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义门观后感作文 > 地图 > 义门观后感作文,2024义门观后感作文
义门观后感作文相关栏目
义门观后感作文热门栏目
义门观后感作文推荐
义门观后感作文

(共 4389 篇)

  • 1、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700字(集锦7篇)

    相信大家在平时学习中都写过作文吧,写作可以帮我们更好地体验生活日常,优秀的作文只能是熟能生巧的结果。你有没有收集优秀的作文模板呢?请阅读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你编辑的郑义门观后感作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篇1】

    浦江郑宅镇的郑义门,号称“江南第一家”,数百年的历史,至今依然生生不息,在观看了《郑义门》系列廉政教育片后,我深有感触,大家风范的根源想必就是教养。所谓“隆古之治在乡族,固过之本在巨室”,郑义门优良的家风,严密规范的治家制度世代相传,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义济世。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12集的动漫故事将郑家家训娓娓道来。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治国从治家开始,从家庭角度约束族人为官清正,就是《郑氏规范》的一大特色。因为家规传承,郑氏家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郑氏族人自觉以家规为尺,注重自我修为,共同缔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

    宋濂劝谏明太祖时有云:“河防有如治民,水急而堤高,江水性缓,河水性急,如江水这般,何需修堤筑坝”。故事一开篇就充分阐明了全剧的主题思想,党纪党规固然重要,但为了全面实现净化党内氛围,荡涤党员灵魂的最终目标,“推行礼教、树立德行”才是长久之计。党纪党规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起到警示恶性的震慑力,而家风家训犹如植入心田的种子,起得是正身励志的引导力。

    《郑浩拒礼》讲述的担任知县的郑浩,拒绝排场,拒绝礼单,抵挡住了各种诱惑,清廉为官的故事,揭示了“为官者应以报国为本,体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的家规。《致力为公》讲述的是当粮长的郑濂,不卖人情、不受贿赂,秉公丈量所辖区域田地,编制税赋的故事,揭示的是“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家规。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廉洁自律是必备的政治品德,也是不可缺少的政治本色。人民警察应当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人民公仆,就应当担负起这个光荣职业所赋予的责任。一时的贪念,不仅会使自己失去自由,还会对家庭造成无尽的伤害。

    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们都应做到耐得住清贫,扛得住诱惑,守得住小节。正如古人云:“为人正,为政勤,为官廉,为民实”,我们应当加强自身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警风,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图,不为物欲所惑,努力实践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模范遵守各项制度,有效抵制各种诱惑,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亲属和子女骄傲

  • 2、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合集

    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会要求我们写作文,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果想要丰富写作语言,一定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你对于写好作文有没有什么诀窍?小编特别编辑了“郑义门观后感作文合集”,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篇1)

    三(7)田宇珈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郑义门》,我有很多要说的话和深深的感触。

    《郑义门》讲的是做人的清清白白。比如说做官不能贪,怎么正确地做人有一集中,郑浩收到了许许多多的金银财宝,有如意啊,有元宝啊,数也数不清。可他居然没有收下,并且对大家说:到了规定时间,如果没有人领走的话,就全部烧掉!我真的太不敢相信了,这些价值连城的东西都不要。后来,我才知道,郑浩是把家规刻在脑子里了,抵挡了各种诱惑,做官要清廉,不能做贪官。

    还有一集中,郑家人出去当官。在临走前,他们每人都喝了一口药,粮长说:不管你们走多远,当的官多大,始终不能忘记家规,要把家规牢记在心。这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出去做官,是为老百姓服务,不能只为自己着想,外面的什么光环啊,都是陷阱。

    我看了《郑义门》之后,有很大的触动,家风,规矩很重要。我也把我的人生中的弯路看成了直路。我要做一个有诚信,守规矩的好孩子。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篇2)

    浙江广电集团通过纵览一个家族的发展史,打捞郑氏家风的精华部分,以动画片《郑义门》的形式,解构郑氏一族的繁盛密码,印证中国孝廉文化的传世价值。

    家族和民族,不变的精神沿袭

    历史上,一个家族累世合居被朝廷旌表,被称为“义门”。郑义门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延续了十五世之久,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是郑氏家族世代繁衍的集中地,郑氏的传世故事在当地有口皆碑。走在古色古香的郑宅镇小街巷,很容易触摸到与郑氏家族有关的生活细节,小镇上一副楹联、一块碑文、一座亭子都留存着历史的浓郁痕迹,郑氏宗祠门前两旁的“耕”、“读”、“忠信孝悌”、“礼义廉耻”10个大字,经过儒家的“孝义”理念长期浸润,逐渐演化为长达168条的《郑氏规范》,涵盖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环环相扣、完整的家族管理体系,也成为族人历世承袭的行事“密码”,使郑氏家族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时游刃有余。

    因为家规传承,郑氏家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郑氏族人自觉以家规为尺,注重自我修为,共同缔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郑氏

  • 3、 郑义门观后感

    郑义门观后感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郑义门观后感供大家参阅!

    近来,一部名为《郑义门》的浙产廉洁主题动漫片,正在央视热播,引起广泛关注。“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本就是我国历代传统,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气官德的培养既要靠党纪国法的外部刚性保证,又要有礼义廉耻的思想内化。十八大以来,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依法治国、党要管党的重要性。并严肃查处了一大批丧失信仰、贪污腐化、自甘堕落的“硕鼠”、“巨蠹”。强调运用我国传统文化加强党和政府的廉政建设无疑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意义。《郑义门》用简要的篇幅浓缩了浦江县郑宅镇郑氏家族三百余年居家孝悌,为官清廉的优良事迹,展现了思想意识对于维护社会善良风俗,保证我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强大影响力。继承弘扬优秀传统应当结合“三言三实”的思想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再受到一次精神文化的再洗礼。

    树立礼仪孝悌、勤俭持家的家风有利于形成淳朴清新的社会风气。市场经济的大潮虽然让我国社会形成了效率至上,务实进取的风尚;但是金钱崇拜、享乐主义、靡靡之音却也极大的冲击了我国社会相当一部分党员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任由其极端化,就会形成极端仇富、仇官,“笑贫不笑娼”的思想潜流,严重危害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重视家庭教育在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家风教育着手培养党员群众的思想教育,就是从“入口”处把握住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底色”。让思想教育工作能够“俯下身来”、“扎下根去”。

    树立廉洁慎独的家风有利于形成党员干部扎实稳健的工作作风,形成善政、良治的施政风气。一个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关键看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实不实;一个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实不实,重点看其家风家教严不严。事实证明裙带关系、枕边风往往是贪污腐败、结权纳贿的“黑色暗道”;让良好的家风家教熏陶人、教育人、激励人,严格管好家人,守好关把好口,能够让不法之徒钻营无门,也能让党员干部洁身自好、清廉自守。“防微杜渐”就是要让广大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从小事着眼,从不占用公车、不超标使用办公室开始全心全意当好人民的公仆。

    树立嘘寒问暖、休戚与共的和睦家风能增进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党从创立伊始就是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嘘寒问暖、休憩与共的能够和睦家庭、宗族内部的关系;将之应用于

  • 4、 《郑义门》观后感

    《郑义门》观后感

    近期,学校布置收看《郑义门》,想想已经连续看了几个晚上。问其感想?答曰:"看不大明白,就是感到郑家有很严的家规,他们家的人都有很好的品德",童音悦耳。

    虽然知道浦江作为书画之乡,自古人文荟萃,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就是浦江人;而当今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其祖籍也是浦江。但说来惭愧,之前并不知道金华的浦江还有个"郑义门",被誉为"江南第一家".带着好奇,上网查阅了资料,既感且佩。同时,认真观看了第五集《教化为先》。

    这集故事的大意是,郑氏九世孙郑桐为给外婆买药,偷了族里的铜器变卖。事情被发现后,根据家规,郑桐的偷盗行为应该在晨会上宣示,并上惩戒簿。族里的长辈一方面肯定他的孝心,认为虽然犯了大错,但是出于孝心,百善孝为先,有这份孝心,就不愧郑家的子弟。另一方面,就如何处理进行了辩论。家族监视郑浩认为要严守家规,他说:"郑家历九世合族而聚,靠的就是严守家规,靠的就是严格执法,如果每个犯事的人,都找出一个理由,或者找到人来说情,这家规就成为一纸空文".而家族旧管郑泽则认为:"惩戒不是目的,只是教化的手段,如果有利于族人向善,虽万难而行之;如果相反,可能导致族人自暴自弃,甚至走向歧途的,那就要考虑执行的方法"."治家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教化,靠的是四维八德,靠的是忠孝仁义,如果我们靠的是申韩之学,靠的是严刑峻法,那人人都因畏惧而守法,其与人伦亲亲子子,岂不南辕北辙?"最后,家长郑濂承担了对族人照顾不周之罪,让本已知错的郑桐深受教育。这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郑氏的家规:"言传不如身教,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这个故事在很多细节上都体现郑氏家教的严厉。比如,郑桐拿银子回来时,郑桐娘的第一反应,就是问这银子哪来的?当郑桐敷衍回答时,就严厉地说:"给我跪下。我们家再穷,也不花这不明不白的钱",并用扫帚杖责之。的确,"国家","国"和"家"是紧密相联的,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细胞,治国从治家开始。"郑义门",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对家长的教育。

    《郑义门》观后感: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海宁市市场监管局长安分局 杨马杰

    近几日,每晚都静守在电视机前观看《郑义门》。虽然动漫片充满了童真,但我认为这童真中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朴实的话语里蕴藏着深长的意味。

    看第七集"致力为公",我有三点感悟,一是工作心态得阳光,为官不为利所动,处事的出发点当以"公"和"

  • 5、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2篇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一)

    蒲纺一中八(4)班 曾文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连,过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生处事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郑义门,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占地约5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主明天顺三年,郑氏家族在此合群同居历史340余年,以李益之家闻名于世。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今天的郑义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一个江南雨后的下午,我们来到了矗立于浦江之畔的郑氏宗饲。这是一座别有韵咏的古代建筑。有记载说它"石柱林立,横梁盈抱",有亲历者赞其"庭院幽深,别有洞天".这些看来并非浮夸之词。移步室内,看到的一幕幕是如此亲切!那个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为郑家家谱题写郑氏家国的故事。在导游的娓娓讲述下似乎就发生在不久之前;那个大家并不陌生的明代"开国家第一文臣"宋濂——就是他写下了我们在初中就熟读的《送东阳马生序》,作为郑氏家族的朋友。正是在他的参与和修订下促成了《郑氏规范》的最终成熟;那个我们敬佩不已的一代大儒方孝孺,作为郑氏私塾东明书院培育的英才,他为这个家族题写的楹联"史君不用春秋笔,天下亲书孝益家",就静静的悬挂在饲堂的旁柱·····

    漫步在郑氏宗饲,那一字一句镶刻着《郑氏规范》的大牌,依然还端端正正的摆放在饲堂中央。饲堂的大门开开合合。数百年来,被家规愠见的光芒和智慧润泽着的郑氏后人,走出了大宅。环绕着郑氏饲堂,两层三层的江南名居,白墙黑瓦相映,一座接一座的向四周铺陈延伸,形成了今天的郑宅镇。还有许多郑氏族人散布到全国甚至海外·····

    触碰那悬挂在饲堂左侧的大钟,耳边响起悠远而又熟悉的钟声······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二)

    蒲圻初级中学 六(1)班 卢智奇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至今已整整闻名了900多年。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

    廉政动画片《郑义门》共12集,每集时长10分钟,采用

  • 6、 郑义门观后感1000字

    下面是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整理的“郑义门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好的影视作品能引人深思,观看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跳跃的过程。记录对作品的感悟与人生道理,就能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篇观看感,观后感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影片中主角的心境和经历。

    郑义门观后感 篇1

    近期,学校布置收看《郑义门》,想想已经连续看了几个晚上。问其感想?答曰:“看不大明白,就是感到郑家有很严的家规,他们家的人都有很好的品德”,童音悦耳。

    虽然知道浦江作为书画之乡,自古人文荟萃,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就是浦江人;而当今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其祖籍也是浦江。但说来惭愧,之前并不知道金华的浦江还有个“郑义门”,被誉为“江南第一家”。带着好奇,上网查阅了资料,既感且佩。同时,认真观看了第五集《教化为先》。

    这集故事的大意是,郑氏九世孙郑桐为给外婆买药,偷了族里的铜器变卖。事情被发现后,根据家规,郑桐的偷盗行为应该在晨会上宣示,并上惩戒簿。族里的长辈一方面肯定他的孝心,认为虽然犯了大错,但是出于孝心,百善孝为先,有这份孝心,就不愧郑家的子弟。另一方面,就如何处理进行了辩论。家族监视郑浩认为要严守家规,他说:“郑家历九世合族而聚,靠的就是严守家规,靠的就是严格执法,如果每个犯事的人,都找出一个理由,或者找到人来说情,这家规就成为一纸空文”。而家族旧管郑泽则认为:“惩戒不是目的,只是教化的手段,如果有利于族人向善,虽万难而行之;如果相反,可能导致族人自暴自弃,甚至走向歧途的,那就要考虑执行的方法”。“治家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教化,靠的是四维八德,靠的是忠孝仁义,如果我们靠的是申韩之学,靠的是严刑峻法,那人人都因畏惧而守法,其与人伦亲亲子子,岂不南辕北辙?”最后,家长郑濂承担了对族人照顾不周之罪,让本已知错的郑桐深受教育。这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郑氏的家规:“言传不如身教,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这个故事在很多细节上都体现郑氏家教的严厉。比如,郑桐拿银子回来时,郑桐娘的第一反应,就是问这银子哪来的?当郑桐敷衍回答时,就严厉地说:“给我跪下。我们家再穷,也不花这不明不白的钱”,并用扫帚杖责之。的确,“国家”,“国”和“家”是紧密相联的,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细胞,治国从治家开始。“郑义门”,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对家长的教育。

    郑义门观后感 篇2

    浙江有一个从南宋初年延

  • 7、 郑义门动画片观后感,郑义门动画片观后感3篇

    郑义门动画片观后感,郑义门动画片观后感3篇

    郑义门动画片观后感1

    廉洁动漫片《郑义门》在央视播出之际,温州市纪委广泛发动各县市区纪委通知广大干部职工观看该剧。瓯海区潘桥街道通过潘桥红页、潘桥红色驿站等微信平台和工作微信群进行宣传发动,同时及时组织村干部、党员收看《郑义门》动漫片。

    3月8日晚,潘桥街道丁岙村组织了党员、村民在村民中心二楼远程播放室收看廉洁动漫片《郑义门》。村民观看后纷纷表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良好家规才能造福子孙,这个动漫片非常有意义,把郑家的家规以动漫形式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人易懂,他们将会动员自己家属小孩一起收看《郑义门》,让家属、孩子接受家规教育。

    潘桥街道表示下一步要利用室外led显示屏等电子设备进行轮番播放,继续加强宣传力度。并借助党员活动日、夜学等机会积极组织各社区、各村的党员观看《郑义门》,使郑义门的精髓更深入人心,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引领社会风尚。

    温州瓯海区景山街道繁荣社区积极发动辖区党员观看《郑义门》,要求党员、干部每天坚持观看该系列廉政教育片,并提交观后感。

    3月9日晚上,繁荣社区利用夜学机会,组织党员和老干部共30余人集中观看综合频道直播的廉政教育动漫片《郑义门之郑濂当家》,并组织了讨论。

    观后,有党员表示,正如动漫片描述,家长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一种权力,这也正是我们公务员应该明白的道理;也有党员、老干部赞同家庭是社会最基本单位,治国须从治家开始……,老干部许启楫认为,这部10分钟的廉政教育动漫虽然短小,但含义丰富。古代大家庭需要一位正派、实干、廉洁等优秀品质的人持家,现在的单位亦应如此;古代大家庭中的监事一职,正如我们现在单位里的纪委;古代治家需要好的家规,我们要解决民情,也需要不断完善的宪法、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

  • 8、 郑义门观后感500字

    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郑氏规范》这本书,更不知道《郑氏规范》被翻拍成了《郑义门》这部动画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观看了这部有趣的动画片。

    《郑义门》通过古装动画片的形式,以一集十分钟的时长,教会了我为人处世的道理。动画片的第一集就提到了《郑义门》的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孝。

    孝?是的,就这么一个字——孝。可是,我是否天天都做到过?我不禁思考着这个看似容易的问题。回忆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皱起了眉头:因为一件小事,我冲外婆发脾气;自己心情不好,就冲外公撒气;赌气时还指责妈妈的不是;扫个地,嘴巴都翘的能挂一个小油壶;晾一些衣服,微笑的小嘴就撇成了一道“彩虹”……我不禁叹着气,这类型的事情简直是不计其数啊!

    再看看动画片里的那个孩子——郑桐,他年纪尚小,父亲又早已离世,家境贫苦,再加上外婆生重病,母亲有没有收入,他看着外婆的病情一天一天地加重,恨自己的无能为力。他最终做出了一个不得已的决定——盗窃郑氏家族里面的一些物品去贩卖给别人,以此赚钱、买药,想医治外婆。

    看到这里时,我鼻子一酸,心中荡起微微涟漪。是的,偷盗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这得来的钱,是不干净的!是不明不白的!但是,郑桐他还小,偷盗只是出于一个字——那就是“孝”。俗话说的好:“百事孝为先。”郑桐做到了,而且他最终也改掉了这个不好的习惯,并向郑氏家长认错。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这也是值得钦佩的!

    还有一位令我钦佩的是郑桐的母亲。她知道郑桐的钱是不明不白、不干净的钱时,她坚决不用这钱去买药,并且用扫帚狠狠的打了郑桐好几下。我钦佩她的骨气!即使她的母亲疾病缠身,十分需要买药的钱,但是,她没有接受这不干净的钱!古代许多人都令我钦佩,但近代呢?回想中国革命时期的那些卖国求荣的“中国人”,他们还配当中国的人民吗?在我的印象中,中国人就应该像梅花一样,无论遇到多少的困难险阻,从不低头折节。中国人,就应该有骨气!有骨气的,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郑义门》一集虽短,但它留给我的思考是十分悠长的……

  • 9、 《郑义门》观后感500字

    【第1篇】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早在900多年前,郑义门就以仁义清正廉的家规治家,并撰写了《郑氏规范》,依它把一个大家庭治理的井井有条。3000多人齐聚一堂,被当时的皇帝朱元璋封赐为“江南第一家”。现在为让家家户户学习郑义门的规矩家法,央视以一部名为《郑义门》的廉政动漫来让当下的孩子们观看、学习。看看那时候的古人是怎样做的,我们现在又是怎么做的,了解后又该怎样做来反思自己。不仅仅是今天傲娇的孩子,我们的大人同样也可以从中得到教育。

    《郑义门》电视剧不长,一集只十来分钟,却把“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创造15代不分家、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的家族传奇演绎的活色生香,以动画的形式更加寓教于乐。

    因为家规的传承,郑氏家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郑氏族人自觉以家规为尺,注重自我修为,共同缔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郑氏规范》由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修订完善,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

    在崇尚“家国”概念的儒家文化系统中,郑氏家规承袭的伦理文化、责任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具体呈现和浓缩,郑氏族人在时代变幻中始终恪守家族精神,展现着炎黄子孙对民族文化几千年如一日的尊崇。

    郑氏子孙中有173人出仕做过官,却如奇迹般没有一人贪赃枉法。郑氏族人勤俭持家、清廉为官的背后,是家风文化的潜移默化使然。在现在的新时代中,传播郑氏的廉政文化和良好家风,点亮清廉为官的意识,让我们的每一个家庭都过的更和谐、更美满、更灿烂吧。

    【第2篇】

    江南第一家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郑义门。

    郑义门,家中规矩多达一百六十八条,创始人是郑绮。他以“孝义”治家,因此使郑义门发扬光大。

    少儿频道中的《郑义门》采用了动画的形式将郑义门将郑家人惟妙惟肖的展示在我们眼前。使我们能够有兴趣去了解这举世闻名的郑氏之家。

    既然是以“孝义”治家,那“孝”和“义”就是他们必不可少的礼仪。他们尊师长、孝父母,兄弟和睦,邻里关系融洽…数不尽的优点从他们身上折射出来。《郑氏规范》第一百零二条:子孙须徇徇亲友,实有义家气象。说的就是他们的“孝”和“义”。

    他们郑家人一但有出仕者,就必须要记住如何报国,安慰并给予物资帮助穷困百姓,不能贪污受贿……否则,一律以不孝论处。严谨的家风,使得了郑义门代代相传。

    明太祖朱元璋都曾赞誉郑氏义门九世同居,并赐下牌匾“礼义廉耻”。由此可见,郑义门是我们的最佳榜样。

    郑家子孙

  • 10、 《郑义门》观后感600字

    【第1篇】

    today,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很牛的家族。173人出仕做官,没有出现过因贪污而遭罢官的现象。这个家族被称为“江南第一家”,也是“廉俭孝义第一家”。

    “真神!这是个什么样的家族呀?他在哪?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我好奇地问。

    “不告诉你,推荐你们看部动画片吧——《郑义门》,看完你们就什么都明白了”老师故卖关子。

    回到家里我打开电脑,搜索出动画片《郑义门》。通过剧情介绍我初步了解到了《郑义门》一共有12集,每集有10分钟,采用古装动画,诠释了168条郑氏家规。短片以家长郑濂的故事为主,通过《郑浩拒礼》《利人利己》等12个生动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

    短小的剧集,生动的人物形象,饱含深刻做人道理的一个个小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如饥似渴地看着。《郑浩拒礼》讲的是出身郑家的郑浩,受到皇上的赏识,被派到了某县当县官,他刚上任,就有许多当地的豪门贵族,送上了金银珠宝,如意玛瑙,好几大箱,想要讨好郑浩。郑浩见了这些东西,想起了“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家规,便叫送礼的官员,把自己送的东西拿回去,其余没拿走的,便在百姓面前一把火烧了。还有《以法齐家》《家法如山》《教化为先》《俭以持家》《致力为公》《游街退匾》《正风除弊》《利人利己》等一个个故事都引导我们如何维护家族的声誉,做好人。

    郑氏族人勤俭持家、清廉为官的背后,是家风、家规在指引着他们。所以家风和家规都很重要。古语皆有云:“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以小家为出发点,方成大家。郑氏家族爱国爱家,乃至现在的后人,骨子里都透着郑氏的秉性,令人敬重。“以德治家”,它使人互相友爱,它使人能抵制诱惑,它使人团结在一起互助前进,它更能使人牺牲小我为大我。形成一种仁义的教化,无形中让孝义、廉洁渗透到每个成员的内心。

    我家虽然没有成字成文的家规,然而从爷爷、父亲都传承了“勤劳、善良、正义”的秉性。我将与家人一道创作出属于我们家族的成文家规,让家规指引我们成长,让“陈门”也美名四方。

    【第2篇】

    千年江南镇,浦江郑义门。同堂亲如初,共著孝义书。家规历沧海,代代直相传。忠孝礼仪廉,江南第一家。

    “江南第一家”是我国在870年前,居住在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自南宋至明代中叶,十五世同居共食,和睦相处。祖先曾立下“子孙出仕,有以脏墨闻者,生则削谱除祖籍,死则排位不许入祠堂”的家规。历宋元明三代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2-06

  • 2021-05-20

  • 2019-11-02

  • 2019-10-28

  • 2023-01-31

  • 2019-11-02

  • 2019-11-02

  • 2022-12-29

  • 2023-01-21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22-12-31

  • 2023-01-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09-20

  • 2022-02-25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0-11

义门观后感作文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义门观后感作文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义门观后感作文、2024义门观后感作文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