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南京读后感 > 地图 > 南京读后感,2024南京读后感
南京读后感相关栏目
南京读后感热门栏目
南京读后感推荐
南京读后感

(共 6289 篇)

  • 1、 有关南京读后感600字精选4篇

    很多时候,书籍都可以教人成长,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作品这本书为很多的读者带去更多的生活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读后感了。有请阅读编辑为你编辑的南京读后感,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南京读后感(篇1)

    在我的学校里有一条长廊名叫安杏廊,它贯穿在1-3号楼之间,弯弯曲曲犹如一条长龙. 安杏廊的柱子上围着仿真的植物,使它显得不那么孤独,现在学校还新种植了紫藤,待到来年的春天,紫藤长高了,它将代替仿真的植物来将她装扮的更加美丽 雨天里,它为我们撑起一片晴空。少先队员是人民的先锋,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影片以一张张南京老城的照片拉开序幕,在炮火轰鸣中城墙在扬起的尘土中坍塌,画面转接进城门内,守城的三十六师的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去组织准备溃逃出城的官兵,从而,展开一场肉搏,那悲壮的场面,震撼着我的内心。

    军队溃败了,大屠杀开始了。尸横遍野,影片没有淋漓尽致的表现日军千奇百怪的屠杀方式,它将这场浩劫落到了每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唐先生,拉贝的秘书,与拉贝共同负担着难民营的责任,当拉贝不得不离开的时候,他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委身于日本人,当他终于和日本人成为“正式”的朋友的时候,他的妹妹被日本人拉进慰安所,他的女儿被日本人活生生的摔死,他的老婆因为被打晕幸免于难。他,欲哭无泪,欲吼而无声啊!后来在拉贝的努力下,日本人答应可以让拉贝带走两个人,当他们即将踏入生门的时候,唐先生,这个典型的中国男人放弃了生的权利,把它让给了另一个急于求生的人...。后来唐先生即将被押赴刑场,他看见蒙着眼睛的中国人像小鸡一样被绑在柱子上,一个个的被射杀,轮到他了,他拒绝蒙眼睛,他笑着对日本军官说:“你晓得吧,我老婆又怀孕了,我老婆又怀孕了。”这是他临终前胜利的宣言,他的从容让那个日本军官不敢直视!

    南京读后感(篇2)

    我对《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是充满期待的,当它正式上映时,我被它那黑白的画面,一行行令人惊叹的字幕和令人震撼的声音所感染了。

    我看这场电影前,心里很紧张,看的时候,好像身临其境,亲眼目睹得了这场惨无人道、惊心动魄的屠杀。看完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浮现出一次又一次这样"疯狂"的景象:惊慌失措的人们在不知所措,不安地狂奔逃命;地上一具具已经根本没了人形的尸体;日本人"发疯"了似的抢着看中国的财产,中国人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侮辱;许多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想到这些,我仿

  • 2、 [最新]南京读后感精选9篇

    敬读阅读读后感大全小编整理的南京读后感,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我的心里满是感动。我们不妨利用闲暇时间写一篇读后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南京读后感 篇1

    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70余年了,《南京!南京!》影片上映时,久违的黑白画面依然清晰地挖掘出人们记忆深处的沉淀。这次与以往的纪录片或者电视不同,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视角的战争和屠杀。黑与白,简单的对比如同大脑里面尘封的记忆,清晰而又持久;失去了色彩,却增加了想象的空间;失去了血色的恐惧,却增加了对战争的恐惧。黑与白,不在乎视觉上表现战争的血腥,而在于通过战争的原态趋引领大家对战争的思考。

    所谓立意,往往是一部艺术作品的灵魂,是一部作品所希望表达出来的内在含义,立意高下,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格调高下,《南京!南京!》从一个日本兵的`眼中来观察这个战争,通过战争的表现,去挖掘战争的实质:一个施暴者尚有痛苦和崩溃,那么受害者的痛苦更有多少呢假若是从一个受难者角度来看这场战争,我们是不是会被悲情所缠绕,被屈辱所充满,忘却对战争本身的反思呢影片通过表现施暴者的痛苦、绝望、崩溃,反差形容受害者的极度痛苦和灾难。

    第一次拿着刺刀刺死手无寸铁的人,会有紧张和不适,当看到尸横遍野,习以为常以后,神经麻木了,杀人变成了一种习惯。但总有醒来的人,总有麻木后醒来的时候,看到人如此轻易的被杀死,对人生存的意义便会开始怀疑,这个人类固有的道德力量虽然弱小,但尚未泯灭。

    “活着比死难受”角川自杀前跟自己同僚的最后一句话,反映出一个普通人在战争机器的驱动下,草菅人命后对生命的反思。

    如果说,它仅仅是掀开陈年的伤疤,仅仅是在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仅仅停留在展现三十年代末中国人不堪忍受的屈辱,那么,电影在立意方面便容易出现缺失

    然而所幸的是,这部片子的导演恰好在立意和新意方面表现翘楚,令人回味,将这部悲情作品升华到了新的高度,用新的视角俯瞰了这个历史的剧痛:我们不再停留在控诉和仇恨的层面,我们不再胶着在屈辱和反抗上面,我们从人性的内在良知面前重新看到人类自身道德的力量,正如小豆子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人类的道德的力量虽然弱小,却始终活着,并希望有一天强大起来,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拒绝所有的战争!拒绝所有的残暴!

    南京读后感 篇2

    黑白的影片,抖动的镜头,一座沧桑的古城将我带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让我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静。挹江门,南京的

  • 3、 南京南京影评

    南京南京影评(一)

    有人说《南京南京》缺少主题和主线,充满了写意的段落,我承认导演是用着一些符号化的人物和断裂的叙事手段拼凑着整部影片,但不能说没有主题,因为历史是唯一的主题,哪怕他把所有发生过事情都在影片里走过一遍,也同样是展示了曾经的那一段历史,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能苛求影片能把所有的情节完美的还原,使每个段落都那么的有层次感,更不要以欣赏着艺术片的视角去对待它,就如同我们看着历史书上的记录是那么的浮浅,但那丝毫代表不了历史的厚重感。

    也许是出于内心的作祟,终归逃不出思想的束缚,我也终是不能把日本士兵角川看得那么人性,虽然他贯穿影片始终,可对他的印象丝毫没有多余的改观,在我眼中他仍旧是杀我同胞的日本鬼子,再怎么良心发现更让我从侧面体会着那段不忍的历史,尽管不会再有那么的仇恨,但是依然存有隔阂,他的形象依然是模糊的;至于陆剑雄上文也已经说过了,也许换个普通演员,让导演放开了刻画一下,应该效果更好一些;饰演拉贝的秘书范伟我倒是觉得是比较成功的人物,唐先生似乎是一个善于求得生存的人,紧贴拉贝这个靠山,利用懂点日语的伎俩迎合日本人,而为了保护家人又教他们日语,让女人们剪发穿男人衣服,后来为了苟全性命竟然又做了汉奸的行径,他原以为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换取日军的信任让家人幸免于难,可最终也不免女儿被摔死,小妹被日军抓去强奸后疯掉了而被日本兵枪毙,再后来又翻然悔悟,把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值得一提的是唐先生拿命去换的人真实身份是个中国军官,这信息是在拉贝离开前的那段字幕里揭示出来的,难怪有人说对唐先生的自我牺牲有些莫名其妙,可能是没注意到那些字幕内容,所以可以说唐先生是影片当中最具曲折性和深度刻画了的角色;高圆圆饰演的江淑云是被看好的一个人物,似乎也获得了些许好评,可我认为只是江淑云这个角色成就了高圆圆而不是高圆圆演活江淑云,她的出演始终不愠不火的,尤其是翻译拉贝宣布要拿100名妇女去当慰安妇来换取其他人的生存时,总觉得她说话的那股劲太没震撼力,假假的,太欠火候了,整部影片中一点深刻的印象都没给我留下;相比较之下秦岚饰演的唐太太倒是把上海的那种小女人劲阐释得还可以,悲难之际竟然还能在混乱的环境中打麻将,真可谓“商女不知亡国恨”,当然了演技是到位了,但是不是符合影片的主题又是另一码事了,在这不堪回首的历史大背景下怎能出现这么多不知愁的气氛,如果是一篇作文的话的陆川同学有点跑题,似

  • 4、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一:南京南京观后感 我一般都很少关注新电影,一般要等到沉淀以后,大部人都说的好的时候再去看它,而南京南京这部电音则比较特殊,它得到的嘘声估计和掌声差不多,共同成就了社会极大地关注度。下面我也说说我的一些观后感: 影评说的最多的便是:这部电影丑化了中国人,而美化了日本人。这个观点也成为了我观看的基调,果然开始没有多久几个日本兵冲入了几千人的中国难民之间,这时的日本兵也非常的恐惧,并派一个日本兵去求援,但一个老人举起了双手向他们投降,这一个镜头太刺痛了,而随后一双双纷纷举起来的时候反倒如全身针扎般后的麻木,更何况其中还有很多的中国的士兵。恐惧的双方以中国人任人宰割为结束,不能不让人深思。但是不是事实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想之前电影中描述的杀日本兵如砍瓜切菜般容易肯定是不符合历史,我想陆川告诉我们的要更真实一点,更触动中国人不愿示人的内心世界。 我认为陆川导演想通过电影表达出战争给双方带来的都是痛苦,没有一方是胜利者这种说法吧。无论是带给角川第一次的日本慰安妇百合子还是被日本兵奸淫杀害的中国妇女最后都以死亡告终,这是战争带来的;电影中描述了日本人祭祀的场面和多次被描述的中国人被屠杀的场面,也表明了战争都带来了双方人民的死亡。但看看双方死亡人数的比例,你便无法原谅他们! 电影中的女性也是一条观看的线索,以妓女小江和姜老师为代表,而以挑选100名女性做慰安妇这一情节为故事叙述的最高潮,发人深思! 我有些看不懂的一些镜头是: 刘烨在电影中诠释的抵抗如同在电影中的篇幅一样---显得微不足道,如同火柴的火光一样,一闪而过。唯一能够解释为陆川导演确实不想在电影中描述更多中国人反抗的镜头; 范伟饰演的唐先生在最后时刻把生的希望留个了别人,无论从那个角度考虑都是让人无法想通的,难道仅仅是为了让唐先生的思想升华,是为了之前出卖的行为赎罪吗?未免太过牵强了。 电影看完后是沉痛的,也是模糊的,看完网上的影评后更是如此,还需要电影本身和观看电影的人共同来沉淀和反思吧! 篇二:南京南京观后感 全片黑白电影形式展现,没有半点鲜艳的色彩。看完后脑袋里出就出这么一串词:黑暗与光明、模仿、死与生、弱肉强食、武器、自私、角川兄、拉贝先生、哭与笑。 黑暗与光明:整部电影均以一座战火摧毁的南京城为拍摄场
  • 5、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1937年对于我们这些八十年代或者是九十年代后出生的人来说显得很陌生,就像是我们的记忆的存盘里面所有的上世的有关于1937年的南京的记忆都被强行的抹杀掉了,仿佛不愿意我们再回忆起那种鲜血淋淋的残酷记忆。有所记忆的只是我们小时候老师痛心疾首让我们捧着教课书看那鲜血与耻辱交织的黑白老照片和一行一行触目惊心的文字。

    之后慢慢的长大了,我们从各种途径了解到了太多太多的只言片语,一些或模糊或清晰的有可能失真的旧照片或影音资料,然后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会定期的有大把大把的相关的各种资料蜂拥而至。于是,不管我们是不是了解与否,就在脑海之中形成了一种不可改变或动摇的事实。我有罪简单的词汇把这种所谓历史传达下来的记忆表达一下:鲜血眼泪死亡恐惧愤怒耻辱悲哀。这些东西像一顶又一顶重重的帽子压的我们在下面残喘,压得1937年的南京变得鸦雀无声。

    因为某些可怕的数字,因为某些大多数人不愿再次揭裂的伤口,我们就带着无比的仇恨的眼睛来面对日本的一切就因为我们不管从什么渠道得到的消息都把矛头直接指向日本人。我就从懂事起开始仇恨日本。日本,一个弹丸之地却栖集世界一流的经济生产力与军事战斗力,还有全世界风靡的电子产业即日本制造。

    其实从建国后中国开始真正发展自己的国力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世界军事法庭上重新向日本讨回公道,特别是他们竟然在教科书上公然篡改历史,显然不把中国人民的感情与创伤放在眼里,我们不怕流血,但我们怕在若干年以后许许多多的子孙都不记得祖先的这一段耻辱的经历以自鉴了,我们是一个泱泱大国,我们有自己的尊严,我们要真理我们要公道。时间飞逝,当年的那些残存德友良知的敢于作证的日本人一个又一个去世,南京留下的人证也大都不在了,如果,假设是如果,在许多年以后我们凭什么解读历史?

    这场旷日持久的世纪大审判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显得越来越苍白无力了。时间告诉我们,有一天当所有知情人全都死掉的时候,也就是日本篡改历史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意再重新把那些东西再用语言叙述一遍,不愿意再重新把那段历史在用光影的方式娓娓道来。那样显得太残忍了。把尚未愈合的伤口再重新撕裂,然后撒上盐巴,然后躲在无人的角落自己残忍的痛苦与哭泣。

    陆川轻而易举的撕开了这个华丽耻辱的伤口。陆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个草根的贵族后裔。

    他是个很奇怪的人,他的东西显得很特立独行,他一直拒绝商业的东西,一直行走在主流与非主流,边缘与非边缘的交

  • 6、 南京读后感

    南京读后感(一)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深刻地反映了日本人在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所犯下的滔天大罪。一个怀孕六个月的孕妇,一个就要当妈妈的女人,那日本人都没有放过,用那冰冷的刺刀插进那孕妇的腹部,挑出一个还没出世的孩子,那小小的生命,还没有看到这多彩的世界,便要走向死神,孕妇那撕心裂肺的叫喊,却没有唤醒日本人那一丁点儿的良知。还有那一群又一群、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被日本人用机枪扫射,一个又一个的亡灵找不到去天堂的路,因为他们心中积满了仇恨。日本人如那疯狂的恶魔,杀人不眨眼。我不想再看下去,我不想再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同胞倒下。屠杀、抢劫、强奸等一系列的罪恶行为,却被那血腥的日本人当成是一场游戏。仅仅六周,日本鬼子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三十万人以上,三十万人以上啊!南京大屠杀不是一次简简单单的屠杀行动,而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行动,为了自己的野心,让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成为刀下亡魂,那流的可是我们中国人的血啊!为什么没有人站起来反抗?难道中国人是这样的懦弱吗?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心有不甘啊!

    去年,日本海军把中国钓鱼岛的渔船船长囚禁了起来,日本这个东瀛小国是在向我们中国挑衅,还以为我们懦弱,不堪一击,他们错了,如今的中国已经站起来了,就如那睡醒的雄狮,一声长吼必定惊天动地。

    走过的六十几年,中国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忍受了多少痛苦,即使在文革十年中,顽强的中国人也没被吓倒。中国在苦难中磨砺了意志,在失败中找到了自我。生于忧患,中国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这个曾经让世人瞧不起的国家中国,逐步发展,日夜腾飞。

    南京读后感(二)

    今天中午老师让我们看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当我看到日本人将孙中山先生的雕像拉倒在地,并将日本人的国旗覆盖在他的身上时,我感到十分的耻辱和悲伤,当看到一半,日本人将整个南京的人蹲在地上,再让他们站起来,随着嗒嗒嗒几声枪响大部分人民都已惨烈的倒了下去,有几个赶紧跑,想趁机逃出去,当他们跑到大海边时,残酷的日本人开枪将他们杀害了其中,也有一些幸运者,他们存活了下来,为了生存他们向德国安全地区求援,成功了,他们安静的过着日子,有的教小朋友唱戏,有的打扫房间,还有的洗澡然而这宁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破了,日本人也参加了进来,他们强奸妇女,所以每个女人都将长头发剪成了短头发,但没想到的是尽管这样,日本人仍然没有停止那样的暴力行为。他们逍遥法外,洗澡、喝

  • 7、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浅谈中国、日本

    昨天下午,在同学的陪伴下,看完了陆川导演的作品《南京!南京!》

    起初,只是在《看电影》上,看到该片的简介。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高中生,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的历史,于是来到电影院,满怀期待的等待电影开始。可当电影开始时,心中又莫明地有一种压抑!

    在黑白画片的带动中,电影开始了!从国民党兵撤离南京的那一刻起,心中有了一股愤怒:作为泱泱大国(中国)当时的国都——南京,有的不是欢乐、祥和、幸福;有的是恐惧、混乱、凄凉……士兵们在逃战,百姓们在逃难,大家对日本根本没有敌对的意识,心里想的,大概是:惹不起,躲得起!

    没有人抵抗,没有人愤怒,没有人与之抗衡!当“刘烨”说出——守不住了,我真的感觉到——中国就这样被日本蹂躏,被日本践踏!为什么中国不起来反抗?为什么大家都要撤出南京,而不誓死抵抗?

    日本的确很丧心病狂,很作孽!不过,中国人为什么不去打击日本的丧心病狂?不去讨伐日本的残忍行经?就这样麻木的等待日本人宰割,这,就是当时的中国?

    当我看到“范伟”为了救出自己的亲人,而出卖难民营里的中国兵时,我不禁想起了中国的腐败!诺大的中国,是任何人都打不垮的。但,如若中国自己先“窝里斗”,自己出卖自己,不但日本可以打垮中国,乃至更小的国家同样可以做到!

    回想清朝时,北洋海军是何等的厉害!他们的装备是最先进的装备,他们的训练是最严格的训练,但日本仅因看见中国战舰上的灰尘,就料定可以打败中国,凭的是什么?凭的是中国懈怠的作战态度,凭的是中国腐败的统治阶级!官员们将军需物资中饱私囊,慈禧将作战款用于自己的寿辰!导致最后在炮弹中装黄沙,在作战时无力抵抗,最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937年12月12日!我们不能忘,中国人不能忘,大中国不能忘!这是中国的耻辱,是中国的教训,也是中国前进的动力!中国不想落后挨打,就要奋勇向前!

    全剧最后,看到中国人麻木地被射杀、活埋、火烧,而全无呻吟!只是用无望、无助的眼睛望着彼此,心中真的很不是词尾。大家这样就能活命?这样就能打退敌人?

    不能!

    全局终,小豆子的笑,带给我无限的遐思!在我看来,那个笑容中包含了希望、无助、痛苦,也包含了嘲讽、麻木、无望!

    看完这部电影出来后,第一次发现——电影院门口没有人说话,没有人谈论,没有人微笑!大家心中似乎都有自己的思考!

    《南京!南京》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国人的一道思考题!我们应该从中学

  • 8、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最新观后感

    《南京!南京!》是一部因纪实而震撼人心的作品。看过之后,我表示不再看第二遍,不是不想,而是不忍。看完影片,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压抑,过去看过许多的老照片,可是从未想过这一幕幕在今天会重现的眼前,就像终于在熟睡醒来后看清了自己的梦魇一样。

    陆川导演基本采用了“一比一”的比例还原了照片上的景象,这使得整部影片都透露着死亡的气息。尤其是对黑白画面的处理,更使人对每一种死亡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得我在观看过程中觉得凄凉恐惧。这种真实的氛围让我的内心超出了对残忍的负荷,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曾经看过那些让人无比沉痛的黑白照片。日本人杀人时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我只能从中读到两个字——绝望,那是一种来自地狱最底层的绝望。

    1937年12月13日,中国南京被日本侵略者攻陷之后遭到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烧掠,强奸。多达30万中国人因此丧生,更有不计其数的中国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对待。这是一段血泪史,流的是中国人的血,落的是中国的泪。我想我们都不会忘记这样的历史。70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风飘絮,万古萧疏鬼唱歌。那侵略者脸上狰狞的笑,利剑上的寒锋把中国的国土划拉的七零八落,葬妻儿,离乡土,凄凄无定河边骨。

    时间推移,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重建了战火烧毁的家园,我们一边含泪埋下同胞未寒的尸骨,一边重复的告诫后代“是战争摧毁了一切,我们要牢记历史,不能重蹈覆辙”,善良的中国人始终把日本当成了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拒绝了战后赔偿金,希望和日本冰释前嫌,永不再战。可是日本,又是怎么做的呢?篡改教科书,淡化战争,屡屡参拜靖国神舍,供奉甲级战犯,甚至强占我钓鱼岛,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可以容忍的,我中华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谅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慈禧政权了。曾几何时,我们是“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但是现在我国是礼仪之邦,不好战争,但也绝不惧怕战争,只要日本政府能够正视历史,真心说一句“对不起”,那我泱泱大国也会尽礼数,真心交好。

    《南京!南京!》并不是要把中国的伤口撕裂给世界看,我们只是想表明,中国已经不是过去之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强大起来了,从此以后,寸土不让,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愿意用身躯筑起一道道钢铁城墙,来捍卫祖国尊严,未来希望。

  • 9、 南京南京观后感作文

    今天我观看了由刘烨,秦岚,高圆圆等主演的《南京!南京!》,就简单讲一讲我自己的感受吧。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南京南京观后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作文栏目。

    南京南京观后感作文【一】

    我只能说陆川愚蠢迂腐得难以理解,你去为侵略者开脱吗,你所谓自我救赎者在日军中有多少呢。我没有看这部拍片子,但仅就影评来看,这个片子没有了最起码的良知了,已经没有了人类道德的底线。战争就是战争,你反思什么,你替日本人反思什么,你有什么资格替日本人反思?我知道当年日本国民是全民支持侵华的,还人性的光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了以陆川为代表的中国人奴性的光辉。这种思潮太可怕了,当被屠戮者站在屠杀施加者的角度为其开脱为其找台阶的时候,我认为我们民族出了问题。侵略的行为我们只有去谴责、唾弃,永世不忘,誓言报仇!这样才能警告日本人让他们生活在战栗中,让他们生活在国人对其仇恨的惊惧中,让他们再也没有胆量入寇中华。而不是陆川这样,你的迂腐以及无良只能助长他们的气焰,日本人会这样认为:“我当年屠杀你,你非但不恨我还为我开脱。那就是你们中国人软弱可欺,下次我还侵略你们。”说到底是奴化思想-以德报怨-的集中体现,孔子的以直报怨到了奴化政权的嘴里就变成了以德报怨的奴化思想。犬儒主义在中国的盛行充分说明了奴化之于国人的影响之深。

    我看完这部电影了果然不出所料没有了良知的电影其他的还有必要肯定吗?让我联想到了前几年一些腐儒学者提出的--对日新思维。他们跟陆川大导演是一个立场上的,都是主张忘记历史,对日所谓向前看。他们丝毫不管以前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理性、冷静、冷漠”得令人心寒,忘记仇恨的人不是君子,定是小人。有仇不报非君子!难道我们国人要昂首阔步于通往小人至圣的大道上吗?

    仇恨是不能泯灭的,我们这些华夏子孙也没有资格接受所谓日本人的道歉与忏悔,活着的人永远没有资格代替冤死的祖先。

    也奉劝国人不要央求日本人道歉了,这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越是这样越会招致他们的蔑视。自强起来,找回汉人的血性,重塑国人的脊梁与气节,莫要让文天祥、李定国这样的民族英雄含恨九泉之下吧!诸位不要忘记,你不是上帝。某些人的所谓站在人性的高度着实有些太过了。何谓普世?难道普世者仅仅站在所谓地球人类的角度看待日本侵华是全人类的悲剧吗?好高的道德高度啊,高不可攀。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如果打着普世的

  • 10、 观《南京南京》有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很早以前就听妈妈跟我讲过南京大屠杀的事,说南京死了有30多万人。今天,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在班上观看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这个历史。

    我们坐在座位上,等待着《南京南京》的开始,在一阵阵轰炸声中拉开了《南京南京》的帷幕,这使在场的所有人的心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一架架飞机投下的炸弹把南京的围墙炸得残垣断壁,南京成了一片废墟。

    日本军和中国军对抗时,由于日本人太多了,所以中国军倒下了。日本人来到孙中山的雕像前,把雕像拉下来,在那里竖起了一面日本国旗,仿佛南京已经被他们占领了。虽然中国人死到临头,但是他们在死之前仍然高喊着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看到这儿,我的心揪了起来,被他们的那种精神感动。日本人一气之下,把一部分人赶到一间很大的房子里,用无数个木板封住了出口,让中国人逃都逃不掉,最后放一把大火,把他们活活烧死,可他们还嫌不够,还往里面投了两枚炸弹。日本人又挖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坑,把其余的中国人都推了下去,把他们活埋了,日本人还在那露出头的沙坑上跳舞日本人实在是太残忍了,他们的行为真是令人发指。看到眼前这一幕,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日本人都很残忍,但是在这部《南京南京》中,唯独有一个日本军与众不同,那就是角川。当他看到自己无辜的伤到中国人时,他都会忍不住流下泪水,有时还会对他们说对不起,甚至还会为他们立一个坟在电影接近尾声时,角川还放走了两个中国人,其中还有一个孩子。放走后,那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那笑容是那样天真,那样灿烂。而角川因不堪忍受日本人残杀中国人的行为而自杀了。

    看完《南京南京》,我深有感触。在战争时期,有无数个人丧失了生命。日本人虽侵略了我们,但是他们永远侵略不了我们中国人的心!现在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之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依然还威胁着和平之花。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活。

    现在的南京是多么美丽啊!可在这美丽的城市脚下却埋藏这30多万人的身躯。《南京!南京》是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个血的教训。从现在起,我们要发奋学习,为人民的幸福,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而努力奋斗。

  • 2022-03-07

  • 2021-06-12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09-20

  • 2023-02-04

  • 2019-11-04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3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0-16

  • 2019-11-02

  • 2019-11-02

  • 2021-04-30

  • 2019-09-20

  • 2023-05-25

  • 2023-03-11

  • 2023-03-11

  • 2022-12-24

  • 2023-01-17

  • 2022-10-12

  • 2023-01-16

  • 2022-03-02

南京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南京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南京读后感、2024南京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