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 地图 >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2024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相关栏目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热门栏目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共 8829 篇)

  • 1、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1000字

    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用心去读作者写的作品,我们总能从中收获许多感动。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我可以写篇读后感浅谈下我的观点,你对读后感这种写作方式了解吗?下面读后感大全小编为您呈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相关主题内容,敬请浏览以下网页内容!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篇1】

    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在为人处事上学到了很多。“孝”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教育我们,也许有的地方他们做的不能让我们满足,但是孝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忘记的。让我们想想,父母辛辛苦苦养家,一切为我们着想,我们有什么理由嫌弃父母?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爱我们,我们孝父母,没什么可说的。我们的爸爸妈妈都那么爱我们,给我们完整的家,幸福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念恩幸福一辈子,念怨痛苦一辈子。”生活中记得感恩,我们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在社会上生存,有父母的教育,朋友的陪伴乃至以后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人,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眼神,都让我们身上涌起一股温暖。别人关心我们了,我们应该感恩。

    在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按照法律制度处理就可以了。在中国十分普遍,每一起腐败案件发生后,都有许多人在背后活动,找人讲情。没有人情,便办不成事。各种事情的解决,都离不开人情。什么事情都由领导说了算,结果只能脱离民意,自行其是,乃至以公家之权谋个人之私。这必然使民心受挫,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在维护少数人的特权利益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损害了广大百姓的利益。这严重影响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和硬化。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像《圣经》文化和《古圣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

    所有的中华儿女们,让我们把中国传统美德送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篇2】

    假期中,我阅读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书,受益匪浅。什么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文化”一词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之。“文”的本义,是指各种教材哦的纹理。“

  • 2、 范文热搜:中国:传统与变迁读后感范文七篇

    读书,读好书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观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通过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一篇的读后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范文热搜:中国:传统与变迁读后感范文七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传统与变迁读后感(篇一)

    我在书架里无意间找到了一本《中华传统美德》,随便翻翻,内容还真不少呢!

    它分为九个大类,每一类都有六七个故事。有的反映了爱国爱民的事例,有的赞扬了尊老爱幼的品格总之,每一个故事都有它深刻的含义。

    如《皇帝设宴》这个故事,反映了唐太宗对他的启蒙先生――张嗣宗老先生的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的高尚品格。像就在大臣们猜疑不定时,只见唐太宗恭恭敬敬地搀扶着一个老人,缓步走进了宴会厅;张老先生在太宗的搀扶下,慢慢来到主宾位坐下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4篇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4篇。太宗毕恭毕敬地坐在老人身边;唐太宗站起来,手拿酒壶,亲自给张先生满满地斟了一杯酒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唐太宗高尚的品格。也可以从恭恭敬敬、毕恭毕敬、亲自这些词语中体会出来。

    文章最后还说,张嗣宗老先生没有料到几十年后,自己教过的弟子,竟做了皇帝,而且还如此尊敬他这位老人,也证实了上面的话。

    中国:传统与变迁读后感(篇二)

    暑假里,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杀猪》一文,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旁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以前我经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到,为这事没少惹老师和父母生气。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的,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怀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中国:传统与变迁
  • 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精选范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主要讲了中国一些值得我们铭记与了解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本书中,我犹如走进了历史,看到了一个个鲜活而有血肉的人物,让我第一次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历史,去感受历史,令我心潮澎湃。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是梁启超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的一句话,它,不仅仅深深地激励了清华学子,也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刚健宽厚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我想,这句话不仅仅是精髓,不仅仅是清华大学多年来奉行的校训,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标杆和风向标。当我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瞬间有过放弃的想法,猛然想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使我幡然醒悟,遇事不能知难而退,而应不屈不挠,永不放弃,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及时纠正错误,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古代书法,笔下春风”,可算是让我开眼界了。书法有楷、行、草、隶、篆体,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书圣王羲之,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北宋书法家苏轼,他们的字龙飞凤舞,抑扬顿挫,将中国汉字诠释的多姿多彩,五彩斑斓,让我在敬佩这些书法家的同时,又十分的自豪。老师常说,字写的好与坏,代表着这个人的能力高低。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练习,从记笔记、写作业开始,认认真真的写好每个字,传承我们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完全了解这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并有更多的年轻学子传承着令人振奋的中国文化。

    而我,现在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生,但沐浴在中国优秀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肩上的担子仍然沉甸甸的。做为炎黄子孙,我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骄傲,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的今天而自豪。做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我要更加勤奋刻苦的努力学习,长大后接过建设祖国的接力棒,让祖国更强大,让中国文化永放异彩!

    简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阅读,小作者不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了中国文化,更树立了为让中国文化永放异彩而努力学习的志向。语言流畅,内容丰富。

  • 4、 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后感

    假期中,我阅读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书,受益匪浅。什么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文化一词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之。文的本义,是指各种教材哦的纹理。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至十五形态活性质的改变。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话或人类化,是指人类主题通过社会实际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的过程和一切物质与非物质成果。也就是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它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本书的重点在中国文化的昨天,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哲学思想、法律制度、文化艺术、宗教传统、科学技术、民间习俗,增强对国情的理解。第二,增强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以及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第三,辨别中国传统文化的良莠,抛弃其糟粕,集成优秀文化传统、建构具有现代意识的新文化。第四,把我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点,在世界之林中保持民族特色。第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培育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高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习他有助于矫正现代学科分类过细所带来的知识结构单一问题。

    我是一名三年级学生,没有理由不学习中国这么丰富多彩的文化,没有理由不传承中国文化.

  • 5、 《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样》读后感
    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服饰艺术传承中可见一斑。近读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服饰史学者高春明先生著的《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样》,更加深了这一印象。《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样》集作者逾三十年学问之积累,厚积薄发,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作为服饰文化特殊语言的中国传统织绣纹样的沿革、构成和特征。1200余幅弥足珍贵的传世纹样精品编就了美轮美奂的锦绣文章,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所付出的努力真是艰辛。

    中国传统织绣纹样源出古老的中华文化,与中国传统陶瓷纹样、铜器纹样、玉雕纹样、建筑纹样等异曲同工,折射了中华文明的别样风采。作者认为,纹样孕育于中国特定的文化土壤,富于政治、经济、宗教、哲学及民俗学意义,意境深远。中国传统织绣纹样之于政治,乃社会人等身份品级不可僭越的礼制规定:万千纹样上下亲疏有别,维系着政治和伦理秩序;纹样之于经济,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经济模式、技术水准乃至生活水平:自远古时代茹毛饮血的渔猎,及至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耕稼,纹样的题材、风格、配色、造型莫不与时俱进,彰显时代的变迁;纹样之于宗教,集中表现了华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凝聚了人们对于自然神力的虔诚信仰;而龙图腾兼具恐鳄、惊蛇、爱豚、赞鹿、羡鹰之精神寄托,进而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象征,其纹样成为至尊之代表;崇尚生命繁衍的生殖图腾则以抓鸡娃娃、鲤鱼闹莲、凤戏牡丹、交颈鸳鸯、榴开百子、蝶恋花等谐趣无穷、浮想联翩的借代纹样广为流传……

    作者舒展了哲学思维,他写到,中国传统织绣纹样设计汲中华古代文明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之精华,在造型、布局及配色方面娴熟巧妙地运用了对立统一的法则,营造出富于辩证变化且又和谐始终、回味无穷的绝妙意境,堪称中华文化风格的杰出体现。在造型上,中国传统织绣纹样的形体构成无不依阴阳变化之律,或刚柔相济,如该书所举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出土之龙凤虎纹绣衣;或动静结合,如民间常见之飞蝶花卉纹、明清帝王龙袍及百官蟒袍下脚之海水疆牙纹;或曲直相间,如敦煌莫高窟出土之北魏忍冬团巢龟背纹刺绣花边、明清常见之冰梅纹;或屈伸交感,如唐代之卷草纹;或具象和抽象互现,如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朝至唐墓出土之方格兽纹锦、隋唐之连珠纹锦、宋之八答晕和明之天华锦……其有机结合巧夺天工,浑然一体而又毫不做作。在布局上,

  • 6、 《锦绣文章之中国传统织绣纹样》读书心得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样》读书心得

    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服饰艺术传承中可见一斑。近读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服饰史学者高春明先生著的《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样》,更加深了这一印象。《锦绣文章中国传统织绣纹样》集作者逾三十年学问之积累,厚积薄发,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作为服饰文化特殊语言的中国传统织绣纹样的沿革、构成和特征。1200余幅弥足珍贵的传世纹样精品编就了美轮美奂的锦绣文章,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所付出的努力真是艰辛。

    中国传统织绣纹样源出古老的中华文化,与中国传统陶瓷纹样、铜器纹样、玉雕纹样、建筑纹样等异曲同工,折射了中华文明的别样风采。作者认为,纹样孕育于中国特定的文化土壤,富于政治、经济、宗教、哲学及民俗学意义,意境深远。中国传统织绣纹样之于政治,乃社会人等身份品级不可僭越的礼制规定:万千纹样上下亲疏有别,维系着政治和伦理秩序;纹样之于经济,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经济模式、技术水准乃至生活水平:自远古时代茹毛饮血的渔猎,及至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耕稼,纹样的题材、风格、配色、造型莫不与时俱进,彰显时代的变迁;纹样之于宗教,集中表现了华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凝聚了人们对于自然神力的虔诚信仰;而龙图腾兼具恐鳄、惊蛇、爱豚、赞鹿、羡鹰之精神寄托,进而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象征,其纹样成为至尊之代表;崇尚生命繁衍的生殖图腾则以抓鸡娃娃、鲤鱼闹莲、凤戏牡丹、交颈鸳鸯、榴开百子、蝶恋花等谐趣无穷、浮想联翩的借代纹样广为流传

    作者舒展了哲学思维,他写到,中国传统织绣纹样设计汲中华古代文明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之精华,在造型、布局及配色方面娴熟巧妙地运用了对立统一的法则,营造出富于辩证变化且又和谐始终、回味无穷的绝妙意境,堪称中华文化风格的杰出体现。在造型上,中国传统织绣纹样的形体构成无不依阴阳变化之律,或刚柔相济,如该书所举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出土之龙凤虎纹绣衣;或动静结合,如民间常见之飞蝶花卉纹、明清帝王龙袍及百官蟒袍下脚之海水疆牙纹;或曲直相间,如敦煌莫高窟出土之北魏忍冬团巢龟背纹刺绣花边、明清常见之冰梅纹;或屈伸交感,如唐代之卷草纹;或具象和抽象互现,如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

  • 7、 读《尚书》有感——中国传统的政治观

    读《尚书》有感——中国传统的政治观

    中一

    前几日读完《尚书》,获益匪浅。《尚书》中记载了中国早期社会(夏商周)治国者的言论以及政治观念,《尚书》书名之来源,一解“尚者,上也。”即尊贵而具有无上权威之书。《尚书》成书时间甚早,其所阐述的政治观为中国接下来三千年政治体制确定了基本架构,传统的政治模式已经在尚书中得到成熟体现,包括天子、百官、人民的关系、百官分工、治民方略与治国之术等等。因此我想小谈一下我总结出来的《尚书》中表达的理想的政治秩序,不妄图高谈阔论,只想浅尝辄止,与诸君分享与交流。

    政治秩序就是设想一个社会结构该如何编排,权力与资源该怎样分配。政治活动作为万事万物中一种活动,是否应该与自然秩序相吻合?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显然是这样认为的,即政治秩序服从于自然秩序,天地的秩序是人间秩序的模型。“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 (吕氏春秋)。”《易经》中有,“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那么这个自然秩序是什么呢?天地是万物之始,人类即是天地之子。天地的秩序是长幼尊卑:天地生万物,因此天地最大,万物受天地滋养得生,应该感恩天地,顺天时地利而生;在人类社会中,人人皆由父母所生,父母教养孩子成人,孩子有责任孝敬父母以报德。根据这一自然秩序,《尚书》给出了它理想的人间政治秩序:天子承载天命,代替天地统治人间;天子下是官吏,辅佐天子治理天下;官吏下是人民,是社会的大多数,他们像家庭中的孩子,需要教化呵护。下面我们来依次地详细说一下。

    《尚书》中,“天命”是个核心概念。天命即是自然秩序,然而天命无形无体,需要一个实物来承载,这就是天子。天子是天之子,天子的权威并不来自于自身,而来自于天命,因此一定要依天命来治理天下。商二十代王盘庚说,“先王有服,克谨天命。”当天子忤逆天命,他的权威与合法性便会瓦解。书中提到夏、商、周三王朝的更替,前一个王朝的衰落都是因为末代君王偏离了天命。商汤伐夏是说,“有夏多罪,天命亟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武王伐纣时对士兵说,“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天子之于百姓,就像父亲之于子女,有父亲的权威,“天子作民之父母,以天下王”;亦有父亲的责任,“皇建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庶民。”

    然而治理天下事务纷杂,天子一人之力断不能胜任,因此需要一个官僚体系来辅佐。百官直接管理百姓的日常生活,处理具体事务,使得整个国家得以运

  • 8、 中国的传统读后感

    中国的传统读后感(一)

    我在书架里无意间找到了一本《中华传统美德》,随便翻翻,内容还真不少呢!

    它分为九个大类,每一类都有六七个故事。有的反映了爱国爱民的事例,有的赞扬了尊老爱幼的品格总之,每一个故事都有它深刻的含义。

    如《皇帝设宴》这个故事,反映了唐太宗对他的启蒙先生――张嗣宗老先生的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的高尚品格。像就在大臣们猜疑不定时,只见唐太宗恭恭敬敬地搀扶着一个老人,缓步走进了宴会厅;张老先生在太宗的搀扶下,慢慢来到主宾位坐下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4篇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4篇。太宗毕恭毕敬地坐在老人身边;唐太宗站起来,手拿酒壶,亲自给张先生满满地斟了一杯酒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唐太宗高尚的品格。也可以从恭恭敬敬、毕恭毕敬、亲自这些词语中体会出来。

    文章最后还说,张嗣宗老先生没有料到几十年后,自己教过的弟子,竟做了皇帝,而且还如此尊敬他这位老人,也证实了上面的话。

    中国的传统读后感(二)

    近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4篇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4篇。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中华传统美德读后感4篇作文。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

  • 9、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范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是属于这个世界。让我们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吧!一起来欣赏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读后感范文吧!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读后感范文【1】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

  • 10、 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范文

    学习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和谐快乐,这既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又是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收获。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篇一

    在学校领导对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下,在路老师的率领下。我有幸于20xx年5月23日到5月27日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次学习受益颇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深刻的了解。这也是一次文化大餐,丰富了大脑的知识。现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如下:

    学习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和谐快乐,这既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又是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收获。以前,我们遇事很多时候都是根据自己当时当地的心情、情绪来处理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学了传统文化,有一颗宽爱地心,我们会在矛盾冲突发生以前有预见性地化解矛盾,无论何时,都可以以一份“共情”的心,从对方的出发点考虑问题,理解对方,从而更有效地沟通思想,解决问题。

    《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治学求进得道理。一个人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在工作中,如果我们时时如此,积极主动地工作。那么,我们的工作该是多么和谐惬意的一件事。因此,我们要把传统文化学深,学透,学到我们的骨髓里,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

    学习传统文化,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传统文化中蕴涵的高尚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传统文化应该体会到以下几点:学会爱社会,爱祖国和遵纪守法、学会感恩、学会礼仪为先、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廉耻、学会替他人着想、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等等。

    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入更多人们的心灵,走向大众。带来一个和谐的社会。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篇二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底蕴。她源远流长,即从中国产生人类起就有了中国历史,也有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6-2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4-03

  • 2023-05-04

  • 2019-10-19

  • 2022-01-14

  • 2019-09-21

  • 2022-12-04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3-06-11

  • 2022-09-23

  • 2019-11-08

  • 2023-05-18

  • 2019-09-20

  • 2019-11-04

  • 2023-06-21

  • 2023-06-30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20

  • 2023-05-06

  • 2022-03-15

  • 2019-09-23

  • 2019-09-20

  • 2023-03-08

  • 2019-09-20

  • 2019-10-23

  • 2023-05-24

  • 2022-10-02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2024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