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兰戈观看心得 > 地图 > 兰戈观看心得
兰戈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兰戈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兰戈观看心得推荐
兰戈观看心得

(共 4508 篇)

  • 1、 观《兰戈》有感

    《兰戈》观后感

    一只变色龙在水族箱里做着自己的幻想。这个放在汽车后备箱的水族箱,因为汽车在行进途中的遇到穿越马路的穿山甲,汽车在避让的过程中,把装着幻想变色龙的水族箱颠簸在马路上,水族箱被摔碎变色龙离开了他的幻想之地,孤身一人站在马路上,马路的两边是荒无人烟的沙漠。这只变色龙在被太阳暴晒后瞬间脱皮,夸张的手法表达出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落差是如此之大,也如此的残酷。变色龙手里拿着的水杯,杯子里仅存一滴水,在他伸出舌头准备喝下那滴水的时候,水滴被炽热的太阳给蒸发掉了,变色龙的幻想彻底的破灭了。

    就在此时变色龙听到有声音在呼叫他,他将杯子放在自己的眼睛上,充当这望远镜看到了,那个穿越马路被车子压到的穿山甲,他的身体已经被车轮压成了两半,这只穿山甲在用自己最后的力气,呼叫着他寻求他的帮助。变色龙慢慢的走到穿山甲的跟前,就是因为这只穿山甲,他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方,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也并不知道等待他的结局会是如何。在穿山甲的指引下,走进了茫茫的沙漠,开始了寻找自我的旅途。

    在沙漠中行进的危险因素很多,缺水是最大的挑战之一,变色龙在路上还碰到了他的天敌一只北美雄鹰,变色龙在成功的逃脱了猎鹰追杀后,他来到了一个叫做尘埃的小镇,他怪异荒诞着学着镇上每一个人的动作,用他以前在水族馆里幻想的方式,以求自己能融入到这个小镇。小镇上的人,并不欢迎外来的陌生人,这让变色龙很是沮丧,就在这时转机来了,在镇上的唯一的酒吧,酒吧里只有一种叫做龙舌兰酒,变色龙在酒吧里像镇上的人吹嘘自己如何用一颗子弹,就除掉了臭名昭著的七人团伙。正当大家都将他说的话,信以为真时,酒吧里来了镇上的恶霸,变色龙的危机出现了,他同恶霸准备决斗时,恶霸弃抢而逃。变色龙看到大敌以逃变夸夸其谈,但是更大的威胁就在他的身后,那只曾经捕杀他的猎鹰,就站在他的身后。当他看到小镇上的人都躲藏起来后,他回头发现了那只凶猛的猎鹰。

    变色龙开始疯狂的逃命,在小镇同猎鹰开始了捉迷藏的游戏。最后他逃进了一个被人类遗弃的自动售货机里,藏在芭比娃娃的包装盒中,猎鹰用他的聪明,将变色龙从自动售货机里赶了出来,变色龙继续亡命小镇,就在猎鹰将要捕食将要成功时,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变色龙用刚才同恶霸决斗时仅剩的一颗子弹,结束了猎鹰的命运,猎鹰死了小镇的人都将他视为英雄。

    变色龙成了小镇的英雄,他成了这个镇里的警长,也成了镇里人的信仰。往往事与违愿,小镇因为在

  • 2、 优秀读后感:兰戈

    这是一段平凡却又惊心动魄的故事,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事迹,这是一位普通却又非凡的小昆虫。对,就是它一只在成千上万中并不瞩目的小蜥蜴,一只平凡到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的小蜥蜴,却出乎意料的当了拯救灾民的救世主,大英雄。那么,也让我们走进它的故事吧。。。

    在这片不毛之地的茫茫大漠,一只爱幻想的蜥蜴正在兴高采烈的在水缸中演绎着它自己创造的各种剧。哦,意外!水缸不幸歪倒,结果支离破碎。对于现在生命垂危的它,最珍贵的就是水了。因此,它在高人指点下,来到了这座名叫黄沙镇的地方,并认识到了豆豆这个女孩。黄沙镇,顾名思义,都是被漫山遍野的沙土包围,更是寸草不生,但这里的居民更是在这种环境中做垂死挣扎,因为它们信念不死,它们相信会有人来拯救它们。这只小蜥蜴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找水源的,它来到了一家酒馆,呵呵,还百无聊赖的讲述那些关于自己夸夸其谈的扯淡的胡编乱造的英雄故事,还自称自己为雷哥。这些话当然震住了这些居民,毕竟能有一颗子弹灭掉七个人的奇迹啊!雷哥出名了,但从那一刻开始,意外便接二连三的出现。一只老鹰袭击镇子,结果雷哥以一颗子弹神乎其神的解决了它。哦,真是一出精彩的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故事。接着雷哥也顺其自然的做到了警长的宝座。然后是一段历经起伏的寻水奇踪,只可惜结果有点惋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引来了响尾蛇杰哥,当然最后是雷哥以聪明智慧赶走了杰哥,并让居民有了充沛的水资源

    看,你只是一只平凡的小蜥蜴,而你的历程却是跌宕起伏,危机四伏,波折连连,而每当到了无可奈何的时候,你却凭借自身毅力,勇敢、智慧战胜凶险。最后的结果当然很美好,它就靠我刚才说的那些,让英雄梦变得不再虚伪、梦幻,要让它变成一个响当当的现实!相信我们也应该和雷哥这是小蜥蜴一样,有一个英雄梦,就像电影情节那样离奇困难重重。梦想不应该是不可抓到的飘渺虚幻,它应该成为你现实中的责任与担当,是生活中默默奉献的力量,这也是属于你的自我认知。

    其实我觉得电影中的神来之笔就是这四朵奇葩四只音乐伴奏者会吹拉弹唱的的老鹰。它们这四位配乐师,更是揭示者,但却为我们处处埋下伏笔,让我们疑点重重。还有我觉得兰戈又为我们诠释了小故事大道理这一理论。控制水即可控制人类,听起来佷浮夸,变态,但却是撕心裂肺的正确,正确的让人无法泯灭这个事实。水是生命之源,况且人类还是处于缺水状态。我们需要一个能信任的人这句话也是句哲理。兰戈中,因为镇长这位老乌龟,就是它的

  • 3、 电影《兰戈》观后感

    电影《兰戈》观后感

    一只在水族箱的变色龙,因一个意外,命运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从水族箱中掉入了沙漠!炎炎烈日、呼啸而过的车辆、死寂的沙漠正如猫头鹰所说:沙漠和死亡是最亲密的朋友

    一路跌跌撞撞,逃离了鹰爪,误杀了雄鹰,成为小镇英雄,一切就这样意向不到地发生在他的身上。在发现了镇长的秘密后,被杀手赶出小镇。在传说中的西域之魂的引导下成功找到了自我,并发现了水源。最终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和他人的援助成功解救了小镇,成为了真正的英雄!

    这部电影,初次观看,真的就像是一部普通的动画。但会想起,真的回味无穷,你才能发现它的巧妙之处。当你不知所措地进入充满危机与死亡的沙漠,当你又在转瞬间差点成为猎物,当你刚逃出险境又恍惚间成为小镇的英雄。这一切的确太突然,让人难以适应。正在人生顶点,又瞬间跌入低谷,心灰意冷。电影中的主角也常常问自己:我是谁?他放弃过,但他又找回了自己,找回了信心。

    其实,人也是这样。在迷失中寻找,在寻找中迷失,直至寻找到真正的目标。就是这样不断起伏,不断跌下又升起。电影中,老镇长的一句话直入人心:他们(镇民)选择相信,他们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他们坚信会有水的,他们相信困难会慢慢变少,人们需要相信什么,现在他们相信你。是的,信仰是人们在绝望中唯一的稻草,是支撑人的精神的支柱。信仰,就是在绝境中生与死的界限。

    主角成为英雄,并不是命运安排,而是对信念的追求!他改变了英雄的含义:英雄,不是拥有无上武功,不是拥有无敌神器。而是拥有一颗保护他人、无畏的心!

    总而言之,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信念,改变一切!!!

  • 4、 《兰戈》观后感500字

    今天下午,我在学校看了一部电影,名叫《兰戈》。 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变色龙在水族箱里做着自己的幻想。汽车在行进途中的遇到穿越马路的穿山甲,汽车在避让的过程中,水族箱被摔碎了。变色龙离开了他的幻想之地,孤身一人站在马路上,马路的两边是荒无人烟的沙漠。这只变色龙在被太阳暴晒后瞬间脱皮,变色龙手里拿着的水杯里仅存一滴水,在他伸出舌头准备喝下那滴水的时候,水滴被炽热的太阳给蒸发掉了。变色龙的幻想彻底破灭。 被汽车压到的穿山甲用自己最后一点力气呼叫着变色龙寻求他的帮助。变色龙慢慢地走到穿山甲的跟前,就是因为这只穿山甲,他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方。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也并不知道等待他的结局会是如何。在穿山甲的指引下,变色龙走进了茫茫的沙漠,开始了寻找自我的旅途。 在沙漠中,缺水是最大的挑战之一。变色龙在路上还碰到了他的天敌一只鹰。变色龙在成功的逃脱了猎鹰追杀后?他来到了一个小镇。他怪异地学镇上每一个人的动作,用他以前在水族馆里幻想的方式,以求自己能融入到这个小镇。小镇上的人,并不欢迎外来的陌生人,这让变色龙很是失望。就在这时转机来了,在镇上的唯一的酒吧,酒吧里只有一种叫做龙舌兰酒。变色龙在酒吧里向镇上的人吹嘘自己如何用一颗子弹,就除掉了七人团伙。正当大家都将他说的话,信以为真时,酒吧里来了镇上的恶霸。变色龙的危机出现了。他同恶霸准备决斗时,突然恶霸弃抢而逃。变色龙看到大敌以逃变夸夸其谈,但是更大的威胁就在他的身后。那只曾经捕杀他的猎鹰,就站在他的身后。当他看到小镇上的人都躲藏起来后,他回头发现了那只凶猛的猎鹰。 故事的最后,变色龙成了拯救小镇的英雄。不仅让小镇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也让小镇人获得幸福的生活。同时他也找到了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幻想,完成自我认知。
  • 5、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心得

    “是谁创造了我?又是谁杀死了我?”

    读完《弗兰肯斯坦》,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样一句话。

    小说《弗兰肯斯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作者是玛丽雪莱,她在本书中表达了人有双重性格——善与恶的这个观点。作者借一位被复活的“人”的视角,深刻阐明了人心中的善是怎样逐渐被恶代替的。

    故事讲述了一名名叫弗兰肯斯坦的科学家经过不断研究,将尸体拼接起来,用电流赋予它生命,却在最后发现创造了一个外表丑陋恐怖的怪物。由于恐惧,弗兰肯斯坦将它抛弃。被创造出来的怪物只能自己开始探索世界。起初它以善待人,在知道自己丑陋的情况下还默默地帮助它喜欢的一户人家。但它最终还是被发现了。恐惧、厌恶、唾弃、鄙夷种种情绪使它开始仇视这个世界,愤怒之下它杀死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和新娘。之后当弗兰肯斯坦死去时,怪物也宣布它的复仇结束了,接着消失在冰原之中。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创造和杀死怪物的都是人。但更确切地说,创造了它的是人的欲望,杀死它的是人的冷漠。这个故事里,怪物是自我矛盾的,善与恶在体内交织争斗着。人是自我矛盾的,想创造出新的生物实现自己的愿望,当真的实现又感到厌恶。这更让我们反思,在现实中,我们是否能不再以冷漠和无情残忍地对待他人,能否更加宽容?这份宽容,不仅是对别人,更是对自己。

  • 6、 观看《基石》心得
    篇一:学习党教片《基石》心得体会 《基石》介绍了王辉同志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为党的事业甘当基石,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清正廉洁,默默无闻地在平凡岗位上争先创优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一名优秀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时代风采,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基石》选题从身边的基层党组织入手,通过各地、各部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展现了新时期农村、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国企、教育、机关、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等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和党员的带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就,阐明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片中的先进典型事迹让我深受教育,下面结合本支部的具体情况,谈谈我的感受。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基层工作很重要。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一个个像牢固基石的基层组织,铺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战争岁月走向和平年代,从封闭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从小米加步枪走向神十进天宫。做好支部的党建工作,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对社区乃至地区的生产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社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之源。面临着市场的竞争,社区人才如何挖掘、培养,人才如何稳定,新一代人才队伍如何建设?是当今社区发展亟需思考及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通过思想工作使大家树立一种为国企、为党的事业做出奉献的一种精神;通过关心、解决社区居民的切身问题和困难,为群众做实事,同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带动地方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出更好的地方经济效益,推进社区更好更快发展。 篇二:观看《基石》记录片心得体会 今天例会结束后,支部组织党员进行观看和学习电教片《基石》。《基石》电教片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观看中,片中一个个有影响力的典型事迹和人物让全体党员教师深受启发,并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对本人来讲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增强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自
  • 7、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800字 日瓦戈医生读书心得范文

    日瓦戈医生这是一部史诗级的文学作品。小说描述了十月革命前后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1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内战,新经济政策以及最终的社会主义建设。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日瓦戈医生读书心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日瓦戈医生读书心得1#

    冬日的黄昏,雪橇载着拉拉在漫天雪地中渐行渐远,目送爱人远去的日瓦戈医生疯狂地奔上顶楼的窗口,然而,玻璃窗布满霜雪,窗棂已被冻实,日瓦戈撞破窗子,看着心爱的人慢慢地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

    这是书本《日瓦戈医生》中一个令人肝肠寸断的片断,近在咫尺的银幕让每一个的人都仿佛置身于周遭寒彻的雪野中,一切挣扎都已惘然,这就是电影的神奇之处。时光已恍然流转四十年,它早已成为一代代影迷心中不可磨灭的银色档案。

    1965年,有电影诗人之称的英国导演大卫·里恩将苏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搬上银幕。在这部以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影片中,没有单一的赞颂和批判,贯穿全篇的是紧密交织的革命者的激情、人民的痛苦和知识分子的迷惘,其历史的厚重感和深沉的油画色彩给观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帕斯捷尔纳克曾说过,“《日瓦戈医生》是我第一部真正的作品,我想在其中刻画出俄罗斯近45年的历史”。不错,1905年革命、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日瓦戈医生》里所涵盖的这一切历史事件似乎都可以满足企图领略历史沧桑的人们的渴求。作为一个具有博爱精神、崇尚个性自由、追求真理的知识分子,日瓦戈在那样一个充满动乱、社会急剧变迁的年代的遭遇注定是悲剧性的)他锲而不舍地对人的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人性的剖析,使得他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他受到一系列不公正的待遇,不断地遭到命运地惩罚,而他对这种惩罚的反抗与日瓦戈的不停探索。日瓦戈的悲剧,不止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以他为代表的一大批旧俄知识分子的悲剧,也是人类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与命运不断抗争的悲剧性写照。

    一个只属于日瓦戈与拉拉的世界里,心灵、艺术、美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然而,这个迷人的世界无法与现实的、充满功利色彩的世界相对抗,等待它的只能是悲剧性的毁灭。

    影片在表演及其他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制作精良的程度,尤其是音乐堪称杰作,片中音乐以最能体现俄罗斯风情的吉他为主要乐器,与剧情浑然天成,伴随男女主人公的情爱故事而跌宕起伏。

    二百分钟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是冗

  • 8、 《日瓦戈医生》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日瓦戈医生》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这本书,无论是书名还是断断续续所了解到对它的评价,都没有引起我足够的兴趣,作者诺贝尔文学奖的噱头也没有太吸引我。唯一让我坚持读下去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这本书是读书帮第一次集体阅读的小说性质的世界名著吧。

    也不知道是否有其他读者会和我产生同样的想法,我现在就想抛出我的一个判断,《日瓦戈医生》其实是一本通过男性作者写出的女性文学,是一篇对女性的赞美诗。

    我不认为《日瓦戈医生》是作者在鞭打暴力革命,作者对历史洪流没有特别的爱也没有特别的恨。作者只是描写了这个历史洪流中形形色色的鲜活的个体。虽然对女性的笔墨不多,但是大家可以仔细回味,作者笔下的女性,都在或明或暗的发出自己的光芒,都是那么的坚韧,那么的执着,那么的生生不息,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历史多么宏大,作者笔下的女性们,不讲大道理,不浮夸,不矫揉造作,唯一坚持的就是要活下去。

    再放眼回去,男人们反而成了配角。戈尔东浮夸的哲学观点,帕沙征服所有对手的欲望,医生向拉拉解释时候的语无伦次不知所云,都是在女性的强大母性前蹩脚的孩子气。

    拉拉原话:“您以为他厌恶我们,不爱我们了,把我们忘了。噢,恰恰相反。我太了解他了!正因为他感情太丰富了,才想出这种办法!他要把所有在战争中获得的桂冠放在我们脚下,因此不能空手回来,要以一个满载荣誉的征服者的身份回来,要使我们永垂不朽,眼花缭乱!多像孩子呀!”

    作者对女性的赞美重点在日瓦戈医生的日记中,以下全文引用:

    “我总觉得,每次受孕都是贞洁的,在这条与圣母有关的教义中,表达出母性的共同观念。但是每个女人生产的时候,都会产生孤独、被遗弃和只剩下自己独自一人的感觉。在这紧要关头,男人如此无用,仿佛他从未有过,一切都是从天而降似的。女人自己繁殖后代,自己退居到生存的次要地位,那儿比较安静,可以平安地放一只摇篮。她独自一人在默默的谦卑中哺育孩子,把他抚养大。人们乞求圣母:“为儿子和你的上帝用心祈祷。”人们向她的口中注入了圣诗的篇章:“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上帝我的救主为乐。因为他顾念他的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称我有福。”她这是说她的婴儿,他将使她变得伟大(“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大事”),他是她的荣耀。每个女人都能这样说。她的上帝就在孩子身上。伟人的母亲们一定熟悉这种感觉。不过,所有的母亲无一例外地都是伟人的母亲——以后生活欺骗了她们并不是她们的过错。”

    引用完毕。她的上

  • 9、 人民的名义观看心得

    人民的名义观看心得

    黑暗是固有的,不是因为有光明才有黑暗;黑暗是常态,这个时空中永远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呵护一点光明,面对无尽的黑暗,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铁腕反腐,从严治党,中央反腐的力度愈来愈深,从上无禁区到下无死角,这股反腐之风吹遍华夏大地!

    在反腐这个宏大的时代主题面前,文学必不能缺席。素有“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之称的周梅森沉淀八年之作《人民的名义》,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国家一级导演李路指导,由此一部反腐大戏搬上了大银幕,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全民热议。《人民的名义》主要讲述了由工厂拆迁、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以检察官的调查行动为主线,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为辅线,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将一连串的利益集团一网打尽的故事。

    这部剧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因为剧中的情节贴近生活,让人感同身受,生平第一次感觉到反腐贴近了每个人,我想这就是人民的名义吧!

    观剧反思生活,反思自己,在反腐这个大舞台上个人显得微不足道,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廉洁律己。在高速公路收费这一特殊的行业里,每天都要接触数以万计的现金,如何抵挡金钱的诱惑显得尤为重要,尤其作为一名财务人员,要在监督他人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就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既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又能在小事小节上牢牢把握住自己,将廉洁时刻记心中。捧着一颗廉洁的心来上班,不带走半根草回家去!

    黑暗固然存在,但黎明终将到来;反腐之路漫长道远,愿廉洁之风劲吹!

  • 10、 [读书心得模板]等待戈多读后感(6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是一股清泉,沁人心脾。生活可以清贫,但不能无书,书给与我们的不单单是知识,还有性情和视野。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优秀的书籍后,内心都一定会有所触动。对于写读书心得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书心得模板]等待戈多读后感(6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等待戈多读后感(篇一)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长了读者和观者对“等待”这一抽象事物的感觉,这种“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却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们的思考,思考自身与生活本身。

    “没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①,整个剧情用剧中的这句台词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至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大凡经典,必有其典经之处。也只有经典才能被人反复剖析并不断解读却始终不会过期。某种程度上看,经典之为经典更在乎其中蕴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价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贯穿于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那么,回到《等待戈多》,它的价值批判和人文反思体现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它凭借什么而立于经典之林呢?

    时间无法减淡这部作品的价值,相反,时间增加了它的价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当人们说出这个词并用它指代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好像并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出离时间。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这一点上对传统的“等待”给与了批判并提出了挑战。在这里,我想对“等待”做一个个人的理解和区分。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内,正是时间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在等待;也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外,这种出离并非绝对超脱我们所在的时空之纬,它依然在我们所在的时空之内发生,却早已抵达另一个终极意义。是的,我想说《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质的困惑,因而它也越发能凸显出我们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虚单调,机械压抑,仍然不愿意也不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满了遥不可及的距离。有一些距离是本质上的距离,与时间与空间都无多大关联。

    当下,人们已不再追问“等待”谁,为何而“等待”之类形而上的问题,但这一点都不影响“等待”的存在,是的,它仍然是一个不会离开任何人的问题。因而,《等待戈多》在当下依然有着它的存在价值。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它,因为解读它的同时也是在解读我们的生活状态,这种解读在我看来依然十分的必须,因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8

  • 2022-09-12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9-01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11

  • 2019-09-25

  • 2022-08-10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12

  • 2019-09-28

  • 2019-10-28

  • 2021-08-24

  • 2023-04-1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8-30

  • 2019-10-28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09-21

  • 2019-10-29

兰戈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兰戈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兰戈观看心得、2024兰戈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