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三国读后感 > 地图 > 三国读后感

三国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8 来源:互联网

三国史话《黄巾》读后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三国史话《黄巾》读后感》,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三国史话《黄巾》读后感

文/曲悦秋华

昨天看吕思勉三国史话里的《黄巾》一节,文末的一段话很有意思,讲到张角等人的道术,把老子的5000文当成咒语来念,不管含义合不合,念的人懂不懂,反正拿来为己所用,把老子当成了他们的始祖,老子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这干人利用,成了装神弄鬼的招牌。

前些天和朋友一起吃饭,酒足饭饱之后,他说他是很不欣赏中国文化的,孔子的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非常不好的。朋友还说他最欣赏春秋战国,那时的文化氛围很开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那个时候孔子混得并不如意。我表达我的观点:那时中国并没有大一统,每一个国家情形不同,且每一个国王的治国理念也不一,所以选择不同的学术思想为治国的方略。但到了中国实现大一统,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在他们看来百花齐放那就是乱了套,恐怕是不会被允许的,他们更希望统一民众的思想,而这时,孔子的学说可能是最适合统治阶级拿来用的。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在严密的统治之下,也许物质财富会增长,但不必然的会带来学术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就以当前而论,大凡我们要获得某一种学历,是必然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之类与意识形态相关的课程的,这就好似一个生产线,生产同样的商品,要期待在这样的商品里面出现几个大师,那恐怕是基因突变造成的,且还要在成长过程当中没有受到扼杀,这显然是小概率的事情。

美国人对这种文化的特性,恐怕也是有所害怕的:一来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二来体现了政府强大的动员和管控能力,三来体现了有强大耐受力的国民性。这既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却也成了我们的悲哀之处。所以从物质层面来讲,时下也许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但是从文化层面来讲,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时代,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而孔子的学说,除了在中学的时候读过几篇论语的课文,实在是完全没有了解的,所以孔子的思想到底为何,我相信他和我一样是不了解的,但我想一部传世经典,历经几千年而不衰,且作为一个有大胸怀大作为的圣人,他所图的该当是为了大多数人的福祉,而后人为了政治的需要,为了自己利益的需要,只取它的某些论述当术来用,反正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也没有辨别的能力、更有甚者被剥夺了辨别的能力,也就受着愚弄,这正如张角拿着老子的5000言来掩人耳目。这实在不是圣人们著书立说的本意。

所以著书立说,别人吸收了什么,实在不是著书立说者所能左右的,有一部分人往好的方面用,有一部分人往坏的方面用,更多的是好的也用一点坏的也用一点,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良善知理,要是那样的话,孔子也就用不着那样一辈子苦口婆心了。老子的道德经,我倒是看过,明明的一套好理论,正在用可谓人生进退的智慧,反着用正是可以制人的谋略。

昨天有位友人说:看你的朋友圈,每天过得都像诗一样。我回应她:我只发了美的东西,还有一些不那么美的东西是被我抹去了,朋友圈里负能量的东西已经太多了,并不差我一个。流连于那些负面的新闻,实在是没有必要的,有时候还会起到反作用。比如,加拿大近期将大麻合法化了,新闻上多有对这个事情进行鞭挞的,也多有朋友转发的,可是转发的越多,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反倒引起了好奇,觉得吸大麻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且并不是什么恶行。所以对孩子来说,不去传播这个新闻反倒是好事情,因此我们又何必去转发这样的新闻呢?

总而言之,人类社会,真正会犯法的都是懂法律的,真正会干坏事的都是有知识的,正如福耀玻璃曹德旺所说:中国民众不坏,中国坏就坏的精英。而在前几天的《今日关注》节目里,说到美国人的蛮横狡诈,专家还说了一句话:美国老百姓还是比较朴素的。从中也可见美国的坏也是和老百姓无关的,一样是坏在了精英阶层。

老子写了5000文的道德经,白居易作诗笑话他:

言者不如知者默,

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

缘何自著五千文?

历史上说老子是被限制通关,不得已用这5000文作为通关的门票,以老子的智慧,或许老子是真的遇到什么阻碍了,而阻碍他的人,定是识货的,既然识货,当然也是精英阶层了。

明白了这些,有遇到所谓的精英阶层拿捏着身份夸夸其谈时,心里一点也不觉得有多牛气的,反倒是觉得可笑的,因为真正有道德的精英,该是朴素的。我虽不是精英,但感觉自己也挺朴素的,一个真正的精英,难道连我都不如吗?显然,这也是小概率的事情。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中国史话读后感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的战场,近在咫尺虎视眈眈的敌人;生命渺小的希望;无边无际的寂寞;渺茫的希望······这就是《中国史话》带给我的震撼。

这个纪录片讲的是中国一些杰出人物和重要事迹。从孔子的儒家思想到老子,孟子《道德经》,从无数战争后演变出来的七大强国,宋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和齐国,从中引发出无限的战争。

《中国史话》这部影片中讲到钱币的诞生,最为著名的便是周王的青铜器——刀钱。我对这钱币有不同感想。钱币作为一种货物交换的中介,是能提够体现出这国家的强大与否。但是在与宋国的战争中,王却将自己。自己国家的货币交换出去,以表示停战。对此,我为秦国感到悲哀。其次,我最为欣赏伍子胥,我认为伍子胥是一个忠于国家的人,也一个非常懂得兵法人。

公年613年,楚国开拓江流,扫遍诸侯,成为第一大国。当时,伍子胥父亲被楚国所害。自己加入吴国想为父亲报仇,在楚国来袭的时候,和孙吴斌一起抵御楚国。于是爆发了举世闻名的柏举之战,以3万雄兵战胜30万雄兵。我喜欢伍子胥,伍子胥的志向非常远大,但并不是好高骛远。他的聪明才智并非常人所及。我对他非常敬佩。而且,他的爱国之心丝毫不弱于屈原。在勾践打上吴国时,伍子胥是提醒过吴王的。后面自杀,对于伍子胥自杀一事,我非常惋惜他,且非常痛恨吴王不识俊杰。

生活中我们也要像伍子胥一样,给建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学习吴王的识俊杰。但不要学习吴王的盲目判断。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中国史话》这一影片包含了无数的精华与内涵,让人回味无穷。(俞文昊)

阿拉伯帝国(世界帝国史话) 读后感(3)篇


阿拉伯帝国(世界帝国史话) 读后感 第(1)篇

凡人皆有一死,凡人皆需侍奉。阿拉伯帝国的帝国,并不准确,应为伊斯兰神国。立国开始就不统一,靠与原政权的中下统治阶级合作,打倒原高层,才有狂飙突进的扩张速度,换汤不换药,各地长期分裂独立的,哈里发的统治只有都城附近,就算短期征讨边地成功,旋即新的分裂,官僚体系离心力极大,继承了原拜占庭和波斯的军区制,唐朝藩镇的强化版,连文武百官都是首席大臣任命。所以,今天在首都是忠心耿耿的总督,明天到辖地就成土皇帝,导致后续波斯人柏柏尔人突厥人库尔德人等走马灯的建立一个个国家,这些二级王国也是哈里发帝国的中级版,被底下部将家族部落各种顶替。此外,多种教义血腥对抗,一直从立国开始到现在,比西方的宗教对抗还长久酷烈,但是本质还是为了世俗利益,宗教大义只是意识形态道德制高点而已。本质上500年所谓的璀璨文明是属于上层奴隶主的,下层的百姓奴隶享受不到,被压迫的各族也是,反而在表面大一统的情况下,中央政权的无能,又在神学旗帜下要求统一,权力走马灯似的更替,持续不断的战争,让整个地区的人民饱受灾难。也许,在当时人眼中,和平才是异常,战争,圣战才是常态,反正人间不值得的,只是天堂列车的候车厅,人间还有麦加麦地那等4个天堂之门,其实呢,历史学家用多华丽的辞藻去歌颂描述哈里发帝国的兴奋,反正没数据,没统计方式,让个诗人有文化人来国有乾隆谷不生虫来写,都是好的。但是现实世界越幸福,宗教生活越简单或不受重视,越是虔诚的,越是人间困苦。最后,从源头上看,很多历史事件是存在逻辑混乱的,是被篡改过的。从作者上看,这本书的作者立场不公正,有些地方写得不妥。从内容上看,这本书边幅有效,多是王朝兴替教派冲突的,除了穆罕默德创教时详细点,后续帝国时代就仅能了解整个地区的脉络了,甚至到了后期每个短命王朝还没有。需要看很多书来充实这段内容。

阿拉伯帝国(世界帝国史话) 读后感 第(2)篇

一部通俗易懂的阿拉伯通史.看完后对阿拉伯人与穆斯林对东面方文化,科学,艺术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阿拉伯帝国的兴哀与西方罗马帝国、东方中华帝国各朝代的兴哀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内部的腐化、纷争,外敌的入侵。而两者互为表里。

   再次,阿拉伯民族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其本质上是权力与利益的关系。阿拉伯人创造了伊斯兰教,其目的是为了统一各部族,减少纷争,维护和平,这促进了阿拉伯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强大,也为阿拉伯民族的对外扩张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将伊斯兰教扩散到世界各地。与此同时,阿拉伯最高统治者作为伊斯兰教的领袖,用政治权力来维护宗教的神圣性也是维护自身权力地位合法性。但是统一后的阿拉伯帝国所实行的分封制度给予了各地过大的自主权,缺乏对地方首领有效的制约制度,地方在强大的同时,分裂危机就不可避免。缺乏自上而下的集权制度。所以,同西方的基督教、东方的佛道教一样,宗教作为政治权力的外衣,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秩序机及自身利益的工具。

  最后,阿拉伯帝国的兴衰史亦反映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民族的融合与斗争。这与东方游牧民族与和中华农耕民族的斗争及融合也是相同的模式。欧洲游牧民族的东征,突厥人与蒙古人的西征在征服了阿拉伯人的同时,被灿烂发达的阿拉伯文化及伊斯兰礼教所臣服,成为了伊斯兰教延续与扩张的旗手。同时,东方的蒙古人、女真人等民族在对中原王朝的征伐中,也不断的学习,吸收中原农耕民族的儒家文化与礼制,丰富了农耕民族及文明的内涵。

阿拉伯帝国(世界帝国史话) 读后感 第(3)篇

今日读完。

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东西文明的集大成者,为世界保留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果。帝国已去,而留下的两大遗产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至今影响着当今世界的发展。

在阿拉伯帝国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有三个文明中心,伊拉克的巴格达,埃及的开罗,西班牙的科尔瓦多。这些文明中心,有澡堂,有大学,有学校,有图书馆,有路灯,文明程度不亚于现在许多地方。只是那种文明,更多建立在战争掠夺和奴役奴隶劳动的基础上。

阿拉伯人与多民族通婚,也重用有才能的奴隶,有奴隶做了地方总督,有奴隶最后一方称王。

阿拉伯人战争失败的地方,最后却是伊斯兰教胜利的地方。这种奇特现象说明了伊斯兰教是年轻的富有活力的宗教。也说明精神、文化力量的强大和长久。

现代人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才能团结一致,共同保护合理开发共同享用地球这颗蓝色的行星?

世界帝国史话 奥斯曼帝国读后感800字(3)篇


世界帝国史话 奥斯曼帝国读后感800字 第(1)篇

奥斯曼帝国在如此复杂的民族宗教环境下屹立不倒六百余年真是个奇迹。公元七世纪始,突厥人被巨唐逐渐赶到中亚,伊朗高原,为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甘效犬马,后又被蒙古人驱赶到小亚细亚,在一片和君士坦丁帝国接壤的土地上谋得一小块封地,开始惨淡经营。谁能想到这个历经漂泊的民族由此龙兴,历经十代君主开疆拓土,励精图治,最后一统伊斯兰世界,灭千年罗马帝国,深入欧洲腹地,逼的欧洲诸国联合抗击,灭埃及,建立了史上最后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创业之初也是困难重重,其间还被帖木儿打的几乎灭国,后又勃然中兴,也可见奥斯曼民族的韧性。想我大秦帝国也是由西蛮之地,历经五代艰苦奋发,才有始皇帝一扫六合,统一天下。可见创业之难。而守业又是另一种难事。奥斯曼帝国一直伴随着宗教和民族的纷争,近卫兵团的干政,以及从未停息的对外征战。陆上几无敌手,海上先后和威尼斯,葡萄牙,西班牙等海上霸权争横。在苏莱曼大帝时期帝国达到极盛,后衰退之势渐显。到西方工业革命,社会革命后,古老的奥斯曼帝国已经难以争霸欧陆,加之来自沙俄的压迫,帝国已到了割地赔款的境地。腐朽的既得利益集团到此时那还会有心气对外争取权益,自然是对国民横征暴敛以维持腐败堕落的躯壳,对外卑躬屈膝,卖国求荣以求一息安宁。帝国最终沦落为西方全球利益博弈的棋子之一。和晚清帝国和其相似。这一方面可见国祚衰微时既得利益集团是最先崩坏的,另一方面也可见这一轮西方世界的崛起是前所未有席卷全球的。

再后来,帝国各方仁人志士探索救国之道,奥斯曼主义,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土耳其运动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和中国近代也是异曲同工,最终一代枭雄凯末尔横空出世,救国难于危亡,保存住古老帝国龙兴之地。然而那个曾经世界巅峰的帝国已成往昔,土耳其共和国孕育而生,直至今日。

这样走来,我似乎可以理解一些为什么土耳其会去阻拦勒索中国,击落俄罗斯战机,给美国脸色。。。想我祖上的历史波澜壮阔,尔等宵小不过一时得意耳。。。

  至于本书,作为史书很一般,厘清时间线还是有意义的,算是合格的厕所读物吧。。。

世界帝国史话 奥斯曼帝国读后感800字 第(2)篇

今日读完。

奥斯曼帝国,从崛起,扩张,到雄霸亚非欧交界地区,再到衰落,改革,逐渐演变为政教分离的现代土尔其国家,我间接感受到了大清帝国兴盛、衰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影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欧洲经过中世纪的黑暗,经过文艺复兴自然科学有长足发展。当欧洲人战争中普遍使用来复枪时,朝夕相处不进则退的奥斯曼帝国的马队就永远失去了优势。敬重宗教神明道德的国家最终落后于积极热情探索自然奥秘的国家。

最初几次的改革家,都被顽固派近卫军打翻了汤锅砍了头。但改革是方向,最终在拿捏得当的人手里有了长足发展。而传统的阻力也非常巨大,在废除苏丹、哈里发职位时,革新派的压力决不轻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枪杆子里出政权。

世界帝国史话 奥斯曼帝国读后感800字 第(3)篇

奥斯曼帝国其实与中国很像,都是曾经是一个强盛的封建帝国,也几乎是同时期被历史的进程甩进沟壑。在近代也都沦为丧权辱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也都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转折,奥斯曼帝国战败导致凯末尔领导的革命从而推翻古老腐朽的奥斯曼帝国建立现代化的土耳其共和国。北洋政府战胜却被迫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同样的走向共和,同样的民族复兴,中国仍然是像过去一样的世界大国,而土耳其共和国却不复当年奥斯曼帝国荣光。个人认为,一是地缘政治,中国领土相对封闭,容易保持领土完整,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中国民族融合完成较早,大部分领土内人命的民族认同是一致的,这是奥斯曼帝国一直想实现的泛伊斯兰主义,奥斯曼主义或者突厥主义的中国版。而且中国在三千多年前就完成了。所以使奥斯曼帝国不断分裂的民族主义思想的泛滥并没有对中国有太大的影响,所以中国能保证领土的完整从而完成复兴。

世界帝国史话:亚历山大帝国读后感600字(3)篇


世界帝国史话:亚历山大帝国读后感600字 第(1)篇

一代天骄亚历山大,借用书中对其并不算完整的评价:他体格健美,酷爱艰苦生活;机智勇敢,以艰险为乐;他热爱荣誉,对宗教十分重视;在肉体享乐方面极有节制,但在精神享受方面却永无满足,一切都不放在眼里,一心追求光荣显赫。他采取行动时英明果断,即使在昏暗迷茫中,也从不犹豫;情况明朗时,则更是目光炯炯、成竹在胸。对部队,从装备训练到调动指挥,都异常精明巧妙。他善于鼓励士气,使全军感到前途光明。遇有艰险则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一往无前。在胜负难分、成败不定之际,他能当机立断,大胆行动。他能急中生智、掐算如神,常使敌人措手不及、束手受擒。他对敌人的阴谋诡计经常保持高度警惕,绝少陷入圈套。他言必信、行必果。他在金钱问题上,对自己一贯苛刻,对别人则十分大方。他的品德崇高,人世罕见。

另外,其政治远见非常人所能及,手段堪称太极高手,无为而治的统治模式对文化融合、平稳过渡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天妒英才,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改写了欧亚历史进程,称其伟大正在于此。

世界帝国史话:亚历山大帝国读后感600字 第(2)篇

本书一些史料存疑,另外由于未付一张图,致使阅读较为困难有失这个系列的水准。总体来说四星

亚历山大是希腊文明孕育出来的伟大英雄,身上具备着希腊英雄的特点,极其勇敢,自律,不沉迷于肉体享受,而专注于精神追求,拥有旺盛的求知欲永远不放弃探索精神,并且拥有超凡的能力与眼界。

希腊文化可以诞生出民主,自由,法治这样伟大的遗产同时可以产生非常优秀的哲人,但是由于缺乏极权所以诞生不了伟大的征服者。亚历山大靠自己的征服将希腊文化传达四方,将其发扬光大。虽然在将希腊的遗产民主自由和有效的管理广袤国土的尝试不是很成功但是给后世提供了经验。他的眼界超越了一般的希腊人,突破了血缘地域的界限,为罗马帝国提供了经验。我认为亚历山大帝国是古希腊文明尤其是精神文明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罗马帝国四海一,万民同聚的先声。

世界帝国史话:亚历山大帝国读后感600字 第(3)篇

此书信息量比较大,看的人也不太多,前后花了一个月左右才看完。总结下来,亚力山大有个性格厉害的妈 奥尼克菲娅公主,也有个军事政治很牛逼的爹 叱咤风云的腓力二世,更有一个启蒙的好老师大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他的性格与早期知识体系是这三个的人优势的强强组合,所以从人的基因与能力的角度亚历山大是当时无人能超越的,这是其一。亚历山大统一马其顿,整合希腊众联邦成为希腊联盟最高统帅,后又灭波斯,回手再灭埃及,最后征服印度,年仅32岁的他,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军事上展现出后人望尘莫及的征讨速度,这是其二。亚历山大一生致力于文化建设,提倡与推崇民族大融合的文化理念,实行宽容化、本土化的行政治理策略,对希腊的体育竞技文化和各地的宗教信仰都尊重并推崇备至,这是其三。

读后感《书法史话》


读后感《书法史话》

想起自己对于书法的喜爱,是后来才出来的,小时候一直字2024都写的很丑,家里老妈经常催促着我练字2024,但是自己都很不上心。后来高中时有一次,一体育老师,让我帮他写一下某某内容,我就认真写了,哪里想到,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你一个美术本科生(当时已经通过美术类考试了)字2024写成这样,实在是不好看,一定要多练习呀,就是这样的打击,倒真是促成了自己和书法的最深厚的缘分了。不过当时对于书法的喜欢都是盲然的,什么是书法,书法到底学什么,书法史有哪些,一概不知道,大学时只是胡乱买了一本自己觉得喜欢的硬笔字2024帖就一通乱写和乱练,毛笔书法就是只知道上书法课时老师推荐的米芾,楷书就是只知道唐楷,对于书法史知识,都很少有比较系统的了解。

当然后来也陆陆续续看一些书法史的视频,或者在网上搜一些书法史的内容,断断续续的将书法的知识丰富起来了,但是经常想找一本书,对于书法史的介绍可以更全面点的,但是难度上讲解上又要浅显易懂的,可以介绍给学生看的。某天无意中翻到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书法史话》这本书,倒是真的合乎了上面的要求,书里比较详尽的介绍了:中国书法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最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它以汉字2024特有的线条和书写规律,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笔法、章法和笔势,反映出人们的气质、情趣和审美思想。它是中国古代先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美化书写过程、进行艺术创造的成果,在传统文化中居于极为尊崇的地位,受到中国人民的普遍喜爱,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还对书法的发展有一定的介绍。觉得推荐给学生应该是不错的。

然后细细评读《书法史话》这本书,感觉优点是:

这本书不是很厚,便于随身携带,小小的一本书,拿着翻阅也不吃力。价格不是很贵,学生也能承受的起,十几元一本的书。

书里的很多内容,设计的也很用心。首先我不得不提一下里面的标题,对于很多重要的书法家和重要的书法名词,这本书里都会给出一个相应的小标题,不仅吸引眼球,还便于识别和记忆,比如讲到汉代书法,会给出这样的小标题:博大恢弘的隶书大观,讲到张芝,会给出一个这样的小标题:东汉草书第一家;当讲到董其昌时,又给出了这样一个的标题: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当然,书我们还没来得及细看时,但是翻到这样的标题处,就已经激起了我无尽的阅读兴趣了,这个到底什么叫做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呢?赶紧一睹为快,观后,才知道,是指董其昌的书法作品是非常的晴朗洒脱、清淡,体现了这样的一种意境。

整本书的脉络又很清晰,从先秦书法介绍到秦汉书法一路到清代书法,又可以按照这样的整个书法史的发展流程一路观下来,如果对于某一章节有特殊的喜好,又可以从那一章的一个片段入手,静静观赏、细细品读。对这些或居庙堂,或隐于市,或遁山林的古代书家及其书艺的圈点,其实也是对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一种剔爬梳理。这些书家的命运际遇,人生忧欢,与一段段历史的华彩与悲歌水乳交融。中国书画重人格,道德与学问修养,认为习艺者人格高迈,识见宏远方能霞想云思,兴会标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具上下千古之虑,方能腕下呈纵横万里之势。清人松年曾云:宋之蔡京,秦桧,明之严嵩,爵位尊崇,书法文学皆臻高品,何以后人吐弃之,湮没不传实因其人大节已亏,其余技更一钱不值矣。中国古代书家身上太多地浓缩了民族传统文化与价值精神取向,因而使得系统的鉴识成为一种高难动作,对鉴识者的审美能力与历史洞察力均是一种严格的考验。

在每个重要的事情或者人物旁边都会配上相应的图画,:对中国古代书法家的整体考察。而这样的自觉意识,在这篇文章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读者既可看到商周时期金文的庄严肃穆,庙堂气象,又能看到王羲之,王献之,张旭,颜真卿,僧怀素,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等书法大家的作品,从中进行解读,容纳了更为广阔的历史与文化意蕴,这一串长长的名单后面所配的一幅幅书法作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解读为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

《书法史话》所书写的那些人物已离我们远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本土民族文化的珍贵价值更为彰显。他写的那些人物就凝结于这些笔墨之中,凝结于这些线条的时空之间,从中寻找他们,辨认他们,就可以留住文化,记住历史。多年前,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曾有论诗名句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以此形容《书法史话》,我以为亦颇切近。

《足球史话》读后感


《足球史话》读后感一

今天我们学习了《足球史话》这篇课文。

文章主要讲述了足球以及足球运动的发展史这一番曲折的行程。足球运动最早由我国唐代发端,传入外国,而现代足球运动却在巴西、阿根廷、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兴盛,如火如荼地开展,真是让国人深感遗憾!

回顾我国足球的发展史,从盛唐、宋、元代以来始终是蓬勃发展的,但从清代开始变得萎靡。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祖国饱受欺凌和战争的摧残。八国联军和日本帝国主义先后对我国人民的迫害数不胜数,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等滔天罪行令人发指。英雄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漫漫征程。自此我国足球的发展有了长达二十几年的断代和空白。

而今,面对我国足的一次次败北,许多“铁杆”球迷也曾慨叹:如果没有战争,凭着我国古代足球发展的深厚根基,我国足球事业早就蒸蒸日上了,“足球王国”的美誉也不会拱手让给巴西?

然而,抱怨归抱怨,历史毕竟属于过去。我们要铭记历史,但切不可生活在过去的辉煌里一味假想;也不能一味困顿在仇恨中而不求发展。让我们一同期待着我国足球事业的明天会更好吧!

《足球史话》读后感二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新课文《足球史话》,学完后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足球是同学们平时司空见惯的,但是我们对它的熟悉了解仅仅停留在玩上。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足球运动还可以建起友谊的桥梁。

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恰好说明了这个道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放弃射门》。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国家的队员在和别的国家运动员进行足球比赛时,有一位队员因为在带球准备射门的过程中,因用力过猛碰倒了对方的球员,这时只听一声惨叫,对方球员倒下了,痛苦地呻吟着,脸色苍白......然而此时球员已经把球带到了球门附近,射中球门是没问题的,可这位球员却毅然放弃了射门,跑到对方受伤倒地的球员跟前,把那位队员扶了起来,此时场上观众们一片欢呼声......这不就是友谊吗?

这不正好验证了一句话,“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吗?这个队员为了顾及受伤的球员却放弃了重要的比赛这不就有了友谊的结晶吗?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大大加强建立起两国之间的友谊。

所以足球的发展就是人类友谊发展的阶梯,也是各国和各民族发展的阶梯。


《足球史话》读后感_400字三

今天我们学习了《足球史话》这篇课文。


文章主要讲述了足球以及足球运动的发展史这一番曲折的行程。足球运动最早由我国唐代发端,传入外国,而现代足球运动却在巴西、阿根廷、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兴盛,如火如荼地开展,真是让国人深感遗憾!


回顾我国足球的发展史,从盛唐、宋、元代以来始终是蓬勃发展的,但从清代开始变得萎靡。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祖国饱受欺凌和战争的摧残。八国联军和日本帝国主义先后对我国人民的迫害数不胜数,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等滔天罪行令人发指。英雄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漫漫征程。自此我国足球的发展有了长达二十几年的断代和空白。


而今,面对我国足的一次次败北,许多“铁杆”球迷也曾慨叹:如果没有战争,凭着我国古代足球发展的深厚根基,我国足球事业早就蒸蒸日上了,“足球王国”的美誉也不会拱手让给巴西?


然而,抱怨归抱怨,历史毕竟属于过去。我们要铭记历史,但切不可生活在过去的辉煌里一味假想;也不能一味困顿在仇恨中而不求发展。让我们一同期待着我国足球事业的明天会更好吧!

《足球史话》读后感四

今天我们学习了《足球史话》这篇课文。


文章主要讲述了足球以及足球运动的发展史这一番曲折的行程。足球运动最早由我国唐代发端,传入外国,而现代足球运动却在巴西、阿根廷、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兴盛,如火如荼地开展,真是让国人深感遗憾!


回顾我国足球的发展史,从盛唐、宋、元代以来始终是蓬勃发展的,但从清代开始变得萎靡。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祖国饱受欺凌和战争的摧残。八国联军和日本帝国主义先后对我国人民的迫害数不胜数,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等滔天罪行令人发指。英雄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漫漫征程。自此我国足球的发展有了长达二十几年的断代和空白。


而今,面对我国足的一次次败北,许多“铁杆”球迷也曾慨叹:如果没有战争,凭着我国古代足球发展的深厚根基,我国足球事业早就蒸蒸日上了,“足球王国”的美誉也不会拱手让给巴西?


然而,抱怨归抱怨,历史毕竟属于过去。我们要铭记历史,但切不可生活在过去的辉煌里一味假想;也不能一味困顿在仇恨中而不求发展。让我们一同期待着我国足球事业的明天会更好吧!

党史国史读后感


党史国史读后感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的车轮总是不停地向前转动,无关兴衰成败,更无关世事人情。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2年的光辉历程,我们的伟大祖国也将迎来其64岁的生日。回首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之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之中,都既有波澜起伏、大浪淘沙的壮阔之景,也有止步彷徨、陷于泥沼的困顿之象。然而,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无论是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还是误入歧途的反面警示,都可以让我们以史为鉴,进而知兴替、明是非,为走好未来之路,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

当今的中国,犹如一艘傲然驶于苍茫海上的复兴之舰,在暗流涌动、暗礁密布的改革深水区,新问题、新困难势必会层出不穷。然而,仔细研读党和国家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新老问题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新问题是老问题的延续与发展,有的则是多个相关老问题的聚集与发酵,即便出现的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全新问题,其本质上也终究不会脱离我们促进党和国家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出发点。因此,新形势下,重温党史国史,无疑对于提高党员干部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改革发展而言,用好党史国史这个利器法宝就要求我们吸取历史上成败兴衰的经验教训,(.org)认识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并结合实际提高运用规律指导当下工作的素质能力。既要以史为鉴知不足,通过重温党史国史中熠熠生辉、可圈可点的成功经验,比照并发现当前工作中做得不到位、不合理的地方,明确不足之处,做到心中有数;又要以史为鉴避危险,敢于正视并认真反思党史国史中我们曾经出现的失误与不足,做到深入剖析,深入理解,并能举一反三,以此有效避免在当前工作中上演历史的悲剧;还要以史为鉴正衣冠,在学习掌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其积极融入当前改革发展的现实背景之下,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提高应对改革发展中新问题、新矛盾的能力。

史乃今之鉴,今为史之延。党史国史本就具有动态发展、不断向前的特点。低头看看我们当前所走的道路,无论是依规照律保稳定的平道坦途,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之路,终究都会在历史车轮的转动下,碾压出清晰明了的条条辙痕,成为明日中国发展的借鉴之处。而究竟是明鉴还是昏鉴,终将取决于我们当下的路走得如何。因此,要用好党史国史这个改革发展的动态指南,就要求我们要科学合理、谨慎细致地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尽最大努力减少血的教训跟痛的领悟,将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将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原原本本地留给后人,赢在当下更赢在未来,不断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向前发展,不断续写党史国史的辉煌篇章!

国史十六讲读后感


国史十六讲读后感(一)

中国的历史如同流水源远流长,我对国史更是蜜蜂喜欢花朵一般,看到国史书便会欣然读起来,可是幼时的我读后觉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对国史的兴趣一天一天减弱。今年暑假,我在书店无意中发现了这位国史老师《国史十六讲》。读了一会儿,发现这本书内容突出重点,讲得既深又透,讲出了一个所以然,给了我具有历史深邃感的启示,再一次激发了我读中华文明史的兴趣。

《国史十六讲》讲述了从中国起源到清朝灭亡的所有精彩片段,介绍了各个朝代不同的风情,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各式各样的古玩。就这些足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了。其中我最喜欢第7讲与第16讲。他们分别讲述了中国的兴盛与衰败。让我一会为祖先喝彩,一面为他们忧虑。来自:作文大全

唐朝被人陈为活力四射的世界性帝国,从李世民到武则天,从盛唐气象到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从佛经进国土到佛教繁荣,都能体现出唐朝那时是如此兴盛、庞大。在唐朝618-907年中国家统一,南北朝运河的开通,几座雄伟的京地的修建,与国内的贸易扩大,均刺激了世界各国。唐代的中国发展成了世界大国,亚、欧两洲各地的商人,留学生那个时候的中国人眼界格外开阔,对其他各国的文化光采博收,将印度的佛教以中国本土的学识与仪式来变化着使用。

假如唐朝比作中午的烈阳的话,那清朝便是傍晚的夕阳,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呀!虽然拥有贤明、武功与文治都无与伦比的康熙皇帝,还是政绩颇为可观的雍正,但经受了八国联军的踩踏,清朝变得不堪一击,最后灭亡了。

樊树志教授说过:这是一个不容易到达的境界。谁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我没经历中国的文明史,但我能从《国史十六讲》中深深感受到一穷二白任人宰割,繁荣昌盛受人喝彩,让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发奋努力吧,使祖国更加强大。


国史十六讲读后感(二)

终于磨磨蹭蹭地看完《国史十六讲》一书。这本书是我半年前在南京一旧书摊淘得。以前看的历史书,大多讲历朝历代兴替的政治得失及宫廷权力斗争,而这本书主要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角度概述了中国通史,给人更多的启发。

对于中国来说,到了西汉中期,基于小农经济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已经很成熟了,唐宋期间达到巅峰状态。从汉代以后,在2000年的时间里面,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基本没有突破,只是技术层面的修修补补。朝代兴替的革命过程中,破坏大于建设,既没有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步,也没有制度的革新。新的朝代完全继承上一个朝代的经济模式和政治制度,社会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没有活力,到明清时期中国衰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也有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时候,但不幸的是,这种商业发展没有像欧洲一样产生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明初和清初时期,帝国国力强大的时候,帝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不是鼓励发展商业,而是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业发展,明末所谓的倭寇很大部分是参与走私的沿海居民。宋末和明末,基于增加税收应付对外战争的需要,中央集权控制松弛,沿海地区商业贸易迅速发展,中国面临较好的发展机会,但因为国力赢弱,这种发展被外族武力入侵战争打断。

与欧洲比较,中国古代经济领先但没有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一是重农主义的政治理念下,处处防范和限制商业发展,没有起建立保障和鼓励商业发展的社会制度和机制;二是生产力水平停留在小农经济和手工业时代,没有显着的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三是文化方面停留在对古代经典的诠释,帝国专制集权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虽然在每个朝代兴替时期,有过短暂的思想自由,但不过是昙花一现。新的朝代建立后,社会秩序又回到了从前。

总之,历朝历代的兴替,基本是原样复制,缺少制度革新,没有技术进步,限制思想自由,政治越来越僵化,社会越来越没有活力,国家逐渐从领先变为落后。


国史十六讲读后感(三)

历史见证了一个时代,并且携带着巨大的信息量,给予了我们一个可以深入剖析她的机会。历史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她?诸如这类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历史的魅力就是这么大,总是会让我去深究其中一个微小的细节,说白了,要的就是这么一种读出了东西的快感!最近在读樊树志老师的《国史十六讲》,从中我读出了许多东西,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这是一本全面解读历史的好书,从大同到小康、从早 期中华的礼乐文明到诸子百家的学说着作、从秦始皇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体制,再到唐、宋、元、明、清的辉煌与衰亡,纵横几千年的华夏史学文明及其思考在樊老师的笔下被深刻地描述了出来,给予了我历史深邃感的启迪,使我不仅抓住了浮出水面的史学之莲。而且潜入了湖心!

我们知道,秦朝建立后,中央集权也随之形成,首先要求全国在文化上必须高度统一,其次是在交通上的高度统一,再而是意识形态上的高度统一,以上三个统一诠释了中央集权制的精髓!在樊老师的整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幅诸多王朝辉煌与没落全过程的宏图巨制,然而细细咀嚼,我发现每一个王朝都离不开一种制度,那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中央集权制,在谈到刘邦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刘邦建立的汉朝,最大的贡献就是汉承秦制。这句话表明刘邦虽然推翻了秦朝,却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充分肯定了这一制度。古代皇族们为了巩固他们的政权,小心地拿捏着手中的那把戒尺,重了不行伤了自己,轻了亦不行镇不住那帮觊觎权力金钱的所谓臣子!野心勃勃的政客们在无所不用其极的寻找着可能更迭现有政权的任何一个机会,唐末的藩镇割据、党争现象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那个时代,中央集权制无疑代表的是最先进的制度!它能使政权得以稳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经济得以长足发展,于是各个朝代都曾拥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然而几千年的集权统治同时也禁锢了中国人的心灵,老百姓甚至已经习惯了被无条件支配的生活,因为国家就有这个权力!适应这种制度就是百姓的义务!那么民主呢?民主到哪里去了?谁又来疾呼民主?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摸不到那本该触手可及的民主,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从史学到事实,我不禁扪心自问,这会不会已经成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陈规?古往今来,中国从分裂到合并,从合并到分裂,从集权到集权,之后从集权再到集权,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国史十六讲》持论稳健,饶有兴味,使我能够大胆地联想现实与历史的级差,用一种较为发散的思维思考史学精要,挖掘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我学会了如何多视角地看待历史现象,同时也校正了我看待现实的方式不能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现实,更不能将历史的思想延用到现在!

国史大纲读后感


国史大纲读后感(一)

《国史大纲》是一本简要的中国通史,它与我们以前所用的教科书有很大的不同。

以前所用的历史教科书,大家都不会很陌生,它依据历史的发展,分阶段地从政治辐射到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虽然将所有的事件内容表达得很清晰明了,但总是千篇一律,文字2020枯涩。而我们总是只能将一些冰冷冷的事件从历史长河中抽出来死记硬背,我们也不能质疑书本,没有独立思考,这根本不是在学历史,而是把这种意识形态强行塞到我们脑中。这种没有对历史的反思,我想,把课本上的东西记得再熟,我们也不能了解中国怎么样兴盛起来,又怎么样落后下去。像义和团运动,书上只说这场运动是如何爱国,如何轰轰烈烈,一点没提那些团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残忍。爱国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理性对待就容易变成民粹主义,只知帝国主义罪恶,不知我们怎么给了帝国主义罪恶的口实。

而在《国史纲要》这本书的序言中钱穆先生就已经指出了,研究历史,撰写《中国通史》的目的在于:(1)能将我国民族以往文化演进的真相明白示人,为一般有志认识中国已往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种种演变的人们提供所必要的知识。(2)应能在旧史统贯中映照出现今中国种种复杂难解的问题,为一般有志革新现实的人所必备参考。前者在于积极的求出国家民族永久生命的源泉,为全部历史所由推动之精神所寄;后者在于消极地指出民族最近病痛的征候,为改进当前方案所本。这也是他撰写此书的主旨。该书有简有繁,概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重点描写了各朝的经济、政治制度及思想状况,重点的重点是以上的种种造成的影响。整本书都突出了他深入理解本民族传统与文化的个性与特性的主张。这本书写出了中国曾经的强盛和病态。和强盛一样,《国史大纲》一书也特别突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种种弊病,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等方面的某些病态的、不合常理的东西,如书中提到的中唐以后中央与地方统治上的冲突与弊端等。

在全书的序言中,先生也说的很清楚,他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全盘否定,以为整个中国封建史就是黑暗专制的代名词,没有任何光明可言;一种是全盘美化,以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两种泾渭分明的倾向到现在依然如此。先生看来两种态度都失之偏颇,前者以西方现代政治理念为标准进行生搬硬套,自然看来事事不顺;后者则是抱残守缺,这种观点本来没什么市场,但现在有些却因着民粹主义而复活,说什么儒家文明是人类未来的出路这样不着边际的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说起来很简单,但我们在没分清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的情况下,要形成理性的共识无疑是缘木求鱼。

对于书的结构,钱穆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从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梳理社会的变化。经济是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样的论述在宏观层面还可以,但到了微观层面就容易纠缠不清。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来说,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基础变动不大,但政治制度却有了不少的变化,书中把它归结为这样一条线索,秦之前家国不分,王室即是政权,大臣皆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权逐渐分开的过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为朝廷领袖是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门下执行中书封驳,读后颇有点君主立宪的错觉;从宋开始君主集权加剧,但丞相仍然是公认的领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废宰相直领六部,王室和政权又合二为一,所以先生才会借助顾炎武说出我朝政事崩坏皆从太祖废宰相始的话来。反过来,专制的政府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间经济的生长,否则在明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出于同一原因,专制政权用八股文钳制人民思想,从此思想界再无出现大师的可能。明朝的历史表明,政治经济文化谁决定谁这个问题远不像结论表明的那样清晰。对此,先生持有的似乎是一种混合的观点,在某一具体时期,重点论述其中的某一部分,战国时期以思想流变为核心,两汉以制度变化为核心,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思想和经济变化为核心。在特定时期某一部分会占主要地位,影响其他两部分,形成那个时期的主要风貌。

钱穆先生是主张改良的,认为革命是一种极端,是矫枉过正,而真正的进步是在和平的环境中产生的,他用不同时期经济状况的对比证明这一点。革命是否正确,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社会的持续进步不能单靠革命的带动,则是确定无疑的。

据了解,《国史纲要》这本书是是37年抗战时,钱穆先生恐怕一旦战争失败,中国会彻底消亡,于是抱着写最后一部中国人的历史资料的悲壮心情进行写作的,字2020里行间无不体现出他的高傲的民族主义情绪。《国史大纲》整本书是一个感情的蕴含物,它传递了钱穆先生对中国以及中华民族的希望。这一点在所有的历史着作里都是可贵的。一部饱含感情的的书远比一部生硬的书有趣味、有意义。《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明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他的这种精神,实在是值得我们去学习。


国史大纲读后感(二)

今天终于把厚厚的上下两册《国史大纲》看完了。

以前只是觉得老先生是一个严谨的治史者,看过他的书后,才明白,老先生的胸中充满了真正的爱国主义热忱,才明白,没有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深沉的爱,是不可能做好历史学的研究的。

老先生的书开篇不是绪言,而是没有任何题目的一篇告示(我姑且这样命名它)。我把它摘录下来和大家分享: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个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以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我不一个国粹主义者,更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相反的是,我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在学校里就接触外籍教师的中学生,更不要说我大学学的是被认为是最传统最优雅的法语,也不必说我在大学实习时就和那些洋人们成天呆在一起,更不必说我甫一工作就是几乎天天和外国人打交道,这样的教育背景和学习工作经历让我不得不成为一个从来就能跟上时代、愿意跟上时代的人,时至今日,年近不惑的我照样是MSN和QQ并用,周杰伦与莫扎特同听,偶和我交替共使,《欧洲史》和《蜡笔小新》齐看的双子星(偶的星座,这个俺也了解),但是我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老先生上面这番话挑动了我想说出我的想法的欲望,多年不写作的我冒险拿起笔来,想直抒胸意。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我们这个社会一直都呈现出让人眩晕的高速发展,无数大戏的幕布不断的拉开,让人目不暇接;天使和魔鬼交替出现,让人心浮气躁,几乎每天都有最新的话题在报纸上、在杂志上,在电视上,特别是在网络上形成大规模的讨论,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现在几乎是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学,这不奇怪,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它日渐复苏并走向强大的时候,必然会回过头去审视自己的文化,必然想从自己的文化中找出支撑自己走向强大之路的力量,同时也要向全世界宣示自己这种强大的文化必然性,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喧嚣的讨论中,在激烈的辩争中,关于四书五经我听得很多,关于国学启蒙我听得很多,关于国学进入义务教育体系我听得很多,因此而特别火起来的《百家讲坛》对国学的宣讲我也听到很多,但是我却很少听到国史二字2020,仿佛我们这些国学精粹,只是我们的先人们在山里挖出的一堆金子,一代一代的传到我们手里的物质财富而已,而不是一种和国家、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连的文化财富,我不明白,不读国史,不知道这些国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不知道这些国学的生成的土壤的质地的人们,能够真正读懂国学、继承国学,传播国学和光大国学吗?今天在读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的《艺术哲学》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十九世纪中叶的法国史学家和批评家对艺术(一般我们可以认为诗歌、雕塑、绘画、建筑、音乐是、艺术的五大门类)的理解有这样的说法: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的最后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我觉得这样的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我们对国学的理解、继承、运用和发场光大。

读罢老先生的书,才发现以前脑子里的中国历史全然是支离破碎的一堆残砖断瓦,不见地基,亦不见墙体,更不见屋檐,由此自己那点可怜的国学知识,亦不过是一些断章取义的残汤剩水罢了。

读罢老先生的书,才真正的清醒起来,才知道国学不和国史并联,只不过等于是一堆支离破碎的垃圾数据,没有放进一个数据库里,就算是放进了数据库,也没有设定运算公式,也就无法得出什么运算结果。

因此我做了决定,在翻出二十年前老爸给买的中华书局出的《四书五经》的同时,再读一遍老先生的《国史大纲》;在读《四书五经》的时候,旁边要放上老先生的《国史大纲》。


国史大纲读后感(三)

我读了《国史纲要》这本书,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读这本书的感受: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我发现《中国史纲》这本书确实很形象地描写了当代历史,更进一步地通过经济、文化、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写,我后来才了解这本书本来是作为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而写,但遗憾地是其中只有上古篇完成,就作为一本教科书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而且我发现老师上课内容有些观点及史实也来自于《中国史纲》,所以这本书很重要,也很有用。说起《国史纲要》,便不得不说钱穆,以及当时的背景。1937年抗日爆发,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着,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影响,到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如今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可是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这点让我敬佩不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继承和发展。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爱国是要有基础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谈爱国;知其原方能爱其本,不懂我国历史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奉献?历史的意义在于知道我们国家的精神,学习民族的气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与气质,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延绵不绝,历史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后人如若不知,谁来继续这个庞大构架的扩充?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独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所以说历史并非毫无价值。相反,历史的价值是普世的。

《国史大纲》前言里指出了研究历史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为什么要学历史的时候,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以史为鉴。问题是鉴个什么呢?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后记里说,已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总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演,该发生的一千年前会发生,一千年后还会发生,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国史大纲》前言里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线在水平线上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这样的人多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之所作所为不仅要站在现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进当时的环境中去体察其目的、背景。有可能以现代标准谓之野蛮的行为,在当时是进步是科学是有效的。秦皇汉武历来是争议极大的两个帝王。其实争议双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伟人也罢,因为彼此观察角度不同。我以为如果以秦汉背景分析以后世之影响力去考核,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皇帝。比如始皇帝刑法苛严,然背景是大乱之后的一统,乱世宜用重典,不严如何凝聚天下?何况苛严是有法可依,并非任意妄为。当然重典也应有度,只是这个度两千年后无法精确计算。若以现代法律衡量,秦皇汉武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最符合标准的不是袁世凯就是伪皇帝溥仪,如此岂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长城,难道劳工们仅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吗?若如此,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然结果却是千年不朽。民工的责任心何来?关于秦暴政的来源多为汉代史家所载,如同清否定明一样,我们不能否认汉代史家们有偏公允的可能。

钱老提到了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两个概念,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来所谓的喜欢历史原来只是喜欢历史资料,因为这样能显得自己很博学,在目前史学教育极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较能吸引人眼球,现在想想简直是亵渎了历史,可以说我以前对于历史是急功近利的。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这是本教科书,一直以来想看久远年代的史书,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陪得上历史二字2020,可是钱老这本书虽是教科书,但其服务于政治的意味不浓,其根本思想乃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探究中国是如何兴盛起来,又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钱老期望在这种反思中寻求拯救当下中国的方法及思想。

本书的引论部分详尽地阐述了钱老的历史观,看后受益匪浅。本书成书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凝聚了作者对于本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于当下的社会深刻思考,当时史学界出现了三个派别,传统、革新、科学,作者认为时下的历史俨然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例如,书中写到:革新派主张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又曰: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杀,他们把当下之病症,一切归罪于两千年来之专制。显然这是种很偏激的思想。然清帝退位,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改变,他们又把矛头指向文化,曰: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两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弊。而同时也有极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由此可见,当时的史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这是作者所不愿看见的,我们对于自己历史要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而后择而取之。

看到南北朝后我就开始看近代史部分了,我觉得目前官方的近代史教材都是经过过多的处理过的,我们都希望知道真实的历史,我们认为这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所享有的了解我们民族过去发生了什么事的权利。钱老生活在那个年代,又以其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撰写的这本书,应该有很高的真实度。

对比一下现行历史教材的基本体例,区别还是很大的。一是用词概念。钱穆沿袭的都是传统史家的词汇党争、王霸、民变、流寇这些在今日教材的话语体系里或已不用,或者变为农民起义,泾渭分明。二是基本立场。钱穆分析北宋军事积弱,包括幽云屏障之失、内政不振、武备朽钝、兵制欠当、地方无权等等,而今日教材几乎只论朝廷腐败一点。相比而言,钱穆至少部分地接受当时的进步观念,认为革命整体是合理的,虽然仍旧视大多数民变为灾难。(但事实上中国的全部农民起义的确都不曾给社会带来本质的进步,倒是破坏极大,因为主导者往往本身只是流氓无赖,除非像刘邦、朱元璋广得读书精英辅助,方能成事。)而现行教材几乎是死守人民必革命进步,朝廷必腐败反动的思维定势雷池不敢稍动。而很显然地,要成为有知识之国民,绝不应该满足于信守那些不许讲道理、不容置疑的定见。除这两点外,在民族观念、政治局面传承流变等方面,钱穆的观点也与现行教材不同,因为教材是以政治观点为纲组织史实,而钱穆以历史观点为纲,虽然都是信念决定论点,然而政治观点显然要比个人化的历史观点僵硬,所以现行教材与这部六十多年前的教材相比,也要僵硬、枯索一些。

《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现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那么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本国历史呢?先生说要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会对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历史总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鉴古而知今,历史总能带给我们温情。亦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对历史毫无敬意可言)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前人不知后事,只是各行其是,焉能以己之过而责之于前人之身?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带着温情与敬意,带着能够鉴古而知今的心态去学习本国历史,才能学以致用,才能报效祖国。

简单的举个例子,官方历史教科书中,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是以一个正面角色出现的,讲他们如何爱国,而没有提到他们的愚昧和残忍,而本书有较为详实的阐述。不过我要说明一点,知道历史是一方面,如何看待又是一方面,我们知道了义和团的残忍就可以了,毕竟在列强野蛮入侵我们的时候,给我们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对他们的任何残忍都是应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我们要以此时时勉励自己,努力让祖国富强,让中华民族迄立于世界的东方!

读这本书以后我收获很大,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得到了深刻知识,满足了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由于时间关系虽然我没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但我了解还是比较深刻,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更加提高了,具有魅力的中国古代历史浮现了在我眼前,虽然是过去但值得研究

《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3000字


因为帮一位师兄从网上查找《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的电子版,所以找到了之后除了发给了这位师兄之外,自己顺便也阅读了一遍。在此也特别感谢这位师兄,让我有机会阅读到这么棒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曹天元,网名Capo,而这本书正是因为在网络上先火了起来然后才正式出版的。

作者是一位80后,把量子物理的发展历程阐述地相当精彩,全书的内容虽然取材严谨,紧扣量子物理学发展历史中的真实人物和事件,但在语言和结构上明显地采取了更有文学性的表现手法,使得整部书每一个章节环环相扣,张驰有度,十分精彩,仿佛在读一部跌宕起伏的侦探小说一样,令人不忍释手。

但就像很多侦探小说在结局处仿佛扯出了一个更大的谜团以做续集之铺垫一样,量子物理发展到今天,不仅原有的困惑没能得到圆满的解答,更随着新的理论模型的提出,仿佛打开了新的视界,我们看到的是更加光怪陆离的景象,而面对这样令人惊异的景象,大多数的人们尚未来得及看清这些变幻莫测的图景是什么样子,更遑论去清晰地定义与解读,所以全书在结尾处也将这个大大的谜题留给了仍旧是满脸困惑的读者。

不管从这本书本身,还是这本书上市以来的市场表现,都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所以在这里,我也推荐所有对浩瀚的星空和美丽的大自然仍然保有着一颗好奇心的朋友不妨也阅读一下本书,也许我们会在这些人类中最伟大的科学家群体的智慧激发下,发现下一个更为惊人的全新的秘密也说不定。

之所以写这篇读后感,其实是源于这样的一个初衷,即再次检讨一下自己对于量子物理的理解以及在哲学上的思考,是否背离了量子物理学家们自身对于量子物理的解释和看法。

之前笔者对于量子物理知识的来源比较碎片化,除了《相对论》读过爱因斯坦原著的中文译本之外(其实一般而言,相对论与量子物理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研究领域,一个超级宏观,一个超级微观),关于量子物理的大部分知识,均来自于百度,还有就是高月明先生的《量子佛学》。

这次有机会从相对专业的角度来了解量子物理,特别是作者搜集到的大量的量子物理学家们的观点发言原话,这就使得笔者有机会重新来梳理一下自己对于量子物理的认识是否偏差过大。

阅读完全书后,笔者发现,之前对于量子力学的认识基本没有太大问题。而且相对于这本史话,《量子佛学》则对涉及量子理论的一些重大实验均进行了更为细致地解析,如果去掉其与佛学结合的部分,其实对于希望更深地认识量子理论的朋友而言,《量子佛学》其实提供了更多的关于实验细节的详细信息。而CApO的史话则更具情感色彩,并让我们得以看到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们他们自己又是如何来看待量子理论的。这两本书结合着阅读,也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这两本书除了阐述的侧重点不同以外,更大的区别就在于两本书的作者对于量子理论在哲学上的态度了。

CApO是一位理科生,全书的后半部分,基本上都在围绕着量子物理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结果希望找到一种能被大部分人接受的[科学的解释]而进行。所谓的[科学]的解释,就是完全排除[观测者]的主观因素,即[意识]的参与。作者认为,哥本哈根解释虽然是最[正统]的解释(即量子力学的创建者们自身给出的解释),但由于其坚持[意识]的不可或缺性,使得这一解释不够[科学]。作者不仅仅代表了自己,也代表了人数上更多的大部分的科学家群体。

为了消除对[意识]的依赖,作者对每一种有影响力的新的解释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包括多宇宙、隐变量、系综、GRW、退相干历史等,加上哥本哈根解释,共6种。但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一种解释能够简明、清晰地解释清楚,反而是演绎出了更多的困惑,让人如坠雾中。而作者引用的参加全球顶级物理会议的科学家们对于不同解释的投票支持数据表明,一半以上的科学家,尚未想清楚应该支持哪种观点,也就是说,对于量子理论的解释,目前尚没有一个可以被大多数科学家都能接受的解释。

而这一数据也清晰地表明,在大部分科学家那里,[科学]的边界,尚不被允许越过[意识]的边界。所以即使是最正统的哥本哈根解释,因为将意识包含了进来,所以也是难以接受的。

不仅量子理论的解释本身无法统一,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的统一也仍然举步维艰。全书的最后简单地阐述了一下最新的理论超弦。而这一理论目前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但要完成对量子理论的终极解释以及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的统一,目前还为时尚早。当然,令人欣慰的是,希望,一直都在。

在此,我们可做一个更大胆的设想,就是超弦理论在若干年后真的统一了相对论和量子论,真的给出了量子理论一个看似可以为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解释,然后,物理学的任务就完成了吗?

至少在笔者看来是没有的。

如果这超弦能够完成这一历史重任的话,那么它在完成这一历史重任的同时必将开启另一扇更为玄秘的大门。为什么这么说呢?

即使按照[唯物主义]的说法,一切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那么[超弦]振动的动力来源、不同的振动模式以及导致这些不同振动模式的背后机制,拥有11维的超弦如果打开蜷缩的维度又将如何.....等等这些在更加微观层面的问题,依然有更加艰巨的任务在等待着科学家们。而在量子层面曾一闪而过的[意识]会不会在更精微的层面成为一种绕不过去的存在呢?[意识]是否也是一种超精微的物质(能量)运动的形式呢?

总有一天,人类不得不面对[意识]本身,因为所有的物理研究,最终的目的都是满足[意识]的需要,而非[物质]的需要。

而人类只要还没有全面地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意识,那么就不能说已经了解了这个宇宙全部的秘密。

也许正是因为人类[意识]所创造出的[科学],尚不愿意回归[意识]本身,所以人类[意识]不得不沿着[科学]的道路继续着非凡的创造,我们把那些[创造]称为[发现],这种情况的发生本身即说明了人类[意识]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必然受到[初级]阶段[意识]规律的限制,即,对[自然科学]的探寻尚未完成之前,[意识科学]的大门尚不会自动开启。当[自然科学]的探寻即将完成之际,人类整体意识将在[自然科学]的催化下大幅地提升,直到达到人类[意识科学]大门开启的临界点,那时,一种新的文明将会到来。

当然,这也可能只是无数种[意识幻想]中的一种,不必较真。

而《量子佛学》则是以量子理论、量子实验、哥本哈根解释为基础,与佛学结合,从科学过渡到哲学,从外部世界过渡到内在世界,从物质领域过渡到意识领域,从意识和意识训练的角度进行了更多的阐述。当然,这也是笔者所感兴趣的领域。

以量子物理知识与佛学知识相结合而试图证明佛学的正确性,在很多人看来实在太多牵强,其实,在笔者看来也很牵强。毕竟,对于量子物理,意识参与的必要性尚没有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而且科学研究和意识训练(禅修)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所以实在没有必要一定要将两件事扯在一起。

但如果从禅修实践的意义出发,为了破除对身心内外一切现象的执着,量子力学知识的借用是可以的,这个[可以的]只是对禅修实践者本身而言,如果因为借用了量子力学的知识而的确达到了解除或部分地解除了内在的[执着],那么这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道具]。但如果对量子力学知识的借用不仅没有减轻执着,反而增加了更多的困惑,那么就不如不要借用,也许选择其它的[道具]或许更好。

也许通过量子物理史话中的诸多科学家们精彩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客观现象],那就是,即使面临同一个物理公式,在不同的科学家眼里,在这个物理公式背后的世界也是截然不同的,而每个人都坚称自己是唯一正确的,其他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而对于我们这群尚不知道何者对何者错,甚至很多观点背后的真实意思也并不清楚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更多的事实是,对于这样一个符号化的物理公式,不同的科学家以自己独特的意识角度进行了独特的解读,创造了独属于他们自己的[理念]世界,而那个[理念]世界,不仅我们自己看不到,其实这些科学家自己也没有亲眼看到,也没有通过实验进行证实过,但他们却坚称是真实的。而我们每个人活生生的意识就在所有的科学研究中发生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偏偏要被这些科学家们故意视而不见或故意习惯性地排除在外,他们还没有勇气接受一个有着真实意识参与的科学理论,却有巨大的勇气为自己也无法证明的[理念世界]进行着决绝的辩护,这,对于这群绝顶聪明的科学家们而言,不知道到底是一种顽固的偏见,还是一种真正的智慧呢?

国史十六讲的读后感


国史十六讲的读后感(一)

终于磨磨蹭蹭地看完《国史十六讲》一书。这本书是我半年前在南京一旧书摊淘得。以前看的历史书,大多讲历朝历代兴替的政治得失及宫廷权力斗争,而这本书主要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角度概述了中国通史,给人更多的启发。

对于中国来说,到了西汉中期,基于小农经济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已经很成熟了,唐宋期间达到巅峰状态。从汉代以后,在2000年的时间里面,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基本没有突破,只是技术层面的修修补补。朝代兴替的革命过程中,破坏大于建设,既没有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步,也没有制度的革新。新的朝代完全继承上一个朝代的经济模式和政治制度,社会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没有活力,到明清时期中国衰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也有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时候,但不幸的是,这种商业发展没有像欧洲一样产生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明初和清初时期,帝国国力强大的时候,帝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不是鼓励发展商业,而是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业发展,明末所谓的倭寇很大部分是参与走私的沿海居民。宋末和明末,基于增加税收应付对外战争的需要,中央集权控制松弛,沿海地区商业贸易迅速发展,中国面临较好的发展机会,但因为国力赢弱,这种发展被外族武力入侵战争打断。

与欧洲比较,中国古代经济领先但没有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一是重农主义的政治理念下,处处防范和限制商业发展,没有起建立保障和鼓励商业发展的社会制度和机制;二是生产力水平停留在小农经济和手工业时代,没有显着的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三是文化方面停留在对古代经典的诠释,帝国专制集权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虽然在每个朝代兴替时期,有过短暂的思想自由,但不过是昙花一现。新的朝代建立后,社会秩序又回到了从前。

总之,历朝历代的兴替,基本是原样复制,缺少制度革新,没有技术进步,限制思想自由,政治越来越僵化,社会越来越没有活力,国家逐渐从领先变为落后。


国史十六讲的读后感(二)

这本《国史十六讲》就如一本简明历史词典,将中华的历史清晰地罗列了出来。断断续续的看完,看完之后不觉大呼过瘾!

它例数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数的出名字2020的重大时代、人物和历史事件,并加以客观的分析和评述,篇幅虽不长,却将一段段历史的真相展露在我们眼前。

看着这些历史片段,不禁感叹我们民族的坎坷历程。事实上,我们这片土地曾被无数次的占领,我们的民族曾被多次的奴役。但令人吃惊的是,无论是纷乱的五胡时期,还是最终建立霸业的元代和清代,这些外来的新民族都已成为了现在的中华民族的一员,并在共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是什么让这么多有着不同信仰、迥异习惯的民族融合成为一个大家庭呢?

首先,是对于不同民族的平等开放的态度。

自盛唐时代起,中国就以豁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从胡床,胡服的盛行到胡舞等文化的引入和融合,这不仅仅表现于外来商品的交易,更重要的是开始将外来文化吸纳入本国文化中。曾看到有专家介绍说,盛世唐朝之所以能够如此接纳外来文化,深层的原因是对本国固有文化的信心。从我们这些千年后的人的眼中回看,不得不承认,事实的确如此,中华文明不仅没有因为众多的外来文化而消失,反而因为他们的加入而变得更加的完善、更加的丰富多彩。

其次,是对他人的尊重。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尊重。

这一点上,我尤为为我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国史十六讲的读后感(三)

《国史十六讲》,发现这本书内容突出重点,讲得既深又透,讲出了一个所以然,给了我具有历史深邃感的启示,再一次激发了我读中华文明史的兴趣。

《国史十六讲》讲述了从中国起源到清朝灭亡的所有精彩片段,介绍了各个朝代不同的风情,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各式各样的古玩。就这些足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了。其中我最喜欢第7讲与第16讲。他们分别讲述了中国的兴盛与衰败。让我一会为祖先喝彩,一面为他们忧虑。来自:作文大全

唐朝被人陈为活力四射的世界性帝国,从李世民到武则天,从盛唐气象到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从佛经进国土到佛教繁荣,都能体现出唐朝那时是如此兴盛、庞大。在唐朝618-907年中国家统一,南北朝运河的开通,几座雄伟的京地的修建,与国内的贸易扩大,均刺激了世界各国。唐代的中国发展成了世界大国,亚、欧两洲各地的商人,留学生那个时候的中国人眼界格外开阔,对其他各国的文化光采博收,将印度的佛教以中国本土的学识与仪式来变化着使用。

假如唐朝比作中午的烈阳的话,那清朝便是傍晚的夕阳,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呀!虽然拥有贤明、武功与文治都无与伦比的康熙皇帝,还是政绩颇为可观的雍正,但经受了八国联军的踩踏,清朝变得不堪一击,最后灭亡了。

樊树志教授说过:这是一个不容易到达的境界。谁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我没经历中国的文明史,但我能从《国史十六讲》中深深感受到一穷二白任人宰割,繁荣昌盛受人喝彩,让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发奋努力吧,使祖国更加强大。

三国情 三国梦


两年前妈妈送给我一本书,封面上,一排排气势恢弘的大船正被熊熊大火包围、吞噬,天边被烈火映红,无畏的士兵正在奋勇厮杀。我被这生动壮观的画面吸引,兴致勃勃地翻阅起来,它就是为人传诵的经典《三国演义》。

从此,这部经典走进了我的生活,令我爱不释手。它陪伴着我成长,我也成了十足的三国迷。

看到蜀国被敌军围困,险象环生时,我替他们捏了把汗;读到诸葛亮镇定指挥、巧妙突围、化险为夷时,我一下子松了一口气;读到“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时,我不由地对关羽的骁勇善战啧啧赞叹;读到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时,我感到了他的豪情壮志……书中每一个场景都让我心驰神往,令我的激情像滔滔黄河水一般汹涌澎湃。

多少次在梦中,我也悠悠然回到三国鼎立的时代,和英雄们相聚。梦中的我有刘备的谦虚礼让、有张飞的勇敢无畏、有关云长的赤胆忠心,还有老黄忠的侠义情怀。哦,我不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吗?梦醒时分,床头的《三国演义》依然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在召唤我为新的一天而奋战!

情牵三国,梦萦三国,沉醉于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叱咤的三国时代,中华经典书籍的魅力令我深深折服!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范文一

剑桥中国史是一部最合外国人心意的中国史。

这就是我读后的感觉,简单的说,这部书中蕴含着外国人,具体地说就是西方国家(即欧美列强)对中国的期待,这可以概括成顺从、分裂、虚弱和全盘西化。

尤其在中华民国这一篇中,这种期待后的失望之情跃然纸上。

在抗战的篇章中,片面地写道共产党的军队从未参加过一次正面战场的会战,而对毛泽东关于深入敌后的战略方针也嗤之以鼻,认为除了造成国共两党的摩擦以外,没有丝毫作用。可文中令人费解和矛盾的是,多次写道因不满负责中国战区的美军军官与中国共产党的亲密举动以及对共产党军队抱有好感和同情而先后撤换了史迪威和陈纳德,对于参与与共产党军队商讨与美军联合作战的军官们也全部调离,文中还指出在下级军官中弥漫的这种对共产党军队的好感直到赫尔利的到来才逐渐得以控制和纠正。可是我们知道,无论是史迪威还是陈纳德又或是那些在中国战区工作的美军军官们,他们都是纯粹的军人,如果共产党军队没有在中国战区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果共产党军队没有积极地参与抗战,他们又怎么会对这些当时不被中国政府乃至世界认可的泥腿子军队怀有好感,又怎么会对他们艰苦而又无助的处境抱以同情,又怎么会对抛开国民党政府直接与共产党军队联合作战这一计划兴趣浓厚,把以上这些单单解释为是对共产党游击队对部分美军落难飞行员营救和保护的回报是不负责任的和不公正的。

在解放战争一篇中,此书更是一反常态地坚定支持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而称共产党提出的多党联合政府是权宜之计是不可接受的,是挑起内战的导火索(一党专政是迄今为止西方世界对我国诟病最多的地方)。对于民众对解放军的支持和对国军的背弃则简单地归结为国民党基层官员的腐败而引起了民众对政府的恨。在三大战役的描述中,作者恨铁不成钢地痛骂杜聿明、卫立煌等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无能,似乎在抗战篇中对这些黄埔英雄们的溢美之词没存在过。辽沈战役中民众自发地破坏铁路的行为被称为泄愤,淮海战役中250万民工为解放军支前与国民党孤家寡人的对比被归结为国民党缺乏后勤管理人才,至此一幅煮熟了的鸭子的形象已清晰地浮现在我面前。

如果说此前的种种描述还只是体现了作者的无奈和极度失望的话,那么在此书的末尾,作者则甩开了那最后一点矜持,彻底撕去了史学家的面具,公然赤裸裸地说,中国人民应该抛弃固有的国家统一观,像欧洲那样分裂成几十个国家,才能走向繁荣。

真乃一派胡言!

在我看过这部书后,我知道此书以我国发行,据说某名校更以此书作为历史系教材,我于是兴冲冲的在网上搜索起此书的点评,然而我失望了,除了一些诸如以不同的眼光看中国、外国人编的中国史等推销性的书评外,我只找到了一篇对此书中关于义和团运动评述存疑的文章,且也是如同我一般的网友在论坛上发表的,而专家学者们则集体失音,评论全无。

于是我决定写下此文,不管有没有人看到我都要发出我微弱的呐喊和宣言,亡我中华之心不死者,放马过来吧!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范文二

《剑桥中国史》规模宏大,集中了西方研究中国史的许多学者的力量,是世界上极具影响的国外研究中国历史的权威著作,也是国际汉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当然,作为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著作,视角和本国文人相当不同,评价自然有褒有贬。因为书中很多时候评价历史事件时引入了很多地理划分因素,因此甚至有人评论此书为帝国主义亡中国之心不死。当然个人觉得这种思想过于极端,不过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剑桥中国史》的独特视角。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选读其中的部分章节,其中比较有意思的就是春秋战国这一段时期。由于离今天年代已经相当久远,所以争论不大,定论已多。当历史的脚步踏入了中国的战国时期,社会景象的变化已然超越过往。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铁的广泛应用。战国时代,铁制用品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推广使用,这对于列国的经济、人口和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政治上的前进。由于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之中占据着最重要的资源的人地主的地位有了提高。地主阶级也逐渐取代已经没落了的、在社会生存中失去主导地位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由于奴隶主贵族的没落,不少国家在吸取人才参与政治活动方面不再盯着以血缘为纽带的那种政治关系,反而注重从民间选取一些优秀的人才。举个例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同时,铁制品也进入了军队之中。一些国家开始部分出现了以铁制兵器取代铜兵器的军事装备替换现象,国家的军事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春秋时期的战争,往往在一两天内就完成,胜负一旦决定后,不可穷追不舍,那时的战争,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文明的战争。战国时期的战争,往往持续数月甚至更久,规模更大,死伤也更为惨重,各国之间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往往不折手段。在这种前提之下,军事与政治的相互影响得以体现出来。当然,铁制用具的军事应用并没有真正成为列国军事实力对比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当时有一个国家并没有把铁制兵器大规模应用于军事之中,这个国家的军事装备主要还是青铜兵器。尽管如此,这个国家的军事成就却高于其他国家。没有错,这个国家就是秦国。秦国用它的青铜兵器征服了装备着铁制兵器的六国,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武器并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这里,我想套用一句现当代提得比较多的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推动了冶铁业,冶铁业促进了农业和军事的发展。

除此之外,人口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变化。

农业的发展,意味着同样大小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在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当年,人口必然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增加。但是,战争的加剧同时也意味着人口的减少。只是相较于春秋时期而言,战国时期的人口从总体上而言应该还是增加的。毕竟,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而城市的建设相较于春秋时期也更加完善。城市的建设往往以国都为核心,许多国家的国都在当时不仅仅是该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比较著名的城市有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秦国的咸阳等等。

城市的建设,意味着经济种类的扩大化。城市以外的地方自然是农业发展的场所,而城市里则是工商业发展的优良场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些闻名全国的商人,例如子贡(孔子的弟子之一)、陶朱公(原越国名臣范蠡),以及秦国统一全国之前的秦国相国吕不韦,这些都是一些很成功也很有名气的商人。在没有统一政治力量控制的前提下,商人们可以比较自在地走南闯北,在各地维持着自己的生意。从某种角度讲,战国时期也堪称中国早期商业的黄金时期。

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正值中国的大变革时期,许多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等等,大力宣扬自己的主张,同时与其他学派思想相互批判、相互借鉴,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这就是思想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百家争鸣。

诚然,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也与当时缺乏统一的政治实体予以牵制有关。这样就造成了思想文化的一种大繁荣现象。然而,这种思想文化的繁荣还是随着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的建立而湮灭下去。这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实在说不好。

总而言之,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确实乱得可以。然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无不表明,中国真的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时期。这是一个很精彩的时代,也是一个很值得品味的时代。

读《中国廉政史话》有感


读《中国廉政史话》有感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近日,细读《中国廉政史话》深受教育和启发。这本书记载了从国家制度出现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廉政萌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开展廉政新风。历经五大社会形态数千年,这其中积淀的丰富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封建社会各朝代开国之初,政治上尚比较清明,能够对百姓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但过不了多久,大规模的贪腐就几乎成为历史的通例。在专制体制下,即使严刑重典也难以消除贪腐的土壤,以至最终积弱难返。廉政史话娓娓读来,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当今,社会发展欣欣向荣,却依然有着一些人,手里有了权力,就对自己放松了,管别人的多了,管自己的却少了,口口声声廉洁奉公,心里却把党纪国法视为束缚自己的紧箍咒,直到锒铛入狱方才悔之不及。犹记得《人民的名义》中,巨贪处长赵德汉欲盖弥彰的戏剧场景让人忍俊不禁,在带给人客观真实感受的同时,也应该在各自心中敲响警钟。

几千年以降,廉政一直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社会的更新变革。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廉政仍是一项需要不断研讨、不断拓展的课题。如何施行廉政,个人认为,需要从制度层面和自身层面这两个层面上下功夫。

1

从制度层面来说,是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

从自身层面说,则是在于“坚定信念”与“严以修身”。

不“坚定信念”,放下了对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就会出现“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的情况,就会在金钱、名利面前打败仗,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正人首要正己,“严以修身”就是对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主动、自觉的锻炼和修正,不断地消除、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非道德的欲望,努力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升到理想的境界。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大江东去浪淘沙,泥石俱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诱惑无时不有,考验无处不在,我们要勇立潮头,牢记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树立自身的形象,倍加珍惜时代提供的机遇和舞台,倍加珍惜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望,如此,方不负平生。

文/郭宝贝

相信《三国史话《黄巾》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三国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