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 地图 >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发布时间:2019-10-20 来源:互联网

读书心得《爱心与教育》李镇西。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其实最好的阅读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读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读书心得《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读书心得《爱心与教育》李镇西

最近我读了《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不分优生和差生。读完《爱心与教育》,我对于优秀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装饰,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全是记载着李老师与他的学生们之间发生的最平常的事,可这些事又极其的不平凡!给学生送上生日祝福,为贫困学生捐款,这些我们大多数老师也做过,可是有几个能像李老师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而且我们有几个能做到像李老师这样对学生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爱呢?大多时候,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所谓爱,是否建立在某种功利性的成分上呢?这些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反思。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李老师是我们的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好好地去学习。李老师所采用的一连串教育方法更是令我茅塞顿开,受益无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李老师转化你的成功事例为榜样,以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为指导思想,耐心地去对待我的任何一个学生。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个人都是一块璞玉,如果你不经过一番精雕细刻,就算你天赋多么的高,也不可能变成一块玲珑剔透的好玉。这是我看《爱心与教育》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得出的最深刻的感悟。

手记中的程桦、杨嵩、黄金涛分别是不同类型的孩子。程桦爱好广泛,学习非常优秀,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胆子小;杨嵩脑子灵活,悟性很高,可很调皮,上课时有些不务正业;黄金涛自控能力较差。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李老师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对于程桦,李老师从谈心入手,籍作铺垫,一步步引导他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能力,逐步向树立远大志向发展;对于杨嵩,李老师从引导他战胜自我开始,逐步过渡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对于黄金涛,李老师则发挥了日记这个教育载体的作用,让黄金涛用日记记下自己的心路历程,通过不断地总结、反省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经过李老师费心地调教,三个人都渐露出耀眼的光芒,为他们以后的成材之路作了很好的铺垫。

李老师的教育手段是特别的,教育成效是卓越的,看着他的教育实例,我也在心里记下了他所说的在培养优生的问题上,应注意的几点:第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第二、帮助优生认识自己。第三、教育优生保持童心。第四、激励优生超越自我。第五、训练优生受挫心理。第六、培养优生创造能力。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我必须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实践,不断创新,锐意进取,默默耕耘,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读完这本书,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合格地人民教师,道路曲折而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我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我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责任还很重大。真正的教师历程刚刚启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真正做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学无止境,我会在探索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身素养,争取实现人生价值!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花了3个晚上终于读完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又爬到网上浏览了尽可能见到的关于李镇西的帖子,李老师的博士导师是我们苏州的朱永新教授,教授有句名言: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无疑李镇西是教授的理想学生,在《爱心与教育》里,他更象一个孜孜以求的学生,学生成了他每日必照的镜子,学生成就了李镇西,李镇西也培养了形色不一,成就不一,前途不一的学生。成为李镇西的学生是幸运的,我能够感受到杨嵩苦求成为他的学生,黄金涛不悔成为他的朋友,万同内心里要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这和李镇西的人格魅力有关系,而这种魅力强烈影响了他的学生成长。

教授说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网络里有一篇火药味极浓的镇西走了,然而就在4月里,李镇西重新回到了讲台,回到了学生中。听其言,观其行,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无法不升出由衷的赞叹和喝彩,李镇西太少,我们理当珍惜。我是教体育的,无法体验到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这个双职工的艰辛,但是《爱心与教育》中真实的文字2024却在我掩卷之后不断冲撞我的灵魂。班主任是和家长最密切的教职岗位,最能得到家长的殷殷嘱咐,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也就罢了,但是李镇西关爱他的学生竟到了无意复加的程度,学生生日、困难、交友、病痛、困惑、犯错都成他切入学生心灵的最佳的契合唯其心灵沟通,学生如彼之十指的那种要命的感觉,真的让我们汗颜。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已自成体系,从《爱心与教育》中可以看出不断试验、不断修正的轨迹,无论是未来班还是万同的转变,都可以得出一个素质教育最本质的目的,教育不是为了分数,教育是为了育人。联系到我的工作,体育是学生心情最放松的课程,似乎学生会做广播操,能运动一下就算可以交代的了。但是,读过《爱心与教育》,我先是产生了羞愧的感受,细细想来体育的育人教学竟是大有可为的。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作风,可以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精神,哪怕是一次惨痛的失利也能成为挫折教育的良机。学生对体育具备一定程度的兴趣,我国体育界里有值得敬佩崇拜的精英,叶乔波、罗雪娟、刘翔,女排这些叱咤世界体坛的名将本身的拼搏精神就值得学生学习。体育是身体素质的教育,兼具对学生心理的正确引导,进而促使其道德品质经锤炼而得升华。体育好的王铜一度成为李镇西褒扬教育的亮点,体育有纪律、有游戏规则,而缺点因此处而消失,优点却可因此而扩散开来。

《爱心与教育》是李镇西在教学长河中跋涉的成果,没有对教育的爱,就不会有足以令人动容的这许多案例。教书育人,说的容易做的难,李镇西做到了,我呢?我们呢?我将继续为之长考!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4000字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4000字

游远方

暑假期间,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专著《爱心与教育》,深深被书上的事例感动,被李老师的真情感动。文中叙述了李镇西用爱心教学育学生的各种事例及成果。李老师能在课外陪学生爬山,能对学生进行家访,能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一个人做两个班的班主任,他对学生的真情付出,得到了学生的回报。这本书,使我思想受到感染,观念得到转变,带给我不尽的思索源泉。

一、明确教育目标

该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老实、保守、听话、逆来顺受的乖孩子吗?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我想,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具有爱心、同情心、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他们应该具有遵守法纪的意识、诚信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忧国忧民意识;具有开放的思想、独特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具有积极、上进、乐观,坚强,勇敢的品质;懂得与别人交流与沟通,懂得向别人学习长处,懂得自我反思,懂得友善待人,懂得宽容和理解,懂得生存与发展。

二、严格班级纪律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制定严格的班规、纪律制度,依法治班。坚决按制度处理问题,体现制度的威严,强化制度的效力。严格的纪律制度,可以很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起到很好的管理作用。

抓学生的纪律,有三个阶段非常重要:开学阶段、期中考试前后、期末。开学初,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班级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期中考过后,是学生的思想松动期。此阶段要强化班级管理,并多与学生谈心,疏导好学生的不良情绪。期末,是学生的放假思想产生期。此时期学生纪律明显变差,学生有一种等着放假的心态。学期末非常重要,这将对下一个学期的班级管理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期末要抓得更紧。

三、激励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

我们的学生是极具个性的群体。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个人品质,但很多学生却没有表现出来。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比赛活动,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有很多学生具有各方面的个性,如书法、体育、歌唱等等。发现学生的个性,激励他们表现出来,我们的学生就不会是千篇一律、整齐划一、呆头呆脑的,而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鲜活的人。

四、真心关爱学生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告诉我们,老师要真诚地关爱学生但不能有任何个人的目的。李老师用真心去爱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是真诚的,所以得到了学生的接受,学生感到被爱的温暖。但是学生对于老师的“假爱”是敏感的,他们能够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是真是假,是否有目的。所以我们爱学生应该真诚。真诚爱才能打动学生,才会有教育的效果,否则只会引起学生反感。只有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五、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李镇西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发挥民主,成为学生的朋友,课后与学生一起玩、爬山,一起聚餐。老师应具有“爱心与童心”,只有具有童心,才能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爱好,更多的思想交流,更多共同语言,成为学生的朋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朋友的身份引导学生成长,将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不把后进生当 “差生”

在李老师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值得关爱和教育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 “差生”。李老师用爱及真诚的言语使学生产生“想做好人的愿望火花”。在我们教育当中,习惯给学生贴上“好生”、“差生”的标签,导致一些学生真的变差了。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好孩子,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鼓励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勇于战胜自我。老师千万不能采用打压、批评的手段将学生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熄灭。只要老师付出真心,只要老师相信学生,学生一定会慢慢进步。书中点点滴滴的故事给了许多的启发。教育不是说教、不是惩罚,而用爱传递爱,用心感染心。老师要把学生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用心去爱学生、用心去教学生,只有用心,才能收获桃李芬芳。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专著《爱心与教育》,深深被书上的事例感动,被李老师的真情感动。文中叙述了李镇西用爱心教学育学生的各种事例及成果。李老师能在课外陪学生爬山,能对学生进行家访,能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一个人做两个班的班主任,他对学生的真情付出,得到了学生的回报。这本书,使我思想受到感染,观念得到转变,带给我不尽的思索源泉。

一、明确教育目标

该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老实、保守、听话、逆来顺受的乖孩子吗?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我想,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具有爱心、同情心、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他们应该具有遵守法纪的意识、诚信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忧国忧民意识;具有开放的思想、独特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具有积极、上进、乐观,坚强,勇敢的品质;懂得与别人交流与沟通,懂得向别人学习长处,懂得自我反思,懂得友善待人,懂得宽容和理解,懂得生存与发展。

二、严格班级纪律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制定严格的班规、纪律制度,依法治班。坚决按制度处理问题,体现制度的威严,强化制度的效力。严格的纪律制度,可以很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起到很好的管理作用。

抓学生的纪律,有三个阶段非常重要:开学阶段、期中考试前后、期末。开学初,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班级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期中考过后,是学生的思想松动期。此阶段要强化班级管理,并多与学生谈心,疏导好学生的不良情绪。期末,是学生的放假思想产生期。此时期学生纪律明显变差,学生有一种等着放假的心态。学期末非常重要,这将对下一个学期的班级管理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期末要抓得更紧。

三、激励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

我们的学生是极具个性的群体。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个人品质,但很多学生却没有表现出来。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比赛活动,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有很多学生具有各方面的个性,如书法、体育、歌唱等等。发现学生的个性,激励他们表现出来,我们的学生就不会是千篇一律、整齐划一、呆头呆脑的,而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鲜活的人。

四、真心关爱学生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告诉我们,老师要真诚地关爱学生但不能有任何个人的目的。李老师用真心去爱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是真诚的,所以得到了学生的接受,学生感到被爱的温暖。但是学生对于老师的“假爱”是敏感的,他们能够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是真是假,是否有目的。所以我们爱学生应该真诚。真诚爱才能打动学生,才会有教育的效果,否则只会引起学生反感。只有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五、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李镇西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发挥民主,成为学生的朋友,课后与学生一起玩、爬山,一起聚餐。老师应具有“爱心与童心”,只有具有童心,才能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爱好,更多的思想交流,更多共同语言,成为学生的朋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朋友的身份引导学生成长,将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不把后进生当 “差生”

在李老师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值得关爱和教育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 “差生”。李老师用爱及真诚的言语使学生产生“想做好人的愿望火花”。在我们教育当中,习惯给学生贴上“好生”、“差生”的标签,导致一些学生真的变差了。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好孩子,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鼓励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勇于战胜自我。老师千万不能采用打压、批评的手段将学生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熄灭。只要老师付出真心,只要老师相信学生,学生一定会慢慢进步。书中点点滴滴的故事给了许多的启发。教育不是说教、不是惩罚,而用爱传递爱,用心感染心。老师要把学生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用心去爱学生、用心去教学生,只有用心,才能收获桃李芬芳。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专著《爱心与教育》,深深被书上的事例感动,被李老师的真情感动。文中叙述了李镇西用爱心教学育学生的各种事例及成果。李老师能在课外陪学生爬山,能对学生进行家访,能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一个人做两个班的班主任,他对学生的真情付出,得到了学生的回报。这本书,使我思想受到感染,观念得到转变,带给我不尽的思索源泉。

一、明确教育目标

该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老实、保守、听话、逆来顺受的乖孩子吗?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我想,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具有爱心、同情心、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他们应该具有遵守法纪的意识、诚信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忧国忧民意识;具有开放的思想、独特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具有积极、上进、乐观,坚强,勇敢的品质;懂得与别人交流与沟通,懂得向别人学习长处,懂得自我反思,懂得友善待人,懂得宽容和理解,懂得生存与发展。

二、严格班级纪律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制定严格的班规、纪律制度,依法治班。坚决按制度处理问题,体现制度的威严,强化制度的效力。严格的纪律制度,可以很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起到很好的管理作用。

抓学生的纪律,有三个阶段非常重要:开学阶段、期中考试前后、期末。开学初,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班级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期中考过后,是学生的思想松动期。此阶段要强化班级管理,并多与学生谈心,疏导好学生的不良情绪。期末,是学生的放假思想产生期。此时期学生纪律明显变差,学生有一种等着放假的心态。学期末非常重要,这将对下一个学期的班级管理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期末要抓得更紧。

三、激励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

我们的学生是极具个性的群体。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个人品质,但很多学生却没有表现出来。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比赛活动,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有很多学生具有各方面的个性,如书法、体育、歌唱等等。发现学生的个性,激励他们表现出来,我们的学生就不会是千篇一律、整齐划一、呆头呆脑的,而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鲜活的人。

四、真心关爱学生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告诉我们,老师要真诚地关爱学生但不能有任何个人的目的。李老师用真心去爱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是真诚的,所以得到了学生的接受,学生感到被爱的温暖。但是学生对于老师的“假爱”是敏感的,他们能够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是真是假,是否有目的。所以我们爱学生应该真诚。真诚爱才能打动学生,才会有教育的效果,否则只会引起学生反感。只有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五、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李镇西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发挥民主,成为学生的朋友,课后与学生一起玩、爬山,一起聚餐。老师应具有“爱心与童心”,只有具有童心,才能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爱好,更多的思想交流,更多共同语言,成为学生的朋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朋友的身份引导学生成长,将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不把后进生当 “差生”

在李老师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值得关爱和教育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 “差生”。李老师用爱及真诚的言语使学生产生“想做好人的愿望火花”。在我们教育当中,习惯给学生贴上“好生”、“差生”的标签,导致一些学生真的变差了。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好孩子,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鼓励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勇于战胜自我。老师千万不能采用打压、批评的手段将学生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熄灭。只要老师付出真心,只要老师相信学生,学生一定会慢慢进步。书中点点滴滴的故事给了许多的启发。教育不是说教、不是惩罚,而用爱传递爱,用心感染心。老师要把学生时时刻刻放在心上,用心去爱学生、用心去教学生,只有用心,才能收获桃李芬芳。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600字


寒假期间,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仿佛跟随李镇西老师从入职那一刻重新来过,去感受一个个难忘的师生故事、体会那一份份真挚的师生之情。敬佩李老师对教育的追求与探索、欣赏李老师对学生的关怀与投入,反思自己,唯有汗颜!

李老师初为人师,也是空有远大理想,但没有更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但面对这种现状他却能够一边实践、一边大量的阅读教育专著,使自己在专业之路上迅速的成长起来,这种对事业的敬畏,对知识的渴求是让我敬佩的地方。

李老师在教学之路上不断前进,但他始终不忘初心,一心扑在教育教学上。他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亲切的称他为“老李”“镇西将军”。无论是在校就读的学生,还是早已毕业的学生,学生永远记挂着李老师,李老师也永远牵挂着这些学生。一次活动、一份礼物,一篇日记——时间让这份师生情更加深厚绵长,这是让我羡慕的地方。

面对繁杂忙乱的工作,李老师能够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把对工作的一些所得、所思及时的记录在案,分享给大家。这种良好的习惯,让他能够带给我们那么多的精彩著作,李老师这种勤耕不缀的精神,让我为之赞叹。

纵观全文内容,里面有生动的教育故事、有感人的书信、有精彩的活动、有宝贵的经验、有难忘的课堂、还有感谢李老师的人、也有李老师要感谢的人。学生的一封书信,一份礼物,李老师会收藏至今;别人对李老师的一份关怀,一次帮助,李老师会铭记于心,李老师的这份真挚的待人之心让我倍感可贵。

一本书会很快读完,但李老师的教育精神却让我永远也学不完!看李老师的书,去学习李老师的闪光之处,生活永远是一本读不完的百科全书!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800字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苏霍姆林斯基

近日拜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对我的感触颇深,让我对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

很多时候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总是忙着备课、上课、批作业、考试等教学任务,还要应付各种学校的任务和检查,而忽略了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忽略了对学生诚实、善良、正直这些优秀品质的培养。而李老师则不同,他给汪斌煮鸡蛋,给学生送生日祝福,和宁玮八年如一日地通信并一直鼓励她。对于后进生万同,他用关爱和平等一直激励着这个孩子一步步的健康成长。

我们班有个学习困难户小王。平时上课讲授的知识,不论怎么样也听不懂。上课不专心听讲,不完成作业更是“家常便饭”。隔三差五的还要整出一些小麻烦。有一次,坐在他前面的同学小马的文具都不见了,急得哇哇大哭。

我说“这是谁干的?”“是小王扔出去的,我都看见了。”一位同学斩钉截铁地说。

“明天把你的家长请来吧。”

“我爸爸今天值班,

“那就叫你妈妈来!”我毫不示弱。

“我爸爸和妈妈离婚了。”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很低。听到这,就好像有一股电流击穿了我的身体,我真恨自己,学生家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我居然都不知道。

“那你为什么扔同学的铅笔盒?”

“我向他借铅笔,他不借给我,根本没人喜欢我!”说着,他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直到这一刻,我才明白了症结所在,失落、不自信、没有安全感,这些都是父母离异带给他的负面影响。而我因为不明真相给他施加压力更让他幼小的心灵雪上加霜。

“谁说的?老师就很喜欢你呀!”听了这话,他停止抽泣,透过眼角偷偷地看着我。

“是呀!”我放大了声音,“你看,有的时候放学了,别人都背着书包出去排队,你却默默的把那些没有抄起来的椅子搬到桌子上,当时老师并没有表扬你,但是老师是不是说过最喜欢默默付出的男子汉?”

听到这,他的头完全抬了起来,眼里也有了光芒。可也只是片刻的喜悦,头马上又低了下去。我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说:“今天的事,老师不会告诉你爸爸,小马的铅笔盒老师也会帮他修好,但是你一定要去和他真诚的道歉。”听完,他高兴地点点头。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作为教师,千万不能因为他(她)是后进生而放弃对他(她)的培养与转化,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第一次拿到《爱心与教育》,随意地打开一个章节翻看着,就被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故事而吸引,似乎不经意之间有什么触动了我的心房。然后,把它放在枕边,细细地研读,那飞扬的文字一次次渗入到我心灵的深处。今天,我做在电脑前,桌子上就放着这本《爱心与教育》,在开始敲下第一个字以前,我情不自禁地再次抚摸着它,仿佛又一次和李镇西老师进行着心灵的对话,那么真实的感受到了爱心的跳跃,激情的脉动,诗意的挥发。

是啊,在书中,我读到了爱:每天定时给汪斌煮一个鸡蛋,开学前为每一个学生写一封信,每一个学生的生日献上一份真诚的问候……这是李镇西老师携着一颗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受每一个孩子喜怒哀乐的结果。在书中,我更读到了教育中理应拥有但却久久失落了的东西,那就是教育的人情味!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为万同的转变,与王铜的沟通,李镇西老师处处显示出这种平等,这种民主。

如果说现在的教师大多不爱孩子,未免太绝对了些。哪一个教师会否认自己是有爱心的呢?曾听说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女教师,为了“严格要求”学生,竟在课堂上用胶布封住了说话的十几个学生的嘴巴!记者采访她时,她很委屈地说:“我也是为了学生好!”

教育需要爱,但是一种怎样的爱呢?我想不是溺爱,不是不平等的爱,而是一种在民主中的关爱。让我们象李镇西老师那样,在爱中体现民主,在民主中实施关爱吧!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优选范文)


当我第二次捧起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时,拿在手里的是20周年纪念版,李老师当年写《爱心与教育》时还是个小伙子,如今已经退休了。20多年来,这本书一直是教育行业中的畅销书,很多教师、家长、学生、学者都被感动过。之所以经久不衰,大都因为那个“爱”字,第一次读《爱心与教育》中,曾努力理解何为教育之爱,在此不再赘述。重读这本书,让我了思考最多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能为学生留下怎样的生命记忆?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李镇西老师当班主任时,无论是优生杨嵩、程桦、王铜,还是普通学生宁玮、伍建,甚至于问题学生万同,以及从未谋面的杨守丰、冯珉娟,他们都把李老师当成了知心朋友,且常年保持着联系,距离拉开了,心灵上却越来越近了。为什么这些学生即使毕业、成家了还不忘当年的老师呢?为什么其他大多数老师没有这样的待遇呢?再次阅读,我发现李老师真正把教育做成了心灵的艺术,陶行知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李老师把每个学生看在眼里,让每个学生能够抬头做人。他在伍建的心里种下了善良、勤奋、认真的种子;他在万同的心里点燃了“我是一个好人”的愿望;他在杨嵩心中树起不断超越自我的信心;他在王桐的心里培养了谦虚、宽容、礼让的格局。这些学生带着李老师送的特殊礼物,为社会交上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李老师也欣慰不已。李老师曾多次在讲座中,讲他和学生的故事,每讲一次,都会被幸福冲击一次,因为他幸福着学生的幸福。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的孩子们上车时没有什么行李,如果我们能在他们的行囊中留下美好的回忆,我会感到幸福。”作为一名教师,除了科学文化知识,我们能不能也像李老师一样送给学生一份美好的回忆呢?我想,我们应热爱每一个学生,永远不放弃任何一个,以研究的心态看待每一个特殊的学生,以最真诚的内心与学生建立沟通的桥梁;放眼未来,培养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行业,都是最善良最努力最上进的那一个;教会学生自我教育,不断改正缺点,真正认识自我,最终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也许我们不能像李老师一样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学生,但至少可以像李老师一样培养出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学生;也许最终也不会有那么多学生始终牵挂着我们,但至少我们在他们的成长路上,洒下美丽的种子,他们一定会记得曾经有位教师用心做过、真正爱过。

李老师在《回望20年,重新审视爱》中这样写到:“希望再过20年,拙著《爱心与教育》不再畅销,甚至无人问津。因为到那时爱已经是教育的常态,每一个教师的生活都是一部属于自己的《爱心与教育》。”书写自己的“爱心与教育”,就是书写自己的教育故事,书写和学生一起留下的生命印记,始终带着“我能给学生留下什么”的思考,便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读后感《读书心得《爱心与教育》李镇西》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