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读后感(960字)。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优秀的书籍后,内心都一定会有所触动。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后的想法写下来。读后感是阅读一本书之后,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记录。值得收藏点赞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曾国藩传读后感(960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曾国藩传读后感【篇一】
草草翻阅,其实没太看进去。不是想看的版本,又没有半路弃书的习惯。每章节都看了一些,大概对曾国藩有些印象。上学的时候对他很感兴趣,通读下来,感觉他真的是严于律己的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虽然一介文人,却心思极为缜密。无论为人,为官,治学,治家,用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原则,很严谨,单纯看他人物性格方面,很是佩服。但是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功过各一半,功劳方面开创了新学的局面,为以后中国提拔出了第一批科研人才。过的方面,按史书上说,剿灭了太平天国的起义。但是,我个人觉得太平天国的后期领导人也很封建奢靡。所以,也不算什么过失。毕竟他是生在封建社会效忠皇帝等于爱国的年代。最后还想说,能啃下这本书的人野心一定不小,我是看不下去了[偷笑]
曾国藩传读后感【篇二】
上学的时候教科书上讲他是个镇压革命的刽子手,高中时候很奇怪书店里摆的那么多国贼的书,真的好多呀,还灰糊糊的封皮,宛如历史垃圾的颜色,隐隐还知道和厚黑学搅和在一起,对于国贼和厚黑本人都很不感冒,出于反感一直没有想过要读。
后来渐渐明白所谓的太平天国运动不过是一场残暴的杀人运动,洪秀全荒淫无耻,他建立的暴政只怕比满清贵族更加可怕。渐渐改变了看法,也许曾国藩是个值得了解的人物,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这本马东玉教授所着的《曾国藩本传》。
原来他的本行是个大学士,出身寒微,生性淳朴,自幼苦读,才思聪颖,中举后中进士,勤学不辍,有人称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理学大师,而且由于在京颇着清望,得到朝野的一致认可,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如果没有京官以后的对抗太平军,他或者成就一代大儒。
之后白手起家,在八旗兵、绿营兵之外筹建地方武装,初战大败,投水自尽被救起,之后的战事胜多负少,在八旗兵、绿营兵一触即溃的危机关头扭转了形势,步步为营,逐步压缩了太平军的空间。
但是,因为湘军是团练武装,打出湖南以后更加无依无靠,曾虽为中央二品大员,但并无地方实权,粮饷兵源到处有求于人,官场腐败、彼此扯皮,皇帝又担心他权力过大处处掣肘,几年下来受尽了气,难以尽述。愤而借父丧委军家居一年半,开始的时候整日漫骂,书中说:自入仕途,以孔孟入世救世,对自身的修养严厉酷冷,一丝不苟;对社会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坚定胸怀。持身严谨,奋发向上,关心国事,留心民情,因而赢得君王信任和同僚的尊崇,十年京官春风得意。正是抱有这种信念,以一文官而白手建军、治军,5年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出生入死。但是,为什么皇上反而不信任?为什么上至枢垣,下至府县,都那么忌恨自己?心中苦闷抑郁。
后通过阅读道家的着作,大有感悟,发现:同样为人处事,孔孟主张直率、诚实,而申韩(申不害、韩非)等法家却主张以强碰强,硬对硬,老庄则主张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弱反而能强,柔则是至刚。把老子的言论对比自己过去的行事,他发觉自己处处直截了当,用的是儒家的至诚和法家的强权,表面上痛快干脆,似乎是强者,结果处处碰壁,实质上是失败,是弱者。到头来弄得上上下下处处是敌人,前前后后处处是障碍。过去也知道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大巧若拙,但一直没有真懂,所以自己的行事恰好是有隅之方,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是无形无象、鬼斧神凿的。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太妙了!读到过里、想到这里,曾国藩如同从黑夜里一下子走上了光明世界,
发现了作人处世的真正秘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曾国藩传读后感【篇三】
自省,成功的基石
深秋的夜晚,微凉的风从小院穿过,涤生平静地回到书房,拿出纸笔,微微捻了捻胡须,看着被自己打了一地的水烟壶,写下了“日课十二条”这个题目。
又是一个漫长的隆冬,八本堂内的国藩在纸上这样写道:“吾棋瘾太大,虽然棋瘾比抽烟要好,但也太耗时间心血,故决心戒棋。”
也许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能抵得上通过自省使内心纯净的高尚了,曾国藩作为一代理学宗师,继承其老祖曾子的“五日三省吾身”从29岁起每日在日记中反省自己今日的不足,检点自己的过错,终于从笨小孩儿成长为满清第一重臣!在我看来也许自省方是曾国藩成功的关键,只有自省方可清洗内心的污垢,也只有自省方可不忘初心,永得始终。
这也让我想到了唐太宗李世民,他以魏征为镜时刻自省自己是否勤政,是否有愧于人民,是否有益于国家,终于他开创了兼并包容而开放的大唐盛世。
是啊,表面的光辉与浮华太过刺眼,因为他挡住了真实,夸张的色彩与线条太过喧闹,因为他只折射出炫目的光彩,隐藏了致命的暗伤。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自负一生,致使连他的亚父也被他气走。直到四面楚歌,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说:“天亡我,非战之罪。”毫无自省之意,其执迷不悟,可见一斑。如果他能自省,那历史可能会少一个“汉高祖”多一个“西楚霸王”,天下也未必会姓刘。
时间转到了清代,在屈辱的百年近代史中那晚清统治者沉醉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认为自己的国家战无不胜不知自省,殊不知世界风云变化,他国已是坚船利炮,而清朝竟还在冷兵器时代,如果他们能从一次次战争的失败中自省,可能历史将会得以改变。
再看看现在的我们,没有考好,怪老师没压准题,没有按时到校,怪父母没叫,没有挤出时间读书,怪老师作业太多……我想如果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这些问题,回头自省,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也有责任,是不是应该“我的地盘我做主”?
如果我们用自省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也许我们会使内心宁静,然后“致远”、淡泊而又“明志”,从一颗谦卑的心出发,历炼出与众不同的自己,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
成功,从自省开始。
曾国藩传读后感【篇四】
最早把这本书列到必读清单里面,是受到白岩松的影响,白岩松的一段话令我非常好奇。他说:“在《曾国藩》这套书里头,让我看到了最为复杂的人性,有让我最为尊敬的曾国藩,有在文化上非常大家的曾国藩,也有钻牛角尖的曾国藩,在一个人的身上,人性竟然如此复杂,让我对人,对人性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因为我也想了解一下,人性到底是怎么一个复杂法?
花了15小时17分,四天断断续续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了。对我启发最深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曾国藩的“笨功夫”和“死磕”精神。他通过超人的努力,走通了科举之路,曾国藩本人的天资连一般都谈不上,更不用说聪慧,秀才就考了7次才考上,他一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照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最扎实彻底的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做人讲究“拙诚”,不玩心眼。他带兵,讲究“结硬寨,打呆仗”,从不依靠奇谋诡计,只凭坚韧踏实,死磕到底。逻辑思维创始人罗胖每天以60秒死磕自己,我们很多007学员,都是以日更来死磕自己。
吴军说“人的成就,都不在于开始了多少件事,而在于结了多少次尾”。我们通常定计划容易,开头也很多。但能够有恒心的,有始有终的,做完一件事或者几件事的情况比较少,大多数时候,我们不愿意下笨功夫,不愿意死磕到底,所以你就只有开头,没有结果。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智商。自己也是没有恒心毅力的人,所以才加入007,来死磕自己。
二是:曾国藩善于自省。年轻时,曾国藩也有很多缺点和毛病,并且知识面很窄,眼界见识也不高,他通过写日记天天自省,高度自律,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再一次证明了人的能力和自我要求是密切相关的,官场的失利也让他痛定思痛。写信给各位好朋友,让大家给他多提意见,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自己来了一场中年变革,为后面的事业奠定了基石。
我看得到上的朋友以及我们007的战友,很多人坚持冥想,也都是善于自省的人,自己也在坚持写“”每天三件事”,里面有一个小确幸,让我提升了自己对生活的幸福感,还有个昨日收获,让我反省了自己很多需要改进的缺点。
曾国藩也是在自省中了解了人性的复杂,明白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行事过于放荡的人,表面上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真正的强者,都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最后曾国藩用诱之以名,拢之以利,网络天下英才,扩大巩固湘军,完成了他的“中年变法”。
对这一点我感触最深,最主要是因为自己,在读这本书之前,也一直是曾国藩说那个方刚之人,做什么就凭着自己的直性子,自以为是的观点。在工作上,不喜欢公司那些讨好领导的人,觉得任何时候以实力说话,以至于在职场中一直磕磕碰碰。在家里,也是暴脾气,和家人有事商量一言不合,就脸红脖子粗,说话声音也很大,方刚之气溢于颜表,很多时候,也让家人心理承受很大的压力。
三是:曾国藩对于诋毁自己,谩骂自己的人态度。
文中说到了他和左宗棠的恩怨情仇。左宗棠每见一个人都要谈论他与曾国藩的前前后后,然后每次谈论都必大骂曾国藩。跟部下,朋友吃饭也是顿顿破口大骂他。
对于左宗堂的不断攻击,他做出的反应是,第一,要求朋友们及家人不要回击左宗棠,避免火上浇油,反而鼓励他们尽量与左宗棠搞好关系。
第二,对左宗棠的攻击不闻不问,不予回答。
每次都有人听不下去了,告诉他左宗堂是如何骂他的时候,曾国藩都是不温不火,你可以说他达观,也可以说他淡然,也可以说他幽默,他相信自己的拙诚,终能白于天下,不必浪费精力与左宗棠争这些口舌。
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很多时候,做不到这么坦然。对别人的辱骂,误解,我们总是要和他辩一个高低,争下这口气,更有甚至还会撕破脸。
最后,以曾国番家书中,本人最喜欢的金句作为结束语自勉: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传读后感【篇五】
九月,两会安保加上防范台风“山竹”,生生把所里的同志们忙成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看着大伙“电量红格”的样子,实在不忍心催大家交读书心得。于是只有改变自己“慢品”的阅读习惯,开启外挂模式,用两天的时间囫囵吞枣地读完了《曾国藩传》。下为拙见,汝且阅之,权当杂论。
在我的知识储备中,曾国藩是清末湘军名将。不过与中国传统名将不同,曾先生是认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初用兵时逢战必败,逢败必寻短见,还又都每次都死不成!正当你感叹他烂泥扶不上墙时,突然峰回路转,终于从失败中总结出一套战法,也是唯一的战法。类似于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围点打援,但曾先生更绝!战法就两个字:砌墙!也就是说他在城里防御时就砌高墙固守,然后调集援兵内外夹击敌军。如果换他进攻就在敌人的城池处砌更多的墙,一是围困城中之敌,二是阻滞援兵。待敌疲惫,再各个击破!话说做曾先生的敌人也够憋屈的,天天面壁啊!想想自己小时候因顽皮被老师罚面壁思过,我就对太平军将士莫名生起同情之感。
可从《曾国藩传》中,我读到的是曾先生对成功的养成。出兵平乱是为臣的责任,失败自杀是对结果的担当,有将如此,我想兵也不会弱到哪去。至于在失败中学习,那就是他从小起早贪黑苦读养成的习惯,所谓水无常形,兵无常式。能在战败中总结出太平军长野战、短守城的特点,及时调整战术战,则是学习中的机变。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是战场上的制胜之匙,也是曾先生的为官之道。他善识人也善用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容人!用人不避亲,重用弟弟曾国荃能上阵杀敌,收复南京。能识人用能,启用李鸿章内外斡旋再续晚清数十载寿数。更能容忍左宗棠对其诸多攻讦,隐忍退让,最终成就老左收复新疆,奠定了我大中华的西北版图!
我斗胆借用林语堂先生评价苏东坡的一句评语:曾公,真高士也!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曾国藩传》读后感800字
初读《曾国藩传》前,觉得曾国藩只是个众人皆知、无人不晓的卖国贼,勾不起我的阅读兴趣。但翻阅数页之后,似乎有点爱不释手了。
从国家和民族角度而言,曾国藩的确是个置民族的安危、人民利益不顾,屈服于西方列强对华政策而又竭力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卖国贼。
对于其一生的罪恶我觉得不应该归咎于他个人品质,而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由他出身的半殖民地条件下的地主阶级决定的。从个人角度而言,我觉得曾国藩是个修养颇高,有头脑、有远见和有谋略的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大致可以分成七个阶段:跻身六曹、创建湘军、坐困江西、决战安庆、攻陷天京、剿捻失败和抑郁而死,可谓有起有伏,人生变数无穷,读之颇有感触。
首先,曾国藩精通古文,广泛猎读,在学术上向很多当时有名人士请教,这些不仅增长了个人方面的见识,也大大提高了个人声望。
曾国藩能如此顺利成为二品官,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勤奋好学和聪明能干,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穆彰阿的垂青和举荐。也许是这一切对于曾国藩来说太顺利了,造就了他当初锋芒毕露、自恃清高的性格,使他在坐困江西期间处处碰壁、受到地方官员的百般排挤和刁难。
其次,曾国藩经过一年的大彻大悟再度出山,受命为钦差大臣和两江总督,为其大展夙志提供了舞台。
其实曾国藩受命为两江总督是清政府为形势所逼,迫不得已,由于清政府所依靠镇压太平天国的江南大营就在此时溃败,只能依靠曾国藩集团所创建的湘军来镇压太平天国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再次,湘军攻陷天京以后,曾国藩自剪羽翼,释清廷疑忌,自保末路,足见其经验丰富,政治嗅觉之灵敏,审事详明,处事果断。
最后,曾国藩是个爱才如命,求才若渴的贤人。行军打仗,每到一地,必广为访案,凡具一技之长者,必设法延至,收为己用;闻有德才并兼者,更不惜重金,驰书礼聘。
他还能虚心纳言,鼓励众幕僚直言敢谏,故能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他在事业上能够取得如此成功,与其有很大的关系。
读此书不仅让我对曾国藩有了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从中受到不少启迪,而且加深了我对近代清朝历史的认识,同时引起我对那拉氏慈禧太后的兴趣。
《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是初中历史课本上必背的一个知识点,也是我对曾国藩最初的印象:一位没落王朝的大臣,身为汉人一心扶持着满族朝政 ,参与洋务运动,建设江南造船厂。尽管很喜欢他说的那句名言,但内心还是瞧不起他,觉得他是一位卖国的汉奸。
无知者无罪。才学疏浅的我现在体会到凭借只言片语就对一个人下定义是严重的错误。略读张宏杰的《曾国藩传》后,我后悔没能早日进入曾国藩的人生,与这位良师益友相遇甚晚。
学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曾国藩这句话敲醒了我。近几年我变得老气横秋,待人处事都充满了一种不屑,活脱脱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不得志,又嫉妒人世间的不公。然而曾国藩和他父亲不折不挠的精神令我深感佩服。湖南曾式家族历朝历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了曾国藩父亲曾麟书这一代,家族希望出一个秀才,成为书香世家。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出个秀才谈何容易,况且全家人的希望寄托于一身,压力何其大可想而知。但是曾麟书一考就是17年,考到43岁才中秀才,他儿子曾国藩也考了7次才中秀才,在这期间邻里乡亲无不嘲讽讥笑。天下之至拙,能剩天下之至巧,他们这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拼搏精神对我来说是一注强心剂;回想过去考试失败,就扬言放弃,总是在意别人的眼光。现在看来,我的这些小挫折都不算什么。
书本教育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而现实生活却让我发觉大多数人都是处于灰色地带。我曾厌恶这样的现实,害怕自己将来某一天也会变得让自己讨厌。所以看待他人,总是举世皆浊我独清。曾国藩早期进入翰林院,也同样自认自己向着圣贤发展,瞧不起他人。碰壁多年后的他不再唯我独尊,而是谦卑恭谨,待人处事让人舒适,也就是所谓的圆滑。可是他内心依然有着自己的原则与底线,与人相处只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除此之外,他一生尽可能地严于律己,不忮不求,看似愚蠢,实则大智若愚,在功成名就之后仍能全身而退。日常生活中的我因贪玩手机就忘乎所以,面对世俗利益岂能不动心。所以可以说曾国藩教我从新做人。
太平天国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革命武装力量。历史课本中虽然说没有先进思想领导的革命注定失败,但还是肯定了太平天国的革命历史。但是了解了曾国藩和他所带领的湘军之后,我才了解到,太平天国打着妖魔化的天主教,不仅要推翻前朝,还要颠覆儒家文化,如若革命成功,中华文化将不复存在,所以曾国藩是中华文化的守护者,是真正的爱国者。放到今天,曾国藩必定是学习模范,感动中国十佳人物。
生不逢时的曾国藩在大清气数已尽之下,力挽狂澜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面对强势的西方入侵者,曾国藩在外交政策上选择讲信誉,讲道理,做出让步,都是为了保证中华这艘大船不沉,师夷长技以制夷,不幸最后还为整个清王朝背黑锅,让世人唾骂。
读完整本书后,我意识到曾国藩是个值得挖掘的人,是个宝藏男孩。为人处世、治国理政、教书育人,各个方面都值得向他取经、学习。
《曾国藩传》读后感2000字
老实说,第一次听这本书是在去年的十二月份,偶然听到一个亲戚介绍起来的。
当时对于人物传记没什么特别大的爱好,也就没放在心上。有次没事我打开微信读书,首页推荐书籍有这本,就点开看了下,就看了下,看了第一章就喜欢上了。因为作者张宏杰老师的文字相当朴实且易懂。于是立刻买了书回来。读了两章后,就让吴姐给团队每人备一本,原因呢?请听徐老师慢慢道来。
《曾国藩传》读后感600字
可能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我对懦弱的晚清印象极差。在中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更是将中华数千年积攒的基业毁得一干二净。近期无意中看了一本《曾国藩传》,使我感慨颇深,深刻明白了他当时那种无力回天的困境,更是体会到了曾国藩纵然身处低谷,也始终以一种逆流而上的姿态来面对困难。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谁能想一个文官出身的曾国藩,却能力挽太平天国的狂澜。为了挽救腐朽的清廷,曾多次上书咸丰皇帝,倡议改革,扭转腐败困境,谁知都不予理睬。曾国藩直言咸丰帝的三个缺点,想起到警醒作用,未料惹恼了咸丰帝,险些被革职。读到此处我已然感受到了曾国藩心中那股愤愤不平之气,原本年少得志,想大刀阔斧救朝廷于水火之中,未曾想会遭受如此境遇。纵然如此,曾国藩也丝毫没有气馁。
恰逢此时,太平天国运动已达巅峰时期,在此国家存亡之际腐朽的清廷便想起了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中也是处处充满了险情,因与地方官员不和,被绿营军闹事,险些丧命。后来面对强大的起义军,两次落败,羞愤之下两次欲自杀成仁,所幸都被人所救。经历的种种困境最终成为成功的踏脚石,曾国藩在这种屡败屡战中逐渐成长起来,成立湘军,征讨太平军,解清廷之危。而这些成功,曾国藩的付出也是巨大的,十年征战中回家没超过五次,两个弟弟均战死沙场。如此巨大牺牲曾也毫无怨言,为清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世间再无第二个曾国藩,或许我们永远也不能达到曾国藩的思想境界和高度,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他的精神,他逆流而上永不言败的精神。那么有朝一日我们也能像太阳一样冲破云层,照耀整个大地。
《曾国藩传》读后感400字
今天读到曾国藩在军事、政治上都不顺利,被咸丰皇帝解除兵权,47岁陷入人生低谷,在极端痛苦中,他拿起了朋友向他推荐的老庄著作,静下心来反思过往。
曾国藩反思到,自己在官场上一再碰壁,碰得鼻青脸肿,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此时曾国藩终于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在家蛰伏两年的曾国藩不断反思自我,再出山时为人处世脱胎换骨,待人接物,前后势若两人。
惊叹于曾国藩的中年变法,自我反思得那么彻底那么奏效,是我们该学习的榜样。2019的奋斗目标豁然开朗!其实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的过程!读着曾国藩,随着他的起起落落也时时刻刻在重审着自己,虽不能做曾国藩,但他的人生之道是值得一学的。
《曾国藩传》读后感1500字
曾国藩的一生跌宕起伏,世人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然而曾国藩却备受近代名人以及学者所推崇。的确,读完《曾国藩传》,我感触颇深,曾国藩可谓是以中人之资达天人之境的绝佳典范。从农民出身一步步做到封侯拜相,他的成功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这句对联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充分囊括了曾国藩一生的丰功伟绩。
立德,曾国藩一生注重修身立德。曾国藩年少成名,27岁高中进士,因此年轻时的曾国藩在性格上有着自以为是、脾气暴躁以及为人傲慢等诸多坏毛病。三十岁时,曾国藩痛定思痛、决定重新做人,便立下了学做圣人之志。做圣人的首要条件就是修身立德,故而曾国藩开始每天写日记。写日记贵在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因此日记中需要反省自己并对自己提出要求。曾国藩还时常把日记给好友检阅,一方面是把自己的行为坦诚布公寻求好友意见,另一方面也是让大家监督自己,锻炼自身的意志力。正是由于曾国藩的严于律己,使得他的德行成为同僚的表率、士族中的楷模。
立功,曾国藩一生功绩无数,最辉煌的莫过于创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崇尚儒家学说,研究理学的同时,注重经世致用。曾国藩虽文人出身,但是他将所学的东西活用于建军治军,以自身的经历成功反驳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论断,为世人称道。曾国藩喜欢任用文人领军,一方面文人有信仰,信仰能够迸发勇气和力量;另一方面,学理学的文人头脑冷静、能清晰地分析战况,正所谓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遇到问题,就应该先明确原则、理清思绪,其次站稳立场、坚定不移,然后方能沉着冷静、心不妄动,接着身心安详、从容有度,再然后思虑周全、排除偏见,最后必然能合理选择、得出最优的结论。
立言,曾国藩一生著作无数,崇尚儒家思想。最有名的就是《曾国藩家书》,曾国藩经常与兄弟子侄互通书信,并加以教导训诫。在写给儿子的曾纪泽的一封信中,曾国藩明确读书立志的观点,这与他自身经历不谋而合。此外,曾国藩还提出将儒家思想运用于外交的人,他是第一个主张对于洋人需以诚相待,这无疑展现了思想的包容性。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认清了洋人不同于一般的蛮夷,他们有着独特的思想文明和先进的武器技术,因此曾国藩开始研究洋人的文化并与他们平等相待。这在当时是很难被世人理解的,因此这种思想的展现无疑是传统认知的升华。
为师,曾国藩的学生桃李满天下。曾国藩建立湘军期间广招幕僚,而这些幕僚更多的是作为曾国藩的学生,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李鸿章了。李鸿章不仅是曾国藩选取的接班人,其成就更是青出于蓝,集内政与外交的权利于一体。曾国藩乐于为师,经常与幕僚共同用餐并相互交流切磋学术,同时曾国藩也乐于提携后起之秀,时刻秉承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儒家思想。
为将,曾国藩挺身而出,建立湘军,力挽狂澜救大清免于覆灭。湘军为何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方面曾国藩的湘军纪律严明,军官用命,勇敢无畏,另一方面曾国藩与时俱进购置先进的西式武器。曾国藩并无过人之姿,然而他处理事务都进行深入分析,细心思考,察纳雅言,而且总结教训。因此,成就了曾国藩儒将的名声。
为相,曾国藩一生廉洁自律、为国为民。曾国藩有一颗悬壶济世之心,他对官场上的腐败深恶痛绝,然而晚清的官场风气已经难以肃清,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曾国藩也只能随波逐流,收小礼但办实事。想成为海瑞这样的清官其实不难,但是纵观海瑞一生,他又能办成功多少为国为民的实事呢?真正难能可贵的是一边背负骂名,一边为名请命。
自曾国藩三十立志起,他的一生都是以成为圣人的目标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曾国藩一生崇尚儒家学说,经世致用,真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可不谓是一完人。
曾国藩传读后感5000字
曾国藩传读后感5000字
这本唐浩明写的曾国藩传在我书单里排在前列,但是迟迟未看,这次回家之初,内心有些忧虑,对待该做之事尚有许多过去偏见在其中,总是不得安宁。遂开始翻看此书。这套书是以小说来体现出来的,大概翻看了字数有100多万字,于是想起之前看的巴菲特传也是100多万字,如果用纸质书表现出来大概有1000多页的样子。心中欣喜,觉得能看一段时间,结果,这些天不做本职之事,一直翻看此书。看着看着,没过几天就看完了,归家之初的逃避之心也大概收敛。从明日起就该重操旧业了。
翻看此书之前,对待曾国藩的认识仅限于历史书上的卖国贼,对其生平事迹不甚了解,恕我愚昧,其建湘军,打败太平天国,在其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等事迹更是不清,在印象中,不愿去了解那段尽是屈辱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书上,总是赞美我国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看尽了中国的繁华,又遭遇了如此的屈辱,加之当代是从百废待兴中奋起之时,心中难免抵触过去的颓废。在教科书中,总是将事情分的如此分明,非黑即白,非善即恶,年幼之时,总认为清朝落后、腐败。中国人民懦弱、奴性。随着年岁的增长,看到的人逐渐增多,看待历史的角度不再从是非对错、从事后结果再去看待了,而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再去看待,以这种视角看待历史人物,顿觉跟随主人公活了一个时代。常有感,人生苦短,若白驹过隙,活着活着就没了。传记,不就是让人重新活一回么。
这本书,感受颇多,过去认为的清朝,好的一面是康乾盛世,极尽繁华,加之各种狗血电视剧的渲染,对清朝徒增好感,过去还以自身为满族人为豪。后来看过清军入侵中国时的各种屠城记录,以及遗留的名篇扬州十日,顿感心凉。当然,只要是战争,总会有死亡,有人类的兽性的展示,这是人性使然,在《乌合之众》中对这现象有过剖析。只是这打破了小时看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记的各种幻想,过去的自己还是太蠢,现在也蠢。这本书,其时代背景正是清朝的末期,以曾国藩的事迹为主线,迁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不同层次不同阶级的人的认知状态以及一些富有时代感的社会风气。当以个人带入其中,将主人公看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会发现很多有趣、值得深思的看法。
从思维角度来进行分类,曾国藩前期是深受孔孟之道影响的读书人,满脑子都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想法,加之仕途顺利,想的便是成为国家宰相,位极人臣,光宗耀祖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此人不仅深信儒家的道理,最可怕的是其坚持以此道理入世,个人认为,儒家那套,学学,大概了解,对自己言谈举止有些约束,显得有些修养之外,要以此入世,基于这些道理来行事,来处理人与人关系等,会处处受挫。个人认为,儒家的道理是好的,如果个人完全遵守,只能对这个人钦佩。如果所有人都严格遵守儒家的道理,那为人处世当遵守于此且不会碰壁,但是儒家的道理很多方面都反人性,人心叵测,读再多圣贤书,人性依然无法泯灭,你一个人遵守此法,并不代表其他人也遵守此法。在曾国藩前半生,他以儒家之学入世,处处碰钉子,无论办事还是与人处事其结果都不甚满意,但是其严格遵守儒家之道,其品格无可挑剔,其目的是辅佐皇帝重建康乾盛世,为民造福,以佛教的角度看,曾国藩是以渡世人的大乘佛法来行事的。然,当时的清朝,早已疲敝不堪。时逢乱世,人性的贪婪、自大、嫉妒、一切只顾自己利益的一面在这种时代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些人性,或隐藏在那些饱读圣贤书的斯文面孔之下,或被流氓地痞直接体现。这个时代大概有以下一些阶级,皇亲国戚阶级,也就是各种王爷、皇帝以及依据血缘关系的各种官员。这些人中,胸无点墨、贪图享乐除了恭亲王奕訢之外,再无有大本事之人,根本无法从中找到什么电视剧中的英明神武的各种阿哥,看到的只是娇生惯养之下的纨绔子弟。想着与当权之人建立关系,好舒舒服服的苟活于人世。这个阶级的富二代,每天只想着花前月下,三妻四妾,寻花问柳,饮酒作乐,不过想想,嗯…的确蛮爽的。这些富二代还真不像如今的富二代,如今好些富二代是真正的社会精英,有远见,见过大世面,有格局。时代不同,人的追求也不同了。这个阶级,是当时中国的掌舵者,中国前进的方向在其手中,其治理措施和处事原则是不信任汉人,但是本族又没啥有真正才干之人,表面上对各个臣子恭敬有加,实则视其为蝼蚁,其决策反复无常,目的只为了维系破碎的山河,想让这种享乐的日子延续下去。
这个阶级之下,便是各种官员、臣子,这帮人太无聊,在做任何决策时都要磨磨唧唧,思前想后,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更多的是想着通过对一件事的表态来建立各种关系,并根据自身的目标对问题加以评论,没事就从古时候的历史找例子,也是,一个个读历史读的是真好,毕竟能当上官也是那个社会的精英阶级,引经据典,张口就来,加之中国历史那么长,发生的故事那么多,无论做哪件事都能从历史中找到正面和反面的例子,也正是如此,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来找不同的例子来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也因此,在做任何决定之前总会用历史讨论一番,而且事后,无论结果好坏,总会有多种评论。关系好的呢,支持、吹捧,关系不好的,贬低、嘲讽。不只靠关系,还要看个人的社会地位,这个人做了一件有好结果的事,各个官员过来吹一波,做了有不好结果的事,一个个避而远之。无聊至极,但又是人性使然,当然,这个阶级中不乏以孔孟之道自律之人,有信仰的人,有职业操守的人,这些人真是值得钦佩。但是在当时,这些人还是太少了。大多都是蛀虫。
在曾国藩前半生,有一个阶级与他息息相关,姑且将其称为太平天国阶级,这个阶级在历史书上是给予正面的评价,说是对封建制度的动摇等等。这样评价是从共产阶级、资产阶级的角度看的,且认为共产阶级就是好的角度来看待的,认为这是正义的农民起义。当抛开这个角度来看,太平天国运动是那个时代不可避免的状况,因为清朝官场是在腐败,百姓活的十分不开心,造反这是必然,这个起义,不从阶级的角度来看,实质上就是一场动乱,让本就颓废的国家更加雪上加霜,总觉得像是给一个陲迈的老者吃了一记大剂量的春药,让其加速灭亡。这个阶级信奉的耶稣,建立结合国情的拜上帝教,本身就是狗屁不通,但由于其思想恰逢当时百姓信赖,也便是一呼百应,迅速形成势力。但是我觉得,这个起义,从结果上没有任何好处,其领袖目光短浅,急于享受,就算是推翻了清朝,也不认为中国百姓活的会更好,这场动乱中,最倒霉的还是百姓。这个阶级,就是一堆反动分子。还有入侵的歪果仁,这些人自诩文明,实则是一帮强盗,仗着科技发达,欺凌弱小,实在让人不齿。
再一阶级是生活于其中的百姓,处于乱世中的百姓是真倒霉,天天打仗,这个城被清军守着,被太平军打一波,防守住了依旧受清朝的欺压,破城了,免不了太平军的一番烧杀抢掠,奸淫掳掠,被抢完了,再被太平军的欺压,之后清军再来收复此地,再守城,再被破城,再被抢一波,哇,这就很难受。这个阶级不只是单纯的百姓,也是十分复杂的存在,不能一概而论,这些人分很多类,一类是普通读书人,这些人想着忠君报国,读圣贤书,修身养性。一类是有武艺,胆大不要命的武夫,这类人没有什么伦理纲常,一切只为了赤裸裸的私欲,从乱中得好处,希望这个世道越乱越好。剩下的便是普通的想过平平安安日子的百姓,但是乱世之中岂能过好日常生活。这类人中不乏地痞流氓,拉帮结派仗势欺人之辈。实际上,真正倒霉的是那些遵守日常规范,渴望过上平安稳定生活的寻常百姓。无论是哪类人,都是为了自己着想,都有着自己的目的。普通百姓想过稳定的生活,其并不关心是谁骑在她们头上拉屎,这类人也是受害最深之人,被这帮人抢完被那帮人抢,被这帮人剥削完又被那帮人剥削。那些地痞流氓,不要命的各路人,也都怀揣着乱世之中捡便宜的心思,想着浑水摸鱼,越是不遵从所谓的道德规范和为人之本的人越是得到更多的好处。这类人有几个出处,要么加入某方势力,入清军或入太平军。要么加入各种组织,串子会,哥老会等。要么一伙人拉帮结派占山为王。除此之外,便是隐居山林。每逢朝代末期,战争迭起,大致的出路也便几条。每个人从小的认知不同,看待世界、生活的角度不同,其目的也不尽相同,每个人根据着自己的目的进行选择,不同的选择又形成了不同的人生。面对同样的事,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着不同的看法,也因此,出现各种故事,或美好或凄惨或令人愤怒或令人惋惜。各色人马,齐聚晚清末期,迸发出了许多有趣之事。
而曾国藩,他不完全属于任何一个阶级,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前期将那个时代看的并不是十分透彻,他也有自己的私心,有自己的目标。他的目标就是辅佐清朝皇帝平定叛乱,再创盛世,他希望人民对他赞赏,希望自己可以名垂千古。这都是他的私心,都是他个人的目的。这也许是当时大多数读书人的目的所在吧。目的有了,之后便是做法,曾国藩前期是用儒道来实现其目的的,以此修身,以此办事,本身当之无愧是一君子,正气凛然,善恶分明,完全照着古代圣贤之活法来约束自己。每日写日记,三省吾身,常整晚工作,为国分忧,每日早起临帖,读诗。从自身修养角度看,没有任何不妥。但是从为人处世来看,除了被那些真正的君子所钦佩之外,无论是官场还是战场均是失意的。建立湘军之初,以此交际,大家都是当官的,别人不要面子啊,天天绷着个臭脸,认为自己是正义之师,其他人都是迂腐之人,活该被人排挤,活该被人嘲讽和处处做对。在战场上,以此之道行事的曾国藩第一次出征就打了败仗,然后便觉得无言以对父老,直接跳河,但是没死成。回去之后又想死,又被左宗棠骂了一顿。之后重整旗鼓,又打了一仗,结果又是自己跳河了,还是没死成。总之是贼惨,各项事宜都不随人愿。
在家休整一段时日之后,被人启发,研究老庄之道,恍然大悟,并决定以此来应对世人,遂再次出山,通过不断地反思和策略上的改观,运用老庄之道竟屡获成功。曾国藩运用此道与各个阶级、有着各自不同目的的人周旋,通过冷静的分析,对人性、世道的洞察,最终算是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其目的在大清朝继续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他促进并建立了安庆军械所,大力发展洋务,倡导出国留学,倡导学习西方技术,这些举措在如今看来是稀松平常之事,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举措提出之时便遭到各种派系的人的抵触,不知是真的蠢还是有所目的,如此为了国家大计着想的事也被一阵怼,不过好在是着手操办了。
我认为,曾国藩此人并不是什么旷世奇才,他用兵打仗不如左宗棠,才干不如李鸿章,曾国藩更像是一般意义上的常人,只是此人严于律己,善于思考,懂做人、识人、用人。一些人性在其身上很难看到,比如他不贪财,不好女色,不自大,有自知之明,虚心,不是献媚而是真心的思考别人的批评,能做到这些又显示出他的不平常,因为常人很难做到如此并长期坚持下去。总之,他不是那种旷世奇才,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什么天资聪颖,英姿飒爽,不努力便才高八斗。他更像是普通人,由于恪守严格的规则和做人方式而变得不普通。曾国藩会识人,并能根据自身的评判标准来对人进行评价,之后便依据其能力对其进行委任,别人不说,就说李鸿章,便是曾国藩一手提携、教导出来的。曾国藩是如何识人的,他一是看面相,二是看气质、作风,三是看谈吐。他深信面相之说,面向之说不敢断言,但我知道,面相是一个人健康与否的表现,而健康与否又是与做事之成败息息相关,所以这点上我是认同的。气质和作风上,他看的是此人过去做过哪些事,用什么方法处理的事情,这种做事态度的好坏自然有其历史背景下的时代意义,没有绝对的好坏,有些态度在如今可能并不适用了。除此之外,其看中的更多的谈吐,也便是此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他的标准是:不卑不亢,说话时挺胸抬头,心中无所畏惧,气宇轩昂,对任何事不附庸别人观点,有自己的主见,并且这个主见有一定道理。换句话说,就是对待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这个看法要么是深度的看法,要么是广度的看法。这便是其认为是有才干之人的标准。
总的来说,好的标准是:做人上,坦荡、胆大心细。做事上:有独特或深度或广度的见解。此两点便是其识人的大概标准。
其用人,不能说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至少是以此为出发点,而且一旦重用,便充分放权,不对其具体事宜进行干涉。但是原则性问题又是十分严厉,容不得半点马虎。也正是如此,其手下将领能充分发挥其本事,曾国藩众多辉煌的被人称赞的事迹都是靠这些将领打下来的。也正是其知人善用,广纳良才,于是广大的中华土地上又有各路贤士向其靠拢,逐渐形成良性循环,这也便是其另一高明之处。
再说其做人,曾国藩最高明之处我认为便是其做人,对待自己十分严格,完全是照着古代圣贤的叮嘱而制定的标准,在我看来,有些苛刻了,他制定了很高的标准,厉害的是能做到,更厉害的是能坚持,而且一坚持就是几十年。这就有点可怕了,我认为,这点便是曾国藩的最大的优点,也是其成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纵观整本书,我学到的,关于做人,修身是十分重要的,儒家很多的道理对于做一个坦荡的君子而言是极好的。对于与自己之外的人,如何相处,怎样看待外界的一切,当属运用老庄之道,老子洋洋洒洒的五千字道德经是真的蕴藏着大道理,需潜心学习。这些都应属于术,而真正的道还在于自己,自省,不断地找自身的缺点并改正,还有便是坚持,寻常之人通过坚持也便成为了不寻常之人。坚持,也是不寻常的开始。本来还想写太多,结果前面写太多了,不想写了,加之本人愚钝,只能看到一些皮毛,还有太多感受,不想写了,困
《曾国藩传》读后感精选
一本好书,就像新的世界,让我们沉浸其中,废寝忘食,读完作品,我们能学到许多。反思的同时不禁想要记录下来,用以警醒自己,你是否了解一些很好的读后感都是怎样写成的呢?出于您的需要,读后感大全编辑为您提供《曾国藩传》读后感,希望本文能给您提供借鉴!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1
终于耗时一年,磕磕绊绊的才读完这部密密麻麻写满1200多页纸的长篇小说。这么久才读完,并非全部因为妈妈说的那样,读的仔细,并时有笔记。诚实的说,这两本书大部分是在火车上读完的,在家静下来的时候到很少读了,因为有更多急需去读的东西。
这本书是老爹强烈推荐。他如此强烈的推荐,甚至于,有一段时间,天天谈话不离《曾国藩》,搞得我甚是抵触。我对于这个事是这么看的:《曾国藩》这本书与它的主人公确实在历史长河中名流千古,读一读确实有必要,也一定有益于修生养性。但除了《曾》就是《曾》的这么劝,只能说明我换一种委婉的说话吧。比如,偶然有一次,我吃了一次肯德基,美味可口,便深信肯德基的烤鸡是世上最棒的烤鸡,所以我每次吃饭都推荐人们去那吃;可是直到有一天,我来了澳大利亚,各式各样的烤鸡数不胜数,我便惊醒,以前那么强烈的追逐的东西,也不过是茫茫美食中的冰山一角罢了。远了不说,与曾文正公同时代的豪杰不胜枚举: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与曾文正公同称晚清四大名臣,他们每个人都各领风骚,每一个人的经历和成就都值得学习。而固步于曾文正公一人,无疑将对于史集认识的局限和粗浅暴露无遗。读完《曾》只是很平凡的一步,没什么好炫耀的。我读了,不代表我就能功成名就;我不读,也不至于就一事无成。希望老爹能对我的话有个深刻的认识,以后不要再看完于丹就建议我读《论语》(悉闻于丹在北大被学生们哄下台,心情极为爽朗),看完易中天就建议我读《三国演义》,自己读完《曾国藩》就马上如获至宝般的建议我也赶紧读您不也是将近知天命之年才重新又读的么?我能鄙视一下而立之年却没有读过《曾国藩》的小王同志么?我不能,因为那时候有那时候读的书。曾文正公有许多关于教育晚辈和齐家治国的思想,这对于一个连女朋友都没有的我,显得很急切么?读完了这本书,我反倒希望老爹能从中获取许多对待自身、亲人和朋友的领悟。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曾文正公说,正人先正己,就这么一句,就够王主任您回味无穷的了。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2
真正的聪明人,是敢下笨功夫的人。
如果你总觉得自己不聪明,什么都学不会,那就学学曾国藩吧!从小家人对他寄予于了很大的厚望。
但很多人都觉得他傻,这是为什么呢?据说有一个传闻。一天黄昏,他背《岳阳楼记》,字不多不过几百个,比我们小时候读一篇文章要少多了。
不巧有一个小偷,倒霉偏偏去他房间里偷,爬到房梁上,准备等这家人都睡着了,下来偷东西。结果没想到,曾国藩这篇课文怎么也背不下来。小偷在房梁上睡了两觉了,醒来一看,曾国藩还在那儿背呢!
听来听去,到后来,小偷实在忍无可忍,尿都快憋不住,直接从房梁上跳了下来,手指着曾国藩的鼻子,破骂:“你上辈子是被猪给亲了吗?这么笨,还读什么书?你听我给你背一遍!”说着,从头背到尾。然后,一甩门,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在屋里目瞪口呆。(小偷这么聪明,就做这行。这就是小聪明,不想吃苦,日子反而过得更苦了。)
这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笨跟他的第一大挫折辱跟笨还是能扯上关系的。秀才前面考了六次都考不上,这相当于高考你复读了六次,你说别人会怎么看你呢?肯定是觉得你很笨了。你说要是不学无术,天天玩,那别人也就没话说了,偏偏你还特别的努力。那当然只能用笨来解释了。
每次名落孙山,想想就知道自己的多悲凉了。但他爹终于中了秀才后,他被“悬牌批责”了,相当于在当下被电视台点名,你这试卷是反而教材,文理欠通,大家要引以为鉴。这在当时是非常严重的批评了。让他上了全省的头条。
老实人有一个特点,不会变通,倔!他受到了刺激,被人公告批评全省出了名,成了笑话,他爹还考进了秀才。这对一个青年来说很受屈辱,觉得自己差到极点。可他就是不服软,一头扎进了书房闭关修炼去了。
后来他总结了下。
首先,自己确实是笨。要不然怎么会老考不上呢?看看其他人跟自己一样的时间一样的书,咱就考上了呢。不是笨是什么。(一个人承认自己普通没什么不好,至少会找方法去弥补,就怕自认聪明想着自己是对的什么都不改。)
其次,要向更高水平的人学习。以往他爹就是他的老师,想想他爹一直没考上,能教他什么成功的法子,只会说努力读努力读。方法不对努力白费。于是他向别人的同题作文比了下,总结出,自己的文章,像棺材板似的又臭又硬。缺乏立意的格调和结构上的气势。
于是他在第七年,加倍努力,并且在结构和立意下猛下功夫,终于考上了。此后,不管是进士或是翰林都非常成功了。人生有挫折不怕,就怕挫折后不反思,不进取。于是甘于平凡一辈子就这么过了。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3
我们组本月同读一本书的书籍曾国藩传的读后感,有几个点给大家分享一下!
作为市场部的负责人来说呢,平常因为我周围有太多的聪明人,他们有机敏的反应能力,总是能舌灿莲花,镇定自若,对答如流,面对这些人,有时候总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内心也有时候会感到沮丧。而曾国藩这本书让我看到,我们刘总也曾经提出过:只要能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每一天都朝着自己的目标去改进,时间会给你回报的。这本曾国藩传,讲述的就是曾国藩从少年时代开始,他的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断追求的精神。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对于曾国藩,他的人生价值观就是“做圣人”。
圣贤者,首先为圣,圣者就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状态,曾国藩不断的追求这种状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品德,自己有为所欲为的想法的时候,就自我谴责自己。当自己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就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向着自身完美不断地努力。他一直都在不断的自我反省,曾国藩谨言慎行,孝顺父母,疼爱弟兄,也成为了儒林人士的楷模和典范。
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大环境中看曾国藩,说到底他也是凡人,并非“完人”。正所谓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心不狠,不足以做湘军统帅;不虚伪,不足以在腐败的官场立足。但即使他身处时代洪流,依然严于律己,勤学于思,时刻反省,而这也正是我非常欠缺的。
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他讲到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让我明白若想以礼治人,必须要先自治。
他讲到的“执两用中”,让我明白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
他讲到的“持盈保泰”,让我明白在富贵极盛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灾祸,才能够保持的住。
他讲到的“刚柔相济”,让我明白刚强的和柔和的需要互相补充,才能让自己做的恰到好处。
他还讲到了“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还有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让我看了又看,反复的思量。
他让我明白为人行事不得不如履薄冰、谨小慎微,还有“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不忘适可而止!!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4
近日读《曾国藩传》颇有感触,特别是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精神很是佩服,我觉得此种精神可用“呆子”哲学来形容。 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思之为当今中国少有之精神,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被认为是百无一用的呆子,但是我认为只有先做呆子才能之后做聪明人。
一位日本老科学家讲过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必须要聪明。”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这样。所谓脑袋聪明的人可以说他们如同腿脚快的游客,虽然他们可以捷足先登的到达他人尚未涉足之地,可恐怕会遗漏路旁,脑袋笨的人犹如走路慢的人,一直漫步在后,往往毫不费力的把珍宝捧在手中,脑袋聪明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推测,可以纵观路上的所有难关险阻,至少也是有这种预感的,所以常常容易挫伤自己的进取的勇气。对于脑袋笨的人来说,别人的工作总是显得卓越出色,同时也感到大人物的工作也似乎可以做到,因此,很自然地刺激着自己的上进心。脑袋聪明,而且又自命不凡的人即使能为人之师却难成大家难为大师。正如苏东坡所说的难得糊涂。我觉得难得糊涂的境界就是一种呆子的处世哲学。
人生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明确的答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用好坏来区分的。当遇到不能改变或者对自己无害而有损的事情的时候,能装糊涂,扮呆子确实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的。所谓的呆子哲学的精髓就是能对生活中的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你对人生的有些不好的事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时候,往往它却向好的方向发展。着也许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这个道理在曾国藩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他能够在后期的官场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把难得糊涂的呆子哲学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结果。
在如今的物质世界里人们把自己的利益看的空前的重,不允许任何人伤害自己的利益。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过了就是浅视地表现了,糊涂一次也许更好。这就是我从曾国藩身上所了解到的“呆子”哲学。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5
今天读到曾国藩在军事、政治上都不顺利,被咸丰皇帝解除兵权,47岁陷入人生低谷,在极端痛苦中,他拿起了朋友向他推荐的老庄著作,静下心来反思过往。
曾国藩反思到,自己在官场上一再碰壁,碰得鼻青脸肿,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此时曾国藩终于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在家蛰伏两年的曾国藩不断反思自我,再出山时为人处世脱胎换骨,待人接物,前后势若两人。
惊叹于曾国藩的“中年变法”,自我反思得那么彻底那么奏效,是我们该学习的榜样。xx的奋斗目标豁然开朗!其实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的过程!读着曾国藩,随着他的起起落落也时时刻刻在重审着自己,虽不能做曾国藩,但他的人生之道是值得一学的。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6
《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
曾国藩出生平常,智商平常,考了七次才中秀才,却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我觉得他成功的原因有四:
其一:善于反思
第六次科举考试落榜,被学台“悬牌批责”,深深的刺激了曾国潘。回家之后,就开始坐在书房里反思自己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对自己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后,在道光十三年,再次踏上科举之路。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
曾国潘被咸丰皇帝解除兵权后,在蛰居老家两年,不断反思自我,最终大彻大悟。重新出山后,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
其二:严于律己
曾国藩三十一岁起,每天记日记,从起床到睡觉,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检查一举一动,记录自己的各种糗事,不足,有了错就深刻剖析,在其家书中,随处能看到这样的字眼,“未能改得一过”,“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忽忽已过十日”……他不只记录下来自己看,还邀请亲友们点评他,把自己的缺点和改正缺点的过程,完全暴露在众人眼前,让大伙儿一起监督他。写日记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坚持到去世每天写日记却是非常难,而曾就做到了。
其三:目光长远
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了落后观念,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去世前,还与李鸿章联名上奏,建议朝廷选派优秀子弟赴美留学。
其四:独特的人格魅力
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
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
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
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他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曾的逸闻趣事:贼入房梁背书
曾国藩小的时候天从并不高,其实可以说比较笨,他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一天晚上,他在家里读书,有一篇文章他重复读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来。他就一遍一追地读,一遍一遍地背。夜已经很深了,他仍然没有背下来。这可急坏了一个人。原来,他家来了一个贼人,就潜伏在他书房的屋榆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之后再进屋偷点什么。可是贼人在屋外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睡觉。贼人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于是贼人将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7
年少不读曾国藩,读懂已非少年时。
好久么看这种自传类型的书,准确地说应该是第一次吧,之前沉迷于英美文学,看恶魔奶爸说,两个月,坚持读这种社科类文章,人的世界观什么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而文学类的见效较慢。
不得不说,这本书真的是每一个公务员的必读之书。为人处世简直真的堪称楷模。
总的来说,人生轨迹可以:京官时代——湘军崛起——两江总督
其实就很明晰,最开始是科考+文官,然后是武官,最后统领文武,但是侧重文官。
曾国藩真的是普通人逆袭的典型。之前说过,早日认识到自己的平庸其实可以省很多路,曾国藩的成功之路真的具有普适性,论努力程度而言还没有到拼天赋的时候。
他其实很笨,小偷背书那段无需多言,他提携左宗棠最后左宗棠与之反目原因之一就是左宗棠瞧不起他,认为他天资不够,唔,我觉得他将笨人精神发挥到极致,一方面是在科考上,考七次而不过,最终开了窍平步青云,直接考到最高,中间没有失败过,前七次打下的基础不得不说可谓深厚。一方面就是在打仗过程中,采取最慢也最可靠的方法,围城,围剿个几年自然水到渠成。他似乎从不取巧,总是采取最原始最笨的方法,却从未失败过,这一点就很励志。
待人接物上也有很多学习之处。最开始他其实是很不圆滑的,硬邦邦的。碰了不少壁,树敌颇多,其实不是说他有多坏,就是做事不讲究方式方法,后来回家休养顿悟,之后在待人接物上开了窍,广交好友,其成就有一半是拜好友所赐,并且都是优秀的好友资源,就很羡慕了。和左宗棠交往的那段看得我很有感触,似乎这不是一个人,而是神。这也正是他的目标,要成圣人吧。他成功了。左宗棠背叛他的知遇之恩,反咬一口,逢人便说他的坏话,他还劝人不要与其争辩,但是最后左宗棠缺少军饷的时候,曾国藩主动奉献并派出了自己的一员大将,就很感动。哎
今天看灰色收入那段,说左宗棠其实本人非常清廉,吃穿不挑拣,不准家里雇保姆,妻子和女儿们从早忙到晚,自己不收大礼,但为了照顾别人情绪还是会挑最便宜的(这儿真的很不错)。但是呢,参加宴席,主动给户部八万银子,就其实又很奢侈,我觉得这儿讲解十分精彩,拿他和海瑞比较。
到晚年,太平军大捷后主动削减枝丫,把弟弟遣送回老家,削减湘军人数,就很自觉,“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这儿着的太会了,月满则盈水满则溢,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实施的少之又少,曾国藩想的很透彻,如果不自己退让,那就被迫退让,就很明智。
其实看到最后感触没那么深了,主要就是洋务那一段,因为高中历史学的想吐,他识人用人的那段真的不错,尤其是提携李鸿章。曾国藩这一生,应该三件大事令后世记住吧。创办湘军,学习洋务,提携后生。他办事真的很靠谱,结果因此都不错。比如其实很多人在识人用人上并不精明,他将此制度化,每天让他们考试啊带兵啊吃饭啊,强制每天早上一起用餐听他讲道。潜移默化中来判断高下,大多数都不会错。李鸿章因此养成了早起的习惯。真的如果我的人生途中有这么一位贵人提携,就很感恩戴德吧。比如让他创办淮军,各种指点,一心栽培就是为了让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记起来之前打仗那一段,说很多战争中首领被杀死,这就很严重了,只是说保护首领是一种道德选择而非强制的需要,曾国藩下令如若首领被杀死后果如何如何,将道德约束变为制度约束,这一点就很高明。
曾国藩一生的成功见证了传统儒家文化的胜利,他的行事准则与道德考量均是以儒家文化为根基,只是制度与时代的限制,他终究改变不了时代浪潮。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8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
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道光末年官至侍郎。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太平天国进军湖南时,被任命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举办团练。后来组建起一支具有正规军规模的地主武装团练——湘军。咸丰四年发布《讨粤匪檄》。率湘军出省作战,为清政府收复失地。为了强化镇压力量,他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新式枪炮。咸丰十年(1860年)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次年攻占安庆,奉命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同治三年(1864年)攻陷天京。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同治七年(1868年)调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年)在办理天津教案中媚外残民,受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病死南京。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地主经世派的崛起,使清封疆大吏由权贵当权变为经世派当权,促使清地方官员中满汉比例的变化。地方督抚力量的强化与离心倾向的加强。他曾鼓吹并推进洋务运动,主张对外坚守“以羁縻为上”;对内修明政事,急求贤才,引进西方的军事和技术。
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再来谈谈个人对曾国藩这个人的感受,他笨拙中有精明,木讷中有机警,世故中有圆滑,两个字总结的话,就是:厉害!曾国藩实在不算天赋异禀的人,考秀才考了6次;军事方面就靠稳扎稳打;处理政务敢于“下狠手”,很果决。他身上有很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天道酬勤」大概是一种很好的总金额归纳吧。
再有一点深切的感受是:世事弄人,生在什么样的时代里直接影响到整个的命运,人想与势斗,困难会呈指数级别的增长。这么说可能会联系到这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但确实这话属于话糙理不糙的范畴,外卖精准捕捉到了大家懒于做饭的需求,抖音满足了大家及时行乐的快感,拼多多抓住了人们贪便宜的心理。如果曾国藩不是生在清朝,没有遇到不靠谱的领导,是不是会是另外一番天地,然而又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了「生不逢时」。
但还有一句想说的话是:无论环境多差,请不要放弃自己,也许转角就遇到了爱呢~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9
1.曾国藩终于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那些他以前所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需手段。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2.指出自己为人处世的四大缺点:偏激,好名,也就是过于重视获得好名声;喜欢公开批评谈论别人的过恶;做事有始无终;待人接物过于怠慢。
3.那么怎么做呢?也是四条:做事平心静气,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心理,站在他人角度立场想问题;更多地揄扬他人,表扬他人的长处;做事有始有终,越到后来越慎重;接人待物要更诚更敬。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10
曾国藩是典型的浸润在儒家思想中、由科举制度选拔产生的官员,他的一生,都在践行“臣事君以忠”,为大清帝国殚精竭虑。
他在做京官期间,十年七升,傲视群曹,从一个普通进士迅速成为副部级官员,这在晚清极为罕见。如果他追求的只是功名,那么只要像同时代的官员那样,奉行“多磕头,少说话”的原则,因循疲沓,苟且偷安,就能安安稳稳地守着自己的官位。但强烈的爱国情怀,让官场得意的曾国藩郁怀如焚。在因循懈怠的政治气氛下,他数次上疏谏言,试图改进官场作风,因此得罪了众多京官,甚至激怒了咸丰皇帝,为自己原本平顺的仕途增添了诸多障碍。
带领湘军攻下南京后,他没有恃功自傲,不仅让自己的九弟曾国荃回了湖南老家,还向朝廷请示——我没那么大的功劳,不要给我升官。对国家的忠诚,可见一斑。
曾国藩不仅自己始终贯彻这个“忠”字,还把忠诚教育贯彻到军中。他深知依靠“武弁(biàn)自守备以上,无一人不丧尽天良”的大清军队,要打败太平军是不可能的,因此练兵时首重给军队注入“良心”和“灵魂”。他在中国军事史上,首先发明了“政治教育”,创立湘军之后,每逢三日、八日,都要把军队召集到操场上,进行政治动员。他亲自训话,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的岳飞精神激励将士,教育他们忠君爱国,不得扰民。正是这支武装到思想的军队,彻底剿灭了太平军。
由此可见,我们开展队伍思想教育,强调政治建警、忠诚铸警,意义重大。
《曾国藩传》读后感 篇11
为了这样的人,这么伟大的传记满分。
万千英雄各领风骚, 单论更复合个人价观值观的: 清王朝曾国藩, 明朝王阳明, 唐朝类似乃李泌
你很难去理解, 清评曾公的所作所为, 很多事情他的坚守已经超脱了现实的意义, 其坚毅乃泰山难移, 其志在安邦强国
定性十足, 坚定于大局而不移. 排除万难, 却愈挫愈勇. 对新事物出了好奇, 更能手到、眼到、心到. 更能在一次次的巨大挫辱之下, 力挺骨头, 生生
地吞下, 成就滋养己身意志与决心, 明大局而不拘泥小尔, 包容实在地度过一生.
他总觉得自己没有做太好,总想着挽救,再心灰意冷再恶病满身,皆不停息半刻,夜以继日为这个国家谋划将来,到后面已经不单纯为清王朝,而是民族兴亡。
曾公于群言淆乱之时,有三军不夺之志,枕戈卧薪,坚忍卓绝,卒能以寡御众,出生入死。
在世则已为完人,出世则几入圣,果人生若是,尚复何憾。
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是支撑曾国藩在艰难困苦中奋力挣挫的精神动力。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反身而诚的认知传统又使他能够从前人,从他人,从自身,学到智慧和经验,应对复杂的世事,饶有余裕。至诚待天、忠恕对人的道德准则,使得他能为人磊落,不为低级趣味所纠缠,纳人细垢,成己大德,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降服人,吸纳人,使英雄为我所用,终成大业。
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是支撑曾国藩在艰难困苦中奋力挣挫的精神动力。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反身而诚的认知传统又使他能够从前人,从他人,从自身,学到智慧和经验,应对复杂的世事,饶有余裕。至诚待天、忠恕对人的道德准则,使得他能为人磊落,不为低级趣味所纠缠,纳人细垢,成己大德,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降服人,吸纳人,使英雄为我所用,终成大业。
立功、立德、立言,曾公全做到了。他为中国最后的一位大儒。
鞠躬尽瘁,费尽心血,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日戌时(晚七至九时)也
致敬,勉之!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曾国藩传读后感(96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曾国藩传读后感3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