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做读书笔记的方式有 > 地图 > 做读书笔记的方式有

做读书笔记的方式有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做有价值的老师》读书有感。

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有价值的老师》读书有感,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做有价值的老师》读书有感

只有教师自己是阳光的,才会给学生带来阳光。一位浑身散发着阳光般的味道,是那么慈爱、耐心、睿智、朴实、乐观、坚毅,她一心扑在工作中的“傻子”精神,让人萧然起敬。我们 从高老师身上看到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博大而深沉的师爱,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受岗敬业是教育的根基。让我们以高老师为榜样,做一名富有“阳光味道的光荣的人民教师!

高老师年过六十,却散发着阳光般的味道,她所做报告的主题是《做有价值的老师》。我听后第一个感觉就是:如果我是学生,能有这样一位老师一定很幸福。高老师以鲜活的案例阐述理论,时而温情感人催人泪下,时而犀利深刻发人深省,时而诙谐幽默惹人发笑。教育的智慧尽显其中。

回想起高老师的讲座真是精彩多多:会场里笑声不断,听报告更像是听高老师的单口相声。高老师的讲座之所以讲的如此收放自如,得益于她那一个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那一段段让人捧腹的笑话。而那不仅仅是一个小故事,一则笑话,它们都被高老师赋予了教育意义,而且还是那么的“润物细无声”,仿佛是吃了糖衣药丸。我印象深刻的是“驴与马”的故事:一匹马随玄奘大师西天取经,回来后对老朋友驴说:其实这十七年来你和我走的距离差不了几步,不同的是我和大师有一个目标,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去奋斗过,你却被人蒙住了眼睛,在一个地方一圈一圈的打转。在教学中,我们是不是也会因为某个原因而被蒙住了那双原本可以展望未来教育曙光的眼睛,或是繁忙的生活、琐碎的事情,或是追求的不同、利益的冲突等等,让我们只在一个地方“打转”?这,实在值得令人深思。高老师将一个个普普通通的道理讲得那么生动,那么真切,那么让人信服,让这些枯燥的大道理瞬间变得鲜活而充满生命力,并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印入人心。由此,我认为教师也要与时俱进,用心学习,笑话不是一笑而过的话,格言也不是手抄百遍后的理解,当教师就要能抓住风的一瞬并让它变成能量,在高老师身上我知道了原来用心积累,用心赋予一个笑话于新的内涵也是一种学习,有底蕴的老师才有魅力!

高老师的讲座给我的感触太多,我无法一一述说。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很多的机遇,同样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何去面对挑战?如何能够真正的胜任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能够沉下心来,去读一些书,一些有用的书。“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老师!”博览群书,取之所长,为我所用。用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教师的教育工作会如虎添翼,更上一层楼。

聆听高金英老师的报告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幸福,让我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让我渴望并努力去做一名“有价值”的老师!今后要努力提高师德修养,使自己具备完善的人格魅力,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非凡的魅力!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匆忙中记下来的“高老师物语”:

1、我们的教师队伍现在需要的是一股静气,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

2、把学生看做魔鬼,您会生活在地狱里;把学生看做天使。您就会生活在天堂中!

3、我们的学识、我们的人品,我们的态度,直接决定我们的事业的成败;直接决定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的成败。

4、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5、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6、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重要事。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暑假作文:磨炼,自有价值——读《剥豆》有感


读了《剥豆》一文,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剥豆》讲述了一位母亲与儿子的剥豆比赛。母亲盆里有底子,儿子却没有底子。比赛开始,母亲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剥豆的速度随着心理的变化时快时慢。不一会儿,一大袋豆很快被剥完了。母亲赢了,儿子却没有沮丧。

记得有句话,叫失败乃成功之母。是啊,没有一次次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哪儿来的成功?《剥豆》中的母亲也说,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体验。即使是失败,去体验一下,去承受一下,去经历一下,又何妨?一棵小树只有经历过日晒雨淋,风吹雨打才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如果我们的成长没有经受一点儿困难、挫折、失败,那么我们只能像温室里的花朵,稍受打击就会一蹶不振,垂头丧气,失去生活的勇气。

开始,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我总是跌倒。不仅是身体跌倒,自行车跌倒,更是信心跌倒。每当我跌倒之时,就一屁股赖在地上号啕大哭。可父母一次又一次地鼓励我,一次又一次地帮我分析失败原因,我就一次又一次坚强地站起来继续练。最后,经过无数次的跌倒和失败,我终于征服了不听话的自行车。

暑假里,爸爸教我下中国象棋,刚开始,没下几步我就输了,我急得常常掉眼泪,有时还赌气摔棋子。但渐渐地,随着爸爸教我的招式越来越多,只要他饶我几颗,我还能和他抗衡。偶尔他大意,还能摆出杀招,让他悔之晚矣。这就是一次次失败和痛苦给我来的成绩。读过《剥豆》以后,我觉得以后无论学什么,无论多么艰难,我都要像那儿子一样,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因为赌气和沮丧并不能助我成长,助我成熟。

生活是实在的,真实的生活有快乐,也一定有磨难。但我知道,磨练,自有它的价值。

浙江绍兴嵊州市嵊州城南小学五年级:陆超逸

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读后感


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读后感

经好友推荐,终于在国庆节前把“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这本书读完了。环球旅行--今生不可能亲自实行的计划,吉姆罗杰斯帮我完成了。他带着我领略的世界的诸多美景与奇观。我们从爱尔兰出发穿过欧洲,苏联,西伯利亚,中国,东京到达北太平洋,而后从东京横穿回爱尔兰,继而穿过北欧,非洲,好望角到达大洋洲又从合恩角途径南美洲,墨西哥北上回到美国。跟着他,我也痛快的在想象中环球旅行了一番。

在这次旅行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景点有如下几个。第一个就是撒哈拉大沙漠,它是我合上书之后,一直在脑中冥想的地方。吉姆笔下的撒哈拉如此的迷人,瞬间把一切的恐惧与疾病都抛之脑后。这里的月亮大而圆,明亮无比,在皎洁的月光下,完全可以毫无障碍的读书,柔和的沙丘--大自然的杰作,无需任何装饰。万籁俱寂,浪漫的气氛,真是一个极好的度蜜月的地方。在旅行途中,我们还真遇到了一对法国夫妇骑着自行车来此旅行,精神可畏呀。可是白天这里奇热无比,许多遇难者因为车子抛锚,无人救援,最终丧生在这里。所以,撒哈拉这个充满诱惑而又恐惧和挑战的地方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第二个难以忘怀的地方是秘鲁的马丘比丘城,它代表了伟大的人类文明和智慧,就如同中国的兵马俑一样令人震撼(这是我家儿子长大后,我必带他去的一个地方之一)。马丘比丘城的成千上万吨的石头都是在没有高科技条件和金属工具的条件下,人工搬运和打磨切割的。古代人类的聪明和毅力不得不让人佩服。

如果有机会,我会去一趟布宜诺斯艾利斯,黄金便宜且制作精美,而且离这里不远有伊瓜苏瀑布,踏实世界十大瀑布之一。想象一下,瀑布呼啸而下,激起水雾,水面上悬挂着彩虹,我们站在瀑布底下的岩石上,观看这样的美景,雨燕在我们周围捕捉昆虫,鸟儿在我们头顶上盘旋。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下一个地方就是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市。这里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像一个少年一样充满活力与激情。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居住在这里,说着带着不同口音的英语,没有种族歧视。开着车疾驰在平坦宽敞的大道上,路上几乎看不见几辆车,映入眼帘的是大海与蓝天白云交汇的颜色,分不清哪个是天,哪个是海。这里真是一个移居的最佳之地。(pS,我有这个机会不?)

除了游景之余,吉姆也传授了很多投资的知识。他聪明,预测和判断投资的能力较强,这也是为什么他30多岁不用上班而能有时间和金钱去环游世界的原因。我很喜欢他的投资方式,即不受经济学家和金融学界所分析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只凭着自己的经验和对世界政治及经济的独到认识去投资。在环球旅行的过程中,他买的很多国外其他国家的股票。他所投资的国家都有三个共同点,第一个是这个国家经济不受中央集权经济体制管制而是完全靠市场本身去调节。第二个是这个国家刚刚重视股票,并且国家有意的在推动和发展股票而不是买已经膨胀,价格很高的股票,因为泡沫太大了。第三个就是看这个国家是否通货膨胀,吉姆判断的依据是把黑市兑换货币率和银行兑换货币率进行对比。看到他的投资方法,我不禁想到了中国的房地产,房价居高不下,普通老百姓要为一套房子奋斗,奔波一生,这个巨大的泡沫何时能够爆炸?爆炸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政府肯定不会轻易降低房价,时不时做一些表面工作只不过是为了给大众一个小小的心理安慰而已。估计在我有生之年这个泡沫不会爆炸吧?也不希望看到爆炸,爆炸了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不敢想。

这本书小小的遗憾是它没有特别详细的描写哪一个国家,不能让人真正的了解一个国家和它的民族以及风俗习惯。也难怪,吉姆骑摩托车环游世界的时间很有限,他和塔碧莎在北半球的时间必须是夏季,在冬季过西伯利亚将是很悲惨的。读完此书有一个假设--如果把西伯利亚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劳动力和美国的技术结合起来,那将是一个完美的结合,将会发一笔大财。

《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1篇

李镇西的大名,如雷贯耳。他的著作《爱心与教育》很早就听说过,假期中有幸拜读此著作,让我明白了爱是教育的主题,爱是教育的源泉。其中反映李镇西老师心声的《做最好的老师》一文,更使我对师爱有了更深更透彻的理解。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直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必须予以严惩。当然,这严惩指的是批评教育。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学生们出奇的乖,学习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能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因为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直以来,我一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希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学生——小大人,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孩子们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学生时向学生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他努力追求着成为学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也谆谆教诲着年轻班主任要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 .李老师说得好: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可我……实在汗颜。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学生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直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

2篇

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记载了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镇西老师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全书集中展示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作者的表达别具一格,语言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李镇西老师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浑然一体,全都融会其中,读后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我的感动始于序言——李镇西老师这样写道: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 每每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是呀,我们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有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有没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呢?很多时候,是在和别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结果是浑浑噩噩度日,丧失了做为一个人应有的情趣与活力,更谈不上去超越自我,并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

在书中他讲述了自己在实习时,因为一个调皮男学生的大不敬,将其当众批评。纯洁的孩子并没有因为老师的批评而记恨,而是对老师喜欢如故。作为老师要爱学生,喜欢学生和爱学生并不是一回事,喜欢学生可能仅仅凭个人的好恶只喜欢那些自己认为可爱的学生;爱学生则意味着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赞许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包括那些与班级纪律要求格格不入的问题孩子,爱学生包括善待这类学生的缺点。回首我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在开始的那段日子里,我也曾有过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吞吞吐吐时,当学生上课伸懒腰打哈欠时,当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这些我认为不应该在课堂上出现的现象,成了我大动肝火的导火索。于是,我一次又一次在教室里对这那些可怜的孩子大发雷霆,也不乏狂风暴雨般的批评。以为老师发自内心的爱你们,你们就得完美无缺,就不能犯错误。现在想想,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啊!他们毕竟是十三四岁的孩子,怎么能不犯点错误呢?怎能用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年少的孩子呢?他们幼小的心灵怎能经受住一个大人的激烈批评呢?老师的职责应当是育人和教书,老师的形象应该是温文尔雅。怎能像我这样以学生之失而怒、以己之爱而怨呢?

李镇西老师写道:我们承认教师不是完人,承认教师在许多方面不如我们的学生,这并不是降低了教育者对自己的人格要求,恰恰相反,只有教育者随时随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真正有利于教师的不断完善。同样我们承认学生在许多方面……首先在道德方面在我们教师之上,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放弃了对学生的教育责任。学生童心的保持,个性的发展,思想的成熟,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但这种教育不应该是教师居高临下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就是民主的教育,就是教师在向学生学习过程中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有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阅读和写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剂良药。如果说阅读是知识量的增加,阅历的丰富,那么写作便是精华的输出。读书好的理由听得的不下几十次,而印象最为深刻还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中的一个很好的建议: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是用眼睛行走,带智慧回家,读书是为了支撑生命。

李镇西老师在青年班主任怎样提高科研修养中提出了五点建议:乐于请教,用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之前,我总以自己太忙为借口,懒得写。从那之后,我开始了偶尔动笔写下日常的点点滴滴,对问题学生的成功转化,对课堂问题的反思,随时动笔,随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这些都成了宝贵的教学经验。现在我已经习惯随时写下自己的反思。有时记下的是自己成功的转化了某个调皮的孩子的反思,有时是一堂失败课的反思,这其中有幸福的回忆,也有带着泪水的总结。开始了写作,我也便有了读书的欲望。除了平时买的《读者》、《青年文摘》,我还会到图书馆借书回来看,偶尔碰到比较好的文章,我会背给我的学生听,有时他们会因为一时的激动而表现相当好。

学生思想转变的工程。即使是那些看起来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也有美好道德的萌芽,因此,对问题学生的转化,与其教师向他们灌输某种思想,远远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李老师在书中介绍了他在成功转化后进生方面的经验。后进生的产生原因方方面面: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长行为不正,家庭离异,教师的歧视,教学的失误,多次尝试的失败,学生交友不慎,身体状况不好,智力状况。因此在对待后进生,李老师提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注重感情倾斜,唤起上进心,引导集体舆论,写家校联系本,填写喜单,对手竞争。对于后进生,最有效的方式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用老师的爱心,赢得学生的信心。当他们发现老师并不歧视而是更爱他们的时候,学生会有极大的动力去学习。正如,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没有学生会拒绝喜欢自己疼爱自己表扬自己的老师。老师的爱是他们前进的绵绵不绝的动力。

读一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吧!这是他25年教学经验的精华,这里面有他关于教育的方方面面,如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误区,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和科学而有效的管理方式;在这里你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做最好的老师》,一个我梦寐以求的理想与追求,一盏希望的灯塔,一个智慧的宝典,一个你我随时可以求助的良师。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

现在,我才明白把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教成小大人式的学生,是教育的悲哀。因为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童话般的童年。作为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要保持一颗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唤起学生的童心,以自己的爱心唤起学生的爱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放下自己的架子,用爱心营造积极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爱心成为照耀学生心灵的阳光,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开放学生的时空,使之充满活力

开放学生的时空,使之充满活力,教师必须摘下师道尊严的面具,让自己的主导地位不至于变成主宰地位,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向教师敞开心灵的大门,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想,敢于在教师面前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并自我挖掘出创造性的潜能。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做到不拖堂,不让作业和考试填满他们的课余时间;不要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还学生自主权,还学生发言权,还学生活动权。否则就等于堵塞了他们学习发展的渠道,久而久之,学生将被动地接受信息,变成录音机,变成容器。

二、关爱学生,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

《学记》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老师关爱学生必然赢得学生的爱戴,学生也必然会将爱师的感情转化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去。反之亦然,如果我们对每个学生不做到力戒忘事忌语,即使您一切为了学生,而学生却受到您的言行的影响,或疏远您,或与您产生对立情绪,渐渐地变成被动学习,甚至厌恶学习。

三、教师要有良好的素养

老师工作有着枯燥重复的特点,每天要面对大量繁杂、琐碎的学生问题,若不能以平常心态对待周围变化的事物,久而久之脾气会变坏。如果急噪不能克制自己,变得激动,训斥学生,凭主观臆断妄下结论,会挫伤学生自尊,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失控,导致心理失衡现象。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任务是去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对其不规范行为,只有引导,认真去做思想工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向李镇西老师学习,做到边教边学,随时反省自己的言行,要有敢于认错纠错的勇气,这对自己发展很有利,同时我们只有宽容学生的错误,给他们爱,用自己的美好心灵去医治其心灵创伤,用精神甘霖去洗涤他们思想上的污渍,他们今后才会宽容别人的错误。要知道:我们对孩子的方式,也是孩子对待我们和别人的方式。所以我们要抛开一切面子的事,具有良好的素养,从学生角度去思考,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及时将一触即发的矛盾缓冲过来,增进师生情感。

童年拉开了我们人生的序幕,在那天真烂漫的季节里,孩子填写着那份美丽的色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着。让我们放下架子,尊重、宽容、理解学生,笑口常开,还学生童真,相信学生必将因我们的改变而变得更可爱、更快乐。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第1篇】

童心是师爱的源泉——《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一)

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甚至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的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有些在成人看来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而变“不可理解”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优秀教师赢得学生心灵的可贵之处。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当然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但教师的职业却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带她们去郊游并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们的愿望,而更多的是出于老师自己的兴趣时,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做朋友。在与学生嬉戏游戏时,老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具有儿童般的思维。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的美好的动机去做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寻求心理满足。但是,他们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考虑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坏事,这是很自然的。因此,我们把孩子们做的动机好效果坏的蠢事,称之为“可爱的缺点”。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教师才能够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是智慧之处。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有儿童般的纯真。童心,表现为纯朴、真诚、自然、率直,而这些正是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品质。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对假恶丑的毫不妥协,火热的激情,正直的情怀,永远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作为社会人,教师也许会有几幅面孔,但面对学生,教育者只能有唯一的面孔,诚实!须知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正直只能以正直来铸造!

童心于教育弥足珍贵!没有教育者的童心,就没有完美的教育!

【第2篇】

爱心是好老师的必要条件——《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二)

童心于教育弥足珍贵。没有教育者的童心,就没有完美的教育。

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又必定是一个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受孩子们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种情感,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

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当教师把爱心自然而然的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只把教师当作老师。这时教师所获得的尊严,就不仅仅是教师的尊严,更有朋友的尊严、同志的尊严、兄长的尊严……

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教师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教师故作尊严,学生只会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教师“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教师。这样,教师便把自己尊严的丰碑建在了学生的心中。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真理——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前提和保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所特有的师爱,首先应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

教育不应违背儿童的天性。当然,“不违背”并非一味迁就,而是把童趣引导到正当的途径和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这将会使学生和教师的心贴得更近。如果教师本人甚至也保持或培养一点“儿童的天性”,那么,简直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心灵融为一体。

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依恋感,有时会产生连教师本人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

教育的爱,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因为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同时意味着按文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准则规范人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养成教育”。这种养成教育,带有某种强制性。作为社会人,不遵循起码的公共规则与秩序是很难与人交往的。同时,在一个集体中,一个人的违纪必然妨碍其他更多的人。这样,为了尊重多数人的权利,有时不得不对违纪者以必要的惩罚。凡是离开了严格要求,迁就和纵容学生的“爱”,绝不是教育中的真爱。

读书心得《做最好的老师》


读书心得《做最好的老师》

读完了《做最好的老师》,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我觉得贯穿本书的灵魂所在就是爱的教育。

在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的日常教学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我的体会:

一、以教育为主题的美丽、可爱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受到的故事应该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二、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来解決问題。我们应该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过的书颇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写过的报告、资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开研读,事实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个中滋味又当从何说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四、时代的产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很多学生光会读书,不会读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个人过度重视IQ,忽视EQ;;是学术界的巨人,却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电脑、机器、实验室对话,却无法与人沟通。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現在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五)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滿希望与理想。

启发:

(一)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

(二)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体会:1、系统思考2、自我增进3、改善心智模式4、团队学习。

(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

(五)教师专业成长师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必須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在《做最好的老师》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一点体会。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着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书中的内容犹如阵阵清风吹进我的心里,让人感动,荡涤心灵。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书中没有对缺陷的掩饰,没有对成功的浮夸,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李老师的与众不同。他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中透露着诗意,包含着深情。读着书,我时常会被李老师的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不禁为之赞叹,折服。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教师?李老师这样告诉我们:最好是相对的。因为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虽然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李镇西老师的所谓最好的教师,是自己和自己比较而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做最好的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终点。

一、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做心中有爱的教师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种情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执着而深沉的爱,是教师对学生真挚而无私的博爱。爱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亲密伙伴。这种爱,不是表面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更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真诚的感情。一位优秀的教育者应了解学生的需求,力图让教育知识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让教育更符合人性。

李老师对学生的爱让我感动,他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自己的人生追求,书中的每一个章节、每一段文字2024中都充满了他对学生浓浓的爱意和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的情感。心中有爱的教师必定会与众不同、必定会在他所不懈追求的事业上取得累累硕果。

二、坚持阅读和写作,做学习型教师

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也是随手拈来。李老师之所以能够这样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李老师一直在不停地阅读,从教20余年,这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说,阅读欲就是李老师的生存欲。

此外,有效的阅读总是伴随着思考,而思考总是让人的思维迸发出火花,于是,一篇又一篇的好文章从李老师的笔下诞生了。在此,李老师告诉我们,写作要日积月累,不能急功近利;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要自然朴实,不能故作高深;要读写结合,不要读写分离。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

三、把问题当成课题,做研究型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李老师在书中谈到,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

四、坚持不懈,做永不止步的教师

李镇西老师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他从教20余年,每天都坚持完成好五个一工程--上好每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2024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正是这种坚持不懈、永不停歇的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李镇西老师。

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教育更不能停滞不前。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教师不能有丝毫懈怠,每天都要学习,每天都要反思,每天都要争取做到更好,也许我们永远成不了家,但通过努力,我们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总之,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为;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做最好的老师》的确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首选教材,读后感受颇深,但还有很多尚未完全消化之处,我将继续学习下去,争取不断向最好靠近。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用心做老师,用爱暖童心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用心做老师,用爱暖童心

一直都觉得,读很理论的书非常枯燥,但当我翻开《做最好的老师》,却让我爱不释手,书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乏味说教、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一名教师从教25年来的娓娓道来、诉说衷肠。很多很多的事例,很多很多精辟的话语和篇章汇集在我脑海中,始终让我有种荡气回肠、余音缭绕的感觉。

感受之一、要做一个勤思考善实践的教师。

读李镇西的着作,字2024里行间都透露出教育要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让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和调适思维方式,以前所未有的挑战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思维来面对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呼唤我们要有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与全新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就要具有课程意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面对新课程,我们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真正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美好和和谐。对照自己从事的幼教专业,让我深受启迪,幼儿园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阵地,更应该重视孩子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幼儿教师要更多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让每位孩子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和温馨,让每位家长感受到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推进,不论是国家教育部门还是教育专家,都深深地感悟到只凭空洞的教育理论,是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更需要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参与,教育专家提出的新教育理念虽具有普遍性,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有很多的实际问题,更需要我们基层教师来研究和实施,以此来证实新理念的正确性。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也接触到很多新的教育理念,李镇西的对于教育的观点给了我更清晰的印象。我深深的感受到,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而要能肩负起这样的责任,教师的职业理想,专业素养是相当重要的,做最好的老师,让今天的我和以往的我进行比较,每天都能做好一点,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感受之二、要做一个有智慧善观察的教师。

在和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相碰撞的过程中,让我深切地体会到要趁自己还算年轻,及时给自己充电,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成为一名具有较高素养的教师。在既踏踏实实做好每件具体教育工作的同时,还能不断关心着,思考着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影响,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从而进行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阅读从做孩子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这一节时也使我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智慧的教师要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要能服务、支持、指导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善于透过表象辨别是否,要具有系统思考能力、理解学生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坚定而又幸福地行走。思考我们所从事的幼儿教育工作,我们又该怎样坚持一份毅力:至少是不是应该每天微笑着面对每个家长和孩子,是不是应该每天准备好教玩具,是不是找几个家长讨论一下孩子的家园共育,是不是该读或写一点什么,是不是该备好一节课,是不是该根据孩子需求补充一下主题墙日常的保教常规需要一份坚持,做最好的自己需要一份执着,战胜自我需要一份坚定的勇气,点滴的积淀才能汇聚成超能量,才能闪烁人生的精彩。

随着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的实行,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也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使我们在感到被重视的同时,更加认真地投入工作。

感受之三、要做一个有真性情,有爱心的教师。

阅读第二章中做有思想的教师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这两小节的内容,激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致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麻木、冷漠或者虚伪、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确实,对比我们现今的教育,正逐步在失去朴实的本质,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心灵隔阂正在越来越明显,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担忧。因此,作为教师一员的我来说,在对教育工作的态度上,确实要有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对孩子、对家长都要有教育的真性情,具有一颗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用心做老师。我想,这也是现在大力提倡的师德教育的内核。

同时,从事教育工作,爱贯穿在你工作的始末,就像特级教师闫学老师在《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老师》一书中提到的那样:如果你不爱孩子,那教师这个职业对你来说是太苦了。确实,爱孩子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教育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敬业精神和富有人道性的教育艺术,它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而且还包括教师用爱的情感和言行来感化学生,陶冶学生,启迪学生,教育学生,教育爱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教师的人道修养。

李镇西老师说的: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李镇西老师还说过: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会是最富有的,但你可以是最充实的,你也许不会是最顺利的,但你可以是最乐观的李镇西老师的话激励着我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观,教育观,我告诉自己用心做老师,用爱暖童心!

相信《《做有价值的老师》读书有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做读书笔记的方式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