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 地图 > 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19 来源:互联网

一个父亲的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一个父亲的读后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个父亲的读后感

看了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触很深。妞妞一出世就患了绝症,只活到了一岁半,作者非常真切地记录了他在那段日子的感受:妞妞诞生时的喜悦,看着她成长而又知道妞妞很快会离世的绝望,妞妞离世时的悲伤。在书中作者还表达了他对生命的追问,对死亡的思考。《妞妞》一书没有那种呼天抢地的大悲大痛,它拉家常式地娓娓道来,不渲染,不溢美,它的苦与笑都是直击人心的,它对生命的尊重和爱让人肃然起敬。这不仅是一本不幸的父亲悼念他早夭爱女的书,更是一本颂扬生命,也缅怀和反省生命的书。文中写到的妞妞成长的细节尤其让我感动,从妞妞学会的每一个发音、每一个字2020、词、每一个动作等细节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成长的过程,也仿佛看到了以后我有自己的孩子时的情景。

文中另外的一个细节也让我感触挺大,原以为一起经历过苦难,作者和他妻子(雨儿)的感情会更加深厚,没想到他们竟然离婚了。作者在文中也说有人统计,丧子夫妇的离婚率高于百分之五十。苦难未必是是纽带,有时反而是毒药和障碍。所谓共同受难其实是表面的,各人所感受的内在的痛苦都是独特的,不但不能分担,而且难以传达。期望对方分担,落空了,期望就会转变为怨恨。这个结论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以前听得多的是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患难见真情之类的说法,我认为经历过患难应该更懂得珍惜才对。

文中作者对生命的得失的追问也很值得思考。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夭折了,他究竟一无所失,还是失去了他应 该享有的漫长的一生?

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他究竟失去了他曾经享有的漫长的一生,还是一无所失?死亡是生命的结束还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我爱我的女儿胜于爱一切哲学。”这是一位父亲发自内心的想法,它体现了无私的爱。

这位父亲——周国平,带给了他只活了一岁半的女儿什么呢?读完这本书,我相信,如果这个女孩在天有灵,她一定会自豪而欣喜地说,父亲带给她的是天天可以感受到的浓浓的爱。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周国平的女儿妞妞因妈妈在怀孕时照射了大量x光,而患上了恶性眼底肿瘤,仅仅活了562天。在这段期间内,父母从没有想过放弃她,一直把她当作正常的孩子无微不至地呵护,给予她快乐和温暖。我由衷地对这样的父母表示尊敬。一个自从出生就注定活不长的小孩,也能在短暂的一生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她是幸福的!

这整本书,其实就是一位父亲表达真情实感的日记。它的感人之处在于,这本日记,从头至尾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点点滴滴的爱,对女儿的关怀,它的程度已经达到了开头那句话一样。周国平敢这样写,他和妻子——雨儿也是实实在在这样说、这样做的。

“一个老专家说,妞妞活下来也后患无穷,但还是要尽人道主义责任。我一听就火了。这么可爱的一个小生命,就是要尽力救活她,不是尽一尽人道主义责任做到心安理得的问题。”这是雨儿说的;“妞妞正发病,疼得无法入睡。我彻夜抱着她,在走廊里徘徊。”他就一个晚上陪着妞妞,丝毫不会怠慢,也丝毫不会埋怨。

合上这本书,闭上眼睛静静回味。作者对爱的诠释,就好像一只轻柔的手,撩起了覆盖在我身旁的爱的轻纱。我从这本书中读出了作为父亲的周国平的心思,那么,便用他体会爱的角度,来观察我生活中那种种的父爱、母爱。

都是很普通的琐事,父母的做法我早已习惯了,甚至有可能如果他们不像以往这样优待我,我还会觉得不满。餐桌上,笋根总是爸妈吃掉的,笋尖通常是我的专享;鸡腿、鸡翅这些美味父母总是让出来,以至于我每次习惯性地挑挑拣拣。

那我又怎么回报爸爸妈妈的呢?似乎我根本没做什么。不过是每天清晨问候一声“早上好”;妈妈忙着做饭时帮她收衣服;爸爸工作繁忙时递上一杯水。这种对我来说再平凡不过的小事,在爸爸妈妈的眼中,应该是无限欣慰和感动的,甚至用我不应该得到的话语来赞美一番,我也只是呵呵笑两声,何曾想到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呢?

父母的爱是在所有人心里的,只是有些人没有拨开父母的举止上、话语上所覆盖的轻纱,没有看到他们的爱其实无处不在。这本书将轻纱掀起了一角,让细心的读者可以完全掀开它,看清它,感受它。《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让爱动了起来,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一集中的一个章节,虽说只是其中的一个章节,却让人看后,悲痛万分。
他们一家本来是幸福的,可是幸福,却往往很短暂。妻子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得了先天性绝症,一岁半的时候离开了人世,离开了疼爱她的父母,使父母的生活跌入深渊。
也许可以这么说: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和苦难都是平凡的,它们本身不是奇迹,也创造不出奇迹。他们一定会过度伤怀,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女儿的小小身影会越来越模糊,以至慢慢忘却她的模样。如果你是路人,你也会这么想吧。的确,有什么办法呢?生活太现实了,我们甚至不能在自己的下一个不幸上,长久地集中注意力,更何况是陌生人的不幸呢。可是,他偏偏不是路人,而是孩子的父亲。我被这一家人催人泪下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从中可以理解做父母的感受,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刻骨铭心的折磨。相信在成长的岁月中,我们也会慢慢感受生活中父母的爱。
夕阳不留人,时间不等人,如果你是个健康的孩子,你将最最幸福的人,所有能做健康的人,多好。
这个故事,让我感悟到:都是孩子,父母的宝贝,也许我们该回报他们了,这就是文章的启示吧!以后的岁月,我们会慢慢成长,并在成长中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我爱我的女儿胜于爱一切哲学。这是一位父亲发自内心的想法,它体现了无私的爱。

这位父亲周国平,带给了他只活了一岁半的女儿什么呢?读完这本书,我相信,如果这个女孩在天有灵,她一定会自豪而欣喜地说,父亲带给她的是天天可以感受到的浓浓的爱。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周国平的女儿妞妞因妈妈在怀孕时照射了大量x光,而患上了恶性眼底肿瘤,仅仅活了562天。在这段期间内,父母从没有想过放弃她,一直把她当作正常的孩子无微不至地呵护,给予她快乐和温暖。我由衷地对这样的父母表示尊敬。一个自从出生就注定活不长的小孩,也能在短暂的一生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她是幸福的!

这整本书,其实就是一位父亲表达真情实感的日记。它的感人之处在于,这本日记,从头至尾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点点滴滴的爱,对女儿的关怀,它的程度已经达到了开头那句话一样。周国平敢这样写,他和妻子雨儿也是实实在在这样说、这样做的。

一个老专家说,妞妞活下来也后患无穷,但还是要尽人道主义责任。我一听就火了。这么可爱的一个小生命,就是要尽力救活她,不是尽一尽人道主义责任做到心安理得的问题。这是雨儿说的;妞妞正发病,疼得无法入睡。我彻夜抱着她,在走廊里徘徊。他就一个晚上陪着妞妞,丝毫不会怠慢,也丝毫不会埋怨。

合上这本书,闭上眼睛静静回味。作者对爱的诠释,就好像一只轻柔的手,撩起了覆盖在我身旁的爱的轻纱。我从这本书中读出了作为父亲的周国平的心思,那么,便用他体会爱的角度,来观察我生活中那种种的父爱、母爱。

都是很普通的琐事,父母的做法我早已习惯了,甚至有可能如果他们不像以往这样优待我,我还会觉得不满。餐桌上,笋根总是爸妈吃掉的,笋尖通常是我的专享;鸡腿、鸡翅这些美味父母总是让出来,以至于我每次习惯性地挑挑拣拣。

那我又怎么回报爸爸妈妈的呢?似乎我根本没做什么。不过是每天清晨问候一声早上好;妈妈忙着做饭时帮她收衣服;爸爸工作繁忙时递上一杯水。这种对我来说再平凡不过的小事,在爸爸妈妈的眼中,应该是无限欣慰和感动的,甚至用我不应该得到的话语来赞美一番,我也只是呵呵笑两声,何曾想到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呢?

父母的爱是在所有人心里的,只是有些人没有拨开父母的举止上、话语上所覆盖的轻纱,没有看到他们的爱其实无处不在。这本书将轻纱掀起了一角,让细心的读者可以完全掀开它,看清它,感受它。《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让爱动了起来,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

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参考)


一直非常喜欢读周国平的书,因为他的文字向来朴实而又富有哲理,发人深省。可能是身为妈妈的缘故,最喜欢的还是他的两本关于孩子的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和《宝贝,宝贝》。

第一次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还是十多年前的大学时候,一位哲学老师推荐时说,看完这本书,会对生命有不一样的感悟。于是买来读,读后很感动,感动于周国平在书中所描绘的他与女儿妞妞之间的父女情深,感动于那样一个患有严重眼疾的孩子却依然那么可爱无邪。但是说真的,其实并没有如老师所说,看完后能够用哲学视角去重新审视生命这一宏大的主题。

结婚生女后,看了周国平的另一本《宝贝,宝贝》,它是周国平写给第二个女儿啾啾的。为了给女儿保留童年的记忆,他坚持不懈为她写日记,记录她成长过程中的一言一行。看完后,又想起《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于是找来读了第二遍,此时再读,身为一位母亲,有了不一样的感触,读完后泪水悄然而落,终于,能够沿着他的哲学视角去重新审视生命这一宏大的主题。周国平中年得女,但出生不久即发现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所以妞妞只在这个世间存活了18个月,而他的父亲却用二十多万字来记录她生命过程的几乎全部细节以及对女儿生死的刻骨铭心的经历。这样一个短暂却让无数人为之痛心的生命故事给我以巨大的感动,慨叹生命的神奇和无常,也感叹亲情的慷慨和厚重。除了哲学,亲情无疑是这本书的动力源泉。卷首语只一句话:我爱我的女儿胜于爱一切哲学!从中可见亲情之一斑。

我曾想,他写这本书到底意义何在。可能存此疑问的不止我一人,周国平在后记中说,“在这个喧闹的时代,一个小生命的生和死,一个小家庭的喜和悲,能有什么意义呢?这本书是不问有什么意义的产物,它是给不问有什么意义的读者看的”。现在我明白了,这本书所记录的绝不止是亲情,而是在表达对生命的浩叹,在捍卫与生俱来的生命尊严!在一个对生命普遍缺乏敬畏的时代,在连人情都日渐淡薄的今天,一个仅一岁半的小生命但愿能给人以警醒,但让它去承载改变冷漠现实的任务,我们仍然无法乐观。或许,我们只要顺乎天道,对生命根本无需普遍重视?

周国平多么睿智又宽善,他说,恰好人的感受不相通,所以不管有多少人悲伤,这个世界还是快乐的。但对于他自身来说,一定有着远远超过我们可以想见的痛苦,他把妞妞的生死归结为命运,并指出其三个特性:不可思议,神秘又荒谬;不可违抗,它出于神的意志;不可轻视,它有摧折人生根基的力量。说了许多,无非两个字:无奈!那是看到最爱的人无可挽救后绝望之下的通达,所以全书整体呈现一种冷峻和冷峻背后的温柔。每每他平静地叙说时,我偏偏就会流泪。因为想象他此时一定是正极力掩饰着难以言表的哀痛,从容的外表下,双眼却噙满泪水。这一形象,常常定格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没有人能看见自己的出生和死亡,整个生命过程又随时有疾病在窥视,偶尔有意外在埋伏,所以生命是极其脆弱的。终其一生,能有多少事是顺遂了自己的意愿?浅薄自负、无所不能的我们,时时都在某种掌控之中。而一旦没有了这种掌控,我们同样会慌乱,所以又臆造出上帝或老天,然后再蜷缩在他们的羽翼下,并借用他们来解释我们无法解释的一切。就像再也无力挽留时,就自慰以上帝的安排!

在妞妞无奈的生命中,周国平深沉的父爱便昭示出一种意义:用爱来超越痛苦,悲悯生命!这,恐怕也是上帝的安排!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一朵娇嫩的玫瑰,无奈绽放在天堂——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八年级(7)班 张昊玥

晚风拂过,宛如沙,却似凋。我坐在月下的藤椅上,恍若被缕缕银丝覆盖,柔似水,又如梦。

指尖的书页轻轻翻动,墨香四溢,恍如风,更似情。

书页上的文字在我的心中碰撞,闪烁出无限的火花。这是一部父亲的札记,演绎了女儿昙花一现的小生命,令人感受到了亲情与苦难的交织,暖到心间,却又疼到心底。

文中女儿在出生不久后就被查出患了绝症,作为父亲的周国平怀着对女儿妞妞未来无限希望得知了这个噩耗,他顷刻感到世界的崩塌,那个随妞妞一起诞生的新世界消失了。只留下一对破损的砖瓦。

流着泪,生活在继续。妞妞小小的躯体经历了一次次检查,又黑又亮的眼睛似乎在观察这个无情的世界。

一头浓密的黑发述说着她的漂亮。

但,事实是残酷的,最终妞妞被确诊为双眼恶性肿瘤。

我心中不免泛起一阵阵波浪,伴着清凉的晚风,在大脑中激烈翻滚。对于妞妞而言,从摇篮到坟墓只有咫尺之遥,从天堂到地狱只在旦夕之间。有如魔鬼玩弄这简单的生命,肆意决定她的生命,却不会意识到她父母的痛苦。

生活仍得继续。周国平知道,作为父亲,他一定要挺住,把妞妞当成健康的孩子,陪她度过快乐短暂的一生。妻子雨儿,带着妞妞打了一生唯一的预防针。虽然他们清楚,妞妞并不需要打这针,但他们必须捍卫把妞妞当做一个健康的孩子抚养的权利。

错觉,全是错觉。泪水再次浸湿我的双眼,心头涌出千丝万缕。

对于父母,孩子的健康比一切都重要,但对于拥有一个绝症婴儿的家庭,他们不奢求健康,他们仅仅会满足于内心的自我安慰,这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自己的孩子能和正常孩子一样。

生活也是一种卑微的快乐。

但总得面对残忍的现实。妞妞的病情一天天恶化,夫妻俩抱着孩子到处求医,寻老中医,求气功师,可谓是踏访各处名医,但终没有发生奇迹。一次次出门,都是朝医院跑,遗憾的是每一次,妞妞与死亡的距离都有减无增。妞妞开始进行放疗。在一群癌症病人中,妞妞有着最小的年纪——一岁两个月。这个刚刚来到人世的鲜嫩小生命竟也加入了这支死亡之旅,引来了她的“同志们”同情的目光。双眼两侧的太阳穴上,画着两个醒目的紫色方框,无情地暴露了她是一个“死缓”患者。

小小的妞妞独自留在了空旷的放疗室里,她暴露在X射线下的小身子是那样孤立无助,充满凄凉之意。读到这,泪水溢上了眼眶,我不禁心生感叹,这么小的孩子就得经历连大人也受不了的治疗与病痛。为何上天如此不公,没有给妞妞一个健全的体魄?也许,是上天为了让人们意识到它的无情与冷漠,不可违抗。

结局终于到来了。

妞妞不可违抗地离开了世界,她一个人出了远门,那双还没会走阳间路的小脚丫,竟要独自去走那条阴森的冥路,她,在哪儿?在哪儿?

世界空了。妞妞和春花一起展开,和秋叶一起凋落,但,周国平写道,生活终归是生活,仍将继续。

我的心也随之恸容,也许,妞妞如一朵娇嫩的玫瑰,在天堂无忧无虑地绽放。却在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告诉人们,人在遭遇苦难时可以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和安慰,但不要忘了,唯有一样东西能使你真正承受苦难,那就是你自己的毅力。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茉莉阿姨

上周,在百度搜《温柔之歌》这本书,搜索结果第一位显示能免费阅读,顺势点进去,一步步被诱导下载了百度阅读app,不过app"书架"一栏显示我可以免费阅读三本书,有"温柔之歌""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狼图腾".莫名却被"妞妞"吸引了,隐隐记得多年前上中学那会看过这本书,多年前也在同学的QQ空间看到同学写过对这本书的读后感悟,大概意思是看完特别感动,为作者夭折的小孩痛心。

现在自己也有了小孩,内心里对这本书更有一种亲近感,于是开始了阅读。刚好是周末,外面刮着大风,4月的天气遇大温降风,依然寒冷如冬日出不了门,于是一上午都躺在床上,在手机上读起来。

读之前大致情节我是记得的,真正阅读起来,才发现周国平的文笔很好,文风很细腻,我最喜欢的还是描写妞妞的片段,妞妞出生后,身为父母对她的那种喜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透露出初为人父人母的情深意切。周国平一个大男人竟然能描写的那么打动人心,应该是每天写了育婴日记,记录下了那些琐碎的小事。我已经忘记了小逗逗出生时的很多小细节,记得逗逗刚出生时,也计划每天写一篇养育日记,想记录下那些小小的喜悦瞬间或是焦急时刻。不过断断续续只记录了10几天,没能坚持下去。

看的过程中,我多次流下了眼泪,刚出生的婴儿,就被判了"死刑",随着她一个月一个月长大,越来越可爱,越来越成为父母的心头肉,可是病症也越来越严重,先是右眼睛完全失明,左眼也只有微弱的光感。妞妞很喜欢光,会说亮亮,喜欢在窗户边看亮亮,直到有一天,完全看不到亮亮了,妞妞忽然就很失落地趴在了爸爸的肩膀。

这过程中,作为父母,是最无助和悲痛的,看着自己刚出生的宝贝就得了癌症,每天守着摇篮精心呵护的宝贝,却一天天走向死亡,摇篮其实是墓畔。周国平爱女儿很深,他是抱女儿最多的人,加之他为人敏感多情,很多次见女儿病痛发作都哽咽落泪,父爱之深可见一斑。人们常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我想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周国平初为人父,对这个乖巧、聪明、懂事的女儿有太多太深的感情。

小孩是越养越有感情的,刚出生时,只觉他们是一个小肉球,随着小宝贝每天的成长,脸上有肉肉变胖了,会微笑了,会抓东西了。他们那么柔弱,那么纯真,只想用所有力气去呵护他。你只觉婴儿是世界上最值得爱的生物,让你愿意放下世间所有的名利,只为能多抱抱他,亲亲他,给他换尿布,带她去外面晒太阳,给她讲这个世界的美妙,想把这个世界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给他,虽然他还听不懂看不懂。

周国平也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妞妞满月就被发现得了眼癌,要切除双眼才有可能保命。但他没有立即做出决断去做手术,认为与其成为一个瞎子,不如在还不知道留念生命的时候结束痛苦。后来病症发展的很快,等到他想做手术时,已经不允许了。他写道,我只想要一个眼瞎的女儿,不想做哲学家,世上任何的名利给我,我都不想要,只想要我的妞妞啊。

这也是很多读者指责周国平的一点,说他因为不能接受有一个眼瞎的女儿,就放任病情发展,不给妞妞做手术,其实是他的狭隘自私害死了妞妞。说实话我也不能理解周国平的选择,但是我深知作为父母,在面对这种事情时那种无助和纠结,父母是可以给她做手术延续生命,疼她照顾她,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她要面对这个社会对一个眼瞎人的各种歧视,生活不能自理,那个年代给残疾人的各种设施也没有建立。有网友说,在医院看到过一个眼瞎的小女孩对着父母叫嚷,为什么要生下她,为什么不让她去死。

也可能是最初对妞妞的感情没有那么深,慢慢养育了几个月,才发现孩子是这个世界他最为宝贵的东西,即便眼瞎那也是他最爱的宝贝,但是病情太快不给他机会了。

妞妞最终走了,一个婴儿承受了癌症的折磨,巨大的疼痛走了。周国平在妞妞走后一年去到海边的屋子,静下来用文字的形式来祭奠自己的宝贝,也给自己的内心一个出口。就这样他给了我们一个永恒的妞妞,也教我们如何爱自己的孩子。

我为什么说能教我们怎么去爱孩子呢?这也是我看完这本书能实际受益到自己身上的一点,"爱孩子"是绝大数父母最自然的行为(从各种新闻看到确实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我也爱自己的孩子,大多数时候也是有耐心的,但境界的确没有上升到那种纯粹的地步。更是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孩子带给我们很多时候我会抱怨带孩子累,每天一把屎一把尿,一家人围着孩子转更不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

但在周国平的描写下,给孩子换纸尿裤、喂奶、逗她笑、带她晒太阳、一家人围绕孩子平静快乐地生活,这就是世上最可贵的最值得过的好生活。

看完这本书,我受到很大感染,我从内心认定要更爱自己的孩子,不再抱怨他们的调皮捣蛋,不再经常性地不耐烦。

摘录书中的两小段

舍末求本?--"可是,此时此刻,即使请我到某个国家去当国王或议员,我也会轻松的谢绝的。当我的孩子如此奇妙地存在着和生长着的时候,我别无选择。你比一切文凭、身份、头衔、幸遇更加属于我的生命的本质。你使我更加成其为一个人,而别的一切至多只是使我成为一个幸运儿我宁愿错过一千次出国或别的什么好机会,也不愿错过你的每一个笑容和每一声啼哭,不愿错过和你相处的每一刻不可重复的时光。如果有人讥笑我没有出息,我乐于承认。在我看来,有没有出息也只是人生的细枝末节罢了"

孩子带引父母?----"黄昏时刻,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在小河边玩,兴致勃勃地替孩子捕捞河里的蝌蚪,我立即发现我的记述有问题,真想是——黄昏时刻,一个孩子带着他的父母在小河边玩,教他们兴致勃勃地捕捞河里的蝌蚪"

《一个父亲的箴言》读后感500字


快乐,不是钱财能酿成的。有些人总认为,生活中只要有了钱财,就可以过得十分幸福美满,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有了钱财并不等于拥有了一切,尤其快乐是千金难买的。


自从我看了选自《中外美文美读100篇》中的《一个父亲的箴言》后,更坚定了我的观念。我们村上有户人家日子过得很窘迫,父母没有钱为儿子买各种玩具。孩子小小年纪也没有美好的物质享受,可是,他能从微小的事物中寻找快乐,仍然感觉到生活有滋有味。


没有金钱,并不一定不快乐,而有了金钱也不一定比没有金钱快乐。记得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要过生日了,我为了送她礼物伤透了脑筋。最后,我决定送他一张贺卡。可是,等我买回贺卡,写上祝福语后,却怎么看也不顺眼。怎么办呢?找了半天,我也没找出看不顺眼的原因。最后,只好决定自己动手做一张贺卡。


我拿出一张纸,折成三页,便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上面画了起来。随着我灵感的不断涌现,我在上面画了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内容丰富多彩,引人遐想。看着我自己的作品,我想:这张贺卡够他回味半天了吧,而且,这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还没送出我已经享受到了创作的快乐,这是多么有意的事啊!这不是比我2元钱买来的贺卡有意义多了吗?


朋友,即使你一生中什么也没有抓住,但抓住了快乐,你依然是天底下最幸运的人。

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坐在窗前,合上书,感受到阳光照在脸上那暖暖的感觉,我想起了你,妞妞。

妞妞,你一定不知道你的爸爸妈妈在得知有了你这个小生命时的激动与欣喜,你还未出世,他们就已经习惯和你天天对话,小DADA,你妈妈在你还没出生时是这样叫你的。名字只是一种称呼,但若是从爱自己的人口中说出来,那种幸福一直可以蔓延到你的心底。

似乎听到了你的第一声啼哭,妞妞,又嫩又亮,一点没有悲伤的含义。是啊,没有悲伤,那该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被这个世界浸渍久了,还有多少人记得快乐的滋味。也许你真的是天使,真的具有化解悲伤的力量。你在哪儿,哪儿就有欢笑。倘若没有你,这个世界是多么沉寂。

还记得你刚出生的那段时光吗,妞妞?那可能是你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没有病痛的折磨,没有黑暗的压迫,你可以自由自在地看天,看地,看世界,还有最爱你的父母。那时的你记清他们的样子了吗?妞妞,没有谁能预料到将来,此时你的爸爸妈妈,正体会着初为人母人父的幸福和充实,一大家子都围着你转,你的一小点动静都牵动着他们的心。当一切都沉浸在温馨中时,谁都不知,病魔把手伸向了你

你妈妈一个无心的发现却带领你们这令人羡慕的一家走向了一个无尽恐惧的深渊。眼底恶性肿瘤,那是种什么感觉,就好像是你正为你买了高层新房而欢喜雀跃的时候,却不小心失足掉了下去。你的父母的内心世界已经崩塌,因为他们都认清了一个事实你活不长了。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与对峙,不知让他们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妞妞,你看,世界多么假,他多会开玩笑,而你,依旧在爸爸的怀抱中甜甜睡去,梦中传来你清脆的笑声

妞妞,不得不承认,你的爸爸和妈妈真的真的很爱你,刻骨铭心的爱,爱到骨子里去了。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哀痛和绝望,在你面前逗你笑,在你背后却偷偷掉泪。当父母看着自己的心肝宝贝一天天被病痛折磨着,过着倒计时般的日子,他们的心在滴血啊,那种想把痛苦转移到自己身上而无能为力的悲痛可想而知。

命运从来不在我们的掌握之内,人只能在这种无力感中放任自流,并且为自己的渺小卑微和缥缈无形而深深自怜

但你不知道,纯洁幼小的你不知什么是病,更不知自己离死亡的距离越来越近。你还是那个调皮可爱的妞妞,你总是拿爸爸的眼镜,你总是欺负珍儿,还那么小,你就练就了一张伶牙利嘴,伴着的,还有你的欢笑声,毫无杂质的,天使般的笑。

随着你一天天的长大,你从你的自说自话渐渐成长到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爸爸妈妈这是你最先学会讲的两个称呼。虽简单,但他们作文的分量在你心中却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我几乎可以想象从你嘴里吐出的这两个称呼是多么甜美,你边叫还拍着小手,咧着嘴笑,而你的爸妈那时肯定激动的要跳起来,多么幸福的定格啊。你叫的那么起劲,倾尽全力似的,仿佛在宣示着他们是你的,谁也抢不走,我想你的爸爸妈妈再喊你妞妞时,一定也在宣示着他们的所有权,谁也不能把你夺走。可是在疾病面前,任是再强大的人类也束手无策。一声声的爸爸妈妈带给他们的,是兴奋和喜悦,有谁能说不是痛苦和折磨,多么可爱的骨肉,终将离他们远去。

现实干涩地叫人流泪。

妞妞,在你爸爸的书中,你俨然成了一个小音乐家。你一个劲的说听音乐,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的听着同一个调子。音乐是心灵的旋律。你拥有那独特的音乐天赋,对音乐这个朋友的依赖,更可以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即便在病入膏肓之际,你依然不忘听音乐,在昏睡中依然可以准确的说音乐没了。你就像是音乐的天使,不是一首插曲,却深深改变了爱你的人的生命旋律。

幼小的你不会喊痛,只会学着妈妈的话说磕着了、痒、妞妞痒死了,睁着眼睛已经不能看到亮亮了,令我痛彻心肺。特别是看到书中这一幕的时候,我蕴含着的泪终于不自主地流了下来:

有时候,她轻轻喊一声爸爸,我也轻声应答,然后又是寂静。轻微的一呼一应,宛若耳语和游丝,在茫茫宇宙间无人听见,不留痕迹,却愈发使我感到了诀别的分量。

可是我又听见了妞妞的轻声呼唤:爸爸。

我俯下身,她伸手抓摸我的脸和嘴唇,把小手伸进我的嘴里。

爸爸心疼。她说,声音很小,但我一字字听得分明。我流着泪舔吻她的小手,那只沾满我的泪水和唾沫的温柔的小手。

懂事的可人儿,妞妞,还那么小,你已经学会如何去爱人,虽然只是简单的表达,但是我却不得不为这种父女间的真情对话所打动。一句句的爸爸疼妞妞哭,起初还不明白你的意思,后来才知道,你说的是倒装句妞妞哭,爸爸疼。

再一次潸然泪下。

离你离开时隔九年了,虽知这么做已经没用,可我还想把我最真挚的祝福送给你,妞妞,死是不存在的不是吗?

抬头看天,蓝蓝的,白云相间,多美啊。现在的你一定是那朵最美的云朵。看着它,我笑了,远处仿佛听见银铃般悦耳的欢笑,夹杂着幼稚的娃娃声灯灯亮了,灯灯灭了。

看见你的身影,忽隐忽现,在阳光下变得透明,亮亮也在呢,小小的眼睛又圆又亮,像是亘古的明亮,永远都不会黯淡下来。

想你了,妞妞。

好想好想你

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初读这本书是在高二,被封面读上可爱的插画所吸引,翻开书本遍未再合上。


周国平是个大家,学术上的东西被大家所称道,但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他那颗温柔而深情的心。他饱蘸着爱与深情的笔触令我忍不住一次次落泪。
妞妞是周国平与第一任妻子生下的女儿。文章从妞妞的妈妈——雨儿的孕期讲起。满怀希望与憧憬的一对年轻父母正在等待小生命的诞生,温温柔柔的笔触让人沉浸在美梦中不愿醒来。当然,美梦终有大醒的一刻。这对磕磕绊绊的小夫妻终于迎来了小生命的到来,一个长得“很像妞妞”的妞妞。两个人高兴得忘了所有的艰难与困苦一心扑在小婴儿身上。在此处,作者的描述实在让人动容。我不禁想到,当初的我,也是这样一个小生命,被一对年轻夫期盼且深深爱着的生命。原来,父母对子女的爱一点都不平淡,不是温水,而是空气,包裹着小婴儿的每寸肌肤,每段生命。这种爱静静在胸膛里燃着大火,熊熊烈焰,一直燃烧着,直到生命尽头。如周国平所说,“极度无私又极度自私。”我终此一生,也是回报不了这样厚重而热烈的爱的。在一首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亲情比爱情厚几厘米。我也这样感受到了。有一天我也会像我的父母爱我一样,去爱别的,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小生命。生命的奥秘,于我们像是海洋深处的鱼,闪着幽光,在无形中指引着我们一生的轨迹,也指引着人类前行的轨迹。

讨论过父母对子女的爱之深厚,继续讲这一家三口的悲情故事。真的是一个悲情故事,而故事成了真事时,就显得上天尤为残忍。我是个不喜欢小孩子的人,小婴儿的哭闹令人心烦,“熊孩子”则是种种恶行都令人无法容忍。而周国平笔下的妞妞,却是如此一个令人心生怜爱的妞妞。聪明伶俐是个俗气的夸小孩的词,但放在书中妞妞的身上这个词便立刻贴切鲜活了起来。是“父爱滤镜”的加持也好,是真的小孩子都如此可爱也罢,妞妞曾一度成为我心中第一可爱的小孩子,她让我重新燃起对小孩这种生物的喜爱。言归正传,妞妞是如此一个贴心而可爱的小天使。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小天使啊。很多“俗气”的话都是很久以后才明白的,原来一点都不俗,原来每字都是真理。对,妞妞是个小天使,可爱又可亲,令父母愿意为她付出一切。这里,周国平便成了一个“女儿奴”,然而被爱奴役,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非常希望大家去看一看这本书,妞妞那种可爱,在一种非常微妙的程度,不单纯是视觉上可爱,也包括心理。读者很容易和周国平达成一种共鸣,感受到那种血缘上的羁绊。我常常读着读着就产生一种妞妞是自己的女儿的感觉,渐渐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读到后期妞妞被病痛折磨的死去活来时,常常泪眼滂沱。

妞妞开始表现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症状。这是无药可救的绝症,梦境从此开始破碎。刚开始时只是概念性的打击。绝症。“我小小的女儿得了癌。为什么会是我的女儿?为什么?”小小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但也感受到了大人的伤心。“如此善解人意的小女儿,为什么偏偏得了癌?”病情开始恶化,眼底的肿瘤开始长大,压迫着神经,也压迫着雨儿和周国平战战兢兢的心。小小生命开始承受着成人也难以承受的痛苦。一家三口开始了奔波,一刻不停地在与死神进行着拉锯战。在治疗期间,周国平夫妇渐渐遇到了许许多多与妞妞病症相同的孩子,其中不乏比妞妞病得更严重的。为什么见到的都是孩子?因为得了这种病的都是孩子,而一旦得了这种病,活到成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那种疾病的残忍程度实在是令人望而生畏。小孩子的眼睛非常漂亮,眼白泛着幽幽蓝光,亚州人大都棕褐色虹膜,而我们的小孩却有着纯粹的黑色眼睛,而今,眼底却生出来无法控制的肿瘤,破坏着眼球,破坏着神经,向四周扩散、蔓延。生病的小孩就已经很可怜了,那些被父母抛弃而未得到及时救治的小孩就格外凄惨。

这里描述到了一位仁心仁术的好医生,免费收治了数名被遗弃儿童。即便是无药可救的绝症,即便是无亲无故的流浪儿童,这名医生也用力拉了一把,告诉他们,你们没有被世界抛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个把妞妞、把这一家三口推入深渊巨怪口中的高材生医生和那几名冷漠狠毒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并不都是白衣天使,前面提到的几个,说是恶魔也不为过。这里,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便得到了深刻凸显。(这里,我再次诚恳地推荐广大医学生去看一看这本书,思考一下“性命相托”的真正分量。)
那名高材生在妞妞患视网膜母细胞瘤这件事里可谓是“功不可没”。在此,我想用没齿不忘来形容这种恨意。我完全不能理解这名医生的动机。为什么要让一名孕妇接受X光的照射,并且是以一种完全不合理的频率和时间?这种常识性的东西他为什么要漠视?我甚至要怀疑他是蓄意的。在作者感性而充满隐喻的描述里,他仿佛一个魔鬼,硬生生地把小妞妞从母亲的腹中剖出,夺走。一个家庭,自此离散。其次,雨儿怀孕期间患上肺炎去医院就诊遇到的医护人员的刁难实在让人心寒。“今天我就是不给你看!”这得意的话语像一枚淬了毒的钢钉,生生钉在患者的心中。这是怎样一名医生啊?这种人如何做得了医生?病人的苦苦哀求换来的是怎样的回答?在此也无需多言了,这种不负责任的医生,不配做医生。
妞妞死了,死于人生的开始。妞妞最后用药安乐死,父母做出最后的挣扎,下了这个决定,让小女儿走得不那么痛苦。我们没有资格更没有立场去批评他们。最爱妞妞的是他们,最痛的也是他们。看到妞妞最后在病床上挣扎的那一段,心一直揪着,实在是令人难受。医学的意义,就是努力、尽力去减轻像妞妞这样的遭受疾病折磨的人的痛苦。医学生誓言中一句“除人类之病痛”是如此简略,却又如此的艰巨
文章十分浓墨重彩,不是词藻华丽,而是情感深厚。这本书里,爱也爱得深,恨也恨得切,而最令人铭记于心的,则是痛,是妞妞承受的病痛,是周国平夫妇看着心爱的小女儿饱受煎熬时的切肤之痛,是浓重的绝望。希望广大医学生、医院体系的建设者都可以想象一下这种痛和绝望、这种对生的渴望、对明天的渴望。语言苍白,无法言及万分之一,有机会还是希望大家找书去看,看一看,什么是爱,什么是痛。

文字来源:李想

相信《一个父亲的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