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600字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阅读优秀的作品。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茉莉阿姨

上周,在百度搜《温柔之歌》这本书,搜索结果第一位显示能免费阅读,顺势点进去,一步步被诱导下载了百度阅读app,不过app"书架"一栏显示我可以免费阅读三本书,有"温柔之歌""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狼图腾".莫名却被"妞妞"吸引了,隐隐记得多年前上中学那会看过这本书,多年前也在同学的QQ空间看到同学写过对这本书的读后感悟,大概意思是看完特别感动,为作者夭折的小孩痛心。

现在自己也有了小孩,内心里对这本书更有一种亲近感,于是开始了阅读。刚好是周末,外面刮着大风,4月的天气遇大温降风,依然寒冷如冬日出不了门,于是一上午都躺在床上,在手机上读起来。

读之前大致情节我是记得的,真正阅读起来,才发现周国平的文笔很好,文风很细腻,我最喜欢的还是描写妞妞的片段,妞妞出生后,身为父母对她的那种喜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透露出初为人父人母的情深意切。周国平一个大男人竟然能描写的那么打动人心,应该是每天写了育婴日记,记录下了那些琐碎的小事。我已经忘记了小逗逗出生时的很多小细节,记得逗逗刚出生时,也计划每天写一篇养育日记,想记录下那些小小的喜悦瞬间或是焦急时刻。不过断断续续只记录了10几天,没能坚持下去。

看的过程中,我多次流下了眼泪,刚出生的婴儿,就被判了"死刑",随着她一个月一个月长大,越来越可爱,越来越成为父母的心头肉,可是病症也越来越严重,先是右眼睛完全失明,左眼也只有微弱的光感。妞妞很喜欢光,会说亮亮,喜欢在窗户边看亮亮,直到有一天,完全看不到亮亮了,妞妞忽然就很失落地趴在了爸爸的肩膀。

这过程中,作为父母,是最无助和悲痛的,看着自己刚出生的宝贝就得了癌症,每天守着摇篮精心呵护的宝贝,却一天天走向死亡,摇篮其实是墓畔。周国平爱女儿很深,他是抱女儿最多的人,加之他为人敏感多情,很多次见女儿病痛发作都哽咽落泪,父爱之深可见一斑。人们常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我想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周国平初为人父,对这个乖巧、聪明、懂事的女儿有太多太深的感情。

小孩是越养越有感情的,刚出生时,只觉他们是一个小肉球,随着小宝贝每天的成长,脸上有肉肉变胖了,会微笑了,会抓东西了。他们那么柔弱,那么纯真,只想用所有力气去呵护他。你只觉婴儿是世界上最值得爱的生物,让你愿意放下世间所有的名利,只为能多抱抱他,亲亲他,给他换尿布,带她去外面晒太阳,给她讲这个世界的美妙,想把这个世界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给他,虽然他还听不懂看不懂。

周国平也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妞妞满月就被发现得了眼癌,要切除双眼才有可能保命。但他没有立即做出决断去做手术,认为与其成为一个瞎子,不如在还不知道留念生命的时候结束痛苦。后来病症发展的很快,等到他想做手术时,已经不允许了。他写道,我只想要一个眼瞎的女儿,不想做哲学家,世上任何的名利给我,我都不想要,只想要我的妞妞啊。

这也是很多读者指责周国平的一点,说他因为不能接受有一个眼瞎的女儿,就放任病情发展,不给妞妞做手术,其实是他的狭隘自私害死了妞妞。说实话我也不能理解周国平的选择,但是我深知作为父母,在面对这种事情时那种无助和纠结,父母是可以给她做手术延续生命,疼她照顾她,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她要面对这个社会对一个眼瞎人的各种歧视,生活不能自理,那个年代给残疾人的各种设施也没有建立。有网友说,在医院看到过一个眼瞎的小女孩对着父母叫嚷,为什么要生下她,为什么不让她去死。

也可能是最初对妞妞的感情没有那么深,慢慢养育了几个月,才发现孩子是这个世界他最为宝贵的东西,即便眼瞎那也是他最爱的宝贝,但是病情太快不给他机会了。

妞妞最终走了,一个婴儿承受了癌症的折磨,巨大的疼痛走了。周国平在妞妞走后一年去到海边的屋子,静下来用文字的形式来祭奠自己的宝贝,也给自己的内心一个出口。就这样他给了我们一个永恒的妞妞,也教我们如何爱自己的孩子。

我为什么说能教我们怎么去爱孩子呢?这也是我看完这本书能实际受益到自己身上的一点,"爱孩子"是绝大数父母最自然的行为(从各种新闻看到确实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我也爱自己的孩子,大多数时候也是有耐心的,但境界的确没有上升到那种纯粹的地步。更是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孩子带给我们很多时候我会抱怨带孩子累,每天一把屎一把尿,一家人围着孩子转更不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

但在周国平的描写下,给孩子换纸尿裤、喂奶、逗她笑、带她晒太阳、一家人围绕孩子平静快乐地生活,这就是世上最可贵的最值得过的好生活。

看完这本书,我受到很大感染,我从内心认定要更爱自己的孩子,不再抱怨他们的调皮捣蛋,不再经常性地不耐烦。

摘录书中的两小段

舍末求本?--"可是,此时此刻,即使请我到某个国家去当国王或议员,我也会轻松的谢绝的。当我的孩子如此奇妙地存在着和生长着的时候,我别无选择。你比一切文凭、身份、头衔、幸遇更加属于我的生命的本质。你使我更加成其为一个人,而别的一切至多只是使我成为一个幸运儿我宁愿错过一千次出国或别的什么好机会,也不愿错过你的每一个笑容和每一声啼哭,不愿错过和你相处的每一刻不可重复的时光。如果有人讥笑我没有出息,我乐于承认。在我看来,有没有出息也只是人生的细枝末节罢了"

孩子带引父母?----"黄昏时刻,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在小河边玩,兴致勃勃地替孩子捕捞河里的蝌蚪,我立即发现我的记述有问题,真想是——黄昏时刻,一个孩子带着他的父母在小河边玩,教他们兴致勃勃地捕捞河里的蝌蚪"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一集中的一个章节,虽说只是其中的一个章节,却让人看后,悲痛万分。
他们一家本来是幸福的,可是幸福,却往往很短暂。妻子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得了先天性绝症,一岁半的时候离开了人世,离开了疼爱她的父母,使父母的生活跌入深渊。
也许可以这么说: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和苦难都是平凡的,它们本身不是奇迹,也创造不出奇迹。他们一定会过度伤怀,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女儿的小小身影会越来越模糊,以至慢慢忘却她的模样。如果你是路人,你也会这么想吧。的确,有什么办法呢?生活太现实了,我们甚至不能在自己的下一个不幸上,长久地集中注意力,更何况是陌生人的不幸呢。可是,他偏偏不是路人,而是孩子的父亲。我被这一家人催人泪下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从中可以理解做父母的感受,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刻骨铭心的折磨。相信在成长的岁月中,我们也会慢慢感受生活中父母的爱。
夕阳不留人,时间不等人,如果你是个健康的孩子,你将最最幸福的人,所有能做健康的人,多好。
这个故事,让我感悟到:都是孩子,父母的宝贝,也许我们该回报他们了,这就是文章的启示吧!以后的岁月,我们会慢慢成长,并在成长中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我爱我的女儿胜于爱一切哲学。这是一位父亲发自内心的想法,它体现了无私的爱。

这位父亲周国平,带给了他只活了一岁半的女儿什么呢?读完这本书,我相信,如果这个女孩在天有灵,她一定会自豪而欣喜地说,父亲带给她的是天天可以感受到的浓浓的爱。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周国平的女儿妞妞因妈妈在怀孕时照射了大量x光,而患上了恶性眼底肿瘤,仅仅活了562天。在这段期间内,父母从没有想过放弃她,一直把她当作正常的孩子无微不至地呵护,给予她快乐和温暖。我由衷地对这样的父母表示尊敬。一个自从出生就注定活不长的小孩,也能在短暂的一生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她是幸福的!

这整本书,其实就是一位父亲表达真情实感的日记。它的感人之处在于,这本日记,从头至尾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点点滴滴的爱,对女儿的关怀,它的程度已经达到了开头那句话一样。周国平敢这样写,他和妻子雨儿也是实实在在这样说、这样做的。

一个老专家说,妞妞活下来也后患无穷,但还是要尽人道主义责任。我一听就火了。这么可爱的一个小生命,就是要尽力救活她,不是尽一尽人道主义责任做到心安理得的问题。这是雨儿说的;妞妞正发病,疼得无法入睡。我彻夜抱着她,在走廊里徘徊。他就一个晚上陪着妞妞,丝毫不会怠慢,也丝毫不会埋怨。

合上这本书,闭上眼睛静静回味。作者对爱的诠释,就好像一只轻柔的手,撩起了覆盖在我身旁的爱的轻纱。我从这本书中读出了作为父亲的周国平的心思,那么,便用他体会爱的角度,来观察我生活中那种种的父爱、母爱。

都是很普通的琐事,父母的做法我早已习惯了,甚至有可能如果他们不像以往这样优待我,我还会觉得不满。餐桌上,笋根总是爸妈吃掉的,笋尖通常是我的专享;鸡腿、鸡翅这些美味父母总是让出来,以至于我每次习惯性地挑挑拣拣。

那我又怎么回报爸爸妈妈的呢?似乎我根本没做什么。不过是每天清晨问候一声早上好;妈妈忙着做饭时帮她收衣服;爸爸工作繁忙时递上一杯水。这种对我来说再平凡不过的小事,在爸爸妈妈的眼中,应该是无限欣慰和感动的,甚至用我不应该得到的话语来赞美一番,我也只是呵呵笑两声,何曾想到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呢?

父母的爱是在所有人心里的,只是有些人没有拨开父母的举止上、话语上所覆盖的轻纱,没有看到他们的爱其实无处不在。这本书将轻纱掀起了一角,让细心的读者可以完全掀开它,看清它,感受它。《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让爱动了起来,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一朵娇嫩的玫瑰,无奈绽放在天堂——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八年级(7)班 张昊玥

晚风拂过,宛如沙,却似凋。我坐在月下的藤椅上,恍若被缕缕银丝覆盖,柔似水,又如梦。

指尖的书页轻轻翻动,墨香四溢,恍如风,更似情。

书页上的文字在我的心中碰撞,闪烁出无限的火花。这是一部父亲的札记,演绎了女儿昙花一现的小生命,令人感受到了亲情与苦难的交织,暖到心间,却又疼到心底。

文中女儿在出生不久后就被查出患了绝症,作为父亲的周国平怀着对女儿妞妞未来无限希望得知了这个噩耗,他顷刻感到世界的崩塌,那个随妞妞一起诞生的新世界消失了。只留下一对破损的砖瓦。

流着泪,生活在继续。妞妞小小的躯体经历了一次次检查,又黑又亮的眼睛似乎在观察这个无情的世界。

一头浓密的黑发述说着她的漂亮。

但,事实是残酷的,最终妞妞被确诊为双眼恶性肿瘤。

我心中不免泛起一阵阵波浪,伴着清凉的晚风,在大脑中激烈翻滚。对于妞妞而言,从摇篮到坟墓只有咫尺之遥,从天堂到地狱只在旦夕之间。有如魔鬼玩弄这简单的生命,肆意决定她的生命,却不会意识到她父母的痛苦。

生活仍得继续。周国平知道,作为父亲,他一定要挺住,把妞妞当成健康的孩子,陪她度过快乐短暂的一生。妻子雨儿,带着妞妞打了一生唯一的预防针。虽然他们清楚,妞妞并不需要打这针,但他们必须捍卫把妞妞当做一个健康的孩子抚养的权利。

错觉,全是错觉。泪水再次浸湿我的双眼,心头涌出千丝万缕。

对于父母,孩子的健康比一切都重要,但对于拥有一个绝症婴儿的家庭,他们不奢求健康,他们仅仅会满足于内心的自我安慰,这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自己的孩子能和正常孩子一样。

生活也是一种卑微的快乐。

但总得面对残忍的现实。妞妞的病情一天天恶化,夫妻俩抱着孩子到处求医,寻老中医,求气功师,可谓是踏访各处名医,但终没有发生奇迹。一次次出门,都是朝医院跑,遗憾的是每一次,妞妞与死亡的距离都有减无增。妞妞开始进行放疗。在一群癌症病人中,妞妞有着最小的年纪——一岁两个月。这个刚刚来到人世的鲜嫩小生命竟也加入了这支死亡之旅,引来了她的“同志们”同情的目光。双眼两侧的太阳穴上,画着两个醒目的紫色方框,无情地暴露了她是一个“死缓”患者。

小小的妞妞独自留在了空旷的放疗室里,她暴露在X射线下的小身子是那样孤立无助,充满凄凉之意。读到这,泪水溢上了眼眶,我不禁心生感叹,这么小的孩子就得经历连大人也受不了的治疗与病痛。为何上天如此不公,没有给妞妞一个健全的体魄?也许,是上天为了让人们意识到它的无情与冷漠,不可违抗。

结局终于到来了。

妞妞不可违抗地离开了世界,她一个人出了远门,那双还没会走阳间路的小脚丫,竟要独自去走那条阴森的冥路,她,在哪儿?在哪儿?

世界空了。妞妞和春花一起展开,和秋叶一起凋落,但,周国平写道,生活终归是生活,仍将继续。

我的心也随之恸容,也许,妞妞如一朵娇嫩的玫瑰,在天堂无忧无虑地绽放。却在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告诉人们,人在遭遇苦难时可以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和安慰,但不要忘了,唯有一样东西能使你真正承受苦难,那就是你自己的毅力。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我爱我的女儿胜于爱一切哲学。”这是一位父亲发自内心的想法,它体现了无私的爱。

这位父亲——周国平,带给了他只活了一岁半的女儿什么呢?读完这本书,我相信,如果这个女孩在天有灵,她一定会自豪而欣喜地说,父亲带给她的是天天可以感受到的浓浓的爱。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周国平的女儿妞妞因妈妈在怀孕时照射了大量x光,而患上了恶性眼底肿瘤,仅仅活了562天。在这段期间内,父母从没有想过放弃她,一直把她当作正常的孩子无微不至地呵护,给予她快乐和温暖。我由衷地对这样的父母表示尊敬。一个自从出生就注定活不长的小孩,也能在短暂的一生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她是幸福的!

这整本书,其实就是一位父亲表达真情实感的日记。它的感人之处在于,这本日记,从头至尾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点点滴滴的爱,对女儿的关怀,它的程度已经达到了开头那句话一样。周国平敢这样写,他和妻子——雨儿也是实实在在这样说、这样做的。

“一个老专家说,妞妞活下来也后患无穷,但还是要尽人道主义责任。我一听就火了。这么可爱的一个小生命,就是要尽力救活她,不是尽一尽人道主义责任做到心安理得的问题。”这是雨儿说的;“妞妞正发病,疼得无法入睡。我彻夜抱着她,在走廊里徘徊。”他就一个晚上陪着妞妞,丝毫不会怠慢,也丝毫不会埋怨。

合上这本书,闭上眼睛静静回味。作者对爱的诠释,就好像一只轻柔的手,撩起了覆盖在我身旁的爱的轻纱。我从这本书中读出了作为父亲的周国平的心思,那么,便用他体会爱的角度,来观察我生活中那种种的父爱、母爱。

都是很普通的琐事,父母的做法我早已习惯了,甚至有可能如果他们不像以往这样优待我,我还会觉得不满。餐桌上,笋根总是爸妈吃掉的,笋尖通常是我的专享;鸡腿、鸡翅这些美味父母总是让出来,以至于我每次习惯性地挑挑拣拣。

那我又怎么回报爸爸妈妈的呢?似乎我根本没做什么。不过是每天清晨问候一声“早上好”;妈妈忙着做饭时帮她收衣服;爸爸工作繁忙时递上一杯水。这种对我来说再平凡不过的小事,在爸爸妈妈的眼中,应该是无限欣慰和感动的,甚至用我不应该得到的话语来赞美一番,我也只是呵呵笑两声,何曾想到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呢?

父母的爱是在所有人心里的,只是有些人没有拨开父母的举止上、话语上所覆盖的轻纱,没有看到他们的爱其实无处不在。这本书将轻纱掀起了一角,让细心的读者可以完全掀开它,看清它,感受它。《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让爱动了起来,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

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初读这本书是在高二,被封面读上可爱的插画所吸引,翻开书本遍未再合上。


周国平是个大家,学术上的东西被大家所称道,但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他那颗温柔而深情的心。他饱蘸着爱与深情的笔触令我忍不住一次次落泪。
妞妞是周国平与第一任妻子生下的女儿。文章从妞妞的妈妈——雨儿的孕期讲起。满怀希望与憧憬的一对年轻父母正在等待小生命的诞生,温温柔柔的笔触让人沉浸在美梦中不愿醒来。当然,美梦终有大醒的一刻。这对磕磕绊绊的小夫妻终于迎来了小生命的到来,一个长得“很像妞妞”的妞妞。两个人高兴得忘了所有的艰难与困苦一心扑在小婴儿身上。在此处,作者的描述实在让人动容。我不禁想到,当初的我,也是这样一个小生命,被一对年轻夫期盼且深深爱着的生命。原来,父母对子女的爱一点都不平淡,不是温水,而是空气,包裹着小婴儿的每寸肌肤,每段生命。这种爱静静在胸膛里燃着大火,熊熊烈焰,一直燃烧着,直到生命尽头。如周国平所说,“极度无私又极度自私。”我终此一生,也是回报不了这样厚重而热烈的爱的。在一首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亲情比爱情厚几厘米。我也这样感受到了。有一天我也会像我的父母爱我一样,去爱别的,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小生命。生命的奥秘,于我们像是海洋深处的鱼,闪着幽光,在无形中指引着我们一生的轨迹,也指引着人类前行的轨迹。

讨论过父母对子女的爱之深厚,继续讲这一家三口的悲情故事。真的是一个悲情故事,而故事成了真事时,就显得上天尤为残忍。我是个不喜欢小孩子的人,小婴儿的哭闹令人心烦,“熊孩子”则是种种恶行都令人无法容忍。而周国平笔下的妞妞,却是如此一个令人心生怜爱的妞妞。聪明伶俐是个俗气的夸小孩的词,但放在书中妞妞的身上这个词便立刻贴切鲜活了起来。是“父爱滤镜”的加持也好,是真的小孩子都如此可爱也罢,妞妞曾一度成为我心中第一可爱的小孩子,她让我重新燃起对小孩这种生物的喜爱。言归正传,妞妞是如此一个贴心而可爱的小天使。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小天使啊。很多“俗气”的话都是很久以后才明白的,原来一点都不俗,原来每字都是真理。对,妞妞是个小天使,可爱又可亲,令父母愿意为她付出一切。这里,周国平便成了一个“女儿奴”,然而被爱奴役,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非常希望大家去看一看这本书,妞妞那种可爱,在一种非常微妙的程度,不单纯是视觉上可爱,也包括心理。读者很容易和周国平达成一种共鸣,感受到那种血缘上的羁绊。我常常读着读着就产生一种妞妞是自己的女儿的感觉,渐渐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读到后期妞妞被病痛折磨的死去活来时,常常泪眼滂沱。

妞妞开始表现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症状。这是无药可救的绝症,梦境从此开始破碎。刚开始时只是概念性的打击。绝症。“我小小的女儿得了癌。为什么会是我的女儿?为什么?”小小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但也感受到了大人的伤心。“如此善解人意的小女儿,为什么偏偏得了癌?”病情开始恶化,眼底的肿瘤开始长大,压迫着神经,也压迫着雨儿和周国平战战兢兢的心。小小生命开始承受着成人也难以承受的痛苦。一家三口开始了奔波,一刻不停地在与死神进行着拉锯战。在治疗期间,周国平夫妇渐渐遇到了许许多多与妞妞病症相同的孩子,其中不乏比妞妞病得更严重的。为什么见到的都是孩子?因为得了这种病的都是孩子,而一旦得了这种病,活到成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那种疾病的残忍程度实在是令人望而生畏。小孩子的眼睛非常漂亮,眼白泛着幽幽蓝光,亚州人大都棕褐色虹膜,而我们的小孩却有着纯粹的黑色眼睛,而今,眼底却生出来无法控制的肿瘤,破坏着眼球,破坏着神经,向四周扩散、蔓延。生病的小孩就已经很可怜了,那些被父母抛弃而未得到及时救治的小孩就格外凄惨。

这里描述到了一位仁心仁术的好医生,免费收治了数名被遗弃儿童。即便是无药可救的绝症,即便是无亲无故的流浪儿童,这名医生也用力拉了一把,告诉他们,你们没有被世界抛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个把妞妞、把这一家三口推入深渊巨怪口中的高材生医生和那几名冷漠狠毒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并不都是白衣天使,前面提到的几个,说是恶魔也不为过。这里,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便得到了深刻凸显。(这里,我再次诚恳地推荐广大医学生去看一看这本书,思考一下“性命相托”的真正分量。)
那名高材生在妞妞患视网膜母细胞瘤这件事里可谓是“功不可没”。在此,我想用没齿不忘来形容这种恨意。我完全不能理解这名医生的动机。为什么要让一名孕妇接受X光的照射,并且是以一种完全不合理的频率和时间?这种常识性的东西他为什么要漠视?我甚至要怀疑他是蓄意的。在作者感性而充满隐喻的描述里,他仿佛一个魔鬼,硬生生地把小妞妞从母亲的腹中剖出,夺走。一个家庭,自此离散。其次,雨儿怀孕期间患上肺炎去医院就诊遇到的医护人员的刁难实在让人心寒。“今天我就是不给你看!”这得意的话语像一枚淬了毒的钢钉,生生钉在患者的心中。这是怎样一名医生啊?这种人如何做得了医生?病人的苦苦哀求换来的是怎样的回答?在此也无需多言了,这种不负责任的医生,不配做医生。
妞妞死了,死于人生的开始。妞妞最后用药安乐死,父母做出最后的挣扎,下了这个决定,让小女儿走得不那么痛苦。我们没有资格更没有立场去批评他们。最爱妞妞的是他们,最痛的也是他们。看到妞妞最后在病床上挣扎的那一段,心一直揪着,实在是令人难受。医学的意义,就是努力、尽力去减轻像妞妞这样的遭受疾病折磨的人的痛苦。医学生誓言中一句“除人类之病痛”是如此简略,却又如此的艰巨
文章十分浓墨重彩,不是词藻华丽,而是情感深厚。这本书里,爱也爱得深,恨也恨得切,而最令人铭记于心的,则是痛,是妞妞承受的病痛,是周国平夫妇看着心爱的小女儿饱受煎熬时的切肤之痛,是浓重的绝望。希望广大医学生、医院体系的建设者都可以想象一下这种痛和绝望、这种对生的渴望、对明天的渴望。语言苍白,无法言及万分之一,有机会还是希望大家找书去看,看一看,什么是爱,什么是痛。

文字来源:李想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800字)


引子: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书中讲述了一个偶然的时间,致使本来毫无打算的夫妻怀上了孩子,再三思考之后,夫妻打算把孩子生下来。但是妻子在怀孕五个月的时候,病了。于是,不得不去医院,医生以病情严重给孕妇做了X光检查。但是,初为人父人母的他们并不知道这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不久,孩子出生了,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叫妞妞。但是,不幸的是,孩子生下来,眼睛就患上了严重的眼疾 。夫妻知道情况后,在做手术与不做手术之间犹豫不决,后来,又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可爱的小妞妞离开人世。悲痛的父亲写下了这本书,以此来纪念他那唯一又可爱的妞妞。

读这本书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自己跟着作者融入到其中了,跟着书中的情节,快乐,悲伤,撕心裂肺。记得当时读到妞妞因病痛的折磨而难受的时候,自己的心也纠结成了一团,就像有东西压抑着自己的心,呼吸不了。结尾让我很意外,这对曾经一起经历了近乎生死的难关,却在度过难关过后分开了。原因不详,可能因为害怕触景生情,也可能是没随想情了。或许,这就是我们惯有的思维,觉得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会更珍惜以后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其实,就像书中那个所说的,分开了就是分开了,没有什么原因,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

在读完之后,我为小妞妞的死感到痛惜,为大人的悲伤而悲伤,为中国的医疗体制感到悲哀,更多的,我为他们的犹豫不决而感到惋惜。也或许,选择另一条路一样会有风险,但是,生活本来就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因为没有人教过你该如何去好好的生活,如果愿意承担风险,也意味着会有机会得到高回报。

书的最后,作者写道,很多人看过本书之后,叹息对生活的无奈,我想,生活的确是无奈的,但是,无奈之外,依然可以有自我的想法。对于生与死,我们真的是无可奈何,但是,我们拥有生命的过程,对于生命的过程,我们可以选择,选择自己想要的。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应该当机立断,不要等到机会过去了,才后悔当时的犹豫不决。

总结:以上就是高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进入的读后感频道了解更多信息!

本篇推荐学友阅读!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是周国平作为父亲记录他女儿从出生到死亡的这程。他从他妻子雨儿怀孕开始写起,他为了怀孕的妻子放弃了出国的机会,放弃了深造的机会,他为孩子付出了太多。这使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他同周国平一样,也是个大学老师。这年,原本他有去美国学习四个月的机会,但因为我快到小升初了,他毅然放弃了。

从小,就因为妈妈工作很忙,爸爸相对而言比较有空,他除了教育好他的学生之外,他把全身心都给了我。为了我可以掌握围棋,他自己上网上查资料,先自学围棋的下法,等我上过围棋课后,再一起与我在棋盘上拼杀。有时候,我学艺不精,下棋下不过爸爸,就把棋一抹,生气不下了,爸爸又哄着我,多让我几个子,耐心教我下棋。

还记得学游泳,那也是爸爸帮我学会的。在我六岁那年,爸爸带我学游泳,结果我怕水。没办法,爸爸只好带我先在儿童池里克服对水的恐惧。

他先让我带着救生圈在水上漂,然后让我带着救生圈站在池底行走,接着劝我扔掉救生圈在水里行走。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夏天,我终于克服了对水地恐惧。于是,爸爸准备第二年夏天让我上游泳训练班。

第二年夏天,我上完游泳训练班之后,爸爸便带我去小区的游泳池巩固学习成果。他觉得浅水区的人太多,没法施展开,便到我去深水区游。可是我个子小,到了深水区脚够不到池底,爸爸只好跟着我,充当“救生桩”。

有一次,我游着游着,突然没力气了,便咕嘟咕嘟往下沉。爸爸一把把我从水里托了起来,让我脱离了危险。

爸爸也不是总顺着我。记得小时候,我那段时间最讨厌吃饭,奶奶一般都依着我,喂我吃饭,每天都做好多样,就让我东吃一口,西吃一口。那几天,奶奶回老家去了,妈妈上班,爸爸一人在家带我。一天中午,我发现饭桌上没有我喜欢吃的东西,我没吃几口,就去玩玩具了,爸爸叫了我几次回去吃饭,我都没理他,自顾自的玩玩具。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我就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肚皮了。翻了翻零食盒,里面没有可吃的,我也打开冰箱看,也没有可吃的。我央求爸爸给我煮面。他严厉地告诉我不到吃饭时候是没有饭可吃的。想要吃饭必须等到晚上开饭。我哭闹都没有用,最后,爸爸给我倒了杯水,安慰我,让我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有规则,不是我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的。

这就是父爱,他没有母爱那样温柔,他却以自己的方式爱着我。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6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