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600字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2012的秘密》读后感600字。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2012的秘密》读后感600字,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2012,我们的记忆仍然绑捆在过去的那部电影中,今天,我读了一本《2012的秘密》才明白了许多现实。

2012年世界末日不是玛雅人编测出来的。他们运用着自己那时候的全部知识,并且使用着“玛雅日历”来追踪银河时间和地方时间。科学家们也很吃惊于为什么玛雅人的计算如此微妙如此精细,他们预言着2012的冬天,世界末日般的景象。没有太阳而混沌的黑暗,世界陷入像无底洞般的状况,我们的生活又会如此呢?我们每天沐浴着的阳光,又会不会落下之后就再也升起来了?生活中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又会不会一如既往的出来,和我们打招呼呢……此时的我并不知道了,我产生了对未来的恐惧,未来,到底又如何?

可是,有些人并不相信所谓猜想,他们认为世界会永远光明,人类凭着所谓的高科技,将永远过着美好的生活。

然而,现实呢?到底应该要怎么样做,才是真正合适的?我开始陷入沉思,如果人们一味不信将来的世界惨状,而肆意挥霍那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世界也将遭到破坏。或许,还没有到玛雅人预言的那个时间,人类已将美好的世界摧毁,那又该怎么办?

《2012的秘密》从开始阅读到合上书本,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是什么呢?是担忧?害怕?焦躁?还是希望?我开始留心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工厂污水未经处理的任意排放,清澈的河水已变得面目全非;私家车的增多,使空气质量每况愈下;还有那核电站的泄露……许许多多糟糕的现象充斥着我的神经,所以我的害怕我的担心绝非杞人忧天。如果玛雅人的预测真实,那我们的将来可想而知,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应该如何防止事情的发生呢。太多的警示我没有必要重复,但人类是否已经记到心里去了呢?

有句话我不得不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也许有人会说这是老生常谈,但的确是“人人有责”啊!谁可以推卸这样的责任呢?可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有没有把它们真正记住。如果我们人人做到尽力的保护环境,2012的预言怎么会到来?我们又为什么会开始担忧呢?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读《2012的秘密》有感400字


对世界植物和动物的最大威胁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部分生物很难离开它已适应了的环境。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方之一是热带雨林区,但是现在它正在遭受到越来越快的破坏。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的天然森林都受到严重威胁。程度最轻的是雨林被单一的经济林所代替,情况最严重的地方已因侵蚀而被破坏成了贫瘠的灌丛地。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地球变得脆弱,这难道跟人类没有一点关系吗?

然而,我们也看到,也有很多的人已经觉醒,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地球。人们设立了一系列节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提醒着人们保护环境;人们制作了一系列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请不要食用鱼翅!” “你的25步,它的25年,SOS拯救鲨鱼行动”……

2012,是飞跃,还是毁灭?这要看我们人类的选择。让我们行动起来,争当“环保小卫士”。

读《2012的秘密》有感350字


“五一”放假,我什么地方也没去,就在家静静地看书,看了一本科普读物——《2012的秘密》。

这本书主要讲了:根据玛雅历法中的预言,发生在1987年8月16、17两日的“谐波汇聚”, 标志着行星地球开始了25年的倒计时,即在2012年,人类将面临大周期的终结。对于玛雅人,他们在1500多年前就“突然”出现了,他们一开始就已经具备了高级技术,尽管有很多理论,但没有一个能够明确地解决这个“玛雅之谜”。现在,据科学家了解发现,地球磁场正逐渐衰退、即将又要面临的太阳风暴、时间波零点、科技水平越来越高超等都近一步确实了原本人们认为是无稽之谈的世界末日。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600字


童年,一个充满美好回忆的年龄,也让许多人对他抱有幻想和批判,因为它离我们遥不可及。《童年的秘密》是玛丽亚.蒙台梭利的作品,在这本书中,她仍然强调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遵守儿童敏感期的发展规律,激发儿童潜能,为儿童打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身为人母的我深有感触,不得不承认儿童在一定时期是成人的老师。

记得初为人母时,我只在医院待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出院了。当妈妈时的喜悦与兴奋,也连同严重的睡眠不足掺杂的。身体的虚弱,迫切想好好休息一下,可是听到孩子的哭闹又是那么揪心,于是一个个日日夜夜的陪伴,让孩子与我渐渐熟悉起来。孩子三四个月时,只要我换一件衣服,她都会一边吃着母乳,一边仔细观察,小手还不停的触摸着衣服,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孩子四个多月时的一天,我打算洗头,于是,孩子的姑姑帮我照看一会儿,长长的头发,洗起来费时又费力,孩子一边看一边在旁边玩耍,总算洗好了。这时,孩子也饿了,我抱起孩子准备喂奶,谁知,孩子充满委屈地哭喊,就是不吃,无论怎样哄就是不停地哭,盯着我的脸,越哭越凶家里一直都没有什么陌生人,也很安静,怎么回事呢?姑姑观察半天试探着说:你把头发扎起来试试,她是不是不熟悉你头发披散下来的样子?我赶紧把头发扎起来,孩子望着我的脸渐渐平静下来,在我的怀里安静地吃着母乳

当时谁曾想到,一个小小的婴儿,竟然会有如此强大的辨别力,一个小小的有异常态的打扮,她竟如此大的反应。可见,外部的秩序感已经早早地植入她的内心,不得不承认,我被她我的小小的孩儿打败了,而且我败得是那么开心!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感觉的秩序可以分为外部秩序和内部秩序。上面的事例是我所说的外部秩序,是儿童的敏感期的表现之一。儿童敏感期还有许多表现,如果成年人能及时发现,认真培养他们的能力,儿童必定会像雨后的春笋般茁壮成长,愿你我共勉。

2012读后感精选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在阅读这程中,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2012读后感精选,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2012读后感 篇1

刚看完最近刚上映的电影《2012》故事讲述的是人类遭到毁灭时的情景以及人类在此极度危难之下所做出的种种想法和行动。而作为一个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仅仅只能做到的就是!就是将自己心中的那份感触记录下来。

看过这片之后不会再想其他的影片一样,归于一个系统的说人类的各种精神或抑制,它所包含的是一种启示,告诉人们在这样的一种无法抵御的事情面前,各种不同的语言、不同信仰、不同身份的人所经历的事情。

末日将至的前期(大约3年前也就是2009年),然而最先得到消息的确是各国的领导(当然这是肯定的,毕竟领导我们的人,是通过民众选举出来的,代表我们每个人所产生出来的)然而故事中所讲述的是领导将其对社会的隐瞒。(在这里我先说的是这并非一概的可以说是政府的阴谋,一群贪生怕死之辈,为了保全自己而不告诉大家实情!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领导人你会庄重而严肃的告诉大家世界末日来临,并且我们根本无法应对这样的灾难吗?!)所以个人认为不要通过表面来看待事情的本身(也就是主观思想),其实事情的本身就带有不可避免的抉择。

就这样!灾难将至的影子不断在显现,各国地区开始发现地表大面积,人们却依然活在政客们的语言之中。如这句这是故事在加州岩层断裂并且导致毁灭的前1分钟时,政客代表人所说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世界末日不会到来,此前发现的各个地表断裂已明显舒缓了板块移动的张力。接下来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到处是哭喊声,就在这些哭喊而无助的声中,加州毁灭了!(看到电影的景象的时,不知读者的感受是什么,我的感觉是身为同一个活在地球上的人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生存了下来,又多了一些时间来看待或思考发生在身边的种种事情,而另一方面,连我自己都无法表达当那些政客连话都没说完就已经成为废墟中的一份子时自己心里的感触。是因为政府的无能导致了人间的悲剧?还是说政府本身也是其中的受害者?这点无人能回答!真的!无人能回答!)补充:此时主角和家人还活着,其实我感到的并不是滑稽,因为确实很多美国大制作的电影主角是不死之身我感到的是高兴,发自内心的高兴,活着比什么都好。这句话在这时说如同圣经里的真理一样不可磨灭!

接下来大灾难的前兆结束后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了,南北磁场变化,各大洲板块崩裂下沉,海平面发生大型海啸等等都预示着人类的毁灭已经到来了。

思想转会5年前,当美国政府第一个知道这件事请以后第一个做出的判断就是方案于是开始联络各个国家参与此次行动(最终有46个国家参加了,在这点上我就想说剩下的国家为什么不参与,就因为他们国家的经济不够强悍,【在这里再补充一下最后活下的人都需要购买一张票而这张票的标价是10亿欧元】所以他们没有活下来的资格么,可是连我自己也在同一时间意识到,生命的意义有时候确实会发生改变,不能因为为了救这些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的人们而影响到更多的人。取舍生命:总是最难抉择的事情),于是找到了世界上最大劳动力的国家来承担拯救世界危机的重担。没错那个国家的名字就是Z国(在这里无法打出次过的名字所以拼音首字母作为缩写)其实这并不是因为我是Z国人我就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仔细想想的确只有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劳动力以及种种条件满足了这项重任的承担责任。就这样5年的时间过去了,诺亚方舟计划就在基层人民不知道的情况下开始了直至世界末日的到来它也终于问世于世界之中。

最后它所承载的是希望,同时也是回忆以及悲伤。当影片最后打出的一个时间时感悟也由此成为连成在了一起。0001年12月27日,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又是不同的时代,我们不是创造世界的造物主,但我们确是亲生经历世界被毁灭并且被重新创造的见证者,我们所迎来的是昔日之光同样的光芒,却不同的时间所散发的光芒。我们要学会创造,并且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我们在这里见证,我们要在这里留下新的历史!

2012读后感 篇2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参考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的著作和文章编著而成,并依据大量新闻报道进行佐证,逻辑严密,事实充足,供广大财经爱好者,尤其是投资者、企业家参考。2010年美国经济就已经险象环生了,凭什么说2012美国还将爆发金融危机,从日本经验来推断美国金融危机将长期化,奥巴马为美国经济找的三条出路都走不通,次贷危机以来美国已经三次大规模打击欧元,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是美国打击欧元的货币战争,2012拯救美国经济的最后一招:打击欧元,英国得了“美国病”,面临“破产危机”,日本经济病入膏肓,2012在劫难逃,2012可能爆发“中国版次贷危机”,2012中国靠“城市化”绝招来“保命”,2012中国可能获得哪些国际利益!

2012经济再危机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英国经济“衰运不减”,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服务业作为支撑英国经济总量的重要产业,自去年在经济危机中“突出重围”后,增长速度骤跌至13个月以来的最低点。2010年世界经济的持续回升是暂时性的,我们如果仅看到世界经济的复苏就盲目乐观起来,就会重复2008年上半年所犯的错误。

2012经济再危机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把物质生产交给中国,那美国靠什么生存呢?美国的经济重心变成制造金融产品(股票、债券等),然后向发展中国家出售这些金融产品,换取物质产品。马克思曾说过:“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就是赚钱。生产过程只是为了赚钱而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只是为了赚钱而必须干的倒霉事情。”如今美国通过对虚拟资产(金融产品)的炒作也可以实现货币资本“账面价值”的增值,终于可以不再干物质生产这件“倒霉的事情”。

2012读后感 篇3

内容简介::随着2012年的即将来临,美国著名纪录片商Nimrod Erez委托《2012:科学还是迷信》作者,遍邀来自世界各国相关领域的学者与专家,就2012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访谈与讨论。同名纪录片在好莱坞大片《2012》上映之前就于欧、美、日、澳等国家同时进入院线,即刻引起轰动,之后,DVD的发行也直线上升。在中国,本片以网友自愿译为中文字幕版本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形成一阵风潮,在线观看点击率和下载率都居高不下。

2012: 是科学还是迷信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选择这本《2012科学还是迷信》的初衷是因看过同名纪录片《2012科学还是迷信》,虽然生动但很简短,只有一个多小时,不过瘾。这本书是纪录片的扩大版,将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对2012最敏感的问题集中进行了解答,很是震撼。真不敢相信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还有这么多离奇却又不得不相信的事情......要了解2012,我想这本书是最......

2012: 是科学还是迷信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这部有着巨大而丰富数据的著作是非常独特珍贵的,它以敏锐的洞察力,对这一21世纪最引人注目又令人迷惑的“世界末日”预言进行了详细、充分的分析。它告诉并警示我们,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其实才刚刚开始,理应作好准备以便进入更为深远的未知之旅。

2012读后感 篇4

其实,《2012》这部影片很久就已经上映了,而且红极一时,之前听说是一部灾难片,而我并不喜欢看灾难片,所以一直都没有看。最近百无聊赖中看到这部影片,所以决定看一下,了解一下里面所反映的内容。

而当我认真把这部影片看完时,心里突然多了很多的想法,有对未来的思考,也有对现实的悲叹。

突然想起一句话,人性都丧失了,人类的文明何以留存?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在影院的巨幕和环绕立体声的配合下,真是把影片的壮观景象发挥的淋漓尽致!片中激动人心的镜头太多,看到自己都像是融入了这个悲观的场面当中。

《2012》中所表现的末日文化在今天并不罕见,早在二十一世纪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幻想世界会不会再1999年结束。很可惜没有。也许那时候所想着的世界末日是有些不切实际,但是到了今天再来看末日这个问题,就不能一笑置之了。

最令我难忘的是:谁去谁留已然成为挑战整个人类的道德抉择。面对灾难,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取,男主角之一终于说服了政要们,使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类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择: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终于,老百姓同那些花10亿欧元买一张绿卡的精英一起,被救于水火之中,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

和谐在我们的口中说过无数次,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不和谐的现象随处可见:街头斗殴、车祸的围观以及报纸的社会新闻、案件聚焦都是都是人们喜欢的谈资。人们总是热衷于追求利益,何曾有人回头看看与我们未来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今天,地震频发,水灾泛滥,极端天气已成为家常便饭,难道这些不是我们自作自受吗?这样的末日,绝对不是宇宙所带给我们人类的,恰好是我们自身的自我毁灭。

从几百年前的工业革命开始,这是更早一些,从我们的祖先大规模的开山、挖地开始。我们就在一点一点地欠下了债。凡事都有代价,发展也一样,而且这代价绝不会只是那虚构的几个数字而已。我们借用了自然,然后就要以我们的未来来偿还,在此过程中的各种灾难可以说是那利率不低的利息。我们所欠下的债,总有一天是需要偿还的。

如今,上海已经因为地下水的过度使用而导致地面下降,罗布泊失去了波光粼粼的湖面,只剩下了干裂的河床和飞扬的沙尘,太平洋上的小岛国因为海平面上升而心地开始准备举国移民,卫星地图上原是一块无暇碧玉的亚马逊森林出现了累累白色的伤痕而在未来,也许有一天英国将成为第二个亚特兰蒂斯,荷兰的大坝将遮住傍晚的霞光,西伯利亚会成为世界上最适合作物成长的地方,会结冰的码头将从世界上消失,南极大陆会出现白色之外的颜色更加遥远的未来,无法想象我们会在哪里。

当看完这场电影时,我对自己的同学说,对2012有种恐惧感,害怕那一天的来临,如果真的会有末日这一天,怎么办?我们会像戏中的角色那样勇敢吗?在这些日子里,你们会做些什么呢?

能不能放慢你的脚步,放慢些,再放慢些,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晒个一下午的太阳,拥抱下你的家人,多些时间陪伴你的家人,给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多一声问候,对曾经伤害过你的人说声原谅你,对你曾经伤害过的人说声对不起,因为你要知道,在生命与死亡的面前,一切都是那么的渺小。然后给自己一个无眠的晚上,多些思考!

那么,我们不是更应该从现在开始做些什么吗?

2012读后感 篇5

最近我看了一部大片叫《20xx》,这部大片可好看了!它是一部自然灾害的巨作,一夜之间风靡全球,主演约翰·库萨克,桑迪·牛顿,伍迪·哈里森,阿曼达·皮特等人,演出了这样一部惊天动地的大片。

我第一次看《20xx》这部电影时,被那惊心动魄的大爆炸,令人望而生畏的地面开裂,一次接着一次的大浪袭向地面,房屋一座接着一座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的场面给震撼了。

《20xx》这部电影说的是:杰克逊(约翰·库萨克饰)带着孩子去黄石公园度假,却发现曾有美好回忆的湖泊已经干涸了,而这个地区也成为了禁区。充满疑惑的他在黄石附近的营地偶然认识了查理。查理告诉他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被人类掠夺性破坏,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统已经面临崩溃,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查理说有些国家已经在联合秘密研制并建造可以躲避这个灾难的方舟,杰克逊以为他是个疯子就一笑而过走开了。

然而第二天,灾难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伴随大量陨石的坠落,让眼前熟悉的家园变成了人间炼狱。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爆发。杰克逊和众多家庭一样踏上了求生之路。面对全球性的自然灾害,不知何去何从的他突然想起查理提到过的方舟和地图,于是决定前往方舟基地寻找生存的机会。

在寻找和前往方舟基地的过程中,杰克逊一家在经历灾难的生死考验之后终于到达了方舟基地。然而已经制造完成的方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从世界各地闻讯涌来的受灾人群。谁去谁留已然成为挑战整个人类的道德抉择。面对灾难,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类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择:“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最后人类终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虽然我知道那些镜头是特技制作出来的,但是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脑海里总是会闪现出那些可怕的场面,会设想在这种灾难面前人类是否能幸免?如果真有这一天,我又能不能活下来?

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想要对身边的人大声疾呼:不要再继续破坏自然生态了,不要让20xx的那天真的成为世界末日。

2012读后感 篇6

《2012》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灾难大片,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火山喷发、地裂、冰冻、海啸、洪水、陨石雨等等灾难形式交相呈现,可以说实现了史上最全的灾难大集合。因为其逼真的视觉震撼,当时在全球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真正步入2012年的时候,世界的空气好象也跟着紧张起来。种种天灾,似乎正在一步步的应验玛雅人的预言。

当心血来潮重新观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忽然有点心里起毛了。在无情的天灾面前,人类显得那么的渺小和无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幸运的登上诺亚方舟,或许

我忽然想到了泰坦尼克沉没那刻,一对老人相拥等待海水淹没的情景。

据说香港政府出钱建造寺庙,请寺院高僧诵经祈福。也有传说已经秘密建造了和电影里一样的诺亚方舟,当然同样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上船。

2012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将是一个新的转折,每一明天对于每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开始呢?无论将面对何样的未来,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还是值得庆幸的。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谁先来。如果因为这些就影响自己的心情,实在显得不太划算。不管明天的太阳是否照常升起,今天的每分每秒还是不能白白浪费的。就像我现在挤牙膏一样记录现在的心情,可能真的很废话,但我现在真的很想说,这个片子拍得很成功,成功把我给震住了。

2012真的来了,但是别怕,我们都在!

2012读后感 篇7

“你不用成为别人,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这是郎平在xxxx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队对巴西队比赛前发给运动员朱婷的一个短信。

在电影中郎平与朱婷有这样一段对话。

郎平:朱婷,我问你为什么打球?

朱婷:为我爸妈。

郎平:那你永远也打不出来。再想,为什么?

朱婷:为我自己。

郎平:那你自己要什么。

朱婷:成为你。

郎平:那你就搞错了,你永远都不会成为我。

郎平在后来的训练、比赛中,不断告诉她,你很优秀,你不需要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颜色,要相信你自己就是那一抹最靓丽的颜色。

请你记住成为你自己是多么的重要!

或许,每个人都有想成为的那种人、那个人,但是,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经历,有自己的生活,你看见的别人的光鲜,不一定是他想要的,你想成为的,过程和结果,不一定是你能接受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所以,找到“自己”,找到那个坚信自己和成为自己的信念。

电影中有句台词:“我觉得我们上场比赛没有输,那是因为比赛只有五局,再来两局,准赢。”

所以要保持不服输,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力量,流汗、流血、流泪不留遗憾,不怕、不躲、不服永远战斗的力量,超越自我。

在电影里,你可以看到老一代的女排们即便遍体鳞伤,也要拼尽全力在训练场上一次又一次地救球;你也可以看到新一代的女排们直面内心,从无声到呐喊,最终战胜了自己的软弱,用一记又一记重扣砸向对手的球场。

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在电影中郎平曾对球员们说:

“曾经有位外国记者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看重一场比赛的输赢呢?

我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

等有一天,我们的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看成比赛的唯一价值。

我有责任帮助你们,享受体育的本身,开心地去打球。”

“排球是我们的工作,但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这是郎平接手中国女排后告诉队员们的准则。

所以不光会打球,还要会做自己。热爱自己的热爱,享受自己的热爱,勇敢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赛场上的一次扣球会让每个心系祖国的中国人热泪盈眶,顽强拼搏的中国女排代表的不仅仅只是某个时代的一个群体、一支队伍,更是中华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刚向世界敞开大门、奋力追赶的关键时刻,女排“五连冠”像一面旗帜,激发了一代中国人投身改革大潮的豪情壮志,仿佛始终有一种感动,叫女排精神。

今日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女排夺冠依然令举国上下心潮澎湃、激情迸发。对我们而言,“女排精神”可能是一种匠人精神,但岁月流变,不仅仅在于金牌,是祖国至上、团结协作、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无论是在奏响着时代最强音,还是在激励着当代中国人,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一个奋斗的精神,还是莫大的荣誉,都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让我们怀揣:

始终有一种骄傲,叫五星红旗;

始终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

始终有一种告白,叫祖国万岁!

《智商的秘密》读后感600字


智商与成才

――读《智商的秘密》后有感

我羡慕那些轻轻松松就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我崇拜那些做出了惊天伟业的科学家。我总以为,他们成就的取得,一定是因为有着超乎常人的高智商。当我读完《智商的秘密》这篇文章后,我知道,其实并不是如我想象的那样简单。

《智商的秘密》告诉我:智商,就是我们所说的IQ,是各种能力的总和。普通人的智商在70-130之间,超过130的就是超常人才了,低于70的就是被我们叫做弱智的不寻常人。我们常说的天才就是智商高于一般人的人,世界上有许多名人就是超常的高智商者。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的智商有140,而爱因斯坦的智商有160,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是达.芬奇,他的智商高达200。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高的智商?经科学家研究发现,有多种原因:遗传、天生……

但是高智商并不意味着成功。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专家说,环境会影响“天才”的正常或超常发挥,当然与后天的努力也有必然的联系,高智商并不一定能成才。举个例子说吧,以前有个智商超常的儿童,用四年就将读完了五年的课程,15岁就成了中国科学院院长的研究生。后来,在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他又决定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深造,但是由于和导师的关系处理不当,被迫回到国内。他的成绩优秀,却败在人际关系上。

可见,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勤奋,才能获得回报。人的智商再高,没有付出,没有行动,也不会有回报。反过来说,即使智商平平,只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也能成才。比如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他的智商并不非常高,但是他在数学上就是取得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就向大家揭示了他成功的秘密。

世界上天生高智商的人其实是凤毛麟角的,更多的是一些智商平平的普通人。但是,很多的普通人同样能做出非同一般的业绩。我想,我也一定是这些普通人中的一员。从今天开始,我不应该只羡慕那些天才,而应该脚踏实地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学习,用辛勤地付出去换取成绩的进步。(字数812个)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600字


【第1篇】

选择读这本书,一是因为听同事给老师推荐过,是一本讲解儿童心理很深刻很引人深思的好书;二是因为作者是意大利著名心理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在世界儿童教育方面算是一个公认的权威专家。既然这本书有这么多的光环,怀着渴求知识的欲望和好奇心,开始了《童年的秘密》的拜读。

刚拿到这本书,浏览目录,发现很多重要的字眼,如:敏感期,秩序,智力,行走,手,节奏,依附,占有欲,权力欲,自卑感,恐慌和说谎等,感觉这本书真的说到了点子上了,又一次增加了我对这本书的向往,迫不及待要好好研读了。但很认真的读了前言和正文的前两个章节,有点失望,感觉蒙台梭利的只是揭示了儿童发展的一些特点和成人的错误或不适宜的行为和做法,没有给出正确的做法。即是告诉你了“what”(什么)和“why”(为什么),但不说“how”(怎么办);告诉你这样做不行,不合适,却不说怎么做才行,合适。可能是开始对这本书期望过高,而且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总想让别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自己懒于思考,其实也是人惰性--思维懒惰的体现。在接下来过程中,顿悟,发现该书之所以不给出具体的正确做法正是秉承着该书的一个重要思想,给孩子一个自由宽裕的环境,让其生长,而不是限定条条框框。成人的角色应该是帮助的角色,有时应该是旁观者,理解、尊重儿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儿童实现自身的潜能提供所需的帮助,更不要忽视和压抑儿童的心理发展。所以这本书没有告诉我们成人应该怎么做,而且把我们经常会出错的地方指出来,警示。我们不要走入误区,重蹈覆辙, 而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不给出条条框框,每个成人都可以从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把握。

越往后读越被这本书深深吸引,除了获取知识和理念,还有丰富的案例,很有趣,印象也深刻。现在读了又一半,下面也要好好读。读书笔记也要做好,是很宝贵的资源。

【第2篇】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由意大利当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索利撰写的,本书蒙台索利深刻地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并通过自己在“儿童之家”的教育实践指出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疗救之方。通过对本书的阅读,给我留下很深的启示。

要正确对待儿童,变革是必然的。需要改变父母、家长和教师的观念,总而言之,要改变成人的观念,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蒙台梭利在著作中阐述了她的儿童教育观,其中一个核心就是必须营造适宜的而且是属于儿童的环境。她主张“教育要从出生时抓起”;“满足未成熟儿童的需要,放弃自己的要求,顺应他们的要求,这就是成人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对儿童教育的一个核心特点就是注重环境”;“应该为‘儿童的心灵得到解放’创造极为有利的环境,应该消除所有抑制他们行动的障碍”;“真正新型的教育就是:首先发现儿童,实现对儿童的解放”。“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保护和扶植儿童,帮助儿童的成长。”教师要做好精神准备,“教师要发自内心地摒弃发怒和傲慢的心理,应该知道谦卑和心怀仁爱……这些并不意味着教师应该放纵儿童的所有举动,完全放弃对儿童的评判,并且忽视儿童智力和情感的发展。相反,他们应该始终牢记自己是教师,他们的使命就是教育。”

儿童代表着未来,对于社会、文明和人类的进步都是至关重要的。为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不懈努力地工作,意味着在不断探索和发现人类的秘密。蒙台梭利发现了童年的秘密,她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世界。或许,我们之中仍有许多父母和教师还不知道这个秘密,这也许就是翻译这本书的目的吧。

【第3篇】

炎炎暑假,捧起一本《童年的秘密》,静静品读,忽然发现这是一种不错的休闲方式,仿佛在品尝一份精神大餐,余味无穷!

这本《童年的秘密》真的让我了解了很多,特别是书中讲到我们成人对儿童缺乏理解,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成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这样最终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误会越积越多。儿童并不是什么也不懂,有时候成人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事情,多欣赏儿童,也要对自己的行为多做自我反省。

书里还提到:我们无论多么热爱自己的孩子,从他一出生,我们就本能的开始对他提防,凭着一种本能的守财欲,我们赶紧保护拥有的每一件东西,即使是毫无价值的破烂。从孩子一出生起,成人的心理就被这样一种思想支配,管住这个孩子,不能让他惹麻烦,看住他。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比如,孩子会要求自己拧瓶盖、吃饭、穿鞋等,他们会完全沉迷在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探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成人们看不下去了,最后一切事务全部由父母代劳。

儿童成长的步伐需要成人的等待,书中举例:带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当孩子停下来的时候,大人也应该停下脚步等待孩子,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大人往往会因为自己不愿等待,不断的催着孩子往前走。有时候对儿童的尊重,我们人还是动物做的好,像小象跟着象群走,走累了,停下来时,大象也会停下来等待。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曾经看到带着蜗牛去散步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让我们知道,尊重儿童成长步伐。

我觉得成人真的应该承认自己的错误,对儿童的成长我们真的不能再干预太多,有时候成人的“冷眼旁观”,对于儿童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看这本书,解开了心中有些疑惑,更愿意去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感觉让自己也成长了不少。

【第4篇】

《童年的秘密》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介绍了儿童生理、心理各阶段的发展;儿童的教育;爱的智慧;成人与儿童的冲突等等。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感谢蒙台梭利,这位意大利伟大的教育家,是她和她的那本《童年的秘密》走进了我的生活,充实着我的教育观念,指导着我的教育行为,更坚定了我的教育信念。

《城堡的秘密》读后感600字


《城堡的秘密》读后感600字:

一本好书是一轮太阳,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老师,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我看过许多书,有一本让我印象深刻,它的名字叫做《城堡的秘密》。

这是一部悬疑性极强的小说,但它不是那种普通乏味的推理,也不是那种逻辑性极强,让人转不过弯来的小说。它充满丰富多彩故事情节,极具表现力,给人一种迫不及待想要翻开下一页寻找谜底的冲动。我想这就是它之所以荣获“国际大奖”的原因吧。

故事主人公梅奈尔拥有十分悲惨的身世。她从小父母双亡,收养她的外祖母是个亿万富翁,但不久便离她而去……她长得十分难看,眼睛凹凹的、又瘦又小。不过这个孤儿却很有钱——她继承了外祖母的一笔遗产。然而真相却会让你大吃一惊。梅奈尔喜欢像福尔摩斯一样进行推理。一次又一次的推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她遭遇了窃贼、杀人犯、疯子和幽灵。线索一次次消失,像支离破碎的拼图。这一块块拼图有的残缺不全,有的却没有头绪。或许有的线索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现在却是一个答案。在推理的同时,梅奈尔渐渐长大。她揭开了古老家族的秘密,懂得了生与死的关系。逐渐发生了改变,心中绽开了美丽的花朵!

梅奈尔遭遇了挫折没有退缩,她坚强面对最后获得了幸福与快乐。我也有同感。还记得去年元旦,书法学校组织我们去现场写春联、送春联。一开始因为胆小我不敢下笔写,老师耐心的开导我、鼓励我,让我有了信心,大胆写起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字一幅比一幅写得好。感觉笔在手中挥洒自如,渐渐找到点“小书法家”的感觉。看着周围的人们纷纷征订我写的对联时,我对自己更加充满了信心。

读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面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我们应该迎难而上。只要充满信心、持之以恒,心灵之花就会绽放!

作者: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四年级温翔宇

喜欢《《2012的秘密》读后感6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童年的秘密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