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 地图 > 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见识》读书笔记心得感悟3000字。

书是人的好朋友,它帮我们打开世界的一扇窗。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而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这时候,我们可以去写下一篇读书笔记来记录自己的感悟,那么,你有没有收集优秀的读书笔记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见识》读书笔记心得感悟3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见识》读书笔记心得感悟3000字:

读完了吴军老师的《见识》,内心十分平静,诚如他所说,这本书提供了一套洞察世事和人生的独特方法,因此,我想以“新知”为题写随笔。一则,新知表示此书许多地方给我新的认知,类似于开了脑洞;再则,书里那些从前知晓的观点,再看到时候,竟又重新感知,有了不同见地。

关于个人

全书归类为关于“个人精进”的主题,围绕个人见识、个人发展、个人选择等多个方面给我们打开了窗户。于“个人精进”而言,我所了解的是身边好些朋友的个人精进主要是在学校学习的过程里比较集中,而且进度很快,大部分人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后,便随着社会的洪荒滚滚向前,每每制定了个人年初规划,个人年终总结,个人精进计划表,都莫名其妙被今晚熬的夜,明早赖的床悄悄裹挟,不知所踪了。

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渐渐有一些教育人士开始重视个人的终身精进,并且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于是社会上的成人继续教育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占据了市场的大蛋糕。你瞧,敏锐的人,始终能够找到市场的空缺。仔细想来,一个人立于世,不是靠学校里学习了十几年知识,然后在余生的几十年加以运用的,而是要在之前的基础上,去扩充、去积累,最后实现创造与再创造的过程。

“人生是一条河,每个人总希望自己这条河能更宽一点、更深一点、更长一点。要做到更深,是靠自己的修行和对世界的理解;要做到更宽,则是要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共同做一些事情。”自己的修行尚且可以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和坚持去实现,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做一些事情,最好能做成功,这便需要我们的个人魅力和行事魄力。简单点讲,你不仅要有做事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领导力,要有筹谋的智慧。而这,也离不开个人的精进呢。

关于伴侣

我们都知道,伴侣是陪伴我们走完人生下半场的人,但是生活中鲜少有人能拎清楚伴侣的重要性。很多人在父母、子女、伴侣的排序上,不自觉将伴侣放在了最后,或许因为太亲近反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庭也是因为关系颠倒而家宅不宁。在一个完美的婚姻中,双方都需要明白关系的亲密程度和重要性依次是“夫妻优先于子女,更优先于双方的父母。”

比投资自己重要或更重要的,便是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古训有“一个好女人能富三代,一个坏女人能毁三代。”这里说了女性伴侣的重要性,当然,合适的男性伴侣同样重要。在此,总结吴老师的观点给大家一点建议。一个好妻子,通常是:不搬弄是非而且性格好,迷人、有气质、聪明。选择一个好丈夫,便首先要看他的“婚姻观”,其次看他有多少创造未来的能力。

这里我还想表达的是,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我们选定了自己的伴侣后便应当抱着坚守一身的信念来过日子,一边提升自我,一边投资伴侣。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内省、相互监督,发现自己和伴侣身上的优缺点,取长补短,进行投资。现下的人们已经习惯了捡现成,男朋友、女朋友,情感方面喜欢捡他训练好了的;财富方面喜欢挑已经衣食无忧了的;可多少忽略了人的发展性和精神的方面的成长,这是极可怕的事情。

关于父母

龙应台老师在她的书里提到,父母与孩子生来就是渐行渐远的过程,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陪伴他拥有独自离开的能力。我们在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浸润下长大,很大一部分人一时半会儿无法理解这样的豁达。

其实,我们用开放的眼光来看,现今的父母多少是不够成熟的。

首先,尊重和理解方面,中国的父母在精神、人格平等,对思想包容理解这块是匮乏的,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未来实行“一手包办”,总认为自己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要多,自己的经验能让孩子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一辈子顺风顺水。我想问的是,“然后呢?”太过顺利的人生背后,孩子的一生形同被设定好的齿轮。

再来,独立方面。我们的父母过多的把自己毕生的精力放在孩子乃至于孙子身上,让许多远远超过18岁的年轻人如巨婴一般生活着,完全没有独立的能力,不难想象,世世代代发展下去,我中华子孙何谈一代更比一代强?

另外,输赢之说。我们的父母是吃过苦的一辈人,他们对于输赢的观念特别看重,生怕自己经历过的艰苦岁月再次发生在孩子身上,这边有了所谓的“赢在起跑线”思想。总想着跑在队伍的前头,不要“落后挨打”才好。其实呀,现在的社会发展得如此之快,读书笔记机会又浩瀚如海,在人生慢慢的马拉松长跑中,起跑线一说当真没有了说服力。我们不妨冷静下来,看看有多少能人志士不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幸福的生活,而倒退回去,他们也曾经在起跑线的很后面呢。所以,一定要说起跑线的话,父母的见识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关于幸福

幸福的主题太宽泛了,但我们多数时候是在说一种内心的真实感受。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喜欢坐拥挥之不尽的财富,有的人享受捐赠自己已有的财富;有的人喜欢热闹繁华中起舞,有的人喜欢安静宁谧中阅读;有的人喜欢生活在不停的增加,有的人喜欢生活一直做减法。瞧!这因人而异的。

吴军老师把财富比喻成它是上帝的寄存在你这里的,如果你没花完,死后是要还回去的。这样看来,不如把钱看成是我们提高生活品质的一个手段,适合自己就好了。如果拥有太多的钱,便需要考虑财富管理、资产配置、以及投资等问题,投资就涉及到风险,风险的来临也会降低人的幸福指数。所以,财富也不是越多越有好处的,懂得有效挣钱、合理花钱以及管理钱才是好的。

我们大多数人喜欢热闹繁华、人潮涌动的地方,在这样紧密的环境里可以暂时忘了自己源自内心的孤单,于是有人感叹“因为害怕孤单,我选择热闹。”这是很多年轻人的通病,不敢一个人独处。其实,有些人是喜欢独处的,他们通过阅读,通过打坐,通过焚香等等的方式,与古人对话,接近自己神性的一面,然后他们的思想得到飞跃。这样的人毕竟占少数,他们默默的发光发热,变得更加优秀。

生活需要做减法的思想大概是从日本的《断舍离》一书发行之后开始风靡起来,给了我们看待生活的另一个视角,遵循减法生活的人大部分是年轻人,我们的长辈们依然还在越多越好的思想里怡然自乐。多少未必有个定数,首要的是自己要给生活定调,譬如,你喜欢极简主义总不会添置一些繁杂构造的物件儿的,倘若你喜欢宫廷陈设,那家中自然要些中式风格的物品才能烘托出气氛来。我对减法生活的认知是,我们大可不必向以往一样,买很多东西留着不用,想着世世代代传承,能增值或保值,说到底,潮流的趋势变化得太快,与其花大力气买这些东西等过时,不如好好经营好当下,只买适合自己的,并且自己需要的,物尽其用,提升品质便很好。

我想,遇见一本好书是缘分。尤其在合适的时间遇见,它的效能便扩大十倍、百倍。一本好书,本身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认清世界,弄清心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个时代,我们需要阅读,和深入的思考。作者:之文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延伸读

《见识》读书笔记


对于读书,不仅要有输入,更重要的是要有内容上的输出。

关于寒窗苦读,引用文章中的一句话“因为寒窗苦读所以全世界都欠你钱的三观,早一天毁掉比晚一天毁掉好”。寒窗苦读只是人生的一个过程,并不是炫耀的资本,也不能抱有这些付出就必须要有什么回报,更要树立的是终身学习的态度,实实在在的学到有本领,才能坦然面对生活和社会。所以,不能抱有读书无用的思想,这个过程是必须要有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改进方式和方法去提高自己。

关于家庭教育,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都比较快,而父母更多的都同时在上班,对于家庭教育中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常常被淡化,没有真正意识到“父母在子女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的成熟,首先是自己要不断进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养成好的习惯,和孩子“一同学习、一同成长”,才是给孩子有了一个好的起点。有时候,我自己在倒立,结果2岁的儿子也时不时的在床上做出这样的动作,所以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你不经意的习惯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如果你常常在玩手机,而要求子女去学习,我相信不是他主动去学习的,一般都是拒绝去学习或者学得心不在焉。就像儿子对我说“不要玩手机了,我都不玩,带我玩玩具”,说的自己都内疚的不行,便只有行动起来。

关于“向死而生”,对于死亡,都是会产生恐惧的,不过对这个事情的态度不同,也会有着不同的结果。“每当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我就想,没关系,我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除死无大难”等的想法,给自己的人生带来积极的一面,而不是有轻生的念想,死亡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点,虽然是终点,但是在人生中只占一个过程或节点,所以要珍惜和利用好其他节点,“绝大多数人都过分看重最后的一两周,而忽视前面的几十年,在健康的几十年里,浪费的时间又何止两周呢”。而且,今年我对死亡这个词语感受更深更贴近,身边的人因为不同的原因而离开了,有不到10岁的侄儿因突发病夭折,有30多岁的亲戚患病早逝,有五十多岁的熟人患癌离开,有六十多岁的身边人不慎落水溺亡,也有80多岁的亲戚安静的离开。所以死亡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过程不一样,留下的也不一样,对于他的评价也不一样,人生的长河中需要在过程中的每一天都要活得健康活得精彩。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需要不断审视自己,读后感未完待续,写在阳光明媚的秋季早晨。

《围城》3000字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而今三捧《围城》,思索的线如同吸足了春雨的竹根,向着土壤更深处肆意蔓延。书中有纯真烂漫的唐晓芙,故作着一份老成,反惹人怜爱;有性情与之相反的孙柔嘉,善于心计,城府颇深;还有直率仁义的赵辛楣,卑鄙猥琐的李梅亭;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方鸿渐。仅仅一个他,既已让我深思良久,感慨万千。

方鸿渐在欧洲留学数年,一无所成。书中直言道:“四年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其实这也未必尽然,从归途中他与鲍小姐的“柔情蜜意”来看,足见得他还是学到些“招蜂引蝶”的本领。回国前父亲的家信让他认识到学位的重要性。然而为时已晚,情急之下,他买了个假学位。但方鸿渐毕竟不是“校友”韩学愈,他良知未泯,深感惶恐与不安。不过他辩证的哲学思维帮助他战胜了“罪恶感”——“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这种精神胜利法想必阿Q看了也会汗颜三分。而回国后的方鸿渐“命途多舛”,失恋与失业,以及婚姻的破碎,让他身心疲惫。

与鲍小姐之遇,只能说是闲来的调情,算不得爱情,进驻“围城”的序幕应该是从苏文纨开始。但苏文纨并不是他进驻的对象,而是苏小姐的表妹唐晓芙,一个清秀如水,纯比芙蓉的女孩。鸿渐为博其好感,尽显文采风流,顺利的将自己的爱情之船搁浅在晓芙的城门之外。然值此之时,事态骤变,在他与苏小姐的感情终结之时,他对晓芙的爱恋与追求也如同“一题清纯而无解得代数,一双达不到岸的桨橹”,失去了前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苏文纨无意之中扮演了小人,斩断了方鸿渐与唐晓芙的情缘。这次的情感创伤让方鸿渐的生命骤然黯淡,之后的爱情生活,他难以自主,任由孙柔嘉将自己引入她的“围城”。

孙柔嘉为了摆布这场婚姻,可谓是周密策划,苦心经营。她先是故作娇柔,事事请教方先生,以显其初入社会的无知与单纯,激起了方鸿渐的怜香惜玉之情与男人天性中的保护欲,成功地打了一场漂亮的心理战;另一方面,这也使赵辛楣不自觉地开起了二人的玩笑,结果如她所愿,真作假来假亦真,虚虚实实的连当事人自己都难辨真伪。接着在赵辛楣离开后,她抓住了方鸿渐扎根于心的责任感和怜爱之心,谎称家父来信,已知二者之间的谣传,使方鸿渐生发出沉重的负疚感。与之同时,也巧妙地利用了李梅亭与陆子萧逼迫他与方鸿渐的契机,扮出一副楚楚可怜之态,“寻求”方鸿渐的保护,有意与他暧昧不清,从而激发血气方刚的方鸿渐糊里糊涂地说出二者即将订婚的“打算”。孙柔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二者的青春与爱情,围城之内的他们大吵夹带着小吵,使婚姻一步步地走向荒原。他们的婚姻最初即带着算计,缺乏牢固的基础,有何来长久安定?这座围城的土崩瓦解,可谓是宿命之中的宿命。

海子说,在夜色里,我有三次受难:生存,流浪与爱情。纵观方鸿渐的婚姻与爱情,他无疑是个失败者,而他的生存,也如同婚姻一样坎坷艰难。现今究其背后的原因,我觉得,则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个人角度来讲,缘其自身的懦弱、优柔寡断的性格与残存的良知。对于与苏文纨之间的感情,他当断不断,使苏小姐受伤更深。怎知物理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原理竟然适用于爱情,苏小姐报复性地将伤痛通过唐晓芙转嫁给了方鸿渐。而对于唐晓芙的误解,他丝毫没有反击,任由事态恶化,可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并非真理。在那个大雨滂沱的街头,方鸿渐木然呆立在那里,当雨水与泪水交织化作痛楚在内心翻涌之时,这边的唐晓芙也深怀歉疚与期望,懊悔方才的言辞。山依旧,水依旧,我脚下已不是昨日的水流,事以至此,方鸿渐认为回天乏术,他放纵了自己的怯懦,荒芜了他与晓芙之间的爱情。怀抱着残存的良知,她对孙柔嘉所说的“二者之间谣传广布”,有的只是愧疚与自责。为了弥补,他“舍身”保护她,乖乖的进入了孙柔嘉的爱情陷阱。

其次,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乾坤颠倒的乱世,优秀的知识分子尚且难以施展自我,更何况方鸿渐这样一个志大才疏,只会些空谈的“纯粹”的知识分子呢?另一方面,他不是官僚,可以摆弄权势;他没有深厚的政治背景,读书笔记.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他也无法放弃那份简易的道德观念,像李梅亭那样做一个满肚子男盗女娼,表面上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或者成为韩学愈这等崇洋媚外之流,肚内空空如也,却能够恬不知耻地拿着冒牌大学的帽子欺世盗名。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既然你不够优秀,也不够卑鄙的彻底,又何以奢望能够游任于这种世道而左右逢源呢?方鸿渐只是当时他这个群体的一个代表,他们带着文化人的痴梦与清高,渴望在这种困境下生存下去并且希图在上流社会中生存地有滋味有地位。他们坚守着浪漫,敢于梦想,在梦想的过程中,他们以“文化人”的身份为傲,将自身的光环放大到极限。可悲的是,他们并不了解自身与现实的脱节。所以一旦深入社会,梦想与现实冲突,并且是发生必然性的冲突之时,他们猝然间困惑了,就像在漫长的黑夜中赶路的小孩突然遇到刺眼的车灯扑向自己,顿失所依,所能够做的似乎只有傻立在那里等待着挣扎与死亡。是的,这个群体在与社会逐步的接轨过程中,潜意识里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阶层意识。他们意识到对于上流社会的人来说,文化不过是以一种附属品的形式存在着,他们意识到作为一个纯粹的文化人生存的艰难,意识到自身的弱势。于是面对一个个突袭和冲撞,他们怯于行动,他们不由自主的后退了,他们脆弱的如同阳光下的泡沫,色彩纷呈,却不堪一击……

所以说,方鸿渐的爱情的失败与事业的颓废,为其性格使然,更是那个时代对他的遗弃与放逐。他们的结局或许只是其个人命运的偶然,但那却是那个时代造就出的必然。时代在《围城》之外塑造了千万个“方鸿渐”,他们,迷茫在事业、生存与爱情的“围城”内外辗转

《腾讯传》读书笔记心得感悟3000字


经营公司就像学哲学——《腾讯传》读书笔记心得感悟3000字:

腾讯是现在中国当之无愧的霸主,市值名列世界前十。

回看它的发展史,作者吴晓波用了幸存者,挑战者,领跑者,三个词语概括了腾讯从创业到霸业的发展过程。本书也以写史的手法,以腾讯为代表,描写了1998年到2016年,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进化过程。阅读本书,能让你大致了解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是演变成今天这样的局面的大小细节。

但这毕竟是一家公司的传记,正如网上流传的那句名言,“历史就像是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这本书是腾讯请吴晓波写的,其中滋味也只能各位看官自己意会了。再来就是,书里头只有事件,没有推动各个事件发展的人物心理,以及做各种决策时的逻辑根据。当然,这种东西基本上都属于隐形知识的范畴,让人用30万字左右的一本书来描写清楚也是强人所难。

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世人都知道马化腾是个大神级的产品经理,但并不是他天赋异禀,而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打磨出来的技能。

在创业初期,腾讯五虎将也都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马化腾开公司的本意是想在寻呼机上做出一番事业,可是传呼机很快地就被手机所取代,同一时期的互联网大佬,比如张朝阳,李彦宏,周鸿祎,陈天桥以及马云等人都已经崭露头角来,而腾讯还处于挣扎着能明天能不能活下去的状态。直到OICQ(QQ的前身)诞生,腾讯把美国的ICQ搬到中国,并进行中国式地改造,解决了中国当时基本没多少拥有个人电脑的痛点。在那会儿,中国的网民基本上都在网吧里上网,没有个人电脑,通讯录和聊天记录等个人信息储存在软件客户端的话,每换一次电话,所有的个人信息也就都消失了。用户体验非常糟糕,腾讯便把这些信息搬到了后台,一时间用户量暴涨,涨到了即便腾讯把所有的钱都花上服务器上也撑不住。当然,最核心的问题是腾讯没找到QQ的盈利模式,光拥有海量的用户数量,却没有赚钱的方式。就好像有座金矿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该如何挖掘出来。

当时不仅仅是腾讯不知道该如何实现盈利,各种投资公司也不懂得如何挖掘这座金矿。为了不让服务器不被与日俱增的用户数量给撑爆了,马化腾等人到处找人投资,但大家都不知道该日和实现盈利,都不愿意投资腾讯。天无绝人之路,IDG和盈科幸运地对腾讯有兴趣,救了腾讯一命。更加让人叹为观止的是,2000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开始,互联网泡沫开始破灭,而腾讯也在同年的4月完成融资。要是再迟一点点的话,IDG和盈科便不会投资腾讯,那么腾讯也就倒在了这次的资金危机之下了。

腾讯躲过了一劫,但是如何把海量的用户数变现的模式依旧没有被找到。他们尝试过广告收费,也试过QQ俱乐部的会员服务,以及面向商务的企业服务,所创造的成绩都不太理想。他们甚至头脑发热,推出QQ号码注册收费,结果就是引发了第一次讨伐腾讯的舆论危机,以及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围剿。

梁宁老师说,痛点即恐惧。

腾讯因为解决了用户害怕失去个人信息的痛点,从而获得了暴涨的用户数量,2001年1月,QQ注册数量就超过了4000万。腾讯解决用户的第二大痛点是,现实很骨感,但是虚拟世界可以很丰满。

现实生活里,你是个苦逼的小人物,你渴望装酷,却又害怕天打雷劈,那么就把这份感情投射到QQ秀上。在QQ商城里有服装,发型,首饰等虚拟物品,售价在5毛到1元之间,花上10块钱就能实现自己的装酷梦。这让腾讯狠狠地赚了一笔,QQ秀上线的前半年,就有500万人购买了这项服务,平均花费为5元左右,也就是说腾讯的总收入为2500万元。而且这个收入还在不断地增长。至此,腾讯终于在互联网行业有了一席之地,2004年在香港上市。随后便以此为根据地,主动出击征战群雄。

腾讯的收入中,除了QQ秀等互联网行业收入以外,和中国移动的合作所产生的收入最为大头,占总收入的55.6%,但是后来被卸磨杀驴,2006年的无线增值业务占比下滑至25%。这让腾讯再一次清楚地认识到“入口”在信息产业中不可挑战的地位:谁拥有了“入口”,谁就拥有了话语权和资源配置权。主要收入的缺失更进一步地促使腾讯对QQ资源的开发,马化腾等人决定在手机上自立门户。2006年,腾讯相继推出了超级QQ和手机QQ两大产品,借此摆脱了对中国移动的“入口”依赖,建立了完全属于自己的两个移动门户。

接下来的几年,兵强马壮的腾讯露出了它的獠牙。

2005年9月,腾讯推出拍拍网。次年5月10日,淘宝打败eBay,急于变现的马云违背了一年前做出的“淘宝三年免费”的承诺,引发了淘宝卖家激烈的反对。仅仅5天后,腾讯痛打落水狗,在拍拍网上推出“蚂蚁搬家”的促销活动,抢夺淘宝的卖家用户。2007年3月,拍拍网成为第二大C2C网站。

此外,在门户领域与新浪,在搜索领域与百度,在输入法领域与搜狐,在邮箱领域与网易,在游戏领域与盛大等等,几乎与当时的各个互联网大佬都过过招。腾讯成了“全民公敌”,战果有输有赢。但正如尼采所说,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加强大。

和MSN的攻防战,不仅促使腾讯收购张小龙,为称霸移动互联网预备了前提条件;同时让马化腾等人更加深入地理解即时通信行业:由过去的“技术驱动”模式和“应用驱动”模式向“服务和用户驱动”模式的目标转变。从日后来看,这次的交锋可以说是,让腾讯看见了未来。

之后,腾讯又推出了QQ空间,在《QQ农场》的助力下成长为3亿级用户数量的平台。打败联众,统一了小游戏市场,QQ堂,QQ宠物,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QQ炫舞,QQ飞车以及后来的英雄联盟,更是让腾讯把网游行业排名第二的网易甩出了几条街。读书笔记但同时,“抄袭大王”之名也戴在了腾讯的头上。网络上更有是段子,“腾讯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投资公司在看项目的时候,都要确认腾讯是否能抄袭这个项目,要是腾讯跟进的话,挡不挡得住。腾讯的业务越做越大,已成一方霸主。但一将功成万骨枯,腾讯的臭名也已经昭然天下,只是马化腾等人却并不当一回事,这也为后来的3Q大战埋下了隐患。

腾讯公司出产品经理,且极其重视用户体验,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了。马化腾和张小龙这两位产品大神给出的定义总结起来就是,瞬间变成“白痴级用户”,然后对产品鸡蛋里面挑骨头般挑剔。腾讯甚至专门设置了一个近百人的部门,用户体验与研究部。事无巨细,只要是用户不爽的地方都是腾讯的改善对象。那么就产生一个问题了,一个功能出来,有些人觉得喜欢,有些人觉得需要改善,这时候该怎么办?

腾讯给的答案是,不为1%的需求骚扰99%的用户。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腾讯的产品确实好用。但是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其他的互联网公司对腾讯是极大的不满,归纳起来可以总结成三宗罪:“一只在模仿从来不创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垄断平台拒绝开放”。对腾讯压抑已久的不满,终于以一种非常戏剧化的方式被释放了。2010年7月24日,各大网站上都刊登了一篇“缴文”--《“狗日的”腾讯》。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互联网的战神周鸿祎出场,并拉开了轰动一时的“3Q大战”的序幕。我觉得周鸿祎有点想三国时期的刘备,一心想着建功立业,在互联网上摸爬滚打十几年,终于在安全领域夺下一块阵地。秣马厉兵正准备攻打百度的搜索市场,腾讯这时却来“偷袭”他,且一出手就是歼灭战,连求和的余地都不给。于是奇虎360不得不调转枪头,誓死反抗。让我觉得周鸿祎和刘备像的地方还在于,他此时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手握民心。最终结果是腾讯赢了官司,输了舆论。

但我觉得马化腾应该重重地感谢周鸿祎,因为正是这次的战役,动摇了马化腾的价值观,让他进一步完善企鹅帝国的经营哲学,开放与合作的战略促使企鹅帝国的形成。都说经营一家公司就像学哲学一样,老铁诚不欺我。

与此同时,随着iphone的风靡,中国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潜伏多年的张小龙带着他的微信,后来居上打败了雷军的米聊,朋友圈,公众号和微信红包更是一举奠定了腾讯在移动互联网的霸主地位。此时,腾讯的核心战略也已经成型:连接与内容。

从1998到我写这篇读书笔记的2019年1月,将近21年的时间,我自己也算是见证了腾讯崛起的一代人。作为一个用户,我由衷地感谢和敬佩腾讯。但我不得不提的是,腾讯似乎在“垄断”上情有独钟,微信公众号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生产源之一,却不对外开放。吴晓波也在书里隐晦地指出腾讯公司对于开放的谨慎态度。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也不知道腾讯是基于什么样的逻辑判断而做出这个决定的,只是想套用一句“心有多大,世界便有多大。”反过来也一样,看到的世界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成就也就有多大。作者:凡语

见识读书笔记2000字


小孩长大的过程中就是不停的学习,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过程。长大成人后,知道的会越来越多,想得到的也会越来越多。人的天性就喜欢多,不喜欢少。有舍才有得,但是敢于舍弃的人才会过得更好。
书的第二章提到的人生需要做减法,而做减法是违背人的天性。吴军老师提到印度人在美国,甚至在全球的跨国公司,担任顶级高管的人数为什么多于中国人?

有人分析这与印度人早于中国人走出国门,当然机会会多一些。再次在语言方面,印度人英语要好于中国人。还有人归于意识形态方面,西方文化与印度文化更容易相处,而对中国文化有防范。

但更合理的解释是印度人选择要少,反而帮助了他们成为跨国公司的顶级高管。印度人的婚姻选择与种姓有关,他们有严格的区分。高种姓只能找高种姓,没有别的选择。工作上也一样,选择非常有限。而相比之下,中国的精英中,有时会犯挑花眼的毛病。很多时候,我们花了太多精力在选择上,而不是在经营上,或许少些选择,多些聚焦,反而会更成功。

西瓜与芝麻相差很远,当我们同时看到西瓜和芝麻,要有区分西瓜和芝麻的能力,更要有捡西瓜的能力,因为西瓜远远重于芝麻。

工作上也是如此,事务要有优先级,专注于自己的专长,耐得住寂寞,敢于舍弃眼前的利益,舍弃眼前的诱惑,而有长远的战略。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经感叹到,北大与清华培养了太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这个社会不仅仅需要那些会做人的人,俗话说情商高的人,更需要那些会作诗的人,即有灵性的,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

我对“见识”的理解,“见”是看见,“识”是识别,理解。看见事物,经历事情,才会有经验,然后通过思考,识别其中的不同,悟出其中的道理。

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聪明的人与有成就的人往往是两回事。

爱因斯坦是公认的天才,但至今对其大脑的研究没有得出什么惊人的发现,也就是说爱因斯坦的大脑生理上与普通人并没有太多的不同。

作者认为爱因斯坦与常人的不同在于:爱因斯坦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做白日梦,自己本身是一个非常有恒心的人。天才必有过人之处,可能生理上与我们并没有差异,但在其他方面,比如认识上,见识上,勇气上或方法上。

天才做事的方法是值得我们普通人值得学习的。

普通人要有所成就,要避免有一颗玻璃心。人生的赢家不是那些赢在起跑线上的人,而是为数不多坚持跑下来的人,我们要有人生本身就是一场马拉松的生活态度。

“玻璃心”、“伤不起”成为了今天很多年轻人不要输在起跑线的借口。如果玻璃心不死,以后就无法给长跑提供足够的动力。

聪明人要练就一颗永远摔不坏的强大心脏,自己总能够不断坚持的跑下去,即使跌倒,也能不断爬起来。如果能一边跑,一边欣赏路旁的风景,那就更好了,最终跑到终点的会是这样的人。

对待成功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成功了可能是自已运气好一点,失败了也可能是运气不好。对运气的看法要中庸一点。人总有运气好和运气不好的时候。人在运气不好的时候,最需要的往往不是盲目的努力,而是慢下来思考,耐心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杜鲁门成为总统很大程度上有运气的成分,但是耐心,朴实,低调让他有了好运。在他成为总统前一直是运气不怎么好。既然运气这么重要,做事要有“问心无愧,尽人事,听天命”的大局观。

有时贫穷不可怕,志短才可怕。贫穷会限制人的想象。贫穷让人走不出原来的圈子,以至于缺乏远见。

活得诸事不顺的人常常缺乏见识,缺少爱以及严重的没有规矩,这三者都比贫穷可怕。对于家长来说,小时候的贫穷不是将来孩子不能成功的理由。

普通人也要有“大家‘的智慧。

莎士比亚说,“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做事要多动脑筋,多思考,不要毛躁。对人和气,但不要过分狎昵。对人礼数有加,保持距离。

对待朋友,要”交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也不要对每一个泛泛之交滥施你的交情“。朋友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管理的智慧,把产品做成牙刷,功能稳定,每天都被人使用。即使公司如日中天,但也认识到公司最终都会消亡,因此要不断开辟创新领域,做到薪火相传。

巴菲特的午餐拍卖,相信很多投资界的人知道。能有机会拍买成功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人,能亲耳听他讲投资原则,其实巴菲特讲的非投资技巧,而是他的人生智慧:

第一、不做自己不懂的事情。这一点可以把大部分人给过滤掉。第二、不做空股票,永远不要用杠杆投资。一旦使用杠杆,赢的时候可以让你成倍的收获,输的的时候可能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见识读书笔记600字


《见识》是根据吴军博士在“得到”app专栏的订阅用户最为关心的内容,将之重新补充、调整后的作品。吴军博士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

在本书中,吴先生认为,与其他外部资源或者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见识”。因此,在书中他将自己的经历,以及身边那些时代领航者的经验,以极其睿智的方式阐述出来,为读者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值得深度思考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

“见识”是什么?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有一段名言:“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吴先生的观点与撒切尔夫人基本契合,他认为决定命运的除了性格,还包括我们的习惯、行为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出问题的人,命运之神是永远不会眷顾的。

作者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两个印象深刻。第一个例子是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一群人大早上在机动车道上“健步走”,被一辆机动车撞翻,造成一死两重伤。第二个例子是在美国,研究发现几乎所有中大奖的人在十年内都会把几千万美元到上亿美元的财产败光。吴晓波先生在《大败局》一书中总结的中国早期股市冒险家们也都是如此。上述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中的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是这样做是否合适、是否安全,而是想当然认为在马路上别人不敢撞他们,也肯定会提前注意到他们。如果大家看看周围,这种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的人有的是,而这些人几乎没有一个混得像样的。第二个例子中的人们,认为好运气会一直眷顾他们,因而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又缺乏合理规划,最终导致千金散去。

作者认为,决定人生命运的因素关键在思维方式。当我们能够认清这一点,就能够替代我们自身那种要么认怂、要么鲁莽地扇人巴掌的思维和行动,成功就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

《见识》读书笔记2000字


《见识》是由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风险投资人吴军根据自己在“得到”App专栏中的读者来信话题,补充材料重新论述创作成书。像吴军博士这样从世界一流名校毕业、具有新兴专业知识背景、先后任职于谷歌、腾讯,后创立风险投资,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应该属于社会精英阶层,普通人身边极少遇到。按照作者的说法,“世界上人与人的差别常常是数量级的,而不是通常人们想象中的差一点点”,“必须承认,任何社会都是分层次的,我们不妨假定社会分为100层”,作者应该能排到前10-20层。吴军博士可谓大家,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拿来分享,不像股神巴菲特一顿共享午餐都要拍卖,或许只是他们分享的方式不同吧。大家的智慧并非晦涩难懂,读来如沐春风。思想终归是行动的先导,有几点感受颇深的地方分享如下,共勉:
一、精进的人生需要什么品质

品质的内涵太丰富,仅从聚焦、输得起、理解人性和社会的本质三方面谈谈。

(1)聚焦

通常我们认为,当有更多选择时,会过得更幸福,但事实并非如此。印度人对婚姻没有选择,只能更仔细地经营他们的婚姻和家庭,反而比那些只注重选择、不注重经营家庭的美国人要幸福得多。人们的经济收入通常会在成功地选择职业或者更换工作单位后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幸福感和成就的取得,却是在没有多少选择时深度经营的结果。选定了,就比谁更执着。

在职业生涯中,更要懂得聚焦。一个人的工作效率是很难提高的,自己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少做一点事情。一个有经验的员工应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且优先完成它们,而这恰恰是所有新员工都欠缺的技能。将工作和职业分清,如果我们考虑当下的工作是为了一辈子的职业发展,首先就要有选择地做事情,凡是对将来职业有利的,不管报酬高低都要做,没有必然联系的则尽量少做或不做。与其将心思放在赚小钱上,不如把它们都聚焦到一点,练就捡西瓜的能力,让自己从同事中脱颖而出。通常,人有能力晋级一个台阶,贡献、职责、影响力就可能增加一个数量级,至于收入就更不用发愁了。世界上捡芝麻的人多,捡西瓜的人少,如果致力于捡西瓜,就要耐得住寂寞。因为大部分人见到芝麻依然去捡,捡多了,就没有机会练就捡西瓜的能力,西瓜自然就留给了有智慧的人。

(2)输得起

培养自己在人生中长跑的意识和能力,一时的失败或者落后算不上什么大事,要能够输得起。当大家都在试图抢先跑出去几十米,或者都在训练那种有爆发力而没有耐力的短跑时,聪明人不妨练就一颗永远摔不坏的强大心脏。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自己总是能够不断坚持地跑下去,即使跌倒,也能不断爬起来。如果还能一边跑,一边欣赏路旁的风景,那就更好了,最终跑到终点的会是这样的人。

(3)理解人性和社会的本质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开篇讲了人喜欢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天性。人的幸福感有多种来源,而且不同的人还会有不同,比如男欢女爱、财富、成就和影响力都可以让我们感到幸福。不过学者们认为,幸福感的来源只有两个——基因的传承和影响力。而人的影响力则是由其作为的宽度、深度和长度所决定的。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如果能够将遗传的信息传递下去,再将创造出的信息流传下去,我们的生命已经相当完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今天整个现代经济学是建立在所谓的“人是理性的、商业的人”基础上的,说穿了就是人都是算得过账来的,而且是为了自己经济利益而奋斗的。商业是优胜劣汰的。

二、对钱的认识

钱的本质是什么?它实际上是对各种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量化度量,而资源本身又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的资源。如何让钱发挥最大的效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它把今天过好,这不仅是享受生活,更是因为未来是今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何有效地赚钱,必须掌握一些大部分人不会的技能,提升自己,把自身变成稀缺资源。但是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极限的,在这个极限内努力,效果会比较好,超过自己的能力去赚钱,即使有所收获,各种成本(健康、生活降级、感情缺失)也会太高,并不合算。

有了钱还要能守得住。当人们想赚钱的时候恰恰是利令智昏的时候,不仅是投资,生活中的风险也无处不在,做人做事永远要有风险意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认清命运

命和运决定人的一生。运气是一时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但命却影响人的一生,起着决定作用。什么是命,作者认为它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环境的因素和我们自己对未来划定的方向。环境的因素(出身、时势)也非我们能决定的,剩下的只有独特的看问题的方法和行事方式。社会上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

从小被教育学习改变命运,而寒窗苦读只是一种读书态度,这种态度是好的,但是社会竞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长期系统性的竞赛,寒窗苦读是成功的因素之一,而成功是努力、思维方式、周围环境、境界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那我们这辈子能改变多少?

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社会都是分层的。稍微好一点的社会不过是有一个上下层之间的通道,让人员可以流动而已。“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情况非常少见。假定社会分为100层,处在第10层的人付出10%的努力,产生的结果都比那些第70层的人付出100%的努力结果要更好。一个处在第70层的人相比第69层的人一定有明显的劣势,假如努力程度和第69层的人一样,则最多待在第70层,甚至跌到第71层。庆幸的是,绝大部分人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处于松懈状态,这才给了第70层的人机会。因此,如果我们能经过努力往上挤几层就已经很好了。

韩寒说:道理我们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现代社会已不是物质匮乏的年代,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用平和从容的心态对待生活,就是幸福的根本。

《三体》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地球往事——《三体》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作者:Joy;对于一个没什么科学知识又很少看科幻类书籍的文科生来说,书中有大量看不太懂又好像很有道理的推论描述。这或许是这本书最特别且出众的地方:让人觉得所有浩瀚的想象都是基于理论依据,而非天马行空,这样的科幻拥有更高级的想象力。或许突破了知识的局限,才能拓宽对世界的认知。

我跟胖壶说,看完三体第一册了,脑洞很大,有些沉重。胖壶说,看的是作者的心路变化。细想了一下,汪淼的心理变化其实可以是一条很清晰的主线。但按照一般读后感的套路,应该先recap一下故事情节。

一、书名

首先关于书名三体:有三个星体,他们互相吸引、运动,影响着三体人的生死存亡。乱纪元和恒纪元的不规则交替,毁灭了一次又一次三体人重新铸造的文明。如果三体世界有纪录片,那一定是歌舞升平和脱水避难的景象随机呈现。生存面前,对未知规律的探求成为三体人最重要的课题。

当然,百科也告诉我:现实中三体问题是天体力学中的基本力学模型。它指的是三个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最简单的例子是太阳系中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

妖秀,这书名根本就是在欺负没点科学知识的人,比如我。看着ThreeBody的翻译,曾经无知地以为是和宇宙文明相关的三个人合体后变得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科幻故事。类似漫威,奥特曼,圣斗士星矢之类的超级英雄故事。不能怪我。

二、故事正叙

很明显,故事是以悬念开头的,引人入胜。完了以后还玩了下时空交错,一段现在进行时,一段历史故事,交叉进行,同时推进。所以我试着做一个正叙。

文革时期的叶文洁身世惨遭时代背景洗劫,尔后又被出卖入狱,对社会失望至极。不幸中的万幸,国家贪图叶文洁脑袋里的知识,接洽到了研究外星文明的红岸项目。叶文洁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偷偷利用太阳攻克难题和三体人联系上了。此时的她已与人类异心异念,希望请求外星文明“拯救”人类社会。未果。后来因为各种原因红岸项目关闭。

忘记过了多久,叶文洁遇到了富二代伊文斯。有钱是可以为所欲为的,伊文斯在私人巨轮上重建了一个红岸,并和三体人取得了联系,成立了反人类联盟。顺便邀请叶文洁成为组织的地球最高统帅。德高望重,然而阻止不了内部分裂成拯救派,降临派和幸存派。

地球三体组织通过一个模拟三体世界的高智商游戏选拔成员。首先你得知识渊博,其次你要很聪明,最后会通过线下会谈确认你是志同道合想“拯救”人类的人,称为“同志”。连玩游戏的装备都有门槛。不得不说对三体虚拟游戏的描述简直精彩,古今中外的能人志士,被作者选中的政治家,科学家,各种家都成为了游戏中的角色,企图用自己的才资解决三体问题。作者的知识储备撑起了想象力。

所以,不断遭受生灵涂炭,文明一次又一次被毁灭,科学却能超前发展的三体人,在反人类联盟的助攻下,最终选择了一条出路:远征地球。同时,他们的策略也很高明,从上层建筑下手:用两颗智子封锁地球,控制科学思想,阻碍科学进步。故事的末尾解答了开头的悬念:规律和真理加上了限制条件,科学不再存在,科学界人心紊乱,这乱象是三体人在捣蛋。

科学家们知悉真相后,对三体人即将发起的入侵陷入了绝望。警察大史却用蝗虫和人类之间的战斗激励了他们,“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战胜过”,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才是真正的主宰者。末尾一句“这是人类的日落”,留白了无限可能。但合上书,同时无法忘记的是稍稍往前一些的“三个人沐浴在生命的暴雨之中,感受着地球生命的尊严”。这两句话的碰撞似乎本身就是一部续集。

老实说,故事有点丰富,正叙花费了一定的力气,甚至不想重读一遍增加内容,或者修改句子精简篇幅了。

三、一些思考

情节厚实,理论无孔不入,人物主线不清晰,这些原因意味着读者的收获可能千奇百怪。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说一下最简单的那几个。

印象最深刻、最服气的人物是大史。无智有慧。大史作为一“粗人”,没有科学家们丰富的知识,没有长官们的稳重得体,吊儿郎当的,却一直能够参悟到事物的本质,坚持清醒。激将法将汪淼引入作战中心,喝着小酒聊聊小天帮助汪淼走出低迷,处理三体联盟叛乱时的冷静果断,出谋划策拿下巨轮,以蝗虫为例启发汪淼丁仪重拾信心。每次出现都要散发一波人格魅力。像极了平时只管玩不读书但早已看透了一切逢考必拿第一的学神。

叶文洁,坚强,冰冷,矛盾。文革遭遇冲击下,叶文洁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坚定地投身科学事业。当提起女儿杨冬时,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女人应该像水一样,什么地方都能趟得过去”。看完书,可以理解为,她经历了大风大浪后,虽然对人类社会失望透顶,但仍然坚韧,仍然倾向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而不是放弃。所以,她是坚强的。但是她的坚强是没有任何温度的,读书笔记为了联系外星文明拯救人类社会,她干脆地杀害了俩最亲近的人,其中包含自己的丈夫,作者对她的刻画可以说是冰冷至极。同时她又很矛盾,期待着三体人拯救人类社会,又不想彻底毁灭地球文明。但是作为科学家的她,本着严谨的习惯作风,在基本不了解三体人的情况下,难道不会事先思考,如果科技水平高出好几个维度的三体人对地球文明进行干涉,真的只会是弥补不足,而没有彻底毁灭或者征服的可能吗?连我这浪漫主义的脑袋都会有这个疑问,我想叶文洁心里多半是清楚的。合理揣测,不服来辩,反正我不听,嘻嘻。

至于其他人物,说实话,不是很立体。甚至第一视角汪淼,也没有太鲜明的形象。胖壶说得对,不应该以文学的角度去看待这本书。带着欣赏的眼光,最精彩的部分本就是作者的理性思维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结合。然后我试图阐述三体世界影射的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转念一想,可能又是我们学鲁迅先生的文章时写下长篇解析,事实却是鲁迅先生表示自己并没有那个意思的情况,所以罢了。

最后,如果非得生拉硬拽对个人有点教育意义,或许是:

1.知识的局限性限制了对事物的认知,所以要多学习。

2.智慧的慧是很重要的,要看本质。稳中带皮是很可爱的。

3.对于无力改变的不完美和不同的思想,懂得接受。

4.为心态添砖加瓦筑起防御墙,日常灌溉心灵。“众生皆苦,唯独我是草莓味”。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心得感悟3000字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心得感悟3000字:

查理.芒格的性格特点又哪些?

1、热爱阅读,查理.芒格无论走到任何地方都会带着一本书。他的一句名言就是只要我手里有一本书,我就不会觉得我是在浪费时间,而且在他所认识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不是热爱阅读的。巴菲特和他互称是长着脚的书柜,比尔盖茨也是每年读50本书。

绘本《小红母鸡》上小红母鸡经常遇到难事,一遇到难事,小红母鸡就说让我自己来吧,而这句话成为了查理芒格的一句座右铭。查理芒格上过了加州理工,上过了哈佛法学院,他都认为没有帮到他,他觉得这些教育没有提供他特别多的价值,而他通过读书来不断完善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

多元思维模型不能通过某个学科的学习而获得,任何一个单一学科所提供的解决方案都是单一的,而这种单一的解决方案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不足以应用的。

君子不器就是你不能够用一种思维方式把自己装在里面,让自己成为一种物化的工具,而是要知到很多种学科的最重要的发现。

极其热爱阅读是成功人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2、谦虚

他永远都认为自己并没有特别高的天分,他只是相信勤奋,他只是相信学习,相信改变。

3、简朴-坐大飞机,坐经济舱。

4、幽默感-当一个人的智慧大于所用的需求的时候,幽默就自然产生了。

5、坚毅和勤奋

多元思维模型-你必须知到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而且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有几种。大多数人都只是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谚语是这样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办法。

而当你把几十种,上百种思维模型非常轻松的使用在整个生活当中的时候,你会通过广谱的办法产生一种爆炸的效应。就是说当把空气和药粉混在一起一摇就会产生大爆炸,爆炸出一大堆东西,也就是说会突然产生一些质的变化。

当你在经营企业的时候,加入了化学法,加入了物理的方法,有历史的观点,有生物的观点,有心理学的作用等,相信企业会经营的更好。一个人的聪明的聪明之处那就是他永远都在不断地学习和改变。

最重要的多元思维模型有哪些?

1、数学-复利的概念,排列组合的概念,代数的概念。

2、会计学-如果你想创业不懂会计学,你会很难做好。

3、工程学

4、生物学

5、心理学

芒格和巴菲特的投资有这么重要的几个工具:

1、能力圈-巴菲特说,如果我们有什么本事的话,那就是我们能够弄清楚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在能力圈的中心运作,什么时候在向边缘靠近。查理芒格说如果你却有能力,你就能够清楚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如果你问起你是否超过了能力圈,那就意味着你已经在圈外了。

他们把所有的东西分成三类:

一类是可以投资的,一类是能看懂但是不能投资的,还有一类是不能懂的。

人的能力圈是可以不断扩大的,你要保证学习,才能做更多的事。

2、耐心

芒格说人一生的投资三四次就够了,而这些就能够带来巨大的财富。巴菲特说要长期的持有,耐心真的很重要,谨慎的选股,一生只有20次投资机会。

芒格告诉巴菲特一个原理:那就是他认为买股价公道的伟大企业比买股价更低的普通企业要好。这个观念也彻底扭转了巴菲特。所以从查理芒格进入到公司以后,整个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就趋向了伟大的公司。他们专门投大量的能够给人类带来巨大影响的伟大公司,这是一个投资理念。

还包括要强调安全边际,当你用这个价格在买这家公司的时候,如果这个价格正好在盈亏的平衡点上,很明显没有足够的安全边界;读书笔记而如果你看准了即便这个公司再亏30%你还能赚钱,那这就是有着足够高的安全边际。所以在投资的时候,只是便宜不够,要便宜到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就算产生了足够的波动也依然可以拿的住。

芒格认为只有人的理性是不够的,他相信投资清单,避免盲目。

芒格的投资清单里面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则:

1、目前的价格和成交量

2、交易行情如何

3、经营年报核实披露

4、是否存在其它敏感因素

5、是否存在随时退出投资的策略

6、用来买股票的钱现在或者将来有没有更好的用途

7、手头上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吗?或者必须借贷,那么这笔资金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航空业之所有是最安全的行业,就是因为他有一张清单,飞行员无论多么熟练,开过多少万公里,每天上飞机还是要按照清单一条条做。

3道德-正值和诚实永远是最重要的工具

如果总是说真话的话,你就不用记住那么多谎言,诚实是最好的策略。

芒格给年轻人的建议:

A、不要反复无常

B、要读书,从他人那儿学习经验。

C、不要意志消沉,一蹶不振

D、要客观,有理性。

E、不要卖你自己都不买的东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F、别问你不尊敬的人工作,只跟你喜欢的人同事。

G、别期望太高

H、生活中保持幽默感

I、活在家人和朋友的爱之中。

十个重要的误判心理学:

1、激励对人的影响。如果有保险或者证券营销人员向你推销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看他的出发点是否只是高额的提成。

2、避免不一致的心理倾向。

3、回馈倾向-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当对方退让的时候,你的心理也会产生退让的心理倾向。拿别人手短,吃别人嘴软,当你喝了别人倒的那杯茶,当你和他亲切交谈以后,你会逐渐地把他视作自己人,因为他帮了你的忙。

4、简单联想倾向

5、自视过高

6、厌恶剥夺地倾向-当一个人拥有一样东西,又失去一样东西地时候,人们心理会特别地痛苦,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股市里面不愿意割肉地原因。

7、社会认同倾向。我们不希望自己和别人不一样,都倾向于整个社会的总体价值观地认可。

8、压力影响倾向

科学家发现要想改变一个狗的性格,你只需要给他施加足够强的压力就够了。

为什么传销害人?因为人在重压之下才可能改变他的价值观,所以那么多邪教,那么多可怕的恐怖组织,他所用的洗脑的方法就是重压,因为重压之下人的价值观可以发生彻底颠覆。

9、权威影响错误倾向

10、重视理由倾向

当你跟员工布置工作的时候,如果不说出理由,他就会经常做错,因为他没有深刻的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所以任何一个管理者在布置工作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把理由告诉他,而不是简单的告诉他去做。告诉他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喜欢《《见识》读书笔记心得感悟3000字》一文吗?“读后感大全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