全世界,让我们手拉手,把这力量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

    爱是什么?爱是承担!小男孩鹏飞与奶奶相依为命,家里并不富裕,仅仅住这一间破旧的小平房,奶奶生着重病,行动不便,小鹏飞就每天中午跑回家给奶奶做饭,寒来暑往,没有一句怨言,生活的重担压在了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孩子身上,但是,小鹏飞用爱的力量,大声的告诉全世界:我会坚强!

    爱是什么?爱是荣耀!国旗护卫队的大哥哥们声情并茂的为我们讲述了升旗手的绝招是如何炼成的,从天安门城楼到升旗杆,整整138步,要走的器宇轩昂,就算脚心扎进了钉子也要忍耐坚持,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了吧,不过,我知道,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国家的荣誉,正是这崇高的荣誉,让人人的小爱汇聚成足以荣耀祖国的大爱!

    开学第一课让我受益匪浅,相信爱会让我们的祖国更美丽,我们的明天会更美。

    五年级:郭德纲520

  • 3、 心灵感悟读后感
    心灵感悟读后感 读了《心灵感悟》这本书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同样也想明白了许多事。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觉得成功的力量,伤害有时会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让生命更坚强,世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障碍,有的只是不同的心态,不同的途径,人有的时候应该像水一样前进,如果前面是山,就先过去,如果前面是平原,就迈过去,如果前面是张网,就渗过去,如果前面是道阀门,就停不下,等待时机。 在人生之路上,遇到障碍是难免的,有的人会停下来抱怨,有的人会躺倒不干,有的人会拼命与障碍搏斗,而有的人则选择绕行,即使是没有其他的路,也会冷静的思考对策,从中找到缝隙或等待穿越的机会。 人们能够做出不同寻常的成绩,是因为他们首先对工作负责,能够主动的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且努力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成功的必备素质。 插一把刀子在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言而有信,对自己的言语负责,这一点比万贯家财来的更为珍贵。 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让自己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以感恩的心态面对一切,包括失败,你会发现,人生其实很出色。生活也很快乐,对人感恩,人也对你感恩,一切就如一面镜子。 珍惜才能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我们要珍惜拥有的一切,因为这些都来的不易。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如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
  • 4、 读后感大全:点点生活中的灵感

    小时候,一遇到天气的变化,到医院打针想必已经成了众多小朋友们的家常便饭。但你是不是又有遇到过输液时手微微一动,针头就脱落了。这对每个小朋友来说都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吧!但是一个普通的小男孩让这个问题终结了。他就是项嘉华。

    其实好动的小嘉华多次和其他患者一样,面临滑针的尴尬。他发现只要一输液,大家都变成了木头人,不敢拿水杯、不敢上厕所、不敢看书等。还有很多医院为了避免滑针,往往给年龄较小的患者手底部加固一层木板,上上下下用胶带绑住,动弹不得。于是小嘉华想:要是有一个装置能把输液针头固定在手上,干什么都不会掉下来,该多好!小嘉华经过反复思考,决定自己来制作一个指环式输液针头固定器。小嘉华说干就干,找来了一根较细的pvc管,用锯子锯成指环大小的圆圈,又用强力胶水固定连接器,做成了一个指环式固定器。在静脉针固定好后,再将指环套在手指上。这样一来,输液器的细软管就不会移位了,针头自然更加稳固,不会脱落了。细心的小嘉华又想到了每个人手指粗细不同,所以又在指环设计了卡口。这下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戴上它,输液时就不需要小心翼翼地把手放平,一动不动了。

    小嘉华从生活中得到了灵感,发明出了指环式输液针头固定器。他的敢于创新精神让人敬佩,一个小小的发现,却给予了我们大大的方便呀!

    从这件事情说明: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幻想过许多不现实的东西,像也曾想过去创造它,可是我并没有想过怎样去做好它,只是草草的想,并无一点决心,但是自从我看到小嘉华的这个故事后,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了,只要有决心,水滴石穿的下个成功者就是你自己。

    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梦则名族有望,少年追梦则国家昌盛。只要怀揣梦想,不放弃希望,埋头苦干,努力奋斗,终会让我们美好的梦想变为动人的现实。让我们一起从点点生活中找灵感吧!

  • 5、 《阿勒泰的角落》的心灵感悟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阅读《阿勒泰的角落》后,我被李娟描绘书写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一篇优秀的《阿勒泰的角落》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勒泰的角落》的心灵感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阿勒泰的角落》的心灵感悟【篇一】

    人活着,就是要一种淳朴的感觉。不论一生有多贫穷,都要活得开心、快乐、满足,不要抱怨、伤感。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短暂而又漫长的,总会有离开的那一天。所以,不要有遗憾和不满,在眼轻轻闭上的时候,脑中浮现的都是美好和希望。懂得欣赏生活的美好,停一下,放松自己,生活就会晴空万里。

    生活中,快乐其实就在身边。像书中的“蝗虫来了”一篇小文章,就充分的写出了穷人家的孩子的快乐。文章中的孩子,纯真,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喜欢观察蝗虫,它们正好对称的翅膀,灵活的腿,敏感的须子,这一切是多么不可思议,而这,正是童真的美好。欣赏夕阳,感受大地的温热,太阳落下,一轮圆月当空照。抛掉烦恼,享受美好。人为何要有如此多的要求和愿望,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愿意与外界交流分享快乐,这样做就只有一点,那就是永远的不快乐和不满足。人们常说:“知足常乐。”这句话人人都知道,而谁真正可以做到呢?用淳朴的眼睛欣赏世界,世界也会变得美丽。但我们总是太过虚荣,为了那远在天边的理想而奋斗一生。而其实,当你静下心来,看看夕阳的余晖,大海的波浪,鸟儿的飞翔,享受身边的一切,你就会觉得,这一切有什么值得你哭泣和悲伤?当你为了物质去追求的时候,停下来,享受生活,物质也变得没有那么重要。累了,就休息一下,受伤了,就等它愈合,停下奔波的脚步,品味近在咫尺的美好。而且,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要欣然接受,不要与它做无谓的抗争。也许,仔细想想,它们也挺好。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可爱美好的小文章,有袖珍兔不“袖珍”,金丝熊“小耗子”,慈祥的奶奶,善良的母亲,和他们之间微妙的爱。这些,都是贫穷但不低贱的好人,这些,都是幼稚但不缺乏美好的生活,我向往这种生活,但是,应该不会拥有。

    我喜欢这本书,就是因为它的淳朴和淡淡的一抹乡情。再浓的咖啡,也不如清香的茉莉花茶……

    《阿勒泰的角落》的心灵感悟【篇二】

    好久没有读到过如此清新自然的文字了,都说她是当代的萧红。我觉得还是有区别的,萧红的文字在纯真的

  • 6、 《作家的灵感宝库》读书笔记

    什么叫灵感?我国著名剧作家、电影导演夏衍先生认为:“所谓灵感只不过是作家从生活实践中长期积累起来的材料,从量变到质变那一瞬间迸发出来的火花而已。”是的,这“一瞬间”、这“火花”在哪里?作家如何寻找写作灵感呢?

    弗雷德·怀特的新书《作家的灵感宝库》也许能为正在苦苦冥想的你,提供那一瞬间的火花,让你在创作的道路上一路高歌。

    怀特在圣塔克拉拉大学担任了三十多年写作与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他认为生活中随时都会产生一些细小的想法,但是想把这些想法以故事的形式写下来,却不那么容易。比方说,你今天看到一幕为之动容的求婚场景,你就会在想这是怎样的一个爱情故事,这时候的你就想写出一个可悲可泣的爱情故事,但是仅仅只靠一个求婚场面,想写成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其中往往还需要很多其他情节来支撑。假设这时候你手边正好有一本汇集了众多故事题材的“灵感辞典”,你就可以借鉴并选取其中能吸引你的情节,根据角色的需要,自行调整修改,形成一篇完整的故事。但是市面上并没有按照不同的故事情境来区别的素材库,所以怀特就自己写了一本这样的“灵感辞典”。

    在《作家的灵感宝库》这本书中,怀特根据不同的情境列出了20个主题,每个主题下面又在细分为10个大类,大类下又分10个子类,这些主题包括奇幻、爱情、宗教、心理、成长、旅行、灾难等等能想到的各种主题。

    比如在爱情这个主题下,就列出了人神之爱、职场之爱、跨越阶级文化的爱恋等等,像其中有一个场景是这么描述的:男孩和女孩在一个周游世界嘉年华表演的马戏团里工作。他俩成了情侣,这使得其中一人的前任妒火中烧。这个人是马戏团里的小丑,他打算用威胁恐吓的办法拆散这对恋人。

    单看这一个场景,你可能觉得故事很简单,但是仔细想想这个场景既可以写成一个爱情故事,也可以写成一个恐怖小说,关键在于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况且在这2000多个故事素材里,你可以任意的组合,比如你可以把爱情、心理、成长着三个主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随意排列,找到自己想传递给读者的东西。

    所以我认为《作家的灵感宝库》与其说是一本工具书,不如说是一本素材库,当你没有想法、没有灵感的时候,可以去翻看里面的各种情节。当然,如果你觉得里面的故事都太老套了,没有新意,你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怀特表示他能写出这本书,主要在于他平时的积累。不管是在他开车、做饭、和朋友聚会、还是已经在床上准备睡觉的时候,只要一有想法冒出来,他就立即记录下

  • 7、 《安妮日记》的心灵感悟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在读后了《安妮日记》,对于作品里的情节非常感兴趣,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安妮日记》读后感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妮日记》的心灵感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安妮日记》的心灵感悟(篇一)

    在二次大战的硝烟中,在纳粹疯狂迫害的恐怖中,一位少女用日记记录了这可怕的一切。

    这个未到花季的少女,迫不得已地躲进了密室。在花一般的年龄,却要接受这黑暗、动荡的年代,这公平么?枯燥的空气,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各种行为动作受到压制。黎明前的黑暗,怎么这么长!怎么那样不公!怎么如此令人难以接受!没有一个人可以忍受。黎明真的会来么?我在暗暗地问自己,从心底里祝福安妮……

    密室中的生活枯燥压抑,但是绝不能放弃希望!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写道:“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带着心中不可泯灭的希望。

    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十五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那些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伟大、困难的男人!”……实在让人难以想像!在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将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在危难中艰苦成就,不顾一切,只为了一种信念。这个信念之火,在令人窒息的密室里还能燃烧吗?

    我的眼圈有一点红,想说话却又动不了嘴,手有些颤抖——安妮被杀了!一名如花少女最终没有逃过被纳粹残害的命运。当她在贝根贝尔森集中营永远地闭上双眼时,距离她的十六岁生日尚差三个月。安妮生前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她的愿望终能得偿。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安妮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

  • 8、 《童年》的心灵感悟 【分享】

    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阅读《童年》后,我被高尔基描绘书写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那么《童年》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编辑了“《童年》的心灵感悟”,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童年》的心灵感悟【篇一】

    《童年》的作者是前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小说中记叙了他亲身经历的童年。作者幼年时就失去了父亲。外婆带着他和他的母亲来到了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但外祖父家并不和谐,打打闹闹早已成了家常便饭。他在两个成天不务正业,干尽坏事的舅舅身上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又从慈爱的外婆身上看到了真善美。他10岁就开始独立谋生,但再嫁的母亲受尽暴虐之后也去世了。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作者阿廖沙(即高尔基)的身影,他那双天真无邪的眼睛里充满了一种炯炯有神的光,那应该是勇敢的光芒吧!现实的残酷使他过早的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

    回想起童年,儿时的自己有父母和家人爱着,疼着,身边有数也数不清的玩具,却还总是挑三拣四嫌玩具不够。却不曾想过曾经和我们一样拥有过童年,一样年龄的阿廖沙却一直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他的童年缺少一个家庭应有的和睦,缺少一个孩子应有的欢乐。他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但却依然能够产生出他这样一个完整而坚强的人。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外祖父的打骂,周围人的厌恶吗?不,不是的。是因为他始终怀着一颗坚强而纯洁的心来面对生活,是因为他周围的一些正直、善良的人在无私地帮助、引导他向前,去突破黑暗生活中的冲冲困难。

    故事以作者母亲之死为结尾,从组后外祖父的那句“你还是到人间谋生去吧!”中,也暗示着作者真正苦难的日子将要来临,他要带着最后的欢乐到人间去了,而阿廖沙的童年也就此结束。

    《童年》的心灵感悟【篇二】

    故事的主人公是阿廖沙,他三岁丧父,母亲又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脾气暴躁的老头,多亏了他的外祖母的照顾,他的两个舅舅也整天为了分家吵的不可开交,以至于家里的环境非常吵闹。后来他的母亲又改嫁,经常遭到折磨,这让阿廖沙气愤不已。结果阿廖沙被外祖父打了一顿,大病了一场,不仅仅如此,只有十一岁的阿廖沙被残忍的外祖父赶出了家,流落到社会上,每天饥饿、寒冷、黑暗伴随着他。但是更让他感到伤心的是他的母亲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就死了,阿廖沙从此成了孤儿,但是外祖母还关心着他,使他充满信心和力量,相

  • 9、 《亲爱的安德烈》的心灵感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亲爱的安德烈》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呢?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亲爱的安德烈》的心灵感悟”,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亲爱的安德烈》的心灵感悟(篇一)

    前一段时间出的一本新书《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女士与其儿子共同完成的。

    读完后,感触很深。但感受最深的不是安德烈字里行间跃动着的不羁灵魂,不是龙应台女士对于儿子直接大胆的提问所做出的巧妙回答,不是中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绽放出的异彩。

    而是一句话。

    安德烈问她,在她离开人世后,希望如何被朋友、读者和“我”——安德烈本人记住。

    对于前两者,龙应台回答的干脆利落——“不重要。”

    仅三字,完美地表现出她非同一般的气度个性,高度冷静的心,清明的眼。

    对一个作家来说,读者如何评价自己往往被俗人认为是最令人关心的,而真正好的作家,如她,坚定自己的信念,笔尖永远对准心中的方向,笔杆和脊梁一样挺直,宁折不屈,更罔论会写些博读者一笑的文章了。所以,不重要。

    而那最令人动容的,是她回答如何让自己的儿子记住自己时,文字氤氲出的袅袅暖烟。

    “有一天,你也许走在伦敦或香港的大街上,也许是一阵孩子的笑声飘来,也许是一株紫荆开满了粉色的花朵在风里摇曳,你突然想起我来,脚步慢下来,然后又匆匆赶你的路。

    可是正因为有最终的灭绝,生命和爱,才如此珍贵,你说呢?”

    不知道写下这些文字时,心中是否有些许不甘,酸楚,哀伤。毕竟,离世的人们,只能活在别人的记忆当中,而岁月的冲刷,使这些记忆不可避免的像泛黄的牛皮纸一样蜷曲,最终碎裂,一片一片渐次脱落,最终,在之后的之后,化为虚无。

    但我深信,作者写完整段话后,只余释然。

    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中的过客,无论你在他的生命中曾经占据怎样重要的位置。终有一天,会化作那穿梭的风,静默的云,以另一种形式遨游四海八荒。

    龙应台以她的豁达与优雅,给了这个问题最动人、最美丽的答案。

    之后,只要你偶尔想起我,也便足够。我愿化作那无拘无束的风,吻去你的泪水,你的伤悲。

    《亲爱的安德烈》的心灵感悟(篇二)

    儿子成长了,本来就和母亲渐行渐远,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抱负,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

  • 10、 点点生活中的灵感 (800字)

    小时候,一遇到天气的变化,到医院打针想必已经成了众多小朋友们的家常便饭。但你是不是又有遇到过输液时手微微一动,针头就脱落了。这对每个小朋友来说都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吧!但是一个普通的小男孩让这个问题终结了。他就是项嘉华。

    其实好动的小嘉华多次和其他患者一样,面临滑针的尴尬。他发现只要一输液,大家都变成了木头人,不敢拿水杯、不敢上厕所、不敢看书等。还有很多医院为了避免滑针,往往给年龄较小的患者手底部加固一层木板,上上下下用胶带绑住,动弹不得。于是小嘉华想:要是有一个装置能把输液针头固定在手上,干什么都不会掉下来,该多好!小嘉华经过反复思考,决定自己来制作一个指环式输液针头固定器。小嘉华说干就干,找来了一根较细的pvc管,用锯子锯成指环大小的圆圈,又用强力胶水固定连接器,做成了一个指环式固定器。在静脉针固定好后,再将指环套在手指上。这样一来,输液器的细软管就不会移位了,针头自然更加稳固,不会脱落了。细心的小嘉华又想到了每个人手指粗细不同,所以又在指环设计了卡口。这下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戴上它,输液时就不需要小心翼翼地把手放平,一动不动了。

    小嘉华从生活中得到了灵感,发明出了指环式输液针头固定器。他的敢于创新精神让人敬佩,一个小小的发现,却给予了我们大大的方便呀!

    从这件事情说明: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幻想过许多不现实的东西,像也曾想过去创造它,可是我并没有想过怎样去做好它,只是草草的想,并无一点决心,但是自从我看到小嘉华的这个故事后,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了,只要有决心,水滴石穿的下个成功者就是你自己。

    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梦则名族有望,少年追梦则国家昌盛。只要怀揣梦想,不放弃希望,埋头苦干,努力奋斗,终会让我们美好的梦想变为动人的现实。让我们一起从点点生活中找灵感吧!

    六年级:徐佳迪

  • 2023-02-18

  • 2019-11-03

  • 2022-06-27

  • 2021-10-26

  • 2022-07-05

  • 2022-07-22

  • 2022-07-10

  • 2022-07-16

  • 2019-09-21

  • 2022-06-07

  • 2022-07-10

  • 2022-06-29

  • 2022-07-16

  • 2021-11-11

  • 2022-08-12

  • 2019-09-20

  • 2021-12-31

  • 2022-03-1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1-10-26

  • 2021-12-24

  • 2022-03-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灵感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灵感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灵感读后感、2024灵感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