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扶阳讲记读后感 > 地图 > 扶阳讲记读后感,2024扶阳讲记读后感
扶阳讲记读后感相关栏目
扶阳讲记读后感热门栏目
扶阳讲记读后感推荐
扶阳讲记读后感

(共 3563 篇)

  • 1、 读《扶阳讲记》有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读《扶阳讲记》有感

    郑婧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火神派”这个词,而当时仅仅知道它是中医各个学派中的一支。很多人都不提倡立派,但是为什么“火神派”能在中医的没落阶段中兴起并延续,而后又促进中医的发展,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而这本《扶阳讲记》正是对“火神派”的一个陈述,将一个真正的有实际存在意义的“火神派”展现在我们眼前。而这本书也正是围绕它的“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的指导思想和“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的治病立法原则展开的。

    1扶阳之理

    在《扶阳讲记》这本书中,卢崇汉老师谈了自己的业医感悟,更多的谈的是一种扶阳理路。而在他的业医感悟中描写的也是自己对扶阳理路的认识、思维及实践探讨的过程。

    卢崇汉老师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从小就受中医文化的熏陶,甚至认字也是从认识中医名词开始的。从十一二岁就开始读中医经典,祖父辈们为他讲解,加上自己的理解和领悟,十六七岁就能自己在临床上开方治病了。

    与其说是一个家庭成就了卢崇汉,不如说是扶阳理路造就了一代名医。卢氏强调“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卢氏一生治学行医执鞭诲人从不离此理路。

    1.1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

    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即强调阳的重要性。无论是人体自身还是在自然界中都体现着一种阳主阴从的现象。《周易》的根本核心,始终强调了“动”的一面,认为没有“动”就无所谓一切事物的生生化化,这同样也是在强调了阳的重要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也提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说明了阴阳互根的关系中必须以阳为主。人以火立极即以阳为本,阳气在人体中的推动调控精气血津液的运行,维持了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在自然界中,太阳的存在对宇宙所有行星的运行,对地理、天文、历法、气象以及万物的生长化收藏无不存在着直接影响。

    1.2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

    治病在于以火消阴,也就是用温热药来消阴。同时这句话也印证了火神派的治病方法原则“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为什么人们把卢氏学说称为火神派?因为他们以阳为宗,善用姜附,且出神入化。他们真正探讨明白了什么是人体的最根本需要,这也正是人们所不能理解的。当生病时,其发病的根本其实就是阳出了问题。把握好了这一点,他们才能对姜附应用的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1.3组方用药以

  • 2、 扶不扶老人读后感

    扶不扶老人读后感

    老人跌倒到底我们该不该扶起来?

    这个讨论我觉得很有必要。尊老爱幼、救死扶伤历来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谁家没有老人,谁人不会变老?

    由于媒体曝光出诸多诸如彭宇案之类的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诬为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断等逻辑推理的理由判决巨额赔款等案例,越来越多的人对搀扶跌倒老人心存忌惮。

    简单不过的举手之劳,有可能惹来无尽的麻烦。社会公德,传统道德,在我们犹豫的目光中渐渐丧失。

    无良的南京法官、天津法官,以及制裁那些诬赖彭宇们的老人,理应受到谴责,但见死不救的围观者,是否也会受到道德、公义和良心的谴责?

    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最终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的事件让整个社会震惊。公众对老人跌倒出现的冷漠和麻木不仁,整个社会都应该检讨,甚至每一个人都应该检讨。以前一直觉得类似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应该怎么扶这些事情不是个问题,但现在还真成了一个大问题。类似南京法官、武汉老人这样的案例,虽然不能说是普遍的现象,但其折射出来的社会现实却是很严峻的。

    我们对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讨论,这绝非故意夸大问题的严重性,而是针对目前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滑坡出现的现象提出质疑,因为类似人情冷漠、麻木不仁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跌倒老人身上,还有更多其它的案例,比如见义勇为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故事,比如围观跳楼自杀时出现一片幸灾乐祸的快跳的喊声,比如公车上乘客对小偷熟视无睹的常态等等,不一而足,这都早已成了全社会反思的问题,完全是一个社会问题。

    自从南京徐老太事件开始,中国就开始进入国民道德沦丧期,开始瓦解中国人民的道德,想徐老太这种人开始肆意妄为,有法律支持,又可以获取巨额的回报,而且没有任何成本。而彭宇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从而开始冷漠国人的同情心,淡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尔后如钓鱼执法等一系列事件,彻底麻木人们的怜悯之心,造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导致八旬老人倒地1个多小时而无人敢伸出援助之手。我可以肯定,大多数围观昔都是善良的人,可是谁也承担不起那巨大的代价。你能说人们冷漠?

    苍蝇多的地方,是垃圾的原因还是苍蝇的原因?

  • 3、 优秀读后感:《扶不扶》观后感

    扶与不扶确实是很矛盾的事情,但别被少数的负能量事件遮蔽了眼睛,确实,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

    金钱和良知的面前,我们选择良知。面对人们为自己不受冤枉之灾而置跌倒老人于不顾时,面对跌倒的道德,当社会无力扶起时,法律应该帮一把。

    我认为:现如今的人生怕自己吃一点亏,扶起老人这样举手之劳的事都不肯做。就算被老人诬陷,但自己要相信,法律总会还自己一个清白。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美德,如果大家都各自打着小算盘,那这还算美德吗?想想看,如果有一位老人摔倒在你的面前,你伸伸手,一条生命就被你拯救,你转身离去,可能一条生命就会就此终结。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这是传统的美德,应该赞扬。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的结论是老人倒了,我还是要扶,但是我先了解情况,做好现场证据了再扶。

  • 4、 《扶不扶》观后感200字

    今天晚上6:00,我们在cctv-11的《一路欢笑》节目里观看了一些小品,我印象最深的是今年春晚里演过的小品《扶不扶》。 这个小品讲了一个叫郝建的人,在帮助别人时,追尾了。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个老奶奶摔倒在地上,他本来可以装作没看见,但不忍心还是扶了一把。结果,老奶奶偏说她是郝建撞倒的,过了一会儿,处理郝建追尾事故的警察赶过来了,把这个事情给老奶奶讲清楚了,老奶奶才知道自己误会郝建了。 这个小品的语言很生动、幽默,不时地让我们哈哈大笑。笑过之后,让我明白了: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们。因为举手之劳,往往可以让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 5、 小品《扶不扶》观后感500字

    小品我国的一种喜剧表演形式,而近年来又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接连登上春晚的舞台,例如《今天的幸福》《同桌的你》《扰民了你》《你摊上事了》等。而这几天里,我在网上又查到了一个小品,给了我一个深刻地警示,那就是《扶不扶》。

    这个小品主要讲的是“做好事上瘾”的郝建(沈腾饰)拿着自己因为想帮人关后备箱而跟人家汽车追尾之后的几乎撞废了的自行车走在前头,突然,一个老太太摔倒在了后头。郝建本想装出一副看不见的样子,但仍旧忍不住去把老人扶了起来,结果却反被老太太给误会了,以为是他撞得人。郝建用了各种方法来解释,但就是没法跟老太太说明白。直至处理了郝建追尾事件的交警看到了,给老太太解释清楚才还了郝建一个清白。这时郝建说出了一句灵魂台词“大妈,这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 ,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是呀“这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初心难改,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哪怕是被误会了咱也得去帮助别人,哪怕仅仅是帮人做了一件小事也是好的。即使被误会,会有所损失,但只要做了好事心安理得,身正不怕影子斜,再怎样令人难堪、气愤、无可奈何的误会,终究会水落石出,做好事的人一定不会心凉。如今的社会上有不上人因为扶摔倒的老人而被误会,更有胜者还会碰上专门在大街上碰瓷的,愣是被讹了一大笔钱,让不少人不敢去扶大街上摔倒的老人;还有的人,的确撞倒了老人却还不肯承认,一个劲儿的推卸责任,不想作出任何的赔偿。马路上,老人碰瓷讹钱,肇事者推卸自己的责任,这些举动真是让人们心凉。大街上遇到了摔倒的老人,我们到底是扶还是不扶呢?

    “这人倒了咱要是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这样的几句话,值得我们去深思。

  • 6、 《儿童健康讲记》读书笔记

    女儿学校每两周会有家长的读书会,按照规定如果不能去的话要提交相应篇章的读书笔记,这周正好培训小小妈有预约患者所有就不能去了,书一定要读的,笔记也是要交的,正好贴出来感兴趣的家长也可以借鉴着看看。

    第二篇的标题是相信孩子自我成长的能力,上个章节主要讲的是孩子疾病和体制的问题,这个章节主要是论述了孩子成长中的问题。通篇来看很多问题都是家长们现在正在犯的错误而且都是还不以为然常常被忽略。

    p73第一自然段:孩子的许多病患与精神心理因素和家庭、社会环境有紧密的关系。尤其对幼儿,父母长辈的精神状态、思想认识、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形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小环境,这个小环境也是核心环境。本章开篇第一段就把这个最重要的问题阐明了,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教师,所以需要我们每位家长自省,我们足够好吗?我们有缺点嘛?我们希望把这些不要的东西传递给孩子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改掉不该有的坏毛病,尽量让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

    p74第二自然段:“植物在小的时候是不能施肥过多的,因为它的根系还不发达,无法吸收太多的养分,浇了太多的太浓的肥料,反而会把小数的根烧坏,导致小树的枯萎。我在门诊中发现,现在的孩子常常因为吃得太多、太好,导致消化不良,不光是食物,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补给也太多太好。”随着现在物质的巨大富足,满足对于物质的需求变得非常简单,但孩子的需要的真的像孩子想要的那么多吗?相对于物质,在精神上家长又给了孩子们多少营养呢?现在电子产品的泛滥让多少孩子过早的背上了精神上的负担,由于心智没有发育成熟根本无法处理那么多看到的场景以及人物关系,所以学习倡导的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我在家严格控制女儿!在p76中间部分:“孩子在玩现代电子玩具的时候,精神是只出不如的,一直玩,只会让精神越来越散,越来越弱,而和自然的东西交流就有滋养孩子的能量。”

    p76最后自然段:“作为父母要有意识的让自己的震荡减少,让自己的意识、精神、内心清晰稳定,不乱不暴躁,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滋养。这些无形的东西,远远超过我们用金钱、用关系得到的资源。我们现在太在意那些有形的东西,但是这些无形的东西,作为父母可以做到的却不做。这就是舍本逐末。”p80倒数第二段:“如果父母关系不好或者家里气氛急躁、慌乱的,这些对小孩子的体制都会有影响,容易感冒、发烧、睡觉

  • 7、 《儿童健康讲记》读后感400字-关于发烧

    上周正式开始了《儿童健康讲记》这本书的共读。第一篇内容比较多,我重新整理了一下,划分为四个小标题。今天先奉上第一部分,也是众多妈妈们非常关心的热议话题关于发烧。

    1.发热是人体的正常防御反应;(《现代医学百科辞典》是1993年2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了现代医学临床各个方面有可能遇到的情况等内容。)

    2.体质实的孩子容易发烧到很高,并且持续高烧;体质虚的孩子不太容易烧到很高,并且时断时续,反复发烧;

    3.发烧不要盲目追求退烧,针对具体情况来判断,让孩子身体有反应和调适的过程,不追求表面太平;

    4.当孩子烧到很高不得不干预时,可以使用中药、西药退烧或刮痧等,但要慎用抗生素,最好不用冰袋降温,戒生冷,饮食清淡易消化;

    5.孩子感冒和发烧时,观察三焦能量通不通:有没有出汗,舌苔如何,大小便通不通。青春期女孩子还要观察月经是否正常,手脚冷不冷,心情好不好。

    思考:你的孩子经常发烧吗?你是如何处理的?做法上有需要调整的部分吗?调整的难点在哪里?

  • 8、 扶我上战马的人读后感(优质范文)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扶我上战马的人》。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s://www.dhb100.com/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狗娃,那是谁扶他上战马呢?我带着疑问,走进了狗娃的故事。

    狗娃在陕北黄土高原一个河畔的山村里长大,他也是一群野娃娃的领头人。这群孩子在村里疯玩,被当地人称为“八大金刚”。抗战初期,兵荒马乱,难民的到来给村民们带来了无尽的恐惧和不安。无忧无虑的“八大金刚”依然在玩闹中度过,但是这份热闹被彭德怀总司令带领的骑兵队伍所打破。“八大金刚”喜欢彭总的大白马,总是想尽办法去靠近大白马,喂食、逗乐......结果闯了大祸,狗娃被关禁闭。

    在彭德怀总司令的关心下,“八大金刚”和其他小伙伴们开始学知识了,在八路军的教导下,狗娃很认真学习,牢牢地把彭总的话铭记于心。也许这就是革命的星星之火,植根在孩子们的心里。再次返回村庄,彭总发现孩子们收敛了心性,成长了许多,不仅懂得了文化知识,还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见到不幸落水的小八路,“八大金刚”奋不顾身地予以营救。得知小八路脚上的伤疤,投去敬佩的眼神。为了奖励孩子们,彭总不仅让他们骑了马,还给了他们一个刻有“儿童团”字样的枪套,枪套里有一把手枪。狗娃骑着大白马尽情飞奔,仿佛自己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骑马战士。虽然狗娃后面没有再见过彭总,但是彭总的思想在狗娃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后来,狗娃真的成为了一名骑兵战士,跟着部队四处打仗。

    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只要拥有一个梦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不断地努力去实现它。哪怕只是一根火焰微弱的蜡烛,也要拼尽全力把它变成一个巨大的火球,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像故事里面的主人公狗娃,他牢牢地把彭德怀总司令的话记在心里。起初,成为一名骑马战士的信念就像一团微弱的烛光,却深深扎根在狗娃的心里,狗娃一直为成为一名骑马战士而努力,最后梦想成真。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的野娃娃成为了两鬓斑白的将军。

    我们自小就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不管身边的生活有多么困难,只要明确了目标,我们就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把这根弱小的蜡烛变成一颗耀眼的星星,照亮大地。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m.dhb100.com

  • 9、 名著读后感——读《扶我上战马的人》有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扶我上战马的人》的书,使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兵荒马乱、炮火连天的烽火岁月里,一个个原来懵懂、幼稚的孩子渐渐走向成熟,由胆怯、弱小变得勇敢、坚强,直至成为敢于战斗、勇于担当的少年英雄,成为富有的远大理想、富有崇高信念的红孩子。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为了民族的自由和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到来,他们用殷红的热血和无私的心灵,谱写了一曲曲壮丽澎拜的生命之歌。令我感动的人有:勇敢的弟弟、宁死不屈的杨老师、在解放军的带领下,勇敢地骑上了战马并完成了任务的柱子......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这些无私无畏、心地质朴的少年英雄,他们从童年时代起就和自己的祖国、家乡、亲人同命运、共患难,随时准备和敌人斗争,只为让自己的亲人、家乡的父老过上安宁的生活。我们要学习他们勇敢和敌人斗争的精神。

  • 10、 心怀灿烂,终有千阳_《灿烂千阳》读后感

    心怀灿烂,终有千阳_《灿烂千阳》读后感2000字:

    这几天在读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主要是以女性视角描写了社会压迫和战争下的妇女生活状态。

    文中的女主一玛丽雅姆是个私生女,虽然表面上父亲每周四会去她和妈妈生活的小泥屋看望她。和她共度几个小时,看起来其乐融融。可实际上父亲一直视她为耻辱,看她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好过一些,只为了救赎自己而已。

    玛丽雅姆满意心希望能得到更多父爱,渴望她的那些兄弟姐妹接受她,母亲去逝后,父亲迫不得已把她接入家里,安排在客房居住。

    可是父亲的三位太太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她才15岁,就强行把她嫁给了45岁的鞋匠拉希德。

    他是一个粗暴,自大,极度大男子主义的人。玛丽雅姆流产了7次,每次她都心怀希望,以为幸福阳光的日子即将来临,可是真主给了她希望,却又收回去。

    这种得而又失的感受最让人痛苦。于是丈夫渐渐显露出暴躁的本性,嫌她做饭难吃,每天都有说不完的借口揍她。

    有一次玛丽雅姆做饭,拉希德故意鸡蛋里挑骨头,说她煮的饭太硬了,嘭的一声把饭菜掀翻在地,出去外面抓了一把石头放在她嘴里,硬要她嚼下去。玛丽雅姆不断求饶,臼齿咬成了碎快,流血不止,苦不堪言。

    每天都要忍受丈夫的家庭暴力,玛丽雅姆活的战战兢兢,害怕到只要听到丈夫夜里回家的脚步声,每次钥匙开锁的咔哒声,房门打开的吱嘎声都让她心跳加速。每日她都在恐惧中度过。

    这是一个典型的没受过教育,只能依靠丈夫生活的一些阿富汗妇女的缩影。她们地位低下,整日穿着布卡,连脸都不许让陌生男人看到,只露出一双眼睛在外面。没有自由和权利,只是男人的附属品。

    文中的另一位女主角莱拉,比玛丽雅姆小19岁,受过教育,她的父亲曾经是位大学教师,认为受教育是头等大事。

    虽然她的父亲在生活中有点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窘迫,但是他饱读诗书,给了她很多的精神力量。

    莱拉的母亲因为在战争中失去了两个儿子,本来乐观爽朗的她从此一蹶不振,给家庭笼罩了一层阴影。但是莱拉和父亲还是勇敢的面对生活,从不抱怨。

    那时莱拉还不到10岁,就承担起家里的所有家务活,因为她的母亲整日躺在床上抑郁寡欢。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成问题。

    莱拉代表了阿富汗另一批新时代受过教育的现代女性。她们可以上学,找工作,甚至有的还可以谋得一官半职,那时阿富汗君主立宪制被废,改为了阿富汗共和国。

    新政府重视教育,尤其是女性,办了一批女性扫盲班。给了女性很大的权利,她们可以学习法律,工程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6

  • 2019-10-11

  • 2019-10-04

  • 2019-10-28

  • 2019-09-21

  • 2019-09-28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1-08

  • 2019-09-22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22

  • 2019-10-24

  • 2019-10-29

  • 2021-09-01

  • 2021-08-03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扶阳讲记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扶阳讲记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扶阳讲记读后感、2024扶阳讲记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