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训兔记观后感 > 地图 > 训兔记观后感,2024训兔记观后感
训兔记观后感

(共 1683 篇)

  • 1、 《比得兔》观后感

    《比得兔》观后感

    看过《萌宠大机密》的朋友们一定对那只兔子小白记忆尤新,这只可爱软萌的兔子,萌化了无数的人。

    今天我要讲的不是这只兔子,而是在前几日上映的英国经典动画《比得兔》电影版中的兔子比得。

    影片讲述了一个简单却温馨的故事(绝对的剧透),穿着蓝色马褂的冒险大王比得兔与他的兄弟姐妹们去麦格雷戈老人的菜园偷菜被发现差点被捉住,在比得返回菜园取回他的马褂却被老人捉住,然而老人却在此时犯心脏病意外去世,这样一来,老人的菜园与住处变成了动物狂欢的城堡,直至老人的侄子托马斯·麦格雷戈的来临。为了争夺属于自己的生存领地,比得带领他的亲人一同与托马斯斗智斗勇,其间发生了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菜园旁边住着一位美丽的女主人贝利,也是比得兔一直喜欢的人类,喜欢绘画,也喜欢在这里生活的兔子。贝利在遇见托马斯后,在日益的相处中对托马斯暗生情愫,然而这段可能发生的爱情毁灭于贝利发现了托马斯的谎言,托马斯毁灭了兔子的家,也毁灭了贝利的家,贝利无法原谅托马斯对兔子的无情伤害,两人分道扬镳。

    比得为了报复托马斯,无意亲手毁坏了他和贝利的家,贝利即将离开乡村,为了弥补过错,比得来到城市寻找托马斯,在比得的诚意邀请下,托马斯选择听从内心的声音,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乡村,向贝利真挚地道歉。比得这一举动,不仅使托马斯挽回了爱情,也改变了他对兔子的认知,学会了与兔子相处,最后影片在人类和兔子欢乐和祥和的相处中结束。

    这是一部关于人与动物该如何相处的动画影片,有些明显的教育意义,表达着要敢于认错、承担责任,勇于听从内心声音的主题。比得这一只可爱的兔子积极乐观勇敢,具有冒险精神,犯了错误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勇敢面对,这一具有正面能量的兔子形象,奠定了影片没有走偏的基调。观看这部影片大都是小朋友,而这个可爱快乐的比得兔容易引起小朋友的喜欢,从而将影片表达的主题通俗易懂地被这类群体所接受,因而这是这部动画的优点之一。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优点便是制作精良,无论是各种动物,还是乡村与城市之景都制作得极为逼真,正是真人演绎和动画制作巧妙地融入在一起,你才能看到这一群欢乐可爱的兔子在美丽的乡村与人类相处的故事。

    《比得兔》影片整体上欢乐轻松,配乐听起来令人精神愉悦,很多细节处看完也能让人捧腹大笑,笑完后全身心舒畅不已,像喝了杯甘露般清爽。但是这一优点却限制了影片的整体质量,在你笑了无数次的背后,仔细感受却发现你

  • 2、 《训兔记》观后感400字

    《训兔记》观后感 这个视频主要是讲老师想把学生培养成听话、顺从的兔子,但是皮皮鲁拒绝变成兔子,老师和父母展开了多种方式,最后皮皮鲁看到老师女儿坐轮椅的模样,皮皮鲁大受启发,第二天带上了兔头去上学。 看完视频以后作为一个年轻老师,是可以从中去反省自己的,从视频的一开始就是皮球掉进坑里面,你有什么办法把皮球拿出来?视频里面有三个孩子回答,而老师只肯定了第二个女生,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只肯定自己内心的一个答案,对于皮皮鲁,虽然回答看似调皮,但是他的回答又无不是思维的体现,他很有思想,每个班都有调皮的孩子,但是调皮的孩子思维跟一般的学生是不同的,如何将他们的思维引入正题和用好他们这种孩子的思维?第二个,老师说到只有举手她认可了以后才能起来回答问题,写一个却是一个好的习惯的培养,对于课堂来说常规的练习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第三个,把孩子训话成兔子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这个视频中的学校一直在想着把孩子训化成兔子,从表扬第一个变成兔子的同学到全兔班,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温顺、乖巧、听话的,其实作为老师和家长,确实喜欢听话的孩子,但是每个孩子都会犯错,都说学校是发现错误的地方,而老师需要在这条路上多多去引导,不是为了顺从,而是为了更好。之前看过一个视频,父母在忙的时候孩子为了让父母陪着玩,去帮忙,但是在父母眼里却是捣乱,孩子做每件事情的本心需要我们再去思考和发现。 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一个有个性的坏孩子,还是一个顺从的好兔子,我想,这值得每个人仔细地去思考。最后影片说这只是一个童话,但是又有多少人是从这个童话中走过来的,孩子是需要自由、个性、绽放的。
  • 3、 《训龙记》观后感

    周二,金笔作文安排了一次有趣的活动,那就是——去看3d电影天空中下着雨,我们迎着这细雨,焦急地踏上了前往3d影院征程。经过了20多分钟的路程,我们终于抵达了3d影院。

    学们兴高采烈地走上楼,戴上3d眼镜,全神贯注的看起了精彩的电影。在一个叫博客岛的地方,生活着一群维京勇士。他们以屠龙为豪,因为龙经常抢走他们的食物,直到有一天……当小嗝嗝放下武器,用手轻柔夜煞时,他眼中的凶残突然逝去,安心地吃起了小嗝嗝送给它的鱼。最后,它还吐出半个鱼跟小嗝嗝分享。当小嗝嗝遇到危险时,是“没牙”出手相助。当维京勇士明白可以合拢和谐相处时,那人龙相处,是一番多美的境地啊!

    偷抢食物是龙的错吗?他们还要回家把食物献给老大,甚至连自己的小命也保不住。龙是可悲的,他们斗不过老大;但也是可幸的,因为小嗝嗝和没牙打败了巨龙,岛上也响起了和谐的乐章。和谐的音符为什么不能在地球上飘荡呢?你开呢,那声声炮弹,那弥漫的硝烟,那斑斑的血迹,不是战争最好的写照吗?人与人的不和,人与人的不和,引发了一场又一场惨不忍睹的战争。战争的胜利就意味着你征服了世界了吗?一场激烈的战争后,无数妇女儿童在无缘无故的战争中死去。他们难道不像龙一样无辜吗?引发战争的人们,他们有罪吗?他们不应该成为战争的牺牲品!血遍沙场,有多少是无辜者的鲜鱼;血雨腥风,他们的哭喊有谁理会?人与人的和谐,才是阻止战争的根源。

    现在,无数生灵濒临灭绝,这难道不是人类的错吗?等到他们全部遭遇屠杀后,人类才会后悔吗?人与动物之间为什么不能奏和谐的音符呢?维京勇士们能与龙共舞,我们为什么不能与他人、与动物和谐共存呢?和谐的音符应当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飞翔;和谐之花永远不会凋谢;和谐的旋律永垂不朽!

    电影播放完了,但是我依然陶醉在精彩的电影中。唉,我也只好依依不舍得回家去了。

  • 4、 《驯兔记》观后感500字

    《驯兔记》观后感 观看《驯兔记》的过程中,百感交集,感慨很多。看后让自己静下心来,最大的感受还是男孩儿的无奈,他思想的独立让我喜爱,开学初对于老师如何打捞球问题的回答,就让我瞬间喜欢上了这个孩子,可是这个社会不允许他的思想自由,老师、同学、社会,最后家庭都在给他施加压力,为了让他变兔子,为了让他顺从。我也深深感受到他的压力,最后徐老师女儿的一番话,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我认为就是一种道德绑架,虽然男孩儿没有从内心变成真正的兔子,但他也戴上了头套,装也要装成一只顺从的兔子。看到他爸爸妈妈和老师欢欣鼓舞的样子,我更加感到悲哀。我甚至感觉头套里男孩儿是在流泪。 第二,最初我认为这个老师很奇葩,尤其是在家长会上歇斯底里得批评家长,我在想她是疯了吧。但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个老师其实也不是坏老师,甚至我觉得她是很认真负责的,她的目标很明确,为了完成学校给的任务和指标,废寝忘食,从她女儿的话里也能感受到,为了工作,牺牲了很多陪伴女儿的时间。想到,开学初,班里第一个出现了兔子,学校甚至开了一场表彰大会,这未尝不是给这位老师施加的压力呢。老师没有错,因为这个学校的目标就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兔子。现在社会的教育现状,其实不也是这样吗?分数论,培养出的只能是考试机器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第三,家长的无奈,也深深萦绕心头从最初男孩儿爸爸说,变成兔子有什么好?到家长会后,配合老师,在家中搞各种改革,房间布置、饮食调整,甚至给儿子下药 我想家长也被这个社会驯化了吧 第四,变成兔子的孩子这么多,这个现象是好还是不好呢?其实没有这么绝对的答案。大方面从国家的政治统治,小到一个团队一所学校,都需要这些被驯化的兔子,如果一群人心不在一起,团队没办法顺利前行,国家也会分崩离析。 第五,留到最后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看完视频,给我的警醒是,希望我不要成为视频里的徐老师,尤其是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不能太过权威。一个问题至少有三种解决办法,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创意,营造一种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氛围很重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不同。最根本的还是以人为本。
  • 5、 武训传观后感

    武训传观后感(一)

    冯国双

    最近看了《武训传》,深有感触,不自觉有些想法。虽然以前也听过说武训这个名字,但好像没有这么多感触。这几天看了一下,不觉感触颇多。

    武训,也许是唯一一个被历史记住的乞丐。因为他从小因为不识字而被地主欺骗毒打,在一个破庙中病了3天。从此以后,心中就只有一个目标:修义学,让穷人家的孩子能够读书。我想,他这3天中的思考,可以与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的7天7夜冥思苦想媲美。两个人都是大彻大悟,然后一心为劳苦大众。只不过武训的思想更为单纯,只有一个目标。从此以后,武训乞讨30余年,期间受尽各种侮辱、谩骂,但他从未改变自己的信念。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用自己乞讨的血汗钱,办了义学,并真正得到了当地的尊重。

    为什么一个人会被历史记住,我想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为别人而活着,是为了底层人民而活着,所有的一切,都丝毫没有考虑过自己。

    人可以永生吗?其实武训就相当于永生了。因为他只是躯体不在了,但思想仍在,也许会一直在。很多人追求长生,其实真正的长生就是思想长生。我们只是寄居在一个躯体上,难道这个躯体真的是你吗?老子说过,"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只有不为自己而生,才能真正长生。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子、孔子他们不都是长生了吗?他们已经无处不在。

    我们还会有武训这样的人存在吗?只为了自己的理想,不计较一切,只为别人而活,不为自己而生。感慨当下世风,有多少人会为别人而活,且不要说单纯为别人而活,主观为己客观为人的都已经很少见了。

    我一直在科研领域,有多少人为了发文章、为了揽课题,不惜一切手段呢?如果一个人只为了自己晋职称,只为了自己多发文章,即使你发表1000篇文章,有谁会记得住你呢?可惜我们有多少人还是一直沉迷于其中呢。

    也许有人说,做科研发文章也有一定贡献,这是多么自欺欺人的话。每年这么多的课题,这么多的文章,有几个是真正造福于人的呢?屠呦呦的青蒿素是这样,可是这种有多少呢?

    武训被称为武圣人。真正的圣人,是不计较利害得失的。可是我们在面临事情的时候,可能不计较吗?

    在武训传中,有一段对话,有个孩子对武训念了一段话:学而优则仕。武训问什么意思,孩子说,学习好了就可以当官。武训有点沉默,也许他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只是用自己朴素的思想说,如果穷人的孩子学好了都当官走了,那剩下的穷人的孩子怎么办呢?

    我们都是凡人,自然难以免俗,也许做不到武训这样的一心为人

  • 6、 四训观后感系列

    编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四训观后感,写作品名观后感真的较难吗?我们总会因故事中的某一情节而感慨万千。我们应该花些时间记录这些想法,写进观后感,坚持写观后感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还请您收藏本文!

    四训观后感【篇1】

    读罢《了凡四训》,我认为这本书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人的命运是否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而改变,第二个则是如果可以改变的话则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去改变他。

    第一个问题让我不禁联想到了我初二的时候读的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名字叫做《命运之路》,牧羊人翁大位为了追求诗人的梦想与心仪的姑娘而来到了人生的三岔路口,有三条道路可以供他选择,他可以乖乖的回家,也可以去一个成就了无数诗人也毁灭了无数诗人的城市,还可以选择左边一条泥泞而未知的道路。

    他选择了三条不同的道路,然而每次的道路走下去结果都是相同的命运:同一把刻着一个伯爵名字的手枪杀死了他。小时候只知道这是欧亨利惯常的调侃与幽默,可是读了了凡先生的书,回想起这个略带无厘头的故事,我却多体悟出一番况味。

    了凡先生的生活何尝不与翁大位的命运相似呢,他们的命运似乎早早的就被什么算定,以至于一切的选择与改变好像都成为了徒劳的挣扎,人在生活的旅途中成为了傀儡,失去了自由,难免就会甘于沉沦。

    了凡先生在第一篇立命之学中就直指了一个问题,那便是人的命运真的是被注定的吗,人的命运可能通过人的行为去改变吗?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是被注定的,那么他的命运也就是被决定了的,而一个人倘若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命运,而且那种行为的意愿来自自己而非其他,那么他的命运便决定于自己而非其他了。

    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我们忽然间会发现佛教——它也是贯穿了凡先生思想的宗教——与其他很多宗教或者哲学观点相比较,有一些不同之处,那便是自由意志论与决定论的界限貌似变得模糊不清,更接近一种相容论的主张了。

    在其他人的哲学观点中,比如斯宾诺莎,他虽然不承认自由意志的存在,认为自由意志只是人们认为自己的意志是自由的,实际上却是被无数的条件一环一环所决定了的,但是实际上,他的唯理论在摆脱外在权威的意义上仍然是自由意志,人的意志、人的理性决定了道德,也决定了人的行为,外在的决定力量被大大的弱化。

    康德则把自然的规律与自由的规律加以区分,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人的行为虽然受到了自然规律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人他有能力为自己建立一个自由的规律并且依照自由的规律去行动。

    佛教则另

  • 7、 四训观后感汇总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观后感,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怎么写观后感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四训观后感汇总”,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四训观后感 篇1

    如何呵护自己的心灵?

    在《了凡四训》中,了凡先生给的答案是,行善。

    全书宗旨在于“行万善”。了凡先生说到,当他需要实现某个愿望时,就发愿行善,行三千善,行万善。

    为什么要行善呢?行善是为了积累阴德,积累福报,更简单点来说就是自己做了那么多好事,内心就不会有愧,人生也不会有什么遗憾。

    王阳明先生说,要致良知。致良知和行善,都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心灵。大师的思想基本上殊途同归。

    如果自己的心灵没有养护好,那么做什么事情都会走了样。

    比如拿我自己的例子:最近在学习旧房改造,不得不说我的起心动念就是买卖心。抱着一颗买卖心,房东怎会愿意相信我呢?动了买卖心就做不起来,但如果起心动念就是为了生活在这里人打造最美好的居家环境,那心中的焦虑还是这样吗?没有摆正心态,晚上怎么会睡得好呢?

    那怎么样才是好的行善?

    是不是所有的行善都是好的?

    不一定,有时候你认为自己做了好事,但别人不一定这么认为。那怎么衡量?

    中峰和尚说:“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

    也就是做了对别人好的事情的,是善良的;做了对自己好的事情就是恶。要是对别人,那么就算是打骂也是好的;如果对自己好,就算对人恭谦有礼,那也是不好的。

    就好比,只是简单的把玫瑰插到土里,然后就不管不顾了,这不叫真正的行善。真正的善,是按植物生长规律,给予足够的阳光及养分,让它真正的生根发芽开出花,这才叫善。

    四训观后感 篇2

    《了凡四训》里面讲,拥有千金财富的人物必然本身就是千金的人物。于是,愈发郁闷。看来本人的生命本身就是轻于鸿毛的,如果能变得重于泰山?被印祖推崇的《了凡四训》告诉了我们命运前定的真相,可是又告诉了可以改变命运的方法:行善积德。问题是,这样的标准还是世俗化的标准:有儿子,中进士,当高官,发大财。

    可是,这些对于佛教徒来说不是不重要的徒增烦恼之物么?世尊舍国弃家而求人生真谛,说明这些并不是他所求的目标,这些也不能作为标准吧。而且若把这些作为修佛的目标还是有分别心,修的是有为法呀,这应该不是四谛所宣扬的吧。也许,是我阅读

  • 8、 了凡四训观后感

    了凡四训观后感(一)

    文|踏月听香

    《了凡四训》电影看了第一遍,大致了解了《了凡四训》这本书的内容。今天来说一说我的第一遍观后感。

    说真的,这部电影拍摄的条件实在是太简陋了,但是有人可以把它看上十遍,便值得我从头到尾看下去,甚至开始了第二遍的观看。

    这部电影,也应该说是这本书,里边涉及了很多鬼神的内容。虽然我说过信佛、敬佛,其实是相信内心的信仰。说实话,我到现在不信鬼神,至于这本书里讲到的内容,比如说某某人行善,后来子孙就做了大官,我想大概是因为古人解释不清楚这种现象的原因,所以把它归结为神的点化和恩赐,但是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环境的影响。

    首先,相比于灾荒连年,饿殍遍野,能够行善的人,家庭条件相对来说还算比较殷实,这是物质上的丰厚;

    其次,愿意行善之人,素养也比较高,相比于常人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也比较重视,后事子孙得以继承祖先遗风,这是精神上的丰厚。

    最后,根据吸引力法则,行善之人,必会引得更多文人士大夫等有识之士的欣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良人为伍,必定可以催促其更加努力、上进。这就是现在人说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有慈父,有良师,有益友,再加上一生行善,民心所归,子孙后代必然会一代胜过一代。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行善之人既可以得到仁义道德,也可以收获功名利禄,即内外双得。其实这一切不是鬼神相助,而是自助也。我想这就是古书对现代人的教育意义吧。

    了凡四训观后感(二)

    看了《了凡子训》,受益匪浅。

    一 视频的开始是两名考生回乡,其中弟弟未中榜,并且对父亲出言不逊,甚至埋怨考官的不是,作为其父的主人翁袁了凡,决心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行善的故事。袁了凡偶然相识了算命极准的孔先生,卜了几卦,屡屡皆中,因此袁了凡对此深信不疑,相信了自己命中不该科第功名,不该有子嗣。在袁了凡对自己命运无欲无求的时候,遇见了云谷禅师,对其讲了立命之学,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幡然悔悟,35岁给自己改名了凡,意思是不愿意落入凡夫俗子的窠臼,并且改过自新,修善积福。云谷禅师说,如果只相信命,吉,如何趋之;凶又如何避之。要立自己的命,谦虚改过,努力修德,转变自己的命运。孔先生算他,53岁有大厄,而袁了凡当了县令也不忘修善积福,他非常注重人民的福利,主动减免农民的税负,还积极植树固堤,很是得民心。53岁那年安然无恙,并未有大厄,还平平

  • 9、 了凡四训观后感范文

    了凡四训观后感

    研读过《了凡四训》的朋友们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训诫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据史料记载,袁了凡先生与佛教渊源甚深,且与当时著名高僧云谷禅师交情颇深。他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前,只明白认命,任凭命运的安排,十分消极被动。之后,在与云谷禅师的交往中,他逐渐意识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道理,并根据"立命之学"自强不息,改造命运,并教导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积善积德,实现人生的价值。

    《了凡四训》共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虽然影片短小,但是寓理深刻,内涵丰富,兼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与浑厚。这部电影虽然不是佛经,但很多高僧大德却把它当作佛经一样尊重。

    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够被创造谦德之效"讲的是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本部电影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谦虚获益"的普遍性,这个道理类似于我们平时所提倡的"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透过了凡先生的经历,有两点我感触颇深:

    一、命运是能够改变的。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自己努力,充满信心,完全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若能待人厚道,处处为他人着想,此人必有后福;而一个人若对人刻薄,心胸狭窄,起心动念都为自己的利益,必将遭致灾祸,即使眼前有福报,福也会折损消亡。即佛门讲究的因果报应。佛教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的生起,都是业力感召而成。因此,人的善恶报应都是由自己的业力所感召。"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因此,要培养善良之心,多行善事,这种光明正大的心念就会主导人的身心,邪恶的念头就无法乘虚而入了。要经常反省自己。当意识到不好的状况发生时,要立刻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去。

    二、知非改过须具三心:一是知耻心,二是畏惧心,三是勇猛心。

    第一要发耻心。人能够知耻,就不会起妄心,动恶念。我们做人处事时刻要谨慎,要反省是否对得起父母的养育、公司的培养、亲人的期盼。

    第二要发畏心。要有敬畏之心。如果人没有畏心,又不知耻,什么样的坏事都会做出来。平时我们在工作、生活、处事中要敬畏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这是铁规,须深知触碰各项规章制度高压线的后果严重,教训惨痛。丨

    第三要发勇心。有过当下就改,无须迟疑。发勇心改过就须痛下决心,决

  • 10、 了凡四训观后感模板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让我们观影变得更加便利。欣赏优秀的影片涤荡了我们的心灵。为了保留心里那份感动,我们应当写一份观后感。写作品观后感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切入?有哪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本可供借鉴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了凡四训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了凡四训观后感【篇1】

    如何呵护自己的心灵?

    在《了凡四训》中,了凡先生给的答案是,行善。

    全书宗旨在于“行万善”。了凡先生说到,当他需要实现某个愿望时,就发愿行善,行三千善,行万善。

    为什么要行善呢?行善是为了积累阴德,积累福报,更简单点来说就是自己做了那么多好事,内心就不会有愧,人生也不会有什么遗憾。

    王阳明先生说,要致良知。致良知和行善,都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心灵。大师的思想基本上殊途同归。

    如果自己的心灵没有养护好,那么做什么事情都会走了样。

    比如拿我自己的例子:最近在学习旧房改造,不得不说我的起心动念就是买卖心。抱着一颗买卖心,房东怎会愿意相信我呢?动了买卖心就做不起来,但如果起心动念就是为了生活在这里人打造最美好的居家环境,那心中的焦虑还是这样吗?没有摆正心态,晚上怎么会睡得好呢?

    那怎么样才是好的行善?

    是不是所有的行善都是好的?

    不一定,有时候你认为自己做了好事,但别人不一定这么认为。那怎么衡量?

    中峰和尚说:“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

    也就是做了对别人好的事情的,是善良的;做了对自己好的事情就是恶。要是对别人,那么就算是打骂也是好的;如果对自己好,就算对人恭谦有礼,那也是不好的。

    就好比,只是简单的把玫瑰插到土里,然后就不管不顾了,这不叫真正的行善。真正的善,是按植物生长规律,给予足够的阳光及养分,让它真正的生根发芽开出花,这才叫善。

    了凡四训观后感【篇2】

    了凡四训读后感2000字:

    《了凡四训》原名叫《训子文》,本是袁了凡为教育子孙后代,所写的文章,不曾想,义理深刻,名流千古,文中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篇章分别进行讲述,简言之,立命之学讲的是人的一生究竟该怎么度过,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听天由命、随波逐流?还是拼搏奋斗、自立自强?还是完善自我、顺其自然?

    我想袁先生更多表达的是一种把握现在,“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昨天已经过去,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已经成为了你人生的一部分,我们不必要对往日的遗憾而终日懊悔,也不能满足于曾经的辉煌,骄

  • 2023-01-07

  • 2023-01-09

  • 2019-10-28

  • 2021-05-27

  • 2019-11-03

  • 2023-04-21

  • 2019-11-04

  • 2019-10-28

  • 2022-12-22

  • 2023-01-05

  • 2023-01-27

  • 2019-10-29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3

  • 2023-01-19

  • 2023-02-23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1-04

  • 2021-07-30

  • 2019-09-22

  • 2019-11-04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0-28

  • 2021-04-19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08

  • 2019-10-24

  • 2019-10-22

  • 2022-03-08

  • 2019-09-21

  • 2019-09-21

训兔记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训兔记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训兔记观后感、2024训兔记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