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读后感 > 地图 >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读后感,2024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读后感范文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读后感相关栏目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读后感热门栏目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读后感推荐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读后感

(共 327 篇)

  • 1、 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三十四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三十四回,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水浒传每回读后感第三十四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黄信与刘知寨押着宋江、花荣去青州府。

    黄信为实现镇三山的诺言开了个好头,刘知寨能借此公报私仇,皆大欢喜。可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行动都在清风山一伙强人的掌控之中,当押送队伍路过清风山时,囚车被劫,刘知寨被捉,黄信逃回清风寨。

    刘知寨死得很惨,他的心被花荣献给了宋江,可宋江还惦记着刘知寨的老婆,王英也没有忘记,但二人的目的不一样。刘知寨的心后来去了何处,只知道这伙人当天吃了一夜的酒,那心是否做了醒酒汤?

    逃回清风寨的黄信急忙向青州府救援,慕荣彦达点了青州指挥司总管本州兵马秦统制,由他带五佰兵马前往青风山剿匪。

    秦统制就是秦明。因他性子急,绰号霹雳火。

    急性子的秦明,先中了宋江的诱敌深入之计损兵折将被俘,后又中了离间之计。

    宋江为达到招降秦明的目的,一面放了秦明,一面又用人昌充秦明,杀到青州府,将城外夷为平地,许多百姓死于非命。当秦明赶回青州,其一家老小都被青州知府所杀,走投无路的秦明明知是宋江所为,但只有降了宋江。此后,由宋江做主,承诺将花荣的妹妹嫁给秦明。宋江这般手段,亮秦明是无处遁逃,必是自投罗网,定是死心塌地的为宋江所用。

    下一步棋,是由秦明单枪匹马前往清风寨收降黄信。黄信本是秦明的下属,又是他的徒弟,再晓以利害,黄信也就降了宋江。

    黄信的镇三山名不副实,说是黄信大闹青州道,实是宋江。

    宋江的手段一个狠字2024了得,二个字2024就是阴险。

    水浒传读后感

    在暑假里我通读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读完之后感悟颇多。

    整部水浒传,主要是讲了在北宋末年,高俅弄权,整个朝廷奸臣当道。是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被逼无奈反上梁山。后来受朝廷招安,在出兵征讨方腊时死伤过半,最后不幸起义失败。

    我在读书时,常常会被作者那入情入境的描写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似乎那情景就在我眼前发生一般。每当我读到宋江在梁山泊义聚108位好汉时,我似乎热血沸腾。每当我读到宋江率领大军杀得高俅落荒而逃、丢盔弃甲时,我不禁拍手称快。当我读到书末宋江和其他头领惨死时,却又忍不住涕泪纵横。

    在水浒传里,宋江一直都是忠义两全,因为他的忠义所以在他的身边凝聚了一群英雄好汉。无论是来自敌营,还是与宋江素昧相识,这些好汉们都会死心塌地的为宋江赴

  • 2、 《红楼梦第三回》读后感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红楼梦》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小说艺术高峰,我抱着一种对经典尊崇的态度,沉下心来,逐步进入这部伟大作品的艺术世界……

    《红楼梦》主要讲述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但贾宝玉的祖母和她母亲为了家族的利益,宝玉的“前途“,让他与宝钗成亲,黛玉则在忧伤中死去。最后,这个贵族大家庭也慢慢地衰落……

    造成这样的悲剧与他们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们各自的性格是密不可分的。而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作者对人物不同性格的刻画。

    就如“宝玉摔玉”这一细节,宝玉认为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通灵宝玉”,这不是好东西。于是他顿时痴病发作,把与生俱来的“宝玉”狠命摔去。“玉”是天命的象征,宝玉摔玉正表现他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对礼教的蔑视,还有什么比这一行动更能说明宝玉的叛逆性格呢?

    宝玉的性格不仅表现在“摔玉”中,又如《红月》中:“潦倒不通世务,顽固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来形容宝玉,表面上用世俗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反映了他不愿意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因此,被人们看作是“潦倒不通世务,顽固怕读文章。”又体现了他独立不羁、个性解放,因此被人们看作是“行为偏僻性乖张”又体现了他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因此,被人们看作是“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之人。

    再如作者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美丽多情、体弱多病、生性敏感、言行小心谨慎的女子,“那种脉脉之情袅娜之态,那种欲说还休的柔媚,娇羞默默同谁诉的眉目,那聪明灵慧的谈吐。”体现其才情女子超尘拔俗的空灵感,她的淡而不俗,清新高雅与“潇湘妃子”自然洒脱的“风流态度”相比,更显得脱俗飘逸,空灵神韵。她的美不仅在外貌,更在精神气质——书卷气、灵秀气、孤傲气。她是集中国三千年文化于一身的理想的化身。

    当置身于贾府这个豪门贵族中,林黛玉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刑夫人留她吃晚饭,她的婉言谢绝不仅表明了对刑夫人的尊敬和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处处留心,言行小心谨慎。

    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在作者惟妙惟肖的描写下,显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地跃然于纸上,仅是她的出场就与众不同。“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穿戴更是珠光宝气,绚烂华艳。这都体现了她在这个贵族大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可以说,由于曹雪芹精湛的艺术表现能

  • 3、 红楼梦第三回读后感

    红楼梦第三回读后感范文一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黛玉母逝;贾母要接外孙女黛玉;林如海写信给贾政为雨村谋求复职。 黛玉进贾府,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怕被人耻笑。贾母疼爱林黛玉;凤辣子出场;王夫人要黛玉不要招惹宝玉;宝黛相会,一见如故。

    书中第三回描写王熙凤的出场就非同一般:在肃穆静寂的氛围里,先是凤姐那放纵无忌的笑声使黛玉在心里奇怪: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让人一看便知凤姐在这个家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接着写恍若神妃仙子凤姐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使人初次见面就有三分敬畏七分驯服。只见她初见黛玉,便携起她的手,细细打量后,仍送回座位上才夸奖她的美貌,以迎合老祖宗的欢心。接着又道: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鬟老婆子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显示出她的权势、威严,使黛玉觉得这既是关心,又是警告,警告自己往后的一举一动切不可迈错一步,因为这只管两字以将她束缚在王熙凤的管辖之内了。写到她为黛玉丧母的不幸感到难过,用帕拭泪,等贾母一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等话时,她又马上转悲为喜,破涕为笑,眨眼工夫,就由哭变为笑,这功夫确是常人所不备。一个虚伪、玲珑、见风使舵、曲意逢迎的面目已昭然如在眼前。

    可见,王熙凤之所以能威压众人,大权独揽,不仅因为她是荣国府老爷贾政的内侄女,更因为她长于阿谀奉承,被家庭统治者所赏识,这就造就了她两面三刀、泼辣狡诈的性格,也一天天助长了她新毒手狠、口蜜腹剑、玩弄权术的本领。由家庭推及社会,整个封建社会正是由这样的人把持着,难怪内乱四起,人民遭殃了。王熙凤这一形象是封建社会、封建大家族的产物。通过这个人物,我们不难看出封建制度的黑暗和封建家庭的没落。

    《红楼梦》第三回读后感范文二

    《红楼梦》第三回:这回说了两件事:其一是林如海请贾雨村护送女儿林黛玉到外婆家贾府;林如海又向他的内兄(夫人之兄,黛玉之舅)贾政(宝玉之父),推荐黛玉的老师贾雨村,望贾政帮忙谋官。其二是林黛玉进荣国府(贾府分宁国府和荣国府两房)和贾母、凤姐、宝玉见面。重点是写凤、宝、黛三人。

    贾雨村至京得缺到任几句撇开,即细叙黛玉正文,得随起随落之法。

    黛玉开口说脖,说癞头和尚,说不要见哭声,说不要见外亲等语,已逗明一生因缘结果。

    王熙凤出来,另用一幅笔墨,细细描画。其风流、能干、权诈、阴薄气象,已活跳纸上,真是写生妙

  • 4、 红楼梦第十四回读后感

    红楼梦第十四回读后感

    凤姐主持操办丧事,整顿宁府内务,威重令行,赏罚分明,进展顺利。贾琏遣昭儿从苏州赶回,告知林如海身故之讯,宝玉长叹,担心黛玉过于伤心。秦可卿出殡之日,场面浩大,许多名流前来吊唁。水静王也在其中。水静王特意问起宝玉,贾政忙叫宝玉除去孝服前去相见。

    凤姐主持操办丧事,整顿宁府内务,威重令行,赏罚分明。比如原文中,贾珍、尤氏忙令人劝止,凤姐才止住了哭。来旺媳妇倒茶漱口毕,方起身,别了族中诸人,自入抱厦来,按名查点。各项人数,俱已到齐,只有迎送亲友上的一人未到,即令传来。那人惶恐,凤姐冷笑道:原来是你误了!你比他们有体面,所以不听我的话!那人回道:奴才天天都来的早,只有今儿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初次。正说着,只见荣国府中的王兴媳妇来了,往里探头儿。凤姐且不发放这人,却问:王兴媳妇来作什么?王兴家的近前说:领牌取线,打车轿网络。说着将帖儿递上,凤姐令彩明念道:大轿两顶,小轿四顶,车四辆,共用大小络子若干根,每根用珠儿线若干斤。凤姐听了数目相合,便命彩明登记,取荣国府对牌发下。王兴家的去了。

    凤姐方欲说话,只见荣国府的四个执事人进来,都是支取东西领牌的,凤姐命他们要了帖念过,听了一共四件,因指两件道:这个开销错了,再算清了来领。

    说着将帖子摔下来。那二人扫兴而去。凤姐因见张材家的在旁,便问:你有什么事?张材家的忙取帖子回道:就是方才车轿围子做成,领取裁缝工银若干两。

    凤姐听了,收了帖子,命彩明登记;待王兴交过,得了买办的回押相符,然后与张材家的去领。一面又命念那一件,是为宝玉外书房完竣,支领买纸料糊裱,凤姐听了,即命收帖儿登记,待张材家的缴清再发。

    凤姐便说道:明儿他也来迟了,后儿我也来迟了,将来都没有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就难管别人了,不如开发了好。登时放下脸来,叫:带出去打他二十板子!众人见凤姐动怒,不敢怠慢,拉出去照数打了,进来回覆。凤姐又掷下宁府对牌:说与赖升,革他一个月的钱粮。吩咐:散了罢。众人方各自办事去了。那被打的也含羞饮泣而去。彼时荣宁两处领牌交牌人往来不绝,凤姐又一一开发了。于是宁府中人才知凤姐利害,自此俱各兢兢业业,不敢偷安,不在话下。

    这一段中,细腻的表现了王熙凤guǎn lǐ的能力,但是注意到这个人是比别人有面子的,而曹雪芹并没有指出她是谁。在王熙凤guǎn lǐ内务的过程中,她得罪了很多人,所以导致她在后八十回中

  • 5、 红楼梦第三回读后感作文

    《红楼梦》第三回主要讲的是林黛玉初回荣国府意识,此回描述人物惟妙惟肖。我曾在小学时,学过此回的节选,便觉得极好,但那时我并没有太多的语文功底便无法仔细品味现今留了此书前十回读后感的作业便又重读此回又有了新的体会。

    此回注重人物的性格描写的淋漓尽致比如林黛玉乃老祖宗的外孙女,在古代重男轻女,有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古话此行进荣国府又毫无理由所以一直小心谨慎,不敢多说一句,一直都是你问我答,从不主动说话,表现出当时担心害怕的心情。而凤姐王熙凤因性子泼辣被称为“凤辣子”且文中描写她的衣着打扮,行为举止及其言语无一不表现出其性格泼辣。但其粗中有细,知道林黛玉要来早已让人为其备好衣料准备给她做衣。贾宝玉是这本书的主角也在此回亮相,他口衔宝玉出生故起名贾宝玉,他已一个公子的身份首次登场,其性格善变出场时彬彬有礼但问起林黛玉是否也有玉时得知她并没有玉便变得暴躁起来,想将自己的玉摔碎所幸因众人劝阻才没将玉摔碎,此事刚过不久就又和林黛玉聊的有说有笑,充分的表现出其善变的性格特征。

    当然此回描写的特点还有很多,二次数的一大特点就是将人物的特点描写的惟妙惟肖。

  • 6、 《红楼梦》第三回读后感2000字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张如圭的听说朝廷要起复旧员,立马四下里寻情找门路,世间常态,都是聪明的官。回目标题里的夤缘就是攀附权要以求上进的意思,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么说也有点过,毕竟大家都有靠人情,不这样怎么上的去,好听点,识时务者为俊杰。冷子兴给贾雨村指明了一条路,也是命好,天缘凑巧。葫芦庙一案开始,狠狠心,就一路连升了。

    这里说道都中家岳母,表明了贾母是在京都的,第二回里雨村在金陵见到的荣宁二府只能是旧房子了,可金陵的房子和神京的房子构架一致,仍有所不妥。还有其他说法,说曹雪芹是故意将故事的发生地错置,以达到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效果。这一点上,我比较赞同俞平伯先生在《红楼梦地点问题底商讨》一文中的看法《红楼梦》所记的事应当在北京,却掺杂了许多回忆想象的成分,所以有很多江南的风光。

    贾家是很重视教育的,尤其是家庭教育。父亲一般在外谋事,家教的事大多归于母亲。贾母是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才遣人来接的。林如海也是敬师尊教之人,为贾雨村想得很周全。这一次,贾雨村谢不释口、唯唯听命,是罢了一次官学乖了,还是这次帮助太大,无法言谢了?接着立刻询问令亲官职,心中石头落地后十分得意,实在是追名逐利的心依旧未变啊。前段时间的旅游不过是排遣心中不适,同样在等待时机。

    黛玉在外祖母的致意和父亲的劝说下洒泪拜别,此刻我亦不忍了。娇弱的一个小女孩,母亲去世,又要远行离父。体会黛玉的处境,叫我怎么不伤心呢?再看雨村,急忙送上名帖,无可厚非,关乎自己的仕途嘛。多方原因,贾政挺赏识贾雨村的,雨村的职位是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原来有了门路,官是这么容易当的,不到俩月又升官了。轻轻二字读来,真是意味深远啊。日后少不了提携贾雨村,前途一片光明。贾政也应当是个会当官的,懂得官场的一套。

    黛玉进府,以她的视角介绍贾府的上上下下。贾府下人待遇的不凡,足见贾府的奢华。黛玉也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场面,处处谨小慎微,丝毫不敢出错,怕人笑语。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门口就是这么气派,加上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这一连串的数量词也凸显了气场和势力。文中说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宁国府)、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荣国府),有说法以为是贾府的人看不起黛玉,不让她从正门进,可这一段更多的是黛玉所见,而非旁白性质的语句,这一段都是以黛玉视角来写的。实际上正门只有特定时候开,黛玉不

  • 7、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读书笔记诗词摘抄

    第三十七回:六首

    一、咏白海棠四首(限门盆魂痕昏韵)

    其一(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其二(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其三(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其四(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二、白海棠和韵二首(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 8、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读书笔记诗词摘抄6首

    第三十七回:六首

    一、咏白海棠四首(限门盆魂痕昏韵)

    其一(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其二(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其三(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其四(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二、白海棠和韵二首(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 9、 《西游记》第三十三回读后感

    《西游记》第三十三回的题目是: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

    在这一回里,我觉得对仗的句子有:祥云飘渺,瑞气盘旋;好人头上祥云照顶,恶人头上黑气冲天;三尸神咋,七窍喷红;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乾坤墨染就,宇宙靛装成。

    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的主要内容是:银角抓住了八戒,便把他抛在水里。金角对银角说:你再去巡山,看能不能抓住唐僧。银角便点了五十个小妖去巡山。银角变作个跌折腿的道士。三藏看见了,就让悟空去背,银角把须弥山、峨眉山、泰山都压在他背上,悟空就被压倒了。银角便把唐僧、沙和尚抓回去吊了起来,派精细鬼和伶俐虫用宝贝去拿孙悟空。悟空把山神、土地都喊了出来,把三座山移走。他自己又变做个老道人,用装天的葫芦换了个紫金红葫芦和羊脂玉净瓶。

    读了这一回,我的感受是:离去西天取到真经的路还有很长,一路上的磨难还有很多,只要孙悟空运用聪明才智,再厉害的妖魔鬼怪也会被打败。我们学习也是这样,只要自己付出努力,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 10、 红楼梦分回读后感

    红楼梦分回读后感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开篇交待《石头记》(红楼梦)的来由:一僧一道携无缘补天之石(通灵宝玉)下凡历练,逢姑苏甄士隐。甄士隐结交并接济了寄居于隔壁葫芦庙内的胡州人氏贾化(号雨村)。某日,贾雨村造访甄士隐,无意中遇见甄家丫鬟娇杏,以为娇杏对其有意。中秋时节,甄士隐于家中宴请贾雨村,得知贾雨村的抱负后,赠银送衣以作贾雨村上京赴考之盘缠,第二天,贾雨村不辞而别便上路赴考。甄家仆人霍启在看社火花灯时,不慎丢失了甄士隐唯一的女儿英莲。三月十五日,葫芦庙失火祸及甄家,落魄的甄士隐带家人寄居于如州岳丈封肃家中,颇受冷遇,后被一僧一道点化出家。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雨村上京赴考,果然高中,官封如州知府,其寻访甄士隐报恩不得,纳娇杏为妾。贾雨村后因恃才侮上被参,惨遭开革。把家小安顿后,贾雨村游历四海,至淮扬病倒,盘缠不继,经朋友推荐,教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年幼独女林黛玉念书。一年后,林黛玉之母贾敏病逝。某日,贾雨村与旧识古董商冷子兴相遇,冷子兴于酒席中向贾雨村讲述了金陵贾府的情况:贾府世袭勋爵,现分两房,长房为宁国府,由贾赦执掌,次房为荣国府,由贾政执掌,贾政之独子贾宝玉衔玉而诞,不喜读书,却爱与女孩玩耍;贾政之母史太君健在,人称贾母(亦贾敏之母)。席后,两人正欲离开,一人从后追来并向贾雨村报喜。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报喜之人是贾雨村昔日同僚,告知起复旧员之信。贾雨村遂请林如海转托其妻兄贾政推荐自己复职。林如海为贾雨村写荐信以报教女之因,并托贾雨村护送其女林黛玉远赴金陵。林黛玉听从外袓贾母的安排,投居于荣国府。初入荣府,林黛玉相继与贾母、贾政正室王夫人、贾赦庶女迎春、贾政庶女探春、贾赦之幼妹惜春、贾赦之儿媳妇王熙凤、贾政独子贾宝玉等见面,宝黛二人一见如故,似曾相识,宝玉赠黛玉一字2020颦颦。第二天,林黛玉早起请长辈安时,见王夫人正查看其兄王子腾的来信,信中转告王夫人之妹薛夫人之子薛蟠倚财仗势杀人一案。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遭薛蟠杀害之人名叫冯渊。冯渊年十九,本好男风,遇被拐后长大之英莲,愿结良缘,遂于拐贩处把英莲买下,拐贩却又重卖于薛蟠。冯渊与薛蟠相夺英莲,豪强者胜,冯渊遇害。由贾政举荐,时任应天府尹的贾雨村恰巧受理此案,最初贾雨村本想明断,却被府中门子(昔日葫芦寺沙弥)劝

  • 2019-09-21

  • 2019-10-19

  • 2022-12-18

  • 2019-10-20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09

  • 2019-09-26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6

  • 2019-10-19

  • 2019-09-26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09-26

  • 2019-11-12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1

  • 2019-09-21

  • 2019-10-24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读后感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许多优质的2024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读后感,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读后感范文,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读后感大全等,希望在您写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读后感中有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