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红楼梦读后感1800字 > 地图 > 红楼梦读后感1800字

红楼梦读后感1800字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花精物语》读后感1800字。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中外经典名著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那么,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你不妨看看《花精物语》读后感1800字,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大自然很神奇,它似乎永远有数不尽的宝贝等着我们去挖掘,有无数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发现大自然之旅也是发现自己之旅。大自然是慈悲的、无私的,不断的提供治愈我们身体和精神所需要的能量。中医已经充分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但现在产生于英国的花精治疗让我开始对自然中存在的那些花草树木产生了真正的兴趣。
这两日读的《花精物语》就像一把钥匙一样,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知道了原来这些我们随处可见不起眼的花有如此大的功效,能为我们解决如此多的情绪和身体上的问题。在作者看来,不仅花花草草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也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可以相通的地方,所以我们人的身体和自然中的很多事物可以产生某种共鸣,从而通过这种共性来迂回的治疗我们人类。
本书主要提到了英国贝曲医生所制作出的38种花精,以及这些花精所对应的相应情绪。对于发现花精拥有神奇的疗效这个过程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励志故事。38种花精的创造者贝曲医生直觉的认为治疗病人的情绪比治疗病人的身体更为重要,尤其在医生本人31岁时经历癌症,本来被宣告只有三个月可活的他,最后却因为心思上全身心的投入于工作中以及其他一些原因,让他的癌症慢慢的消失了。这次重生的经历使得贝曲坚信情绪对身体的影响至关重要,而他发现花精就有治疗不同的人不同情绪的作用。可以说,花精疗法就是让病人从不像自己到完全是自己的疗愈法。
人为什么会产生疾病?在贝曲《治疗你自己》中,他指出:
疾病的产生源于深层次的生命失调,即更高意识与个性不和谐。生命的目的是不断地学习和进化,生命的源头是爱。而疾病正是个性失误的提醒。
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可以说我的心灵被深深的击中了,某种潜意识让我完全的认同这种观点。大家对他人的愤怒,对周遭环境的抱怨,对自身的自卑等各种负能量情绪会散发出很多毒素。这些毒素淤积于我们体内,长久的积累后就可能引起我们身体生理上的反应从而爆发疾病。
我并不是说疾病产生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不好的情绪,而忽略我们吃的不健康,呼吸的空气有毒等客观因素。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我们身体上的很多疾病都是因为心理因素造成的。如果不进行精神上的排毒,而只是吃些药丸,可能治疗效果是不根本的。
花精就是通过对花瓣或者花苞上的萃取,经过特殊的工序制作成有治疗效果性质的可以食用的精油。不同的花精对应不同的情绪,在作者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情绪花精,一种或者好几种的混合。
吃这些和自己精神能引起共鸣的花精可以帮助我们稳定情绪。而每一款花精都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情绪特质融于一体,一面是情绪的弱点,一面却刚好是与之对应的治愈点。例如有忧郁特性的龙胆草同时又有着给人带来希望之能量的特性。
这本书的作者王晓莉指出陈坤,鲁迅就是典型的龙胆草们。龙胆草对周遭所发生的一切过于敏感,而这种敏感所带来的痛苦会让人更接近黑暗,更加的窒息。但同时龙胆草又是希望之花,龙胆草们一方面比普通人更能意识到麻木所带来的痛苦,一方面又积极的想让人觉醒,不放弃任何希望。
这本书让我深深喜欢的一点就是作者不仅普及了每种花精的治疗功效,花精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举出了很多实例,让读者读起来像读故事一样。可能花精的特性我们很难记住,但是联想到某个人时就会想起,产生:啊,原来如此的感叹。
让我感到神奇的是贝曲是怎么发现这些花精对应的是这些情绪呢?更让我感到神奇的是原来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可以当做人的缩影并用来治愈人的疾病。贝曲医生说:
情绪干扰出现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他们是天赋计划中的一部分,它们是必要的,以便我们学会面对它们。事实上我们可以把干扰看成是真正有用的对手,它们的出现只是帮助我们更加的强大,并且认识到生命的本质和不可战胜。
对于情绪,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要学会直面它们。只有去面对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我很难说心决定一切,但是心的强大作用却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看这本书时,表面上看的是花精物语,但是我却从这些花语中看到了我们人本身,有的是野蔷薇,有的是铁线莲,有的是马鞭草。把花与人重合在一起,这种重新认识人的过程是有趣且充满探索性的。()
读到最后,我才慢慢懂得何谓成为自己。但懂得了自己仅仅只是前提,更重要的是懂得自我治疗,这才是初心所在。
所有的心灵治愈,不管是佛法也好,道家养生也罢,抑或是灵修,或者如今的花精,都需要在生活中去实践那些方法,只有体证才能取得真效。闻思修证,闻与思都只是基础,修与证才能真正得出结果,解决问题。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源氏物语》读后感


断断续续地看了几个月的林文月译本的《源氏物语》,合上书后,心情有如此书的淡紫色封皮一般,宁静有致,所以忍不住想写一些东西。看书最好的享受,莫过于沉浸和画面感,当在你读着一行行白底黑字的时候,脑海中能够浮现出一帧帧的画面。我好像能够看到日本平安时代贵族们一幕幕自在生活的场景,从房间的装饰、春夏秋冬的庭院变幻,白天黑夜的轮转,直到每个人物身上直衣和袖口的颜色和花纹,那一静一动的举止和神态,那一笑一颦的眉目传情,那盆覆秀丽的直发,仿佛流转间能够从中闻出那精心调配的熏香和与生俱来的体香一样,又仿佛能够听到那千年不遇的琴音合奏一样,合上书后,恍若如梦初醒,回味无穷。
一、关于和歌
此书最大的特点,是每一贴都有至少有2首以上的和歌穿插其中,全书共有795首,作为人物间传递书信和心情的重要表现方式,有时候能够在描写景物中穿插,起到以情助景的效果,所谓和歌,乃是日本的古典诗歌,以和文咏出。例如第二十三帖初音中,光源氏见红梅初绽,清香四溢,却无人赏鉴,遂自语道:
为寻芳兮访旧屋,
梅枝梢头春意浓,
又见奇花兮香馥馥。
一开始读这些和歌的时候,觉得和我国的诗词相似,但又有韵律和文体上的差别,有点不习惯,但随着慢慢熟悉后,倒也觉得这种式样的诗歌反而有另一种动人的光景。甚至萌发出如果我深谙日语,读原著的话说不定更能体会其深远的念头来。书中男女的爱情,从最深刻的思慕,到相互的挑逗,甚至于打情骂俏,彼此嘲弄,和歌在《源氏物语》中经常取代了散文的繁复冗长的叙述,而更适度且灵巧地达成表情的任务。

《物语终焉》读后感500字


《物语终焉》读后感500字:

从这个世纪初开始,日本正式进入老龄化时代,随之而来的便是出版行业的衰败。可能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各种文学奖获得者随便都能写上好几本,卖上十几万本更是轻而易举,但如今这些都已是过往。

记得有作家说过,标志你成为作家的不是你的书第一次被出版、畅销,而是当你能连续写出畅销的书时。

之前一直有人说,凑佳苗这个家庭主妇在《告白》之后的书,全都活在这本书的阴影之下。虽然销量还在,但是对于身为一个作家的她来说,这种评价肯定是相当的刺耳吧。

所以她写出了《物语终焉》这本书。有人说,曾经写出《告白》的人,怎么写出个这种东西?

我想,或许这本书中的故事不再那么惊世骇俗,吸引不了那些已经被现代社会刁坏了胃口的人,他们只适合看大起大落,扑朔迷离的故事。而《物语终焉》这种温润如玉的故事,还是让我这种胸无大志的人喜欢就够了。书从一个幻想成为小说家的小镇少女的故事开始,尔后通过少女的日记串联起一连串的人,讲述了一群人关于梦想与抉择的故事。

自己节选的部分,便是其中一个人,年轻时面对渴望成为编剧的男朋友所说的一句话。

虽然知道自己想要的那个东西极有可能不圆满,但若年老时,面对自己的子孙辈,不能好好讲述一个让他或她觉得神奇的故事,而只能板着脸讲着大道理,我会觉得这辈子白活了啊。作者:瞿小鱼

《不朽》读后感1800字


《不朽》读后感1800字:

听了黄昱宁解读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对“思辨带动情节发展”以及小说的“变奏曲”式结构十分好奇,有心找来一读。没想到从柜子里翻出这本《不朽》,被第一节老妇人那个“少女般”的手势吸引,也算是被偶然支配的“对位法的巧合”吧。

作者在小说中借“自己”之口批判传统小说“过于服从情节整一的规则”,“建立在情节和事件惟一的因果关系的连接上”,而他自己的写法则是“像一场宴会,频繁上菜”,不断抛出各种人物、概念、意象、问题,像一张细密的网,不知把你引向何处。例如人的容貌等外部特征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它是属于自我的一部分,还是仅仅是作为人类这个同类产品的不同序列号?如果某项特质既属于A,又属于B,那么独特的是这项特质,还是拥有这项特质的人?如果美是符合某种既定规则的中庸的产物,而丑是偶然性心血来潮的诗篇,那么根据偶然的价值与其不可能性相等,是不是丑比美更独特,更值得追求?文中充斥着诸如此类的辩题,让你如同进入思想的迷宫,不得不跟随作者发散跳跃的思维横冲直撞,可以说读的非常的累了。

在他的小说中,情节不再承担推动小说发展的任务,而是服务于作者不能穷尽的复杂的思考,交替出现在各个章节中,看似毫无章法,实则由某个议题或细节环环相扣,蜿蜒交错。例如用阿涅丝和妹妹洛拉的故事展示实现独特自我的加法和减法,用歌德和情人贝蒂娜的故事讨论如何制造不朽,用靠自我毁灭消除自身软弱的小女孩与摆脱自我获得幸福的阿涅丝的生死偶遇阐释“产生故事的巧合”。这些人物和故事之间又有什么联系?歌德和贝蒂娜、贝蒂娜和洛拉(阿涅丝的妹妹)分别作为两端来展示不同尺度大和小的不朽,歌德的诗则作为阿涅丝和父亲的纽带,在故事的开局暗示阿涅丝之必死。

小说中的人物“既不是任何东西的因,也绝不产生结果”。由于不再承担一路狂奔向结局的任务,显得轻盈不留痕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如同主角之一阿涅丝,她是作者从开篇第一节那位学游泳的老妇人“少女般”的手势中抽象出的人物,有时被用来展示实现自我的减法法则,有时则是暧昧的清醒观察者;已经死在了全文的第五部,转而又以新角色鲁本斯情人的身份出现在第六部。

如何实现自我的独特性?米兰·昆德拉在小说中描述了两种方式,一种是阿涅丝之减法,即减去“我”的所有表面和外来的东西,从而接近自己真正的本质。这让她与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是游离的,存在强烈的边界感。例如作者用于抽象出她的手势,那是父亲的秘书与父亲告别时的手势,作为父亲唯二爱过的人之一,她从女秘书那里继承了这个手势,是她少女时期与心仪的男孩告别的手势。但当她发现妹妹向同学告别时也用了同样的手势时,她则放弃了这个手势。她厌恶情感外露的大众化的表达方式,认为不被注视的清静是一种温馨的感觉。她想在父亲的葬礼上用他最喜欢的音乐送别,又不希望自己闻歌而泣,于是事先用这首曲子训练自己,直到不再激起任何悲伤的情绪。她认为灵魂和肉体是分离的,性爱只限于片刻冲动的愉悦,于是当她在镜子中注视到自己不再完美的身体时,毅然决定不再与情人见面。她爱丈夫和女儿,但爱情于她是出于完成一次爱情的需求,所以她在是否希望再来一次的拷问中坚定的选择了“不”,并最终走向忘却自我、失去自我、摆脱自我之路,在死亡中感受到了“不在”之幸福。

另一种是洛拉的减法,即在“我”上面不断增加新的属性,并与之合而为一。她靠奉献自己来完成对情人贝尔纳和姐夫保罗的占有,肉体与灵魂是一体的,即使不再具有性吸引力,还可以变成一具尸体作为通往情人心中的不朽的工具。然而用加法培植自我的矛盾就在于,人们即要创造出一个唯一的独特的“我”,同时又是这些新加属性的宣传员,结果确是这来之不易的“独特”因此而消失了。

“自我”这个词看似具有排他性,实质上却是与他人及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结果是指向不朽的。即便不能企及著作等身、终结时代的大不朽,也要追求些亲朋好友中不能轻易忘却的小不朽。人作为社会性物种,行为举止、发表的言论无不是在经营自己的形象,即使当众挖鼻孔也未必不是为了服务大而化之的人设。具体到我自己,看书学知识,跳舞练马甲,再怎么为自己,奉行的也还是加法法则,甚至发张丑照到朋友圈,也预期了自黑的笑果。但也不妨碍下班回家熄了火坐在驾驶室里发呆的片刻,幻想下减法的极致和自由。

作为今年小目标的第一篇读书笔记,迟迟难以下笔,碎片化的点太多,实在不知道从何写起。之前和朋友聊过价值观与行为的自洽,也聊过江歌案中对刘鑫行为的理解。我是个规则意识极强的人,道德感又比较低,有时候会在“应该”和“可能”的撕扯中挣扎不已。看完《不朽》,收获大概是放弃对“自洽”的我执吧,毕竟人性是多么的善变和复杂。作者:会说话的蘑菇君

《老子》读后感1800字


一直不愿意读《老子》,因为语言太晦涩,又不愿意看注解因为我相信个人的看法难免局限,因而没有人能坦言真正地得了老子之道。一如《老子》告诉我的:我们要跳出一些圈子。
假设我们办一件事情,例如加入某个组织、参加某项工作、学习某一门技术、接受某一种想法,甚至建立起某一个体系,都相当于进入一个圈子。此后,便有三个阶段。
最初,从圈外进入圈内,对圈子里的情况一无所知相当于阶段一。接着,继续深入,随着对圈子认知的过程,我们越来越接近圆心,越来越近于本质。同时在圈内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但对于圈外的偏见也越来越深,且不妨称其为阶段二。但终究是在圈内,不管你入圈时间有多长、对圈子的了解有多深。越近于圆心,表示你越陷得深,越难跳出来。因此也终究只是阶段二。而且,显然越近于圆心,也就越走越慢,最终寸步难行,却永远也到不了那个点。这时候便只有跳出圈外,才能算是走出了阶段二,突变到了阶段三。
跳出圈外,有两种情况。要么生命完结,自然是突出了各种各样的圈子。所谓死也是一种解脱嘛。难就难在要能够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从圈子里自动跳出来,站到外面,从一个更高的层次看原先的那个圈子。才能同时在微观与宏观上对圈子进行分析与综合,将之与其他圈子进行对比。这样你对圈子的认识就大大地超过了圈内所有的人,也就是说,你对圈子在认识上与别人有着本质的不同。
纵观古今天下人物,无一是拘泥于某一圈子:孔子的六艺、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成就;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博学与智慧反观那种死守着一个圈子不放,只知深入不知浅出的人,不甘否定自己、不能战胜自己、不愿超越自己的人,只有永远徘徊在阶段二中,最多是个二流水平。
事实上,面对一个圈子,以往的说教往往鼓励进来的多,而提倡出去的少。深入、细致、认真、刻苦、严格、精确、努力、奋斗、执著、追求。此一类的词汇是我们早已习惯的目标,一种所谓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更加重了我们的这种观念。但是,当在一个封闭、老化的圈子里呆久了,就得走出来,呼吸点新鲜空气,要不然就容易窒息。
这就是《老子》告诉我的:无为不要轻易染指、涉足某一圈子,因为在你染指的时,你也已经干涉了自然;出生入死绝圣弃智学着放弃或者不要随便接受所谓的圣明智见权威。那是陷在圈子里最深的东西所谓得道成仙也就是跳出所有的圈子罢了。佛云: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也是这一说法。当然略显过头,因为此一路除了了却生命外别无他法。但是,从小的圈子跳到较大的圈子,这于我们来说也还是相宜的。不妨这么想:有朝一日,当我们跳出了地球乃至太阳这个圈子,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之际,回想在地球上的你争我斗,岂不可笑?
爱因斯坦有句话:一只盲目的甲虫,在球面爬行时,它意识不到自己在走的路是弯的。站得越高,才能看得更远。
《老子》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先驱,是古哲学体系的基础,这么说一点不为过。从百家争鸣开始,时至今日,人各一词:
法家的主张为实际操作,在于认的行为;释家认为四大皆空、生即是苦,一切皆注定,提倡自然,无为;道家(非老子)提倡相对观点, 认为苦即是乐、福亦是祸,在于释然;墨派的观点,主张等级、权威,在于顺从;儒家认为应该要求自己先做到,再去要求别人,正人先正己。
这些学说大都是或以《老子》为来源,都在追求老子之道,却又同时进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子朝圆心越走越近,到不了又不肯回头,陷在里头。
关于这几者,有一个例子:一个人要打另一个人的耳光,不同学派有着不同的主张。
法家的做法是:扑上前去,干干脆脆的一记响亮的耳光。
释家的做法是:口中念念有词:四大皆空,人生是苦认命吧!
道家的做法是:好啊! 好啊!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你以为你打了我,其实不如说是我用脸打了你手。我打了你,而你却不知道真实情况,可笑啊可笑,可怜啊可怜
墨家的做法是:畜生! 不许胡闹! 怎么什么道理都不懂? 大哥打你,完全是为了你好,为了大家好。怎么一点义气都不讲!
儒家的做法有点特别,孔子会轻轻拍打自己的脸,一边唱:约束自己啊,回到礼的约约束。这就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如果有一天大家都做到了,天下也就安宁了。
可是事实上,老子的做法却应该是在把以上所有的想法在脑子里过一遍之后,摇摇头,叹一句:何必呢!这才是老子。
一本《老子》读下来,感叹老子的先知、大智。又不得不承认他老人家刁难无比:他告诫我们不要进圈,却又留下这硕大一个圆。没有高点,唯有努力往圆心处靠,方能窥得一角。只是这么一来,吾等皆在中矣。
人读《老子》,都会说以老子的眼光看世界。只是谁也说不清楚,如何用老子的阳光看《老子》。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花精物语》读后感18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红楼梦读后感18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