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十二只猴子有感 > 地图 > 观十二只猴子有感

观十二只猴子有感

发布时间:2021-08-24 来源:互联网

观十二只猴子有感。

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作品中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让我们感慨万端,观看完的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是成长。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观后感记录下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观十二只猴子有感,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十二只猴子观后感

这个伟大的科幻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永无止境的想象世界。结局可能不是什么未来没有改变,只是一个疯子彻底的空想;或者结局不是一个疯子的空想,而是一个关于时间穿越循环的科幻故事。有可能是个骗局,也有可能是个循环往复的多重世界,互相影响但又永不改变。我也看到一位网友的评论很有新意,他说导演只不过想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干的,是我们自己毁了自己。其实这也是可能的,不过我们要讨论的不是事实是什么,而是我们能从中想到什么。导演要表达的已经不重要了。

我刚想了一下,如果时空可以穿梭的话会有什么事发生。真的,如果我们可以穿越时空,那么这个世界就真的大得吓人了。无限的世界,无限的时间,无限的变化,无限的人,无限的宇宙,和无限的过去,无限的未来,无限的现在。我们知道有两种空间平衡学说,一种是可以回到过去,并改变过去,然后过去和现在就不同步了,变成了两个世界。还有一种是可以回到过去,但是不管你做什么都改变不了过去,然后过去的未来就又回到过去的过去,如此反复。(很明显《十二只猴子》讲的就是第二种情况)然而不管是那种观点,如果可以穿越,那世界都会变得无穷大。(虽然就算不穿越,世界也是无穷大的。)

看了这片子后我又重新回到了儿时对宇宙充满无穷幻想的时期了。总之我想了很久,有关穿越的一切可能,也读了很多有关于《十二只猴子》的影评。感觉到了我一直以来的错误,我以为科幻片是我小时候才会喜欢的,是无聊的幼稚,科幻片就是怪兽片。而我现在感觉到我迷失了很久,科幻的大境界应该是变化,科幻就是变化。不管是物质的变化还是化学的变化,还是空间的变化,还是时间的变化。科幻片就是讲述变化的故事,是理解变化的哲理电影,不是打怪兽而已。科幻片就是讲变化之后的事情,一些我们不知道,或想不到的改变和异常,从这想象中的真实里来震撼我们的内心,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一种奇妙的艺术。这《十二只猴子》和《盗梦空间》应该是我印象中看过的最经典的两个科幻片了。

接下来我也不知道该说啥好了,我的这篇影评,可能已经不算是影评了,是观后感。我的感受说的差不多了,也该收场了。那就这样吧,再见。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观《三十二》有感


观《三十二》有感

眉曦

这是由郭柯索导演的一部纪录片,讲了老人韦绍兰的传奇故事,每一帧画面都很有厚度。她已经九十二岁了,历经了人世的沧桑与磨难,她自己也说这一生没有什么特别快乐的事情,特别幸福的事情没有。

在1944年她二十多岁,在桂林的一个小山坡上她被抓去当“慰安妇”,三个月后她逃了出来,回家后,丈夫说她学坏,不肯原谅她,在婆婆的支持下生下了日本人的孩子,这个日本孩子不幸的一生也就从此开始了,他自小就得承受村子里的人异样的眼光,大家叫他“日本人”,没有谁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到现在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光棍了。我在想,如果他的爸爸知道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如此的不幸,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年的行径。

老人年轻的时候靠采药打柴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她目送丈夫、孩子、同龄人离世,如今只剩下这个”日本“孩子了,所以政府每月90的低保金是她生活的主要来源,一生贫穷,但是她们的歌谣唱道“不愁穷来愁命短”。

她说,“我还没有活够,这个世界红红火火的,我要留着这条命来看。”

“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留着命来看。”

她唱,“天上下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留眼泪自抹干。”

老奶奶的这段记忆是70多年以前的,唯有亲身经历过的人知道过往的真实。一个时代过去了,会留下许多的东西,有许多的历史载体,人的记忆也是其中之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幸与不幸,接下来的时代会戴着历史的眼镜来看待过去的时代,实际上许多都是出于后代人的幻想。

她说要看这个好的世界,但她已经与这个世界有着深深的隔阂,我知道说她是一个农业社会的遗老很残忍,但她的生活里没有电视,互联网,甚至一生都没有走出过大山,她的世界是封闭的,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她也许不那么清楚。就在她的那个小小的世界里,洗衣、做饭、看着自己的儿子劳作、灌溉自己的菜园、去赶集、领补助金、想着一生所历经的事情、会落泪、哼着童年时“十二爹”教的各式各样的歌曲、给别人讲故事、吃便宜的白菜,健健康康的笑着、活着……看着身边世界一点一点地好起来,红红火火。

“活着,为了讲述”,人生就是比故事更精彩,杰出的作家也写不出这样磨难的人生,活着,像一头耕牛那样的活着,像福贵那样。活着就是上帝给我们最大的恩赐,苦难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美好,失去让人学会珍惜,当一切都无法在自己的手中掌控、一切都无法预知的时候,还可以选择活着,当活着也变得艰难的时候,还可以奋斗,挣扎,不那么快地结束与上帝的游戏,这场游戏会告诉我们活着本就是幸福。

每个人都有许多的故事,许多的部分很相似,那些独特的部分太容易石沉大海,湮没消逝。

听到老奶奶的故事是我的幸运,是听到这个故事的人的幸运,当有一天白发苍苍、历经尘世,我们能有怎样的故事告诉别人呢,去讲述我们怎样的人生呢。

知识、见识会落后于时代,但是我想,故事不会。我们不会沉溺在他人的故事里无法自拔,因为我们连沉溺到自己的故事里也无法做到,不管怎样,还要追逐的东西太多,活得好一点,最少,还得活下去。

日薄西山的时候,唱歌的人不再是孩子,声带应该已经松松垮垮就如面部的褶皱一般,声音是那样得低沉、苍凉,就算是一首欢快的童谣或者情歌也无法让它变得轻松一点,听歌的人只感哀愁,也许唱歌的人脑中浮现的却是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这样的歌可以让听者哭,但歌者的泪早已流干,而泪流到心里是看不见的,所以她们唯有笑,笑这个世界、笑这一生、笑我们走着她们已经走过的路、笑她们比早早离去的人看到更多……如果老了,希望一起唱歌的人还在,年轻人只能听到里边的苍凉,没有应和的人又该是多么孤独。不再是唱歌的孩子,就做唱歌的老人吧。

有的人身陷泥淖,一生爬不出来,看上去外人能为他们做很多,但实际上能做的又很少,如果真的来生,那么今生多做善事,换来世幸福。《二十二》今天上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哦。

观《二十二》有感


观《二十二》有感

大白熊店长

“你们能来看阿婆,阿婆很高兴。”——观《二十二》有感

昨天是2017年8月15日,72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头件投降,结束了十四年的抗战,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记得这个日子的人相对来说似乎不是太多,或许人们印象中比较深刻的还是“918勿忘国耻”。8月15日店长很想干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也恰好想起偶然间看到的《二十二》的宣传,于是立即约上了两个好友,购买了晚上的电影票。

纪录片,一般来说看的人都比较少,排片率普遍较低,有些电影院甚至没有排片,当然电影院就是以盈利为目的,不排片也无可厚非。我们所去的电影院在这一天也仅排了一场,22:20开场,99分钟的纪录片看完走出电影院已然是16日。

这是一部结尾没有彩蛋而我仍然坚持到片尾字幕结束的电影。不仅仅是我,放映厅里的大部分人都是静静的等着片尾字幕放映结束,才肯离去。我想这更多的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一种敬畏。

我曾以为这部纪录片会充满着仇恨和控诉,结果却是意外的平静,只有老人们说着一些让人听不太明白的言语,可这平静之下却藏着无法量化的沉重,看得出来,导演就是在写实,当然纪录片也应该是写实的,影片没有刻意的去卖泪点去煽动观众们的情绪,放映全程,我沉默着,感受到的除了沉重还是沉重,并没有泪水溢出,可是片尾结束的时候,全黑的屏幕用白字打上了老人说的一些话,眼里夺眶而出,没有一丝防备。店长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在这个时候可否原谅我“不争气”地流了泪呢。

影片介绍说道《二十二》是一部描写慰安妇的纪录片,可整部影片却少有提及那段她们不堪回首的往事,有的只是婆婆们如今的生活以及她们对于战争的一些回忆,还有那用风景渲染的恰到好处的氛围。影片末尾,在一座老人的墓上做了特写,冬去春来,白雪皑皑又焕发了盎然的绿意,似乎那段不愿被提及的岁月连同老人所遭受的苦难都被时光埋进了泥土里。

那段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所不能忘记的历史,我不是挑起仇日情绪,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仇敌,可是我也不希望这段历史被淡忘。时至今日,日本政府还没能给老人们一个说法、一个道歉,而到2014年,这些老人还剩下22人,纪录片送审前只剩9人,前几日(8月13日)又是一位老人离去,目前仅剩8人在世,他们年事已高或许这辈子他们都等不到这个道歉了。日本右翼篡改教科书,妄图抹掉历史长卷上的污点,但历史就是历史,总会有人铭记。

有人问店长,这部电影好看吗?我只想说,纪录片无关好看不好看,她不是用来取悦观众的存在,如果你愿意走进电影院去铭记一段你身为中国人该铭记的历史,如果你愿意感受一次心灵的震撼,你就去吧,不然去了也只是不知影片所云,哈欠连连。

一些人认为这不是一部完美的纪录片,或许吧,他没有《三十二》的艺术手法,可这部片子的最大价值在于他的社会意义,我们需要通过这些资料来明白战争带给一个民族的伤痛,我们知道南京大屠杀那三十万遇难的同胞,却有多少人知道二十万被迫成为慰安妇的同胞们呢,如果没有这些纪录片或许我们真的会淡忘掉慰安妇的存在。要知道,当代青少年对日本侵略者的印象都快被抗日神剧给扭曲了,我们需要写实以正视听。当然,店长知道这对婆婆们很残忍,要拍摄这样的纪录片必定会触及到她们难以启齿的那段岁月,影片结束的时候小狒(店长的朋友)说:“是不是不该拍这部片子,婆婆们太可怜了,我都不忍心了。”店长瞬间内疚起来,是啊,我们是铭记了历史,可对老人们却是二次伤害,直到现在店长的内心还是矛盾不已。

说什么感同身受都是假的,我们不是她们,我们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度,根本不能体会到那段黑暗岁月他们所遭受到的非人待遇。有人说时间可以淡忘一切,其实时间不能淡忘一切,能淡忘的只有那些无关紧要的人或事,其他的只能埋藏,当某天有人再提及这些埋藏的东西还是会喷涌而出,有些老人看似对生活的苦难报之以歌,可这报之以歌背后是不是伪装的保护色?不希望再有人去打扰、去提及。

店长最害怕的不是人们不了解历史,而是因为不了解历史就当历史没有发生过。春上村树先生在他的新书《骑士团长杀人事件》中提及了南京大屠杀,许多的日本人包括他自己的一些忠实读者对他发起了语言攻击,认为他是在讨好中国。这很可怕的,国家机器的洗脑能力之强,令人畏惧,历史被无声的篡改了,只有少数的人还清楚真相,其他人当做从未发生。老人们的事情也是如此,如果再不提及,或许在我们这代人又或者下代人的记忆力便不存在了吧。

店长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表达内心所想,没有和平的年代只有和平的国度,我为我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度而感到庆幸,感激那些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的烈士们,没有他们的付出便没有如今强大的祖国,慰安妇的存在让我们我们正视历史,更好的面向未来。

现在的我彻夜难眠,遂写下了这篇观后感,至此,泪如雨下。

如果有条件,我希望朋友们能到电影院看一看这部纪录片,用99分钟去铭记这段历史,要知道“你们能来看阿婆,阿婆很高兴。”

观《十二生肖》有感


《十二生肖》观后感

看成龙电影的观众,大半是冲着他表演的动作而去,毕竟扬名海内外的Jackie Chan靠的就是拳拳到肉的真功夫。成龙声称《十二生肖》是自己拍的最后一部动作片,自然不容错过。从成龙一出场,连续的山地速滑的镜头,虽然还戴着头盔,但显然他就是成龙,华丽的动作场面,灵巧的动作,不是他又是谁呢?这是标准的成龙sytle,是他标志性的成名绝技,随着他影片的流传,广为观众所熟知。

这一次的《十二生肖》也不例外,几大段动作序列铺排有致,海陆空全面覆盖,追打逃形态各异,张弛有度且分寸感极佳,保证总在最恰当的时机挑起兴奋。间中穿插的文戏,主要用来补充寻宝线索,要不就搅拌一下人物间的化学反应,剩余的插科打诨里,时不时冒几个冷笑话调节气氛,或推动一下患难友情,弥合一下亲情和爱情。侠盗集团很默契也很人性,默契在于惜字如金,常常一个眼神便心领神会,不少时候必须全神贯注才跟得上,很少无趣的对白,人性在于他们也有夫妻间的吵架和冷战,也有因为金子掉水里互相推卸责任的吵架。

成龙选取颇具技术含量的侠盗题材,在影片中选用了许多高科技的手段和工具,但成龙显然更看重敏捷身手和不要命精神,因此科技在片中并没未遭喧宾夺主。就像他在《成龙的特技》结尾所说:高科技很好,但我还是喜欢真功夫。当然,以成龙这把年纪在打斗的激烈程度上已难再攀高峰,看电影开头的时候,就很让观众担心。各种速滑,各种翻腾,观众都替他捏着一把汗。我们都能理解岁月压榨后的力不从心,毕竟他已年过半百,惟独成龙自己绝不服老,继续野心勃勃的挑战年轻的自己。轮滑、滑翔、仓库大战、丛林夺宝、火山跳伞,非要让我们目瞪口呆方肯罢休,电影对电影人来说,一定就是他们最大的心血,尤其是对这样一部大成本的电影。我们看到成龙真的很用心的在拍摄。每个镜头、每个动作都力求精彩和真实,都尽力做到完美。于是高潮一刻,他在晴空中倏的飞入银幕,犹如一个从天而降的救世主,为了终极目标拼死一搏。当他从几百米高的山壁翻滚而下,脖子扭曲,双脚脱臼,满脸伤痕累累,双目充血,眼神迷离,膝盖微颤着不支倒地,却仍执着的用尽残力搜寻铜首的影子,这是在华语影坛越来越稀缺的搏命精神的超凡诠释,也是成龙几十年辉煌的最佳揭秘:他知道观众要什么,而且他总会给我们更多。

这几年来,成龙有的言行在网上产生了负面影响,无论他个人生活如何,他在电影上诚意很足。他本来是一个武夫,通过自己拿命去打拼才有了今天的名誉。拼命就是他作为武夫的敬业精神,这种敬业也为并不英俊也不潇洒,甚至身高也不出众的他创造了奇迹:70年代,他的《醉拳》和《蛇形刁手》创造了70年代的高票房,要知道,当时去电影院观影的群众可不如今天这么普遍;80年代,他的《A计划》第一部、第二部,《警察故事》第一部、第二部都取得了当年香港票房的前三甲;90年代,他的《红番区》、《飞鹰计划》、《尖峰时刻》等更是让他从国内火到国外,闯进了好莱坞,成为扬名天下的Jackie Chan,00年代,他更是自导自演,《新警察故事》,《功夫之王》等票房一路飘红;2010年,《大兵小将》票房破亿,而2012年,这一次的《十二生肖》到目前还没有下线,却创造了7.6亿的票房神话。成龙大哥常对人说他读书不多,就是一介武夫,但是这个一介武夫却用自己拼搏的敬业精神为电影赢得了票房,在自己的领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十二生肖》充满了热闹的打斗场面,看得极其赏心悦目,但真正留在我心里的是成龙作为电影人敬业、拼命的精神。敬业才能做到优秀这是我看这部影片的最大感受,而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一名医生,作为一名肝病以及传染病治疗的专业医生,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天职,我们以一种尊敬的态度对待职业、以一个宗教徒一样虔诚的心灵对待岗位,态度决定一切,日本的邮政大臣野田圣子说过就算一生都要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工里最出色的人。是啊,洗厕所的水都能毫不犹豫的喝下去,可见厕所洗的是多么的光洁如新啊!36行,行行出状元,这是一种做事认真的态度,更是一种做事认真的习惯!毛主席说: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对于一名想追求卓越的医生而言,这些话很精干、很实在、也很有现实意义。成龙之所以能有今日的地位,我想,大多源于他工作中的拼命精神,他的真刀真枪。这一部同样如此。

电影结束的时候,我久久不愿离开,我听着片尾的音乐,看着演职人员的字幕在我眼前一点点呈现,回想着电影里的一幕幕,成龙大哥他真的老了,我们在影片中可以明显看出来他跳跃辗转的招牌动作已经没有当年那么灵活,没有当年的速度和当年的轻盈了,但是他的心,他的精气神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当年那个壮志雄心、叱咤风云的成龙。看着慢慢退却的人潮,我感觉鼻子一阵酸楚,有一股暖流像是要从鼻腔涌上眼睛,憋着没有让它冒出来。不是被最后的剧情所打动,总觉得,这样的成龙,或许见一次少一次。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忘记剧情,忘记今天的观影,所以请趁着我们现在年轻,去拼、去闯、去为自己打开一片天,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猴子之死——观影版悟空传有感


猴子之死——观影版悟空传有感

七夜娃娃

我是看的零点首映场。北京夜里的天还是很热,影院空调似乎出了问题,观影时间拖后了五分钟不说,ScreenX的影厅还十分有些热,可惜虽然听其他观众抱怨热 ,但自己并未太觉得出来,实在是因为,心有些冷。从看的过程到结尾到我回到家睡觉,整个人的知觉偏于茫然,我想:明天我写完游戏攻略就写个影评吧,我有许多话想说。

但今晨醒来,难过的感觉忽然溢于言表,我想,我不能先写攻略了,我得先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不然我会哭的。

你们知道我对《悟空传》的感情的。

这本书我从小读到大,就算没有100遍也至少有80遍了。阅读最密集的时候,是做它的舞台剧的时候,那时候年纪还小,但书加番外的每一句话,你随便提上句我能接下句 ,你随便说一句,我能大概给你快速的找到那一页。

无论是初版,还是修订版,我都有自己的感悟,或者说每一遍都有自己的感悟,大概很多读者都有类似的感受:觉得在书中读到了猴子的灵魂,读到了作者今何在的灵魂,同时,也读到了自己的灵魂。

诚然,我首先是《西游记》的迷妹,然后也是《大话》(西游)系列的热衷粉,最后,我能够客观欣赏甚至喜爱所有《西游记》相关的衍生作品,并且不敢说都看过,也是十之八九了。

我没有要喷的意思,真的。

在刚刚看完的时候,我心里有这样几个与自己的对话。

“是不是烂片?”——别,别这么说,它叫《悟空传》啊!

“那怎么评价呢?”——……也许是立意太浅了吧,毕竟太深刻不赚钱。

“你觉得像悟空传吗?”——……个别台词像。

但今天早上醒来,我觉得我何必骗自己呢,就像是很爱很爱一个人,明明他都错的离谱了,我却还在替他找借口,找什么呢?

其实归根到底就四个字:失望透顶。

很多人觉得,我会这么觉得,是因为我是《悟空传》的书粉,原著党,当然有理由这么觉得。

我扪心自问,这不是原因。

而是故事讲得,真的太烂了。真的。烂到根本对不起这些演员好看的的脸!对不起这么精良而宏大的特效。

当然,至于对不对得起《悟空传》这个Ip,我没啥资格评论,今何在自己的意思粉丝已经解读出来了“我儿子给我赚钱了,够了。”那对于作者来说,就不存在对不起的问题了。所以如果我上升到“对不起我们的灵魂”这种高度,估计会被说矫情死了吧。

但我真的想矫情一下。

我自幼喜欢阅读,虽谈不上博览群书,但也着实什么都读过不少。但能对我的个性成长造成很大影响的作品,其实并不许多,《悟空传》大概算是其一了。这书,黑暗的很,你偏要狠狠的读进去了,才会为他哭为他愤恨为他咬牙切齿为他痴迷。所以很多被我推荐的人,对我说:没看懂。我都理解。

但既然你要拍这个ip,然后你用作品告诉我“对不起,我没读懂”或者“对不起,我就看了看摘要”,那我不理解。

并且不接受。

下面的文字,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剧透,所以我在这先阐述下我的观点:

“演员阵容真不错,彭于晏的猴子人版的时候特别可爱,其他人也是男俊女美,场景不错,色调不错,可惜很多台词可能因为是原音,气氛差了很多。很多地方模仿周星驰的《西游》系列,还抄的不伦不类。最后,故事讲得非常糟糕,说他是《悟空传》那种的黑暗童话,他不是,说他弘扬真善美……好像也不是。整个感觉有点像当年那个只有人好看,剧情一塌糊涂的《画壁》。”

你们领会一下,然后不想被剧透就此关掉吧。

正题了。

这片子,开头还挺帅的,因为影厅的原因,还新鲜了一把,然后男女主角就出场了。紫霞说:“我看晚霞的时候从来不做任何事。”

哎嘿,是不是瞬间代入感十足?我当时都能感觉到看首映的这帮人包括我在内眼睛都亮了,然后就是猴子偷吃蟠桃,先欺负了一通巨灵神,竟然也是原著的梗,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后面基本跟原著就没啥关系了。

接下来你就神奇的发现:女主角紫霞的服装配色,至始至终,沿用的,朱茵版紫霞的配色,红白。是了,什么从紫霞中凝生出来的小仙女,一袭紫衣,没有的,不存在的。

算了,穿什么不重要。你看,我连二郎神超级喜欢紫霞,卷帘也超级喜欢紫霞这种事都能接受,我还接受不了你生贴大话西游服装配色这件事儿?

然后,你就会发现,故事发生在一座天庭魔法学院(???)……校长是个利欲熏心的女变态,阿紫是她闺女,可惜是个叛逆的主,因为叛逆,所以喜欢猴子。

故事瞬间就降格到:几个叛逆少年和迂腐家长作斗争。这个层级了。

我:???

接下来的故事,我真的不知道该拿啥语言给你们形容,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小孩要报仇,可惜没啥脑子就蛮干,校长又觉得“你个小X崽子就是特凶特厉害我得好好治你”,然后明明很简单就能解决的事儿,非搞出一大堆莫名其妙的事儿来,把其他孩子也都一起惹怒了。

他们打着打着架就落下凡间失去法力的片段看的我尴尬至极。然后四个人就小打小闹着在小磨难中站到了统一战线上,缔结了还挺坚固的感情(???年轻真好啊……)。然后天蓬就跟美丽的(爽妹子真心漂亮)根本不记得他的,也不知道为啥就被贬下凡的阿月,在凡间抽空尬谈了几天恋爱,还是那种看得人内心毫无波澜的恋爱。

你们知道的,原著里引得人泪如雨下的感情重头戏,一处是小白龙对唐僧,一处就是天蓬和阿月了。

“天蓬,你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吗?”

“知道,因为我扶起了我所爱的人。”

但这里面完全没有,你能看的点只有——哇!这对好养眼哦!哇哇哇!

没了。

然后猴子和阿紫也尬懵懂了几天,我们冰冷入水的二郎神君还“认”了个老娘。嗨~你们都知道的,杨戬她麻麻是个神仙,私通凡人被压山下了嘛~明明跟猴子一样都是最有理由反的人,然而鬼知道他明明有一颗坚硬的心,却十分的逆来顺受……

大boss怎么能让你们过幸福生活呢?当然得派人下来抓你们。

好嘛……你抓就抓啊,他们没仙力,根本无力还手啊,然后,boss就把无辜人类全杀了- -。

感觉编剧就差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推动剧情了,所以我不这么做,主角们怎么生气啊,没有别的理由了。

因为已经跟主角们的情绪脱节太久了……看着横尸遍庙,我的内心还是毫无波澜……唯一有波澜的,是人之常情的那点,卷帘要死了,紫霞看着他想保护的孩子的尸体告诉他:“孩子很好。”

之后大家就被抓回去了嘛~然后杨戬就忽然倒戈了,劝阿紫去杀猴子。

嗯,是这样的,这一段完全是原著照搬过来的,我看原著的时候几乎看一遍哭一遍,我脑子里是有画面的。

倪妮这段其实演的不错的,可以剧情放在这太突兀了。

然后如果没看过原著的人,即搞不清为啥猴子还不死,也搞不懂为啥紫霞说这么几句他就死了。反正我妈我爸坐边上一脸懵逼,回头问我,我想着一下也解释不清啊,我怎么给他们解释孙悟空不属六界之内,有颗不死心,只要心中还有活的欲望就永远不会死这件事呢?

然后我就没解释,我说看完再说……

之后这一段更诡异,菩提祖师复活孙悟空,跟他说:你还没找到你自己的力量。

我心说:你敢说你的力量就是爱我现在起来就走人。

得了,他是没说,而且是到全剧终都没说,于是谁都不知道孙悟空真正的力量到底是啥……

我:???

猴子上天打小兵这一段,简直了,让人分分钟想丢鸡蛋。

《小刀会序曲》一响起来我脑仁都疼,怎么着?这首歌叫《大圣归来》吗?你拍的是《大话》系列吗??孙悟空出场必须得这首曲子???看大话西游大家觉得特燃,看西游系列毕竟是大话的延续可以接受,看《大圣归来》也觉得还可以,合适,毕竟是动画片。

那你跟人家有啥关系啊???自己听着不腻歪?想不出别的了?

然后猴子的扮相就别说了,丑不丑的也就算了,根本就是《西游》孙悟空的复刻版。这也就算了,是不是孙悟空都得学《西游》里四脚着陆跑?是不是都得学《西游》里打架得靠咬?

导演,您老先生到底拍的是《悟空传》还是《大话悟空》啊?

接下来就更尬了……紫霞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反了,然后就被她妈杀了。又是那种强行死,就感觉编剧觉得猴子愤怒的铺垫不够,女主必须死。

哦,然后最无解的地方来了……猴子吻了死去的紫霞。

真的,我真的不想说原著里孙悟空根本不懂情之一字,他的心是与常人不同的,这点阿月说过他。

“这位便是齐天大圣吧?”阿月说,“听说你是石中所生,人的心事,只怕与你心不同。你也许少了其中一窍。”

猴子当时很生气啊,猴子说:你骂我缺心眼。

所以他也许是觉得紫霞对他与众不同,但他不懂。

但看到这,难道我还要纠结这是不是原著吗?不必了吧。但我只一句话:

“谢谢,不好意思,《西游》降魔篇最后唐僧吻了死去的段小姐。”

不用模仿成这样吧?

而且降魔篇节奏非常好,段小姐死去后,唐僧直接就悟了,反败为胜。

但我们的《悟空传》并不,小猴子抱着阿紫可劲儿哭了半天呢,耗太久让天蓬直接被打死了……

额……

死的真冤啊。

之后猴子跟二郎神对打我们没听懂什么二郎神就是天地之力这玩意没关系,到这了我们还在意这些吗?

然后二郎神不杀猴子是因为感受到了紫霞,清醒了过来。

这女主角演的真值啊……对剧情贼有推动意义(手动呵呵)

嗯,二郎神和猴子联手一直是我多年的夙愿,行吧,我就不吐槽了。

但一招毙命,等一下,boss,你变个身就为了摆个造型啊?伸手挡一下都不挡的哦?特效钱不够了???

影片演到最后了,还强行往上贴台词,那句:“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不在乎结局。”

对不起,我因尴尬癌不治身亡了。

终于,全剧终了。

屏幕上忽然出现了《悟空传》最经典那段话: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我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

我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嗯,导演你知道这话在原著里是唐僧的台词吗……你的作品里全程都没出现这个人物呢……写这么一段干啥啊。作为众生,我没太明白你的意思,其他三句就更别提了。

我几乎是逃出放映厅的,我昨儿不太能接受那个“逃”的心境,今天睡醒了忽然理解了。

——真的受不了了。

我没啥想要对话导演的,因为我觉得导演可能当观众都是傻X。我也没啥想要对话原作者的,我当年曾参加过他的讲座,见到本人的时候激动无比,也曾写过关于悟空传的东西,他来看过,我恨不得全天下都宣扬一遍。我今天不是小孩子了,岁月是个可怕的东西,确实能磨去人心里的许多棱角,我理解钱的力量,所以也理解作者本人愿意让人来“糟蹋”(也许有人觉得这个词过分了,所以我加个引号)自己注满灵魂的作品的心理活动。

我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也知道我真的不是啥脑残粉,单纯的就事论事。别人骂降魔篇的时候我会替作品讲话,骂伏魔篇的时候我也会替作品讲话,骂《万万没想到》的时候我还是会替作品说话,讲真,就连人家骂《三大白骨精》我都能说出它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艺术作品嘛,就是观众和创作者灵魂的沟通,有共鸣了,就读的懂。

但至少,创作者自己得是通的对不对?

我真的一点都没要求要拍原著,真的,我只是希望至少能拍出原著的精神和精髓。猴子的叛逆也许有想要真正自由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神仙是一座大山,凭什么,凭什么“神仙无法管束的,都是妖”?凭什么?

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见狂骄!

花果山,什么时候才能重新长出花果来?不过,种子已经撒遍天下了。

是了,作为书迷的我们,作为感觉和作者和那只猴子和小白龙、紫霞、八戒、唐僧产生了灵魂共鸣的我们,正是那些种子啊!

我们在努力的想要发芽,想要不忘初心,不负初心。

在所以不公面前据理力争,不出卖灵魂,不负自己。

但这部电影,是什么呢?

太浅了。

太浅了。

浅的就像一部最最普通的白花钱的商业片。

更像是一把刀,在试图将那些精神分割到商业和金钱背后。笑着对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说:看!这就是悟空传的猴子

不。你不是。

你闭嘴。

我真的很努力的去找优异点了,演员很赞,特效也不错。

但故事,真的太糟糕了。

大概是近年来所有西游题材影视作品糟糕之最了。

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真的《悟空传》登上大荧幕。

如果没有,就请不要再拍了吧……

在修订版中,猴子真的死了,没有再活过来,但在初版中,那只欲望的小虫子,让他重新萌芽上路。但我都不在意了,真的,他的精神一直都在啊。

那就请不要杀了他最后的精神吧。

至少,留一点叛逆的梦给我们吧。

天若压我,劈开那天,地若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愿岁月安好,愿你我猴心不死。

观《十二人审判》有感


观《十二人审判》有感

01

社会上发生了一件富二代谋杀亲生父亲的案件,案件还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一所大学里的法学院将这次案件作为补考考核的内容,邀请补考学生的十二位亲属进行了一场富二代是否有罪的模拟法庭。

从一开始只有一个人认为富二代无罪,到后来,随着他们对证据的抽丝剥茧,还原了事件的真相,所有人举手表决都认为富二代无罪。这场模拟法庭的结果也影响了受理案件法庭的审判,最终拯救了一个无辜青年的生命。

电影一开始就告诉观众,这所大学里的法学院学生学习的是西法,不同于中国的大陆法系,给整部电影后面进行模拟法庭奠定了基础。

西方的陪审员制度,早已诟病许久,包括美国也拍过反思陪审员制度的电影对这一国家公器予以严肃的讽刺。

没有错,陪审员制度很民主,让每一人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就像《十二公民》中的十二个各行各业的家属,不在意你的出身,不在意你的教育程度,每一个人都有平等发言的机会,任何人都可以在这次案件发表自己的意见,很公平,公开,公正。

法是理性的,一切以证据为依据(当然这种制度也有漏洞),但人是感性的,人有自己的想法、价值观和生活经验。这些都将成为左右你选择的因素。

电影中的10号先生,是一个有外地人歧视的老大爷。先是对农民的素质大加指摘,后来又对河南人开炮。他总是插话,而且嗓门极大,只要这一个人开始说话,我就皱眉。

2号先生也是个急性子,十分坚定富二代有罪,他总是宣称,孩子就应该孝敬老人,杀了亲生父亲的富二代该死,天理难容。

原来,10号先生寄希望于儿子有出息,可是儿子却半只脚踏进民工的圈子,他声泪俱下,说谁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个民工啊。因为这个原因,10号先生对农民和河南人就很有偏见。

2号先生和儿子产生过矛盾,儿子曾失手将他推倒在地,跑出家,消失了六年,于是这位父亲主观地自己的遗憾和愤怒,代入了这场法庭。

02

两个坚决认为富二代有罪的人,都是因为他们自己生活中,和儿子的关系上,出现过矛盾和问题,于是他们坚决地让自己相信富二代是有罪的,即使证据被一个个推翻,他们也置若罔闻,不愿承认。

他们说,干嘛呀,证明不明摆着吗?就一场模拟法庭至于吗?赶紧完事,回家!

没错,这是一场模拟法庭,但如果这就是一场正式的法庭,那么意味着你的一票否决将杀死一个年轻人。

“这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事,这就是我投无罪的原因。”电影开始,十二个人里十一个人投了有罪票,只有8号先生投了无罪票。

“即使你觉得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确定的,但是往往那真相就隐藏在那百分之一里”。

其他人觉得8号先生太较真了,这就是一场补考考核,我们在这里说的话一点不会起作用,你这是在浪费时间,你知道吗?

八号先生不以为然,他反复强调,虽然我们在这里的讨论是私人的,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几个人要决定的是一个人的命。如果我们不好好进行讨论,不把证据重新梳理就草率一举。如果判错了怎么办。你举手容易,那人就进去了,真凶就逍遥法外了,这还是私人的事吗?

在我们国家,审判都有法官和律师来负责,我们是旁观者,最多发表些舆论。如果在将来我们的公民真的有机会参与到刑事案件中去,那我们的公民真的有那种能力,最基本的,有那种意识去严肃地看待这些事情吗?

法律是严肃的,容不得一丝的错漏,在法律里就得有这种较真的劲头,因为这是法,不是人情。如果人情,如果占理就能解决问题的话,又为什么要制定法律呢?就因为人类是感性的,是

无法较真到底的,所以才要制定一个凌驾于人类意志之上的统一标准,条理细致的规范来弥补人类的不完美。

这就是法存在的真正意义。

《十二公民》与其是让我们欣赏享受了一场案件被破解推理的过程,还不如说是重申了法律的权威和对待法,对待审判的态度。法不只关乎于律师和法官,也是我们每一个国家公器下的普通人的权益所在。

03

这部电影当然也有容易引发争论的部分,那就是整部电影里,十二个公民里,没有女性。

我不想上纲上线,说这部电影歧视女性,不让女性参与到国家权利的决策当中,我更愿意相信编剧只是出于自己的考虑,没有让女性出现在这十二个人里。

这十二人代表了社会上十二个阶层,职业的人,有司机(2号先生)、房地产老板、急诊科医生、小卖部店主、检察官(八号先生)、经历文革批斗的老人、收租子的包租公(10号先生)、保安(河南农村出身)、保险员、学校方面的组织人,还有两个未知。

为了增加电影的冲突性,编剧安排了好几场争斗,爆粗口,动手,动刀子,显然这里面不太适合出现女性,加上这十二人的经历,也不适合让他们里面出现女性,所以我宁愿相信编剧是出于这些那些的原因,不让女性参与其中。

有情怀,有态度,有感性和理性的交锋,有人间冷暖和温情的碰撞,还有国内大咖间的飙戏,你还不去看看吗?

观《十二生肖》有感2


《十二生肖》观后感2

影片讲述由成龙饰演的赏金猎人Jackie,为了领取国际文物贩子开出的巨额奖金,带着他的一票高手伙伴们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下落,最终转而帮助中方,全力挽救国宝,将寻回的兽首归还中国的故事。

成龙的《十二生肖》是作为今年首部确定与IMAX合作的华语电影,也的确依然是延续了他以往电影的极限动作风格,枪火追逐、山地落伞、盘路追车、滑梯缠斗、多角度爆破等精彩场面。但大哥的巅峰时刻已然过去,爱国主义情怀的情节设计,显得略显无力;明显感觉到大哥的苦心,好比让传统的中国人,穿西方人的衣服。科技感趋于强烈,明显感觉大哥想把中国电影往好莱坞方向牵引,显然靠他一人之力还不够。观众关注的是视觉冲击力的呈现,是一种爽的感觉。大哥一向推崇实景拍摄,实打实拍,大部分情况下不用替身,这是比较牛逼的地方。幕后花絮里,介绍大哥拍风洞、火山爆发和古堡的戏,其实还是很给力的。真正回归到影片当中,观众是不会关注电影拍摄背后的故事有多牛逼,投射在观众眼球上的画面,视觉的冲击力、情节设计,人物形象构成的观众评判依据。

说到人物,觉得一直以来,在大哥的电影里,大部分的笑点、重点都在他一个人身上,对于其他配角,小人物,印象并不深刻。这部片子里,我记得的,只是张蓝心的大长腿、打戏,有点变形金刚味道的轮滑衣,他跟法国狗的笑料,海盗李宗盛的猥琐和装傻,还有最后吴彦祖跟舒淇的彩蛋。几个侠盗的线索,在影片中交代的有点零散。我发现好的片子往往都不按常理出牌,会真实的呈现人性的多面性。当成龙在权衡的时候,一切以爱国为主,因此牺牲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淡化了故事主线,牺牲了张蓝心和权相宇的感情线索,只留下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桥段。我倒觉得作为成龙饰演的赏金猎人角色,应该更多真实展现他作为凡人、小人物的一面,他没有私欲?没有思想斗争?爱国还是稍微主旋律了些,一旦影片调性确定,人物形象必然不能做到饱满,很多东西是和主旋律相违背的。

虽然说达到巅峰状态后再想超越很难,但是大哥也的确在努力能去超越自己,极力给观众呈现大片带来的科技感,刺激感,实际效果在观众眼里似乎只是轻描淡写了一笔。不过,还是值得去影院放松消遣一下,有刺激,有笑料,有精彩打斗场面,怎么说,从计划到拍摄,前后也五六年之久。此处仅为个人拙见,一千个人眼里还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不是。所谓,枪打出头鸟,最先尝试的、开路者角色,必然受到各种评判标准,后人才能扬长避短,把前人拍在沙滩上。2012年首部与IMAX合作的华语电影,无关乎情节设置,冲着大哥的一片苦心,还是可以一看的。

观《二十二》有感:尔是尔


尔是尔

——观《二十二》有感

高一(5)班 梁俊瑜

中午刷微信的时候就被《二十二》刷屏了,无论是朋友圈还是公众号。心下微愣,哦,原来那个片子上映了啊。

不为赴约,也不为所谓情怀,只是想看,于是就一人去了。

到电影院的时候它已经开始几分钟了,刚坐下便从屏幕那方传来一句略带哭腔的“不说了不说了说了不舒服”。怀揣着一份迟到者的羞愧,我默不作声地观看了这个如我一般静默的纪录片。

纪录片始于葬礼(很遗憾因迟到而没看到),亦止于葬礼,中间用朴实无华的镜头客观地拉近了一群老奶奶的生活。这群老奶奶便是在日本侵华战争的八年间被迫沦为日军的性奴隶,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慰安妇。然而在片中我们能看到与儿孙同坐门前阶的她们,同姊妹畅快打天九的她们,独自拄杖走过夕阳西下的她们,或是话语轻快却眼泛闪光的她们。这都是一呼一吸间最真实最有血有肉的她们。

可以说,这是一部与我想象大相径庭的片子。在片子结束之前我心里仍肆虐攀爬着一条藤蔓,一条名为“卖惨”的藤蔓。我理所当然也毫不理亏地揣测,这片子或是抓拍老人的凄惨生活,或是将老人被迫(这是重点)当做“慰安妇”的过程加以撕心裂肺的控诉,亦或是一些故意摆拍的凄惨万年图拼凑而成(故意把画面调暗、给最邋遢脏乱的地方特写……)。毕竟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件事赢得更高的关注度,我又理所当然地想。

但没有,我所预料的皆无在这个影片之中出现。全片可以称得上温和乃至于克制,没有什么快节奏的镜头,也没有所谓的故事。只是纯粹得不能再纯粹的对话,几个老人的晚年生活。像那坐在老榕树底下时有时无地摇着折扇的老爷爷在给村里的稚童讲那老一辈的故事。他捋捋花白的胡子,随意地合上早在世俗中沉浮而变得浑浊的双瞳,摇晃着自己本来就不茂密的头发。

他说,曾经东方有一条巨龙,它沉睡了几乎半个世纪。在沉睡期间,百姓流离失所,国不成国,家不像家。无论是男丁妇女还是童稚大部分都被敌人摧残,死的死,伤的伤,逃亡的逃亡。所幸战争终于迎来了曙光,沉睡的巨龙之魂终于苏醒!

他说,可惜在后来,百姓在战争中的合法权益并没有被满足,就连索取的最简单的承认与道歉也没有。

他说,这段历史就像他手中的折扇,里面写满了几十万人的名字,可是总有人妄想将这名为“历史”的扇子一把合上。而我们不能,也不允许!我们将其铭记不是为了记恨,而是警醒,更是想要讨回那句拖欠了几十年的道歉。

他还说,你是你,我是我,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只取其一。所有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都不能够被当作风中沙或梦里花遗忘。忘记历史,便是背叛自己。

其实令我惊讶的是,片子里有很多的留白片段,阴雨天气是片子里最多出现的,当然也有风暖日丽的时候。无论是暴雨亦或天晴都没有出现背景音乐,只有微小却密得渗人的雨落声,亦或是恢胎旷荡的野外里传来的几声鸟啼。

画面是静止的,世界是辽阔的,可镜头里外的人都是渺小而孤独的。

不是林语堂先生所说那般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的孤独。而是在万籁俱寂的旷野中你却偏偏自欺欺人地为那未留痕迹的飞鸟笑弯了腰的孤独。

无论是什么影片,我最害怕看到留白的片段,因为留白代表无,而无便代表无尽,是无尽的喜,亦是无尽的悲。不动声色的哀愁总比抢天呼地的悲伤要更胜一筹,也最能扣人心弦,扼人喉头。

由眀到暗,又由暗至明;由清晰到模糊,又由模糊至清晰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景色与人物的交替在我看来便是生活最明了的写照。人与物在这世间皆是一个偶然的存在,来自偶然,归向偶然。几十年的岁月在这影片看来似是在弹指一挥间,一朵花的开放至凋零大概也就这么长。

老人脸上缄默不语的皱纹与那娇媚动人的青山在我眼前交错重叠,恍惚间似看见一位挎着竹篮的少女,穿着一条早已洗得掉色的蓝色长裙,双脚踢踏地蹦着跳着,身后的麻花像尾巴一样相随。灵活的影子在地上描绘作画,洒了一路青春的气息。我大胆地揣摩,她张合着的双唇许是说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吧?

一晃数十年,我不知那掌船的艄公是否更添风霜,亦不知那村头的阿婆是否早已儿孙满堂,我只知当年那个青春飞扬的少女已经老了,渐渐地也不可逆转地老成了个影子。

可那娇媚的青山在无数次的冬去春来中却仍不褪色,一如当年……可不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亦如生活,多少成败是非转头空。

当然,这个片子并没有尖锐而全面地去讲解“慰安妇”到底是什么,也没有捏造当年的她们晚年有多凄惨,心里有多怨恨。更多的只是展现了她们真实的晚年生活,记录了一段铁板钉钉却被局中局外人选择了遗弃的被视为耻辱的历史。

因为这种耻辱感,也正因为这种遮遮掩掩,才造成了更多人对“慰安妇”的误解甚至曲解。于是有人闭口不谈,有人嘲笑辱骂,更有人恨不得将其的存在抹杀。

于是你不得不承认,那句“善的对立面似乎并不是邪恶,而是无知,邪恶只是它的附属品”有多么的正确。

你无法和三季者争论出一年到底三季还是四季,在这场争论中,你们很难分出高下,这无关善恶,也无关对错。三季者春生秋亡,在他或他祖辈的认知中从未出现冬季,正因无所知和无自知,他们固执己见并视为圭臬。因此当下最好的方法并非争论,而且打破他们对无知的沉迷。

可是没有,至少……并没有人主动想过要了解这段“耻辱”,更没有人想要去洗刷这份愚昧,毕竟这份愚昧来得沉重,它死死地扣上了一把名为“无自知”的已经锈掉的铁锁。

其实也不是没人发声,可是他们却无心成了那递刀的帮凶,那大概是一种眼巴巴看着天空逐渐降下夜幕却无计可施的无可奈何。所以渐渐的,大家都默契地三缄其口,试图以时间冲淡一切。

可万幸的是,还有人在咬牙坚持,还有人在砥砺前行,他们没有放弃这段历史,也没有认命将其埋没。于是有了《三十二》、《二十二》、《鬼乡》,有了星星点点对历史的尊敬。

其实《二十二》能面世要感谢纪录片团队没有用功利心去面对她们,没有因为经费问题而放弃,更没有因为题材不大被认可而从此缄口不提。还有默默参与众筹的一众民众,这个纪录片能上映离不开他们的慷慨解囊。

同时,最最要感谢的是那些明明受尽了生活的苦却仍一心向善,用力而认真乐观地活着的酷奶奶。她们呀,从来都没有做生活的懦夫;她们呀,从来被没有放弃生活,也没有被生活放弃。

我每每想起这些微小而不可忽视的存在,心头都会像被小猫幼崽用还没长爪子的小肉垫一下一下的挑拨着,柔柔的,痒痒的。

奶奶们是夹缝中摇摇欲坠却一直茁壮生长的小草,在她们眼里,烈日是温柔的,暴雨是可爱的,就连那风都是捏造的。

(此处理应有张剧照——在狭缝中摇曳的小草,可惜我没有找到,也没有拍……)

每每想起那个镜头我都会想起另一群人,那群在探访中认识的老人。他们和奶奶们一样,扛过战争,也熬过文革。在每次恰巧谈及这个话题之时,我都会有所忌讳地避开,内心细腻的他们这时总会把双眼眯成一条细缝,像树皮一样皱巴巴却不乏力量的大掌会拍拍我的肩,反过来开导我一切都过去了,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乃至未来都在一点一点悄悄地攒着劲儿变好,他们现在都过得很幸福很满足。

很多人跋千山涉万水甚至散尽家财只为过上一个好日子,殊不知这世上从来便没有既定的“好日子”,只有一步一脚印笨拙却踏实地去把日子过好。

俗世间每个微如芥子的存在都是有灵性的,那朵西子湖畔的素白芙蕖,那剪俯视人间的冷月,那块冷眼相看人间离合的门前阶,那场落满离人苑的大雪,那村头村尾乱窜的大黄狗,那迂回巷子里卖糖人的老奶奶,都是这世上微小而无可替代的存在。活着,也已成了令人庆幸的事。

你还是你,无论在你身边以不同姿态存在的形形色色的过客最后成了饭粘子还是白月光,蚊子血亦或是朱砂痣,你都是这个世界不可复制的你。

漂亮善良而勇敢地活着,这是《二十二》教会我的。

希望看到我这篇文章的你们也能抽出时间去影院看看它,在《二十二》仍未变为《零》的此刻。

后记:

写这篇文的时候是在公交912的末班车上,刚走下一位金发的纹身小哥哥,他临走前微微鞠了个躬向司机道了个谢。我心里当场被什么塞得满当当的,我想啊,他们之间一定发生了什么有爱的故事。窗外的城市陌生又冰冷,商店的灯光为这个早该沉睡的城市镀上一层亮蹭蹭的金光,而小哥早已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进了这片厚泽的土地,独自一人,却不失优雅。

生活也就是由这些小幸福拼凑而成,当你用心且用力地去生活时,连狂风暴雨也是温柔的。?(写于2017.08.15,码于2017.08.22)

【龙益得老师评曰】在编辑这篇文章时,看到一个资料,我国现在知道的还活在世上的慰安妇只有8人了。

这一个月,生活在农村,听说到的和看到的生命结束,有好几个,刚刚回安乡时,7月29日,同学的父亲重病,几天后去世;去南岳衡山回来的当天晚上,同学林正和走了,才五十四岁;前天去看望姑妈,中午听到鞭炮响,刘世龙同学的妈妈去世,92岁;今天我想做完七月半仪式后回顺德,烧包时两次见到一炷青烟在禾场游走(我要烧六个包,弟媳说要帮她写八个包,一大堆),妹妹说,今天有个老人赴水自杀,组织一些人明天要去吊唁——老人在老去,农村人口一天天在减少。

生活还得继续,你是你,我是我。走了的,一去永不回头,留下的,还得继续生活。悲伤的人,就是生活得非常好,也悲伤;性格快乐的人,承受了再大的排击,过后也是快乐的。

你的故事,我不懂,我的心情,你也难以了解——但生活还是在继续,只要我们是一个起码的人,就能知道别人的感受:己,人也,彼亦人也,推己可以及人,通过自己可以了解别人,但别人的故事,你真的懂了么?

不管怎么样,你还是你。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观十二只猴子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十二只猴子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