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观察儿童有感第二章 > 地图 > 读观察儿童有感第二章

读观察儿童有感第二章

发布时间:2019-10-20 来源:互联网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很多优秀的读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

让课堂中的学习真正发生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夏雪梅博士的新着。正如着作封面所提的疑问: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改善教师的教无可厚非,但教完=学会吗?做完练习=掌握吗?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代表学习的发生。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的效果也应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一味地将课堂的问题归结为教师的教,那么,教师的责任也未免太大了。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动力、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科情感、同伴及师生关系等等。为此,课堂观察还可成为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工具。乍看书名真有些疑惑: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与其他的课堂观察有什么差异?作者关注以学习为中心的出发点是什么?什么样的课堂观察才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如何进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实际上,我的疑惑也正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课堂观察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早在20世纪60年代,教学录音录像就被拿来作为教学分析、辩论和反思的重要素材。课堂观察首先被认为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教师常常运用自身拥有的概念系统对自己或同事正在做什么进行分门别类,而后条分缕析,进而反思建议。在这样的逻辑之下,研究者们更多关注的是在一个概念系统引导下对教师的课堂行为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拥有一套能够运用来分析自己教学的概念工具。于是,以往的听评课也主要侧重于从教师的角度,观察教师的仪表仪态、教学语言、教案设计、巩固复习、新课导入、新知讲解、重难点把握、板书、提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节奏、作业布置等等。也便有了诸如崔允漷教授提出的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视点等。课堂观察的维度成为了教师课堂行为评价的量规;课堂观察的记录成为了改进教师教学建议的理据;课堂观察的过程成为了教研活动的抓手。课堂观察更多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从教学中心转向学习中心,为课堂观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循着学习观察收集证据分析解释做出决策的模式,为课堂研究做出了良好的范例;从学生知识与技能类的目标达成,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合作学习的过程,课堂中的积极学科情感,课堂中的社会关系五大类的观察领域,借助8+10+5个观察单,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提供了脚手架。于研究者而言,此书是芳林新叶;于实践者而言,有柳暗花明之感。

书中的课堂观察的新价值是由教师教育兼顾学生成长。教学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学,改善教的目的是促进学。以学习中心的课堂观察,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学;更直接地介入学生的学习历程,帮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好。当然,无论是以教学为中心还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研究,并非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而是从不同视角、不同出发点进行的研究,最终都将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服务。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着眼于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通过观察获取数据、收集证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最终寻求解决办法、做出决策。可见其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将学视为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对学主教从理念的再度体现。夏雪梅老师的这本着作,读后感觉有四个特点

特点1:五维度的分析框架。该论文提出了五维度的分析框架,是可以实际操作的。非常真实的从教学现场中来的生动资料。

特点2:揭示了教育现况与未来的拉锯战。该论文揭示了我们教学改进的两种取向。第一种是效率取向。第二种取向是个性化。我理解的个性化是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找出他的潜能,用定制化的教育举措,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特点3:解释学生学习多样化的必要性:课堂观察。该论文提出这个工具不仅可以用于观察,也可以用于解释学生学习。

特点4:建构一套具实用性工具来探究学生学习。该论文整篇都是在探究学生的学习,但不是停留于理论的探究,而是着力探索实用性的工具。

同时,我想到最多的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集体听课是教研活动中的常见方式之一,课堂观察量表在听课、评课教研活动中运用价值非常大。一种有效的方式是分配不同的观摩教师分别记录与评价综合量表中的某个特定维度。在听课后,根据个人的记录与评价进行交流与研讨。这样可以避免通常在教学研讨中常见的随意性与主观性,也能大大提高听课、评课的效率与质量。

1、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内教与学的状况所进行的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需要教师具备更专业的理论知识。我们开始的时候观察量表以改编别人的量表居多。由于不清楚量表背后的理论假设与问题指向,所以量表中原有的一些指标就不好观察,也不好记录,更不好推论。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观察量表是现阶段正在进行和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开发和合理运用都需要教师具备更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

2、课堂观察的课程应该以常态课为主,结果应作用于实际教学。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上课时有心理压力,害怕自己的课上得不好,上课存在较多的表演成分。我们认为课堂观察不是观摩公开课,而是常态的教学行为的教研研讨,为日常教学提供改进建议的依据。我们在操作中要求被观察的教师应尽量展现课堂教学真实的一面,不要通过表演来遮掩存在的问题,否则会使课堂观察失去价值。

3、课堂观察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对课堂观察的参与和对观察结果的研究,是教师从事专业研究的宝贵资源。课堂观察可以促进教师通过观察他人的课堂进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获得实践知识,汲取他人经验,改进自己教学的技能。它也是教师间思想碰撞,交流经验的一种高水平的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极好的途径。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

朱亚平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隆重向大家推荐《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这本书,拿到书就看到封面上的一段话让我深思:学习伴随我们一生,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中学习。但是,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判断的问题。

在以往的听课中,我们往往侧重于教师的角度,观察教师的教案设计、重难点把握、新课导入、新知讲解、作业布置、巩固复习、板书、提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节奏、教师仪表仪态、教学语言等等,却常常忽略了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学生。我们常常会被似乎巧妙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所迷惑,而误判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样成效卓著。

如果不深入到具体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去观察,不积累学生具体的学习证据,我们往往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误判。所以,我们要改变听课模式,要以学习为中心。

如何做到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呢?它有四个特征:首先,我们要理解学生的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是独特的个性化进程,理解的方式是多样化的。第二,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获取学习的多种数据。在教室后面听课会影响学生的听课,得不到真实有效的数据,最好采用录像的方式。第三,观察认知学习与其核心要素间的整体关系。第四,基于学习证据推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课堂观察还要有先期的理论准备,本书提出对理论的回避就是回避一种立场和价值判断。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理性色彩的研究行为,必定是一种有理论观照的行为。观察一个主题,就必须对这一主题进行理论思考。

知识与技能类学习目标达成的观察方面,对目标达成的观察旨在解决有效教学的问题。本书提出以目标作为分析课堂的脚手架,搭建起了我们观察一堂课的核心架构。通过这一架构,我们能够迅速厘清一堂课的脉络,这样课堂中的零散片段才具有了归整的意义,才能在意义框架内加以探讨。

要观察目标,就要对目标进行理解。本书提出,判断目标达成的标准有三:预设目标的合理性、学生学习的进步度、目标达成过程是有意义的。

观察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核心是观察学生,观察学生的学习,观察学生在学习目标达成上的前后关系:上课前后他们对目标的理解有多少,在课前是怎样的表现,在课后又是怎样的表现。

书中还提出了迷思概念这个概念。课堂观察要观察学生的迷思概念,本书认为迷思概念在课堂中经常体现为学生的错误,有些错误看似粗心,其实揭示了学生先备经验的局限性;有些错误看似荒谬,却揭示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的负迁移,对迷思概念的观察是揭示学生认知观念和认知水平的一个重要指针。如果对这些错误进行分析,将会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它是课堂观察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我们平时听课时有关注它,却很少去分析错误的原因。

虽然很理论,但是这本书大概让我明白了一学为中心的一些理论知识。还是想说一次,对我感触最大的只有一句话:学习伴随我们一生,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中学习。但是,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判断的问题。

(5)《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洪丽聪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余文森主编的《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这是我两年前就买来看过的,这学期教师节刚好学校又赠送,可见是本好书,校长都看重了要推荐给大家。由于时间有限,所以这两天就再次点着蜡烛翻看此本书,我认为,书本上的这些理论若都能领悟透,以学为中心也就不是嘴上说说,会慢慢的渗透到我们血液中,所以希望接下来的内容,哪怕有一句能促动你们去翻看手中的这本书,我已经心满意足,不枉我这两天的辛苦了。

在前言里,余教授提出,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新课改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发展得更好。怎样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余教授主编了一系列的有关教学的丛书,而这本书指出教学的有效性是以上课的有效性为核心,即备课时为上课服务,是实现上课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听课和评课围绕上课展开,同时促进上课的有效。

很明显这本书分为四大部分,如何有效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而每个部分又相应的有四到七个主题,其实无论从整体还是局部来说,这本书我认为都是从教学工作和教学流程角度谈论如何有效谈教学的。

一、备课篇有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等6个主题,其中每个主题都从有典型案例;其中让我感触最多的是第一个主题研读课标。我不知道在坐的老师是否常会翻看课标,我一般只有在写论文或有公开课时才会去翻看的。可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有一个习惯,总是把课程标准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作为教学指南,并经常翻看,温故知新。因为首先,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个学生在该阶段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其次,有效教学依赖于教者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把握,是教学的基点,而课程标准已初步明确了各个学段学习的知识要点,特别注重内容的分解和板块链接。因此,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就必须熟读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可见我们有必要经常翻翻课标。

二、上课篇指出上课是教学的核心工作,这一部分主要讲解了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7个主要技能供老师们借鉴学习运用,分别是讲授,提问,情境,倾听,观摩,点拨,调控;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提问的技能。因为高段后,你一个问题抛出来后,下面的学生是没反应的,或者说永远就那么几个学生举手,如果有这个困惑的老师可以去看看这一块内容,虽然书中举得都是语文课的例子,但是,看后,可能多多少少会有点收获的。

三、听课篇围绕5个主题,通过展示名师带着思想进课堂,看、听、想、协调发展,联动推进,联动是有效听课的真谛,老师们在听课中逐渐成长;

四、评课篇围绕4个主题展开,我觉得书上有句话说得很好:老师的上课是画龙,评课就是点睛,龙因睛而腾飞,评课是教学钻研的灵魂。上课人因评课而茅塞顿开,听课人因评课而豁然开朗。我觉得很有道理,一直以来,我就不知道怎么评课,可每当教研听老师们评课时,觉得他们说得很有道理,就困惑自己怎么都没注意到,没想到,说不来呢?我最佩服我们组里那么能讲的姐妹们,有几次我都幻想着在那娓娓道来的那个人是我多好,这样我就不用当心每次教研,俺的组长会不会安排我评课的事情了。其实我认为不仅是语言表达的问题,我想是在听课过程出问题了,我除了记录就没时间做其他的事情了,有时候听课中思考一下,老师们上哪不知道,结果是记也没法记了。总之,关于听课与评课,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记得有一个学期我的反思就是围绕这两块来写的,结果是至今课还是听不来,课还是评不来,我想不是书没用,是我的学习出了问题。所以,有听课、评课困惑的老师,去看看,也包括我,最好你们看了跟我分享一下。

我想,作为老师,备课,上课,听课与评课是自己的家常便饭,可我们需要不断地改善家常便饭,使之营养丰富又色香味俱全;不断改进备课,上课,听课与评课,使之有效更充满生命活力。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老师要想在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句句经典,让学生佩服的话,就免不了课后的努力学习,使自己的学识博大精深。(记得去年阿敏参加的市优质课回来的老师汇报时说,其中有一个老师以漂流瓶为导线让课堂很精彩,当时我就想这漂流瓶好像经常有人飘给我,但是没去深究怎么玩,这事对我的促动是,如果你要当老师,你就得尽快接受新事物,见识广,了解学生喜好)。所以说,教师在上每一堂课的时候,必须充分做好备课工作,虚心学习,多听课,且在每上完一堂课时,要不断地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另外,我觉得也要看见自己教学中的闪光点,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发挥长处,让自己成为有个性、又出彩的教师。

上次教研,胡老师说的一句话我印象深刻做事情你只要比别人别有用心一点,就出彩了。今天我在最后也送给老师们一句话,是我这个暑假的一个感悟,跟大家分享一下:不要什么都知道,却什么也做不到,这个世界没有比坚持还要难的事情。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2)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

季小银

课堂观察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新名词。最初,课堂观察被认为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我们听、评课时,我们利用课堂观察量表作为评判一节课的客观依据。我们观察教师的仪表仪态、教学语言、教案设计、巩固复习、新课导入、新知讲解、重难点把握、板书、提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节奏、作业布置等等。这种观察往往侧重于教师的角度。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夏雪梅博士的新著。乍看书名我有些疑惑: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与其他的课堂观察有什么差异?作者关注以学习为中心的出发点是什么?什么样的课堂观察才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如何进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实际上,我的疑惑也正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正如著作封面所提的疑问: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改善教师的教无可厚非,但教完=学会吗?做完练习=掌握吗?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代表学习的发生。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的效果也应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一味地将课堂的问题归结为教师的教,那么,教师的责任也未免太大了。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动力、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科情感、同伴及师生关系等等。为此,课堂观察还可成为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工具。

教学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学,改善教的目的是促进学。以学习中心的课堂观察,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学;更直接地介入学生的学习历程,帮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好。当然,无论是以教学为中心还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研究,并非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而是从不同视角、不同出发点进行的研究,最终都将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服务。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对教与学的深层次关系的再度探讨。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着眼于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通过观察获取数据、收集证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最终寻求解决办法、做出决策。可见其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将学视为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对学主教从理念的再度体现,是对教与学二者关系的深入阐释。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对个性化教育发展趋势的有力回应。课堂是快速运转且多变的,是复杂且异质的。课堂中的每个学生个体是独特的。学生的千差万别不仅表现在他们的种族与性别、过去的经历、家庭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地位、个人性格各不相同;也表现在他们如何看待学校教育、如何与成人打交道相互区别;他们掌握的学科知识多少不一,学习中的认知方式、学习风格、交往行为、情感体验等也不尽一样等等。教学不在于证明个体的学习存在差异,或筛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在于改善个体差异,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获得基本的素养。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从教学中心转向学习中心,为课堂观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循着学习观察-收集证据-分析解释-做出决策的模式,为课堂研究做出了良好的范例;从学生知识与技能类的目标达成,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合作学习的过程,课堂中的积极学科情感,课堂中的社会关系五大类的观察领域,借助观察单,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提供了脚手架。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精选范文)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这本书,为了更好关注每个生命体的个性成长理论基础上告诉我们,我们如何进行课堂观察。这是一本学术性较强的书,它从五个方面,通过观点、例子,顺序的阐述了课堂观察的历史、过程和方法。书中讲到了知识技能目标达成的操作性定义:个体或群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后,在知识和技能上和课堂学习之前相比,表现出进步,达到了预设的合理目标,这一进步是在学生与教师、同伴、自身有意义的学习互动中产生。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https://m.dhb100.com/

一、设置合理的目标

合理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学生学情及认知起点,对学生要因材施教,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二是体现学科内容的本质特征。当我们精心准备的一堂课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如人意,未达到相应效果和目标时,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学目标预设是否存在问题,是难度过高还是目标不清晰不准确。当预设目标与学生认知水平冲突时,我们需要调整目标,我们作为一个教授者,在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时,要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而预设。

二、关注学习的进步度

书中进步度是指学生学习的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日常教学一般只关注终点,而学生的起点关注度不足。在信息丰富的时代,一堂课下来,技术动作的准确率很高,或许是教师教学产生的,也可能是学生本来就有的。课堂观察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我们可以尝试给学生做起点摸底,对同水平学生进行知识问答及尝试练习,可以在每堂课的末尾用2—3分钟设计好下堂课内容的知识摸底,从而来整体或修改下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目标达成过程是有意义

面对优秀的成绩,需要追问和了解,好成绩是哪里来的?目标达成的过程是否有意义是重要的一个标准。什么是有意义:达成目标的过程是有效且富有独立性、创造性的,就是有意义的。书中把依靠记忆重复操作来提高分数的做法成为条件发射。小学阶段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是发展的趋势,过程的意义性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设计教学时,需要在探究练习的拓展性上要多些思考,而作为一个教授者,更要深入了解现阶段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

反思过去的教学实践,体现学生中心和主体地位,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以学习为中心,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教学艺术,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反思,大胆尝试的,敢于创新。(林奇焕)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http://www.dhb100.com

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


让课堂中的学习真正发生

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读后感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夏雪梅博士的新著。正如著作封面所提的疑问: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改善教师的教无可厚非,但教完=学会吗?做完练习=掌握吗?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代表学习的发生。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的效果也应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一味地将课堂的问题归结为教师的教,那么,教师的责任也未免太大了。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动力、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科情感、同伴及师生关系等等。为此,课堂观察还可成为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工具。乍看书名真有些疑惑: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与其他的课堂观察有什么差异?作者关注以学习为中心的出发点是什么?什么样的课堂观察才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如何进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实际上,我的疑惑也正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课堂观察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早在20世纪60年代,教学录音录像就被拿来作为教学分析、辩论和反思的重要素材。课堂观察首先被认为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教师常常运用自身拥有的概念系统对自己或同事正在做什么进行分门别类,而后条分缕析,进而反思建议。在这样的逻辑之下,研究者们更多关注的是在一个概念系统引导下对教师的课堂行为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拥有一套能够运用来分析自己教学的概念工具。于是,以往的听评课也主要侧重于从教师的角度,观察教师的仪表仪态、教学语言、教案设计、巩固复习、新课导入、新知讲解、重难点把握、板书、提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节奏、作业布置等等。也便有了诸如崔允漷教授提出的4个维度 20个视角 68个视点等。课堂观察的维度成为了教师课堂行为评价的量规;课堂观察的记录成为了改进教师教学建议的理据;课堂观察的过程成为了教研活动的抓手。课堂观察更多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从教学中心转向学习中心,为课堂观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循着学习观察收集证据分析解释做出决策的模式,为课堂研究做出了良好的范例;从学生知识与技能类的目标达成,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合作学习的过程,课堂中的积极学科情感,课堂中的社会关系五大类的观察领域,借助8+10+5个观察单,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提供了脚手架。于研究者而言,此书是芳林新叶;于实践者而言,有柳暗花明之感。

书中的课堂观察的新价值是由教师教育兼顾学生成长。教学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学,改善教的目的是促进学。以学习中心的课堂观察,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学;更直接地介入学生的学习历程,帮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好。当然,无论是以教学为中心还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研究,并非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而是从不同视角、不同出发点进行的研究,最终都将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服务。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着眼于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通过观察获取数据、收集证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最终寻求解决办法、做出决策。可见其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将学视为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对学主教从理念的再度体现。夏雪梅老师的这本著作,读后感觉有四个特点

特点1:五维度的分析框架 。该论文提出了五维度的分析框架,是可以实际操作的。非常真实的从教学现场中来的生动资料。

特点2:揭示了教育现况与未来的拉锯战。该论文揭示了我们教学改进的两种取向。第一种是效率取向。第二种取向是个性化。我理解的个性化是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找出他的潜能,用定制化的教育举措,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特点3:解释学生学习多样化的必要性: 课堂观察。该论文提出这个工具不仅可以用于观察,也可以用于解释学生学习。

特点4:建构一套具实用性工具来探究学生学习。该论文整篇都是在探究学生的学习,但不是停留于理论的探究,而是着力探索实用性的工具。

同时,我想到最多的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集体听课是教研活动中的常见方式之一,课堂观察量表在听课、评课教研活动中运用价值非常大。一种有效的方式是分配不同的观摩教师分别记录与评价综合量表中的某个特定维度。在听课后,根据个人的记录与评价进行交流与研讨。这样可以避免通常在教学研讨中常见的随意性与主观性,也能大大提高听课、评课的效率与质量。

1、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内教与学的状况所进行的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需要教师具备更专业的理论知识。我们开始的时候观察量表以改编别人的量表居多。由于不清楚量表背后的理论假设与问题指向,所以量表中原有的一些指标就不好观察,也不好记录,更不好推论。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观察量表是现阶段正在进行和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开发和合理运用都需要教师具备更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

2、课堂观察的课程应该以常态课为主,结果应作用于实际教学。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上课时有心理压力,害怕自己的课上得不好,上课存在较多的表演成分。我们认为课堂观察不是观摩公开课,而是常态的教学行为的教研研讨,为日常教学提供改进建议的依据。我们在操作中要求被观察的教师应尽量展现课堂教学真实的一面,不要通过表演来遮掩存在的问题,否则会使课堂观察失去价值。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读后感(优质范文)


暑假,反复读朱则光老师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一书,常读常新。朱则光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语文教师,同时也是北京市十一学校盟校的执行校长。书中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对于小学或初中语文老师来说,更容易上手,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特别符合广大一线教师的需求。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www.dhb100.com

读这本书的题目就会给人思考,我们平常的教学设计不是以学习为中心,那又是以什么为中心呢?或者说,我们自以为是以学生为中心,其实的经不住推敲的。那怎样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呢?

书中从怎样制定和落实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方法、语文大单元学习、教学现象的分析和反思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以“基于学习、为了学习、促进学习”的角度设计教学。

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注意自己的教练角色,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工具、脚手架,为不同的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学习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如果我们经常设身处地地替学生着想,就会投入大量的精力,设计让学生“学的更好,而不是更累”的工具和脚手架。

第二辑有一章节的题目是:怎样减少课堂里的“吃瓜群众”。我们很多课堂都有小组合作学习,但由于缺乏有关小组活动的课堂研究与指导,导致大多数小组活动都流于形式,学习效率欠佳。

朱则光老师的这一讲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什么是“吃瓜群众”呢?所谓课堂里的“吃瓜群众”,就是那些在课堂里无所事事、懒得去想更懒得去做的学生。那么怎样减少课堂里的“吃瓜群众”呢,该如何具体操作呢?朱老师指出办法就是八个字:赋予角色,任务驱动。具体地说。就是赋予学生六种不同的角色和任务。

复述者——讨论之前,教师告诉学生:“讨论之后,我会请你复述刚才这位同学的分析!”这句话,自然会促使所有同学认真倾听,尤其是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吃瓜群众”。

总结者——讨论之前,教师告诉学生:“讨论之后,我会请你总结刚才几位同学的分析!”这个任务要比单纯复述复杂得多,不但要倾听、甄别每位同学的分析,还要对其进行筛选、整合、排序和表达。

评价者——一个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最容易成为“吃瓜群众”,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评价者”。教师可以根据展示内容的特点制定评价指标,并让全体学生参与评价,也可以给每个小组(或每个学生)以一定量的投票权,展示结束之后再公开投票。

点赞者、找碴儿者、补充者——小组展示前,请所有小组的组长抽签决定自己小组的角色。“点赞者”要进行肯定、表扬,“找碴儿者”要指出不足和疏漏。同样,抽到“补充者”的小组,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其他小组展示后进行补充、完善。只要任务分配得当,就会使不同层次认知的孩子积极地参与和思考。

以这样的六种角色为例,我们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中举一反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对角色进行重新分配。以常见的四人一组为例,可以赋予学生:讲述者、补充者、评价者、总结者的角色,以任务为驱动,真正减少“吃瓜群众”。

这本书里除了这些实用的教育策略,还有语文大单元学习的具体操作步骤等,都带给我许多新鲜的营养。每当我思维的枯竭的时候,就会拿起朱则光老师的这本《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常常会有新的收获。这本书“非常理想,特别现实”,值得一读再读。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https://m.dhb100.com/

读后感《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观察儿童有感第二章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