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 地图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2000字。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作品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2000字,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邓自远

前两年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面的一个人物高育良喜欢读一本书,看过的人可能会记得,那本书叫《万历十五年》。那么这本书有怎样的魔力,让一部反腐电视剧提及到好几次,下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先简单说一下本书的写作手法。一般的历史类书籍,有两种写作手法,一种是以时间为线索的编年体,比如资治通鉴,一种是以人物为线索的纪传体,例如史记。而《万历十五年》则比较特别,他就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对着1587这一年切一刀,剖开一个横截面,像纪录片导演穿越过去一样,把当时的一位皇帝和五位著名的大臣,以一种群像式的叙事手法缓缓展开,运用其大历史观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历史问题。

万历十五年阳历的3月2日,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原来是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然而,当他们气喘吁吁的赶到皇城的时候,却发现皇城内部却是一片平静,之后宦官宣布了确切消息,皇帝陛下并未召集午朝,官员们也就相继退散。虽然这看起来是个普通的乌龙事件,但是万历皇帝却大为震怒,认为此事有损朝廷体统,最后所有官员罚俸两月(扣了两个月的工资)。那么,这件看起来只是一出闹剧的小事为什么会引起皇帝的震怒呢,因为就皇帝来说,他要对整个国家所有的事情负责,他一个人肯定管不过来,那么为了维持他的统治,他只需要处理好两件事就行了,一件是人事,另一件就是礼仪。礼仪,它体现了封建王朝的尊卑等级,并且维护了国家体制。在我们刚刚讲的事件中,全体京官自相惊扰,毫无章法,实在是不成体统。
按理说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没有人比他的地位更高,但在万历前十年间,有一个人的地位却是权倾朝野,即使万历皇帝也对他毕恭毕敬,他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名臣张居正。在万历皇帝年幼时期,张居正是他的老师,那时候的张居正对万历皇帝是男神般的存在,是智慧的化身,在张居正的辅佐下,万历前十年励精图治,国家有中兴之象,然而,不幸的是,在1582年,万历皇帝还没有实现他的宏图伟业,张居正就病逝了。


按理说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没有人比他的地位更高,但在万历前十年间,有一个人的地位却是权倾朝野,即使万历皇帝也对他毕恭毕敬,他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名臣张居正。在万历皇帝年幼时期,张居正是他的老师,那时候的张居正对万历皇帝是男神般的存在,是智慧的化身,在张居正的辅佐下,万历前十年励精图治,国家有中兴之象,然而,不幸的是,在1582年,万历皇帝还没有实现他的宏图伟业,张居正就病逝了。
万历十五年,是张居正死后的第五年,这一年,万历皇帝24岁,正处于人一生的黄金时期,然而万历皇帝感到身心疲惫,虽然张老师不在了,但依然有股强大的力量笼罩在他的身边,他想一展抱负,却总是被处处规制。他无力反抗,因为一反抗,就是与整个文官集团为敌,然而还是有件事情引发了他对文官集团的反抗,这就是国本之争。万历皇帝宠爱郑氏,想立他的儿子三皇子为太子,但是却犯了文官们所信奉的立长不立幼的规矩,由此,文官们引经据典,对万历皇帝展开疯狂的劝谏,而万历皇帝在这件事上既不肯屈服于文官,又没有雷霆手段迫使文官屈服,最后,他采取了一种消极的对抗方式:逃避。从此,万历皇帝躲进了深宫,长达三十多年不上朝、不出宫门、不理朝政,到了这个地步,国家正常运行都已经是困难重重,就更别提万历皇帝的中兴之梦了。
万历十五年,我们消极的万历皇帝不但不理朝政,还缺席了经筵,这让经筵的负责人,也是当时的内阁首辅申时行大感头痛。但是申时行并没有采取强硬的态度劝谏,也没有就此放手不管经筵了,而是依然每天准备着经筵活动,只等皇帝回心转意,只要皇帝一来,就马上可以继续举行经筵了。


申时行是位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中过状元,进过翰林院,当过大学士,最后位居首辅。后世的史学家往往把申时行说成是一个毫无主见的两面派,特别是相较于他的前任-张居正的大刀阔斧般的改革对比之下,他在任期间说好听点叫风平浪静,难听点就是毫无作为。可是正是由于张居正的前车之鉴,申时行实际上是不敢,也没有能力有大的作为。
张居正任首辅期间,大权在握,他本身很有能力,又是皇帝的老师,而且太后也对他非常赞赏,可以说张居正是当时最能够呼风唤雨的人了,但是由于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极大的触动了地主阶级和官僚阶层的利益,这使得即使以张居正的地位也很难将改革推动下去,面对文官们的不合作,张居正的解决办法是-那就全用自己的人。他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了各个要职中推行改革,虽然这样加大了效率,但也落了个任人唯亲的口实。张居正采用了一种非常极端的方法,另起炉灶搞了一套自己的小团体,等于把整个文官集团抛弃了,并且任由他们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放眼整个朝廷,他比皇帝更像是孤家寡人,张居正引用了佛经中的一句话比喻自己,“如火火聚,得清凉门”,意思是在烈火中感受凉意,他虽然贵为百官之首,却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烈士。

申时行显然不想做烈士。一是他没有张居正那样的魄力和能力,二是他不认为张的做法对朝廷有利。申时行认为首辅最大的作用在协调,一手是皇帝,一手是文官集团,或者两只手都是文官集团,他的作用就是协调好各方的目标和利益,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为朝廷做贡献。在处理国事的时候,申时行扮演着和事佬般的角色,他比张居正强的一点是,他能正确认识文官集团自身的矛盾之处,文官们口头上的仁义道德是他们阳的一面,自身的私欲是他们阴的一面,很少有人只具有其中的一面,所以他既倡导官员的高尚品德,又能容忍他们为自身利益考虑的小心思,而张居正就忽视了文官们阳的一面,他认为文官们反对改革的原因就只在于损害了自身的利益,所以他宁愿放弃文官集团,转而培养自己的利益共同体,他没有意识到他的改革方案本身的弊病以及对某些文官的精神鼓励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利益的受损。
但是,令申时行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和稀泥方法也不总能无伤大雅,下面有件事值得一提。万历十五年,辽东巡抚注意到一个建州酋长正在逐渐开拓疆土,吞并附近的部落。他觉察到养虎将要贻患,就派兵征讨,但是师出不利。他认为失败的原因,在其部下开原道参政不照命令行事,而坚持其个人改剿为抚的主张。巡抚就向朝廷弹劾了这位参政,然而朝廷的官员倒挺同情参政,反倒来弹劾巡抚,这时候,我们的和事佬申时行又出来居中调停了,他认为此事不是很重要,没必要造成文武不和,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他认为朝廷的和睦是最重要的,至于那位建州酋长,就无关紧要了。然而那个酋长就是努尔哈赤。

上面讲到了文官集团有两面性,一面是阳面,代表着他们口中的仁义道德,一面是阴面,代表着他们内心的私欲。这样大致可以把文官集团分为三类:一类是大多数人的做法,既宣扬仁义道德,又想着填补私欲,但是总归大节不亏,小节不拘;第二类是为了极大的满足内心的欲望而想方设法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第三类比较稀少,他们尽可能的克制自身的私欲,追求高风亮节的生活方式和为官之道,这类人的代表就是海瑞。
海瑞的清廉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他官至二品(正部级官员),死后却只留下了20两白银(1.3万元人民币),据说他母亲过寿他只买了两斤猪肉作为寿礼。海瑞就像是完全消除了阴的一面,是阳面的极致体现。他把儒家的仁德作为行事的唯一标准,不但严于律己,还严于律人,与张居正的实用主义不同,海瑞是完全的纯理性主义者,不去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原则。
海瑞的坚持注定使他与奉行阴阳两面性的文官集团决裂,只是因为海瑞本身没有任何的污点才让他在官场屹立不倒,但还是被分配到了没有实权的清闲部门孤独终老,在无论哪个时代,海瑞都有着旁人无法替代的价值,只是在缺少完善有效的法律和制度的明朝,海瑞的价值被埋没在了抽象的道德中无法体现。
万历十五年,海瑞逝世。而此时的大明王朝,仍然在以道德代替法律,以礼仪代替制度,以四书五经指导着国家的一切规则。书中还介绍了两个人物,分别是军事家戚继光和哲学家李蛰。万历十五年,戚继光逝世,李蛰剃发出家,黄仁宇先生认为这两个事件分别标志着明朝军事制度改革的失败及自由主义思想向传统儒家道德的妥协。


最后总结下吧,听完以上这几个人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想法,我看完后的感想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太悲剧了。我一直有个脑洞,那些史书上描述的历史名人,他们如果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那该能取得多大的成就。然而,是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局限性,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潜能。总之,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万历十五年的中心思想,这本书到底讲了个什么事,想必大家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要我来说的话,就是,万历十五年,表面上看似平静,然而社会的各种问题弊端早已暴露,国家以道德代替法律,又没有技术上的补充,致使大明王朝无法根治自身的症结,走向了灭亡之路。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

从没想过历史可以这样写。习惯了编年体的我们认为历史只有那么一种固定写法,突然面对这样以点带面,用某一年事件点破朝代命运的写法时,开始竟然会不习惯。粗线条描述历史并不难,能从小事着手讲述历史并引申出高人一等的论点则属难得。每次看到章节后面长长的参考书目时不禁让我在叹服黄仁宇先生旁征博引的伟大之时又对他严谨刻苦的钻研精神多了几分崇敬之情。

前几个礼拜看《大国崛起》,其中有一集是讲关于英国如何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励志图强,锐意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英国如何通过光荣革命,逐渐走向现代工业社会文明的历程叙述。而我的手中,正捧着一本《万历十五年》。

1587年,就在西班牙从海洋出兵准备攻打萌芽中渴望成长的英国的前一年。我们的泱泱帝国,大明王朝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腐烂的气息。

1587年,没有特别的大事,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一年,在作者看来却隐含了很多后来诸多历史事件的伏笔。

六个人,六个主要故事,多声部手法,犹如历史的长镜头,探讨一个深刻而尖锐的问题:中国是如何从唐、宋强盛后,逐渐地失去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机会。是什么样的体制和力量在从中作祟?又是什么样的传统惯性和现代科学的缺失,让我们的帝国丧失掉革命的机遇?

作为皇帝的万历;两位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守时;古怪的模范官员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和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他们是是历史剖面,是一系列的象征。

虽然贵为皇帝,但当时的体制,皇帝也不过只是一个排位,万历从小即位,却在母后、张首辅和宦官的包围中成长。当他独自执掌朝纲时,他既不能摆脱不了烦人的经筵,也改变不了国家的运行机制。当他明白,事实上,他活在死去的祖宗的限制时,他对自己的地位迅速失去了兴趣。他把自己的在位变成了漫长的怠政年代。

张居正为改变政府作风,增强效率,防止贪官污吏,不遗余力。但他没有明白,他想改变的是落后的生产力和现实政治的平衡。在信息不发达和行政管理手段落后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抑制先进生产力,保护落后经济的方式,来达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综观中国历史,这样的历史场景,不胜枚举。在经历了漫长的十年改革后,伴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改革的努力最终化为乌有,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诽谤和复辟,中国社会的现代商业元素和经济元素,最终覆灭在强大的文官体制中。

作为后来者,申守时使文官体制达到了控制国家运行轨迹的高处。文官们,不关心经济发展,不关心国家前途,只关心利益团体。整个国家表面的稳定,掩盖了内部发展停止的事实,迅速地走向空心化的过程。向衰败的深渊走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即使是在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后,相似的历史选择,再次重演。历史既是分时的,又是共时的,何其让人感叹!

在大多数关于好人和坏人的情景剧中,无论怎么说,清官海瑞,还有爱国将领戚继光都是百姓喜欢的人物。但如果抛开忠孝节义的道德评判,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热血沸腾的激情,而是冰冷的现实:

理想和期望的社会现实,跟真实的现实成反比:我们期望清官,就说明贪污腐败已经司空见惯;我们呼唤英雄,就说明这个时代真的缺失正义。

社会的道义,需要英雄来支持。但是,对于国家的强盛来说,则过于单薄,无济于事。《万历十五年》是六个社会精英人物的命运和缩影: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中挣扎、逃逸,饱受煎熬。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中,没有人可以功德圆满。

看《万历十五年》,让你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看:历史是有延续性的,你不能把某个时间指定为封建社会,现在也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投射在我们的现实之中,根本无法剥离或回避。你也不能用唯一的道德审判来让大家闭嘴,不妨让我们放眼400年前,抽丝剥茧,从各个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这才是用历史认识现实的价值。

《万历十五年》是黄宇仁先生大历史观的发轫之作。这本书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但可读性极佳,随处散发着神秘而温和的气息,恰如书中的主角-明代的官僚们。曾经看过这样的一篇评论:《万历十五年》尽管是一部严谨的学术作品,但却具有卡夫卡小说《长城》那样的超现实主义的梦幻色彩。后者是一篇好看而又令人伤感的小说。在那里,长城是分段建造的,传说每段城墙之间都有遥不可及的距离。垂死的皇帝派出的使者虽然快马加鞭,却永远也赶不到宫殿最外层的大门口。卡夫卡那位无名的叙述者说道:以同样的绝望和同样的希望,我们的人民尊崇着皇帝。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是哪一位皇帝在位,甚至对王朝的名称也不确定。

归纳《万历十五年》,黄先生的中心意思是要表达:万历年只是明朝建国以来矛盾冲突的爆发点,而王朝的根本矛盾则早已埋定。正如其序中所言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至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因为这个症结的存在,一切人在其中的角色都是悲剧。

读书重在思考,从这本书里我们应该看到黄先生思想精髓之所在。我们读史应该在充分掌握史料之后再来对史料进行整体把握、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而不能随意的对史料节选、阉割,更不能先入为主来读史。本书重点不在于告诉我们从晚明来看中国如何在世界潮流冲突下如何发生变化,而是大历史的角度下启发我们思考中国为何而变化。他不受制于事件的前因后果,而追求最高层次的哲学历史。

当然,这个结论有事后诸葛亮的意思。深处制度其中的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悲剧角色,而只是后人在整理史料的时候作为旁观者能获取一个大致的认识,当然有牵强附会的嫌疑。

不过,这也正是历史的意义,它提供一种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可能不正确,但起码能帮助我们更主动的思考,预见很多即将来临的危机。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

四百年,历史中不算短的一段,虽然只有周朝八百年天下的一半。从1587年到1987年,它跨越了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如果我们按习惯把1840年作为分界线的话。要是把这期间世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用文字记录下来,估计光造纸需要砍伐的森林面积就会远远超出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造成的损失。幸运的是,人类具有遗忘功能,很多无足轻重的小事不需要记载也无须记忆,否则我们都该生活在沙漠了。但同样幸运的是发生在1587年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被记录了下来,更幸运的是一位叫黄仁宇的华人把这些事件归纳分析并提出一种谓之大历史观的观点,而后历时7年成书《万历十五年》。

一、四百年的轮回

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的中国,谈不上风雨飘摇,也不能说是病入膏肓,这个外强中干的大帝国只是患上了慢性病,就如千里之堤上出现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蚁穴。这一年,实在是平淡无奇。在这无关紧要的岁月里,有灰心朝政的当朝皇帝;有变法失败的前任首辅;有维持现状的现任阁僚;有无人效仿的模范文官;有知音难觅的优秀将领;还有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思想家。天下太平,波澜不惊,庞大的中央帝国已经走过近两千年,此时还远未走到尽头。在西方,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正准备启航,北上征讨联合王国。用不了多久,它就会以自己的消亡开启大英帝国此后数百年的辉煌。中国也因此逐渐被强行推入所谓的现代,用黄仁宇的话来说,犹如让一只走兽,硬生生地变作飞禽。结局当然是落得不会飞也不会走,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

四百年后的1987年,年轻的共和国38岁,实施改革开放不久,正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西方涌入的思想带来极大的冲击和震荡,这个古老的国度已是人心涌动,党的领导人也刚刚在年初完成交接,这预示着政局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历经近十年的解放思想和不断摸索实践,执政者在1987年发现了让中国实现腾飞的一体两翼飞行器,即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分三步走则是目标设定。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从***、土地改革、姓资姓社大讨论等一系列实践中提炼得来的。也是这一年开始,东欧一些国家相继出现社会动乱,随后几年发生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但这次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中国身上失效了,社会主义的大旗非但没有倒下,,东方巨人的身姿还逾见挺拔,虽然这以后出现了89年的政治风波、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轨迹已不可更改。

二、从下降通道到上升通道

明朝税重民穷,水深火热是众所周知的。苛税猛于虎,《万历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都认为税收过多是百姓贫困的首要原因。黄仁宇先生则认为民穷的根本在于律制的僵化和政府的低能腐败,主张从制度层面解答李约瑟之谜。国家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自肥腰包。同时政府极力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书中所记述的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蓟州总兵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官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名裂或壮志难酬郁郁而终,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一切都是因为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不光是庶民,乃至天子,都无不成为牺牲品。

1911年的辛亥革命使封建皇权制度走到了它的终点,但中国却进入了长达38年的黎明前黑暗,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古老的东方才现出曙光。在战火纷飞的暗夜中,马克思主义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经与中国的革命和实践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几经曲折,几经摸索,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民主、自由、法治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前进的指南,市场经济体制则成为了推动国家机器前行的引擎。思想的解放,制度的变革,使中国在近四百年后,从下降通道重返上升通道。

三、启示

忽视制度在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或把社会的发展都归结为制度变迁都未免有失偏颇。制度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创造制度的归根到底还是人的思想,(读书笔记)从思想转化到制度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制度的大厦要想建得牢固一点,而不是立在流沙之上,一方面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哲学基础作为强有力的支撑。黄老先生认为四百多年前中国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弱是由制度僵化引起的技术落后,我赞同这种观点,但同时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先天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导致我们对外部事务接纳程度降低、排斥感增强,由此构造出十分牢固的中国哲学体系,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制度自然也很稳定,以至于几百年后制度的大厦才被推倒重建。

从1587年至今,历史已飘过四百多年,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经济更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此带来的社会浮躁心态也被广泛诟病。如何保持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快速崛起的中国没有涌现出一批思想家、哲学家是值得我们警醒的,甚至于哲学这门学科也在走向没落边缘。在关注经济发展、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的同时,更要创造一些有利条件,让我们的思想界保持活力,真正实现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翼齐飞、哲学发展与制度变革之间的良性互动。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

初读《万历十五年》,幸而,这显然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历史书,作者运用了平和的记叙手法,这点倒是让我想起了曾十分爱看的《易中天》品三国,当然这本书更严肃一点,通俗易懂的文字将我们置身于明朝之殿,以及其错综复杂的利益争斗,人情善恶,和让万历及读者都有些倍感无奈地政治体制,文官体制。

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但就像风暴前的平静,又如同作者黄先生所说: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万历皇帝10岁登基,在位长达48年,又有张居正这样的能臣亦或是奸雄,这不禁让我想起清朝一位流芳百世的英明神武的君主康熙皇帝。同样是幼年登基,在位时间冠绝该朝,同样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却为何命运迥异,一个被认为是明朝衰败的根基所在,一个却开创了康雍乾盛世。首先,不得不提对万历有着深远影响的大学士张居正。

在万历年幼时,张居正在危难之际保全了皇室的安全,并进而成为首辅大臣,对于万历的种种事物牢记于心,他是一个有野心的政治家,是他首先意识到明高祖所建立的统治制度,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流逝,越发显得不合时宜,他力推改革,成就了万历即位以后第一个欣欣向荣的十年。但我认为,也正是他毁掉了万历,张居正权倾朝野,组建利益集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颇有鳌拜功高盖主的味道,为积弊已久的朝堂埋下了隐患的种子。而万历皇帝呢?对于张居正他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怀有对前辈的尊敬,还是对他庞大的政治力量有所依赖,有所依仗,还是对于这位朝中具有无可比拟地位的大臣,心生恨意?张居正去世半年后,因为各种言论,弹劾对张居正的冲击,让这位亲政不久的皇帝感到对他的信任简直就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张居正和冯宝,万历年少时最为亲近的两人,后来都不得善终,这对万历的心理上觉得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和难以磨灭的创伤。

另一个让万历变得不死朝政的原因就是让他倍感无奈的政治体制文官体制。身为九五之尊,也只能是一个活着的祖宗。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不仅是正统思想,更是统治思想,本来这是帝王用来喝令权臣,统治天下的思想利器,个人认为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便是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岳飞亦或是《水浒》里的悲情英雄宋江,都未能摆脱这一思想,但时至万历,已经变成了万历想励精图治的巨大障碍,没有统治,只有约束。万历无能为力,只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朝政,对待群臣所谓的道德压力,于是开始了不理朝政,不思进取的万历年代。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但以秦国商鞅变法为先,统一全国,依法治国的效力可见一斑,但秦国又迅速地覆灭,秦王的横征暴敛,滥用劳力,民不聊生,固然是一方面,但哪个朝代的后半期又不是这样?我认为当时的人文思想没有统一,没有被君君臣臣的思想所束缚住,也是原因之一。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不仅仅是一种人文思想,更是一种统治文化,一种将天下士子的思想能集中统一的利器,是一种帝王之术。古代科举制度的论题一般也以孔孟之道,四书五经之类为题,而一般不以时事政治,怎样具体的治理国家为题,因而这种道德至上的风气一直伴随着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重德轻法的弊端便是许多行政,经济,管理问题变得政治化,道德化,上纲上线,难以以统一的数字化标准来衡量好坏,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作者也在书中评注道: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

万历虽也曾有雄心壮志,但终究还是一个悲情皇帝,思想道德上的束缚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虽在位长达48年,但长期不理朝政的他还是留下的骂名与非议。当我们徘徊于王朝的兴盛与没落之间,我们是否能够回归历史,正视历史。本书留给我们的最大思考,便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显然万历的悲剧说明了以道德代替法律荒谬之极,但反观当今社会,我们拥有了比那时健全的多的法律制度,名目繁多的法律多到直接催生了律师这一职业,但显然道德的缺失又成为了一大问题,道德问题无法通过规章条例来硬性规定,如同小悦悦事件的冷漠路人,他们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但如果受到法律的制裁,是否也是一种悲哀?是否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精神?那怎样才能找回社会所应具备的基本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这又是一个当今社会继续思考的问题。

当我们行走与历史与现实之间,我们是否能以史为鉴,哀之鉴之。万历的悲剧我们不会重演,但我们应积极思考现代社会给我们带来的问题,避免成为下一个悲剧。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


导语: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精选【1】

这是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1979年首先在美国出版,并多次重印。我是在阅读了王小波的不新的《万历十五年》一文后,才上网购得此书阅读的。在读书中,通过书里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兴趣的书来读,这种是我自称为顺藤摸瓜读书法。由于这个读书法,我最近重点购买了一些读书笔记类的书籍来阅读。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历史学范畴的书。在我的读书目录里,应该是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三类为主。在阅读一个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阅读他的传记或者简介,这样,才会对作者写作的立场、背景、动因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个也是我自称为摸清背景的第二个读书法。由于这第二个读书法,我也购买了比较多的人物传记来阅读。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无不成为以德替法制度的牺牲品。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年来,以德替法制度,到明代为极限,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本书告诉我们在以德替法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为民、为官之人是没有保障的。因为帝王维护或保护的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他的统治地位。为了帝国的传承,帝王可以牺牲一切,包括所谓的德。德字何解,就是执法公正不阿,待人谦虚,对朋友不分高低官职。对底下臣民则应该视如儿女,这就是君王所要有的德。

没有保障的为官之人整天就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没有保障的为民之人不屑为朝廷尽忠,在异族的铁蹄下,明帝国最终灰飞烟灭。我想一个国家的潮起潮落不全在于国主,民众才是最重要的,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想让船跑得快,水才是关键。顺势的话,朝廷会发展和快,逆势则会慢,严重的话船也保不了。最后,大臣们的贪福之心也因此破灭,居民们的生活保障就得看下一个君王了。

通过读书,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读书方法和阅读书目体系。

再来谈谈《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吧。全书以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为历史时间的横断面,然后讲述了与这个横断面有关的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所以,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

读了这本书后,引发了我的另一个思考,就是我们现在一再提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究竟我们民族历史那个阶段、那种机制值得我们骄傲,更值得我们在当今列强环伺的国际形势下提出复兴的口号?如果说中国的汉唐盛世值得我们后人复兴,那么,万历十五年的悲剧,不是由汉唐而来的吗?

希望通过阅读更多的历史书籍和做历史的思考,能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精选【2】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版书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翻译过来即为: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衰退的明朝。然而就是这无关紧要的一年,当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串联起来,也足够使显赫一时的明王朝几百年来的统治付之一炬。

黄仁宇一贯的大历史观点:从小事件看大道理,叙事不妨细致,但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

书中贯彻始终的观点,是对古代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律的批判,明朝时期的社会形态,上至朝廷的文官集团大而无当,下至成千上万黎民百姓,其中三个最基本的组织原则即为尊卑男女老幼,全无政治法制人权的半点踪迹。与此同时国际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而长远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就是现代先进的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作为最高层机构及低层机构之间的联系,落后的国家则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结构运作作为行政统治的基础。道德的力量维持尊卑有序的格局。在繁复的社会事务面前,政府不断通过强化道德的观念作为处理问题的手段,将本该用法律解决的问题归结到道德上去,不免产生无尽悲剧。�0�2

因此,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的中国,谈不上风雨飘摇,也不能说是病入膏肓,在这无关紧要的岁月里,有灰心朝政的当朝皇帝;有变法失败的前任首辅;有维持现状的现任阁僚;有无人效仿的模范文官;有知音难觅的优秀将领;还有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思想家。天下太平,波澜不惊。这些看上去无足轻重的小事正犹如千里之堤上微不可见的蚁穴,正一步一步蚕食着这个外强中干的帝国。

活着的祖宗

万历皇帝9岁即位,20岁亲政。至1587年,年仅24岁的他已经登基驭宇长达15年,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年幼的万历皇帝根本无力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帝国,这其中除了首辅张居正和大伴冯保的决策辅佐之外,完备成熟的文官集团成为维持帝国运转的中流砥柱。长此以往,大权旁落,皇帝的职位只是一种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机构,渐次退化为权力的象征,在诸多事情上无法与强大的文官集团抗衡,万历皇帝越来越清晰的意识到即使自己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产物,一个空具形体的傀儡。这一矛盾最终在立国本的问题上集中爆发。

虽然万历皇帝想依据自己的意志立储,但他又深知即使自己作为皇帝,也无法挑战千百年来继承的长幼之序。由于无法立自己最宠爱的妃嫔郑氏之子为储,万历索性把立储的问题束之高阁,消极怠政。书中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鲜明的看法本朝不是以法律治理天下臣民而是以四书中的伦理作为主宰。然而自诩伦理道德化身的文官集团又寄希望于皇帝的德行而不是实权对国家的治理产生积极影响,这渐渐将皇帝对政事的热情消减为零,与其沉浸在几乎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都难以实现的痛苦中,不如选择无为而治,这种怠政无疑是他对朝堂上文官集团的一种报复,但这种报复最终导致了一个朝代的没落。

万历皇帝在不足20岁时便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寝,也创造了长达几十年不上朝不接见朝臣消极怠政的记录,一个年轻的皇帝没能把自己的创造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使用,它的个性和一腔热血也无从发挥,反而被半信半地引导进这乌有之乡。万历皇帝并不缺乏清醒和机灵的头脑,然而他欣然接受了这精神上的活埋。

世间已无张居正

历史上对于张居正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历史上伟大的改革家,对于万历皇帝而言,亦师亦父。他才华横溢,敢于改革,推行著名的一条鞭法和考成法,旨在简化税制,减轻农民负担,督促官吏恪尽职守。也有人说他独断专行,待人苛刻,生活极尽奢侈,报复欲强烈,表里不一,道德并不高尚。但无论怎样,从他辅佐年仅9岁的皇帝登上九五之尊之位时,万历年间的朝堂就注定要笼罩在张居正的影子之下。

然而这种影响在张居正去世之后愈发显露出来,自幼生活在张居正阴影下的万历多年以来积攒的愤怒集中爆发,加之张居正诸多激进的主张与文官集团的保守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诸多臣子借势极尽弹劾,与张居正的清算正式拉开了帷幕。整个方式可以称去皮见骨。攻击者常常从一些小事开始,诸如一句经书的解释,一种谐音的讽刺,一张不署名传单的内容,一个考题的不当等等,有时也可以在奏章上提出一个冤案,参劾一个不知名小官的家庭琐事,或者以论水利和研究马尾巴发难引出本题。利用这些小事可以促使公众注意,引起文官参加,假以时日,使小事积累而成大事,细微末节的局部问题转化而成为整个道德问题。

皇帝的震怒于这一位高权重之士背后的贪婪,表里不一与对权势的控制,这加剧了皇帝对现实的绝望。他逐渐明白,倒掉张居正,真正的受益者并不是他自己。在倒张的人物中,一类人物强硬而坚决,但张居正的案件一经结束,他们立即把攻击的目标转向皇帝。在劝谏的名义下,他们批评皇帝奢侈懒惰,个人享乐至上等等。总而言之,他们要把他强迫纳入他们所设置的规范,而不让他的个性自由发展。另一类人物则干脆是为了争权夺利。他们利用道德上的辞藻作为装饰,声称只有他们才能具有如此的眼光及力量来暴露张居正集团的本质。在其被劾之后在朝廷上空出来的大批职务,他们就当仁不让,安排亲友。

这种局面之下,文官的双重性格发展的越来越明显,这也是精神与物质的分离。一方面,这些熟读经史的人以仁义道德相标榜,以发挥治国平天下的报复为国家服务,以自我牺牲自诩,另一方面,体制上存在的诸多漏洞又给人以无比强烈的诱惑,官员性格中阴与阳越来越不可调和,皇帝的震怒于朝臣占据道德高地背后的贪婪,表里不一与对权势的控制,这加剧了皇帝对现实的绝望。

张居正的继任者申时行同样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他深谙阴阳之道,更明白文官集团在政治中的重要性,于是调剂折中变成为其最显著的处世之道,为此他宁可被视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是在险象环生的政治环境中,他准确的抓住了自身的定位,在皇权与强大的文官集团之间调解折中,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又是能保证帝国稳定前行的基础。他利用自己的中庸之道,阴阳调和之理处理各类危机,将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最终还是无力与延续千百年的文官集团相抗衡,最终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制度的牺牲者

无论是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还是自相矛盾的哲学家李贽,无一不为改变朝堂习气和政治格局做出过奋斗与挣扎,但其结局各有各的悲哀,无一功德圆满,这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具有必然性。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弥补技术之不足。然而这一点,不仅是明朝,也是中国长达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失败的必然原因。自古以来,中国皇权政治制度是道德与礼制的结合,法制在帝制中国之不能成长源于皇权制度浓厚的到道德情节。在中国的政治哲学思想中,不存在纯粹的个人,人性的实现是完成与个人担当的社会角色相联系的道德义务问题,如统治者被指望作为伦理的表率去教育人们遵守这些道德规范。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安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公正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作者把这一切问题的症结都归结到以道德代替法律,而这种现象至明代而极。书中所叙的主要人物,甚至包括皇帝本人,最终都无法避免被政治漩涡吞没的悲惨结局。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以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治世重尊卑道德而无法确立法律的崇高地位,更不容许异端思想的存在,这使得明朝在西方全面向资本主义发展的时刻丧失了这一历史机遇,也就永远的失去了领先世界的机会。因此,全书的故事在这里悲剧性地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也就成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在过去的一段很长很长的历史中,我们中国人的历史书很多情况下都是带有强烈的意思形态,史学家治史都是带有各种限制,都要规避统治者,亦即官方的避讳。

在过去的一段很长很长的历史中,我们中国人的历史书很多情况下都是带有强烈的意思形态,史学家治史都是带有各种限制,都要规避统治者,亦即官方的避讳。例如有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之称的史记,也是要避过汉武帝。黄仁宇先生能够写下如此巨著,以我之见,其实是有时代的推动之功。何解?黄仁宇先生生于晚清民国时期,但是中晚年却在美国居住,一直从事历史方面的研究,涉猎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并且常年在西方工作与生活,思想方式也受西方思维的影响,所以,其写下如此一步巨著是有一定的客观要求,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时代的推动性,既是顺应潮流与时代的发展而生。但是,我们却要认同黄仁宇先生的非凡之间,和创新精神。《万历十五年》一书运用了全新的分析手段,一种结合数据,理性的方法,通过厚重的,尘封的历史画卷富有想象力又不失严密的描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各种人与物,还有那种历史轨迹,这确实开了华人治史之先河,为后人展现了一种新的视角。

在本书中,作者非常智慧与独特地选择起一个时间点——万历十五年,这个节点展开描述。正如作者所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时间。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作者以诙谐的语言,故事般的语气,极为生动的描述了事件的线索发展,但是每个细节都根据数据与文献的论证,有强烈的说服力。于本人之间,这书完全没有其他历史书的枯燥无味。但是其思想确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不失为适合大学生的读物之选。

书中的第一个章节:万历皇帝。一个富有争议的皇帝。一个饱受历史学家争论的皇帝。作者在描述这一关键人物之时,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解读。万历,是个无奈的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作者在描述这个有君主之名,而少君主之实的皇帝时,对中国历的文官集团作了深刻的嘲讽。文官官僚体制,是一个稳定的体制,作者揭示了这种体制的极大弊端。这时,作者抛出了了首辅——张居正,一个智慧的相国,深谙文官群体的行为。其中作者提到了阴阳之说,深刻揭示中国道德治国的严重缺陷和政治的丑陋。作者对张居正的描述是较正面的。张居正是一个托孤大臣,作为皇帝老师,其一边要管好年幼的万历,一边要协调文官集团的利益,使文官集团的运转正常,但是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书生,不可避免又要胸怀百姓,总之,张居正是一个无奈的人物,他最后的下场却道尽了文官集团的畸形。

其次,最有争议的人物,海瑞出场了。这是一个独具个性的文官,作者对其进行了一个深刻的描写,分析其处境,还原历史的情形。海瑞是一个激烈性格的官员,其这种饱含正义的性格为其他官员所憎恶。但是他思想迂腐,做的很多工作没有根据实际情形开展,仅凭胸中的正义,作者再次深刻揭示这是行不通的。但是作为文官集团合性的要求与基础,海瑞尽管与世道各个不入,但是他却很长一段时间受到重用。者再一次批判了该道德制度的奇怪之处。

相对比于史记,史记更多的是生动的还原事件的本来性质,在语言中透露作者的观点,本书更多从事件与史料出发进行分析,从而理清线索,从小事着手,在读者前面一步一步展示历史背后的发展规律,正如文中最后所说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帝国的倾倒是尤其历史的必然规律的。

后记:多读书是有好处的,让你可以看到大师的视角,从更客户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肤浅的哭爹骂娘,还是一句话:历经千年的洗礼,经典,会带给你千百年眼。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非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而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我不是学历史的,所谓“门内看行道,门外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感慨万分,以求一吐为快。
一历史

历史本无所谓错与对,但人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总爱如此评论:“如果当年韩信在汉中自立为王……”,“假如元朝大军向日本进发不遇到海难……”,这些言论无法改变已过去的事实,有意义的在于总结经验,以改造未来。昆德拉所言“永远隆起的硬块”意亦如此。
历史是欲望推动的,众多的欲望组成之合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类开始住在树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猎为生,后觉得植物也不错,于是开始了种植。当然,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冲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从树上跑下来的时候,其他的强烈反对,“野兽来了怎么办?”“在地上怎么睡啊?……,这些反对和赞成冲突融合,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最初的人类公社,是人类最团结的时刻,因为那时人常常挨饿,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说,就是人的需求还处于最低层——生理需求。要吃饱饭这统一的欲望就是团结的基石,同一团队的人必须要相互配合才能猎取到食物。但通常这仅局限于内部,在部落与部落之间,如何获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协作解决的问题,资源争斗(抢地盘)则成了更能解决问题的手段,战争和掠夺由此而生。
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高层次需求相应而生。得到尊重变成了理所当然的追求。由于得到尊重的主体必然是个人的,这种欲望彻底破坏了团结,成员之间相互冲突,出现了社会等级。

二道德

等级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彻底解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欲望的冲突,这种用暴力或者其他强制性力量对冲突进行缓冲,这种冲突急迫地需要解决,同时胜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够长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
道德实际上就是对欲望的抑制,是对欲望冲突最有效的协调中和。
道德是神秘主义的法律,法律则意味着工具性,这种神秘主义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两大特性同存。神秘主义是人类思维的黑洞,是超越人类理性思维之外的东西,中间蕴涵着最强大的能量,这就是道德这个工具难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从这个黑洞里舀了一点能量出来便世界大乱,拉登沾了一点就能制造“9.11“。
道德自然而然地成为抑制人的欲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秘主义特点就意味着对道德的理解的多样性。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如何吃面包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这让今天的我们感到好笑;伊斯兰教的妇女们个个是蒙面大侠,让汉人望而生畏;纵欲主义和禁欲主义的争论今天依然激烈,这说明了道德由于其神秘主义特性,无力完成对欲望的彻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秘主义的法律,而不是单纯的法律,有时相反成了欲望冲突中的武器工具。
事实上中华帝国从古到今,道德都成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汉王朝开始,就以道德为根基建构社会制度,但德治始终是美丽的梦想,当管理体系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把道德当成有效手段,整个社会呈两幅画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挂在口头的目标,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对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见,然后大家都怀着万分景仰的心态仰望海瑞,心中却想着自己的勾当,却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就是中国政界的现状。这也是中国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绝大多数人都将仁义道德披上,穿上这件漂亮绚烂的衣服,以高尚的名义,行苟且之事。
总结:当道德变成谎言的时候,对欲望的抑制无能为力的时候,何不撕掉这层厚厚的包袱,以获新生?欲望是动力,过分地抑制欲望,也让一切都变得死气沉沉,自春秋战国之后,中国从此败落,盖为此。

读后感《《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2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