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 > 地图 >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2024天堂的颜色观后感大全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相关栏目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热门栏目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推荐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

(共 7301 篇)

  • 1、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汇总

    放松身心投入一部影片,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被故事情节吸引之后,内心久久难以平复,这就非常需要我们做一次整体的总结,写一份观后感。观后感也是观众和导演的一次心灵沟通。写作品观后感的格式要注意什么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天堂的颜色观后感”,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 篇1

    只听见稚嫩的充满幻想的声音,纯净朴素的伊朗音乐,不那么奢华,不那么抢眼,平静而简单的没有任何装饰的黑色开场似乎给我们传达着什么也许孩子就是孩子,声音永远都那么天真可爱让人陶醉,而且不夹带任何杂质,幸福无忧仿佛永远是他们的代名词。

    暖暖的阳光把教室染成了金黄色,照在了一群漂亮孩子的脸上,可奇怪的是相对于孩子下课后的那份雀跃和疯狂他们却少了些活泼与调皮。孩子们的表情显得有些急切,而更多的是期待、憧憬和快乐,然而孩子们互相依偎的身体,往前摸索的双手和小心探度的脚步,却第一次拍打着观众的心,他们是盲童。而导演一开始就把我们带进了天堂之前的那个阶梯

    同学们都在收拾回家的行囊,老师送来了告别的饼干,录音机里还是响着那首优美的伊朗音乐,墨曼在自由动听的歌声中构筑美丽的天堂。

    爱在接送的人群中发散开来,亲吻、爱抚和幸福的笑声弥漫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也许很多孩子都在感谢那些漫长等待的日子吧。校园又恢复了沉寂,而这份沉寂却多了一丝忧伤和无奈,吵闹的一幕显然不属于墨曼。离开陪伴了他一个上午的长椅,敏锐的听觉让他的生命里又多了一位敢恩者。从赶走虎视眈眈的狸猫,拾起掉落的雏鸟,然后爬上高高的树木到小心翼翼地安放入巢,整个普通人看起来那么简单甚至不会理睬的过程却成为了小墨曼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艰难、危险而且胜利的喜悦是那么强烈和无法想象。此刻,墨曼的天使般神圣的纯洁心灵第一次把爱、震撼和感动传递给了每一位正在看这部电影的观众。

    在整部电影当中我们跟着墨曼不停地期盼着幸福,感受着幸福,同时也在体味着追求幸福的哀与怒。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三次悄然流下了热热的泪水。

    爸爸总算过来了,翘首期盼多少个日日夜夜,在墨曼的心目中,爸爸就是天堂的使者。通往幸福的阶梯真的就在眼前吗?相信观众都在默默地为这个可爱敏感而聪慧的小家伙祈祷着。然而从爸爸一出现便肃穆忧愁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怀疑,看到了无奈,看到了墨曼的悲哀,爸爸似乎不愿意让墨曼留在自己的身边。

    在通往家乡的汽车上,阳光的温暖,鸟儿的吟唱,芬芳的绿的味道

  • 2、 电影《天堂的颜色》观后感(一)

    电影《天堂的颜色》观后感(一)

    《天堂的颜色》是一部伊朗电影,广阔优美的自然景观,单纯质朴的小人物,简单平实的故事,却蕴含极大的情绪张力,能唤起人心灵最深处的感动,这样的电影正好是我所喜欢的类型。

    《天堂的颜色》讲述了一个八岁的盲童默罕默德是如何感受自然寻找上帝的故事。电影一开始就是长达三分钟的漆黑,和各种画外音,原来是一个盲人小学中的小孩们弄乱了各自的录音机,结果只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依靠听觉来辨别。这个场景让人在一开始就感觉到了盲人世界的无奈。默罕默德是一个八岁的盲童,他因为自身的遭遇而对上帝产生了质疑:没有人爱我,连奶奶也一样。他们都因为我是瞎子而离开了我。老师说,主是不可见的。无所不在,你能感觉到。你用指尖了解。他不停地伸出手,把掉下来的小鸟重新放回巢中,用触觉来感受父亲、奶奶和妹妹们的脸和手以及那流动的风,用嗅觉来体会美丽的花,用听觉来观察鸟,尤其是啄木鸟的声音。看到这个八岁的孩子这么执著的寻找着信仰,让不由得感动不已,同时也忽然觉得很疑惑,我们整天忙忙碌碌到底都在干些什么呢?

    而他的父亲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幼年丧父,中年丧妻,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和一个老母亲,生活的压力让他不再有信仰。他甚至把默罕默德看成是他再婚的障碍,想尽一切办法企图摆脱他这个累赘。放假了迟迟不去接他回家,故意把带到他自己工作的比较较危险的地方,虽然规定了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但毫无疑问在父亲的内心是很希望某些意外发生的。尤其是森林里时不时传来的野兽的恐怖的吼叫,似乎象征了父亲内心的某种危险的欲望。那些场面,尤其是父亲阴郁的延伸,真得让人觉得很可怕。

    后来由于父亲的无情,把默罕默德送到了木匠家。老奶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离家去寻找孙子,却因淋雨而生病,终于因病去世。父亲的婚事也因此而告吹。父亲来到木匠家,在门前犹豫不决,最后还是把默罕默德带走了。他们走在一条不知同向何处的路上,父子俩都沉默不语。在经过一座木桥时,父亲潜意识中的愿望突然实现了,木桥突然断裂,默罕默德掉入了湍急的水流中。父亲犹豫不决,最后虽然跳入水中,企图救起自己的儿子。但这个愿望最终却难以实现,找回的只是儿子冰冷的尸体。

    在片中,奶奶说,她不担心看不见东西的孙子默罕默德,但却很担心自己的两眼完好的儿子。成人往往由于生活的压力,现实的残酷而失去信仰,对世界和上帝都熟视无睹起来,变得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别人都很危险。

  • 3、 电影《天堂的孩子》观后感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

    《天堂的孩子》是一部伊朗的电影,整部电影围绕着一个十一岁男孩阿里丢失妹妹的鞋子展开。电影以一双很破的的粉红色的小鞋子在一双粗糙的手中一针一线缝补很长时间开始。当导演把生病的母亲,父亲微薄的的工资支撑着整个家庭等细节娓娓道来时,我知道了这是一个发生在贫困家庭的故事。

    一开始我以为这和其他博取人同情的电影没什么区别,但后来阿里在买菜的时候把妹妹的鞋子弄丢了,回到家他让妹妹别告诉爸爸时,我以为他是怕被骂,但后来从兄妹两的字条中,我知道了他不单单是怕被骂,他是不想为本来就困难的家里添麻烦。为此,兄妹两达成协议,妹妹穿哥哥的鞋子去上学,放学了再换给哥哥去上学,哥哥答应会尽快找回妹妹的鞋子。于是我们看到了那一幕幕妹妹放学为了不让哥哥迟到奔跑在大街小巷为了赶回去换鞋给哥哥的片段。

    在电影《天堂的孩子》里,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有很多,其中有一个片段讲的是阿里的妹妹莎拉放学了为了不让哥哥迟到,奔跑时由于鞋子太大,跑的又急把鞋子掉入了水沟,她焦急地去追鞋子。还有,在一次考试时,莎拉一边答题,一边偷看老师的表。以上两个片段,我看出了妹妹的焦急,同时也看出了妹妹的懂事,哥哥把她的鞋子弄丢了,她不但不生气,还顺从哥哥,替哥哥着想。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尽管莎拉迅速跑回巷子和阿里换了鞋子,但阿里还是因为迟到受到校长的批评,并让他不要上学了,我以为阿里会说出迟到的原因,但阿里没有说话,泪水溢满眼眶。当莎拉发现自己的鞋子穿在同校的一个女孩脚上时,兄妹俩想要回莎拉的鞋子,可当兄妹俩看到女孩的父亲是个盲人时,她们没有要回那双鞋子,从中看出虽然她们的家庭贫困,但她们的心灵是纯洁的。

    最后,当阿里得知参加跑步比赛得季军可以获得鞋子时,他哀求老师让他参加比赛,并认真的训练,从中看出了阿里是一个遵守承诺的人,答应了妹妹就想尽办法去做。为了一双鞋子,阿里和莎拉俩个孩子尽管委屈、辛苦、无奈,但为了他们心中的希望都一一忍下了。

    看完影片《天堂的孩子》后,我感悟到这部影片虽然是讲述穷人的故事,但并非是对穷困的展览,而是写在这样一个穷困的背景下,孩子不给为家庭生计而忧虑着的父母添负担,他们的做法或许很幼稚,但他们的纯真让人感动、心痛。许多人面对贫困觉得很可怕,但兄妹俩不畏惧,在他们身上依然有着孩子的天性,依然爽朗的开怀大笑,他们的童年时不幸的,但他们懂得真诚的面对生活,迎接希望。

    一开始我不明

  • 4、 《航班》观后感:来自天堂的救赎

    《航班》观后感:来自天堂的救赎

    影片《航班》说的是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这样一个烂大街的故事永远都是观众的独爱,温暖而夸姣,尽管故事没什么新意,可是导演强壮的叙事才能把影片的主题思维拍得令人形象深入,《航班》的导演是泽米吉斯,阿甘和《荒岛余生》的导演,对这样一个主旋律体裁天然轻车熟路,整部影片看下来,一同呵成,中心绵长的衬托进程也不显得磨蹭,导演关于影片的节奏操控得十分好。

    尽管《航班》故事说的是一个十分温暖的心灵救赎的故事,可是整部影片用的都是十分冷峻的画面,在成果呈现之前,故事的气氛十分压抑。《航班》其实是一个很一般的事情,机长维一般过自个丰厚的经历抢救了一同飞机坠毁事端,可是事端查询进程中却查询到维普有酗酒的嫌疑,酒驾在美国判罚十分严峻,何况维普仍是飞机的驾驶员,一会儿把他推到言论的风口浪尖,这中心有两个剧情抵触,一个是在群众心目中,维普是救了96条人命的英豪,一个躲避事端责任的各种组织想找到事端的替罪羊,可是导演并没有对事情自身的事端责任进行过多的叙说,若是以事情成果的批评为主线的话,维普结尾的成果就会像相似蝙蝠侠相同的漆黑骑士,这是一个看得到的现实和一个真实的现实的博弈,可是导演的目的明显并不是批评社会的冷血,更想讲的是一个瘾君子怎么自救的故事,看得到的纷歧定是真的这条线在影片里边若有似无似的忽隐忽现,提升了必定的品德批评,可是由于翰墨过分稀疏,结尾不见在救赎的主题中了,所以故事并没有对事端做过多的描绘,而是经过飞机事端发掘主人公纠结的心思,在影片中,尽管飞机失事并不是由于维普酗酒导致,可是维普晓得自个酗酒的严峻性,一向在躲避各种采访和掩盖自个酗酒的现实,若是维普持续说谎下去,就可以持续自个的日子,可是结尾维普直面自个现实,供认了自个酗酒,把自个送进了监狱,也完成了自个心灵的洗礼。

    这个救赎的进程其实并不顺畅,至少在维普供认自个酗酒之前,维普仍是对自个酗酒没有一丝检讨的主意,更多的是掩盖自个酗酒的行动而逃脱处分,结尾维普供认了酗酒的现实,导演把这个劳绩给了天主,是的,维普是一个无神论者,结尾他心里却向天主求助,这不得不令人玩味,导演在片中屡次说到天主,关于维普这个迷失的羔羊,结尾导演经过各种天主思维的灌注,让维普在决议命运的关键时刻挑选了面临现实,结尾完成了自我救赎。尽管天主的说法很站不住脚,可是影片给我的感受即是这样的,在各种心灵鸡汤在维普面前悉数失效的

  • 5、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一)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

    在电视上,电脑上,影院里我看过一些电影。现在的电影画面华美,内容迎合世俗,日渐喧嚣泡沫繁荣。好像人造奶油看似鲜亮,当时可口却对于思想无益,看后更觉得空虚。《天堂的颜色》却如同一阵清风拂过,却重重敲击着心灵,古朴,细腻,余韵悠长。

    《天堂的颜色》这部影片讲述的是盲童默罕默德的故事。片中的主人公虽然眼睛看不见可是他热爱这个世界,他自信善良而又敏感。奶奶和妹妹都很喜欢他,可是父亲却视他为包袱,一心想抛弃他,再找一个妻子。奶奶为了寻找孙子,淋到雨,受了风寒最终去世。奶奶的去世导致父亲无法娶成妻子,他只得接儿子回家。途中发生意外穆罕默德落水,父亲多次犹豫纠结是否要救儿子,最终跳下急流。最后一幕父子两都冲到沙滩上,父亲将儿子抱在怀里痛苦,一束金色的阳光照在穆罕默德手上,他的手指一丝颤动。

    对于最后一幕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我相信故事的结局是充满希望的,是新的开始。小穆罕默德在父亲的怀中复苏,父亲的心灵得到救赎,而小默罕默德也终于知道父亲对他也是有爱的。史铁生说过:上帝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

    父亲将小穆罕默德送到木匠那里时,小穆罕默德以为全世界都抛弃了他,可是奶奶却冒雨找他;奶奶去世时父亲认为全世界都抛弃了他,可是奶奶在天堂看着他,穆罕默德也一心希望父亲找他。只有当一个人不抛弃希望,不抛弃自己,上帝就不会抛弃你。一个人如何做到不抛弃希望,不抛弃自己我认为他要感受到爱,感受到自己被需要。我不由想到了自己班里的孩子。

    现在的社会弊端导致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班里单亲家庭的孩子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学习问题。我想如果能给他们多一点爱,多一点关心,让他们感受到同学、老师对他的爱,他是被需要的,或许他的成长之路不会走得那样辛苦。孩子请感受爱,成长路上你并不孤单。

  • 6、 电影天堂的颜色观后感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睁开心灵的眼睛

    可以说我是含泪看完《天堂的颜色》这部电影的。孩子的心灵犹如春季的花香,融化了冰冻的冬雪,那是一种与世隔绝的纯净之美,孑孑然于世独立。

    《天堂的颜色》讲述了盲人儿童穆罕默德的故事,被寄养在盲人学校的穆罕默德仅有的幸福应该就是与奶奶和妹妹重逢,在亲情温暖的抚慰下,感受大自然的那一段美好时光了,穆罕默德跟着奶奶在田野中抚摸着每种植物,感受着植物带给他的生命的语言,虽然他的世界是黑色的,可是亲情以及自然却带给了穆罕默德心灵的色彩,他聆听鸟的话语,触摸风的存在,抚摸妹妹脸上的笑容,感受奶奶手掌的温暖。

    可惜幸福是短暂的,身为盲人的他却成了父亲的绊脚石而一度被父亲抛弃,电影中时不时的透露出穆罕默德的悲惨命运,在影片刚开始,孩子们在黑暗的教室中听写,而听写的内容却是太阳照亮了大地,大地温暖了。白天,阳光普照,大地温暖又明亮。阳光带来温暖明亮。听写的内容与现实恰恰相反,因为孩子都是看不见的。他们又怎能感受到阳光带来的温暖和明亮。

    残酷的现实,依然无法避免。当木匠问他:你为什么哭?是不是想家了?墨曼说:没有人爱我,奶奶也不爱我,他们都不要我,因为我瞎了。如果我没瞎,就能跟大家一样,上家乡的学校,但现在我必须上盲人学校,到很远的地方。老师说神更爱盲人,因为盲人看不见。但我跟老师说,如果真是这样,神不会让我们瞎,看不到他。老师回答说神是看不见的。他无处不在,你只能感觉他,你可以用手指看到他!如今我伸手到处找神,直到我的手触到他了,我要告诉他所有的事。甚至我心底全部的秘密。最后,墨曼确实能触摸到神了,虽然他死了,他爸爸的爱终于被唤醒了。

    我们的生活周围也都往往存在着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们,他们因为父母的原因,往往不像正常的孩子一般可以得到完整的爱,有时,甚至得到的是抛弃与毒打。如今我们身边外来子弟的孩子越来越多,在外闯荡的压力使得父母们对待孩子也残酷不堪。

    在平常教学中,身为班主任的我们也常常可以了解到,大部分家庭有问题的孩子在学校也会因为被影响而导致心理不健全,犯下错误。因此,对于开导父母,让父母如何学会平等耐心对待孩子们也是我们老师的必修课之一。就像《天堂的颜色》所说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以死为代价的唤醒的父爱。

  • 7、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200字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 看过了《天堂的颜色》,我依然不知道天堂是什么颜色。但是影片中,最吸引我的是盲人学校罗老师及墨曼奶奶的教育方法。镜头一:当罗老师带着墨曼的父亲来接他时,墨曼蹲在地上摸索自己的手机,并着急地告诉老师:我的手机掉了。我找不到。罗老师不慌不忙地告诉他:你再找找就可以找到了。往左他慢慢引导墨曼靠自己找到手机。镜头二:当奶奶见到很长时间看不到的墨曼时,她没有立刻扑向他并把他抱起来,而是在他面前停住,叫他的名字,让墨曼循声走过来。镜头三:奶奶让墨曼跟他的妹妹一样在家里帮忙,三个人在传递鸡蛋。无论是罗老师还是墨曼的奶奶,他们都一步一步在教墨曼独立生活,让孩子建立信心。更重要的是他们承认墨曼存在的价值,并让这种价值能真正体现。他父亲最后救他,只是良心发现吧。
  • 8、 观《天堂的颜色》有感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

    只听见稚嫩的充满幻想的声音,纯净朴素的伊朗音乐,不那么奢华,不那么抢眼,平静而简单的没有任何装饰的黑色开场似乎给我们传达着什么也许孩子就是孩子,声音永远都那么天真可爱让人陶醉,而且不夹带任何杂质,幸福无忧仿佛永远是他们的代名词。

    暖暖的阳光把教室染成了金黄色,照在了一群漂亮孩子的脸上,可奇怪的是相对于孩子下课后的那份雀跃和疯狂他们却少了些活泼与调皮。孩子们的表情显得有些急切,而更多的是期待、憧憬和快乐,然而孩子们互相依偎的身体,往前摸索的双手和小心探度的脚步,却第一次拍打着观众的心,他们是盲童。而导演一开始就把我们带进了天堂之前的那个阶梯

    同学们都在收拾回家的行囊,老师送来了告别的饼干,录音机里还是响着那首优美的伊朗音乐,墨曼在自由动听的歌声中构筑美丽的天堂。

    爱在接送的人群中发散开来,亲吻、爱抚和幸福的笑声弥漫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也许很多孩子都在感谢那些漫长等待的日子吧。校园又恢复了沉寂,而这份沉寂却多了一丝忧伤和无奈,吵闹的一幕显然不属于墨曼。离开陪伴了他一个上午的长椅,敏锐的听觉让他的生命里又多了一位敢恩者。从赶走虎视眈眈的狸猫,拾起掉落的雏鸟,然后爬上高高的树木到小心翼翼地安放入巢,整个普通人看起来那么简单甚至不会理睬的过程却成为了小墨曼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艰难、危险而且胜利的喜悦是那么强烈和无法想象。此刻,墨曼的天使般神圣的纯洁心灵第一次把爱、震撼和感动传递给了每一位正在看这部电影的观众。

    在整部电影当中我们跟着墨曼不停地期盼着幸福,感受着幸福,同时也在体味着追求幸福的哀与怒。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三次悄然流下了热热的泪水。

    爸爸总算过来了,翘首期盼多少个日日夜夜,在墨曼的心目中,爸爸就是天堂的使者。通往幸福的阶梯真的就在眼前吗?相信观众都在默默地为这个可爱敏感而聪慧的小家伙祈祷着。然而从爸爸一出现便肃穆忧愁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怀疑,看到了无奈,看到了墨曼的悲哀,爸爸似乎不愿意让墨曼留在自己的身边。

    在通往家乡的汽车上,阳光的温暖,鸟儿的吟唱,芬芳的绿的味道,清爽的凉风给墨曼插上了自由的翅膀,要给他一个抓风的理由的话,那就是渴望美好,向往亲情。

    延绵的大山、清新的空气、悠远的川流、微笑的野花,这就是墨曼的家,真真切切的家。一路上,各种各样的声音仿佛化成一点一滴的色彩,勾勒了墨曼心中那幅不为常人所知的图画。

    姐姐妹妹天真轻盈的身影在绿林中

  • 9、 天堂的颜色读后感

    天堂的颜色读后感(一)

    看《天堂的颜色》这部电影时,我不知哭了多少次,是为父亲一次又一次的犹豫而流下难过的泪水,但更多的却是感动的泪水。

    感动之一是盲童穆罕默德虽然看不到世界的颜色,但却能看到天堂的颜色,体会生命的颜色。

    穆罕默德没有一双能看见世间万物的眼睛,但他却有一颗透亮的心,他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这多彩的世界。他张开双臂,拥抱每一束麦穗、每一棵绿草、每一朵红花。他摊开双手,想要感受小溪的心跳,想要点数每一块光滑的鹅卵石。穆罕默德用自己的语言去解读野花遍布、鸟语呢喃的大自然。他似乎能听懂小鸟的歌声,读懂花草的心事。生命中每一个被我们忽略掉的微小瞬间,他都能触摸的到,而且都能沉醉其中,这对身心健康的我们来说,真的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

    同时他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自己在学习上的认真与刻苦,可以让同龄的正常人自愧不如,让老师大加赞赏。

    感动之二是生活虽然艰苦,但奶奶仍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她用离开家的作法来反对父亲送走盲童,因为她坚信穆罕默德一定能自力更生,学会生活的本领。奶奶是理解和真正爱穆罕默德的,她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教育孩子,如在见到日思夜想的孙子时她没有跑过去拥抱孩子而是让小男孩靠判断来到自己身旁,还有让妹妹和小男孩共同和自己递鸡蛋,这一系列的举动都是在无声的教孩子适应生活,她相信通过学习小男孩一定可以独立生活。这就是一个伟大的亲人,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教育者。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一定会对学生充满爱和信心,而不能因为学生暂时的缺陷、错误或失败就否定学生。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在我们和家长的辛勤哺育下都会绽放成美丽的花朵。

    天堂的颜色读后感(二)

    《天堂的颜色》是一部伊朗电影,广阔优美的自然景观,单纯质朴的小人物,简单平实的故事,却蕴含极大的情绪张力,能唤起人心灵最深处的感动,这样的电影正好是我所喜欢的类型。

    卡夫卡曾经痛苦地追问,我们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在天堂生活,天堂为我们的享用而存在。如果我们的使命已经改变了;天堂的使命是否也随之而改变呢,没有人说出。如果我们不知道天堂是否已经因为我们的改变而改变,我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寻找一个自己的天堂。

    《天堂的颜色》讲述了一个八岁的盲童默罕默德是如何感受自然寻找上帝的故事。电影一开始就是长达三分钟的漆黑,和各种画外音,原来是一个盲人小学中的小孩们弄乱了各自的录音机,结果只能在老师

  • 10、 《天堂的颜色》读后感

    海伦·凯勒,那个伟大的盲人作家,大多数人都对她很熟悉,对她的故事耳熟能详。

    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后失去了说话的能力。然而就是在这又黑暗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成长为一名学识渊博,掌握五门外语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很多人会说这是个奇迹,会把海伦·凯勒看成一个神话。我们更多的是把她当作一个身残志坚的典范去顶礼膜拜,很少有人把她当作一个平常人。

    在海伦刚失去视力的那几年,海伦脾气很糟糕,时常哭闹。失去最基本的和人沟通的能力的小海伦,常常将自己封锁在那孤独无助的黑暗世界里。直到有一天,她的家庭教师沙丽文来到她的身边,教给她知识,给她更多的爱。这个黑暗的世界忽然有了光明,变得奇妙可爱起来。每一片树叶,每一朵花朵都有了生命,于是她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因为爱而变得伟大,她迫切地想了解更多,感受更多……

    原来,海伦很普通,只是个最无助的孩子。没有沙丽文,海伦可能永远平庸甚至绝望,没有对生活的爱,海伦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海伦的幸运只在于她拥有了一份不寻常的爱。我们是很幸运的,拥有健康的双眼。但我们也同样不幸,并不能因此而看清天堂的颜色。也许还会碰到很多很多的困难,就像一个盲人,摸不清方向。对未来的无知和恐惧让人绝望,我们成了生活的瞎子。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失去对这个世界的爱。想想海伦的故事,我们只是些暂时迷路的孩子,只要朝着爱的灯光走下去,就能重新找到回家的路。

  • 2021-08-19

  • 2021-08-14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3-05-30

  • 2019-10-28

  • 2023-02-16

  • 2023-02-1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1-04

  • 2022-01-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1-12

  • 2023-02-19

  • 2019-09-20

  • 2022-02-02

  • 2023-02-1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3

  • 2019-09-20

  • 2023-06-1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4

  • 2023-01-30

  • 2023-04-22

  • 2019-10-28

  • 2021-04-18

  • 2022-12-13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
天堂的颜色观后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天堂的颜色观后感、天堂的颜色观后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天堂的颜色观后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