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王的盛宴观后感 > 地图 > 王的盛宴观后感,2024王的盛宴观后感大全
王的盛宴观后感

(共 2543 篇)

  • 1、 《王的盛宴》观后感1000字(通用5篇)

    我们经常通过看电影或者追剧来放松自己,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跟着情节思考。观后感是“观”和“感”结合的产物。没有比写观后感的这种形式,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多。我们怎么写出一篇特别的作品观后感呢?以下由栏目小编收集整理的《《王的盛宴》观后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王的盛宴》观后感 篇1

    鸿门宴一场项羽设下诛除刘邦的盛宴,鸿门宴当日,范增布下天罗地网,一心要在席中把刘邦刺死,却被项伯和樊哙解了围,刘邦更借往如厕而逃遁而去。一个历史典故常常被用来指:不怀好意的宴会。而《王的盛宴》就是借着这个典故展开......

    一开始:刘邦一直被噩梦缠绕着,一个是项羽,一个是韩信,项羽不难理解,他与刘邦一起为反秦而起义,更是为了争王,而互相厮杀,以至于最后刘邦悬赏千两黄金要买项羽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如此高的悬赏,以及最后项羽乌江自刎等等都给刘邦留下了阴影,他如果一直被项羽缠绕着,非常的合情合理。(图片转自网络)

    而韩信就很难理解了,韩信是刘邦的开国功臣之一,他为刘邦打下了江山,而刘邦却始终怀疑他要造反,将他囚禁...,而《王的盛宴》中演的韩信是一位胸怀天下的人,他因为在贫困潦倒的时候,被刘邦给了一口吃的,而心怀感激,被项羽当做马夫而选择了离开,他为刘邦打天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到头来却被刘邦怀疑,被好友萧何诱至宫中,死于吕后手中...,总感觉他死的太委屈,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为刘邦尽其所能,却没想到年纪轻轻就命丧他人之手。

    总感觉《王的盛宴》是刘邦在忏悔,他一直被噩梦缠绕,想摆脱噩梦,他说了一句经典的话:我的一生都是鸿门宴。把韩信演的过于英雄,原来看过关于鸿门宴的电影,却没有记住韩信,而《王的盛宴》让我记住了韩信,让我想了解韩信更多信息的冲动,到底韩信是怎么死的,韩信是怎么一步步走完人生的。

    为韩信的死感到不值,他怎么能这么轻易的死在一个女人的手里呢?他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哪去了?而吕后怎么能决定一个人的历史结局呢?在吕后与萧何对话的时候,吕后说:书中记载,项伯死于市井街头,遭人暗杀,她怎么可以这么武断呢?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呢?看完《王的盛宴》以后,总有一种怀疑历史的心态,不知道历史记载的是否是真的?还是被人篡改了...

    《王的盛宴》总感觉是刘邦的忏悔,是刘邦的回忆录,不管电影怎样,都向我们呈现了鸿门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霸王别姬、鸟尽弓藏等经典典故

  • 2、 《王的盛宴》观后感

    《王的盛宴》观后感

    鸿门宴一场项羽设下诛除刘邦的盛宴,鸿门宴当日,范增布下天罗地网,一心要在席中把刘邦刺死,却被项伯和樊哙解了围,刘邦更借往如厕而逃遁而去。一个历史典故常常被用来指:不怀好意的宴会。而《王的盛宴》就是借着这个典故展开......

    一开始:刘邦一直被噩梦缠绕着,一个是项羽,一个是韩信,项羽不难理解,他与刘邦一起为反秦而起义,更是为了争王,而互相厮杀,以至于最后刘邦悬赏千两黄金要买项羽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如此高的悬赏,以及最后项羽乌江自刎等等都给刘邦留下了阴影,他如果一直被项羽缠绕着,非常的合情合理。(图片转自网络)

    而韩信就很难理解了,韩信是刘邦的开国功臣之一,他为刘邦打下了江山,而刘邦却始终怀疑他要造反,将他囚禁...,而《王的盛宴》中演的韩信是一位胸怀天下的人,他因为在贫困潦倒的时候,被刘邦给了一口吃的,而心怀感激,被项羽当做马夫而选择了离开,他为刘邦打天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到头来却被刘邦怀疑,被好友萧何诱至宫中,死于吕后手中...,总感觉他死的太委屈,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为刘邦尽其所能,却没想到年纪轻轻就命丧他人之手。

    总感觉《王的盛宴》是刘邦在忏悔,他一直被噩梦缠绕,想摆脱噩梦,他说了一句经典的话:我的一生都是鸿门宴。把韩信演的过于英雄,原来看过关于鸿门宴的电影,却没有记住韩信,而《王的盛宴》让我记住了韩信,让我想了解韩信更多信息的冲动,到底韩信是怎么死的,韩信是怎么一步步走完人生的。

    为韩信的死感到不值,他怎么能这么轻易的死在一个女人的手里呢?他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哪去了?而吕后怎么能决定一个人的历史结局呢?在吕后与萧何对话的时候,吕后说:书中记载,项伯死于市井街头,遭人暗杀,她怎么可以这么武断呢?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呢?看完《王的盛宴》以后,总有一种怀疑历史的心态,不知道历史记载的是否是真的?还是被人篡改了...

    《王的盛宴》总感觉是刘邦的忏悔,是刘邦的回忆录,不管电影怎样,都向我们呈现了鸿门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霸王别姬、鸟尽弓藏等经典典故,让刘邦与项羽一段历史深入人心,得到渊源流传。

  • 3、 《王的盛宴》电影观后感

    《王的盛宴》电影观后感

    去年年底独自去看了《王的盛宴》,整个场子似乎就只有三个人。这部剧从开始筹备到上映,足够花掉了整整几年,陆川真正花了很多心思。当时就为这位前不久才被我评论有人文情怀的陆川导演略略惋惜,既叹息身不逢时,也叹息他身不逢地。这部电影看了之后我有诸多的感慨,但是也是最近了解了很多学术资料才敢真正为这部电影写影评。

    略微懂得一点电影的人都看得出来陆川明显借鉴黑泽明的镜头运用,无论是对项羽韩信45度上角的拍摄,这个角度对人面部的展示其实是一种巧妙的掩盖,在这部剧中,项羽台词很少,霸王别姬那段居然是一句话也没有,而项羽在该剧中的确是被导演有意抽象成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刘邦口中的贵族;他鸿门宴放走刘邦,那是因为他是贵族,放了刘邦的家属,也是因为他是贵族。而韩信在该剧中似乎更是没有真正形象的刻画,韩信从剧中虚构的鸿门宴救刘邦,到被射死于未央宫,这个人似乎是从来没有经历丝毫的情感,性格的变迁,他始终迷失自己该要的是什么,剧中特意交代蒯通(韩信重要谋臣)死的时候说:淮阴侯当初早该听我的拥兵自立了。他自己被刘邦质问的时候也说:要反我早反了。这个人死也是因为他不顺应周遭环境的变迁,始终保持着过于自我的态度。

    不顺应者是必死的。这也是影片表现的主题之一(我理解的)。我刚刚说过对韩信和项羽大量使用45度上角的拍摄角度来展现他们的面部,而这个对于刘邦吕后张良萧何却运用得极其少,而对于他们的展现往往是正常的表现全脸的镜头,害怕,孤独,展现得是正常人的情绪,而不是项羽那样的符号,他们的共同点是在这部影片中展现了他们一个变化的完整过程,刘邦由沛县刘季带着一帮农民厚颜无耻找项羽借兵,到后来咸阳城差点忘乎所以,再到鸿门宴仓促逃走,最后成为一个垂垂老矣的皇帝每天说着梦话。这一切,刘邦在变化的人生轨迹中一步步从刘季变成刘邦再变成汉高祖,从沛县走到咸阳,再走到天下;他从被秦王子婴带进了秦王宫,他就已经知道了他要什么,他要的是天下,一个统一的天下,而不是被项羽分封成十九份的那个。中刘邦说韩信也是因为进了咸阳野心打开,才会来追随他,借此夺天下,其实这是导演为观众设下的一个陷阱,韩信恰恰是一个没有野心,而且极端坚持自己的人,和韩信有鲜明对比的是汉初三杰的另外二人萧何和张良,这两个人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保留自己的性命,但是和最初陪同刘邦入咸阳的他们都变了,张良称病,萧何自毁名节杀韩信,他们通过吕后最

  • 4、 王的盛宴影评

    王的盛宴影评(一)

    在中国,有一次宴请堪比西方 “最后的晚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最为深远影响的。这便是鸿门宴。

    无数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都曾展现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与其他作品将宴请放在首位的方式不同,陆川导演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削弱了宴请当天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戏剧化效果,而是让这次宴请成为连接三个主要人物的契机,成为服务人物一生的一个缩影。

    《王的盛宴》通篇以老年刘邦弥留之际的回忆为主线,在断断断续续几近破碎的片段之中,组成了另一个对历史的叙述方式。这种以第一人称的主观视角去展现的历史,虽然有其不可达到的弊端,但却让人有更多的真实感,仿佛触手可及。加上影片充斥着黑暗厚重的颜色,以及大量的人物面孔的特写镜头,更会带给观众一种压迫的感觉,从而逼迫观众进入一段封存在一个老年帝王内心中最辉煌、最黑暗、最惧怕、最解脱的历史。

    刘邦、项羽、韩信这三个男人是本片主要人物。他们在这段历史中举足轻重,同时,他们相互之间又存在一定的羁绊。

    说来好笑,其实三个男人相见的那一刻就生成了他们看待彼此的态度,而这份态度,决定了他们的情感、影响了他们的抉择、主导了他们的命运。

    刘邦见项羽,是为借兵。当他一身破烂的衣服、满面尘土、说着粗俗的笑话、谄媚的讨好、尽力的自嘲时,项羽只看到一个小丑。高贵的他因为这一个印象而将刘邦永远定位在小丑的位置之上。他借兵给刘邦、和他起舞、让他带兵、甚至明知他有反叛之心而不将其杀死。他就好比一只老猫,抓住了老鼠,戏弄它、摆布它、看着它上蹿下跳而不吃它,所为什么?可能是因为在项羽高傲的心目中,刘邦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不会翻出太大的浪花。因为他对自己有绝对的自信!更因为他过于傲慢。就像吕后所说“他是我见过最高尚的人。但他太高尚了,所以没有杀我,也没杀陛下。最终的结果是他自己死掉了。”所以,项羽的死亡不是因为任何人,仅仅是他自己的高傲。

    其实,项羽的自信有根据,如果不是因为韩信加入了刘邦,以刘邦的乌合之众真的翻不起大浪。但同时,也正是项羽的目中无人将韩信推给了刘邦。

    这部影片中,对韩信的刻画很出乎我的意料。他不再是那个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多承认有勇无谋的家伙,而变身成一个怀有理想主义、士为知己者死的共产主义者。韩信与刘邦的相遇很是浪漫。当时,他步履蹒跚、饥肠辘辘,看着身边的大头兵手中的馒头只能不停的吞口水,而刘邦这时很潇洒的拿起一个馒头塞给他,转过头对他憨然一笑。于是,

  • 5、 观《王的盛宴》有感

    观《王的盛宴》有感

    冬日一个阴雨霏霏的日子,我来到天河影院,观看了与《一九四二》同时上映的陆川导演的大片《王的盛宴》。我不懂历史,但对片名很感兴趣,以为是王请客呢,因此,我看得非常认真!

    影片根据司马迁的《史记》 改编,以回忆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汉高祖刘邦的一生。刘邦与项羽因共携手共同灭秦成为兄弟到后来成为强劲的敌人。刘邦因为有了韩信、张良、萧何的相助而最后令项羽自刎于乌江,可得江山后刘邦怕同打天下的兄弟造**而整日惶恐不安,最后终于将韩信置于死地后而断气的事情。片中不仅涵盖了“鸿门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霸王别姬、鸟尽弓藏等经典典故,细细品味,还向我们诠释了一个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吕氏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她做好了一个老婆该做的,然后努力用信念去塑造她的男人。在整个影片中,刘邦屡次说出“你说我是龙的儿子”的话是吕氏说的。想当初吕氏的父亲仅见刘邦一面后便觉刘邦气度非凡,日后必成大器。于是便将当时20岁的吕氏嫁给了43岁的刘邦。在吕氏的鼎力相助下,刘邦成功了,真成了龙的儿子,成了汉高祖刘邦。看来,一个伟大的男人背后确实有一个默默奉献的伟大的女人。后来,吕氏重回汉中后,发现刘邦有了新欢,便不与其争宠,而是暗暗增强自己的才能,培养自己的势力,让自己做刘邦的战略伙伴。刘邦背后的这个女人,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历史上评价说:吕雉兼顾了武则天和慈禧二者的才能,是一个伟大的女人。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是萧何引见给刘邦的,与张良一起,三人为辅助刘邦打天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三人可并称初汉三杰。萧何重情重义,与韩信私交一直尚好。可萧何万万没想到,最后他还得在忠臣和友情中做出艰难的抉择。刘邦在弥留之际,怕韩信造**,于是由吕氏策划,张良说出,萧何亲手把韩信送上了断头台,也是萧何亲自撕扯着自己的心口把韩信的人头给割了下来,交给了弥留之际的刘邦。韩信、萧何、张良等,全是一颗颗棋子,一颗帝王的棋子。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张良是个运筹帷幄的谋臣。刘邦说:“张良,只要我听你的就很顺,不听你的就会出乱子。”张良是个谋臣,是个聪明的谋臣,刘邦因为有了张良的谋划而得了天下,屡次险处逃生。当年刘邦进了秦王宫,是张良找到项伯合计救了他;在刘邦弥留之计,也是张良的谋划除去了韩信。张良能够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做到游刃有余,是因为他深谙世事,阅历丰富,学富五车,能审时度势。

    锋芒毕露并不好。韩信因进了秦王宫

  • 6、 观电影《王的盛宴》有感

    电影《王的盛宴》观后感

    电影《王的盛宴》上映好久了,。听影片的名字,不过是鸿门宴、楚汉之争。这段历史已经被拍烂了,在加上对影片也没有好的影评。也就没有那么多兴趣去看。最近闲着无聊,去看一下,感悟颇多。

    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侯将相,宁有 种乎,和人的欲望这两方面的表达。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片中刘邦说过,当时我没明白,为什么刘邦会说这句。但当韩信说出来的时候我明白了,这句话不仅是主角要说的,也是作者本人的想法。作者就是要把它说出来,让我们所有人都知道并且有感触。

    当草根出身的刘邦和韩信走进巍巍的秦王宫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变了,欲望膨胀了。我觉得这都是合情合理的。就像我第一次见到大海的时候,我的心当时是那么的汹涌澎湃。而片中用只看到自己的光芒,而没有看到别人的欲望来形容贵族出身的项羽。我觉的这句话说的很漂亮,但项羽应该是看出来了这些,才一把火烧了秦王宫。只不过项羽太自信了,放过了刘邦和韩信,才导致他最后的失败。

    这部电影也有很多我不喜欢的地方。比如情节,电影多次跳转时间,观众得仔细去理解各个情节的时间点。好像导演要学王家卫,但学的很不好。不知道为什么电影给吕后的篇幅很多,却没有留多少镜头给另两个主演项羽和韩信,让人不禁会有潜规则的想法。再说整个电影的更像一个文艺片,而不像一个大制作的商业片。战争场面做的很大,但电脑制作得太假。色调很暗,搞得像鬼片。据说这部电影投资有一亿,但感觉给陆川一千万,他也能拍出这个效果。演员方面更是让人诟病。刘烨努力想塑造一个流氓,但他气质实在不像。吴彦祖饰演英雄盖世的项羽稍显文弱。韩信的镜头太少,张震也没表现出什么来。而女演员我认为算是花瓶,而就是这样一个花瓶演员秦岚没有表现出吕后的智慧和狠毒。霍思燕饰演戚夫人很适合,但她的艳丽被阴暗的色调和臃肿的服饰所掩盖。至于虞姬根本没有表现出虞姬的美,当然,我没记住演员的名字。倒是吕聿来的子婴让我眼前一亮,当然剧本对子婴这个角色刻画得非常好,几个镜头就把子婴对于刘邦的狡黠和面对死亡的坦然,以及对于大秦统一理想的忠诚和传承都表现出来。其余的边缘角色,张良让人失望,面对吕后战战兢兢。萧何偷偷的割韩信的头的时候胆怯的四处张望,让人印象深刻。李奇的项伯,让人一看就想笑。项庄一句话也没有,让人失望。范曾的怒吼也让人印象深刻。其余的人我都不记得了。

    看完电影,我觉得电影的名字取得小气了点。一看名字,我还以为就

  • 7、 《王的盛宴》读书笔记
    《王的盛宴》这本书给一个不懂历史的人看来想表达的就是:刘邦是坏人,项羽是好人,韩信也是好人,刘邦没啥功劳都是韩信给他打下的江山,还每天像个神经病似的,就是一个疯老头,按照补充应该是刘邦是心理完全不正常的皇帝,他天天心惊胆战,似乎到了神经质的地步,他既怕死去的项羽,又怕活着的韩信,总体看过来,刘邦是的邪恶的,项羽是高尚的,韩信是善良的,韩信是因为爱刘邦所以帮助他灭了刘邦,而刘邦为什么要灭项羽似乎作者没想表达出来。而吕后也是因为爱刘邦,所以用她的智慧帮他除掉了刘邦最害怕的敌人。 刘邦开始回忆他第一次见项羽的时候,作者故意表达出项羽当时是多么的优秀,刘邦是多么的糟糕,但按照史记真实记载当时两人的情况都半斤八量,刘邦是一支队伍的领袖,而项羽的叔叔项梁死之后,项羽也成了一支队伍的领袖,他们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虽然我想这部书总归会跟史料有出路,但是导演到达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整本书最让我觉得有趣的事是作者推测鸿门宴其实是韩信帮了刘邦,我回到家又反复看了史记鸿门宴的原文,我实在找不出这篇史料里有半个字提到韩信,还有就是说是项羽不想刘邦死,我觉得这个有一半被导演猜对了,因为我实在找不出在鸿门宴中项羽有什么理由杀刘邦,但作者却把项羽描述的这么高尚。 总体来说《王的盛宴》还是不错的。

  • 8、 《环太平洋》观后感:华丽的视听盛宴

    《环太平洋》观后感:华丽的视听盛宴

    可以说《环太平洋》将imax3d电影的视觉特效拉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难预见明年的奥斯卡上《环太平洋》将以碾压的姿态摘夺最佳视觉特效奖项。电影的发展一直以电影工业技术为依托,从早期的录音技术使人们走出默片时代;彩色胶片将一个色彩斑斓的光影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再到后来的imax和3d技术让人们体验到进入一部电影的感觉。《阿凡达》向人们展示出了imax3d技术的视觉冲击力,而《环太平洋》则标志着这项技术的成熟。尽管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曾表示本片并不适合后期转制3d,但是从观影的直观感受来看本片的3d效果还是非常优秀的,足以秒杀上半年的绝大部分3d电影。

    从电影开篇的怪物入侵和机甲战士肉搏怪物可以看出本片毫不吝惜大场面的运用。果然后面几场打戏都没有让人失望,场场精彩,酣畅淋漓。尤其是高空缠斗那场戏,危险流浪者号挥出手中巨剑在可以望到半个地球的大气层边缘将巨兽生生劈成两半,一个唯美的慢镜头让我听到全场观众都屏住了呼吸,强烈的画面冲击力刺激着每一位观众的视觉神经。

    影片最大的看点就是那一个个直耸天际的机甲战士,这些铁家伙如此之大以至于太平洋和他们相比都成了半米深的水上乐园。在片中还有三个非常有意思的小设计突出了机甲战士不可直视的高大雄伟,一个是开篇爷孙二人在沙滩上捡拾玩具时从海中缓缓走出的危险流浪者号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还有后来的香港大战中飞起的小鸟和那个被轻轻撞击的牛顿摆球模型与周围超大规模的倒塌毁坏有一种举重若轻的奇妙对比。

    与其他科幻片不同的是这些铁巨人并没有炫酷耀眼的各种激光武器,贴身肉搏是他们的主要战斗手段。当两个上千吨重量数百米高的庞然大物厮打在一起时那种拳拳到肉的打击感是那些轻飘飘的激光子弹完全不能比拟的。不过也许是因为怪兽和机甲战士都过于巨大,总给人一种行动迟缓的感觉。倘若能够再假如一些快速镜头来提高战斗时候的速度感和机动性,与打击瞬间的慢镜头向结合相比其视觉冲击力会更上一层楼。

    其实本片的剧情及人物设置并没有太多可说的,毕竟是一部主打视听效果的影片,在人物情感方面着笔不多,有限的篇幅内将片中的主要人物塑造的立体丰满,动机明确逻辑通顺,没有拖慢整体节奏,两个插科打诨的学者作为支线依托着主线形成一个整体毫不松散。

    影片另一个值得称道的细节就是整部影片的色彩搭配,亮蓝色的怪物血液,幽蓝深邃的大海,灰暗破旧的基地中黄色的灯光,

  • 9、 《国家地理》影像盛宴观后感500字

    今天我去看了《国家地理》“影像盛宴”,我看到了好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还有一些有趣的东西。

    我给大家讲一下让我印象深刻的图片。大白鲨的视力不太好,海面上有人,它就会钻出海面很好奇地看,可人类看到大白鲨出来就会很害怕,以为大白鲨要攻击人类。大白鲨见到什么就吃什么,像玻璃、木块等等漂浮在海面上的东西,它都吃,锋利的东西对胃有伤害,可大白鲨的胃不会受到伤害,因为它的胃里有一层厚厚的皮。它的牙齿要比人类的多很多,牙齿是三角形的,可锋利了。

    我还想给大家讲一下,参天大树“红杉”,它有110米高,3200年的年龄,这颗树上存活着一百多种生物。它现在已经不会再长高了,只会横着长。这棵树的皮可厚了,雷击中的话,也只会产生一个小火团,不会把树烧坏。别的树被雷击中,就会引起大火。摄影师从冬天拍到了春天,我的心里想,摄影师一定很累。

    还有一幅陨石的照片,这个陨石像大脑又不像,我真是搞不懂这是什么陨石呀。

    看完这个展览,我觉得摄影师这个职业很辛苦,拍了很多奇怪又有趣的东西,让我们了解了世界有多大。我希望我长大以后,可以到世界去旅行,看看世界到底有多大。

  • 10、 《亿万富翁们的饕餮盛宴》观后感400字

    《亿万富翁们的饕餮盛宴》观后感 2. 内容描述 这一个系列的纪录片当中,非常详细地描绘了,那些人,做事的风格是购买食物,不考虑价格,所以他做事情的时候,他们的特色是喜欢的东西,一定是要拿到,想要吃的东西,无论什么代价,也一定要买到。 这个一个事实,也让我开始渐渐地明白了一些事情,就是自己的公司中,以前在董事长主导的一些产品研发的时候,无论是什么样的代价,一定要能够做到。然后给予的回报是非常巨大的。而一些普通的领导,或者其他同事,自己所汇报的问题,无论问题的重要性如何,或者说,对方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多么的详细,只要你进行一点点的修改就能解决问题,可是你自己最好还是不要去修改比较好。不然对自己而言,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所以问题宁可日复一日地再犯。 说回那个视频吧,那里面算是告诉我,做一个最尖端的食品,最重要的是能够满足亿万富豪们炫耀的心理,那就是说这个食品具有一种稀缺性,而实际的稀缺性,则包括了现实的稀缺性,还有柔性的稀缺性,前者要说明这个东西是非常少,是一种定产的,而且价格是非常非常的高昂。而对于后者,最重要的是要说明那个食品具有它独特的故事,也就是描绘为什么它稀缺,比如说产地、背后的故事、以及做食品的人是怎么怎么地艰难去获取这个食物的。这个实际的内容,倒是让我回忆了刚刚看的《道德情操论》中,对于人性的描绘,人们都喜欢采用炫耀的方式来显示自己。而一些等级比他低的人,则会不断地追求比他高一层的人生活方式。 # 3. 指导 这个电视剧对我的指导意义,算是让我明白了,那就是有钱人做事,考虑的主要是炫耀的心理。而真正一些想要赚钱的人,要做的事情,其实就是不断地满足他们所需要的炫耀心理。
  • 2021-06-11

  • 2019-09-23

  • 2023-02-11

  • 2021-04-30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3-06-16

  • 2021-12-26

  • 2019-09-20

  • 2019-11-02

  • 2023-05-14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2

  • 2019-10-28

  • 2021-04-26

  • 2019-10-28

  • 2021-04-25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16

  • 2021-09-13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1-05-03

  • 2021-07-07

  • 2023-03-26

  • 2023-03-21

  • 2023-07-03

  • 2023-03-20

  • 2023-03-14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11-04

  • 2021-06-15

王的盛宴观后感
王的盛宴观后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王的盛宴观后感、王的盛宴观后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王的盛宴观后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