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读后感 > 地图 >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读后感,2024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读后感范文大全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读后感相关栏目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读后感热门栏目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读后感推荐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读后感

(共 2537 篇)

  • 1、 台儿庄战役读后感

    台儿庄战役读后感(一)

    国家情感是一棵树,生长在人们心头,断了身连着筋,刨了干扎着根:国家情感是一棵树,它让我们在焦躁冷漠的世界里,为自己保留一处让心灵休憩,让心灵轻舞飞扬的场所:国家情感是一棵树,有为我们挡风遮雨的同时,也需要我们的热爱、信任和保护。

    在影片《台儿庄战役》中多少英雄战士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国家的胜利而献出宝贵的生命。那是一种力量,一种永生不息的美丽,那是我们国家在苦难之中的时候,他们用他们的一切来换取一份小小的安宁。然而,就在我们的先辈用几近所有扞卫了我们的国家之后,在我们国家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时候,我们的同胞,那些不止廉耻的分裂分子,却用一种可悲的方式来伤害我们的母亲。在我们之中,几乎人人希望和平,孙必干,一位中国驻伊拉克外交官。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2004年,这个老人不知疲倦地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祖国。这是一种感情,一种爱国之情,更是一种对和平和宁静的渴望。而那些搞独立的鞑濑和那些希望别国不得安宁的人,他们不仅仅是可恶的,更是可耻的,因为在他们心里根本没有爱,没有梦想,更不可能有幸福。

    我们国家,中国。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和中国的女排一样精神,2004年,中国女排,是他们,让最后的希望攀缘着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最后一记重扣敲响欢庆的锣鼓。金牌唤回曾经的光荣,胜利开启崭新的梦想。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欢喜,我们骄傲,而且仅仅因为是一个五星红旗下的中国人。

    在这些破坏分子因为伤害了我们国家而欢喜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更大的悲哀就在他们身上上演。对于我们国家,他们不曾辉煌过,所以他们不必痛心,他们没有骄傲过,所以无须悲伤。他们的这种快乐是我们不会有也不屑有的,我们所有的只是超载的团结,只有世家子弟的那份傲然。远望那片海,还有隐隐不可看见的海平线的那面;望着天空飞翔的鸟,它们会不会传达我们的呼唤;还有那白雪皑皑的高原之巅,那条铁路的那端,我有一种嚎哭的冲动,这海蓝得叫人崩溃,近乎哀愁,我没想到这春风的冲撞竟是那么裂人心魂,呢喃出这世纪最大的悲哀。

    但是,我们相信,我们是不会被打败的。就象台儿庄战役的结果一样,我们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信念和爱足可以融化坚冰让我们永生团圆。真正的生命决不在乎别人的摆布,不论何时

  • 2、 济南战役读后感

    【篇一:《济南战役》观后感】

    风,经过岁月才更加成熟;雨,经过大地才充满色彩;山,经过路人的践踏才知道他有多么高大。轻轻关上电脑,脑海中全是《济南》战役的画面,还有那血腥腥的场面。济南战役是我们济南人的战争。济南战役使我们济南人的胜利!胜利永远属于我们济南人!

    奉先窃笑吴将军,三姓家奴有后人。济南战役主要讲述了:解放军司令的名字叫丁耀东,国民党的司令是王耀武。战役之前,双方精心准备,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战役一开始,解放军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把国民党飞机场的战略要点炸了。后来,经过地下党做工作,守卫飞机场的吴军长起义了。在八月十五仲秋节,国民党军认为过节期间不会有危险的,一度放松了警惕,解放军趁这个时机,发动攻城战斗,把城墙给炸开了。经过激烈的战斗,最后消灭了国民党守军,把一面写有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旗子插在济南府的城墙上,解放了济南城。看完电影,脑海中最清晰的一句话是: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1948年下半年,山东各解放区人民喊得最响的就是这句口号了。济南的解放军凭着不怕死,勇往直前的精神赢得了最终的胜利,这是多么伟大啊,是那些老奶奶老爷爷用鲜血换来了我们的好日子。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电视上偶然发现了采访济南老战士的活动,那些老爷爷老奶奶的脸上充满了沧桑。听他们说:在济南战役中他们吃了不少苦,有的爷爷奶奶为了济南城,为了济南战役不幸牺牲了;有的落下了终身的残疾;有的落下了永远都治不好的病症!为了济南他们牺牲了自己的青春,而他们却不后悔。谈到了自己的战友,爷爷奶奶落下了泪,我想连爷爷奶奶也无法表达他们的心情吧。

    济南,这座饱含沧桑的古城究竟受到过多少磨难,我想,连它自己都不知道吧,济南是多么的伟大,不,我想此时此刻我要说一句,啊!济南的解放军们呀,你们是多么伟大!

    【篇二:《济南战役》观后感】

    4月6日,我们中央官方小记者团在石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参观了位于英雄山下的济南战役纪念馆。济南战役纪念馆建于1998年9月24,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由济南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扩建而成。济南战役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对我们小学生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

    走进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墙上革命先烈们的画像和密密麻麻的名字,看着这不可计数的英勇无畏的革命先辈,我彻底惊呆了!怀着崇敬的心情,我认真聆听着解说员的生动讲解,重温了那段永远难

  • 3、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

    人们脚下这块神奇的土地——自从人类渐渐从农耕社会走向远离与土地接触的生活,自从人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遗忘了她,毁灭着他,就一直在哭泣。而苇岸与他人不同,他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有人认为,苇岸的英年早逝是可惜又可悲的。我却认为未必是这样。他活着,虽然有麻雀,胡蜂,蚂蚁,小麦,雪等的陪伴,但他也会对那些贪婪、功利之人充满愤恨或是别的不高兴的情感。他对现代科技越是抵触,就对人性恶的一面越是失望。他活着,虽有一颗慈悲的心却并不如神佛那般无忧无虑。

    大地上的事情总是如苇岸描写的那样动人美好的吗?他不断赞美农业和人类初始文明但这些东西真的就是我们应该放弃科技的理由吗?

    我认为尽管人类文历史有了上千年,但此刻这应该归纳为一个新的人类历史章程。这是全新的章程,可以说我们的境遇与选择,很多时候是不能与古人的相比。古人最为珍贵的境界,可能是“忧国忧民”。而现在我们却有了很多种选择。可以是“献身科学造福人类”可以是“献身自然,造福人类”可以是“献身教育,造福人类”……只要是怀着一颗积极的心干什么似乎都可以扯到造福人类上。

    在这个新的章程,我们再无绝对可言。信仰和生存是可以并存的;婚姻和爱情可以并存,那么自然与科技也一定可以并存。它们似乎是对立的,但前面说过,在崭新的时代,一切再无绝对可言。我们只要肯去创造就一定可以找到这种平衡。但这些前提必定是心中没有过多贪婪,过多欲望。不想要不属于自己的,只是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边生存,一边追求思想的健全,有信仰、追求、思想。

    我们不必为了一个方面去牺牲其他,不为金钱牺牲信仰,不为思然牺牲生命;不为科技发展牺牲自然环境,不为自然环境停止科学的进步。当然这个平衡是人类控制的,控制到位,我们就赢了。

    就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一切在科学中获得福利,一边在自然中找到快乐。我想这才是苇岸想看到大地上的事情吧!

  • 4、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

    【篇一: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

    很多过当成宝贝的物品动不动就扔掉,不再觉得可惜,也忘记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单纯得不能再单纯的话。于是,我们会很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生活的这个城市竟有这般肮脏。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冷漠张狂的刺鼻气味,而我们也将十分荣幸地回那个人情冷、世态炎凉的社会。究其原因,还要责怪事物衰落的速度大于崛起么?这时,科技发展反倒成了一种错误了。

    我本人是很喜欢欣赏日落的,夕阳不像朝阳那样喧闹,也不像正午的日头那样亮晃晃的刺眼。夕阳是温柔的,那夹着金的橙红色鹅卵一般的安详。她轻轻地着大地,即将逝的母亲最后一次。眷恋、而伤感,教人不忍心打破这沉静。一眨眼,便只剩下橙粉色的云,游荡在淡淡的蓝紫色天空里。

    作者还记叙了一个画面:

    一个孩有着十分幸福的家庭:周末可以和爸妈山边玩,他有自己的玩具,有自己的小人书库。但是妈妈对他的管教很严,放学一定要直接回家,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洗手。为此他又感到非常不幸,恨自己的妈妈。

    作者在这段文字结尾写了这样一句话:每一匹新驹都不会喜欢给他套上羁绊的人。

    我想做一些评论,暂请作者大人原谅我的无礼。我,一匹马若真生于某个社会、改变不了自己成为坐骑的命运,那么也只好坦然面对。一旦强烈的拒而被杀了卖肉,就比什么都残酷了。生命终还是重要的,不轻生,不被淘汰,就只有接下一场又一场的挑战。想寻得自由,它大可以踢倒那个给他套上羁绊的人,然后从他的身上踩过,直到那个人再也站不起来。如果被驯服,只能怪自己技不如人。

    火可以逆风而燃,是它的顽强。风吹得越狠,火烧得越旺。它固执,它偏不向命运低头。那小马驹为何没有这样的勇气?只想燃烧,哪怕只有一丝火苗。风可以把火吹到四面八方,火也可以溯风而上,任谁也动摇不了它坚定的意志。风中观赏这一奇景,也许我会被感动得潸然泪下,一面敬佩火的无畏,一面慨叹自己的懦弱。

    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强大--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却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

    只记得在搬家以前,每一次打开阳台的门都会听到隔壁的猫向我的父亲问好。那的确是只对于我父亲的,猫的主人并不善待它,时常把它关在屋里,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父亲有时候会吹口哨来逗那只猫,它也很听话地回应着。时间久了主人不再打开阳台的门,于是我们再也听不到那友善的。现在搬了家,不知那只猫住得还好不好,新的邻居在打开阳台门的时候,还有没有猫问候。

    【篇二: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

    家乡的土

  • 5、 读《地上的“神仙”》有感

    我曾怀着强烈的求知欲,一口气读完了《地上的神仙》这激动人心的故事。我被故事牢牢地吸引着,又贪婪地读了第二遍,第三遍 故事中有这徉一个情节:辛贵雄得意地回忆着三天来卓有成效的工作,仿佛他自己已经捉到了贺龙。万金悬赏就在眼前,什么将军的头衔、美貌的姨太太,这一切使他飘飘然了。但是,就在这时,一个人突然出现在他的而前,一抹黑黑的胡子,嘴角挂着嘲弄的微笑,八角帽上钉肴一颗很大的红五星。啊!贺龙!辛贵雄狂妄已极,立刻傲慢地对贺龙说,到底还是落网了!贺龙却泰然自若地说:.落网了!很遗憾啊!落网的不是我贺龙,倒是阁下!你看,这真有点对不住! 真有意思,辛贵雄想捉贺龙,而结局呢,成竹在胸、稳操胜券的师参谋长大人却被贺龙没费一炮一弹地捉住了。

    辛贵雄也没有逃脱那些流氓、恶棍一样的可耻下场。他那歇斯底里的狂吠也无济于事了。 我读着这激动人心的故事,心中油然升起了对老一辈革命家贺龙同志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他那一抹黑黑的胡子,嘴角上挂着嘲弄微笑的不朽形象,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幽默风趣的谈话,仿佛就响在我的耳边,纷至沓来的思绪在脑海中翻腾,使我想到了许多。 贺龙同志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从两把菜刀闹革命,同一切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过无数次的战斗,消灭过无数敌人,也活捉过无数的敌人。贺龙同志同许许多多的老一辈革命家一样,为党,为人民,为解放全人类,呕心沥血,勤勤恳恳地战斗着、工作着。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留下了他战斗的足迹,在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也留下了他工作的汗滴。正是贺龙同志这样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亿万群众,打下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江山,使黑暗的中国见到了光明,使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得到了解放,使我们这一代新中国青年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怎么能不发自内心地崇敬、热爱他们啊! 可是,万恶不赦的四人帮为了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极力丑化贺龙同志的高大形象,百般迫害贺龙同志。

    这群败类,纵然夺去了贺龙同志的生命,但他们却抹杀不了英雄的业绩。贺龙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这时,我睛不自禁地又捧起书来。作者还写到贺龙同志如下的一句:天上从来就没有神仙,要说有神仙也在地上,地上的神仙就是那挖煤的煤黑子,种地的泥腿子,打鱼的鱼花子我贺龙跟工农大众站在一起,也就沽了一点仙气。,这话说得多好啊!现在辛贵雄之流的国民党反动派完蛋了,四人帮步他们的后尘,也都成了向隅而泣的可怜虫了

  • 6、 苇岸《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

    苇岸《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

    世界上的事物在速度上,衰落胜于崛起。 上面一句话是作者在思索日出与日落分别经历的时间时留在段尾的,总让我觉得,这世界实在太善变了。或许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我们看到时代在不断进步:科技发达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富强了;但不容忽视的是,新事物的崛起意味着旧事物的衰落。最浅显的便是垃圾变多,人们逐渐学会了浪费。很多过去当成宝贝的物品动不动就扔掉,不再觉得可惜,也忘记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单纯得不能再单纯的话。于是,我们会很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生活的这个城市竟有这般肮脏。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冷漠张狂的刺鼻气味,而我们也将十分荣幸地回归那个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社会。究其原因,还要责怪事物衰落的速度大于崛起么?这时,科技发展反倒成了一种错误了。 我本人是很喜欢欣赏日落的,因为夕阳不像朝阳那样喧闹,也不像正午的日头那样亮晃晃的刺眼。夕阳是温柔的,那夹着金的橙红色鹅卵一般的安详。她轻轻地抚摸着大地,犹如即将逝去的母亲最后一次此文来源于网络抚自己的孩此文来源于网络。眷恋、恬静而伤感,教人不忍心打破这沉静。一眨眼,便只剩下橙粉色的云,游荡在淡淡的蓝紫色天空里,恍惚。 作者还记叙了一个画面:  一个孩此文来源于网络有着十分幸福的家庭:周末可以和爸妈去山边玩,他有自己的玩具,有自己的小人书库。但是妈妈对他的管教很严,放学一定要直接回家,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洗手。为此他又感到非常不幸,恨自己的妈妈。 作者在这段文字结尾写了这样一句话:每一匹新驹都不会喜欢给他套上羁绊的人。 我想做一些评论,暂请作者大人原谅我的无礼。我认为,一匹马若真生于某个社会、改变不了自己成为坐骑的命运,那么也只好去坦然面对。一旦因为强烈的拒绝而被杀了卖肉,就比什么都残酷了。生命终还是重要的,不轻生,不被淘汰,就只有接下一场又一场的挑战。想寻得自由,它大可以踢倒那个给他套上羁绊的人,然后从他的身上踩过去,直到那个人再也站不起来。如果被驯服,只能怪自己技不如人。 火可以逆风而燃,是因为它的顽强。风吹得越狠,火烧得越旺。它固执,它偏不向命运低头。那小马驹为何没有这样的勇气?只想燃烧,哪怕只有一丝火苗。风可以把火吹到四面八方,火也可以溯风而上,任谁也动摇不了它坚定的意志。寒风中观赏这一奇景,也许我会被感动得潸然泪下,一面敬佩火的无畏,一面慨叹自己的懦弱。
  • 7、 《大地上的亲人》读后感1000字

    《大地上的亲人》读后感1000字:

    读了师兄的文章,感慨颇深,就像一块硬石丢入安静的湖水,激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第一代人,作为一个思想传统而且保守的人,对农村的感情无疑是最深的,儿时的天堂,梦中的故乡。虽然,年少在农村也吃了很多苦,受了不少累(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经历“五关”,如此生动真实),有位乡亲曾说,“你六岁就干农活,什么时候干到老呢?”但是,而今留下的只有不尽的快乐和美好的回忆,那些成长的苦累和痛苦,早已烟消云散,融入骨髓血脉。山河纵横千里,农村却如此相似。正如文中所说,农村的问题不少,让人牵肠挂肚,忧心忡忡。教育,赌博,留守老人儿童,人口向城市迁离等等,或多或少轻轻重重,都有存在。赌博也不少,但是吸毒似乎是没有,也没听说过,可能缘于中原北方相对保守封闭,也可能是因为贫穷落后没有资本资格吧。

    问题生成的原因,可能千头万绪,马克思老人家的社会哲学里可能早已给出了最根本的因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生产关系变革,当生产关系跟不上生产力变革时,必定产生问题。工业化大生产时代,农民何去何从?教育资本化时代,穷孩子何去何从?商业化运行时代,民风民俗何去何从?父子异地而居,家风家谱何去何从?变化太快了,跟不上,真的跟不上。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或许农村也只是个历史的过客,百年之后还有没有农村?真不好说。

    但是发展的问题始终是要解决的。发展和稳定,运动和静止,一个亘古不变的矛盾。不要稳定肯定是不行的,社会乱了大家都完蛋;有时间就有发展,谁又能逃得掉呢,只不过是进与退,快与慢的问题。物质和精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个社会逃不掉的问题。

    物质生活发展太快了,思想怎么跟的上呢?要解放思想,还要稳定思想,什么地方在解放?什么地方在稳定?农村传承千年,民俗传承千年,文化传承千年,宗教传承千年,信仰传承千年。没有千年的信仰,何来千年的稳定?没有千年的文化,何来千年的民族?基督是千年的信仰,伊斯兰是千年的信仰,佛教是千年的信仰,马克思能不能是千年的信仰?怎样才能是千年的信仰?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索和解决的课题。

    宗教,法律,道德,监狱。我们说宗教是一种统治工具,信仰可能也是,但是能够驾驭思想和灵魂,能够保持社会长治久安,何乐不为?出生即洗礼,信仰方坚定。当它变成我们身体思想的一部分的时候,或许我们自己就是信仰。最后一句,精神何所系,吾心安处在故乡

  • 8、 读《大地上的灯盏》有感
    读《大地上的灯盏》有感 六年级 宋卿 合上自读课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篇小小的文章,竟然有如此大的魅力。我平静的心里,就像一湖平静的水里,投下了一颗小石子,让我浮想联翩……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母亲因病去世,“我”安葬了母亲后,没赶上最后一班公交车。夜幕降临了,“我”独自提着马灯走在回校的路上。恶劣的天气,加上山林中鸟的怪叫,“我”吓得摔倒在地,马灯也摔破了。正当“我”感到害怕无助时,赵老师出现在“我”的面前,扶起“我”,给了“我”战胜恐惧的勇气…… 这时,我想到了自己。我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觉得那样会耽误我许多时间。 有一次,我的同桌忘记带橡皮,他向我借,我可舍不得借给他,再说,还耽误我做作业。我就说找不到了。他就又找别人借了。 相反,我还经常向别人求助。同桌的东西,就像我的一样,每当有需要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过来就用,事后也经常不说“谢谢”。或许是我伤他太深了,有一次,他拒绝了我,我还很生气。 现在想一想,是自己不对在先,怎么还要生别人的气呢? 读完这篇文章,我下决心要改掉这个坏毛病,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大地上,都会有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好像一盏灯,像一个天使,照亮了你的未来,改变了你的毛病。没有天使的咱,没有灯的路,是通往地狱的门。
  • 9、 掉在地上的冰淇淋读后感400字2024 《掉在地上的冰淇淋》读后感

    这周我读了一个故事,叫做《掉在地上的冰淇淋》,让我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

    里面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杰瑞语文考得特别好,他的妈妈给了他几块钱,让他自己去买冰淇淋。杰瑞买到冰淇淋后,一边往回走,一边吃。突然,一个不小心,脚下一绊,杰瑞刚吃了几口的冰淇淋整个掉在了地上。杰瑞立刻哇哇大哭起来。一位老奶奶经过这里,见状。让杰瑞脱下鞋子,在冰淇淋上重重地一踩,杰瑞照做了,他感到脚底板滑滑的、凉凉的,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杰瑞立刻破涕为笑。

    不管遇到什么事,总能从中找到乐趣!

    我认为,学习也可以是快乐的。拿数学来说吧。我以前也是认为,学数学老是要动脑筋,整天观来拐去的,都快烦死了!但是,有一次,我心情大好,刚好在做数学作业的时候,遇到了一道难题,我这一次没有一看到这一题就退缩,而是,冲上去我左思右想,草稿纸写了一张又一张,终于,这道题被我解决了,经过老师批改,我的解决方法对了!我高兴极了,以后,当我遇到难一点的题目时,都会很高兴,不会再退缩,而是冲上去,把它解决!

    不管遇到什么事,总能从中找到乐趣!学习对许多人来说,时间苦差事,但我们也完全能从中得到乐趣,就看你自己是用什么样的心情去对待它了!

  • 10、 《大地上的事情》600字读后感

    引子:在学习中同学们经常会因为缺乏素材而为写作文模板烦恼不已,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大地上的事情》600字读后感,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技巧,祝大家阅读愉快。

    家乡的土地令苇岸魂牵梦绕,于是他花费大半生精力,写下这部《大地上的事情》。

    大地上发生过、也正在发生着许多事情,而苇岸正是这一切的追随者。

    这是书中一段描写日出的描述,令我印象最深:

    观看落日,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我看过日落,大约3分钟。观看日出,则像等待伟大英雄辉煌的诞生。太阳从露出一丝红线到伸缩着跳上地表,用了约五分钟。世界上的事情在速度上,衰落胜于崛起。

    衰落胜于崛起。

    这一段描写,虽然寥寥数笔,却引出了一个作者经过深思熟虑的大发现,这条或许有些悲伤的哲理之所以产生,是源于他的亲眼所见、源于他无比丰富的内心。这是自然的定律,也是作者自身作为一个人注定的结局。

    苇岸的一生只留下寥寥十几万文字,这是因为他致力于描写自然,追随自然,同时融于自然。他以自然界变化的速度,以家乡金黄的麦秆作笔,以清凌凌的河水为墨,随四季轮回而写作。

    他的这些朴素的观念使他成了一个素食主义者,使他开始惧怕新世纪工业大发展的到来,使他在自然和自身发展之间做着挣扎,也使他留下了这样明亮真切的文字。

    人们脚下这块神奇的土地自从人类渐渐从农耕社会走向远离与土地接触的生活,自从人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遗忘了她,毁灭着他,就一直在哭泣。而苇岸与他人不同,他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通过感悟,他听到了大地母亲的哭诉,感受到了她的脉搏,理解她的痛楚。苇岸的笔下,转述的是大地的倾诉。

    苇岸已去,但大地上的事情还在发生着,等待我们去观察、去感悟。

    总结: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地上的事情》600字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读后感文章,请继续关注。

    本篇推荐学友阅读!

  • 2019-10-11

  • 2019-09-20

  • 2022-12-07

  • 2019-09-20

  • 2019-09-28

  • 2021-06-12

  • 2019-11-04

  • 2023-02-10

  • 2023-02-11

  • 2023-04-04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2-12-28

  • 2019-10-29

  • 2023-04-09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8

  • 2023-02-08

  • 2019-09-23

  • 2019-11-16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读后感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读后感,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读后感大全,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读后感2024,更多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