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 > 地图 >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2-07 来源:互联网

[收藏]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模板4篇。

读后感大全内容专辑推荐:“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敬请浏览。

在读后了作品,对于作品里的情节非常感兴趣,写读后感一定要紧扣原文,交待清除“感”的来源,可直接摘抄原文中的重点句,然后写感想。想必你正在收集整理作品读后感范文吧!经过收集并整理,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呈上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篇1)

“怀念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了解他的生平,而是读他的作品。因为每一部认真铸就的作品,都饱含着作者最真实、最深刻的思想精粹。”偶然间获得一本新书,杨绛先生的《走在人生边上》,朋友笑话我,现在读这本书有点早了,而立之年应该是奋斗、创业,关乎生老病死的问题,那是以后的问题。我笑了笑,没说话,其实内心只是想知道迟暮之年的哲人们他们对人生持怎样的态度。

读完这本书,才对杨绛先生有了一点点了解。杨先生没有老年人那种老成持重的垂暮之感,反而文字间充满了俏皮活泼,若是不知道底细,还真以为是个年轻人。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我最佩服的是杨先生临到人生最后,也不放弃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百岁老人该是经历了人世许多沧桑,尤其还自嘲为“晚清遗老”的她更是经历了最动荡的岁月,受到世人的尊敬被称为“先生”,也受过苦难而到处躲避。按照惯例,德高望重、韬光养晦也没谁敢有微词,可杨先生是“先生”名士,自不如此,而是好奇地向后看看,自问自答地探索人生的价值。

“天地生人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杨绛先生回头去看,思索、洞悉“天地生人”的目的——当为万物之灵。人生实苦,灵性良心往往迷蒙在烟雨云雾里,为世事操心。老天何苦为难我们?杨绛先生给了我们一个最重要的理由:“人之善恶杂糅,就若顽铁一般。所以修身谓之人的根本要求。”宝剑锋从磨砺出,唯有不停锤炼,才能达到各自有着不同程度的修养和收获。人世的苦难正是起着如此这般的作用,人生大苦,大概便是这缘由吧。

“只有人类能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美。这也该是人生的目的吧!”人生像是一场修行或者说修炼,在红尘中炼本事,修心,磨砺出自己的信仰。人经过顺人情又合理的锻炼,最终超脱“小我”。或许不如“尧舜”之德,却必定或多或少留下成绩。尤其在岁月的婆娑下,却是老而弥坚。到老了,锻炼了一辈子,能留下些成果,也算是不虚此生。这也是杨绛先生文章最后的自语。

读罢《走到人生边上》,完全看不到一点“夕阳西下”的哀叹,也看不到一份“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躁动。有的只是平平静静的思索,喃喃自语,回头看看过往,说说一生的价值。我们年轻人站在人生的这头,杨绛先生站在人生的那头,看着她,看到是她一路上的淡定和从容,到了边上,最触动人心的还是那句“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毫无关系”。读其书,知其人,用阅读这种最平等的方式缅怀杨绛先生,是我最大的尊敬和怀念。感谢一次偶遇,让我对人生多了一点思考。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篇2)

《人生边上的边上》第七部分都是书评,所评的书涵盖心理学,哲学,中国文学,传记,游记,散文,诗歌,考据甚至辞典,可见钱锺书兴趣之广,知识之渊。来自西文的词必会在后面括弧列出,方便理解,又可见作者极其咬文嚼字。资料极富文采,简直像是在看散文。说起散文,其实《写在人生边上》里还有一篇书评。

若要写一篇此书的书评,或许能够引用原书书评里的话“本书中名言隽语,络绎不绝”《不够知己》“感荡了无量数读者的心,跟随作者的心一同颤动,跳跃!”《落日颂》然后引用完毕,全文结束。

何也?其一,若是真正仔细地看过了钱的书评,那么再看书评的书评就会忍不住比较,最终兴趣索然,然后把手里的玩意儿挪到右上角,用手指去触摸未知数X。其二,本书不仅仅资料杂,而且风格不一,《写在人生边上》幽默中浸润着思索,而后面则愈加严肃(虽然作者一向会忍不住插上几句俏皮话),若是从前后两部分各抽出一篇文章,估计没人会以为是同一人所写。其三,文章极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别看《写在人生边上》看似在不停地掉书袋和卖笑,里面的东西深的很。最富代表性也是最简单的一篇就是上文所提的《读伊索寓言》。在此摘引一段:”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只母鸡,每一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期望它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她。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伊索错了!他该说,大胖子往往是留意眼。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下,安慰自我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就是吃到了,他还要说:“这葡萄果然是酸的。”假如他是一只不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他对自我说,因为现实终“不够理想”。假如他是一只很感满意的狐狸,这句话他对旁人说,因为诉苦经能够免得旁人来分甜头。

驴子跟狼的故事: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子踢伤逃去,因此叹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医生呢!”这当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几篇散文都是幽默首当其冲,然后讽刺大军随之而至。欲修炼吐槽功底,可日观此书,夜观此书,饮食观此书,如厕观此书,如此苦练,必有所成。

务必要说明的是,在观看这些文章的时候,务必把做阅读理解走火入魔的恶习戒除,,千万别妄想去找什么中心思想,这太幽默了。如此,观此书会有情绪舒畅,神清气爽之感觉。

至此只能停笔,只能写这么多。我只能发发对于《写在人生边上》的小小的议论,再写下去恐怕不伦不类,难以阐尽。这并不是我的懒惰,而是“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篇3)

来自西文的词必会在后面括弧列出,方便理解,又可见作者极其咬文嚼字。资料极富文采,简直像是在看散文。说起散文,其实《写在人生边上》里还有一篇书评,聪明狡黠,那便是:《读》

若要写一篇此书的书评,或许能够引用原书书评里的话“本书中名言隽语,络绎不绝”(《》)“感荡了无量数读者的心,跟随作者的心一同颤动,跳跃!”(《》)然后引用完毕,全文结束。

何也?其一,若是真正仔细地看过了钱的书评,那么再看书评的书评就会忍不住比较,最终兴趣索然,然后把手里的玩意儿挪到右上角,用手指去触摸未知数X。其二,本书不仅仅资料杂,而且风格不一,《写在人生边上》幽默中浸润着思索,而后面则愈加严肃(虽然作者一向会忍不住插上几句俏皮话),若是从前后两部分各抽出一篇文章,估计没人会以为是同一人所写。其三,文章极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别看《写在人生边上》看似在不停地掉书袋和卖笑,里面的东西深的很。最富代表性也是最简单的一篇就是上文所提的《读》。在此摘引一段: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只母鸡,每一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期望它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她。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伊索错了!他该说,大胖子往往是留意眼。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下,安慰自我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就是吃到了,他还要说:“这葡萄果然是酸的。”假如他是一只不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他对自我说,因为现实终“不够理想”。假如他是一只很感满意的狐狸,这句话他对旁人说,因为诉苦经能够免得旁人来分甜头。

驴子跟狼的故事: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子踢伤逃去,因此“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医生呢!”这当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靖篇散文都是幽默首当其冲,然后讽刺大军随之而至。欲修炼吐槽功底,可日观此书,夜观此书,饮食观此书,如厕观此书,如此苦练,必有所成。

务必要说明的是,在观看这些文章的时候,务必把做阅读理解走火入魔的恶习戒除,,千万别妄想去找什么中心思想,这太幽默了。如此,观此书会有情绪舒畅,神清气爽之感觉。

至此只能停笔,只能写这么多。我只能发发对于《写在人生边上》的小小的议论,再写下去恐怕不伦不类,难以阐尽。这并不是我的懒惰,而是“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写在人生边上·序》)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篇4)

《人生边上的边上》第七部分都是书评,所评的书涵盖心理学,哲学,中国文学,传记,游记,散文,诗歌,考据甚至辞典,可见钱锺书兴趣之广,知识之渊。来自西文的词必会在后面括弧列出,方便理解,又可见作者极其咬文嚼字。内容极富文采,简直像是在看散文。说起散文,其实《写在人生边上》里还有一篇书评,聪明狡黠,那便是:《读》

若要写一篇此书的书评,或许可以引用原书书评里的话“本书中名言隽语,络绎不绝”(《》)“感荡了无量数读者的心,跟随作者的心一同颤动,跳跃!”(《》)然后引用完毕,全文结束。

何也?其一,若是真正仔细地看过了钱的书评,那么再看书评的书评就会忍不住对比,最终兴趣索然,然后把手里的玩意儿挪到右上角,用手指去触摸未知数X。其二,本书不仅内容杂,而且风格不一,《写在人生边上》幽默中浸润着思索,而后面则愈加严肃(虽然作者一直会忍不住插上几句俏皮话),若是从前后两部分各抽出一篇文章,估计没人会以为是同一人所写。其三,文章极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别看《写在人生边上》看似在不停地掉书袋和卖笑,里面的东西深的很。最富代表性也是最简单的一篇就是上文所提的《读》。在此摘引一段: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它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她。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伊索错了!他该说,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弃,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就是吃到了,他还要说:“这葡萄果然是酸的。”假如他是一只不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他对自己说,因为现实终“不够理想”。假如他是一只很感满意的狐狸,这句话他对旁人说,因为诉苦经可以免得旁人来分甜头。

驴子跟狼的故事: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子踢伤逃去,因此叹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医生呢!”这当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几篇散文都是幽默首当其冲,然后讽刺大军随之而至。欲修炼吐槽功底,可日观此书,夜观此书,饮食观此书,如厕观此书,如此苦练,必有所成。

必须要说明的是,在观看这些文章的时候,必须把做阅读理解走火入魔的恶习戒除,千万别妄想去找什么中心思想,这太幽默了。如此,观此书会有心情舒畅,神清气爽之感觉。

至此只能停笔,只能写这么多。我只能发发对于《写在人生边上》的小小的议论,再写下去恐怕不伦不类,难以阐尽。这并不是我的懒惰,而是“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精选


读书就是使我们养成良好的为人做事处世品德和学习工作生活习惯。我们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读后感写出我们因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你是否想知道怎么写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呢?下面的内容是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篇1)

今天下午看完了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我是边读边做笔记的一次阅读。读完整本书,我在书上划下了认为对杨先生见解非常认同的地方。

让我最有感触的是《人生实苦》、《人需要锻炼》、《修身之道》这几篇文章,真的都是人生的大智慧。这几篇文章,无论什么时候去读,都不会过时,讲的非常精准到位,我记得杨先生在书里不止一次提过,走到人生边上,往前走和往后看,而她写这本书,就是为了把人生的意义用自己的理解和读者分享,能够有幸读到杨先生的这本书,也是一大幸事。

这本书有一个特点,前半部是哲学命题居多,解释了很多哲学问题,后半部收录了杨先生写的小说,散文、议论文。由此可见,杨先生的文学修养之高,无论什么文学体裁都驾驭自如,之前知道钱钟书先生的学识渊博,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对杨先生的学识大为赞叹。好多年前看过杨先生的《我们仨》,时隔多年,再次拿起杨先生的书时,先生已经驾鹤西去了,杨先生是一位思想和道德极高的学者,我从内心深处崇敬她。

这本书里我看到一个对我来说蛮有趣的内容,就是杨先生小学的时候,关于星期的描述,是以行星的名字命名的,星期日叫做日曜日,有“月、火、水、木、金、土”这个倒是意外的收获,日本现在的星期描述原来出处是从我们国家传过去的,让我恍然大悟。我真没想到看杨先生的书,能够让我多了这个知识点,也算是意外之举。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篇2)

没考进编前,想方设法,劳心费力,流了汗、流了泪,想冲进体制的城里;而如今,在机关七年有余、入编四年有余,这个“城里人”也想逃出来,因为看到了体制的僵化、工具人、毫无新意、磨灭个性、因循守旧,时常想要逃到城外,呼吸新鲜、新奇、自由的空气,于是爱上了写作、日更、大自然、运动、阅读、冥想,哈哈哈,不亦乐乎。

婚姻也是,以前从小到大,单恋、单相思、冲动表白的次数,不胜枚举,而和黄先生,相识不到一个月,就恋爱了, 谈了三年,就领证结婚了,婚了两年,宝宝就来了,如今宝宝快三岁了,我们也在一起快八年了。八年了,他没大吼过我一声,这好脾气,是我修来的福气。八年了,他给我讲过数不清的笑话,而我,逗他的时刻,却掐指可数。

现在,我们待在一起越久,默契越深,尊重越多,相处越自在、自然。感恩他,感恩这个陪了我八年的人。

虽然这路上,见过形形色色的各路优秀、高富帅,越发没进我的法眼,至此我也不想跳出这婚姻的围墙,因为城里足够的安全、自在,这仿佛就是婚姻和爱情的意义吧。

纵使在不同的维度,你不是最优秀的那个,那又何妨,只需你是最适合我的,我是最适合你的,就好了。两个人的事,两个人说了算,别人说了不算,也说了没用。

亲密关系的构建,马斯洛的第一需求,安全与尊重,全占了,谢谢您,有你真好。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篇3)

这是著名女作家杨绛先生的作品,读过之后,让我受到了很多启发,指导我更好的成长!

如果说“老先生”用这样一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回首她的人生,那么读者就是从这本书中读到什么是它包括灵魂、个性、本性等一系列的内容!这是杨绛先生站在人生边上对人生的探讨,正如许多人好奇,人的生命起点是什么,终点又是什么,到底有没有天堂和地狱?不管有还是没有,九十多岁的杨绛先生可能比我们想得更深入一些,而我就像是一个偷吃糖果的小孩子,品尝到了她的人生感悟!还是比较喜欢作者注释里的小故事,可以看出一些不同的人生经历,其中最爱的一对喜鹊的爱恨离愁,可能这是杨绛先生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些人和故事,却让我觉得读后回味无穷.....

也许几十年后,我站在人生的边上,再去细读杨绛先生的这本书,我会理解她的胡思乱想,会理解她对于“人”方方面面的探讨,这是在经历过伴侣去世与爱女离去十年后对人生的看法一深刻、精辟、韵味无穷!正如她所说的“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我想,我也该从现在起探索人生的价值,因为我们现在无需向后看,只需向前看,杨绛先生已经帮我们探索她经历过的人生,而我们的人生价值,还在续写.....我们需细细探索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篇4)

这个散文,给人的感觉总是很风趣、很幽默,但是又很富有哲理。

就说这个书名吧,初看上去还真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题目到底是啥意思呀?再看看钱钟书先生写的序,“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有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于是,恍然大悟。是呀,人生这本大书我们又能读懂多少呢?能在它边上写上些什么的,也算是不错了。

我们学生们是还不够资格在人生的边上作批注的——至少我还没有这资格,因此只能在钱钟书先生这本《写在人生边上》的大作中选上这么一小段,叫做《论快乐》的议论的边上,写上一小段随感。毕竟是个孩子,我从不觉得人生太长或是太短,因此,依照钱钟书先生的观点来看,我目前所经历的生活既不是特别快乐,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

不过,平平淡淡的人生可以是一种事实,但决不可以是一种观点。人生的痛苦正是由于它是漫长的,但也正是因为它是漫长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快乐,去感受快乐——即使快乐是转瞬即逝的,矛盾的双方是辩证统一的。乐观的过一生,人便会变得阔达,一切也会变得相对美好;悲观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会变得愈加冗长,一切令人所厌恶的东西会被无限的放大。

因此,虽然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我们仍能乐观地过一生。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篇5)

读完九十六岁高龄的杨绛女士写的《走到人生边上》,除了一阵阵的敬佩,还有就是深深地思考!

九十六岁,许多人已经卧病在床而无心学问了,也有许多人,到了另一个世界享福。而这个经历了几乎一个世纪的老人,仍然致力于学问,孜孜不倦,笔耕不辍。是什么,让她如此高寿,又是什么,让她如此高龄仍可以活得如此充实而丰富,看完此书,似乎,我懂得了什么……

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存在方式,一是肉体的存在,这是可视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另外一种是以灵魂的方式存在着。这两种方式在同一个个体中存在着,相互斗争又相互统一。斗争是因为人的本性中有懒、贪、色、赌等七恶,这七恶与人的灵性良心背道而驰,当在现实生活中这两者相遇,人便会出现各种烦恼,各种矛盾,如果这些得不到解决,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人自觉经过生活对肉体进行磨练,从而达到对灵魂的锻炼,并形成一定的意志去控制自身肉体上的行为,便可从而形成灵肉统一的和谐状态。无可否认,这个过程是漫长,要经历许多身体和心灵上的煎熬。但是,年轻的我们啊,为了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我们不是应该积极接受苦难的磨练,从而使自己的灵魂更高尚,更强大吗?那么,当我们到了老年也可以想杨绛女士那样仍然不被肉体打败,执着于灵魂之向往!

日薄西山之年,总免不了会回忆那曾经的旅途,也总免不了会抽象出一些如命运、人的存在之类的哲学命题进行思考。千百年来,这样的命题长盛不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总无定论。人总说“人生有命”。是不是人的命运就是天生注定的呢?杨绛女士并没有明确给出答案,但她说:“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不管算命的怎么说,八字怎么规定,一切都由自己选择。即使选择错了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没有预演的现场直播。有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尽了自己的努力,然后一切坦然就好!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没有所谓的命运这个东西,一切无非考验,惩罚或者补偿。”

站在二十岁的风华岁月里,许多事我未曾经历过,许多道理我也未曾悟出,许多人事我仍不懂处理。许多许多都是未知……但活在当下,勇敢接受锻炼吧!在锻炼中成长!这样,或许当我走到人生边上也能说,我已经尽力了。然后,把那一生的回忆化作缕缕炊烟……

人生实苦——读《走在人生边上》有感


杨绛先生,钱钟书先生的人生伴侣,江苏无锡人。她有一段经典的话语是这样说的,她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你存心做一个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辱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处吃亏。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但是,爹妈志气大,不管多困难,都要让我们兄妹三人上学。记得当时还没有两免一补政策,二三百的学费对我们家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直到两免一补政策下来,学费也就六七十块钱,我们家还是交不起。因为交不起学费,我们兄妹不知受到了多少老师同学的白眼。

有一次,老师来催学费,我望着老师说家里的学费还没凑够,老师摇着头走了,只听旁边一个家境富裕的同学说:连六十块钱都交不起,还上什么学。我当时听了,忍着眼泪没掉下来。

在学校里,同学们从来不跟我玩,于是,我养成了不愿与人交流的性格。直到高中,大学,老师们都认为我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记得有一次,在高中的语文课上,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我说:安海霞,你不说话。我只是对着老师笑了笑,还是没说话。

是呀,在这个人世间,外界的影响是多么的大呀!

一直以来,家里人都称我为书呆子。

尤其是妈妈,看到我那么喜欢读书,家里的活都很少让我做。

没错,我酷爱看书,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忘记了人世间还有那么多的人情世故。后面再大学里发生的事,让我始料不及。

我们宿舍住了六个女生,各个性格独特。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刚认识的第一个月里,大家相安无事。直到国庆放假回来,一切似乎都慢慢改变了。

前面说过,作文我一直酷爱读书。就因为读书,给我惹来了大麻烦。我们宿舍的其他五人半夜喜欢跟着一个女生跳舞,我偏偏不跟她们一样浪费时间。我喜欢在晚上将帘子拉起来看书。她们不行了,说我不跟她们玩。我说,你们把我当个透明人吧!我就这点喜好。可她们不行。之后,她们便渐渐不再和我说话,开始疏远我,并在别的同学面前辱骂我。好吧,既然这样,我就不跟你们说话了,我远离你们总行了吧!于是,我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在图书馆的那段日子,我挺美的。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班里跟我要好的同学也渐渐疏远我了。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有人告诉我,当时班里跟我要好的同学因为忍受不了我们宿舍那五个人对她们的辱骂,而选择了独善其身。

那段日子,我痛苦极了,最后阴郁了。不论走到哪儿,都听见别人骂我的声音,一度痛苦的想要自杀。当时,书也看不进去了,注意力也不能集中了。我想,我完了。世界仿佛变成了深黑色,日子暗无天日。

漫漫长路,起伏不能由我。

人海漂泊,尝尽人情淡泊。

人生实在是苦。

在《大秦帝国之崛起》里,苏秦常说:人世无常,人情冷暖。奔忙一生,碌碌无为,然则悲苦之一生,若能遇见斗沙片刻之美好,也足矣!

大学四年,我过的甚是痛苦,但也有斗沙片刻之美好。比如在图书馆里的那段日子。比如大三第二学期换了宿舍之后新舍友对我的好。她们笑着对我说:给你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必在乎什么。我听的心里暖开了花。比如来到北京之后,妹妹带着我到处求医问药,妈妈也来到北京照顾我。而我,心里除了感激,再也不能给予她们什么,只在这里深切地对她们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给我的爱。

现在的我,虽然跟大多数胸怀梦想的人一样,在北京过着北漂的生活,但无论再苦,我们都不愿意离去,因为这里有我们的梦想。

人生实苦,但梦想还是要坚持的。

杨绛先生《走在人生边上_自问自答》读后感


杨绛先生《走在人生边上_自问自答》读后感

1、神与鬼的问题

在世界主宰的问题上,杨绛先生是这样说的:“大自然想必有神明的主宰,物质按他的规定运动。所以相信大自然的神明,是由积累的知识,进而成为信念,而这个信念,又经过合理的反证,好像不能推翻,只能肯定。”

关于神与鬼的问题,杨绛先生举了一些她生活中遇到的听闻,得出结论:“谁也不能证实人世间是否有鬼。因为‘没有’无从证实;证实‘有’,倒好说。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而断为不存在。这句话不属于迷信吧?”

的确,完全没毛病。用理性推不翻的感性东西,还真不能轻率地以迷信待之。神鬼如此,神明的主宰亦是如此,俗语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所以最后问题还是归结在信念上,然而信念是由知识不断积累的结果。但是,个人觉得吧,知识的积累无止境,信念不能推翻,但未必就能肯定。但必须承认,有信念比没有使人更感到幸福与宁静,那是一种美的感受。

2、有关人的问题

对于人的问题,杨绛先生说的很好:“首先,人有灵魂,此处的灵魂应该指的活人的生命,死尸只有肉体,就没有生命。其次,人都有个性,个性是天生的,到老不变,人的体质不同,性情迥异。除去个性,人都有本性,即人性,全人类共有的本性。”仔细解剖一下自己,这种提取法完全没有毛病。

那么,什么是人的本性呢?

杨绛先生这样解释:“首先是‘食色性也’,食与色,人之大欲。其次是灵性良心,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食与色是就肉体层面来讲的,但是除了基本的生存和繁衍,人还追求美味和情趣。这也正如杨先生说的:“人之大欲,不仅仅是为了自身和后代的生存,还都图享受呢。”但个人觉得,在追求的过程中就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了,也就是灵魂层面了。至于杨先生说的灵性良心的本性,这就应该完全是灵魂层面的吧。也许就是我追求人性之澄澈的一面吧!尽管一直在追求着,不过我想不明白,这人之本性“食与色”、“灵性良心”又是怎么来的呢?

当然,人既然有肉体和灵魂两面,辩证地考虑,必定满足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相互联系的发展规律。这也正是杨先生所说:“人是灵魂和肉体的结合,灵与肉各有各的本性。灵和肉是不和谐的。不和谐的双方,必然引起矛盾。有矛盾必有斗争,斗争可以不断,但矛盾必求统一。”

3、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

既然有斗争,那么它们又是怎么斗争的呢?在灵与肉的斗争中,“我”站在那一边呢。

杨绛先生是这么说的:“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不依仗本性以外的任何支持。灵性良心不争不斗,只是屹立不动。在灵与肉的斗争中,灵魂和肉体是一伙,自称‘我’。灵性良心是斗争的对方,是‘我’的敌对面。灵魂虽然带上一个‘灵’字,并不灵,只是一条人命罢了。在灵与肉的斗争中,灵魂显然是在肉体的一面。这是肯定又肯定的。”

这里的“我”,杨先生说的是灵魂附在一个看得见的肉体上形成的一条人命。个人理解,“我”应该就是灵和肉统一后,内在感觉到的,所谓的“意志”或“意识”_最终做决定的东西。

杨先生还说了:“肉体的欲望,和人性里的灵性良心是不一致的。同在一个躯体之内,矛盾得不到解决,会导致精神分裂。矛盾必然要求统一。”

如果是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就需要反复考虑,仔细斟酌。如果只是欲念的克制,斗争可以反复,但往往是比较快速的。如果是一时一事,斗争的结果或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西风压倒东风。每个人一辈子的行为,并不是一贯的。旁人对他的认识,也总是不全面的。尽管看到了他的一生,个人所见也各不相同。

然而,“灵与肉的斗争,灵性良心完全占上风的不多。血肉之躯吞没灵性良心,倒也不少。而最常见的,是不同程度的妥协。我们往往说:‘世上还是好人多。’这就是说,大凶大恶只是少数,完美的圣人也只是极少数的。处于中间地位的大多数,虽不是圣人,也算是好人了,其实他们只是对自己不够明智,不自觉地宽容了自己,都以为已经克制了“小我”,超脱了私心,不必再为难自己,可以心安理得了。其实他们远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只是不同程度的自欺欺人。自欺不是故意,只是自知之明不足,没看透自己。”

是的,不为难自己的妥协没有程度,心安即是标准。所谓的自欺欺人其实也无关痛痒,只是大多数都不知道着他们的不知道。不过个人觉得,能够自知有不自欺的淡定与宁静,然而不能看透自己的也有着另一种的激情与欢乐,只不过这种物质主义上的享受追求,不足以像信仰一样长久地支撑我们维持心安,也易让人患上精神分裂。

4、天地生人的目的

讨论了人的肉与灵后,不禁让人去思考天地生人的目的是什么呢?且不论“天地”如何生人,在我看来,杨绛先生志在引导我们考虑如何看待人生这件玄乎的事,以及其意义又是什么。杨先生从几方面否定了人类文明是天地生人的目的,最后得出结论:“天地生人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人虽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从长远来看,实在不好说天地生人的目的是什么,也许人的一生本来就毫无意义可言。人生的确没有意义,然而生活却有意义,生活的意义在于过着你认为有意义的生活。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就像杨绛先生所说的,人的可贵在人本身。是的,毫无疑问,如果修身的愉悦幸福感让某些人感到有意义,那么自我完善对这些人来说就是人生的目的。

5、受锻炼的是灵魂

既然人有肉和灵两面,而且自我完善是天地生人的目的。那么修身,修的是谁呢?

杨绛先生是这样说的:“人受锻炼,受锻炼的是肉体,由肉体的媒介,锻炼出来的是精神。”而且“肉体和灵魂是拧成一股的。一同作恶,也一同为善。一同受锻炼,一同不受锻炼。灵魂接受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

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但是又是谁让“我”坚持接受锻炼呢?也许就是意志吧,意志也许是联系肉体和精神的纽带,受锻炼也是意志的体现。

6、人生的价值

写此书时,杨绛先生正值“人生边上”,正如她所说“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

洗尽铅华,最后还得归于人最根本的问题上: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我想,为什么非要寻找人生的价值,也许是经过人生各种经历后,是灵魂在发问,求的是内心深处的安稳。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人生的确是没有价值的。尽管我们上千年的儒学教我们士人的最高价值是明德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文化属性,的确形成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及中华民族超常的凝聚力和韧性。但得承认这内化到个人,就是承认声名为人生最高的价值。但是“声名,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杨先生看的很明白:“聪明的年轻朋友们,坚信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至多只能留下些名气。那么,默默奉献的老实人,以及所有没有留下名气的人,活了一辈子,就是没有价值的了!有名的,只是绝少数;无名的倒是绝大多数呢。无怪活着的人一心要争求身后名了!”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1200字: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一向想读钱钟书的《写在人上边上》,起因是读了他的《围城》,被他诙谐幽默的语言,深邃的思想所吸引;遂想多读他的作品,首选就是这本《写在人生边上》了。事实证明,没有选错;里面很多观点让我豁然。此刻写着书评只是些许自我的见解,至于大师原意我就不多揣摩了,当然也不是我能够轻易揣摩出来的。

书里主要的文章有《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窗》、《论快乐》、《说笑》、《吃饭》、《谈伊索寓言》、《谈教训》、《一个偏见》、《释文盲》、《论文人》等十篇。

《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作者天马行空般将神话、中外名著糅合一齐,用一个想象出的魔鬼的口吻说出自我心中所想。而丰富的资料也体现出作者的博闻。《窗》一文,也是多引用。讨论门与窗的关系更是妙,用趣味的例子举出门窗的区别,让人读来不禁失笑。门进来的是客人,光明正大的进来;而窗进来的,却是不顾及你的感受,而且会暂时成为屋子的主人。现实生活也是如此,你表面上的工作不必须是你所喜欢的,但是你下班后却孜孜不倦投入其中的工作却会是你的所爱。《吃饭》一文更是说出很多日常常见道理。如: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那就是请吃饭了。社交的吃饭种类虽然复杂,性质极为简单。把饭给自我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我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反过来说,把饭给予没饭吃的人吃,那是施食;自我无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赏面子就一变而为丢脸。这便是慈善救济,算不上交际了。把吃饭和交际这种国内常见的现象说得如此透彻。吃饭本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和交际混在一齐,就变得复杂了,种种微不可言的关系。但是作者用一个简单例子就把这事说得清晰透彻。

一本《伊索寓言》,我们读大多会说出和教科书上给的道理,但是作者却从另一个角度说出了自我的见解,就如凡事都是两面的,想多一步,或许好事就变成坏事了。如:牛跟蛙的故事:母蛙鼓足了气,问小蛙道:牛有我这样大么?小蛙答说:请你不要涨了,当心肚子爆裂!这母蛙真是笨坯!她不该跟牛比伟大的,她就应跟牛比娇小。所以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因此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这样,彼此各得其所,当然不会相安无事。这是一个扬长避短的做法,但大多数却总是忽略自我的长处,用自我的短处去和人比,结果只会是自我吃苦头。当然还有很多有新颖的想法,篇幅所限就不多说。

我们总是说那些抨击别人的人,说他们自我没做好却去抨击别人,说他们这样不好,但是钱先生却给了我们另一个说法,就应让这些人去抨击其他人。所以不配教训人的人最宜教训人;愈是假道学愈该攻击假道学。假道学的特征能够说是不要脸而偏爱面子。依照莎士比亚戏里王子汉姆雷德(Hamlet)骂他未婚妻的话,女子化妆打扮,也是爱面子而不要脸。假道学也就是美容的艺术。就如最厉害的敌人应是最了解自我的人,这样攻击起来,招招致命。里面也有关于道德的说法,听起来让人茅塞顿开。没有道德的人犯罪,自我明白是罪;真有道德的人害了人,他还觉得是道德应有的代价。就如同懂法律的人犯起法来,总会觉得自我是在做正义的事一样。

书中还有很多经典的例子,它们生动搞笑,而又将深刻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这就是一本好书所该有的。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书里主要的文章有《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窗》、《论快乐》、《说笑》、《吃饭》、《谈伊索寓言》、《谈教训》、《一个偏见》、《释文盲》、《论文人》等十篇。

不同的人对待任何事物总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有人乐观地看待人生;有人悲观地面对人生,而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待人生,面对人生的一切。

一看《写在人生边上》这个书名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你只要看看这本书的序就能懂一点,“家事人生是一本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有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我们每个人对待自己的人生又能读懂多少?能在边上写上一些,算是不错了。

人生不可能完全是快乐的,也不可能完全是痛苦的。我们的人生都是有苦有乐,只是我们如何去看待?乐观的人对待一切事物都会感觉是快乐的,而悲观的人对待一切事物都会觉得是痛苦的。即使我们不能完全乐观地对待一切,但我们可以在困难时苦中作乐。这样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自己的人生。

《写在人生边上》与其称之为书,倒不如说是钱钟书先生一生的感悟。如先生所言,我目前所经历的生活既不是特别快乐,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对,平平淡淡才是真,有哪个人可以辉煌一世?又有哪个人可以暗淡一辈子?人生的大起大落,换来的只不过是若有若无的虚名罢了,何必让自己受苦。

钱先生的文字有些晦涩,有时看得我云里雾里迷迷糊糊摸不到头脑,但一旦看懂了,就像太阳赶走阴天,一下划开云雾,把我从里面揪出来,眼前一片清明。这集子里每一篇短文,都蕴含了钱先生独特的观点,并且巧妙地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让我一步一步靠近他的世界。

一篇一篇,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融化了,如养料一般灌溉在我的心田,却不急着与那里的土壤融为一体,一点点渗进去,滋润中夹杂着痛苦,让我慢慢的看清了眼前,看清了自己。读书的过程,有些迷茫,渐渐的清晰了,又有些胆怯,逐渐的变得勇敢起来,手捧着书页就像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脚上越来越重,心却渐渐充实起来,一点一点被从未见过的东西填满,无限满足。

钱钟书先生在生活的细微之处,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出人生百态。我只希望,我的人生边上不会只是空白,只要有些简单快乐的批注就够了。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1200字-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一向想读钱钟书的《写在人上边上》,起因是读了他的《围城》,被他诙谐幽默的语言,深邃的思想所吸引;遂想多读他的作品,首选就是这本《写在人生边上》了。事实证明,没有选错;里面很多观点让我豁然。此刻写着书评只是些许自我的见解,至于大师原意我就不多揣摩了,当然也不是我能够轻易揣摩出来的。

书里主要的文章有《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窗》、《论快乐》、《说笑》、《吃饭》、《谈伊索寓言》、《谈教训》、《一个偏见》、《释文盲》、《论文人》等十篇。

《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作者天马行空般将神话、中外名著糅合一齐,用一个想象出的魔鬼的口吻说出自我心中所想。而丰富的资料也体现出作者的博闻。《窗》一文,也是多引用。讨论门与窗的关系更是妙,用趣味的例子举出门窗的区别,让人读来不禁失笑。门进来的是客人,光明正大的进来;而窗进来的,却是不顾及你的感受,而且会暂时成为屋子的主人。现实生活也是如此,你表面上的工作不必须是你所喜欢的,但是你下班后却孜孜不倦投入其中的工作却会是你的所爱。《吃饭》一文更是说出很多日常常见道理。如: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那就是请吃饭了。社交的吃饭种类虽然复杂,性质极为简单。把饭给自我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我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反过来说,把饭给予没饭吃的人吃,那是施食;自我无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赏面子就一变而为丢脸。这便是慈善救济,算不上交际了。把吃饭和交际这种国内常见的现象说得如此透彻。吃饭本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和交际混在一齐,就变得复杂了,种种微不可言的关系。但是作者用一个简单例子就把这事说得清晰透彻。

一本《伊索寓言》,我们读大多会说出和教科书上给的道理,但是作者却从另一个角度说出了自我的见解,就如凡事都是两面的,想多一步,或许好事就变成坏事了。如:牛跟蛙的故事:母蛙鼓足了气,问小蛙道:牛有我这样大么?小蛙答说:请你不要涨了,当心肚子爆裂!这母蛙真是笨坯!她不该跟牛比伟大的,她就应跟牛比娇小。所以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因此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这样,彼此各得其所,当然不会相安无事。这是一个扬长避短的做法,但大多数却总是忽略自我的长处,用自我的短处去和人比,结果只会是自我吃苦头。当然还有很多有新颖的想法,篇幅所限就不多说。

我们总是说那些抨击别人的人,说他们自我没做好却去抨击别人,说他们这样不好,但是钱先生却给了我们另一个说法,就应让这些人去抨击其他人。所以不配教训人的人最宜教训人;愈是假道学愈该攻击假道学。假道学的特征能够说是不要脸而偏爱面子。依照莎士比亚戏里王子汉姆雷德(Hamlet)骂他未婚妻的话,女子化妆打扮,也是爱面子而不要脸。假道学也就是美容的艺术。就如最厉害的敌人应是最了解自我的人,这样攻击起来,招招致命。里面也有关于道德的说法,听起来让人茅塞顿开。没有道德的人犯罪,自我明白是罪;真有道德的人害了人,他还觉得是道德应有的代价。就如同懂法律的人犯起法来,总会觉得自我是在做正义的事一样。

书中还有很多经典的例子,它们生动搞笑,而又将深刻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这就是一本好书所该有的。

读桑哲老师《走在季节边上》有感


读桑哲老师《走在季节边上》有感

作者 陈恒新

近日,暑中难耐,整个人变得慵懒起来,随手翻起桑哲老师的诗集《走在季节边上》,读后,有一点点感想,就认认真真地写了下来。

想来,我俩都是单师承彬的学生,且都在曲阜生活多年。

桑老师《曲阜的初春》最后四句是:

只有我还站在路边

心情却变得舒坦

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

古老小城的春天

读到这里,让我的心慢慢静了下来。只有在曲阜生活过的人们,才能体会到其中韵味吧。曲阜是一座宁静的小城,就像《从前慢》歌里写的那样,这里一切还是那么慢。我们看书、走路都慢,读一本书有时候要半年、一年。那时的我,并不会觉得怎样。后来离开了曲阜,来到了济南,才能体会那时的宁静和自然。桑老师是一位很儒雅的老师,说话的声音很是低沉,还有点沙哑,从他的脸上,感觉到平和和宁静。我想,在曲阜生活久的的人,内心都会变得平和。

桑老师的家在济南,读到《趵突泉》:

您是一城人的信仰

您是外乡人的渴望

您是人类生存的方向

我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我来到济南已经三年了,除了在山大的校园里,我去过最多的地方就数趵突泉了。济南是一个喧闹的地方,拥挤的街道,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息,总给人一种,置身茫茫人群,被人推着前行的感觉。济南的泉,特别是趵突泉,让这座城市的人们,找到心灵栖息的地方。桑老师是一位有着人文关怀的学者,从他的诗里,能够嗅到他对这座城的解读,道破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渴

文人是有情怀的,诗歌不仅仅是华丽的辞藻,更多是对生命的关怀。桑老师的诗歌,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人文的关怀。

他在对复圣颜回的咏叹中写到“怀念一位,一世清贫,却富裕了后世千年的贤者”。历代对于颜回的称赞有很多很多,而桑老师对颜回的理解,道出了中国文化人的人格影响力和文化的影响力。现在社会里,充斥着文化无用论,文学、哲学不能创造社会价值的声音。这句诗却道出了文化的铿锵和传承不息。这句诗,用一种简单而隽永的语言,传达着深厚的哲理和对历史的思考。让我回想起,历史长河中的,一代代文化人,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人格建构着我们的精神花园。

桑老师,是研究《三国演义》的专家,我特别关注了诗集中,对诸葛亮、刘备、曹操等人的吟咏。一位学者同时又是一位诗人对《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看法,是耐人寻味的。读完他的诗作,给我一种意想不到的感觉,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诗歌吧。如果让大家都猜到了,也就没有趣味了。

曹操的功业已经远去,而他的文采却依然回荡在我们耳边:

先生长眠

诗文长青

我们不去赤壁

我们一起去

谒沧海

桑老师,是一位有着豪气的男人。所以他能读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豪气和气魄,穿越千年的心灵的交流,是曹操的豪迈和人对自我的体认。这里面,有一种生气,历史不断前行的生气,让这个世界不会暗淡。

诸葛亮的智慧的象征,桑老师对诸葛亮的智慧却有别样的理解:

要出世,就要隐于世

……

多少人在山林

迷失了自己

这是中国文人和知识分子,一直要面对的问题。中国知识分子从小接触的教育,告诉我们要平治天下,而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政治,又让他们心生顾虑。心中有天下苍生,而现实的政治环境又荆棘丛生,有的人选择了隐居山林,有的人选择了同流合污。而诸葛亮,却能在乱世中,建功立业又明哲保身,坚守人格的独立。桑老师,大概也有一种仁人治世的情怀吧,希望在这样的时代里,做出一番事业,而又独善其身。

一位有着人文关怀的诗人,他必然有着一份独特的深情在。在桑老师的朋友圈里,晒的最多的是他的宝贝女儿。有着一份对女儿无私而博大的爱,才会写出这么优美篇章吧:

孩子

是父母的希望更是父母

心的归宿

轻轻托起

孩子的小手

不是端详手相

也不是比较模样

是在仔细摩挲和

抚平

激动的思路

孩子的脸上

写满音符

指挥父母

奏响

生活的乐章

在爱的平台上

起舞

孩子是父母心的归宿,也是父母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了孩子,一个男人才真正懂得担当,因为孩子是他永远的牵挂。这一本诗集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首诗了,有深情也有画面感,让一个还没有结婚成家的人,感受到了孩子的温暖。

知人论世,读其书首先要知其人。算起来,认识桑老师也有五六个年头了。人们评价王熙凤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桑老师大名,在那时也是如雷贯耳。不过,如雷贯耳的不是别的,而是他的酒量。桑老师据说能喝四十八瓶,却让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了。每次和桑老师一起吃饭的时候,我都会惊讶的问他一次,也不知反复确认过多少回了。喝酒,要爽快才有意思。桑老师,是一个爽快人,别人喝的端不起酒杯的时候,他还在一杯杯的喝。看他那千杯不倒的气势,想来四十八瓶应该不成问题吧。

作者简介

陈恒新,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

相信《[收藏]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模板4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