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七年级上册的读书笔记 > 地图 > 七年级上册的读书笔记,2024七年级上册的读书笔记
七年级上册的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七年级上册的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七年级上册的读书笔记推荐
七年级上册的读书笔记

(共 1780 篇)

  • 1、 读书:七年级学生的《狼图腾》读书

    《狼图腾》是一部反映游牧民族生存哲学的大书,雷霆般的笔触直击儒家文化民族性格中的弱处,将封建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羊性和奴性赤裸裸的暴露了出来。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七年级学生的《狼图腾》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http://m.dhb100.com

    七年级学生的《狼图腾》读书笔记1

    我读完了《狼图腾》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狼图腾》是一本描述草原生活与生存的书,它讲述的时间在几十年前的过去,所以,刚读开头会觉得有些突然,但它所描述的情节却十分细腻、生动。

    在《狼图腾》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要属陈阵养的那条小狼了。起初,陈阵和杨克在黑石头山掏到了七只小狼崽,他们挑出了两只最大的狼崽,把其余的小狼崽全都送上了腾格里。从此以后,陈阵便开始好好养小狼。他让小狼喝狗奶,精心给小狼做粥,但是,狼吃东西的时候,陈阵却只能躲在一边远远的观看……在我心中,小狼是多么的可爱、活泼、顽皮啊!

    还有狼群把围的战术,简直就是《孙子兵法》的翻版啊。利用一面的风雪,出其不意地挡住另三面,做一个口袋……

    不过,这里面最值得深思的问题不是这些,而是环境问题。在那些不懂草原逻辑的蒙古人、在汉人来之前,草原还是好好的,可那些人来了之后,狂打狼,狂抓旱獭……弄得草原上老鼠成灾,草原上的草几乎被老鼠啃光,还弄得一只狼也找不着了……读过这本书以后,我再一次感觉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

    《狼图腾》,这本好书你一定要读哦。

    七年级学生的《狼图腾》读书笔记2

    今日,我又读了《狼图腾》,讲的是4个北京知青掏了7只狼崽后又绕开了路走,因为怕狼妈妈跟上来。到了家,道尔基把小狼拨开,一看就明白是4只小公狼,3只小母狼。并抓出最大的一只公狼崽给了陈阵,自我也养了一只。剩下的5只可就惨了,陈阵想:可不能够把剩下的小狼再送回去?可又一想,母狼必须发现小狼没了,正在发大怒。如果回去送小狼,岂不是把自我的小命也给送了?所以,陈阵只好让道尔基处理剩下的五只狼崽。道尔基的做法太残忍了,把小狼一个一个扔上了天,后再摔死。

    道尔基又聪明又残忍。聪明是因为陈阵、杨克、梁建中谁也看不出一只狼崽是公还是母,而道尔基一眼就能够认出来。残忍是因为人家小狼好好的,为什么非要摔死它?如果是我,我必须把它好好地养在家里,每一天给它们吃肉。自从我读了他们有了可爱的小狼一节,我就十分想养一只自我的小狼

  • 2、 读书模板:《鲁西西传》初中七年级的读书

    《鲁西西传》讲述了鲁西西和皮皮鲁是这对妹,哥哥是个聪明的淘气蛋,妹妹是乖巧可爱的胆小鬼。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鲁西西传》初中七年级的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http://m.dhb100.com

    《鲁西西传》初中七年级的读书笔记1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广阔的就是人的心灵。这个道理是我读了《鲁西西传》后才知道的。

    鲁西西是个善良又开朗的女孩子,在她的生活中有喜怒哀乐,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在众多的故事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鲁西西意外地踏上了一个神奇的舰艇,和舰队一起缩小进入了小心眼儿的同学孙莉莉的心中,为她开拓心胸。孙莉莉喜欢斤斤计较,把鸡毛蒜皮的小事藏在心里,形成无数坚如磐石的“岩石”,使舰队无法前进。在阔阔船长的指挥下,大家终于将“岩石”移走了,孙莉莉心中的小事一一化解了,变成了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通过这次航行,鲁西西原先心中那些一直耿耿于怀的小事,一下子烟消云散了。此时,她才感受到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是多么美好。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浩瀚的大海,一片广阔的蓝天,就看你怎么面对周围的事。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看开一点儿,便会觉得心中很舒服,能够感受到大海在眼前翻滚时的惬意,能够感受到被海风吹拂时的神情气爽,能够感受到海浪在脚边拍打时的心旷神怡。一个人的心宽容了,那么一个家庭也会;一个家庭宽容了,那么一个国家就宽容了,那么我们的地球将会变成一个和谐的世界!所以,现在我们就要从自己做起,加油!让舰艇无声前进!

    《鲁西西传》虽然是给小孩子看的,但是也有一些值得父母学习的地方,比如“合格的父母说孩子哪儿做得好,不合格的父母说孩子哪儿做得不好。”“孩子需要鼓励,越鼓励越好。”等等,都值得父母学习。爸爸妈妈也要看一看哦!

    《鲁西西传》初中七年级的读书笔记2

    昨天,我开始看《鲁西西传》这本书,翻开第一面,就把我迷住了。

    第一章是《女孩子的抗意》,看了才知道,原来,是“童话大师”郑渊洁给男孩子写了只许男孩子看的童话《皮皮鲁外传》,当时,郑叔叔说了:“写完男孩子的童话,马上给我们女孩子写,可直到现在都没消息,女孩子都强烈抗议!

    于是,郑叔叔就准备了五瓶墨水开始写,连饭都没来得及吃!

    写好了,连发行广告都一样,不敢有一点偏向《鲁西西传》读后感!

    第一篇文章刚看

  • 3、 读书:初中七年级的《秘密花园》读书

    《秘密花园》,读了这本书,感触深刻,获益良多,内容讲述的是一位孤单的小女孩是如何要到快乐的钥匙,打开乐园之门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中七年级的《秘密花园》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m.dhb100.com

    初中七年级的《秘密花园》读书笔记1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名叫:《秘密花园》的书。作者是美国的“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这本书蕴含的道理很多,总是让人看完其中一个章节后去深思与回味。

    这本书大概讲了:失去双亲的英国小女孩玛丽,在好心收养她的的姑父家无意中发现了一座荒芜了很久的秘密花园,并因为这座花园引出了一连串情节跌宕起伏而又很神奇的故事。因为多次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自私、拥有怪癖性格的玛丽变成了一个开朗而又活泼的孩子,和农家小子迪克恩一起携手,帮助花园里体弱孤僻的科林少爷恢复了健康与他原本的阳光性格。最终,他们都获得了人世间最最珍贵的东西——友谊,也使那个荒芜已久的神秘花园恢复了像以前那样的勃勃生机。

    读完了这本书后,我也了解到了许许多多的关乎人生的道理,不要只看一个人最初的模样与性格。就像文中的女主人公——玛丽一样,她不是就是经过成长的洗礼与蜕变后,由最初自私的性格最终变成了一个阳光、可爱、活泼,和她妈妈一样漂亮的可人儿吗?还有,我们平时也要多多接触大自然,还拿故事的女主人公来说,她不是就是由于多多接触了大自然,才使原本乖戾的脾气变得开朗、才使她收获了许许多多个,真心朋友。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着阳光、活泼,变成和玛丽一样的惹人喜爱的人。

    初中七年级的《秘密花园》读书笔记2

    在既不漫长,又不短暂的寒假中。我读完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秘密花园》。这本书乃是一本传世经典,曾经被改成音乐剧和话剧,此剧演出场次高达706场。究竟是什么令它如此夺人眼球?现在,我就要给大家讲一讲这本书中蕴含的奥妙。

    首先是它的内容:在印度,有一个小女孩,她的名字叫玛丽·雷诺斯。一天,一场大混乱使她没有了父母,接着,她投靠了自己的姑父,住进了姑父神秘阴沉的大房子里。在这里,她遇见了女佣玛莎、农家小子狄肯,体弱多病的柯林少爷,还有老班和知更鸟。发现了一座被柯瑞文姑父荒废了十年的秘密花园。最后,她终于使柯林表哥的身体越来越好,还让秘密花园变得越来越好。

    现在,我要说的是我从这本书中所发现的各种道理。

    例如说以前的玛丽就告诉了我们

  • 4、 2024最新读书:初中七年级的《木兰诗》读书

    木兰诗描述了古代的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巾帼英雄的生动形象和高贵的品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中七年级的《木兰诗》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http://m.dhb100.com

    初中七年级的《木兰诗》读书笔记1

    《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千百年来,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这首叙事诗充满传奇色彩。故事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叙述详略得当,如木兰沙场征战,思念亲人,心理描写细腻传神;而关山飞度,百战建功,却只用寥寥几句诗来概括。这样写,使得木兰的形象真实感人,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民歌刚健清新,表现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迈的气概。它还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全诗气势雄浑,又易记易诵。习诵时,要注意体会它的民歌特色。《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分明、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初中七年级的《木兰诗》读书笔记2

    在伟大的祖国六十二华诞的前一天,我校举行了“庆国庆经典诵读”比赛。其中,木兰诗的朗诵让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忘怀。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那一声声深情地朗诵让我不禁浮想联翩。

    当木兰下定决心要替父征战时,我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弱女子,竟然可以不顾生命危险,征战沙场!行军路上,如此艰苦,如此匆忙,但军令如山,木兰为了年老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去男人一起吃苦受累,去征战沙场,虽然木兰只是一个平凡的织布女子,但她却挑起了男人的担子,做出了比男人还要伟大的成就,木兰真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好女子!当木兰可以接受嘉奖的时候,她却“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回到家里,木兰终于卸下了身披多年的盔甲,也卸下了本不属于她的,却让她挑起了的担子,又穿上了女儿装。

  • 5、 读书范文:《培根随笔》初中七年级的读书

    《培根随笔》它不仅是培根的作品这么简单,它还是用来指引与见证人类进步的历史史诗巨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培根随笔》初中七年级的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m.dhb100.com/

    《培根随笔》初中七年级的读书笔记1

    《培根随笔》为英国着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着。《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在《论美》中,培根说道:“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培根随笔》初中七年级的读书笔记2

    这几天, 我读了朋友的《培根随笔》。读完之后,我深有感触。

    《培根随笔》里不仅是一篇篇论文,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文学的宝库,里面装满了无穷的真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论友谊》和《论时机》。

    培根说过:“把快乐告诉朋友,快乐就会加倍。把忧伤告诉朋友,忧伤就会减半。”但是,人生中

  • 6、 读书:初中的七年级学生的《青铜葵花》读书

    通过阅读《青铜葵花》,希望我们都能做个直视苦难、面对苦难,与人为善、传播爱心的人,让所有人都体会到爱的珍贵。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的《青铜葵花》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http://m.dhb100.com

    初中的七年级学生的《青铜葵花》读书笔记1

    读了《青铜葵花》这本书,别提心里有多难受了。这是关于一个乡村男孩青铜和一个城市女孩葵花的故事。

    青铜和葵花分别来自不同的世界,青铜住在乡下的大麦地里,而葵花却住在城市里。青铜五岁那年,大麦地的芦荡失火了,青铜发了五天高烧,病好后,意想不到的是青铜变成了哑巴,从此他的命运就此改变。青铜不能向正常的孩子一样去上学,每天只能和老牛作伴。

    葵花的命运更是悲惨,五岁时妈妈就应生病去世了,七岁的葵花又跟随着父亲从城市来到了大麦地对面的干校。有一天父亲乘着小船,要把大麦地的葵花林画下来,可是,一阵旋风吹翻了小木船,父亲落水死亡。这让葵花变成了孤儿。是贫困而好心的青铜一家收养了她,青铜一家从来没有虐待过葵花,还让她去上学。上学是青铜的一个梦,可是他为了妹妹上学,故意让妹妹拣到红色的银杏,使葵花安心地上学,每天青铜都骑着牛送葵花上学、放学,这让她十分幸福。

    葵花是个懦弱的女孩,让人怜悯。可青铜是一个坚强的男孩,保护着娇小的葵花。在青铜粗壮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细腻的心,他心灵手巧,做冰项链给葵花。他保护葵花,有人欺负葵花,他宁愿自己挨打也不让葵花被连累。青铜很坚强。

    我要向葵花一样刻苦踏实的学习,也要象青铜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在学校舞跳得很好,老师让她在新年参加一个舞蹈节目,并建议她戴一条银色项链。葵花是多么希望自己能有一条漂亮的银项链呀!可是青铜家太穷了,葵花回去只跟青铜说了这件事。青铜知道了,他决心一定要让妹妹葵花成为晚会上最漂亮的女孩。冰天雪地里晶莹的冰珠让青铜产生灵感,他用一根很结实的细线放在盘子上,然后用杯子舀一点水,把盘子端到外面,让水滴滴在线上,瞬间就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小冰晶,青铜花了好长时间让水一滴滴地滴在线上,终于,一串美丽无比的在阳光下耀眼的冰项链做成了。在那天晚上葵花快表演时,青铜拿出了冰项链,葵花惊喜万分,整个晚上,葵花和她的冰项链成了人们注视的焦点。

    我是喜欢这本,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初中的七年级学生的《青铜葵花》读书笔记2

    在茫茫人生岁月中往往会遇到许许多多

  • 7、 读书范文:《飘》初中的七年级读书

    《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飘》初中的七年级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www.dhb100.com

    《飘》初中的七年级读书笔记1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后,佐治亚县塔拉庄园里的大小姐斯佳丽。奥哈拉是小说的女主人公。与体弱多病、多愁善感的《红楼梦》里面的主人公林黛玉完全不同,这位在塔拉红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女人精力旺盛、大胆叛逆,她浑身上下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喜欢斯佳丽,不仅因为她不矫情,更是因为她在塔拉庄园危在旦夕的时候,用她那娇嫩的双手和稚嫩的双肩撑起了整个庄园,帮助庄园渡过了难关。可是,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来,先是母亲埃伦去世,接着父亲杰拉尔德去世,来,与瑞特的第一个女儿波妮。巴特勒也因为跨栏时扭断脖子而不幸去世,这么一连串的打击并没有使斯佳丽整天沉浸在悲伤之中,因为她始终坚信着: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在整个故事中都是一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我最欣赏的便是她这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种不轻易放弃、坚强、无惧无畏的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所以,每当我遇到困难,心情不佳时便会告诉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在这本书里,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心地善良、恪守妇道的美兰,也不是精明能干、放荡不羁的白瑞德,而是爱憎分明、敢于生活做抗争的斯嘉丽。无论遇到多大的苦难,斯嘉丽都会勇敢的去面对,去克服。在北方军队攻下亚特兰大的那一天,她与白瑞德带着刚生完孩子的美兰、两个孩子以及一个女仆向塔拉农场奔去,可白瑞德在半路就抛下了她,去参军了。他带着一个病妇、两个孩子和一个碍手碍脚的女仆,冒着随时会被北方士兵发现并杀害的危险,完成了剩下的路程,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更令我佩服的是,在差不多被北方军队洗劫一空的塔拉,斯嘉丽面对母亲的死、父亲的吃、姐妹的病,她毅然担起了重任,以自己的辛勤劳作换来一家人的温饱。

    慢慢合上书本,脑海里细细品味书中的场景,带给我的感觉依旧是那么坚定与执着。一遍匆匆的略读,并不能体会多少真谛,也许,等我再读几遍时,会有更多的收获吧!

    《飘》初中的七年级读书笔记2

    昨天即是昨天,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死了的已经死了,而活着的,还要继续活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就这样化作阳光下的薄雾,化作一团团梦中的美好。当这本书再次被翻开,我再次铭记了它——《飘》。

    很快,

  • 8、 读书模板:初中七年级学生的《三个火枪战》读书

    这是一本励志小说,这是一本外国“武侠”小说,这是一本动人的小说,这是一本绝世佳作,这本书的名字叫《三个火枪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中七年级学生的《三个火枪战》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www.dhb100.com

    初中七年级学生的《三个火枪战》读书笔记1

    大仲马有句名言:“什么是历史?就是给我挂小说的钉子啊。”他的小说大多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情节曲折生动,往往出人意料,有历史惊险小说之称。结构清晰明朗,语言生动有力,对话灵活机智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大仲马并非小说的唯一笔者,有一位中学教师奥古斯特·马凯也参与创作。马凯经人介绍,把三幕剧《狂欢节之夜》送去请大仲马修改润色,改名为《巴蒂尔德》,在巴黎舞台上公演获得好评。马凯又写历史小说《老好人杜韦》,将手稿送给大仲马过目。大仲马把内容单薄的《老好人杜韦》改写成《德·阿芒达尔骑士》,在《新闻报》上连载大获成功。大仲马从此欲罢不能,一生写下数百部的小说。英国学者、诗人安德鲁·兰说过:“大仲马在一展歌喉之前,先得有个音叉定一下音;而他一旦认准了音高,就能一泻千里地唱下去。”

    一本大仲马的传记说:“如果您只要读一本大仲马的小说,那请读《三剑客》;如果您有时间读上三本,那么请加上《基督山恩仇记》和《玛歌王后》;如果您要读五本,再加上《二十年后》和《蒙梭罗夫人》;如果您选择十册大仲马的作品,那么便再加上《大野心家》,《四十五卫士》,《我的回忆录》,《安东尼》和《波治伦子爵》。如果这十本书您都看过了,那么您铁定已经上了瘾,毋需我们推荐您阅读其他的作品了……”

    大仲马生活侈华,为了还债,雇用文人写出不少作品,大仲马的小说有好几百部,极大多数是别人所写,有些作品大仲马连看都没看过。因此被攻击为“小说制造工厂的厂长”。

    初中七年级学生的《三个火枪战》读书笔记2

    大家都读过《三个火枪手》吧,即使没有读过,也一定听说过。对,它就是很受欢迎的`大仲作品。去年暑假,我读了这本书,完全被这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仿佛和作者一起进入了这美丽的故事。

    这个故事描写的是17世纪的法国,者争权夺利,矛盾重重。主人公是一个法国小子达达尼昂,他善良、淳朴、聪明,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的朋友从危险中拯救出来,一次又一次粉碎红衣主教的阴谋。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到达达尼昂的三个朋友——三个火枪手:阿

  • 9、 读书:《社戏》初中七年级的读书

    鲁迅所向往,怀念的,并不是社戏,而是带他去看戏的小伙伴儿,是在乡下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是那片小小的,纯净的乐土,是他理想中渴望生活的地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社戏》初中七年级的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m.dhb100.com

    《社戏》初中七年级的读书笔记1

    《社戏》这篇文章是鲁迅写的小说《呐喊》中的一篇,是作者虚构的童年时发生的事。

    《社戏》写的是主人公在夏天时到鲁镇去,和一些小朋友们玩,又去看社戏,回来的路上还偷豆吃,不亦乐乎。

    文章的最后一句是"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再没有看过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那夜的戏并不是那么的好看。"。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从这些句子中都可以知道社戏并不是很好看。而豆也并不怎么好吃,可以从"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中看出。

    我们生活中也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比如很多人抢菜会觉得很好吃,而没人抢,只有自己一个人吃,就会觉得无味。还有就是一些同学一起在野炊,做的饭菜不一定很好吃但却吃得很有味道。

    《社戏》初中七年级的读书笔记2

    今晚在灯下,开始我一直不知道应该怎么来写这一篇读后感。经过妈妈的指点,我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

    这一篇作文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在乡下无忧无虑的生活和乡村社戏这一种奇特的娱乐活动,描写的是年少时鲁迅先生假日里到乡下和他的小伙伴们掘蚯蚓,钓鱼虾,一同去放牛,一同去看戏,一同去偷豆子,生动的记叙和细腻的刻画让我们也身临其境:“每一天都抓蚯蚓,抓来穿在那铜丝做的小钩上,趴在那河边钓虾;其次便放牛,黄牛和水牛都敢于欺负他,他只好远远的看,这时小朋友们都嘲笑他……他最爱看戏,最爱看扮蛇精和老虎;在回家的路上,他们都到田里偷豆子,年幼的和他剥豆,年长的摇船,不久就熟了,便随波逐流,都围到后舱,用手撮着吃……”。

    可能大家都没读出来,作者在文章的前后两段都写出了读书的重

  • 10、 2024最新读书:《生死场》初中七年级的读书

    微风拂气弦,柳枝舞细腰,连阳光也绕指柔,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恬静美好。但小说生死场就不是这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生死场》初中七年级的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m.dhb100.com

    《生死场》初中七年级的读书笔记1

    掩上萧红的《生死场》,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是女作家用心和泪铸就的文字,一字字,一句句,都饱含了她那国土沦丧之痛、百姓流离之苦、同胞沦为亡国奴之悲、日寇横行无恶不作之恨、汉奸为虎作伥认贼作父之愤。真个字字滴血,字字含泪,使人不由得动容,不由得叹息,不由得把思绪融入到小说中,去把那段屈辱而又足以使每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历史重温,弹去岁月的灰尘,走进那些中华儿女在生死线上奋争的日子里。

    作者首先把我们带入到“九一八”事变之前的东北农村。那里的人们淳朴、勤善而又愚昧无知,日子虽贫苦,还有地主的剥削,但是他们也并没有太多的不满与抱怨,总体上还是安于现状。后来地主的剥削愈加严酷,以赵三为首的一帮贫民组织了“镰刀会”,计划一举消灭剥削他们的地主,以结束这种苦日子。但是不幸失败,赵三也因此坐牢,出来后很快便消沉了。后来日本鬼子来了,他们的苦难日子变本加厉,彻底打乱了他们的一切。二里半失去了妻子儿子,王婆失去了女儿,金枝失去了丈夫……活着的人也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死去。生活得提心吊胆,整日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这一刻不知道下一刻的命会如何。受压迫的劳苦人,在义勇军的带领下,走上了反抗的道路,特别是像二里半那样,原本对武装反抗压迫与侵略不感兴趣的人,为生活所迫,也毅然走上了斗争的道路,很令人振奋。

    也许是作家那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情感使然,她笔下塑造了许多成功的艺术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塑造的很成功。读完这部小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王婆和金枝这两个苦命的女人。王婆原有一儿一女,后来改嫁赵三,又生下了平儿。她原来的儿子当了土匪,被人害死后,她喝药自杀,后来又奇迹般地复活。女儿后来投向了革命,为国捐躯,平儿也因为被通缉而四处流浪,她痛定思痛,在先进分子的鼓励下,走向了新生。她一生坎坷多难,经历了丧子、丧女和死而复生等诸多磨难之后,接触到了先进分子的新思想,虽对革命不甚了解,但是她为了给女儿报仇和摆脱困境,坚决走上了抗争的道路。金枝与丈夫是自由恋爱,经过重重险关最后才比翼双飞的。本以为得之不易的婚姻会是美好的,却不料生活的贫苦

  • 2023-03-19

  • 2019-09-1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1-06

  • 2019-09-23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24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9

  • 2021-06-25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09-23

  • 2023-06-10

  • 2019-09-19

  • 2019-11-06

  • 2019-09-23

  • 2019-10-24

  • 2023-06-15

  • 2023-05-0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10-19

七年级上册的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七年级上册的读书笔记栏目为大家提供七年级上册的读书笔记、2024七年级上册的读书笔记,七年级上册的读书笔记摘抄,七年级上册的读书笔记大全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