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新名字故事读后感 > 地图 > 新名字故事读后感,2024新名字故事读后感
新名字故事读后感相关栏目
新名字故事读后感热门栏目
新名字故事读后感推荐
新名字故事读后感

(共 8074 篇)

  • 1、 新名字故事读后感1000字

    常言道:“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从小到大,我们看过很多书,大多数老师会要求我们读完一本书后写一篇作文,这样可以将我们阅读时的感触记录下,读后感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名字故事读后感1000字”,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新名字故事读后感 篇1

    这本的书评实在拖太久了,再不写感觉都快忘了……所以,趁着今天的松散时间,赶快记录下来!

    《新名字的故事》作为四部曲的第二部,实在太精彩啦!!!一口气看得停不下来。就我个人而言,这一部比第一部更好看!更跌宕!更狗血也更刺激!这个作者也太会写了吧,她怎么什么都懂啊,有关青春期那些弯弯绕绕、歪歪扭扭的隐秘心事写得真绝了。看得过程中就一个感觉:“她是不是在监视我啊”,心理活动也太“我”了吧,应了那句“好的作品能让你和自己相遇,哪怕是那个你不喜欢的自己。”我愿意献上我的膝盖,again!

    比之第一部的幼儿——少女时期,这一部是我们又爱又恨的青春期,所有的人物角色也真正踏上了人生的重要分水岭。还记得青春期吗?因痘痘爆长羞于直视他人眼睛的不安, 故意驼背跑步以免被盯着胸部看的掩饰,做广播体操虽然很烦但可以借着旋转动作偷瞟隔壁班那个总是睡不醒的男孩……冒傻气的十六七岁,在那漫长又静谧的夏天之下,是一次次的纠结不安,一次次怯懦试探,一次次自我意识觉醒再失败、失败又修正。青春期最大的意义,是经历一些傻事儿,然后变成不成熟的大人。

    莉拉和莱农如是。对于莉拉来说生活一直是全力投入,粉碎,受伤之后继续,时刻保持对生活的敏感,然后果断的放弃与争取,很傻也很酷;莱农则是选择主动迎合,在伪装扮演“大家都喜欢的自己”的过程中,不断推翻否认重建自己,很傻也很可爱。无论是莉拉一意孤行的狠劲和爆发力,还是莱侬犹豫不决的懦弱和隐忍,追根究底,都是一种在混浊尘世努力生存的自我保护,她们向上抗争的姿态坚韧挺拔,劲劲儿的,很美。

    这本书带给我很多方面的思考,关于原生家庭,关于子女教育,关于个性,关于婚恋关系。看吧,你会喜欢的。

    关于摘抄:

    1.寒星,像摔碎的玻璃碴,碰一下都会割破手,看一眼眼睛也发疼。

    2.一块块玻璃碎片在一潭沥青里闪烁。

    3.但凡做过的事儿,迟早都会被人知道的。

    4.我已经习惯于讨得所有人的喜欢,别人对我的喜欢,对我来说是一层亮闪闪的盔甲。

    5.时间沉寂下来,那些年发生的重要事件就像飞机场传送带上的行李匆忙滑过,你只要

  • 2、 新名字故事读后感9篇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新名字故事读后感9篇,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新名字故事读后感 篇1

    几乎是用两个下午马不停蹄地翻完了第二部,剧情的反转和跌宕明明如此扣人心弦,但又发生的那么自然,那些关于友情熟悉的感觉一直萦绕身边,但你知道,作者就是用这比自己更敏感也更敏锐的笔触讲这个也许自己也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人生章节表达了出来。

    对于莉拉这样集万千聚光于一身的漂亮女孩,仿佛大家从小到大都有遇见。一个负责貌美如花,一个作为附庸充当绿叶,这样的友情模式屡见不鲜。在这一部的故事中,我对于莉拉是由最初的敌意转化成一种彻底的佩服。她首先破坏了也夺走了她最好闺蜜的爱情,那也许是当初所剩无几的莱农唯一在乎或许能拥有的爱情,但是令我动容的也是莉拉对于这份爱情的态度和之后所作出的种种,即便在短暂同居了23天后那个男人一去不回头,发现所有的螺丝都被错误地按上了以后,莉拉也从不后悔,她爱尼诺爱的那样深沉,透过尼诺,她看见了世界,重拾了学习的热情,求知的渴望,把小时候那聪慧的天分找了回来,尼诺折射的是另一个她自己,那个不是在16岁懵懂时期就结婚的女生,那个本可以看得更远飞的更高的女生。

    我能够理解为何莱农在好几个阶段都几乎放弃这段友情的时刻,也和莉拉完全没有联系。这种仿佛地心引力的感觉不断让莱农掺和到莉拉的犄角旮旯事宜中去。我也很庆幸莱农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从那不勒斯一步一步走了出去,从初中读到高中又去比萨读完了大学。莱农和莉拉生活的那个环境是轻易摆脱不了的,就像莉拉小学的分水岭——一个鞋匠的女儿要如何说服自己的父母继续在学业这条路上走下去呢?即便是莱农,她也是一个门房的女儿,是当初在小学老师一力坚持下父母做出的让步,让她读上了初中,再来是高中,而大学完全就是莱农个人的决定了。那不勒斯对于莱农就像那座山对于塔拉(《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些难以名状的只在远处散发出来的光亮,她们是飞向这忽明忽暗也不知前途几何就奋力飞翔的鸟儿。

    而莉拉,当最后我看见她为了抚养她和尼诺的儿子小里诺而甘愿在香肠厂灌肠、出入冷冻库只因冷

  • 3、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_1500字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1500字

    莉娜,埃莱娜,谁是真正的天才,谁是真正的赢家?

    第一人称的叙述,往往很容易把人带入故事情节中。两个女人的友谊,从6岁的交换娃娃开始,到最后,60岁的莉娜的消失, 那个时候,还没有结束。

    从最开始的互不了解,到认识,相知,妒忌,迷失到最后的消失。很难说,是莉娜活在埃莱娜的幻想下,还是埃莱娜活在莉娜的阴影下。

    莉娜的勇敢,果断,天分,一直是埃莱娜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她希望,自己能像莉娜那样,轻轻松松的就获得老师的认可,男人的青睐。但是,莉娜所遭受的一切呢?埃莱娜又有多少,是能够切身体会到的? 莉娜她渴望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建立的围墙,可控的范围内。成为鞋匠,帮助哥哥里诺成为有钱人,摆脱索拉拉家族,选择了一个暴力侵袭的斯特凡诺,有了一段悲惨的婚姻生活。而后又遇人不淑,出轨了尼诺,抛弃了富太太的生活,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到了肉食产工作。很幸运的是,她身边有恩佐的陪伴,帮助她度过了最难熬的那段时间,学习了计算机。同时,也是埃莱娜,在她即将倒下的最后一刻,成为了她最后的一棵稻草,让她走出了肉食产,回到了城区,开始了正常的生活。最后迫于无奈或者是自愿?她还是选择跟仇人合作,有了一份高薪工作,摆脱了贫民生活。莉娜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很明确的做了,不择手段,并且不后悔的人。这种人,可怕又可敬。她的性格,她的冷暴力,她的目光清晰,这都是埃莱娜所没有的,我很喜欢她对埃莱娜说的2句话。

    1-月亮是一块大石头,是几十亿石头中的一块,石头就是石头,你最好脚踏实地,面对地球上的这些麻烦。

    2-我们每个人都按自己想要的样子叙述自己的生活

    这两句话,可以说是嫉妒说的话,也可以说,是一种点醒。有时候我在想,她对莱农的冷暴力,是因为出于对她的重视,对她们友谊的认可,她希望莱农,可以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让她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她帮主莱农学习拉丁语,学习希腊语,甚至是在莱农迷失的时候,给她冷嘲热讽式的提醒。她在莱农面前,是自卑的,所以选择了用语言伤害来掩饰自己的无助,自卑跟迷茫。同时,她又希望,莱农过得不要比自己好太多,幸福太多。

    而埃莱娜呢? 从小到大,她一直想要摆脱的就是莉娜,想要比她更出色,更幸福,更有钱。她选择了一条非常稳妥的道路。努力的读书,出版了一本小说,让自己迅速的成名,选择了一位家庭背景非常不错的老公,生了两个孩子。一路看起来真的是顺风顺水。但是,内心深

  • 4、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_1000字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看完了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二部。在看书评之前,我的层次就只是抵达于两个女孩之间人生的纠葛,她们的情爱、人生的选择、对生存世界的看法,在不同时点都惊人地重叠在了一起。在看的过程中我很难过,因为我看到了很多残忍的事情,莱农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从莉拉身上吸取能量,模仿莉拉说话、写字、为人处世,因而学业有成,并一步步地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莉拉对于莱农所做出的令自己所引以为傲的成就,就像对待别人拥有的一个美丽的玻璃球,无情地打破它,然后用自己所拥有的控制莱农的力量,指示莱农又重塑下一个。但我难过不仅是因为看到了这些,反倒是因为两个女孩都极富魅力。莉拉总是打破陈规,她拥有一股汩汩流淌在她身上的力量,仿佛永远都无法被消磨殆尽,我非常渴望了解,她那股丰沛的力量是来自于什么地方?而莱农总是敏锐地感受着涌动在身边人言行举止下的暗流,或是情感的,或是精神的,或是不可言说。 我一直在想她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呢?是我们所体验过的友情的样子吗?我不确定,因为我感觉既是陌生的,又仿佛是我所经历过的。像莱农一样吸取对方的力量,像莉拉一样掌控对方,她们同时爱着彼此,同时又嫉妒彼此。究竟是嫉妒伪装成为爱,还是爱点燃了嫉妒?或者还有别的什么更为微妙的东西,是我所无法觉察到的。 纽约时报书评启发我的一点是对暴力的理解,里面写到“莉拉为了捍卫遭受街区的男孩子们嘲弄的埃莱娜,用一把裁皮刀顶住马尔切洛·索拉拉的喉咙——后者是当地一个克莫拉黑帮成员的儿子,并且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她随时准备好动刀。这吓坏了马尔切洛,却也激起了他终生对她的爱。这,同样也是费兰特的风格——去追溯暴力和爱之间那几乎无法察觉的界限。”我们通常憎恨、避免暴力,即使常常说爱到深处会恨、会产生暴力,但我从来未曾想过,暴力,能够引起爱!或者是,暴力与爱的界限模糊不清。这促使我反思,我对爱和暴力的理解都太过局限了,生活从来不是简单的定义,不是观念描述着生活,而是生活掌控着观念,你想,哪有一种情感,哪有一种可能带有情感的行为是纯粹的呢? 我已经彻彻底底被整个故事所抓住,我仿佛正在那个世界里和那两个女孩一起生活。所以不怪乎书评所提到的更宏大的概念,像女性主义,是我现阶段所无法体味的,期待日后能有所体验。

  • 5、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_1200字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1200字

    看完hbo“我的天才女友”,等不及后几季上映直接找来那不勒斯四部曲余下三部的原著,跟剧集比起来多了对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的直观阅读,愈加佩服起剧中对人物角色的演员甄选,非常推薦。 第二部人物从幼年走到青年,褪去从儿童视角仰望成人世界,半知半解+狭窄活动半径产生的神秘色彩,人物发展的空间舒展开,却更彰显了社会阶级和地域性视野对个人命运的桎梏,事件场景和两代人命运错位交叠之间充满了隐喻,又在人物或主动或被动的坚持和抗争之间,闪烁着希望微弱的光。 旅行的时候两次途径那不勒斯,都是匆匆一瞥,充满了对黑手党帮派斗殴传闻的畏惧。书里的场景倒是常常让我莫名想起短暂停留过的意大利北部港口城市trieste。当时chris在参加一个科学界的seminar,我蹭了一个展示会非常不明所以,于是自己开发完resort周边奥地利大公的府邸便开始每日坐大巴进市区闲逛。说是意大利第二大港口,看起来却荒凉破败。大穹顶建筑前竖立的碑文上讲述着历史,街区建筑外墙上精美的雕塑暗示着往日的繁华,但是都跟城区里干涸的河床一样蒙着厚重的尘土。依着yelp上仅有的几家高评分餐馆觅食,多半都已关门大吉,有的窗户上还贴着招租启示,跟街道的人流一起讲述着经济衰败的故事。旅游业在这里显然并不发达,各种商家便也少了其他大城市常见的意式热情招揽,街上行人对我这副少见的亚洲面孔有种克制的好奇。沿着阶梯走上城市的至高点,山坡上年轻的松树间有秩地躺满了各种墓碑,看年份多在一战期间。山顶上有很多罗马式建筑的廊柱和残檐断壁,环绕着一个古时斗兽场又或者歌剧院一样的建筑,旁边是一个战争时期的碉堡和大炮。后来周末再拉chris去看,竟然有场表演,不管是自带乐器的表演者还是大都上了年纪的观众,都盛装出席,但又看得出来他们衣服上岁月的痕迹,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感慨艺术和历史的传承之幸还是停滞不前的悲哀。 这里的人们祖辈都经历了什么故事,现在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沿着google map在石板路上走着,我会禁不住想。那不勒斯四部曲似乎很好地回复了这个问题,还展开讲述了更多。 因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作者很直白地通过主角道出了人性丑陋和脆弱的一面:妒忌、虚荣、焦虑、贪婪、空虚,打着爱或传统道德或者新知甚至共产主义的名义,以及年少懵懂间作出的愚蠢选择。在微信读书上看,经常有其他读者划线骂书中的各种人物。我却觉得这种血淋淋

  • 6、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1500字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1500字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作者和她的朋友莉娜,发生在青春期的友谊与互相较劲的事。莉娜跟作者从小起就是好朋友,但作者认为莉娜一直都比自己聪明,在小学的时候莉娜成绩排名第一,她一直就是第二。

    而且莉娜在学习看书的时候,很快就学会了并了解了本质,而作者需要花很长的一段时间。但莉娜由于家庭原因小学毕业后就没读书了,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嫁给了一位有钱人。

    而作者一直从小学读到大学。作者真名叫埃莱娜,她一共写了四本相关的小说,简称那不勒斯四部曲,四部曲分别是讲两个女生从童年到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故事。

    《新名字的故事》是那不勒斯第二部,其他三部我都还没看过,整本书作者都是通过回忆自述的方式来写。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觉得她把情节写的非常细腻,这本书我花了一个多星期才看完。

    有一次我在看的时候,突然有种感觉,我好像已经被作者牵引着,被她代入到故事中去,就好像自己也生活在那个世界,感受着里面每一个人物关系,跟着她们一起嬉笑怒骂。

    对于没怎么看过文学小说的我,第一次有种有内而发的感慨:看小说也挺有有意思的啊。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生活的真实,人的欲望,女性的心理,社会的阶级等很多很多。最让我深刻的是,作者在写欲望的那一段,就是作者自己被一个她同学的父亲给强暴了。而她当时觉得好像不是很在乎。

    她同学叫尼诺,是作者一直暗恋的对象,莉娜也知道作者喜欢尼诺,然而尼诺却喜欢上了莉娜,但莉娜那时候已经结婚了。莉娜刚开始也不知道,有一段时间作者陪莉娜一起在海边度假,尼诺在大海里吻了莉娜,然后把他的想法一股脑告诉了莉娜,说从小时候就开始喜欢上了莉娜,他其实比莉娜的老公更爱莉娜。一开始莉娜是拒绝的,毕竟她是已婚之妇,但她的夫妻生活不是很好,她老公虽然很喜欢莉娜,但莉娜自从结婚后就对她老公没有一点点的感觉。

    晚上躺在床上xx时,也只是应付式的完成作为妻子的义务。尼诺的表白,慢慢的让她找到了自我,让她找到了肉体与灵魂互相碰撞的感觉,后面莉娜他们经常当着作者的面在白天偷偷幽会。

    有一晚,莉娜决定得跟尼诺好好的放纵一晚上,叫作者帮忙找了一个借口一起去尼诺家住。那晚,作者想着自己喜欢的人跟最好的朋友在床上睡觉的情景时,心情很不好,于是一个人去海边坐着发呆。

    尼诺的父亲看出她心情不好,于是过去安慰她,靠着她身边,说一些小女生喜欢听的话,她当时感觉心情好了一些。其实作者之前就去过尼

  • 7、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范本15篇)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范本15篇)”,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篇1)

    几乎是用两个下午马不停蹄地翻完了第二部,剧情的反转和跌宕明明如此扣人心弦,但又发生的那么自然,那些关于友情熟悉的感觉一直萦绕身边,但你知道,作者就是用这比自己更敏感也更敏锐的笔触讲这个也许自己也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人生章节表达了出来。

    对于莉拉这样集万千聚光于一身的漂亮女孩,仿佛大家从小到大都有遇见。一个负责貌美如花,一个作为附庸充当绿叶,这样的友情模式屡见不鲜。在这一部的故事中,我对于莉拉是由最初的敌意转化成一种彻底的佩服。她首先破坏了也夺走了她最好闺蜜的爱情,那也许是当初所剩无几的莱农唯一在乎或许能拥有的爱情,但是令我动容的也是莉拉对于这份爱情的态度和之后所作出的种种,即便在短暂同居了23天后那个男人一去不回头,发现所有的螺丝都被错误地按上了以后,莉拉也从不后悔,她爱尼诺爱的那样深沉,透过尼诺,她看见了世界,重拾了学习的热情,求知的渴望,把小时候那聪慧的天分找了回来,尼诺折射的是另一个她自己,那个不是在16岁懵懂时期就结婚的女生,那个本可以看得更远飞的更高的女生。

    我能够理解为何莱农在好几个阶段都几乎放弃这段友情的时刻,也和莉拉完全没有联系。这种仿佛地心引力的感觉不断让莱农掺和到莉拉的犄角旮旯事宜中去。我也很庆幸莱农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从那不勒斯一步一步走了出去,从初中读到高中又去比萨读完了大学。莱农和莉拉生活的那个环境是轻易摆脱不了的,就像莉拉小学的分水岭——一个鞋匠的女儿要如何说服自己的父母继续在学业这条路上走下去呢?即便是莱农,她也是一个门房的女儿,是当初在小学老师一力坚持下父母做出的让步,让她读上了初中,再来是高中,而大学完全就是莱农个人的决定了。那不勒斯对于莱农就像那座山对于塔拉(《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些难以名状的只在远处散发出来的光亮,她们是飞向这忽明忽暗也不知前途几何就奋力飞翔的鸟儿。

    而莉拉,当最后我看见她为了抚养她和尼诺的儿子小里诺而甘愿在香肠厂灌肠、出入冷冻库只因冷冻库有额外的十里拉补贴、手上布满大大小

  • 8、 最新名著读后感集锦

    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也是一座宝藏,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认知能力。写读后感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来写。那么你知道如何写一篇好的作品读后感吗?考虑到你的需要,我们特地编辑了“最新名著读后感”,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名著读后感(篇1)

    《浮士德》是德国文豪歌德的一部著名歌剧。它在世界上是一朵花,永不凋谢的奇葩,闪射出魅力迷人的光彩。它曾是马克思最喜爱的德语文学著作,被他读的烂熟。正如研究《红楼梦》有“红学”,研究莎士比亚有“莎学”一样,在世界范围内研究《浮士德》也以形成“浮学”。它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自强不息的德国男子的故事。他一生痛苦曲折,但是却敢作敢为、豪迈悲壮。

    这本书写的是,在天国里魔鬼头子与上帝打赌,魔鬼认为,人类代表浮士德茫然不定,浑浑噩噩,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傻瓜,疯子,而上帝确认为,他很快就会从浑噩中醒来,成为人类的圣人,带领人类走向幸福。于是,魔鬼便于上帝打赌可以让他永不安宁的心得到满足。

    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间,经历了许多事情,但还是没有获得心灵的满足。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很老并且双目失明的他找到了心灵美好的家园,然后就死去了,然而他的灵魂魔鬼抓进地狱,而是由天使护送上了天堂,因为他帮助了人们。

    本书分为第一节和第二节。这本书都是在讲浮士德怎样帮助大众,又怎样被魔鬼危害等等后来遇到了玛格丽特这个人,两人一起飞向了更高的天堂。

    《浮士德》是一本说不尽的书,谁也不敢说读懂了它,我明白了,不能作恶,不能迷惘,一旦到了地狱,你将万劫不复,为了人类的幸福·美满而奋斗吧!相信吧,你最终会飞往天堂,与思念的人在一起幸福·美满的生活下去!

    最新名著读后感(篇2)

    今天,我在家把《爱的教育》这本书读完了。

    这本书告诉我,在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爱。无论书中主人公安利柯和他的父母在一起时,还是安利柯和他的同学在一起,有一种情感在他们之间围绕着,那就是爱。

    书中有一篇叫做《义侠的行为》,写的是卡隆对同学们的爱护。在安利柯的班级里有一个叫克洛西的小男孩,他有一头赤发,但是一只手是残疾。几个调皮的同学有的用三角板打他,有的把栗子壳向他扔去。克洛西却坐在座位上看着他们,终于,他发怒了,把墨水瓶向他们扔去,却打着了女老师。老师问是谁干的,卡隆站起来说

  • 9、 《名字离家》读后感
    《名字离家》读后感 寒假老师让我们多读课外书,还让我们写读后感,今天我就看了一本书名叫《名字离家》。 我一看到这个书名,我就开始好奇起来,名字怎么会离家呢?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书里讲的内容是: 有一个名字,叫张翊淼,可是从一天开始他就是一个孤孤单单的名字,它的主人丢掉了他,放了他陪伴十年的名字,反而让一个张顺发进入了小主人的大脑,张翊淼,十分难过,只好离“家”出走,为什么张顺发却变成了小主人的名字呢?是因为有一天,爸爸妈妈说他的儿子老是喜欢动,带他去算算命,把他的名字也改一改,算命先生说,这个张翊淼的淼,水太多了,身形定不住,容易动来动去,而这个翊,羽毛都立起来了,心都飞了,所以上课不专心。 就把名字改成了张顺丰,他不仅好念,含义也更深远,能让小主人个性变得柔顺也具备了未来的发展性。 原来的名字在小主人的心中还没反应过来,张顺发三个字就窜了进来,他大刺刺地站在原来的名字面前,嘴角还带了一丝轻蔑的微笑。 接下来的几天,原来的名字和张顺发一起挤的小主人的脑袋瓜子中,小子一听到翊淼,就会回应几声,但听到顺发,就愣在那里一动不动,妈妈和爷爷在斥责着小主人,你叫张顺发记住了吗?不要再记错了。 张翊淼这个名字不想看到小主人被妈妈斥责,就自己逃出了小主人的脑袋,他来到字典面前,对字典说,字典叔叔,你能不能看一下字典里有没有张翊淼这个名字?字典说我这里面全是字,但没有名字,你可以当辞海里面去找找,于是他又来到辞海面前,他对辞海说,辞海伯伯,请问你那里面有没有一个叫张翊淼的名字?辞海伯伯说,对不起没有。 张翊淼突然看见小主人的书包上还有他的名字,便一下钻到那个名字里,小主人背上书包放学了,他一个大步迈出不小心,就被行驶过来的汽车撞倒,坐在地上,爷爷很着急,专程来接张顺发的,他一急,大喊:“阿淼!”他已经忘了张顺发已经改名了,不叫阿淼了,这时的小主人根本没有听进去,爷爷在喊他,在书包上的张翊淼着急起来,他忽然看见,张顺发这个名字伸出长手想拉张翊淼上来,张翊淼伸出手,一个使劲钻到小主人的脑子里,小主人这才听到爷爷在叫他。 他的爷爷对他说,不管是阿淼还是阿顺,都是我的宝贝孙子,在小主人脑子里的张翊淼和张顺发也笑了起来。 读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人们往往很重视自己的名字,尤其是中国人希望名字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尊重孩子,不为错误寻找借口,才有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

  • 10、 [收藏]最新名著读后感汇总

    以下的最新名著读后感或者是您在寻找的内容。读书可以让我们的思想不断进步,不断提升我们自身的文化水平,无论读多少次作者写的作品,心里都会有很多想法。我们可以提取这本书的精华部分,把自己的所想通过心得抒写出来。敬请您浏览本页内容!

    最新名著读后感 篇1

    学是一种比小鸟非得还要远的梦想,是比花朵开的还要美的情感。比星星闪的还要亮的智慧,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忘怀的一种信念。

    《西游记》这本书是中国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是一本神话故事,讲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事情经过。

    《西游记》中人物性格各不相同,如孙悟空是神通广大,吃懒做的八戒和勤快的沙僧。这本书极具想象力,从而它便成为了中国人民那个最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

    书中的故事脍炙人口、曲折动人。其中真假美猴王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一章讲述了是师徒四人在去取经的路上遇到了强盗,孙悟空只杀了他们,不料师父大怒再次赶走了孙悟空。孙悟空他只求助观音。观音他让孙悟空在此等候。就在孙悟空等候的时候有个小猴子冒充孙悟空打伤了师父。后来,两个孙悟空在花果山见上了,最后真的孙悟空打败了假的孙悟空,假的变回了原型,原来只是一个小猴子。真相大白后孙悟空又继续和师父一起去西天取经了。

    这本书不仅可以让我们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使我们成长的路上充满阳光与滋润我们心灵的雨露。

    最新名著读后感 篇2

    在暑假,我读了一本著名的书叫《绿山墙的安妮》。她那灿烂的笑脸,似一束温暖的阳光吹进我们的胸怀。她的天真纯洁,让我难以忘怀,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爱德华王子岛的绿山墙农舍卡思伯特兄妹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帮着做田里的农活,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了一个爱幻想、活泼乐观的红发女孩安妮。给这一对兄妹带来了春天般的生机。安妮聪明、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但为了照顾玛莉拉,她又放弃了学业。

    虽然安妮从小失去父母,被孤儿院收养,可是她并没有成为一个性格孤僻内向的小孩,而是整天沉浸在自己美丽的梦幻和想象中。她想象自己也许是一个国王的女儿,被海盗偷了出来;听到山谷中传来的回声,就想象那是一个叫维奥莱特的喜欢重复她说话的好朋友。在她的想象中,顽皮的小溪在冰雪覆盖下欢笑;如果玫瑰会说话,一定会给我们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她还把自己的影子和回声想像成两个知心朋友,向她们诉说心事看着安妮的那些天真而充满着美好梦想的话与想象,你会感觉你进入了一个奇妙而甜蜜的通信世界,感

  • 2019-10-29

  • 2023-03-18

  • 2023-02-14

  • 2019-10-16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2-07-03

  • 2022-11-27

  • 2019-09-23

  • 2022-06-11

  • 2023-05-04

  • 2022-12-28

  • 2022-11-21

  • 2023-01-16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11-02

  • 2021-07-10

  • 2019-09-20

  • 2019-11-11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1-16

  • 2022-04-08

  • 2023-01-15

  • 2019-09-28

  • 2019-11-06

  • 2021-08-03

  • 2023-07-02

  • 2021-09-1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16

新名字故事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新名字故事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新名字故事读后感、2024新名字故事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