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 > 地图 >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2024失落的秘符读后感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相关栏目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热门栏目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推荐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

(共 3323 篇)

  • 1、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

    【篇一:失落的秘符读后感】

    哈佛大学符号学家罗伯特兰登意外受邀,于当晚前往华盛顿美国国会大厦做一个讲座。就在兰登到达的几分钟内,事情发生了匪夷所思的变化。国会大厦里出现了一只人手,三根手指成握拳状,伸直的拇指和食指直指天穹,每根手指上都有具特殊符号学意义的诡异刺青。兰登根据戒指认出这是他最敬爱的导师彼得?所罗门――一位著名的共济会会员和慈善家的手,也辨识出这个手势与其上的刺青结合在一起是表示邀请的一种古老符号,旨在将受邀者引入一个失落已久的玄妙智慧世界。兰登意识到彼得?所罗门已被人残忍地绑架,他若想救出导师,就必须接受这个神秘的邀请。

    罗伯特兰登就此猝不及防地被拖入了一个惊人的谜团。是严格遵守自己的承诺,还是先搭救危在旦夕的朋友?是配合中情局号称涉及国家安全的调查,还是协助共济会完成关乎人类福祉的重大使命?兰登屡次陷入选择的困境。然而时间紧迫,他不得不抽丝剥茧,一步步解开这个有关人类文明的最大秘密

    所有的事情来自于家庭的暴力,中国的老话富不过三代,也体现在了所罗门家族里,彼得所罗门的悲剧在于没有教育好孩子,这是整个故事的开始。

    但是不管怎么说,所罗门家族的习惯还是好的,在孩子18岁的时候就给一部分财产让孩子继承,这个是中国人应该学习的,即便是他的孩子没有教育好。

    整本书的追求,其实树立追求的一直是大家都在面对的,只是我们没有把它放到一个高度,用自我的观念来衡量了整个社会,所谓失落的秘符,你说他是圆点环也好,是真正的圣经也好,其实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真善美。佛说,你就是佛。圣经里的如其在上,如其在下,在作者的语言里,已经表达了,其实上帝就是你,合众归一,如果大家都是上帝,而你不把自己当作上帝,那么岂不是你也会对待上帝一样,社会也就和谐了。如果你是上帝,你又该如何对待大众,你只有努力为大家谋福利,这应该是西方一直在遵守的道德准则。

    这本书总体上来说,写的还不错,从某种程度上,让我们了解了西方的价值观以及价值体系。关于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方面,有很多人会关注这一块,以及美国的爱国者法案,其实在我们国家虽然没有这个法案,但是肯定是这样做的。

    丹布朗的小说一向精彩地让人拿起书就舍不得放下。虽然套路性很强,但我还是心甘情愿地被他忽悠来忽悠去。不过这次没有被完全忽悠到,读到一半时已经猜出来了杀手的身份和埋藏的宝贝,但我还是读完了以便印证自己的猜测。

    【篇二:失落的秘符读后感

  • 2、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一)

    在读《失落的秘符》之前,我就已拜读过丹布朗的大作《天使与魔鬼》以及《达芬奇密码》,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出乎意料的谜底至今历历在目。而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又再一次感受到丹布朗总有本事永远保持新鲜,让读者如痴如醉。

    极值得推崇的一点就是作者将他渊博的知识一同融入了小说中,选材均取自真实存在而又鲜为人知的科学知识以及神秘组织的神秘过往,天马行空地想象的同时又进口逻辑。从《光明篇》到超弦理论,从意念科学到共济会金字2020塔,一个个新奇的领域在面前展开,为人们一层层解开谜底的同时又为这个世界蒙上一层层的面纱,诱人探索。

    如果说丹布朗对科学的热爱源自其数学教授父亲,他对宗教的研究可能就得益于宗教音乐家母亲了。从小在这种科学与宗教相互依存的环境里长大,令丹布朗的思维方式多变而有深度。在书中作者通过一个又一个隐喻告诉我们,我们是自己的神,人的灵魂和神灵一样高贵,我们的大脑有超乎自己想象的潜能,只是释放潜能的钥匙还没被人类所控。但与此同时,他有对宗教给出了新的更令人着迷的解释。在所罗门兄妹的一段精心设计的对话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原来那么多前沿的科学知识竟可以在宗教经典中得到印证。我们不得不承认对这个世界而言我们永远都是无知的,即使被认为近代人类的巅峰智慧可能也早已被遥远的过去预料到了。

    到最后,那付出无数鲜血,被无数人苦苦追求的传言蕴含古典奥义,改天换地的伟大力量,不过是一本圣经。

    培根说过,有伟大信仰的人,生活永远放射着光茫。

    人的信仰,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崇高的信仰是从爱的熏陶中萌发的,和谐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信仰的根本意义就是能够赋予短暂人生以永恒的意义。这种精神可以说是人生价值的追求,而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信仰支柱的基础之上的。

    信仰也包含着对未来美好理想的追求。信仰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没有信仰的人,会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有信仰的人,会为自己的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去对抗命运的狂风暴雨

    丹布朗在书的最后还精心设计了一个丢勒魔方,解读出来正是:your mind is the key 。这也是作者留下的一个启示。一切的秘密的钥匙,都在你的思想里,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

    共济会、金字2020塔、环点符、古代奥义、失落的真言当这一切一一出现在你眼前时,你就会发现,你根本无法拒绝这样一个奇妙无比又充满诱惑和刺

  • 3、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500字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范文1

    共济会、金字塔、环点符、古代奥义、失落的真言当这一切一一出现在你眼前时,你就会发现,你根本无法拒绝这样一个奇妙无比又充满诱惑和刺激的世界,就是这样一本书,足以改变整个世界

    第一次知道丹布朗是因为《达芬奇密码》,那时我还在上初二,一开始我就被他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紧张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热血沸腾的我只用了一个星期便读完了整本书那是我第一次这么快地读书,我折服了,真想不到世界上居然还有这种天才,真想不到原来悬疑小说还何以这般博大,包含宗教、科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知识,而且写得滴水不漏、入情入理却又出人意料,让我不禁感叹自己的无知。

    我本以为我读书的速度不会再快,可当我读完他的新作《失落的秘符》后我才发现,我只用了不到3天时间,43万字,听起来吓人读起来却异常的快,就在不知不觉中。

    书读之后,感慨万千。科学与宗教,原本几乎敌对的两股势力,竟然能如此紧密的融合每个人都是神、造物主,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原来真正的真理竟如此简单合众为一。

    现在终于明白了作者为什么仍要使用兰登这个角色,这一系列事件已经够离奇了,除兰登之外不可能再有人有魄力和勇气面对这些谜题和挑战,担负起拯救全人类的重任。而那些永恒的智慧和信仰,从未曾遗失,他们被埋藏在深处,等待着人类的发现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范文2

    43万6千字的小说,我竟然读了这么久。不可思议呀,看来这就是专业与业余的差距吧!我读那些网络小说,或许50万字100万字也只用不了一天,可是那有质感的文字,哪怕只有区区几万,也让人回味良久。

    丹布朗的小说,大部分都是基于事实的,反物质、圣杯那么我是否有理由相信:灵魂真的是有质量的,它是真实存在的?!

    那个实验,应该是无法造假的,它确确实实是发生了的,而且许多诸如患者在天花板上看着自己的身体,看着医生救助自己,那可能都是真的了!濒死实验,应该不是假的。那么,人死后究竟会怎样呢?这个现代科学正在探索,尚无定论的事情,发人深思

    像迈拉克,在极端的物质享受之后,他追求的是精神。从18岁成人那一刻到34岁他死亡的一刹那,他经历了财富和智慧的选择。他从选择财富到选择智慧,他哪怕是死亡了,他也真正的如同上帝一般,他成圣了!他所追求的真言,我想,早就存在于心底了吧?就像彼得所罗门所说,秘密早已公诸于世,只是世人没有发觉。

    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我们说地球是圆的或者是平面的,地球他就是真实存在

  • 4、 失落的秘符 读后感(3)篇

    虽然用一个老套的家庭故事串连,但其中仍然抛出很多惊世骇俗的内容。 比如丢勒、 培根 ,意念科学, 等等 …最感兴趣的还是主人公之一的凯瑟琳用科学现象、哲学思辨 、典故出处解释出的各种疑惑。即便如此,还是有诸多证明依托显得力不从心,经不起仔细推敲。如凯瑟琳用来试验的工具等。相当篇幅对圣经的解读,让我有再次详读的冲动,当然是以称之为“意念科学”理念的眼光。然而,更惊讶的也许就是把历史长河如此短暂的美国作为秘符的承载地,重新审视美国历史、华盛顿,及文中提到各种国家政府机关所在地、教堂、广场等!总之,引人入胜、典故众多、逻辑合理、集合艺术建筑文学神学哲学科学历史的丹.布朗出品,还是不失望的!同时也期待拍成电影,可以更好的展示文中秘符一样的建筑群体!另外,给4星得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除了达芬奇密码,再无任何丹的作品向达芬奇密码一样,带来冲击波似的震撼!哈哈,有点不公平~~

    《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以及这本书,无一不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科学思想观念培养成长的红领巾,宗教信仰对于自己太陌生,虽然时常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却从来没有想过要与造物神产生信仰关系。因此在前两本书的阅读中,虽然惊叹于书中描述的各方史料,也只是聊作消遣,长长见识。但这本书中所提出的观念却很吸引我。“众生皆佛陀”算是我接触到的最早的“奥义”,现在算是有些懂了。如书中所说,千百年来我们匍匐于神的脚下祈求庇佑渴望救赎,殊不知自己便是造物者。重点在于认识到我们自身拥有的无限潜能。人的大脑现在被开发使用的,只是很微小的一部分,如果能够被完全开发运用,那这个世界,又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但现在考虑这些也没什么太大用处,重点还是要相信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造物者。我坚信,成功=迷之自信+自虐式的努力。

    随便写写就是美国大片的丹·布朗。

    说实话,心血来潮想看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共济会的种种阴谋,看完之后就在想,应该怎么给丹·布朗的小说划分类别。

    有怀疑、有惊悚、有科幻、有推理,甚至不少内容还是真实存在的。你很难用一个词概括丹·布朗的创作,但是把所有的词语组合到一起,就是他的符号。

    共济会确实在守护者什么,最朴素的、也是最深奥的智慧。

    把这些所有的东西串在一个美国大片的结构下,这本书就写出来了。

    这本书里有对人性的思考(迈拉克的蜕变),有对科技的狂想(意念科学、液体呼吸),还有对古代秘密的解读(金字塔、

  • 5、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2000字

    对知识的探求,对真理的执着,这是从人类开始至今,无数人一直追寻并践行的梦想。纵观历史长河,有多少人用生命和鲜血奉献给了科学事业,奉献给了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居里夫人用她健康的身体换来了镭的发现,爱迪生为了发明创造,失去了左耳

    人们之所以对知识、真理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是因为知识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整个世界,正因为有了无数人的不懈追求,我们今天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对于几亿年前、几十亿年前,人类祖先最原始的采摘野果、狩猎等靠天生自然养的方式生活,今天的我们是怎么也无法想象的。然而,随着科学一日千里的腾飞发展,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深入,我们也发现对于浩瀚的宇宙,我们所知道的也变得越来越少。于是就更激发了人们对知识探索的渴求和近似疯狂的热衷,与此同时人类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因为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它只有通过人这个载体或媒介,才能将其转化为智慧,从而进行对人类世界的改造。而人也是最复杂的,如果知识被一些正义之士所掌握,那么它才会转变为正义的智慧,才能成为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动力;相反,如果知识被一些阴谋家、野心家利用时,这种智慧就会变成人类乃至整个世界的灾难。

    不过庆幸的是,邪恶注定是永远战胜不了正义的。这是我看过《失落的秘符》的感悟之一,这也是对我们所从事工作的最好代言。我和我的同事们是工作在检察战线上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是我们却承担着匡复正义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乃至整个生命去与一切罪恶做斗争,我们用一颗赤胆忠诚之心去捍卫法律的权威与尊严,我们用孑然一身的正气去维护社会的稳定。也许这条道路永远是充满危险的,也许这条道路永远是清贫枯燥的,无论是什么样的道路,前方有什么样的危险与困难,永远是吓不倒我们的,因为我们是共和国的检察官,即使最狡猾的罪犯,在我们面前也会乖乖的认罪伏法,即使面临着强权与邪恶,我们也依旧正义凛然,无所畏惧。因为我们始终坚信邪恶是永远战胜不了正义的。

    当我读罢这本书,让我不得不赞叹,人类的智慧是伟大的,似乎古老人类的智慧更是不可琢磨的,书中谜一样的离奇故事,充满了神秘与魔力,让人爱不释手,书中智慧的先知害怕古老的智慧被坏人所掌握而危害人类,他们采取了用神秘古老的符号来封闭和保护人类最伟大的智慧。对神秘符号解密的过程,让我的思维不断的转动,随着秘密一步步揭示,我不得不深深的慨叹人类智慧的伟大,由埃及金字塔的神秘面纱让我

  • 6、 读《失落的秘符》有感1000字

    是搭救危在旦夕的朋友?还是配合中情局进行号称涉及国家安全的调查?丹·布朗用五年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一场12小时的惊怵之旅!

    继《达芬奇密码》后,这是我看的丹布朗的第二部作品——《失踪的秘符》。

    我们一直在寻找的神也许就是我们自己,这是《失落的秘符》中所揭示的。书中处处充满着悬疑和危险,一场关于拯救他人和社会的追击战,作者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在书中为我们叙述充满着快节奏的故事,这是这本书为我们营造的紧张氛围。

    哈佛大学符号学家罗伯特·兰登不知不觉中就被卷入了一场可以说是寻找智慧的旅途。原本以为是要去华盛顿美国国会大厦帮导师彼得·所罗门做一场讲座。却在国会大厦里出现了一只人手,人手被固定成奇怪的形状(一种表示邀请的古老符号)——成握拳状的三根手指,伸直的拇指和食指直指天穹,而且每根手指上都有具特殊符号学意义的诡异刺青。兰登根据共济会戒指认出那是他最敬爱的导师的手……

    一场旅途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首先是在被砍下的手的手掌里发现了“sbbⅹⅲ”的字样,据此信息发现了一个共济会金字塔,并与彼得先前托付给兰登的石盒中的纯金制造的金字塔尖顶石组成了完整的金字塔。石盒上的“1514ad”暗示着石头金字塔上的铭文是通过阿尔布雷特·丢勒的名画忧郁症ⅰ中的四阶幻方解密的。凯瑟琳将金字塔尖顶石放入沸水中却意外得出要用富兰克林八阶幻方解谜的结论。

    古代奥义找到了,彼得被成功救出,至此我们也可以松一口气了。所谓的古代奥义,就是《圣经》。所谓的神,也是指人类的无穷潜能。人只要有足够的意念,也许能改变很多东西,很多我们也许未曾注意到的现象。书中提到的意念科学也是旨在了解人类精神的力量。

    关于哲学与宗教,关于密码的解锁。在这场故事中,这是这本书所能交给我们的知识。

    小说中出现的共济会、无形学院、史密森博物馆支持中心是真实存在的,仪式、科学、历史遗址和艺术作品也确有其事。丹·布朗的涉猎广泛也体现在书中各式各样的密码--代表着邀请的刺青,丢勒所作《忧郁症i》中近乎完美的四阶幻方,富兰克林八阶幻方……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最大反派值得关注,他是迈拉克,是安多罗斯,也是彼得的唯一儿子,所罗门家族的唯一继承人扎伽利。作为扎伽利,在智慧与财富的选择中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财富,继承了巨额财富后又因为携带毒品而入狱,在所罗门希望他受个教训而放弃用钱赎时,意外被他听见,便有了安多罗斯,也有了后来的迈拉克,寻找古代奥义,展开一

  • 7、 失落秘符读后感(精选8篇)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阅读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心境,仔细阅读作者的作品,您一定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此时可将对作品中略有所感的地方记录成读后感,你是否正为写作品读后感而犯难呢?经过搜索和整理,编辑为大家呈上失落秘符读后感,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失落秘符读后感 篇1

    哈佛大学符号学学家罗伯特兰登意外受邀,当晚飞往华盛顿去参加一个讲座,但是当他到达目的地几分钟后,事情发生了匪夷所思的变化。他敬爱的导师,也是一位共济会会员彼得所罗门的手被残忍地割下,绑架者要挟兰登帮助他破解古代共济会金字塔的密码,否则将把彼得杀死。而中情局也需要兰登帮助声称是涉及国家安全的一个调查。兰登屡次陷入谜团,在凯瑟琳和巴拉米的帮助下,兰登破解出了金字塔密码,但事情起因又追溯到了十年前的一天:

    一位称是杀死彼得的儿子的人闯入了彼得的家门,他想得到彼得所说的财富,而彼得死活不说,那个人杀了彼得的母亲,但最后还是被彼得打下悬崖。但他没死,他就是彼得的绑架者迈拉克,当最后迈拉克得到了真正的智慧时,所有人都知道了真相迈拉克就是彼得的儿子。

    《失落的秘符》又是一个扣人心弦的罗伯特兰登故事,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本小说描述了一段奇异而精彩的旅程。但是

    首先,这本书里面涉及到了比之前作品都要多且复杂的宗教知识,读者很难消化。而且书中提及的意念科学让我在看完全书之前曾一度真的认为古代奥义具有毁天灭地的力量,是超越现代文明的一种存在再就是贯穿全文的美国各大重要建筑,国会大厦、国家博物馆、国会图书馆等等等等。这些建筑背后全部都有隐藏的秘符。全部是在兴建之处就设计好的,充满了阴谋的味道。

    总之,这本书告诉我们,智慧能创造财富,使生活更美好;反之,财富若不能好好利用,就不能创造智慧,而会使人变得堕落。

    失落秘符读后感 篇2

    很早以前就买了这本《失落的秘符》,当时是奔着丹·布朗的名头去的。可不时都只是看了开头,作者另外几本作品也从未翻开过包装,没能好好感受作者那强大的功力。而最近,我终于也有所突破,看了一大半,感遭到了那么一些东西。

    《失落的秘符》是一部侦探悬疑类小说,是继《达·芬奇密码》后,丹·布朗又推出的一部力作。整个发作在短短12小时内。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明显觉得到了一种急迫感,似乎有什么在等着我,需求我马上动身去做。而展开的逻辑性非常强,我猜丹·布朗曾经一定是个优秀的文科生哈!

    《失落的秘符》的作者对人

  • 8、 《密秘花园》读后感

    暑假第一天,爷爷陪我到新华书店买书,我左挑右选决定买下【美】弗-霍-伯内特/著的《秘密花园》。

    回到家我就有些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没过多久,书中的情节不是让我迷惑,就是让我感叹,有时却又让我好奇。慢慢地我就开始思考小说情节中的一些问题,悟出了一些感想。这位玛丽小朋友的脾气为啥这么犟,就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懂事的孩子。不过又让我感到她挺可怜的,父母在一场瘟疫中不幸死去,而且保姆也在一场霍乱中死去。玛丽被克拉文先生收养后,我觉得玛丽小朋友的变化可真大!她在丧失父母后的成长过程的变化,深深打动了我的同时,我也为她感到骄傲。

    玛丽小朋友在艰苦的环境中,结识了玛莎、狄肯,并成为相依为命的好朋友,她们发现了这块无人管理秘密花园。玛丽小朋友以前老是依赖别人,在长辈的照顾下生活,现在都能自己动手种地了。在玛莎、狄肯的帮助下玛丽完全学会了如何松土、播种、浇水、施肥,在不断地收获中成长。我感到玛丽完全变得虚心好学,特别能吃苦耐劳,成为能自食其力的优秀少年。最后玛丽用辛勤的汗水把秘密花园恢复了生机,让人为此感叹。

    看完秘密花园让我不仅明白许多道理,而且看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许多不足和必须纠正的不好习惯。

  • 9、 《幽秘花期》读后感

    我在读的书

    拿到《幽秘花期》一股青春的清新就伴随着封面的绿色袭来,那种久违的或许已经被丢弃的属于小女孩时代的“幼稚可笑”,但是现在却怎么也找不回的单纯执着,让人忍不住地朝里窥探。寻找自己和寻找回忆……

    [音符]

    或许每个小女孩都曾经有杨晓阳和艾梅这样的小时候,被迫放弃着自己喜欢的自己梦想得到的东西,而投入另外的被大人们预先设定好的他们想像的未来中去。于是我们中的有些人妥协了,并且全力投入了,久而久之忘记了以前的自己;有些人抗争了,甚至彻底偏离了;的人,好像杨晓阳和艾梅一样在心底深处挖上一小洞,把自己的梦想埋了进去。让这样的梦想在只有自己和好朋友看得到的地方生根,发芽,长大。

    这是一个关于女高生的故事,充满了甜蜜和这个年龄独有的苦涩,还有成长的烦恼。被称呼“小女孩”的杨晓阳和艾梅整天抱作一团,一起讨论每天的梦想,一起疯,一起唱歌,一起对实习男老师产生憧憬,一起为了看一部想看电影跑遍很多电影院,一起在kfc里打牌,一起哭,一起笑,拥抱,分享和互相安慰。

    记得以前曾经和高中的好朋友相约过做永远的朋友,这样的杨晓阳和这样的艾梅,大约根本不需要这样表面的口头的约定,友情更像是一种习惯性的关心和亲情,扎根于两个人之间。

    感叹这样的感情,正如现在感叹着不能再回到这样花期中,轻轻地一声:“嗨,小女孩!”尽管被呼唤的女孩子有点抗拒这个否认自己已经成长,已经是大人的词汇,但还是默默地接受了,作为自己还没完全进入“大人”世界的一个美丽音符。

    [旋律]

    艾梅或许更像是火,热情,开朗,有那么点小小的“坏”。无论是对男老师的小小憧憬,固执地抱着吉他坐在一群人中学习着;一封“大胆的情书”在学校里引起的风波,她却依旧可以旁若无人地继续欢乐和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造成心理和生理上巨大伤害的“早恋事件”,还有虽然不说却很体贴朋友的心思,只是会在朋友的拥抱中流下眼泪。这个女生是一个矛盾体,在属于她的花期旋律中蜕变成长。

    杨晓阳则更像是水,有着水一样的优柔性格却也有水一样决绝和属于自己的“必须”。听从爸爸的“必须”离开了心爱的小提琴,跟着自己的必须放弃了可以和艾梅一样得到属于自己小秘密的机会,疯狂地迷恋上素描,收到神秘人的礼物却没有刻意地去寻找未知的答案。这个女生有着“必须”和“拒绝”,在属于她的花期旋律中慢慢懂得自己和别人。

    [没有休止符]

    就像电影《情书》以一本书后一张晚到的少女

  • 10、 《毛毛》读后感:思考时间的秘钥

    思考时间的秘钥

    ——《毛毛》读后感

    作者:关山月

    作者简介:关山月,10岁,青岛市宁安路小学五年级学生。《毛毛》是他刚刚读完的一本书,有些思考就不吐不快了!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毛毛》。它是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的作品。当时这本书轰动了世界,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依然经久不衰。

    作者的思维起点是二战后德国的悲惨遭遇。男人要么死了,要么伤了,要么被俘,所以剩下的女人们挑起了重建家园的重担。为了在废墟中重新站起来,德国人的生活变得急急忙忙的。正是在这种无奈的匆忙之下,人们机械地干每一件事,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忙,哪怕一分钟也没有留给自己。当时的德国就是这样,是一架大机器,每个人都是一个小零件,支持着这个机器轰然向前。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毛毛的女孩。她很善于倾听,也很有很多朋友。可一天城市里来了一群不被别人所记住的人。他们都穿着灰色的绅士服,戴着灰色的绅士帽,就连脸也是灰的。他们靠人类的时间存活。不过他们也有技巧:就是用金钱引诱人们,并且用精准的时间计算让他们后悔自己丢掉的时间,大人们无法抗拒这种诱惑,纷纷成为了时间储蓄银行的用户。毛毛知道了,和孩子们一起公布了这件事,可灰绅士早已蒙敝了大家,所以大家都不相信这些孩子们。于是就这样,毛毛与灰绅士展开了一场战争……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让我比以前更了解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流逝的时间。我们既要珍惜时间,也不能过度的把浪费一分一秒看作是罪过。我认为我们拥有时间应该是为的是我们的快乐。我们之所以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也是为了快乐。当你获得成就的时候你会获得快乐,我们在拥有一个让自己喜欢的工作时你会感到自豪和快乐……反之,当你不知道为什么要做一件事时,而你又觉得必须拼命做,那用一句俗语概括就是"无聊的要死"。

    虽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没有所谓的灰绅士引诱我们,但是在我们身边仍有一些不打自招的人,这些人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花了很多的时间,却不知道他们自己为什么要挣这么多钱。我想他们要是读了这本书,也许会思考时间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16

  • 2019-10-09

  • 2021-08-23

  • 2019-11-06

  • 2022-03-22

  • 2023-04-21

  • 2019-09-19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1-09-07

  • 2021-08-17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2-11-2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1-06-11

  • 2022-11-21

失落的秘符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失落的秘符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失落的秘符读后感、2024失落的秘符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