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父与子的读书笔记 > 地图 > 父与子的读书笔记,2024父与子的读书笔记
父与子的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父与子的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父与子的读书笔记推荐
父与子的读书笔记

(共 9480 篇)

  • 1、 父与子之让人着迷的书的看图说话

    【篇一:书的魔力】

    高语彤

    一天,晚饭开始了,妈妈和爸爸在客厅吃饭,妈妈看见儿子不在,就让爸爸叫儿子吃饭。

    爸爸走到儿子的房间,推开门,看见儿子趴在地上,全身贯注地看书。爸爸说:儿子,吃饭了!儿子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客厅去吃饭了。爸爸心里想:儿子看的什么书呀?看得这么认真呀!爸爸看了看儿子的书,感到很有趣,就也趴在地上看了起来。

    儿子和妈妈刚要吃饭,妈妈说:爸爸呢?妈妈让儿子去找爸爸,爸爸走到自己的房间,看见爸爸和自己一样趴在地上聚精会神的看书,儿子说:爸爸,吃饭了!爸爸和儿子拉着手就一起去吃饭了。

    爸爸和儿子今天就开开心心地度过了一个晚上。

    【篇二:书的魔力】

    王润祺

    中午,乐乐家开饭了,可是,今天饭桌上只有爸爸和妈妈,爸爸说:平时都是乐乐先来饭桌吃饭的呀,今天是怎么了?妈妈说:乐乐在卧室里看书呢,你去把他叫出来吧。

    于是,爸爸就急匆匆朝乐乐卧室走去,他一推开卧室门,就看见乐乐趴在地上,两腿翘的高高的,两手托着下巴正目不转睛地看书。爸爸说:乐乐吃饭了,别看书了。

    乐乐听了之后就不耐烦地走出卧室,爸爸刚要伸出手把书合上的时候,却被书里的内容吸引了,便看了起来,乐乐到了饭桌上飞快地吃了起来,吃着吃着,妈妈突然生气地说:你爸爸呢?刚叫你出来吃饭,结果你爸爸又不出来,乐乐,你去把你的爸爸叫来。

    乐乐走进自己的卧室,看见爸爸也在看那本书,乐乐生气地说:你不让我看书,你还看了起来。爸爸听后赶紧把书合上,和儿子一起吃饭去了。

    【篇三:书的魔力】

    时静茹

    一天中午,妈妈做了一桌香喷喷的午饭,妈妈喊道:吃饭了,吃饭了爸爸从卧室里走到饭桌前坐下来,爸爸一边吃饭,一边指着儿子的椅子说:儿子呢?妈妈指着儿子的卧室说:他在里面看书呢。

    爸爸急忙走到儿子的卧室,看见儿子聚精会神的趴在地上看书,两腿翘得高高的,两手还拖着下巴,爸爸对儿子说:开饭了,快去吃饭。

    儿子不情愿地走出来,爸爸弯下腰正要把书合上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便不由自主地看起来,儿子走到饭桌前坐下来,赶紧吃饭。吃着吃着,妈妈生气地说:去叫你爸爸,还吃不吃饭了。儿子进了卧室后,看到爸爸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样子在看书,儿子生气地说:爸爸,你不让我看,你倒看了起来。

    爸爸听后赶紧把书合上,从地上爬起来和儿子一起去吃饭了。

    【篇四:书的魔力】

    位雨梦

    星期五中午,妈妈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午饭,妈妈说:开饭了,开饭了。爸爸从卧室里走过来,坐在凳子

  • 2、 《父与子》的读书笔记

    《父与子》讲的是父与子之间发生的好笑故事,而且全部用简单的漫画形式进行生动的体现。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父与子》的读书笔记,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父与子》的读书笔记1

    昨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父与子》,它的作者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其中父子善良、正直、宽容的艺术形象,处处充满着智慧之光,时时流露着纯真的父子之情。

    《父与子》是一本幽默、温馨,流露岀纯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伦之乐,感人至深。生活在纳粹统治的恐怖阴影下的人们,在这组作品中看到了一个久违的澄清无比的世界。

    在这本书里,没有战争,没有歧视,没有政治,有的只是一个慈父、一个稚子,他们之间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善良和温情是永远不变的主题。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鱼儿的来信》这一篇,它讲的是:儿子不想钓鱼,于是他把写好的信挂在鱼钩上,然后回到船上对爸爸说:“爸爸,您的鱼竿动了。”爸爸闻声大喜,结果捞上来一看,信上说:我们今天不来了,敬礼!鱼儿。

    我还有一篇很喜欢的,是《生日礼物》讲的是:爸爸看着儿子和小猪们的创意表演,爸爸开怀大笑的事情。

    相信所有看过《父与子》的人都会被那对天真纯挚、风趣可爱的父子逗得哈哈大笑。希望大家都喜欢这对父子。

    《父与子》的读书笔记2

    父与子,他们过着无忧无虑,快乐温馨的生活,从一对普通的父子成了皇宫的继承人,又漂流到无人的小岛,最后他们意外的遇到潜艇有回到了宫殿。他们是那么的善良、淳朴的性格和深深的父子情一直伴随着他们到漫画结尾。这部漫画以深深的父子情感动了数亿读者,但其间又不失搞笑之风。

    故事中爸爸深爱着自己的儿子,虽然没有真正为我们说明,但在他的每一个举动中,都可以看出这一点。他非常善良,也非常的幽默,同时还有一种傻乎乎的感觉,让人一见到他就有一种想笑的感觉。这个爸爸还经常看见儿子犯了小错误打儿子。不过;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这真是一位爱自己孩子的父亲。

    故事中的儿子是一个聪明、淘气的小男孩,他时常会“捉弄”老爸,但同时他又会使用他的小聪明替爸爸解决问题,却有时会被爸爸理解错误,招来一顿痛打。他爱他的爸爸,当他的爸爸受到别人嘲笑时,他总会替他的爸爸向旁别的人说爸爸的能干。有时他看见爸爸做错,又会用自己的小聪明来帮爸爸解决毛病。

    最后两个人写了纸条告别了,但过了六个星期爸爸变成了月亮,一个变成了一颗巨大的星星。

    《父与子》的读书笔记3

    暑假里,我看了《

  • 3、 《父与子》读书笔记
    最近疯狂迷恋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漫画集《父与子》。这是一本超级幽默亲切的连环漫画书。书中的主要人物是一对可爱而有趣的父子。 一个又一个。幽默搞笑的故事看得我每次都捂着肚子笑得前俯后仰,但看过之后,也深深体会他们父子间暖暖的爱。 书中的父亲童心未泯,不但行为举止让人捧腹大笑,而且外貌形象也很滑稽可爱。你看光秃秃的脑袋贼亮贼亮,一双小而圆的眼睛,留着一大把黑胡子,挺着一个特别肥大的肚子。特搞笑吧! 《引人入胜的书》这个故事尤其经典。晚饭时间到了,爸爸妈妈都已在餐桌前坐下来了,可儿子上哪去了呢?你去看看,你家宝贝儿子在做什么,怎么还不来吃饭?于是,妈妈让爸爸去房间找儿子!这时,儿子正趴在自己房间的地上看有趣的幽默漫画书呢!见爸爸来叫吃饭,儿子一骨碌爬起来去客厅吃饭。咦?你爸爸呢?他不是去喊你吃饭了吗?妈妈看看餐桌上还是少一个人,肚子已经咕噜咕噜直叫,很生气!我去。儿子起身又出去了。原来爸爸正趴在儿子房间的地上看儿子刚才看得幽默漫画书呢。这时候的爸爸就是一个不折不扣老顽童,早已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一个人沉浸在书里,双手托着腮帮子看上去就是一个长不大的老小孩。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好玩有趣的漫画故事,每个故事都是那么精彩和幽默。父亲和儿子之间像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他们热爱生活,充满温情,他们善良正直又真诚。看了这本书,好希望我的爸爸也能和书里的父亲一样可爱好玩,少一些威严和火气,多一些幽默和温情。

  • 4、 《子罕不受玉》的读书笔记

    春秋战国时代,宋国有人把一块美玉送给子罕,子罕坚持不受,那人便说:我找人看过了,这是一块上等美玉。子罕说道:你误会了,我把廉洁视为美玉,你不授,我不受,那么我们就都有了自己的美玉。

    当我读完上面一段话时,我想到了寒假中见到的种种现象:到年关时,很多人都拎着大包小包往干部家跑。可以说是满载而去,空手而归。即使是一个村官,也总能收到很多礼。他们居然也接受得心安理得。这些人和子罕比起来简直有着天壤之别,他们生活在进步的社会却做着古人所不齿的事情。他们在金钱面前纷纷缴械,甘当俘虏,真是羞煞人也。

    英国作家斯麦尔兹说过:犯罪的根源不是金钱,而是对金钱的爱。每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正折射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细想起来那些由领导岗位走向监狱甚至地狱的人们,有几个不是因为对金钱的爱而纷纷下马的,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也着实该让那些为金钱而不惜出卖人格的人惊醒了。

    以史为鉴,可以明心志;以人为鉴,可以正言行。真诚地希望我们这些还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能从子罕不受玉的事例中受到启示,从现实中一个个腐败案件中接受教训,不断提高人格修养和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抵御各种社会不良现象的侵袭,积极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请记住这句珍贵的人生格言吧:鸟翼一旦系上黄金,便再也不能在蓝天翱翔。

  • 5、 父与子的优秀读书笔记参考

    父与子读书笔记

    我们学习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我被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感动了,父亲对儿子说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久久萦绕在我的耳边。

    课文写的是有一年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儿子被埋在废墟下,父亲非常伤心。他想到曾经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知道儿子在等着自己,不顾一切要把儿子挖出来。有很多好心人劝他不要挖了,太危险,没有希望了。但他只是问:“你是不是帮助我?”人们都认为他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终于听到了儿子的声音,并救出了儿子和其他的孩子们。

    文中的这位父亲太伟大了!他不怕受伤,不怕受累,人们都劝他,他也不听。因为由伟大的父爱产生的力量充满着这位父亲的全身。

    我的家人也像文中的父亲一样爱我,一到冬天,奶奶就会给我做暖和的棉袄;爸爸总是接我上学、放学,给我检查作业;妈妈不辞辛苦地给我洗衣服、做饭……,我也曾让他们操心生气,但他们依旧很爱我。

    有一次,我在学校里生病了,妈妈知道后马上赶过来,带我看医生,给我吃药、调理饮食,我问她累不累,她却说:“为了你能尽快好起来,我不怕累!”

    文中的父亲对儿子说:“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我们也天天被父母家人的爱包围着。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帮父母做家务,不让他们操心,让他们天天开心,让爱永远与我们在一起。

    父与子读书笔记

    从这篇文章,我还想到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上星期,我生病了,不停地拉肚子。爸爸妈妈一晚上都没睡觉,一直守在我的身边。半夜时,每当我睁开眼睛,总看见他们在我身边,怕我脱水,我一醒就给我喂生理盐水。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我的病很快就好了。父亲母亲对我的爱虽然不惊天动地,但平平淡淡的爱更令人难忘。

    爱,会使人坚定和勇敢;爱,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会创造奇迹!有爱的世界真好!我要像爸爸妈妈爱我一样的去爱他们,像老师爱我一样的去爱老师,像同学爱我一样的去爱同学!用爱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把这种爱传递下去。我要实现我的诺言!

    父与子读书笔记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

    这篇文章记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与他儿子的故事。父亲跑到儿子的学校,看到一片废墟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坚持要从废墟中救自己的孩子。而其它孩子的父母看到

  • 6、 向田邦子怀旧情结的读书笔记

    家里人,其实是最麻烦,最难缠,最不能坦诚相待的。但家人仍然要生活在一起,在一起令人安心。

    日本著名编剧、随笔家、小说家向田邦子最擅长描写家庭题材,代表作是《七个孙子》和《隔壁的女人》。擅长刻画家庭关系的向田邦子,却从未成立自己的家庭,她对家庭关系的观察以及用于写作的素材多数来自自己的父母。

    同样擅长刻画家庭关系的导演是枝裕和曾经这样评价向田的创作:“价值观不单一,这一点非常重要......家里人,其实是最麻烦,最难缠,最不能坦诚相待的。但家人仍然要生活在一起,在一起令人安心。这是她作品中最迷人的地方。”

    向田邦子的小说《隔壁的女人》收录了五个关于家庭题材的故事。每一个都十分精致,通过细节的刻画展现出现实婚姻家庭中细致入微的情感,呈现出人性最真实最袒露的一面。

    比如故事《隔壁的女人》中,男主麻田与峰子关于登山的那段对话,描写得简直绝妙至极。邦子用地铁站名比喻女人的身体,全篇不曾出现一句关于肉体的描绘,却让人遐想连篇。

    关于婚姻,你如何看待;关于责任,你如何承担;关于第三者而面对分手的窘境,你又如何抉择;关于只有你知道的家庭秘密,你应该要装作不知道,却又渴望家庭的完整;关于恋爱,有时并不仅仅是两性之间的愉悦,还有可能给家庭和个人带来新的希望。

    向田邦子的五个故事不断探讨着这些琐碎而又细微的问题。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展现出普通人平凡的生活。故事中有你有我,有你我生活的城市,有你我遇到的问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以理智的目光看是丑恶的东西,以感情的目光看却是绝顶美丽。”

    现实生活有时没有那么美,一思索都是疑问,面对问题,每个人都持不同的答案,有时甚至找不到答案。

    在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作品里,向田邦子却将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描绘成一幅绝顶美丽的故事。你可以诋毁那些角色、人物以及那些事,但你无法指责一件朴素而绮丽的艺术品。

  • 7、 《夫与子》的心德体会

    十七世纪的德国动物画家鲁斯以善画羊著称。他的画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山羊、绵羊在各种情况中现出的各种姿态。歌德曾经这样称赞过他的画:我每逢看到这类动物,总感到有些害怕。看到他们那种局促、呆笨、张着口象在作梦的样子,我不免同情共鸣,害怕自己也变成一只羊,并且深信画家自己也变成过羊。鲁斯仿佛渗透到这些动物的灵魂里去,分享它们的思想和情感了,所以能使它们的精神性格透过外表皮毛而逼真地显露出来,这无论如何都会使人惊叹的。

    歌德的这段话道出了一条重要的艺术创作经验:只有进入所描绘的对象的精神世界,一个艺术家才能将笔下的对象写活。这条经验当然也适应于文学创作。一个作家要刻划出个性鲜明,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他也要象一个好演员一样,进入角色,使自己也仿佛变成所要描写的角色。不同的是一个演员一次只演一个角色,而一位作家写一部或一篇小说,却要演几个甚至几十个不同的角色。

    清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记》里曾谈到这种创作的愉诀:我欲做官,皿顷刻之间便臻荣贵;我欲致仕,则转盼之际又入山林,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婿、西施之元配,我欲成仙作福,则西天蓬岛,即在砚池笔架之前,我欲尽孝输忠,则君治亲年,可跻尧、舜、彭筏之上。他根据自己的这一创作经验指出: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无论立心端正者,我当设身处地,代生端正之想,即遇立心邪辟者,我亦当舍经从权,暂为邪辟之思。这就是说,一个作者要刻划人物,首先就必须进入人物的精神境界,即梦往神游,象鲁斯画羊一样,让自己的灵魂仿佛渗透到这些人物的灵魂里去,分享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从人物独特的精神境界出发,设身处地地、即真实地描绘出这个人物所应具有的言谈举止和心理状态,才能准确地、生动地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不致于凭空捏造、主观想象地将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来代替所描绘的人物的思想性格。 有成就的作家写作时,总是精神专注地进入人物的精神境界而梦往神游。许钦文回忆,有一天他去砖塔胡同看鲁迅先生,一进门,和鲁迅住在同一院子里的一个女孩子就对他说:昨天晚上,大先生家里好象有客人,半夜了,还在高声谈话呢!到了鲁迅的房间里,鲁迅给他看了《幸福的

    家庭》的原稿,他才明白,所谓高声谈话,原是鲁迅先生在独自朗诵这篇小说稿,并非真有客人讲话。在文学史上,这种描绘人物时深入进入角色的佳话决非个别罕见
  • 8、 坚持,创造奇迹之谈《地震中的父与子》

    前言: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的读后感频道为广大学生朋友收集整理了坚持,创造奇迹谈《地震中的父与子》,供大家学习!

    坚持,创造奇迹谈《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真是催人泪下。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以为父亲安顿好妻子,去救儿子。38小时过去了,父亲救出孩子和14个小孩。他们无比幸福的拥抱在一起。

    文中最催人泪下的是这句: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它让我想象出那位父亲挖了36小时,而且不停歇,肯定非常疲劳,我们通常学习4小时就叫苦连天,而他为了完成诺言却坚持了下来了,那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坚持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如果他当时放弃了,就不会再见到自己的儿子。

    父亲救出儿子,当然离不开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在废墟下心中一定充满信心:爸爸肯定在找我,他会遵守自己说过的诺言!只要他活着,一定会救我和同学出去的!他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总会跟我在一起!接着他组织大家:大家不要慌!总会有人救我们!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救我们出去!在这里,不乱动,总会出去的!再坚持一会儿!坚持就是胜利,我们不能放弃!

    坚持,创造奇迹。如果父亲不坚持救出儿子,儿子不坚持等待父亲,他们就不会在39小时候相见和拥抱!

  • 9、 父与子读书笔记范文
    父与子读书笔记范文

    父与子读书笔记500字

    说实话,《父与子》是我看得最久的漫画书,我记得第一次看它是在寒假的时候,老师推荐我们买,我就立即把它买回了家,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一边吃东西,一边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我一看封面,咦,就很有意思。画面上的三个人,有一个坐在木马上的小孩,还有一个长得像甘蔗的人和一个长得像皮球的人,其中:“皮球”在倒立,“甘蔗”在扭着头,给小孩子剪头发。而且“皮球”的屁股上还顶着一顶帽子。我一下子明白了,坐在木马上的是儿子,那根“甘蔗”是理发师,而倒立着的就是孩子他爸了,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开书看了下去,我发现,这本书里面的故事更好看,每一页都有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雪人的反击》让我明白了做人不能太过分;《会走的箱子》告诉我,人不要动歪脑筋;《我们还缺少的晨报》告诉我们要敢于创新。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失败的音乐会》。一天,父亲和儿子想办一场音乐会,于是,父亲买了一把萨克斯,儿子买了一把小号。两个人回到家,滴滴滴地开始练习。可是,两个人都认为对方吹的不够好,所以最后只是各自坐在一边生闷气,音乐会最终也没有举办。后来,他们两个盯着自己的乐器看了很长时间,父亲发现自己的萨克斯像个烟斗,儿子觉得自己的小号像个平常玩的吹泡泡玩具,于是父亲倒了几盒烟丝在萨克斯的斗里,点上火,美美地抽了起来;儿子拿来一大桶泡泡水,把小号的口泡到里面,吹起泡泡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东西都不是绝对的只有一个功能,要学会开动脑筋,开发出新的功能。

    父与子读书笔记500字

    几个月前,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是《父与子》(全集、彩图版),它是德国的埃·奥· 卜劳恩的漫画作品,它又搞笑又好看。主人公就是父亲和儿子,讲述的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其实很多故事都来自于卜劳恩和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 照,所以我读起来觉得它很真切。比如其中有一个故事,名叫“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父亲在看报纸,儿子不知在写什么,手里还拿了三个 汽球,儿子写完后,把三个汽球绑在信上,让汽球带着信飞走了,这时父亲还不知道。过了一会儿,父亲带儿子去野外郊游,他们坐在一节木头上休息的时候,父亲 突然看见天上有三个汽球带着一张纸在飞,父亲很奇怪,拿下来一看,上面写着:“谁看信,谁就是疯子。”

    下面署名是儿子。爸爸看信时,儿子很紧张地站在一旁 看着他父

  • 10、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心得体会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作为歌颂伟大而深沉的父爱的经典课文,一直被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所选载。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心得一

    这学期新的语文书发下来以后,没有几天我就把课文看得差不多了。书里面的每一篇课文我都很喜欢,但是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篇就是《地震中的父与子》了。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后,一位父亲去他儿子的学校,救自己儿子的事。

    这位父亲以前对他的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后来地震来了,他相信儿子在倒塌的教室里等着他,于是他不怕危险,不听别人的劝阻,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艰难地挖下去,直到第38个小时,才把他的儿子和14个同学救了出来。实现了他始终和儿子在一起的诺言。让我非常感动。

    过去人们都说母爱是伟大的,可是读完这篇课文后,我觉得读父爱也同母爱一样伟大,同母爱一样的比山高、比海深,是什么都不能代替的。我要告诉大家:我们要珍惜它,要像爱自己的母亲那样去爱自己的父亲。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心得二

    跳过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正在展示魅力了。一、二、三、四单元在前头欢乐,将迎来了五、七、八单元和期中、期末考。其中,我对刚学的第六单元《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十分感兴趣。

    本文主要讲了一位父亲在地震的废墟里,不顾劝告,坚持不懈地寻找他的儿子,经过38小时,终于把儿子、儿子的同学救出废墟。这篇文章让我深深地感动,也了解到父爱是那么的伟大。

    本周,爸爸要外出集训一星期,这回好让我尝了一下爸爸不在身边的感受了。

    以前,爸爸是早早地起来催我起床,不要慢吞吞的。搞定后,还帮我提书包下去开车等我。下到楼下,坐上爸爸的车,边和爸爸聊天边系红领巾,唿唿两下就到学校门口了,还经常来得太早,先在车上小休一会儿呢。下午回家后,爸爸马上哐哐铛铛地把一桌可口的饭菜做出来,叫我快吃。晚上,客厅不时传来爸爸锻炼身体、聊天的声音。

    而现在,却相反了:早上本来爸爸帮我提书包、水壶,变成我自己拿了,有一次我还忘带呢。早上本来是爸爸接送的,现在变成要早起床去坐公交车

    幸好,一个星期过去了,宝贵的回来了,我可要好好珍惜。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心得三

    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简短的一句话,却饱含着儿子的信赖和父亲的承诺,也是因为这句话,让他们成为了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些天,我们班学习了《地震中的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9-15

  • 2019-11-12

  • 2023-03-03

  • 2023-04-23

  • 2019-10-11

  • 2023-02-1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2-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1

  • 2023-05-27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3-06-02

  • 2022-11-29

  • 2022-09-30

  • 2019-09-20

  • 2023-05-11

  • 2019-09-20

  • 2022-06-10

  • 2022-01-27

  • 2019-09-22

  • 2023-02-24

  • 2019-09-20

  • 2019-09-20

父与子的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父与子的读书笔记栏目为大家提供父与子的读书笔记、2024父与子的读书笔记,父与子的读书笔记摘抄,父与子的读书笔记大全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