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充实作文 > 地图 > 充实作文
充实作文

(共 2611 篇)

  • 1、 学习写得充实_650字

    提到国庆节,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大概是又有几天假日来放松,赶紧打开电脑订购机票去某个心仪的城市看看。许许多多的人如是想,于是造成各种交通瘫痪,马路上只能行人不能行车,景点中看的不是景点是人头攒动······人们以为凑个热闹赶着国庆游就算是国庆。其实恐怕大家就是为了自己能潇洒走一回能走出压抑自己已久的城市而游,哪管庆的是国庆还是别的节日?欢庆是欢庆了,庆的是自由!

    什么是国庆节?顾名思义是国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日子,是新中国的象征与纪念日,是几十年抗日、内战之后得来的新希望,是几十万、几百万鲜活的生命换来明天的纪念!它是一种信仰,是注入了万千先辈的期待与骄傲。他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新征程。

    我们只期盼着国庆节的到来,在别的国家看来,是我们在为迎接纪念先辈的日子而欢腾,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这些呆在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却是为了几天的假期而兴奋不已。为什么我看到电视上那些华侨们为了这个纪念日升起五星红旗时满心的骄傲与正处中国大地为旅游图便利而乱扔垃圾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我会看到华侨们为庆祝国庆载歌载舞而我们却在为拥有更多的假期而争吵不休?这是一定要等到没有拥有时才开始怀念和反思吗?

    在这样的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我们缺失的是一种民族的认同感与文化的归属感。国庆节年年有,但文化缺失现象依然也有发生。是否应该有人来提醒我们,我们的国庆节不应只这样过。又或者我们应逐渐意识到国庆节不是旅游节,它是一场盛大的节日,以国家为主题。

    欢度国庆中“欢”似乎已够,可庆祝的“庆”却没有兴起。这值得我们深思。

  • 2、 学习写得充实_1200字

    风霜雨雪是天空的符号,四季更迭是大地的符号,断壁残垣是历史的符号。和这些相比。我家的符号朴素得可怜,但又因其价值胜过无数珍宝,它们是——

    一、百味厨房

    厨房虽小,却自成一个世界。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各式各样的食材,它们巧妙的组合方式让人惊叹且享受。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带我进厨房劳作。对于工作繁忙的母亲来说,每天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了解我一天的情况并进行教育。剥豆子剥得酸痛的手告诉我;要想得到,必须先付出;切菜留下的伤痕让我体会到大意的后果;通过尝试各种调剂的用量,我明白了凡事不可过度。

    勤劳,节俭,学会珍惜所拥有的,做事有始有终等许多道理都是母亲在厨房里言传身教。辛辣的白菜,青涩的苦瓜,醇厚的肉香,还有母亲偶尔的斥责与嘉许。厨房的百味不仅赶走了饥饿,还教给我为人的基本准则,我的人生也因此有了味道。

    二、悠悠琴音

    指尖轻拨,泠泠琴音穿过幽怨的汉宫,飞越天边的彩云,最后停在高山流水。

    外公说;“学习不仅要修身,还要养性。”于是,悠扬婉转的琴音成了我家的符号。

    郁闷时我会奏一曲凄伤的《寒鸦泣》来发泄不快,畅快时《洞庭新歌》以它轻快的节奏把我满心的欢喜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的琴音还是抚慰家人的良药。父亲耿直,工作上常遭遇不顺,被人排挤,每当这时,我都会为父亲沏上一杯清茶,请他坐在一边。什么都不用说,什么也不必说。气势雄浑的《破阵子》能比言语更好地传达出我对父亲最真诚的爱与支持。

    母亲常笑说:“头痛难忍时听你一曲《空山鸟语》,浑身都舒爽了。”

    这也是我琴音的意义所在。

    三、“红黑榜”

    整洁的房间,老旧的用具,栽满花草颇有意趣的阳台,但要说最惹眼的,非书房那扇与众不同的门莫属。它的左边用缤纷的水彩绘有许多美丽的花卉,右边却被钉子扎得千疮百孔。

    它的名字叫做“红黑榜”。每逢有家庭成员犯错时,做错事的人就钉一颗铁钉在上面,“家”就多了一道丑陋的裂痕。而当有喜事时,外公会庄重地画上一枝开得正娇艳的花朵

    自从有了“红黑榜”。嗜烟如命的外公戒了烟,父亲也离酒远远的,有了“红黑榜”,我不再发很伤人心的坏脾气。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低调做人,”“慎重交友”等都是我家的符号,比任何价值连城的珍宝都难得。夕阳西下,结束一整天累人的工作后,拖着疲劳的脚步,回到家,便是春天。

    等到时光老去,这些必将会被酿成岁月的美酒,或被谱成一首古老的歌谣。

    阿朱赏析:小蒋的这篇考场作文能脱颖而出,至少有两方面让

  • 3、 学习写得充实_700字

    今天就是国庆节,新闻里的嘈杂声不禁让我想起了六十五年前的今天。那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为什么说她新,因为从此刻开始。中国彻底摆脱了受人欺负的命运。那时候毛主席带着乡音说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刻。四周响起的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喜悦。从此刻开始中国“新”起来了。

    自近代以来。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大门被列强野蛮的踢开。我们就走向了屈辱的历史。我们的尊严被他们所践踏,我们的人民被他们所蹂躏。八国联军侵华掳走中华多少珍宝。毁坏中国多少建筑,所到之处杀人放火,令人侧目。连日本这个曾学师于我们的小岛国都敢挥舞着刀枪向我们袭来。这些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如今,日本对我钓鱼岛虎视眈眈,安倍无时不刻不在否认历史。抹黑中国。参拜靖国神社。这些都说明了日本的野心,日本是不会和中国和平相处的。值此国庆佳节,我们更不能忘记历史。必须提高警惕。让和平能伴我们欢度每一个国庆

    近代以来,随着列强的入侵,涌现出一大批仁人志士。像舍生取义的谭嗣同,他高唱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而死,他是为了民族而死,他是为了革命而死。革命总有牺牲,而他愿作革命的一缕忠魂。国父孙中山,他一生为国为民,他几遭暗杀,多次差点丧命,为了中国革命,他甚至敢在有清朝官员的场合出现只为筹集革命资金。像秋瑾,她不畏死亡,在刑场仍劝导人们去革命,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革命不会成功。我们不会有像今天一样的好日子过。

    在党的领导下如今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快乐,生活越过越富裕,所以我们欢庆国庆,但

    欢庆国庆,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忽视难过的曾经。相反的,我们应该正视历史,勿忘历史

  • 4、 学习写得充实_750字

    当昨日变为今日,今日转瞬为明日、后日乃至漫长岁月中不为所踪的一天,我们渐渐意识到这不是人坐在火车厢内被推着进的错觉,而是真真正正的在人生的轨迹中渐行渐远,人终将长大成熟这是不变的真理。

    人生在世正如白驹过隙,一瞬而已,仿佛恍惚间,岁月在泛黄老年历夹藏着的秋叶中随风飘散,在那零散片段的回忆中存留着的便是不断的接受与改变。

    这迷雾般的空间时间让人有些慌神。从人生落在产房的那一刻,我们就不得不接受这自然规律给予的生的责任,从幼年,青年至老年,在岁月的洗礼与沉浮中安详沉淀,褪去那些青涩的外衣,改变淘汰掉的沉思旧想随之附带的便是成长的华丽——离别。死亡并不可怕,它是人生将尽的一种智慧,是鲜花凋零时的一首挽歌。泰戈尔说: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万物万籁皆是因为有了接受它这一规律而真实吧。

    接受和改变是两种心态,字面上平平,细想下又似乎相悖,如果接受这一切的安排又如何做出改变的计划呢?

    三毛说得好啊,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淡定闲适的心态才能让我们在一些恰不逢时的命运中淡然地接受一份苦难。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一些生死天命、春花冬雪的规律中,唯一能留下的便是那坐看云起时的淡漠,如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既然忘了言,改变不了战火纷争,利益熏心的社会,那就接受它,在田园山水中另觅一番清凉。

    有时我们也需要改变,在那些可以变换的心态,环境中寻到自己的一扇出路之门。当欢笑变为沉默,心在荆棘中迷失了方向,我们可以通过智慧改变一种方式在沙漠中寻得绿洲,要做的便是不断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方向,方能拥有改变的能力,在能扭转时,伸出手,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这样的懂得接受、善于改变的生命方式,无论处于人生怎样的起伏得失中,皆能回肠荡气,百转千回。

  • 5、 学习写得充实_800字

    有人说,人是很容易妥协的。是否在说,我们常常在非己愿的情况下接受不愿接受的事情?有人尝试改变,苦苦挣扎,遍体鳞伤。

    可谁说接受与改变是对立的呢?接受是一种改变;接受,有时也是为了改变。

    三毛曾说:“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横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由此观之,在必要选择时我们无法依赖外物,只能靠自己。接受与否,一念之间。然而生活常常不给我们机会拒绝,只有一个选项的选择题,显得无奈辛酸。

    若是因此而消沉萎靡,那一生便这般庸庸碌碌,可笑也可悲。殊不知接受与改变并不矛盾?接受之后,只要心仍在便可披荆斩棘,最终便可改变。

    你可记得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幽人?那个“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痴汉?黄州遥望汴京,终是回不去了。他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接受。可见他疯癫度日,借酒浇愁?他是智者,懂得改变。

    你在烟雨濛濛中看得见戴着斗笠,穿着蓑衣的他,笑吟着“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在溪流淙淙边看得见他坚毅的身影,唱着“休将白发唱黄鸡”。

    黄州一梦,他乐在其中,他是懂生活的人,接受与改变并存,他最终盛名千古,至今未衰。

    我们的生活,正在于下一刻的无法预料而异彩纷呈。接受与改变,二者共存,相生相灭。没有一劳永逸的改变。也没有无法拯救的接受,我们要做的便是该接受的,就毫无畏惧地接受,可以改变的,就当机立断地去改变。

    你可知道那个二十出头便失去奔跑权力的年青人?你可知道他在无数个时刻想到死?你可知道他在地坛日度一日之后如凤凰浴火重生?史铁生用残损的身躯说出了比健全人更睿智的言辞。他接受了上帝给他的这个玩笑,他沉沦无奈过,可终是了解到接受与改变的关系,他用笔将所接受的改变,换得新生。

    贾平凹说:“人这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只是心中的一泓清泉不能没有月亮。”那由此可认为,接受是向清泉中扔去的石子,改变便是有耐心等待水面平静,明月依旧。

    接受与改变,不是不共戴天,而是相互依存。如果说接受是一个牢笼,那么改变,是牢笼以外的天空。

  • 6、 学习写得充实_900字

    最喜禅宗的一首小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短小却富有哲理,人生就应如同禅宗一般淡泊名利,只求内心的高尚与宁静。这样,便足矣。

    宋朝理学叫王阳明曾说过:“眼明则花开,眼闭则花谢。”的确,美好的事物并不仅仅只是在眼里,并不会因为眼闭而消失殆尽;最美的事物永远都存留在人们的心中。像是一座大山,愈久弥坚;亦像是一坛老酒,愈久弥香……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别人问隐逸的陶渊明,为何住在闹市却不感到车马的喧嚣呢?他仅是一句“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性本爱丘山,但只因错选人生,误落官场,一去便是三十年。他苦吗?他烦吗?他怨吗?他苦,他怨,他恨。但他却因为内心的美好希望,感到人生足矣。为何误落官场且结庐于人境的陶渊明依旧保持乐观的心境?大概是因为他“心远”才“地自偏”吧。他就是因为内心存在着自己归隐田园的美好希望,才能得此快意人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面对与好友的长久分别他却依旧乐观豁达。只要内心想着对方,即便是天各一方,也亦如比邻。内心的事物是最美好、最弥久的,即便天各一方,但内心永存的友谊,使彼此天涯若比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面对被贬生活的感慨。虽是见不着自己思念的人,但是只因为内心对他的牵挂与爱,使彼此感到无限的幸福。内心的事物是最美好的,即便不能亲眼看到对方,但却有着比亲眼看到更浓郁的思念之情。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一对恋人隔着十万八千里,但那又怎样,他们彼此内心思念着对方,即使无法朝夕相处,但只需共饮一江之水便足以化解无尽的愁思了……

    内心的事物永远都是最美,它永远都不会消失,永远都不会褪色。它既不会因为眼明而花开,也不会因为眼闭而花谢,因为一切都在乎于你的内心。心中的美好虽是无形却又有形,它是我们的心灵支柱。

    正如陶渊明内心居住在闲逸的田园,便有了“而无车马喧”的安逸;

    亦似王勃有着朋友间的友谊,便有了“天涯若比邻”的豁达;

    又恰似苏轼心存对情人的眷恋,便有了“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寄托。

  • 7、 学习写得充实_1000字

    寒冬腊月,梅花迎寒傲然开放,花告诉枝头的孤傲,枝告诉花它的经历,花与枝的静然对话构成令人仰望的冬梅园;桂林山水,以其秀丽的风光而闻名天下,山告诉水它的灵性,水告诉山它的隽永,山与水悄然间的对话,构成的壮丽景象让人沉醉;北海沙滩,海告诉滩它的波澜壮阔,滩告诉海它的痴痴等待,海与滩的默默对话令人沉思。一花一枝,一山一水,一浪一滩,所有一切被自然赋有灵性的事物皆在对话,或随性,或深刻。

    花与枝的对话,告诉世人映衬的写作手法。映衬,用此种事物的特征去衬托另一种事物的特点,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耐人深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光下的李白,将映衬的写作手法以完美的方式展现给后人。他定是读懂了酒与月的对话,月告诉醇美的酒它独居天穹的孤寂,美酒告诉月它独居酒美的忧愁。李白用月的朦胧映衬酒的忧愁,用酒的忧愁映衬自己的孤独。月因酒而更添朦胧,酒因人而更显苦涩,三者在无言的对话中相互映衬,其所要表达的内心的孤寂之感早已跃然于纸上,永远留驻在无言的对话中。

    山与水的对话,告诉给世人淡泊的心态。游览桂林山水,人们通常乘一小舟观察路途的风景,倾听山与水的对话。山告诉水它的高耸、伟岸、挺拔和苍翠,如同造物主般看着这个世界,看着世人对它的仰望。世人仰望它的挺立,仰望它的隽永,仰望它的伟大。水告诉山它的灵性、奔波和希望。世人俯视着水,水不畏惧山的高度,伏在山的脚下匆匆流过,时间已不止千年。千年之中,它淡泊名利,愿意成为山的陪衬,陪它一起倾听时间划过的痕迹。千年之中,它是在以自己独有的对话告诉着世人,倘若依旧不能成为自己金字塔的顶端,为何不放下名利,淡泊心智,用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去造就只属于自己的大悟,就算给他人做陪衬又有何妨。船上的人们大悟,在纸上挥洒下淡泊,他们已经领悟到沉静对话中的含义。

    海与滩的对话,告诉人们一条回家的路,海告诉滩它的波澜壮阔,滩告诉浪它的痴痴等待。在这没有语言的对话中,滩等待着浪的回来,又看着浪的离去,又期盼着浪的再次归来。浪的短暂回来又短暂离去,短暂得来不及拥有一句属于它们的对话,但浪却在滩上冲出了一条属于世人们回来的路。遥望着这条路,可曾听到浪与滩的对话是母亲远在家乡对自己的呼唤与思念。落叶归根,望着冲刷出来的路,我们倾听对话,挟手回家。

    我们人的一生都处于对话之中,少年时期同纸对话,将满腔热情挥洒纸上;中年时期同心灵对话,将淡泊品性洒在心间;老年时期同浪滩对话,寻

  • 8、 充实的一天作文600字

    又是充实的一天!时间匆匆流去,转眼间两个月的暑假已过去半个月。常听大家说,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虽然放了假,但放假不放学,我们学习的热情不减,暑假也是充电的好时机。

    太阳升起在东方,照耀出万丈光芒在《美好时光》的优美铃声中起床,伸伸懒腰,打开窗户,开始美好的一天。首先要做的就是每天早上坚持背诵半小时古诗词。这次升级考试语文学科可是让我吃了大亏,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积累古诗词的重要性。翻开《春江花月夜》,我读了起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读过三遍,打开字典查阅了甸、霰的读音,习惯性地又拿起手机接着查阅古诗大意,渐渐明白了这是一首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的大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作者张若虚一生仅留下两首诗,但因这一首诗他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中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诗中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伸缩变化,把我引进了一个目眩五彩、浑然忘我的境界,我不自觉地抬头仰望,闭着眼睛吟诵了起来

    吃过早饭,我得去学钢琴,准备考级。虽然要将一首曲子一遍,两遍、三遍,弹,弹,弹,无数次地弹,弹得过程让我明白什么叫做水滴石穿?什么叫做坚持就是胜利?下午再坚持做20道计算题,提高速算速度与准确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犹豫和迟疑,只有雄心和力量!妈妈的话时常响在耳畔,每天做同样的事儿,虽然偶尔很枯燥无味,但只要你能够静下心,细细品味感受,它就会成为你最好的良师益友!

  • 9、 读书使人充实1000字

    在我心灵的草坪上,开着一朵小花。当它绽放嫩嫩的花瓣时,它想到了第一滴露水。或许有一天.那里会长成参天大树,是那滴露水,使它伸出第一丝根须

    感谢书籍伴我成长!

    蓝天,因为有了白云的点缀,更加深邃;黑夜,因为有了星星的闪烁,更加神秘;心灵,因为有了油墨芬芳的熏陶,更加充实。置身于一方有书的天地,书中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的鲜亮而炯然有神,任凭灵魂放荡不羁地在时空的丛林中驰骋。

    儿时年幼的我们,喜欢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在群星璀璨的夏夜,听那一个个发生在遥远国度光怪陆离的故事。伴着神奇的幻想进入梦乡,再次邂逅令我们魂牵梦萦的主人公我以清澈明亮的目光剖析这个天地,晶莹剔透的文字总会以金子般细碎而闪亮的光芒串连起一个空灵无暇的世界

    稍大一点,我们稚嫩的双手被妈妈牵着踏入知识的殿堂。开启书的扉页,缕缕墨香如醇醇杨柳风,朦朦杏花雨,在心田萦绕,让心花悄然开放,散发出无数感悟的诗行。学会了认字的我们欣喜若狂地拿起一本本有精美插图的童话故事,在风儿轻吹的春日,寻找一方静谧的草坪,任背靠着坚实的大树,与白雪公主一起经理辛酸的历程,和美人鱼共同徜徉在宽阔的大海中,同灰姑娘一道追寻心中瑰丽的梦我的身心魂牵梦萦地陶醉在美丽的童话世界中,于是,小小的思想中装进了大大的渴望,大大的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假恶丑的卑劣,尽在我们追寻的眸子中。

    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精美的童话书被久久搁置在书架上,蒙上岁月的风尘。告别了那个纯真的年代,我们踏上了理想的征途。名著中那些隽永精致的文字时常拨动我们敏感的心弦。午后的阳光缓缓流动,一捧清茗,任目光轻盈地抚过书页,心灵在温暖的空气中感悟、升华。三国演义里硝烟纷飞、战马奔腾的壮丽;红楼梦中钟鸣鼎食、金枕玉床的繁华;水浒传里滴血为盟、不屈不挠的豪迈;西游记里腾云驾雾、翻云覆雨的旖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不卑不亢、勇往直前的绚烂;生命留言里沧海桑田、雾霭流岚的迷惘;雷雨里无可奈何、欲罢不能的矛盾我们领略。在那些瑰丽的文字中,我们感受着曹雪芹的辛酸,李清照的愁苦,施耐庵的侠义,陆幼青的留恋,余秋雨的希望

    文字之所以比烟花更璀璨,是因为,我可以看着它在光滑的纸页间静静旋舞,演绎出永恒,浅吟低唱岁月的旋律。

  • 10、 读书充实心灵650字

    记忆中学校是一片水泥操场,而阅读是旁边一片片咧嘴大笑的花草丛;记忆中学校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海,而阅读是海中玩耍跃动的浪花阅读总是如影随行,伴我走过了十余载。

    当火红的太阳跃过地平线,当和煦的风儿把鸟儿的歌唱传遍大地,我便推开窗户,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好书,坐在阳台上,细细品味。时而因喜剧的发生而畅笑,时而因恣情的一幕而愁眉。秋晨的阳光透着氤氲,将我安静的侧影投向地面,叙说着另一个故事

    这便是我小时候的读书生活中一个小小片段。读书给我带来的宁静喜悦至今都难以忘怀。

    读书的确能充实人的心灵,我爱读小说尤其是一些出自名家之手的小说,读来最有味道。

    去年我买了一本叶圣陶大家小集,里面每篇小说不仅是一个完美的故事,更是一篇发人深省的论文。其中有一文叫新皇帝新衣。读完后,我真是无法不为之叹服。文中的语言幽默而有概括力,简单而不缺乏表现力。最终的结果也是出人意料皇帝竟然在军民的造**中下了台,真是让人拍手称快。作者以他奇妙的想像力创作出了这一篇幽默性的小小说,他告诉了我们写作一定要跟得上时代,有创意、有个性。那些陈腐的之乎者也,人们早就听够了,最优秀的文章一定也是最有新意的。

    阅读充实自我,也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给我们以启迪。

    这个学期以来,已经好久没有静静地品读一本书了,以至于生活变得十分黯淡无味,多彩的生活正慢慢失去它的光彩。读书能让我们从学习的困乏中解脱,进入忘我的境界,最重要的一点是,阅读赋予我们一种心境,一种只有读书才有的心境真实、满足。

    让我们从现在起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心中播下一粒种子。当那粒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站在高处大笑了。

    吉佳丽

  • 2019-10-29

  • 2019-09-22

  • 2019-10-24

  • 2019-10-22

  • 2019-09-23

  • 2021-10-08

  • 2021-10-12

  • 2021-09-10

  • 2021-09-14

  • 2021-10-11

  • 2021-10-12

  • 2021-10-13

  • 2021-09-14

  • 2021-09-15

  • 2021-10-09

  • 2021-10-09

  • 2022-06-28

  • 2021-10-11

  • 2021-09-14

  • 2021-09-14

  • 2021-10-15

  • 2021-10-11

  • 2022-07-26

  • 2021-09-11

  • 2021-09-14

  • 2021-10-09

  • 2021-10-13

  • 2021-09-18

  • 2021-09-24

  • 2021-09-24

  • 2021-09-18

  • 2023-02-18

  • 2022-10-15

  • 2022-12-19

  • 2023-04-19

  • 2023-04-11

充实作文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充实作文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充实作文、2024充实作文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