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幻灭读后感300字 > 地图 > 幻灭读后感300字

幻灭读后感3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3 来源:互联网

《幻灭》读后感2000字2024。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幻灭》读后感2000字2024”,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幻灭》读后感2000字2024

很早以前就想看巴尔扎克的这本书,一直到现在才付诸行动。其实想看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小说的名字,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幻灭这个词语,我有一种由衷的青睐,故事中那些野心的幻灭又将我深深的拉入了思想的漩涡。

在这本书里我看见了小人物的奋斗,看见了每一个青年对于功名的渴望,看见了一个个在繁华的闹市中迷失了灵魂的个体,更看见了人与人之间爱的付出与奉献。这是写给每一位青年的警示录,更是一个真实社会的缩影,让我们在唏嘘感叹中读懂人生。这又是贫苦大众奋斗的血泪史,他们浑身是血的向上攀爬,却终究要被残酷的贵族和资产阶级蔑视和拒绝。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是围绕两个有理想的外省青年展开的,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性格却迥然不同。大卫为人正直善良,脚踏实地,勇敢坚强,为了朋友和亲人可以牺牲一切;吕西安情感炽热,向往虚华富贵的生活,聪明却自命不凡,喜欢不劳而获,这也就注定了他们人生道路的差别。大卫守在外省的土地上,和同样平凡善良的夏娃结了婚,为了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提供舒适的生活,致力于研究纸张制作过程的改良。而吕西安则借助于贵族,借助于自己俊美的外表,走进了巴黎,走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奢华生活。

吕西安初识德巴日东太太,因为外貌而受到邀请时,经历了对大卫的第一次背叛。当吕西安激动地跑到大卫面前说德巴日东太太同意见他时,他从野心出发的想法却是自己的前程能否一帆风顺。无疑,面对着野心,友谊已经居于了次要的地位,欲望侵蚀着他的情感、良心甚至灵魂。吕西安对大卫的第二次背叛是他和德巴日东太太逃离外省,奔赴巴黎时。他是那样的急迫而奋不顾身,抛掉了妹妹夏娃和大卫的婚礼,去追逐自己的巴黎梦,这时他已经把自己放在了中心位置。吕西安对大卫的第三次背叛是他做上记者,在巴黎叱咤风云、纸醉金迷之时。当他挥金如土,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花花公子时,他忽视了大卫、夏娃和母亲的付出,独自享受着巴黎的繁华与奢侈。吕西安对大卫的第四次背叛是他在极为落魄的时候,以大卫的名义签下了三千法郎的期票。这是他所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困境,而丝毫没有思虑大卫的处境如何,他的自尊与虚荣绑缚住了他对亲人的关切。

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觉得吕西安身上一无所取,只是他从小到大一直在接受母亲与妹妹的付出,养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他迫切的想摆脱贫困的生活、卑微的社会地位,所以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时,他整个人的思维与行动都变得极为混乱,以至于他不惜牺牲别人去解决自身的危机。但是当危机感逝去之后,人性与良知又不断的鞭挞着他的灵魂,使他深陷于悔恨的泥淖之中不能自拔,并想尽一切方法去弥补伤害。当他迫切想改换姓氏并终于迎来了德巴日东太太的示弱时,他想到了柯拉莉的爱与付出,拒绝了曾经的情人;当他和柯拉莉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时,他仍然没有背叛困苦时相互帮扶的小团体,哭泣着去寻求阿泰兹的帮助与原谅;当他意识到自己给大卫带来了多么大的灾难时,迫切地要去承担责任甚至想要死亡,并最终把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卖给了西班牙外交官的秘书,换来了一万五千法郎去弥补自己的过失。他不过是这样一个平常人,不够坚强、充满欲望,却终究稍显稚嫩,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其实都有吕西安的影子,不是吗?

我们以为巴尔扎克会给大卫一个最为完美的结局,因为他是那样善良而理想的一个男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这个名副其实的发明家终于研究出了低廉的制纸工艺,却被库安泰兄弟设计夺走了辛勤取得的果实,让人忍不住叹息和愤怒。巴尔扎克的小说是这样真实,他用这份不完美揭露出了法国大革命之后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崛起,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角逐愈发激烈,大卫这样心无城府的人又哪里有取胜的机会呢?可喜的是大卫和夏娃对金钱与名利的热衷并不狂热,他们接受了这个事实,静静地在乡间经营着自己的产业。

除了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我们还在这本书里看到了文学艺术商品化和新闻界黑幕重重的现象。作为吕西安入门导师的卢斯托,带领着他一步步走进了新闻界暗黑的河流深处,为我们揭开了新闻的面纱。吕西安凭借着漂亮的外表和出色的口才赢得了自己在新闻界的一席之地,紧接着就在卢斯托的指导下玩弄文字,攻击自己的敌人甚至朋友。借助一篇篇或攻击或赞美的稿子,他们可以使印刷商、书商、剧场老板、演员甚至政府俯首称臣,他们可以决定一本书的销量、一个人的前途、一个店的收益。

刚入巴黎的无名小卒吕西安的小说和诗集无人问津,而在新闻界叱咤风云的吕西安却借助一支笔使印刷商乖乖的奉上了三千法郎。在巴黎落魄的吕西安遭到了贵族夫人的抛弃,舞动笔头的吕西安却逼的巴日东太太和夏特莱伯爵进退不得、如坐针毡。四处碰壁的吕西安觉得小团体有才华有抱负,被笔杆的力量诱惑的吕西安深觉小团体过于迂腐。吕西安的野心触碰到了奢靡的生活、虚浮的名声,更兼有新闻赐予的巨大力量迷惑了他的双眼,于是他的自尊心彻底膨胀了!这就是新闻的力量,在那个资产阶级迅猛发展、新闻业尚缺乏管制的时代,掌控着新闻的人就掌控了舆论,掌控了舆论也就掌握了地位和金钱,拥有这些的人想要守住自己的操守与准则又是何其的艰难啊!这也就注定了吕西安的结局,他不明晰贵族的手段,又不明白党派报刊之间斗争的利害,最终成为了战争中的炮灰。

印刷界和新闻界狼狈为奸,使得许多真正好的文学作品遭到冷遇和抨击,质量不够的书籍却登上了文学的高台,这是时代的悲剧,更是文学艺术史的悲剧。新闻界需要自由,更需要规范;文学需要创新,更需要真实;理想需要奋斗,更需要理智。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活着》读后感2000字2024


《活着》读后感2000字2024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出自余华的短篇小说《活着》的自序。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每当读这本书时,我就会觉得自己所面临的一切困难其实都不算什么,人总是这样,如果他没有体会到真正的痛苦,他会天真的以为他所面临的是天大的困难,所以便忧郁困惑,一筹莫展。读了这本书便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去追求我想要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人从生到死都在追求的东西,也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所在,但往往还是有很多人找不到他们想要的幸福。而我就以读了《活着》这本书后的感悟来浅谈我对幸福的一些看法吧!

活着,是为了什么而活?还是单纯的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基本的能力,简单的两个字却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幸福的追求,但往往现实却给了我们太多的苦难、无聊和平庸。而我们只能一点一点的去忍受,去担负起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在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披荆斩棘后才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朵幸福之花。正因为得来不易,所以才更加渴望和珍惜。

主人公叫福贵,一个在现代人看来略显俗气的名字,可是却代表了那个年代天下父母亲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但什么是福?什么是贵?也许他们并不知晓,他们既单纯得可爱,也愚昧到可悲。于是一个个悲剧就此诞生,出生在富贵家庭的福贵并没有那么像父母所希望的那样富贵,他的人生还是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到最后才知道好好地活着才是老百姓真正的福贵。想来也是警醒我们每个人:今天你所拥有的如果不努力抓紧,明天也许就不是你的了。要珍惜眼前,活在当下。

福贵的一生可谓当时底层社会的一个缩影,劳苦大众对于生活的磨难只有坚忍,而没有力量去改变他。赌光家财,气死老父,他的人生从平坦大道走向了死胡同,但最可贵的是他乘着自己年轻气盛,以狂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他这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家珍。他的幸福大门为家珍而开,也从未关过。

福贵的一生是那么的漫长也是那么的短暂,让我强忍悲痛来复述他的一生吧!成亲不久,赌光家财,气死老父,同时失去了最有力的精神之柱和物质之柱;家道中落,岳父强行带走怀孕的媳妇,好在家珍最后回来了;外出买药,不幸被国民党抓壮丁,战场上捡了一命,但也许是他的母亲一命换一命的吧;回到家以为全家四口人可以安心过上好日子了,不料儿子有庆十三岁时却因为救人献血过多而死,生活再次陷入悲痛;女儿凤霞人机灵漂亮,但因为小时候的一场高烧变成了聋哑人,本来就不舒心的日子更加难过,还好找到了一个能当半个儿子的女婿二喜;在以后的这段时间里恐怕是福贵一辈子中最快乐的时候了,女婿对他们很好,全家其乐融融,但可怕的事又发生了,女儿凤霞在医院生孩子的时候死去了;不久之后他生命中最珍爱的人,终于承受不了打击离他而去;但好歹他还有爷孙三人相依为命,没过几年二喜因为一次建筑事故被水泥板砸死了;原本一个六口之家,还剩两个人,但命运觉得给他的痛苦还不够多,再一次夺走了他只有六岁大的外孙的生命。一个迟暮之年的老人,经历了如此多的生死离别,却依然坚强得活着。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需要他,被人需要也是一种很大的幸福;因为他知道,上天让他活着是去努力追求幸福的,尽管幸福离他很远,尽管只剩他一个人,但只要他自己不放弃,明天也许幸福就来到他身边了。有人说过幸福就像一只翩翩蝴蝶,你永远也追不上它,但它却在不经意间落在你的肩上。

宽容、善良是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福贵的儿子有庆是为了救他战友春生的老婆才不幸死去的,一开始家珍不肯原谅春生,但大家经历了提心吊胆的文革后,命运悲苦的他们还是重归于好,所以遭遇不幸却依然懂得宽容的福贵仍然是幸福的,他用宽容和忘却来清除痛苦,让内心有更多的空间来容纳幸福。

也许我们所看到的,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但我相信任何人都会被他这种坚强所打动,从而来坚强地面对自己的人生。也许福贵的一生窄如手掌,但也许能宽若天地。

幸福只是内心对生命流转的一种感受和领悟,而这种感觉不在于它的长短,但只要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存在,珍惜它的存在就已经获得了幸福。

在贫苦的边缘,幸福仍然可以光顾,在光鲜的背后,幸福也许仍然味同嚼蜡。是否幸福,不在于你所处的环境,而在于你所营造的心境,是否幸福,不在于你拥有了什么,而是在于你内心感觉到了什么。做事遵循于本心,幸福就可以很简单,幸福的内心才是成就我们幸福人生的主体。

积极追求幸福是没有错的,但我们在匆忙赶路的时候,却忘记了祝福。现在的我们似乎都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一直在忙,一直在往前赶,以为拼命赶路的我们会在某个终点获得幸福。于是在这种不能停止的追求当中,我们深感疲惫,却一直不曾追到我们希冀中的幸福。生命本就是一个过程,如果我们只是匆匆忙忙、平平庸庸的追求幸福,然而却忘却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那么我们是否幸福,都早已没有了感觉。所以当你不停向前奔跑的时候,适当慢下来,欣赏沿途的景和人,也许你会收获不一样的东西。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也不缺少幸福,只是缺少感知幸福的心灵。就让我们放飞心灵,感悟幸福吧!

《蛙》读后感2000字2024


《蛙》读后感2000字2024

说实话,以前没太读过莫言,当然,他的有名是不容我质疑的。伟大的人不因平凡的人而变得平凡,但平凡的人少了伟大的人就会失去好多生活中的精彩!我只能说是自己的浅疏孤陋了、没有早读莫言是我的盲失。前不久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揭晓了,而莫言凭借书信体小说《蛙》获得了这一殊奖,短短的小说,短到我不会吝啬的用十六开白纸把它完完整整地打印出来仔仔细细地品尝、短到我可以一口气不喝水不如厕从下午到晚上骨碌着眼珠子把它虑一遍,完了,小说在完全没有结束的迹象中结束了,在王仁美背着姑姑、背着丈夫找了劁猪匠袁腮取环怀上胎,鼓着圆囊囊的大肚子,一心想生个带把儿的憧憬中戛然而止......

合上书,却放不下书;想张嘴,却张不开嘴!看得人没了胃口、没了双脚,感觉踏在空气里,悬在浮尘中。都说过往云烟,可是谁又能忘却历史?人都是有感情的,有同情心的,可以产生共鸣的,都是大同小异的,不管是活在当下的人还是埋在历史中的人。

小说以我寄给杉谷义2012-1-12人先生的书信形式展开,主要围绕我的姑姑的成长经历这一线索贯穿始终,语言真挚朴实、一语中的,又富有地方色彩,一言一语,就是一行一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在你面前又蹦又跳的大活人。方头、粗颈、口吃,讲话时,目放精光,脸憋得通红,这是王脚。我跟王仁美合得来,原因是我们都拖着两条仙鹤般的长腿!还有王肝对小狮子的疯狂痴迷,他寄给她的情书里这样赞美道:从那一刻起,直到现在,直至永远,我这颗心,就全部属于你了。你如果想吃我的心,我就毫不犹豫地扒给你......我迷恋你绯红的脸膛、生动的鼻头、娇嫩的双唇、蓬松的头发、亮晶晶的眼睛,迷恋你的声音,你的气味,你的笑容。你一笑,我就感到头晕目眩,恨不得跪在地上,抱住你的双腿,仰望你的笑脸......情人眼里出西施,真真的让人没得弹嫌,实际上王仁美满脸粉刺,丑的送给小跑他也害怕。还有那个永远也长不高的王胆,那个矮的快要贴在地面上,走路怕不小心蹭掉了鼻子,和丈夫亲嘴都要被抱起来完成的女人,再就是农村里的那一群老婆娘,说的不好听点,就是用鸡蛋换孩子!把孕妇当成了会生蛋的母鸡,接生一个孩子她们会挣到一顿饱食,数颗鸡蛋和两条毛巾。要知道,在饥荒的年代里,这何止是奢侈?小说一开始还提到了村子里所固有的旧习,给小孩起名字,好带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像陈额、赵眼、吴大肠、孙肩等等,只是后来社会发展了,文明了,这种旧俗也慢慢跟着革除开来。尤其莫能忘记的,是眼前冒出来七八个灰头土脸的碎崽子,正在津津有味地啃啮着硬梆梆的煤渣子,没错,就是实实在在用来烧火的黑炭,可是,那亮晶晶的,断面处能照清人影,咬一口,到处便会散发出一种奇异的香,仿佛是烧烤土豆的味而,能不叫人馋的流涎水吗?饥饿首当其冲,人会变的野蛮而麻木!俗话说:长痛不如短痛,那源自肉体的一丝丝地磨蚀,你不知道那天会是个尽头,当女人因为饥饿没了例假、当男人因为饥饿没了性欲,你会惊讶,这原本生息繁衍的自然规律再也无法维系,除了坐等绝种,一切都是徒劳!一切都是那么苍白无力!小说断断续续,写了几代人的残生,其中有一段是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是在姑姑五岁的时候,被关进日本人的大房子里,原因我就不细赘了。反正姑姑对日本人的印象不那么咬牙切齿,也许这只是一个小小人物对历史境况的稍稍一瞥吧!毕竟小说要写的重点不在民族纠纷上。

姑姑是一名乡村一生,专门帮人接生的那种,但她是非常赶潮流、破旧习的新医生,讲究科学,运用科学,对那帮老婆娘的土法子恨之入骨,这从姑姑暴打田桂花中不难看出,她怒不可遏、火冒三丈,扔下药箱,箭步上前,抓住老婆子往后一别,就把她甩在炕下。老婆子头碰在尿罐上,尿流满地,屋子里弥漫着阵阵骚气、老婆子的尖声嚎叫和艾莲的痛哭......姑姑从最开始的一心一意帮人接生、让人多生小孩的年轻医生成长到最后的计划生育严格推行者。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牵着自己的职业、自己的职业又牵着自己的人生轨迹,踉踉跄跄,错过了美满幸福的婚姻,演绎着悲剧的个人情感生活。由最初默默无为的懵懂少女,一步步爬到方圆几十里人敬人爱的红人儿,再到让其他青年望而却步、不敢高攀的美人儿,最后落得人人唾弃,避而远之,遭人陷害,受人辱骂的田地。仔细揣摩,每个人的生命都充满了无限的滑稽和无奈,当我们终于走完这一历程,回首之际,背后的脚印横竖杂生,错综迷乱,但人生的路我们不得不走,别无选择......

这也是一部揭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发展中所存在的矛盾问题的现实小说。虽然作者是在以我的口气在为杉谷义人先生讲述我姑姑的故事,好像是在讲历史,其实不然,更何况书中提到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执行中的种种矛盾离我们并不是很远。呼吁现实矛盾,正视发展问题,考虑实际情况,才能正确处理社会关系.....起码我是这样理解的。由此可见一斑,我国重男轻女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好多家庭都抱着不生男孩誓死不休的态度,还有对新事物的敏感程度、排斥心理,无知的恐惧和盲目的叛逆。贫穷不是他们的错,愚笨也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也渴望安逸、渴望早日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渴望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于女人,对内:没有一个儿子为你撑腰,在这个家庭里,就没有你放脚的地方、就没有你抬头的缝隙,那是受不尽的嘲弄和遭不完的白眼;对外:流言蜚语,铺天盖地的能把你活活呛死!于男人,没有个儿子,你就是个熊人,更谈不上能对得起老祖宗了。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你不小心弄丢了一苗绣花针,这事也会在整个村子里传得纷纷扬扬。

只是有感而发,完全是信心胡想,信手随拈的!喜欢这一种沉重而偏野的文字,喜欢这一种毫不吝情的表述和倾诉。便写了......

《史记》读后感2000字2024


《史记》读后感2000字2024

土地的沧桑变迁,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一个人的酸甜苦辣,已变成历史。历史可以很长很长,记载在史书里,不仅不曾消然,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我读我快乐,《史记》,这部伟大的历史史书不曾被我们遗忘。

《史记》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他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司马迁早年过着贫苦的生活,他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仕途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直到公元前99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他按照汉朝法令受了腐刑。在这之后他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经过16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从总体上来说,《史记》在人物塑造方面可以说是很成功的,它的数量多、造型也多,人物个性鲜明有爱有恨。司马迁通过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所发生的事,刻画了一个又一个丰富多彩又激动人心的故事。

大家应该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吧?想当年,越国被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力图雪耻,激励自己,在屋内悬一苦胆出人、坐卧都要尝尝,使不忘受辱之苦。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国之痛。经过这样多年的磨砺,终于使得越国强盛起来,打败了吴国。再回想当年,越王勾践曾被吴王夫差围困在会稽山上,万般无奈之下屈膝求和。勾践每天舔着苦胆,是想记住他受苦的滋味。他能忍受这样的痛苦,体现出的是坚强而不是刚强,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勾践就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人们常说: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一件事情只要不是不可能的事。坚持不懈,用尽心思,成功就不是不可能的事。任何人都不要幻想人生没有挫折,而思考如何从挫折中奋起。生活中碰上挫折,就好无像孩子学走路不可能不跌跤一样,跌了就要爬起来继续走。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退却,就能挫而不败,反败为胜。

荆轲刺秦王: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请刺客荆轲去刺杀秦王嬴政。为了能近距离的接近秦王,荆轲假借献地图为名去见秦王,把匕首藏在地图中。地图展开后,匕首露了出来,荆轲便拿匕首刺杀秦王,没有成功,荆轲也丧命于此,尽管这样,《史记》中把荆轲的形象描绘的淋漓尽致、绘声绘色。轻松的语言,紧张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荆轲刺秦王的那个年代。我特别欣赏荆轲这个人,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侠义之士。他毫不畏惧的进入号称狼虎之国,与秦王斗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诀别,荆轲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不得不使我佩服。还有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荆轲临死前的大声疾呼: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作为燕国人,一颗炽烈的爱国心,但反观近现代中国,为了个人的苟活宁可卖国求荣的汉奸却比比皆是啊。

读书,读史,不在于多,在于读后的理解与感悟。在众多历史著作中的,《史记》无疑是历史著作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它比较全面地、客观地反映历史面貌,可贵的是,在这部历史著作中司马迁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表达了他对历史与现实的清楚认识与强烈的爱憎分明,对官僚、贵族阶级的尔虞我诈阿谀奉承的种种,描写的入木三分。在语言、动作、人物外貌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描写得淋漓尽致。比如在鸿门宴,经过司马迁传神的描写,使得人物项羽刚愎自用、不辨亲疏,刘邦随机应变、多谋善断,范增的忠诚,项伯追名逐利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

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迷离了世界千万双的眼睛;百转千回,人情冷暖,一点点冰封我们的思绪。在《史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了主人公喜悦,感受到主人公的忧愁。大禹治水,表现了大禹为人类造富的大英雄形象;飞将军李广抵御匈奴,忠君报国;廉颇的负荆请罪,为世人所歌颂;还有浪漫的霸王别姬,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可奈何?乱世英雄,恨遗千古啊。《史记》把那个年代的一切,形象生动地展示在了我们眼前,不仅让我们体会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更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带领了我们走进主人公的世界。

看了《史记》之后,有种道不出的情愫在蔓延。纵观这部史书,不管是作者司马迁还是史书中善良威猛的大英雄们,他们都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的路说长也长说短也短,遭遇坎坷也是在所难免的,但不论怎样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看待一切,用善良真诚的心去呵护世界上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中国民族的历史文化需要我们去继承与发扬,并且以历史为鉴。

《我们》读后感2000字2024


《我们》读后感2000字2024

《我们》这部小说是以主人公D503记日记的形式进行叙述,在D503的日记下,给我们描绘了未来世界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人们都生活在一个高度集中,有统一管理模式的联众国中。小说大致意思是说主人公原本是崇尚数学般精确的生活,但是随着I330进入到主人公的生活中去,主人公逐渐变的有血有肉,又爱又恨,恢复到是有灵魂的凡人。就在决定和I330要进行革命的时候,计划被无所不能者发现,最后D503进行了除去幻想的手术,而I330等人最后还是被处以死刑。最后主人公还是确信了自己的理念:我坚信我们终将获胜,因为理性必胜。在这个小说主要描绘了泰罗式的生活和有灵魂有血有肉的生活,主人公在这两种生活中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讲述了自由与幸福、自由与专制、个体与整体、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博弈。

在联众国里面,人们并没有自己的姓名,只有一个数字代码来代表这个人。书中描述着这里的生活:完美无瑕的笔直街道,人行道上闪闪发光的玻璃路面,神圣的平行六面体式样的透明住所和一排排灰蓝色号码们组成的方方正正的队伍。这里的生活是相当有秩序,没有特别之处,没有差异,看似是没有痛苦的。在D503眼中过去的生活是这样的:我想起在博物馆里看到一幕景象,一幅20世纪的照片上的一条街道,街上充斥杂乱无章、五颜六色的人群、汽车、动物、广告牌、树木。书中说道:根据我们掌握的知识来看,人类历史显然是一段从游牧形式向更加固定的生活形式过渡的历史。因此,(我们的)最固定的生活形式难道不也自然是最完美的形式吗?过去,人们从世界一头狼奔突到另一头,不过这一切发生在国家、战争、贸易、对各种新大陆的不断发现仍旧存在的史前时代。时至今日,谁还需要做这些事情?D503相当满意这里固定稳定的生活,精确的生活方式。

在联众国里面,人们也是用数学逻辑来进行思考思维的。比方说是当D503与O90对话的时候,D503记下:她舌头的速度没有得到正确计算;她舌头每分钟的速度反映比思维每秒钟的速度慢半拍才好。D503说道前人的思维的时候是说他们所有的康德都不曾起过建立一个科学伦理体系,也就是说一种以加减乘除为基础的伦理体系的念头。那里的人们逻辑思维都是根据精密的数学思维模式,可以说是活在了一个超级理想的社会,没有任何的冲突、痛苦、充满秩序又幸福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没有独特,只能是高度的相似。有独特的事物与人是相当来说违背了平等的法则,没有了阶级,众生平等的一个状态。

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是说明对自由与幸福的选择。也是说明对于生活状态的一种选择,是想要自由的生活,还是幸福的生活。

书中讲到有两种生活没有自由的幸福,或者幸福的自由。非此即彼,没有别的可能。那些愚蠢的傻瓜选择了自由。因此,在接下来几个世纪里,他们自然一直渴望得到镣铐束缚。这就是他们感到那种对世界的厌恶,既所谓世界之痛的原因所在。联众国的人们选择了幸福:我们回到了亚当和夏娃的简单纯洁中,再也没有善与恶的斗争;一切重新又变得单纯,天堂的,孩童的单纯。一切都是壮观、美丽、尊贵、高尚、透彻、纯净的,因为这一切保证着我们的非自由,也就是我们的幸福。在伊甸园中,夏娃和亚当享受着看似的自由,一切都在耶和华的安排下无忧的生活,看似的自由其实也是高度的专制。想要幸福的话,还是要舍弃自由,不能去偷吃禁果。在这个社会中是生活在纯理性,没有自己的个性和别人都是一样的这也就不存在什么差异化,没有想象力也没有灵魂。一旦没有了个人的思想灵魂就不会有什么伤痛烦恼,自然也是感觉幸福的。保证幸福的前提就是非自由,没有差异。在书中说到:这场舞蹈缘何如此美妙?答案:因为这乃是一种不自由的行动。这场舞蹈的深刻意义在于它对理想的非自由状态毫无保留、心醉神迷的臣服。同时如果是没有了自由,也就没有了犯罪,自由和犯罪是相伴的。这种幸福是通过舍弃自己的个性,自己差异,自己的想象力来获得的。人们的生活只能是跟所有人是一样的,是我们。

所以当D503受到了I330感情的诱惑的时候才会显示出来不安,就意味着不能生活在理性的世界当中去了,有了自己的欲望,希望能够见到I330,有了自己的想象力,有了爱能够有了属于自己的心理活动。在小说中很多的地方都有对D503心理的描写,小说其实就是通过D503的心理状态的一个变化来说明的问题。D503渐渐有了我的一个概念。在书中也有说道:我不再生活在我们的理性世界中,而是生活在疯狂的古代世界里,一个1的平方根的世界。D503之前是非常讨厌无理数的世界,这样的生活就打破了原有的那种纯理性数学般精确的生活了,打乱了之前的一个生活状态,相对来说是有了自己的精神,即使在这个过程中会有痛苦的纠结状态,但是也是在追求着一种非自由的幸福,关注到只属于自己内心的一个世界。

这就是主人公的转变,这就是从一个我们的概念转化到我的一个状态。在这个转化中,主人公给我们展示了两种生活状态,一个非自由的幸福和一个非幸福的自由。其实在我看来这两种生活有自己的可取之处。在我们这个生活状态中,即使是各方面有严格的规定,但其中的透明化,比方说在选举过程中的公开化就是在我这个状态中应该具备的。在我的状态中的生活,需要有自己灵魂有自己的空间,社会也是需要差异化的,但不能完全没有一个标准,这样的社会也会是一盘散沙也是不会进步的。社会的进步觉的还是我们和我的生活状态的一个结合体还是比较好的。

《飘》读后感2000字2024


《飘》读后感2000字2024

作者:杨解

从来没有过这么一本书能深深的惊憾我的内心,读到这本书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次向一个关系不错的同学,那里让她推荐几部电影来看看,她当时推荐了《乱世佳人》并且说这是根据一本《飘》的小说拍的电影。我去看了这部电影,觉得经典就是经典无法超越的就叫经典。为此我特意的又去把原著看了一遍。我很庆幸自己有读到这本书!

很多评论都说斯嘉丽是活该,我多么想说那么一个善良的女孩,她本就应该幸福!从小的优越生活,长的又漂亮。是,她是自私!可是你依旧抵挡不了她的魅力。战争开始后,四处流浪,身处战争中依旧留下来陪着媚兰妮生产。你能说她不善良吗?战后她亲自种植庄园,曾经那双细嫩的手如今满手的老茧。虽然她也会嘴里说着不饶人的话,这个可爱的姑娘只是不会人情世故罢了!她没有媚兰妮那样圆滑,那样圣母,所以旁人会觉得她有点厌烦。而媚兰妮在这中也是一个厉害的狠角色,她懂得人心,懂得利用舆论懂得人情世故。只是我个人更喜欢斯嘉丽而已。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下从来不叫苦,而媚兰妮在这一点上远不如斯嘉丽,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斯嘉丽多一点!

后来再看到斯嘉丽杀完了人傻眼了却是媚兰妮镇定的善后然后夸赞她做的很棒,那一刻我也喜欢媚兰妮,我意识到她才是真正强大而不刻意外露。也在那一刻意识到了这个女人很可怕。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估计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主儿了!那一刻我也意识到了斯嘉丽她并没有那么的坚强,她伪装自己坚强,可是人哪能是百毒不侵的啊!而让我最最震惊的是斯嘉丽在拉着媚兰妮回庄园的路上她饿的实在是受不了在地上拔了几根野菜充饥然后她对着上天说的那几句话。即使让我撒谎,去偷,去骗,去杀人,上帝作证,我再也不要挨饿了。这个时候我是最震撼的时候,因为她开始意识到了,也是真正长大了。这本书的成功之一的点这个地方应该算是点睛之笔了!这时斯嘉丽终于明白为什么她的父亲会和她说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去为之工作,为之战斗,为之牺牲的东西,因为它是唯一永恒的东西。而她也真正明白了只有靠着自己的双手和上帝赐予的土地才能让自己免于饥饿,才能让人活着。

这本书中女主喜欢另外一个农场主的儿子阿希礼,即使有那么多的人喜欢着斯嘉丽,而她却一直喜欢那个懦弱长不大的阿希礼。媚兰妮也爱他,媚兰妮是看穿了阿希礼的所有缺点依旧喜欢阿希礼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同样讨厌不起来像圣母一样有一点小作的媚兰妮。这样的女人也是值得爱的,她的爱没有瑕疵,爱一个人能包容他所有的缺点,这也是为什么阿希礼即使对斯嘉丽有好感却不会为了斯嘉丽和媚兰妮离婚一样,男人都喜欢媚兰妮这样一个识得大体又温柔的女人吧。在她们面前,阿希礼简直就像一个依赖的小男孩,以为斯嘉丽只有强悍和精明,以为媚兰妮只有温柔和谅解,却从来没有甚至于思考过,这两个女人其实是一种女人,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他谁也不配得到,他谁也不懂。可是她们都爱他都包容他。所以我不喜欢阿希礼,他太自私,活的像一个小孩,他爱的从来都只是他自己而已!媚兰妮和白瑞德一样,都爱着不完美的人,就像后来白瑞德说斯嘉丽一样!

我一直觉得白瑞德应该能懂斯嘉丽的,因为他曾和斯嘉丽说他们都属于同一类人,自私,狡猾。白瑞德,这么有趣这么有味儿也这么有智慧的男人,所以在看穿了斯嘉丽知道她的本性就是如此永远不会改变之后还是离开了她,作为斯嘉丽的对手他的确势均力敌,但我私下却认为,他不如媚兰妮。斯嘉丽是因为一直看不透阿希礼所以一直爱着他。而媚兰妮是看透了阿希礼的自私软弱甚至于无力之后,仍然包容,又或者,是真挚的爱着他即便不堪不专心的样子。她比白瑞德更自信更强悍更有智慧。至少在最后看到白瑞德离开斯嘉丽以后我都一直认为,他都不听一听斯嘉丽的解释,甚至他被一种莫名的东西蒙蔽了双眼,他明明知道斯嘉丽是什么样的人,但是他却是不相信斯嘉丽的,而媚兰妮却是知道阿希礼不会怎么做的一个人!所以白瑞德他不懂斯嘉丽,甚至说这本书中只有媚兰妮才是真真正正的懂斯嘉丽的女人。可还记得白瑞德对斯嘉丽说过你有没有想到过,我爱你已经达到了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的极点?你有没有想到过,在我得到你之前,我已经爱你了多年?战争期间,我曾多次想远走高飞,把你忘掉,可我总是忘不掉,每次都要再回来。战后,我冒着被捕的危险赶回来,也是为了要找到你。可你却那么匆忙地就嫁给了弗兰克肯尼迪。我真是嫉妒死了。倘使那次弗兰克没死,我也会把他杀死的。我一直爱着你,可我又不能让你知道。你对那些爱你的人实在是太残酷了,斯嘉丽。只是白瑞德啊,你终究是不懂还是你太自卑,觉得斯嘉丽爱的一直都阿希礼?这段告白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因为之前不懂,后来觉得是啊,你爱一个人很多年,多少次机会都错过,你能不嫉妒吗?是的,爱情是会让人嫉妒发狂的,所以你是爱她的,只是不懂而已。

多少次在想如果斯嘉丽和白瑞德的女儿没有因为意外去世该多好,白瑞德会不会就有机会知道斯嘉丽有多爱他,白瑞德其实很残忍的,他剥夺了斯嘉丽作为一个母亲的快乐,剥夺了斯嘉丽作为一个妻子的快乐,他能带着女儿外出那么久而忽略斯嘉丽那么久,他好生的残忍啊!他说他把女儿当做是斯嘉丽小时候一样来宠爱,可是却忘了,斯嘉丽都在你眼前说当做以前,斯嘉丽吃过那么多的苦,以至于后来的她一直都忙于各种生意,忙于各种挣钱,许是因为白瑞德从来不曾体会一个千金大小姐为了生活的而落魄的境地吧!他不懂斯嘉丽那种坚强,所有的痛都不轻易的展示给别人看!所以,白瑞德,你不懂斯嘉丽!即使你曾经说过要保护她照顾他,白瑞德你忘记对吧!你以为斯嘉丽过着富裕的生活就可以了。"我一直照料你,宠爱你,你要什么我都给你。我想和你结婚,以保护你,让你处处自由,事事称心就像后来我对美蓝那样。因为你曾经经历过一番拼搏,斯佳丽。没有谁比我更清楚地知道你曾受过怎样的磨难,所以我希望你能停止战斗,让我替你战斗下去。我想让你好好的玩耍,像个孩子似的好好玩耍因为你确实是个孩子,一个受过惊吓但仍然勇敢而倔强的孩子。〃当白瑞德离开的时候他是真的忘记了!

读《飘》这本书给我感受真的特别多,从来没有那么多冲击点击打内心深处的触动,写着美国内战期间,人们的价值观之不同,利益冲突,权利得失各种各种,看完电影再看影评时,很多人说斯嘉丽是一个绿茶婊,你有见过一个在战争期间帮助医生在战场照顾伤员的绿茶婊吗?你有见过枪火在对面街道炸响而她依旧没有丢下产妇的绿茶婊吗?你有见过一个千金大小姐后来亲自下地种棉花还得养活一大帮人的女孩吗?如此善良坚强的人,怎能不讨人喜欢呢!一个好的作者,一篇经典中的巨作,无疑就是细致到人心,细致到每一个人都觉得是真实的,就像你自己经历过的!我最喜欢的这句话作为一个结束吧!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拿我们怎么样,可是我们自己要是老想恢复失去的东西,老想着过去,就会毁了我们自己。不要沉迷过去,要放眼未来,说来简单,做起来实在太困难了!

论语读后感2000字2024


论语读后感2000字2024

《论语》是在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孔子的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其中保留着孔子的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以前在读书时接触过一些。有一部内容,则是在进行《国学蒙读》时和班上的孩子一起去学习的。寒假期间,对其中的一些内容仔细认真地读了一遍,并有了一点自己的拙见。然而整本书没有详细地去读,更说不上谈自己的感受。因为,要真正去读通读透的话,不是几天可以做到的。虽说对整本书的理解不到位,甚至可以说非常肤浅,但是在字里行间己经被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深深感动。

孝道

百善孝为先,《论语》有许多是关于孝的。如: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7)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1.2)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谡孝矣。

孔子讲究孝道,孝顺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认为,一个人能首先孝顺自己父母的人,他才能有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从心底里爱自己的父母,能牢记父母教诲的人,他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岳母刺字,因为岳飞对母亲的孝顺,他对母亲正确指引的认同,从而才产生一代抗金名将,精忠报国不仅仅是刻在岳飞的背上,更是刻在岳飞的心坎里。岳飞深知:那是慈母对自己热切的期盼。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然而纵观当今社会,啃老族的日益普及,不赡养老人的民事纠纷《赡养法》的公布------其实也向我们传递着一些信息:社会风气日趋下降,人们的道德品质面临着新的考验。纠其原因就是:现代人只顾着表达自己对子女的爱,而忘了、而忽视了孝的教育。鸦有反哺之孝,头号有跪乳之恩。而做为万物之灵的人呢?新闻报道中啃老族的理所当然;不赡养老人的义正严辞;犯罪率的节节攀升------都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教育,是先教再育。做为父母该如何去摆正这个关系,该如何正确地去爱自己的孩子呢?这也是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其实,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学校,而是让这些理念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大街小苍,让越来越多的人都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好新一代的新人。

学和思

学习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学习态度吗?学习方面,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共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就说我们学校吧,在这个大家庭里,有上晓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学之士;有绘画巧匠、书法好手;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学,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将成为我学习途中的又一句至理名言。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却不去思考,不易发现自己和别人错误及可取之处,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刷刷几下读完,却不思考,等于没有读。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很容易钻牛角尖。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别人的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有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的关系。同时,也是告诉我们,好好学习,深入思考,善于总结,才能事半功倍。

做人与中庸之道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7.36)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4.25)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5.17)

《论语》中许多内容都是教人如何成为君子?如何具有君子的风度,做一个温良恭俭让的人?如何与人相片?

人我之间如果关系良好,相互扶持,则是很大的福分;如果相嫉相斥,则痛苦不堪。人我之间,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包容、谅解、帮助。如果一方不能体谅另一主,则人我之间必然会发生问题。恩爱夫妻闹婚变,就是不善于处理人我之间;朋友反目,他们的人我之间也有问题。如果人与从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就会产生烦恼。

其实,每一个都只是世间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忍让,想一想在这世上我之外还有一个你,你之外还有一个他,你我他之外,还有周围各色的人等。端视我们的智慧、本领等,我们应该把多少给予他人,才能使人间和谐?如果我们能与人友好相处,自会从中领略无尽的乐趣。

如保与人友好相处,如何与人为善?我想,《论语》中会给我们许多的启迪。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其中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指的是不走极端,寻找矛盾之间的平衡点。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第十一)

子贡问说:师与商两个哪个更贤?孔子回答说:师做得过了,商又做得不够。子贡说:那么师更好些?孔子说:做得过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不好。

的确,人的一生,也就是处理各种矛盾的一生。对待这些矛盾,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不过,也不不及,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治长第五)

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呢?这里决和慎是一对矛盾。而太过决就会成武断,太过慎则是优柔寡断,无论走向哪个极端都不可取。闻而行之太武断,易犯错。三思后则太优柔寡断。所以面对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说:再思之,过矣。

难怪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哪怕只是几句话,就让人一生受益。虽然这本书还没有细细地品味,心中常想:只要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定会仔细的多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细思做人道理。

《朗读者》读后感2000字2024


《朗读者》读后感

暑假在家,捧起的第一本书就是德国著名作家施林克的《朗读者》。封面设计得非常有情调和品位是那种在灰色的艺术纸上印银和烫银的书名;书衣更有装饰性如一条黑色的腰带,而且还别出心裁地设计成女子形体状。封底是众多名家对这本书的热荐:有的说这部小说是叫人欲哭无泪的;有的说这本书能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有人的说这本书通过绵密的、伤感的震撼,在人性最薄弱的部位慢慢渗透、裂变这些精选的书评就能吊足我的阅读胃口。

而我这所以选这本书、作为新年读书的第一篇,还因为我崇拜的作家曹文轩在很多场合对很多人都力荐这本书,他还写了中文序言,他说我喜欢《朗读者》的那份庄重。在看了太多的油里油气、痞里痞气、一点正经没有的中国当下小说之后,我对这部小说的庄重叙述,格外喜欢。

我饶有兴致地读了起来,书并不厚,我一天就读完了。故事的叙事语言纯净清澈,严谨缜密,很有德国人的民族个性。而且我很喜欢北大出身的作家钱定平的翻译,一看就是有着非常深厚的语言功底,而且还在这样的外文小说里很多处妙用唐诗宋词的佳句,那么贴切而富有韵味和激情

过了几天,我又开始读第二遍。施林克是一位法学教授,他最擅长写侦探小说,不得不佩服他叙述故事的技巧:《朗读者》里面的很多情节都是前设机关,后埋伏笔,读这遍时我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故事的情节慢慢清晰:

15岁的中学生米夏在家养病时偶然认识了公共汽车售票员36岁的汉娜。汉娜身上的新鲜气味迷乱了情窦初开的少年,他们成了一对很特别的老少情人类似于母与子的那种情人。两人再度重逢时,米夏已是法庭实习生,汉娜则成了曾经的纳粹战犯。汉娜宁愿让米夏困惑也不愿泄露自己的秘密:她曾是纳粹时期集中营的女看守。战后她隐姓埋名,不断更换自己的居住地。而她之所以选择纳粹女看守职业,是为掩藏她不识字2024的秘密。在被判终身监禁后,汉娜仍忘不了那段难忘的老少恋情,而婚姻失败的米夏继续为监狱中的汉娜寄去他用心朗读的磁带,但鬼使神差的是米夏竟然没有再给汉娜寄去只字2024片言。而汉娜却在狱中脱盲,学会了读和写。有时还为米夏捎出一些写着话语的纸条。最后,当米夏决定接提前结束刑期的汉娜出狱时,他在和汉娜将要重逢的那个天色微明的清晨见到的,只是汉娜自杀身亡的躯体

我慢慢读出了施林克为我们叙述的这个感人至深,幽婉隽永的故事的意味。正如曹文轩所言作品一直以一个超出所有元素在牵引着我们,这就是感动!我感动着15岁的涉世未深的少年和一个饱经沧桑的36岁中年女性之间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恋情,还有一份感动就是米夏一直在为汉娜朗读,从15岁一直到她做牢也没有间断过,那些《战争与和平》《阴谋与爱情》等世界名著里的华彩乐章经过米夏声情并茂的朗诵而使大墙内外的他们心与心的交流虽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似乎这种状态可以就一直让它持续下去,绵绵无尽。我听着书后赠送的光碟童自荣朗读光盘,上海滩上著名的艺术家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声情并茂,不绝入耳。令人陶醉!

可当我想写读后感时,我又觉得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我和小熊约定下午就写读后感给她看。可第二天当小熊问我为何没有看见我的读后感,我告诉她我还是没有找到感觉,还是觉得没有看懂,究竟作者想通过这样一个老少恋人的朗读故事告诉我什么?我还是觉得不甚明白。

我带着疑问又拿起了书,这是第三遍,我慢慢读着、品着

我又读出了别的意味!我读出了尊严汉娜的尊严:她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而不惜失去了升职的机会而去当了不需要写字2024的集中营看守;她为了掩盖自己的文盲,而失掉了当司机的好工作,而且还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小家伙;她在法庭上为了掩盖自己的文盲,而失去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而被判以重刑我不仅为她惋惜,她是个固执得有些不可爱的女人,为了自己的尊严,失去了本不该失去的一切,走入一条不归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她这么自尊的人不能早一点脱盲,而要用一个比一个大的谎言中走完自己的一生呢?

合上书,掩卷长思,我终于明白,是那个社会环境,纳粹统治下的那代人都失去了人性,没有了尊严,人们在懵懵懂懂中卷入战争的洪流,稀里糊涂地就成了纳粹分子,而且有些人又稀里糊涂地成了战后新一代审判的对象,汉娜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她和米夏的母子恋情也是那个时代畸形的产物,爱将战后的米夏们卷入上一代汉娜们的罪责之中。原来施林克想告诉通过米夏和汉娜,告诉我们第三帝国是如何在那些一起参与了建设和维护它的人身上打上了烙印,如何给世界和战后一代留下印记,它又造成了什么样的罪责感。我终于明白了施林克这段话的意思,终于豁然开朗!真佩服这位德国作家思考的深度和反思历史使命感。

读了三遍,我终于读出了画外音。看来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是读不懂这本书的。

写完这读后感,我突然想起那个经典的故事:在阿尔卑斯山的山谷中,有一条风景迷人的道路。但这里还有一处山中急弯,汽车到此急切中坠崖的实在不少。当局竖了多处广告牌,但没用,照样有那么多人投胎似地急着下山终于有一天,谁想起在附近画了一个大广告牌,上书:慢慢走,欣赏啊!这静静的立着的牌子,让很多匆忙赶路的人突然放慢车速,发现了路边风景如画,如仙境一般美妙。

芙蓉镇读后感2000字2024


芙蓉镇读后感2000字2024

读完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被芙蓉镇散发着浓郁泥土香气的乡景感染过,被有着大同社会似的乡情温暖过,可是,随着后面故事发展的跌宕起伏,到最终的完美落幕,让我印象深刻、回味无穷的还是那些生长在、出现在芙蓉镇上的人。他们中有美丽勤劳的芙蓉姐子,有乐观有才的秦癫子,有无奈迷茫的黎满庚,有坚守人性但同样迷惘的北方大兵,还有好吃懒做但坐收渔翁之利的吊脚楼主,和同样是反面教材人前人后两个样的李国香。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农村经济复苏,芙蓉镇原先的半月圩改为了五天圩,开了米豆腐摊子的胡玉音凭借自己热情的待客之道,加上她的食具干净,米豆腐量头足,作料香辣,油水也比旁的摊子来得厚,一角一碗钱,而且好人缘的芙蓉姐还得到了北方大兵谷燕山卖给她每月六十斤碎米谷子的帮助,因此几年下来胡玉音夫妇才造起了全镇第一号的新楼房。

苦吃勤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靠劳动致富也是最光荣的,但是一句地富反坏右一齐跑了出来,党内党外,气味相投、互相利用、互相勾结的结论,逆转了这个勤劳善良的女人的前半生的命运。一晚上也没有搬进去住过的新楼屋被没收,平日就胆小的屠户丈夫寻了短见,只剩下了孤苦可怜的寡妇玉音。一天就在扫大街,被游街批斗中度过,有过绝死,到孤女桥投湖自尽的行为和想法,但最终还是因为人世间永恒存在的人情温暖坚强地熬了下来,我想这才是作者暗藏其中却想极力表达的主旨,不管现实有多恶劣冷酷原本淳朴的人心变得有多扭曲和丑陋,人性的温度还是存在的,生活的希望是断不可放弃的!

唤醒胡玉音生命颜色的是那段来的是时候又不是时候的爱情,和那个叫做秦书田的男人。他满腹才学,芙蓉镇的人称他知晓地上的全部,天上的一半。虽然自己的所学无用武之地,虽然自己的生存环境是那么恶劣,他依然乐观面对。我深深佩服他坚强的人生态度,感动他们即使是在双双被诬蔑的境地下也没有像当初黎满庚一样放弃珍贵的爱情的坚持。

秦书田和胡玉音两个被批为五类分子的人,被惩罚每天清早清扫青石板街,几个年头下来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左派斗争的鼎盛时期,秦癫子受命在五类分子家门口塑狗像以示和广大贫雇农的区别,但他唯独没有在胡玉音家门口塑;游街挨批,他唯独没有在胡玉音的黑牌上打红叉叉,玉音对秦书田的这些行为感激不尽。一起整大清早和李国香偷情侧门而出的王秋赦拉近了他们的距离,一场大雨成全了他们的爱恋,爱情的雨露也滋润那两颗被现实弄得遍体鳞伤的心灵。从那天起,两个人肩并肩扫一条大街成为了最大的幸福。

说到胡玉音的爱情,还有一个人是必须提的,那就是初恋黎满庚。黎满庚从小和胡玉音青梅竹马长大,在芙蓉河岸边他曾对身边的美人许下今生今世,我都要护着你的承诺,但是在大难临头之时,为了保全自己和自己的妻儿老少,他听从了老婆五爪辣的哀劝,背叛了玉音妹妹,向县委工作组交出了胡玉音托他保管的一千五百元款。所以小说中说到忠诚和背叛,在黎满庚的生活里总是纠缠在一起,黎满庚背叛了对胡玉音的盟誓,却向党组织呈上了自己的忠诚,哎,不正常的时代使人内心的矛盾和疑惑也显得是那么平常!使很多像黎满庚一样的青年夜夜辗转反侧却依然平静接受现实!

总之,黎满庚在我看来是小说中最复杂也是最具典型性的一个代表人物。他一直跟着所谓的正确的方向走着,挥洒自己青春的热情,可是走到最后连他自己都走得迷失了,这真的是自己心中的那条光辉路?和他那种对真正应该守护的东西缺乏男儿气概的行为相比较,北方大兵谷燕山就强多了。

谷燕山起先是芙蓉真的粮站主任,长了副凶神相,却有一颗菩萨心,非常受镇上人的爱戴。可就是因为一件被李国香夸大其词又死死揪住的事他每圩都会卖给米豆腐西施六十斤碎米谷子,两年零九个月的时间里一共是一万一千八百八十斤大米,被批为盗卖国家大米、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地位靠了边,还差点丢了党籍。文革之前原先一腔热血为人正直的北方大兵活生生在楼上被憋成了醉汉,醉眼看世情。

但是即使是这样,老谷也没有放弃他作为一个人应有的道德良心。在胡玉音和秦书田的结婚要求被李国香严厉拒绝之后,秦癫子被判去坐十年牢,可芙蓉姐的肚子已经巴了肚,坐了喜。等到要生产的时候,胡玉音一个人在老胡记客栈里哭爹喊娘,痛不欲生。还好得到了经过此地的谷燕山的帮助,为她烧水打蛋花汤缓口气,在雪地里等车送她去医院,在医院门口守护她,在剖腹单上签下字,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最后顺利剩下一个大胖小子的胡玉音感激涕零。

李国香和王秋赦是小说中最令人恨得咬牙切齿的人,虽然两人身份地位悬殊。可是对名利的热衷是一致的。只不过一个有女人的嫉妒自私,另一个有男人的好逸恶劳。李国香看不惯像胡玉音那种既漂亮又能干,无论是男人女人都喜欢的女人,她利用对她有利的政治环境再加上自己的政治手段扳倒了胡玉音在芙蓉镇的两座靠山谷燕山和黎满庚。当胡玉音当众揭穿了她和王秋赦的奸情时,她竟然像发了疯一样地命令民兵用铁丝去穿胡玉音的乳房,这种可怕叫人寒毛悚立!

更让我对李国香这种只知道照搬教条、公私不分的真正的革命害虫恨之入骨的还有他们常常那个将那些拥有高贵平饿得人的尊严活生生地践踏在自己肮脏的脚下。因为她一个劲地想抹黑谷燕山和胡玉音的关系,老谷不得已说出来了自己隐瞒了多年的难言之隐,没说之前,李国香竟然还感到很新奇!这种人配做共产党员吗?!老谷还在县人民医院检查证明了自己确实因为在战争中受伤丧失了男性功能,一个之前宁愿一世都不娶妻享天伦之乐也不愿赤身裸体地来来往往穿白大褂检查的人,像李国香这样的无耻小人将他唯一引以为豪的尊严也给无情掠夺了!

小说最后,王秋赦这个一直凭借自己纯洁身份白吃白喝了多少国家的粮食的,好逸恶劳的吊脚楼主,被撤职后失心疯一样地边跑边喊放跑了大的,抓着了小的,李国香就是那只大的他只不是一直在她面前摇尾乞怜的那只小的,但历史还是证明了像王秋赦那种吃活饭、当根子的年月只是时代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所有错误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像那座长年失修的吊脚楼一样倒坍!美好的日子永远在前方等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芙蓉镇岸边的芙蓉花,上面居住的人们,一切在重新开始!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幻灭》读后感2000字2024”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幻灭读后感3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