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幽微的人性观后感 > 地图 > 幽微的人性观后感,2024幽微的人性观后感
幽微的人性观后感相关栏目
幽微的人性观后感热门栏目
幽微的人性观后感推荐
幽微的人性观后感

(共 1297 篇)

  • 1、 幽微的人性观后感通用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好的电影不仅能陶冶情操,还可以使我们有所启迪。这时就很有必要将内心感悟写成观后感,观后感可以让我们从作品中领悟新的道理和想法,您还在苦恼怎么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吗?以下内容标题为《幽微的人性观后感》,是读后感大全为您特意收集,还请您收藏本文!

    幽微的人性观后感 篇1

    最初认识李老师是因为网络上有很多她关于家庭教育的视频,我曾经专门找了她长达几小时的视频认真听过。李教授能特别自然地从犯罪心理学过渡到家庭教育,从她的专业角度切入到家庭教育领域,还给出许多具体可行的方法。《幽微的人性》这本书,阐明了许多的犯罪来自于早年的心理伤痕和人格塑造,人格问题源于早年,李教授之所以进行家庭教育的宣讲,就是要让父母明白如何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为了未来能减少人格异常,减少犯罪的发生。

    我们有太多的行为是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行为的,这就是父母的身教影响。孩子年龄越小依赖心理越强,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控制力,不在父母攒下的金钱有多少,也不在父母学历的高低,亦不在父母的事业成功与否,而在于父母在他生命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以及在孩子依恋期的陪伴时间有多少。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仅有看到的观念,还会有听到的观念,这就是父母的唠叨,父母所强调的、坚持的东西,如“咱人穷志不短”“人活脸,树活皮”等。这些话语在孩子成年后都会成为其做人的观念。孩子成年后,甚至会用这种话语再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家庭稳定是塑造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前提。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家庭中从一个不谙世事的“生物体”(婴儿)被抚育成能够独立进入社会生活的“社会人”。尽管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还会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及工作场所。但无论我们走出的社会圆圈有多大,家庭永远是这个圆圈的轴心,也是我们的归宿,作文直到我们成熟、独立,然后组成一个自己要负责任的家庭。因此,家庭是人格教育的关键场所。要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家庭。孩子每个阶段需要父母做什么,哪些是基础性心理抚育,哪些是一生的心理抚育?如果不知道,父母有没有去学习?如果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长大了会自然懂事,那就大错特错了。不要以为一个孩子吃饱了喝足了,满足他的物质需求,就万事大吉了。他是顺其自然地长大了,但这种孩子人性有缺失,心理有病态。因为现在的电视、网络就会教育他们,当我们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的种种“毛病”时再

  • 2、 [精品]幽微的人性观后感精选

    读后感大全栏目精选:“幽微的人性观后感”,欢迎阅读。

    幽微的人性观后感 篇1

    《幽微的人性》读后感1000字!

    之前姐给我推荐了圆桌派,然后就特别喜欢李玫瑾老师,觉得李老师言之有物又理性。真的觉得自己的知识很匮乏,而且感觉自己看的社会的黑暗面太少,傻白甜一个,而且傻的有点蠢。这本书原来以为是那种严谨的论作,其实是访谈节目谈话形式进行的,穿插着一些论作。这本书适合家长看,也适合傻白甜看,因为是谈话记录和严谨论作,可读性和专业性都很强。所以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雅俗皆可共赏”。十分好的一本书。

    真的很想推荐给小妹看,想成为有智慧又理性的,还不失可爱的女子。这个世界,女子是多好的词啊,可惜我之前没这个意识,所以囫囵长到二十四岁,没有意识是很可悲的。消除这种蒙昧,读书就是很好的。也想学更多,教出一个更好的小孩。等我有小孩之后,一定要重读这本书,三岁,六岁,十二岁,都是很重要的结点。之前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也有涉猎,孩子小时候还是很重要的。听说过一句很触动心弦的话就是“性格决定命运,那什么又决定性格呢?”这本书中有答案,是小时候抚养人的教养方式,尤其是小孩十二岁之前。提出了最好小孩出生一年后亲自带小孩,也改变了我对未来的一些想法吧,可能会陪我的小孩成长一段时间。

    也认识了自己性格是这样的原因,了解自己一些,就是说小时候被照顾太多的人,可能自理能力比较差,哈哈哈,的确是这样,也比较懒,可见你之所以是你现在这个样子,全都是有理由的。可是有的家长就意识不到这些问题,就觉得没什么,我妈就是,不在乎我的看法,觉得我的大多数情绪只是无病呻吟,也对我造成了一些伤害吧。也怪过她一段时间,懂得多了就知道她只是不会方法和表达而已,况且已经比别人幸福幸运太多。

    我现在就是不自信,冲动,无法自己做决定,有些傻白甜,爱轻信别人,还有一点,书中写的,我摘抄了一段是“共制67人死亡,10人受伤,强奸23人”每次看这个就觉得难受,我对社会的黑暗面真的是了解的太少了。还有一段“从小家境就比较顺,人比较善良,属于那种温室里养出来的花朵,所以她们对这个社会、对人了解非常少,因此也就比较任性,自己选一个,太相信别人,以前我特别强调善良,但是我真的想说,善良如果没有脑子,那就是愚蠢,很容易被别人伤害,这两个女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太轻信别人,把别人想得太好,没有一丁点察觉和自我防护意识”我的妈呀,就是说吧,人家做

  • 3、 幽微的人性读书笔记

    一、重视儿童早期早期发展

    李玫瑾教授在书中说:人的问题都是早年的问题。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叫父母皆迫害,可能大家也有了解。所有的爸爸妈妈看到这个都会感觉心里不舒服,家长所有一切都给了孩子,孩子为什么还会抱怨呢?其实关键不在于物质上的满足,而更多的是在于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是否满足。李玫瑾教授在书中提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那个时期也乱也困难,但是那个时期的好像这些案件没有这么恶劣,那现在经济快速发展了,为什么案件会这么多?最大原因在于作案人的这些情感异常,情感异常在哪里?在于他们成长过程中情感养育的这个过程缺失了。其实这一点就很好理解了,特别是深圳这个地方,家长很多都是双职工,孩子早期成长过程当中,家长的陪伴时间没有那么多的,孩子上了小学以后,每天晚上家长也有陪伴,但是更多的是用在了学习辅导上,而学习辅导是一个对双方压力都很大的事情。这个是现实的问题,因为在深圳这个地方要想生存下去,那家长上班双职工也是不得已的。第2个原因就是深圳的升学压力真的是很大,无论家长老师还是学生都在这个压力之下。那么这样一来情感养育,情感抚养情感陪伴的这个过程是有很大缺失的。作为教师,我们能做什么?

    二、我们作为教师还能做什么?

    我们作为教师很难去改变这些客观的东西,甚至比如说我们现在发现的一些家长养育孩子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都是无能为力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就让问题在自己这里结束。

    三、悲悯、理解之同情

    李玫瑾教授书中提到的这么多,这些罪犯都是罪大恶极。但是,李教授讲到的更多的是他们犯罪背后的原因,不是说帮他们洗脱罪行,而是分析这些问题来自哪里。这一点对我自己触动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作为一个年轻老师,当我发现我们班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我总是习惯性的就开始去批评,急于去指导去告诉学生该怎么做,很少去真正的停下来去问、理解问题出在哪里。但读了这本书当之后我真正思考:理解之同情,理解孩子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批评。在书中当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点:如果我们遇上罪犯,怎样才能救自己一命,不要喊叫,把你把他当做你好久未见的一个小学同学,问他你是不是遇上什么难处了,我能帮的一定帮。“你是不是遇上什么难处了”,这就是理解之同情。

    四、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乖孩子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说,如果一个人早年被教成乖孩子,他的情绪从身体上表达不出来就回到心里去了,也许就会积攒仇恨,那些变态的搞爆

  • 4、 幽微的人性读书笔记(精选读书笔记)

    一、重视儿童早期早期发展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m.dhb100.com/

    李玫瑾教授在书中说:人的问题都是早年的问题。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叫父母皆迫害,可能大家也有了解。所有的爸爸妈妈看到这个都会感觉心里不舒服,家长所有一切都给了孩子,孩子为什么还会抱怨呢?其实关键不在于物质上的满足,而更多的是在于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是否满足。李玫瑾教授在书中提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那个时期也乱也困难,但是那个时期的好像这些案件没有这么恶劣,那现在经济快速发展了,为什么案件会这么多?最大原因在于作案人的这些情感异常,情感异常在哪里?在于他们成长过程中情感养育的这个过程缺失了。其实这一点就很好理解了,特别是深圳这个地方,家长很多都是双职工,孩子早期成长过程当中,家长的陪伴时间没有那么多的,孩子上了小学以后,每天晚上家长也有陪伴,但是更多的是用在了学习辅导上,而学习辅导是一个对双方压力都很大的事情。这个是现实的问题,因为在深圳这个地方要想生存下去,那家长上班双职工也是不得已的。第2个原因就是深圳的升学压力真的是很大,无论家长老师还是学生都在这个压力之下。那么这样一来情感养育,情感抚养情感陪伴的这个过程是有很大缺失的。作为教师,我们能做什么?

    二、我们作为教师还能做什么?

    我们作为教师很难去改变这些客观的东西,甚至比如说我们现在发现的一些家长养育孩子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都是无能为力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就让问题在自己这里结束。

    三、悲悯、理解之同情

    李玫瑾教授书中提到的这么多,这些罪犯都是罪大恶极。但是,李教授讲到的更多的是他们犯罪背后的原因,不是说帮他们洗脱罪行,而是分析这些问题来自哪里。这一点对我自己触动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作为一个年轻老师,当我发现我们班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我总是习惯性的就开始去批评,急于去指导去告诉学生该怎么做,很少去真正的停下来去问、理解问题出在哪里。但读了这本书当之后我真正思考:理解之同情,理解孩子的问题,而不是直接批评。在书中当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点:如果我们遇上罪犯,怎样才能救自己一命,不要喊叫,把你把他当做你好久未见的一个小学同学,问他你是不是遇上什么难处了,我能帮的一定帮。“你是不是遇上什么难处了”,这就是理解之同情。

    四、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乖孩子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说,如果一个人早年被教成乖孩子,他的情绪从

  • 5、 山本观后感:没了温度的人性

    这一本书中,可以从小人物身上,看到历史的延伸。故事中,不知不觉中,人性间就没了温度,死亡就这样到来了。最后一切都归于平静,故事的高潮就是老皂角树自杀烧焦,给人一种感慨。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山本观后感:没了温度的人性。

    写这本书的初衷,贾平凹在《山本》后记里讲,本是要写写秦岭的山林树木飞禽走兽的,却在走进秦岭过程中发现了其他感兴趣的事物,意外收获着二三十年代的传奇。无心插柳,柳却茂盛地生长着。

    这片秦岭大地到底有什么传奇呢?它是有着缩小了的历史的,是有着未被记载的故事的,是有着时光烙印在秦岭上的痕迹的,是有着看不见但还游荡在人间的民族魂魄的。说到历史,总是连带起英雄人物翻云覆雨,说起战争,总不外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被无端的信仰、主义和道路的外衣裹挟着。这些内容读了多少年仍旧说不清楚,听过那么多英雄人物的评价,可形象仍旧模糊着,考试考了无数遍还是捋不出历史的脉络,总感觉听到读到的都是大的,恢宏的,轰轰烈烈的,可也是遥不可及没有温度的。反而是那些民间故事、野史桥段印象比较深刻,这些故事都是渺小的,人物都是卑微的,情节都是家长里短吃喝拉撒,但正是因为渺小,在俯瞰渺小里才能发现有小角落也有大世界,卑微人物里有铮铮铁骨善良达理的,也有狡诈蛮横丑陋猥琐的,琐碎日子里彩绘着生活的画卷,才有了五彩缤纷的耐看。就像昆仑山,只知道昆仑山大,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至于它长着什么样具体什么形状却不能描述出来,它大得让人觉得老虎吃天。门前的土丘是小的,可它上面生长着什么树,常站着什么鸟,夜里有什么虫鸣,台阶有多少级,心里倒清楚得很。小可以很丰富,近才看得清。

    秦岭大,大得提携着黄河长江,可贾平凹通过涡镇这个小地方晕染着秦岭的大,也通过几个小人物延展着历史的大。

    涡镇本来安静着,正常过活着,再不济也就是日子过得贫穷些。可不知什么时候,不同的人就加入了不同的派别,拉起了自己的势力,武装起来开始搞事业。本来老实巴交的农民,都因为有了队伍拉起了人马就威风得意开来,以前连鸡都不敢杀,现在动辄以革命做说辞杀全家眼都不眨。井宗秀和阮天保都是光着屁股玩大的,最后因势力不同成了死对头,杀伐战斗着,弄死了多少无辜。井宗秀和陆菊人俩不相干的男女,却互相守望依存着,夹杂了多少情感。

    不知什么时候,人性间就没了温度。不管是逛山、刀客、保安队、预备旅还是游击队,都咋咋呼呼凶残着。逛山入帮的规矩是在巫师念咒时把小指斩

  • 6、 《复联4》观后感,英雄身上的人性

    英雄身上的人性

    ——《复联4》观后感

    原创: 若林2016

    有了《复仇者联盟3》的情节铺垫,《复联4》的上映可算是万众期待。毕竟,对于这样的超级英雄大片,人们很难接受之前的结局:人类在灭霸的一弹指之间,毫无选择的消失一半。

    《复联4》在总体风格上继续贯彻着好莱坞大片一贯的风格——张弛有度,且幽默桥段频出,让人在三个小时的连续观影过程中,丝毫不觉得乏味。

    故事从上一集的结束讲起,虽然超级英雄们合力出击,击杀了灭霸,但他们在沉重的打击下,都意志消沉。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对凭空失去的亲人,他们伤心而自责。

    此后的五年里,雷神选择了逃避,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屋子里,试图用酒精医学专用自己的大脑,好让自责的折磨减轻;

    美队和黑寡妇娜塔莎每天都勉强自己"走出来",继续生活,但日子过得索然无味,时时受着思念之苦;

    钢铁侠算是比较幸运的,他回到妻女身边,算是过上了理想的生活,尤其是小女孩那句"i love you three thousand",让钢铁侠得意的向妻子炫耀:"她说她爱我三千遍呢,她爱你也就六百到九百遍吧。"

    但这一切都因蚁人的出现改变了。蚁人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时空穿越"的可行性,就来找到美队和娜塔莎,提出穿越回过去、改变现状的想法。

    虽然time traveling听起来是那么不合逻辑,就算是超级英雄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里可以举一小段话,大家体会一下:如果你穿越回过去,那段过去就成了你的将来,你改变了过去,就相当于在改变将来,这么说,你完全可以改变故事的发展,但故事改变了,你在未来就不会穿越回过去;那么如果你的过去没有改变,你还是会穿越回过去。

    这个的原型叫作"穿越时空的外祖母悖论".

    点击查看源网页

    在电影里,我们不想管那么多——那是平凡人的生活。在现实里,超级英雄们的存在本身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虽然被时空穿越的"过去"和"未来"搞得头昏脑胀,我们还是一厢情愿的相信,时空穿越可以实现。

    有了这一出路,超级英雄们就为了全人类的幸福,勇敢的重出江湖,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就算只有千万分之一的成功率,他们也愿意搏命一试。

    他们开始说服其他的超级英雄,重新组建复仇者联盟,回到过去,拿到六颗原石,重新打响指,让凭空消失的人们再回来。但这一计划却在实施的过程中,屡遭不测,却因此也让电影丰盈起来。

    钢铁侠和美队冰释前嫌,一同前往过去,却因为阴差阳错,弄丢了宇宙魔方,不得不再

  • 7、 人性观后感

    人性观后感(一)

    不要被束缚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阿根廷的动画短片《人性》,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片子是以一个扔掉灯罩的人为背景展开的。片子的刚开始是一个笑着的人式的闹钟在七点十五分响起,然后出现一个人手将其关闭,接下来,一个男人出现了,他就是片子的主人公,他起了床。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得正常。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我感到诧异。

    当主人公起床之后,我发现他刮胡子照的镜子竟然是人举着的,吃饭用的桌椅是人来充当的,甚至连桌子上方的吊灯都是人拉着的。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主人公肯定是个有权势的大人物,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多的人来为他服务。以至于他家门口的衣服架子都是一个女人充当的。当然,从他从门口的那个"衣服架子"的嘴里拿出钥匙就可以看出来,这并不是什么道具,而是真人。

    接下来,在主人公出门之后,又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人力的士、人力红绿灯、人力楼门、人力电梯,甚至连更衣室里的更衣柜都是人力的。看到这里,我才意识到,这个世界似乎一切都是人力的。而主人公之所以可以享受这一切只是因为他的地位比那些"道具"高。而那些"道具"只是没有爬到可以把别人当道具的地位。

    但是,当主人公进了办公大楼之后,故事又发生了一些波。当他站在办公室的门前,整理了自己的领带之后,我以为他要推门进入办公室,到没想到他竟然顺势趴在了办公室的门前。停了几秒之后,一阵脚步声响起,一个只有下半部分出境的人走了过来,踩在了主人公的身上,拿钥匙,蹭鞋,开门,进去,关门。一切都是那么的一气呵成呵主人公原来只是个让人蹭鞋的垫子,并不是什么大人物,这可真是莫大的讽刺。

    这部片子只有仅仅的7分钟,但是他却以他独特的方式以及独到的视角,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麻木和冷漠的世界给我们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它以其自有的黑色幽默将片子演绎的淋漓尽致。

    在这时长7分多钟的片子里,所有的人都是面无表情的,他们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早已习以为常,他们所做的似乎都是理所当然。他们似乎并没有什么情绪,只是一味麻木的完成着"工作".虽然只有仅仅的7分钟,到更多的是让我更加直观真切的感受到了人性的冷漠——奴役别人的冷漠以及被别人奴役的冷漠。

    全片并没有一句台词,如同一部默剧一般,而剧中的那些人机械式的完成这他们的"工作",没有一丝丝的表情,这似乎印证了开头的那个闹钟,人型的胳膊分别指着分针和秒针,似乎也在预示着人们的工作是精细且分毫不差的。但是,这就是完美吗?

  • 8、 《风暴》观后感:人性风暴

    《风暴》观后感:人性风暴

    其实《风暴》对这部电影并没有太多的期待,或者说,对刘德华没有太大的期待。因为刘德华在《富春山居图》中过滥的表演,让我对刘德华很是失望。而且,我感觉,刘德华毕竟老了,不太会卖力提高自己的演技了,而且其现在又开始投资电影,做了老板,所以在电影中总是一副端着的架子,和他前期的表演有天壤之别。所以,一开始对这部电影并未报太大的希望。但是看完之后,感觉还是眼前一亮,不一样的刘德华,不一样的香港警匪片,给了我不一样的震撼。

    电影接近两个小时,基本上从头到尾都是暴力相向,但是导演也在其中追加了一些感情的戏份,比如姚晨饰演的燕冰对林家栋饰演的陶成邦的不离不弃、线人唐强对女儿的父爱,虽然在电影中所占时间不多,但是却能将温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以致在这样一部战斗剧中也引爆了好些人的泪点。这仅有的一点温情也使得电影张弛有度,使得观众在将近两个小时的火拼场景中能够不感觉枯燥和疲劳。

    无意对电影做出太多的评价,只是刘德华在电影中的角色吕哲明的做法让我陷入思考。个人认为,作为一个执法者,吕哲明的做法有些超越了底线。这个底线,即包括法律底线,也包括道德底线。

    不可否认,吕哲明是一个好人,从他对线人、对线人女儿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尤其是线人女儿走了的那一场景中,吕哲明确实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好感;另一方面,吕哲明也是一个好警察,为了社会安定,他不惜一切代价的铲除邪恶势力,绝对是一个好警察。然而,电影中的吕哲明却在社会发生多次抢劫行为之后,陷入了一种知道谁是犯罪分子却又无可奈何或者说抓得到但是罚不了的尴尬境地。这是因为香港是讲法制的社会,没有证据,任何人都是好市民。吕哲明屡次陷入一个这样窘迫的境地,而做一个好警察的理想逐渐迫使其开始突破了一名真正的执法证应该坚守的奉公执法。

    或许很多人都会说,吕哲明陷害胡军主演的曹楠情有可原,因为曹楠本身就是大坏蛋。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在电影中,曹楠之所以是坏人是导演给我们展现出来了,而现实生活中,你又能确定身边的那个人是杀人犯、抢劫犯还是强奸犯?你不能。而电影最后也道出了线人事件并非曹楠所为,吕哲明栽赃嫁祸。不可否认,曹楠作为一个抢劫犯,应该受到惩罚,但是其只能是对自己的罪行负责人,并且只能依据曹楠自己犯罪的证据而使其受到惩罚,不能因为其应受惩罚,而将其他人的所为嫁祸到曹楠的身上。这是一个警察应该坚持的起码的底线,否则,这个社会谈不上任何的自由

  • 9、 荒野中的人性 ——我观《荒野猎人》
    荒野中的人性 ——我观《荒野猎人》 文/史先慧 年后的第一次大休,去支持了小李子的《荒野猎人》。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白人入侵美国中西部,大肆砍伐森林,猎杀野兽,与当地土著矛盾尖锐。主角格拉斯与同伴入侵苏族领地,大量猎杀动物获取皮草,受到苏族人围攻,死伤过半,乘船撤离。苏族人穷追不舍,无奈弃船上岸,森林荒野里逃生。格拉斯误入熊领地,遭母熊攻击。虽最终击杀了母熊,但在双方激烈较量中也遍体鳞伤,体无完肤,咽喉撕裂,血流汩汩,一度昏迷,奄奄一息。同伴只得用担架抬着格拉斯逃亡。 大雨,暴雪,陡峭的山路,里族人的追击,加上菲茨杰拉德为代表的不满抱怨声,队长亨利终于做出帮格拉斯痛快“上路”的决定。可犹豫再三,仍下不了手。于是一百美金高额悬赏,征求队员留下来守护格拉斯,陪伴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并要好好安葬。格拉斯与印第安女子一起生的儿子霍克及儿子的好友吉姆无偿留下来,以便所有赏金留给菲茨杰拉德使其勉强留下。 “只要得一息尚存,就不能退缩。深呼吸,不要间断,深呼吸。”妻子温柔的话语反复在耳边回响,唤醒格拉斯生的欲望。其生命的坚韧激起菲茨杰拉德的烦感,多次目露凶光。终于趁霍克与吉姆都不在场,逼迫格拉斯答应“帮他停止呼吸”的方案。在实施“捂死”格拉斯之时,霍克归来,目睹一切,强烈制止,激烈争斗,被利剑刺死。菲茨杰拉德以追杀迫近欺骗吉姆,把格拉斯抛弃荒野。 翻山越岭,涉江渡河,风霜雨雪,茹毛饮血,千难万险,步步惊心。格拉斯终于回到白人聚居地。完成复仇。 激烈的矛盾冲突,扣人心弦的惊险遭遇,让人感叹格拉斯强大的意志力。疾风、骤雨、暴雪,湍湍急流、陡峭悬崖、荆棘荒野,身体伤痛、野兽威胁、异族追杀,同伴的背叛抛弃,丧子的精神打击……能加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的苦难,肉体上、精神上的,重重叠加,都没能动摇其生的欲望。格拉斯比海明威塑造的以桑提亚哥为代表“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系列“硬汉”还从容镇定、百折不挠。如果起初照顾儿子、陪伴儿子、不辜负妻子期盼是其活下去的动力的话,那么,儿子被杀后,复仇的种子在其内心生根、发芽,促使他内心不断强大。活着,总要有点意义,有些希望,有所守护。于是,他活了下来。 影片亦折射出人性的考验。前有猛兽,后有追杀,山高路远,天气恶劣。生死关头,面对重伤的伙伴,如何抉择?队长犹豫片刻,选择了善,选择让良心心安;菲茨杰拉德选择了恶,美其名曰帮对方解脱。所有的果,必有因。
  • 10、 用残忍培育的人性之花——《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用残忍培育的人性之花——《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胡赛尼,出生于阿富汗,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因一篇报道而一时兴起所写的小说《追风筝的人》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蝉联亚马逊排行榜131周之久。

    有幸在初中毕业的假期阅读这本小说,当时读完已是深夜。不是如挨重重一棒的痛感,而是萦绕于心头、久久不能散去的哀伤。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只有精炼的文字,细腻勾勒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将故事娓娓道来。

    出生在富裕人家的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是好伙伴,两人时常玩斗风筝比赛,1975年的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勇夺桂冠而哈桑则答应阿米尔去追第二名掉落的风筝。可哈桑在归途中被人强暴,而阿米尔虽然看见了却因为怯懦没有制止。后来阿米尔因无法面对哈桑在13岁生日晚上陷害哈桑偷窃,而洞悉一切的哈桑承认自己偷了东西,与父亲搬出了阿米尔家。

    苏联入侵巴基斯坦后,阿米尔和父亲前往美国把家留给拉辛汗照看。2001年罹患绝症的拉辛汗希望阿米尔能回去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称“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出路。”阿米尔依旧因不敢面对过去而拒绝,于是拉辛汗告诉了他哈桑的生世——阿米尔父亲的私生子,他同父异母的弟弟。

    当阿米尔费劲千辛万苦将索拉博救出后,索拉博因对生活绝望而拒绝和任何人交流。而九一一事变后的一个周末,在公园里阿米尔和他玩起了斗风筝的游戏,索拉博重新露出了微笑。

    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且鲜明的个性,而最令我难忘的,是阿米尔从美国回到阿富汗的家中,拉辛汗与他的对话。拉辛汗用平静的语气叙述着他找哈桑一家的经历以及哈桑的结局。

    “‘哈桑又抗议,所以他们把他拉到街上……’

    ‘不。’我喘息着说。

    ‘……下令他跪下……’

    ‘不!天啦,不。’

    ‘……朝他后脑开枪。’

    ‘不。’

    ‘……莎法娜尖叫着跑出来,扑打他们……’

    ‘不。’

    ‘……也杀了她。自我防卫,他们后来宣称……’

    但我能做的,只是一次又一次地低声说着:‘不。不。不。’”

    在此之前,哈桑还给阿米尔写了一封信,那整洁得几乎孩子气的字迹,对未来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他最亲爱的朋友的牵挂。哈桑仍是那个哈桑,善良的令人心疼的哈桑。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人性的大善。在他的世界里,没有种族,宗教。他是哈拉扎人,是什叶派,是一个仆人、文盲,没有金钱地位,但他勤劳勇敢,忠实正直,有着一颗火热的心。在这个充满歧视的世界里,依旧保持着纯净,拥有赤裸裸的原始个体所具备的一切完美特性。他何

  • 2023-02-08

  • 2019-10-20

  • 2023-01-09

  • 2023-06-04

  • 2021-05-31

  • 2023-01-12

  • 2023-01-12

  • 2023-01-20

  • 2019-09-21

  • 2019-10-19

  • 2021-07-1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4

  • 2019-10-20

  • 2019-11-04

  • 2019-09-23

  • 2019-09-22

  • 2023-03-02

  • 2023-02-02

  • 2021-07-08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3-01-23

  • 2022-12-09

  • 2019-10-28

  • 2023-01-26

  • 2019-11-04

  • 2023-03-01

  • 2021-05-05

  • 2019-11-06

  • 2023-01-06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5-06

  • 2023-01-21

  • 2023-04-22

幽微的人性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幽微的人性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幽微的人性观后感、2024幽微的人性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