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

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民族性格与文化——《菊与刀》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中外经典名著就很有必要。在我们阅读完一部文学作品时,心中就会产生很多的想法。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民族性格与文化——《菊与刀》读书笔记心得感悟,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民族性格与文化——《菊与刀》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如果问我对日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毫不犹豫是小日本鬼子,从有了记忆之时就知道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这已经是国人的民族记忆了。后来上了中学,姐姐送了我一个松下的随身听(周杰伦的磁带攒了一抽屉),那会儿日本产品代表了质量,先进,就是所谓的匠人精神。到了高中一边看着日本小电影,一边听着日本威胁论,对这个国家没有一点兴趣。一直到了大学,才对这个国家有了更多的了解。

《菊与刀》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于二战时为美国政府整理的关于日本民族文化和民族性分析的调查报告,供美国政府决策参考。刚看到关于本书的注释时,内心触动很大,一方面对美国人把本子当小白鼠一样进行观察实验与分析感到震惊,好像他们在研究一个新的物种;另一方面佩服他们的科学态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经过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对日本进行分析判断,而不是靠主观情绪臆测。此书有一个重大的局限性,就是作者没有把中国和日本联系起来一起研究,这对理解日本文化与民族性是一个遗憾。

新渡户稻造博士在《武士道》中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日本的民族精神与中国文化的渊源。虽然博士不断强调与美化“武士道是日本所固有的精神”,但是任何一个中国人看了武士道的精神内核都会感到亲切与熟悉,孔孟思想和儒家文化是武士道最根本的思想基础。不得不承认的是,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发扬了“古为今用,洋为日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如果考虑中日文化的差异,唯一的区别在于日本没有“中庸”。中国古代在关于阴阳、矛盾、冲突的认识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和”文化,即中庸。日本从古代文化自西方侵略后直接过渡到现代文明。在《武士道》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切腹”的场景,舍生取义,以一种静谧、镇定的态度面对死的方式不是一日修炼能够做到的。我是从这个角度理解“刀”的,这更多的是男性文化吧。

《菊与刀》这本书关于日本文化的阐述完全可以通过更直观的方式理解,因为作者本人创作时并没有去过日本。没有什么比电影更直白,在观看了大量的日本电影后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可能这一点有助理解日本的女性文化。一方面日本色情电影的主角几乎完全以女性为主题,读书笔记镜头大多以女性为主体,而且这样赤裸裸的表现让国人感到新奇,这可能是由于男性是消费主体(从经济角度),也可能由于女性如同纯洁的樱花用于欣赏。另一方面日本爱情电影中唯美、纯粹的情感故事与画面让人无法与任何色情联系来,关于爱情的忠贞与极致美好可能是由于社会中不存在这样的事物所以需要这样的精神慰藉而来,也可能是由于日本文化中本身存在对这样完美无瑕的情感追求与向往。中国的爱情影视作品少有这样的观影体验,性和爱是一体的,友情、亲情和爱情是不能分离的。我是从这个角度理解“菊”的,纯粹而执着。

如果说《菊与刀》刻画了日本的民族性与文化(这样并不准确),那在关于“刀”的部分完全可以从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中看到其灵魂,关于“菊”的部分恰恰反映出一个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的文化差异。日本的文艺作品总是将性格与情绪发挥到极致,或恐怖,或美好,或压抑,或纯洁。。。都没有回旋的余地。如果用几何图形来形容两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一个圆形,日本文化是一个多边形,让我们总感受到棱角。需要明白的是每一个角都不是日本人全部,你能欣赏日本的文明礼貌,就要理解日本的残忍无情。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菊与刀》读书笔记3000字心得感悟


《菊与刀》读书笔记3000字心得感悟

关于本书

1944年,人类历史学家本尼迪克特接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撰写了一份有关日本的研究报告。因为在与日本的交战中,美国人惊讶地发现很多被西方人视为人类自然习性的战争规范对日本人来说完全不值一提。比如,日本组建的“神风突击队”从成立到日本投降,以1228人的生命代价成功击沉了34艘美国军舰。神风飞行员的自杀性攻击在美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所以,美国人迫切需要理解日本人的思想感情、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为美国处置战后日本提供决策和指导。

通过大量翻阅与日本相关的材料和对日本战俘的采访,本尼迪克特形成了一份关于日本文化的调研报告,并于1946年将调研报告整理成书。

该书从出版迄今已经销售逾3000万册,被翻译成30种语言,被誉为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连日本学者都认为作者“比日本人更了解日本”。

作者以以象征日本皇室的菊花和象征武士道精神的刀作为书名,既形象展现了日本皇室和武士道精神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又充分表达了对日本民族矛盾性格的敏锐洞见。

一、矛盾重重的民族性格

日本人是个非常矛盾的民族,他们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于受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日本人这种矛盾特质在生活中表现地淋漓尽致。例如,传统的日本人,不管是一贫如洗的农夫还是腰缠万贯的贵族,都喜欢每天泡个热水澡。然而,尽管他们衷爱热水浴,但却有很多人选择每天洗冷水浴。在他们看来,冬天将冰水倒在身上,忍受刺骨的寒冷是特别有德性的行为,是一种“自我修养”。

日本人对待吃东西也像对待热水浴一样。一方面,讲究食物本身的精美,对盛装食物的器皿也特别用心,甚至花样百出。女体盛就是其中的典型。另一方面,又热衷于通过断食磨炼意志,测试个人的坚强程度。

除此之外,在日本人的哲学中,肉体根本不是罪恶。追求肉体的快感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正因为如此,日本的色情业才特别发达,AV女优社会地位也比较高,很多在我们看来是不道德和下流的行为,在日本人看来则是心安理得的事。

矛盾不仅体现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更是深深扎根于他们的人生观,如同统一性深植于我们的人生观一样。他们特意培养肉体享受的兴趣,然后又制定道德戒律限制人们纵情享受,而这种道德戒律被认为是一种“自我修养”。

日本人崇尚“自我修养”,良好的修养能够让他们更好的履行义务。用日本人的话来说,“修养”就是擦去“身上长出的锈”。它使人变成明晃晃的锐利的刀,而每一个日本人都十分想要成为这样的刀。可见,日本人对肉体享受的极度宽容,正是因为他们对“自我修养”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当面对重大义务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牺牲肉体享受。

二、牢不可破的等级制度

日本人讲求“各守本分”。特别是封建时期的日本,严格按照等级制度来安排他们的世界秩序。不管是在家庭和私人关系中,还是在政府、宗教、军队和工业中,他们都坚持“各在其位”。无论等级地位较高还是等级低位较低的人,凡逾越特权的都将受罚。

日本人认为,阶级差别本身不是有失体面的事。因此,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以尊奉等级制度的习惯来确保自尊心。

据统计,德川幕府统治的150年间,处于社会最底层、生活最悲惨的农民对政府的横征暴敛发起过不少于1000次的反抗行动。但绝大部分情况是农民成群结队、井然有序地请愿和请求裁决,并没有发生我们想象中的暴力夺权场景。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极其少见的。

更让我们无法理解的是,幕府在答应农民请求的同时会严惩农民领袖的决定,居然能够得到民众甚至是农民领袖本人的认同——日本的行刑现场不会发生“劫法场”的一幕,民众平静的为他们的“英雄”送行;“英雄”们则因为挑战了特权而甘愿承担生命的代价。

这就是等级制度下的法律和秩序。日本人尊重英雄,更尊重各在其位的等级制。

反观中国历史,农民起义层出不穷,皇权更迭屡见不鲜,皇帝今天可以姓李,明天也可以姓宋。但在日本从未因为农民起义或者将军篡权导致天皇异姓,日本天皇始终出自同一个家族。即使是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德川将军从未采取任何行动试图废除天皇。

这种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正是日本人安全感的来源。

三、沉如枷锁的报恩文化

众所周知,7世纪以来日本从中国输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并由此奠定了其伦理体系的基础。

中国人讲究“忠孝仁义”,同时又将“仁”置于“忠孝”之上,而日本在接受“忠孝”的同时却将“仁”彻底排除在其伦理体系之外。日本人认为其人生来就是善良的,不需要类似“仁”这样的伦理戒律。中国人之所以将“仁”看的如此重要,正是由于中国人的劣根性使然。所以,是非善恶观对于日本人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忠”、“孝”,即“报恩”。

日本人信奉“有恩必报”,并将对“恩”的报答分为各有其相异规则的不同范畴:对有的“恩”的报答是有期限、有条件的;而对有的“恩”,比如天皇之恩(即“忠”)、父母之恩(即“孝”)的报答则是一种无条件、无期限的,其所受的恩惠不管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全部报答。

我们先来说“忠”。

忠,在决定日本人的行为模式中发挥了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作用。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日本军官带着一个联队出去行军。由于行军条件极其艰苦,20人中有5人因为口渴和疲劳死去。当检查他们的水壶时,发现m.i1766.com其中的水一滴也没有喝过。因为军官曾经代表天皇下令,不经过他的允许,不得喝水壶里的水,所以士兵致死也没有喝水壶里的水。誓死效忠天皇!日本士兵就是这样一根筋。

不仅军人,日本的普通民众也愿意以死来报答天皇的“恩”,证明他们对天皇的忠。

在日本,有的老师仅仅因为在学校起火时没有保护好天皇肖像而引咎自杀的事情;而有的老师则因为冲进着火的校舍抢救这些肖像而被烧死。

对于日本人而言,天皇是一个超脱于国内争端的象征,就像美国人对星条旗的忠诚超出一切政党政治一样,天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皇说的话,甚至是以天皇名义说的话,都是必须执行的,即使是死,也不容质疑。天皇让日本人打仗,日本人就去打仗;天皇宣布投降,日本人就无条件地投降了。

1945年8月15日,几乎是在裕仁天皇宣布投降的同时,日本民众就以极端的善意接受了战败及随之而来的一切后果。一位记者记录了当时的情景:人们以鞠躬和微笑、挥手和欢呼迎接美国人。外国记者们早晨手握着短枪着陆,到中午就收起了武器,到了傍晚他们就外出购买日用品了。这让美国人感到不可思议!

接下来说“孝”。

除了皇恩以外,日本人也受恩于父母。在美国,不忘父母之恩的表现充其量就是善待父母,而对日本人而言,偿还父母的恩情债就意味着无条件的服从父母。

日本有一部电影,说的是一个乡村教师从村民那募集了一笔钱来解救一位被卖入妓院的女学生。教师的母亲却从儿子那里偷走了这笔钱。儿子即使知道钱是母亲偷走的,却仍然不得不自己承受村民的指责。他的妻子为了不让丈夫受屈,留下一封遗书,承认是自己丢失了这笔钱,然后带着孩子投河死了。

显然,整个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偷钱的母亲。而当事件公开出来以后,竟然没有一个人指责这个母亲在这场悲剧中所扮演的角色。母亲对儿子有沉重的养育之恩,儿子怎么可能指责母亲!接受父母对自己婚姻,甚至人生的干涉是对父母之恩的报答,能够赢得自尊,能够显示自己的高尚,证明自己坚强到足以忍受个人挫折。这就是日本人对于孝的逻辑。

所以,家庭成员之间存在明显的怨恨也是日本孝道的显著特点之一。正如一位日本作家所说:日本人非常尊重家庭,正因为如此,不太尊重家族的个别成员或成员相互间的家族纽带。

不仅对天皇和父母,强烈的报恩意识也使得日本人不愿意轻易接受别人的恩惠。

明治时期政府甚至曾经颁布了这样一条著名的法律:发生吵架争论时,不可无端插手。当事故发生时,日本街头聚集的人群一般都袖手旁观,这并非围观的民众人情冷漠,而是他们不愿意让被接受者卷入恩的漩涡中。

四、与世不同的耻辱文化

与以罪恶感为基调的美国文化不同,日本文化是以耻辱感为基调的文化。

日本儿童六七岁以后就开始被教育要“知耻辱”,父母会以最严厉的方式迫使他们背负起知耻的责任。

在日本,女人分娩时不可以大声喊叫,男人也必须不畏惧痛苦和危险。日本武士就算承受剧烈的疼痛,也不能表现出一丝痛苦的神情。遇到危险和痛苦表现出惊慌失措的样子在日本人看来是一种耻辱,如果一旦发生,则需要通过行动来洗刷耻辱,恢复名誉。

现代日本人所采取的最极端的洗刷污名、恢复名誉的方式就是自杀。美国人认为,自杀不过是对绝望境遇的一种自暴自弃的屈服,而日本人则认为自杀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的高尚行为,自杀若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就能“维护或者挽救其名誉清白”。

无力偿还债务的人可能选择自杀,因不幸事件引咎辞职的官员也可能选择自杀,无望恋爱的恋人、考试不及格的少年和不愿做俘虏的士兵一样,同样会选择自杀。

除了自杀,报复也是日本人洗刷污名、恢复名誉理所当然的手段。

日本民族史诗《四十七浪人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有个大名叫三个家臣说出某把宝刀的制造者。三人各执己见,结果只有一个人说对了,而另外两个说错了。鉴定错了的两人感到这是一种侮辱,于是其中一人就杀死了说对了那个人,从而洗刷了他的污名。

自己错了却向正确的人实施报复,在我们看来简直匪夷所思,但在日本的著名文学作品中却是老生常谈的主题。

当然,在今天的日本,实际进行报复的例子已经很少见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对名誉耿耿于怀的态度比以前减弱了,而意味着对失败、嘲笑和诽谤的反应更多地趋向防御。

教师如果不知道一只青蛙属于什么种类,那么他宁愿撒谎,也不能承认他不知道。

这是一种避免受辱的自我防御。这种防御措施在日本比比皆是。

比赛中输了的学生会不顾一切的陷入失败的耻辱中不能自拔。所以,日本小学不会让学生留级重读,一起进校的孩子就一起读完小学。

不仅学校,日本的社会制度也趋向于将竞争的机会限制到最小范围。日本人在说媒、求职、离职和无数日常性事务中都习惯寻求中间人的帮助,中间人制度在日本非常盛行。这并不是因为中间人有多专业,仅仅是日本人为了避免发生使自己受辱的事情。

如作者所说,真正的耻感文化是依靠外部约束来行善的,真正的罪感文化则是靠内心的知罪行善的。正因为耻辱感是对他人评价的一种反应,日本人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对于嘲笑或者诽谤的高度敏感有时让我们无法理解。

日本画家牧野吉夫的自传里的故事为我们生动地呈现了一个应对嘲笑的正宗日本式反应。

牧野吉夫幼年时亡母,父亲也破产了,一家人艰苦度日。但他没有放弃理想,18岁时他决定去美国闯闯。当他向他最信任的传教士说出了想去美国的心意时,这位传教士惊呼:什么!你也想去美国?传教士的嘲笑让他产生了强烈的耻辱感!以至于若干年后,他在自传《我的童年》中写到:杀人犯——杀害他人肉体的人;嘲笑者——杀害他人灵魂和心灵的人。灵魂与心灵比肉体珍贵得多,因此嘲笑是最可恶的罪行。

在他看来,就是杀人凶手,也是值得原谅的。但对于嘲笑者,则毫无原谅的余地!传教士对身无分文却想要去美国做画家的牧野吉夫的怀疑,玷污了他的名誉;而牧野以到达美国的行动洗刷了污名。

日本人重视耻辱感远胜于罪恶感,对于洗刷耻辱负有强烈的责任感,而对于罪却并未如此。战败后,德国人向全世界承认了自己的战争罪行,并向被侵略国认错,但日本至今仍然拒绝承认自己的侵略罪行。这是因为,在日本人的意识里,即使犯了错误,也不能承认;只要不承认就能够避免受辱,哪怕明知道自己犯下了滔天罪行。

五、令人遗憾的不足

由于本书最初是作为一份调研报告所写的,作者将分析的重点放在了日本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上,并没有对这些模式进行历史性考察,所以未能深入分析日本为何会产生分裂、矛盾的道德体系,日本人为何会存在分裂的道德精神,以至于没能形成统一的人格。

不足固然遗憾,但丝毫不影响本书成为研究和了解日本文化的经典之作。作者:惟生修凡

关于日本精神——《菊与刀》读书笔记感悟


关于日本精神——菊与刀读书笔记感悟

纪录片《二十二》像个炸弹一样投放在朋友圈引起轰动之后,对日本的批判不绝于耳。抱着解读日本在二战后的行为表现,捧起了已经落灰的《菊与刀》,因同时看了几本书,也因看书不愿一目十行,时隔一个半月终于读完了。

读书期间也一如既往做了笔记,整理了一些战时和历史中的现象折射出来日本民族的特性。包括他们为什么侵略,意念是否高于一切,天皇是怎么样的存在,日本民族等级制度的兴衰,忠,孝,义理。在合上书的那一刻,好像什么也写不出来。

我在读书之前深深相信,想了解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文化,一定是从集体特征去做的整理和提炼。

虽然现在也认可,但是不想那么绝对的去概括了。放大来说,普遍认为中国人都重视礼德,但是现在的社会确实有很多现象以及看法与之相偏离。人们都说美国人崇尚平等和自由,但是歧视和不公也确实广泛存在。甚至于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格。这样来说怎么能给每个人烙上标签呢。

刻板印象存在于每个人的脑海里。

再者说我们看到的现象真的是他的真实性格和品性么。日本人扬名天下的自杀式袭击以及剖腹自杀行为,是日本政府试图去灌输给士兵的想法,事实上每个士兵确实是不怕死么。有人类学家在研究神风特攻队时,看到士兵的书信里抱怨道“日本政府这是在逼死我们啊”,这说明,日本士兵和中国士兵和你和我一样是怕死的。

我想,可能是我接触的渠道太过于狭窄了,于是翻了一些日本历史和行为解析的纪录片,看完之后,仿佛更无法写出读后感了。每每这样,读书笔记我总想把它归咎于自己的词汇量和文笔实在是匮乏与粗糙,没法支撑想法乱窜的大脑。如果用浅见揣摩一下日本政府为什么是这个态度,“无论这个人的行为或者观点多么怪异,他感知与思考的方式都是与个人经历息息相关的”。这个政府的态度和决策,也无非是历史演变沉淀出来的结果。

日本文化是“耻感文化”而非“罪感文化”,区别在于,耻感来自于外部制约,而罪感来自于内心的道德。

正如译者所说“要了解一个社会,恐怕仅凭一本书或一个结论提供的画像远远不够。而了解一个国家亦是如此。”

《菊与刀读书笔记1500字


《菊与刀读书笔记1500字:

个人情欲:

日本的道德规范,在要求彻底、极端的自我克制的同时,又极力追求五官上的享乐。这也体现了日本佛教与本源佛教的一些区别。日本人认为,肉身愉悦是一种善行,值得培养,但同时必须有一定的尺度,绝对不能扰乱到生活中的严肃事物。其在培育身体享乐的同时,又建立了一套道德规范,禁止在严肃的生活领域耽于纵情享乐。享受:热水浴、睡觉、浪漫爱情(彼此彼此嘛)、性爱快乐(对男人婚外情的纵容、艺伎的存在)、同性恋、自慰、酗酒(饮酒与用餐的严格区分)。个人情欲是上天所赐之物,上至哲学家,下到普通百姓,谁也不能指责。而人总是处于一种无法达到较高忠、孝、义理等要求的痛苦之中,因此日本人更倾向于悲剧式的戏剧结局。

德性的困扰:

日本存在诸多的德性要求,同时并不存在善恶之分,经常是困于两种德行选择的矛盾之中。如《四十七士物语》这一故事中,就反应的是“义理”与忠、“义理”与“孝”的矛盾,最终、“义理”获胜。而在有的故事中,忠战胜了“义理”,但在这些故事中,最终主人公无一例外选择了自杀,以此实现对多重德行的履行。而自明治维新以来,反映在《敕谕》中,日本官方有意贬低“义理”而褒扬“忠”,显然是为了提升天皇地位,加强权力集中。

“诚”:是指遵循日本道德和“日本精神”所描绘的“道路”的热忱,主要可解读为对公认的“日本精神”的赞扬,或者是对日本德性领域中某些公认的指标的赞扬。

“自重”指要恪守规则,达到别人的期望。这也体现了日本精神当中的外趋性。注入谨慎、警惕。而一个人如果不遵循善行的明确指示,或者是不能权衡各方责任,又或者没预见突发状况,都是一种耻辱。而耻辱感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据首要地位,因此,每个人都特别注重公众对自身行为的评价。

自我训练——克己自制:

日本的自我训练,一种是能力上的自我训练,另一种是期待有更多收获,即“练达”(存疑)。能力训练,即培养一种行为能力,精神驾驭法则,即人的意志应该能够驾驭可以忍耐一切训练形式的肉体,肉体本身并没有健康法则,即使受到损害也应该置之度外。当涉及到个人情欲与更为重要的事物时,应果断抛弃个人情欲。训练——快乐:

“练达”源自禅宗用语,在本书中,作者选择“无我”加以介绍,是指在意志与行为之间“没有一丝间隙”的体验,没有练达的人,其意志与行为之间隔着一块屏障,其被称为“观我”(正在观察的自我)、“妨我”(正在妨碍的自我)。而“无我”指行为者的行为与心中所想之事完全一致。自注:自我理解,这一思想更偏向于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战败后的日本

战争中的顽强抵抗,战败后的坦然接受,日本能够踏上和平之路的真正优势,在于日本具有敢于承认自己行动“失败了”的魄力,继而能够集中精力去寻找其他出路。(思考:这是其自身文化的灵活性,还是其内在核心的脆弱性,没有可坚守之物,也就没有可失去之物?)再者,对天皇制的保留,顺应了日本社会的需要,同时,也彰显了此书研究的价值。

《菊与刀》:

呼应本书题目,对菊花的喜爱,是日本人个人情欲的一部分,而提及刀,实际上所展示的是日本人对自我训练的一种要求,以此出去自身的“锈迹”,进而追求“练达”的人生境界。

后记:

1.本书写作与上世纪中期,作者对于日本的介绍,时至今日,读来仍使人受益匪浅。但是,本书毕竟是上世纪的产物,经过几十年的变化发展,世界、日本都有了相应的变动,对今日日本的认识,此书仍是极为重要的参考书目,但不可过于局限与此。

2.读书越多,更加认识到自身认识水平的有限,在之后的阅读中,应更加注重于都质量,且越是好书,越需要多次阅读,就像本书一样,读完仍感觉需要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且阅读后的总结和思考。也是极为重要的。

日本的“菊”与“刀”_《菊与刀》读后感


日本的“菊”与“刀”_《菊与刀》读后感:

日本,对于我来讲,我觉得是一个既让我有点小恨又让我敬佩的国家。小恨源于历史,敬佩在于它的发展。我一直很想要了解,日本人是以怎样一种生物存在的。

选择《菊与刀》,感性的讲是因为这本书的名字。理性分析,是因为“菊”与“刀”的特别代表性,从书名就能看透一二。“菊”,看似柔弱却无比坚韧,凋谢却不掉花瓣,展现了女性的温雅哀怨之美,以及日本人刚毅的精神,菊花也是日本皇家家徽;“刀”,刚硬而冰冷,表现了男人的勇猛,是日本武士道精神和暴力的象征。“菊”与“刀”双层涵义,象征日本民族的矛盾人格或日本文化的双重性。这本书看来许久,终于有时间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读后感了。

《菊与刀》是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美日交战之时,奉美国政府之命,为了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二战后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日本。1946年正式出版,1949年出版日本版。

本书共有13章,第1章作者简述了其写作背景、缘由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可以说,她以文化人类学家的视角分析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研究方法让人耳目一新,这也是这本著作的新颖之处。由于写作背景正处于战争时期,实地考察实在不现实,作者利用图书文献,分析历史事件和统计材料,并从日本的文字宣传或口头宣传的词句中,以及影视作品中追踪其发展。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研究方式,在出版后遭受了许多人的质疑和讨论。日本学家川岛武宜指出,本书注重“理论分析”,比较全面的分析了日本的文化,但是缺乏历史的分析,并且以偏概全,“将日本人作为一个总体考察,这是必要的,但是日本人中也有阶层、职业、地区、知识水平等各种具体的差异”。和辻哲朗认为,作者本书研究的主体更像“日本军人”和“日本军人的思考方式”,而不是“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模式”,我读后也有这种感觉,也许是处于写作目的和战争的需要,作者更偏向于研究日本军人和军事。

著作的第3章、第5—6章、第10章、第11章、第12各章分论等级制、恩、义理、名誉、人情、道德、修养、儿童教育。第2章讲述了战争中的日本人对待战争的态度,即以“精神做食粮”,他们认为战争中的物质力量注定必将失败;第4章陈述了日本著名的改革_明治维新,对于本次改革我就不作过多的赘述;第13章,简单阐述了二战后,投降后的日本,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让人觉得咋舌,日本败的干脆利落,但又很快在美国的扶持之下迅速崛起。

从作者的思路来看,日本文化主要包含“等级制”、“军国主义”、“耻文化”,它们贯穿于日本人特性和日本文化的始终。作者从日本的等级制度、恩怨情仇、社会习俗、改革教育谈起,层层深入,启人深思。

01、首先,“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这是日本人最基本的行动模式,换言之即日本人喜欢在一个既定的等级模式之下生存,微观方面来讲,在一个家庭里,老幼地位清晰,男女分工明确。宏观方面来讲,天皇、武士、平民等级分明,天皇作为他们唯一领袖,最高的精神支柱,在日本文化中扮演这着重要角色。接着,本书注重日军作战之疯狂表现,并且列举了详细的例子。事实上日军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疯狂之举,正是日本近代以来军事现代化和军国主义化的产物。日本现代军队分为以长洲藩阀为主力的陆军和以萨摩藩阀为主力的海军,陆军海军军阀为强化自身势力都改造了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道,强化官兵的愚忠和盲目献身精神。也许,对日本军事和军人的分析,这是美国当时最为需要的资料。日本人给人的直观映像是很“懂礼貌”,我挺喜欢逛成都的伊藤,虽然是日本的企业,可是不得不说人家服务做得很到位。我想也许是受“等级制度”的影响,男尊女卑,身份等级分层清楚的缘故吧。

02、再者,本书细细讲述了日本的“恩义情仇”。一是“恩”。日本人认为的“恩”是“债务”,“报恩”是偿还“恩”的过程。“欠恩不是美德,报恩则是懿行”。日本人还把“恩”分为不同范畴,一种是在数量上和持续时间上都是无限的,这样的“恩”称作“义务”,这样的义务包含两类:一类是报答父母的“恩”_孝道;一类是报答天皇的“恩”_忠诚。另一种是在数量相等并须在特定时间偿还的“恩”。

二是“义理”。“义理”是日本所特有的,“义理”不同于“义务”,在“义务”的定义中并没有“不愿意”做的意思,而对“义理”的报答则充满了内心的不快。作者将日本的这种“义理”归为了两类:一是“社会的义理”,即“报答义理”,亦即向同伙人报恩的义务,履行契约型的关系;百家笔记网()另一种是“对名誉的义理”,即保持名誉不受任何玷污的责任。作者还指出,当“义理”与“忠”相冲突时,人们可以堂堂正正的选择“义理”。“懂义理”就是终身忠于主君以诚报答,“报答义理”就是把生命献给主君。特此,作者引用了《四十七士物语》中的“四十七士”的故事,展现日本人在“忠”与“义理”矛盾时的抉择。

三是“名誉”。说到“名誉”,是“耻感文化”最明显的表现。日本人认为,只要受到侮辱、毁谤及失败未得到报复,或未被雪除,“世界就不平衡”。武士会为了名誉切腹自杀。也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已经深入日本军人的内心,在面对战争时,他们总是抱着“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决心吧。在我看来,日本人的“耻辱文化”就是太重面子,自尊心太强。正如他们的《战阵训》:“生不受俘囚之辱,死不留罪祸之污名”“荣誉就是战斗至死”“他丧失了名誉,对于从前的生活来说,他已经是个‘死人’了”等等。

四是“人情”。现在谈到日本,我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的美食和桑拿。我不得不说,日本人把肉体的享乐(泡澡)、睡觉、吃饭、浪漫主义的恋爱等都看作是“人情”,我的理解便是“人之常情”。“在日本的哲学中,肉体不是罪恶。享受可能的肉体快乐不是犯罪,精神与肉体不是宇宙中对立的两大势力,这种信条逻辑上导致一个结论,即世界并非善与恶的战场”。由此观之,日本也是一个懂得享受人生的民族。正如他们的日本料理,简单而精致。

在日本文化中,不得不说受到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日本人认为生是由“忠的世界”、“孝的世界”、“义理的世界”、“仁的世界”、“人情的世界”及其他许多世界构成。

03、接着,不得不谈日本的“自我修养”。日本人非常重视自我修养,这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发扬日本精神,更深层次就是改善自我驾驭生活的能力;二是从佛家的角度讲,他们的目标便是达到“圆熟”,可以达到专心做事的境界。但是日本的佛教信仰并不像我国的佛教信仰“出世不能入世”“八戒”,修行的目的是进入涅槃不在轮回,日本的佛教信仰是追求一种“出世”,深受务实观念影响,他们可以娶妻生子。

相信《民族性格与文化——《菊与刀》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