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 地图 >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董存瑞》观后感200字。

人们把所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学习的知识都总结在了书里,等待我们去领悟。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董存瑞》观后感200字,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观《董存瑞》有感

我们新中国的成立,凝聚了多少爱国人民的热血,尤其是解放军叔叔阿姨们!

有一位解放军叔叔,长相非常平凡,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为我们的祖国而舍身就义了.

他是谁?不要急,让我来告诉你。他就是舍身炸敌人碉堡的伟大英雄———董存瑞!在炸药没有支撑的情况下,他选择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作为支撑架,面对死亡,他毫不畏惧,成功地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因为有了董存瑞,这一次战争胜利了!可是,一个祖国的良将却牺牲了!战斗成功了, 董存瑞也成功了——他虽然死了,但他依然活着,永远活着,活在我们的心中!

正是因为有了许多和董存瑞一样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我们的战争才最终取得了胜利!

我们都热爱和平,希望世界一直太平。但是如果哪一天战争不幸爆发了,我们不要害怕,不要畏缩,我们要做一个和董存瑞一样视死如归、舍生取义、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董存瑞》观后感400字,电影《董存瑞》观后感400字


【第1篇】

新春到,人们张灯结彩、欢聚一堂,吃着年 夜 饭,面带笑容……到处喜气洋洋的。可是,是谁把这祥和安宁,还 有这大好河山留给我们的呢?我疑惑不解。

寒假期间,电视里播出了《为了新中国前进》这部电视剧。

这是讲的一名一爱一国大英雄--------董存瑞。

董存瑞出生于1929年10月15日,家住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一名贫困农民的家里。13岁救过一名八路军,曾经担任儿童一团一团一长。16岁参军。

开始,董存瑞是一名冒冒失失的小战士,关键时刻总一捅一娄子,结果让六班的老班长罗志祥牺牲了。在一次次血的教训中,连长和指导员把他锻炼成了一名合格的候补一党一员,并成为了六班的班长。在董存瑞的带领下,由投弹一精一确的孙大光、沉着老练的刘玉林,李大如牛的牛玉合,弃暗投明的邹二狗,文武双全的牛三亮和执着向上的副班长郑振彪组成的六班变成了全连的尖刀班。在攻击隆化中学的战斗中董存瑞成为了爆破大元帅,亲自点将攻击隆化中学。

浓烟滚滚,槍林弹雨,为了炸碉堡,六班几乎全军覆没,碉堡也所剩无几。可是,在大家悲喜一交一加吹起冲锋号时,看似桥梁的那边开始大面积扫射 ,我们的战士伤亡惨重,就在这紧要关头的时刻,董存瑞挺身而出,奔向碉堡,用手托起了炸药包,大喊“为了新中国前进”……只听砰的一声,浓烟遮挡了视线,碉堡被炸掉了,董存瑞光荣牺牲了,那年他年仅十九岁,看到这里我热泪夺眶,我的问题也有了答案,虽然董存瑞牺牲了,但他是为了更多的人活着而牺牲的,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第2篇】

暑假期间,我上网观看了一部红色经典电一影《董存瑞》,让我感慨万分。

董存瑞是河北怀来县人,是一名共产党一员,1948年舍生炸碉堡阵亡。

讲述的是在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负责攻击敌人的防御重点——隆化中学。出发前,他表决心:“就算死,也要把隆化拿下!”他们炸毁了敌人的3个炮楼和5个碉堡。河道上也隐藏着敌人的暗堡,暗堡突然开火,战友们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第3篇】

一天,我从网上看了《董存瑞》这部关于革命战争时期的影片,使我对这位伟大的英雄人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让我感触颇深。

董存瑞,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一团一团一长,13岁时就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6岁便参加了八路军。在部队领导和老同志的培养和熏陶下迅速成长起来,并担任了解放军的班长,十八岁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一。

1948年,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任攻击国民一党一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队队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四座炮楼,五座碉堡,顺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机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人一座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一员,请准许我去!”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由于暗堡的特殊位置,无法放置炸药包,在这紧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大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暗堡被炸毁了,可是董存瑞也英勇地牺牲了。

看完电一影后,我泪流满面,热血沸腾,多么年轻的生命,多么伟大的战士啊!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深深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定、美好幸福的生活来之多么不易啊,今天的一切美好都是像董存瑞叔叔这样的无数革命先一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而回报他们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好好学一习一,用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强大,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无数先一烈的在天之灵!

董存瑞观后感500字


【第1篇】

自从看了电影《董存瑞》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董存瑞不怕敌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不屈的精神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当电影演到董存瑞手拿炸药包,高声的喊道:“为了新中国,前进!”时,我的眼睛湿润了,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壮举呀!从此,董存瑞那英雄光辉的形象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中。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壮士呀!他们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来换取今天的美好生活,但是,今天的人们有时怎样做的呢?

现在大部分的人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养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比如:乱花钱、缺少生活的独立性、懒惰等等。我想,如果那些先烈们还活在世上的活,他们一定会为我们叹息。所以,我们要努力的学习,以良好的社会风气打造我们的新社会。

但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有一些人非但不悼念革命先烈,还在说动催瑞等人的故事是有人故意编造糊弄人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他们为什么不想一想是谁打出了我们的新中国?是谁不惜自己的生命迎来了这美好的今天,这不正是那些革命烈士吗?我真不明白他们的想法。这也正体现出现在某些人的狂妄。

总之,董存瑞一生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他是人民的英雄!从此我们也要明白: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是祖辈们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刻苦学习。将来为建设伟大祖国,保卫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2篇】

一天,我从网上看了《董存瑞》这部关于革命战争时期的影片,使我对这位伟大的英雄人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让我感触颇深。

董存瑞,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就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6岁便参加了八路军。在部队领导和老同志的培养和熏陶下迅速成长起来,并担任了解放军的班长,十八岁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48年,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任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队队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四座炮楼,五座碉堡,顺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机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人一座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由于暗堡的特殊位置,无法放置炸药包,在这紧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大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暗堡被炸毁了,可是董存瑞也英勇地牺牲了。

看完电影后,我泪流满面,热血沸腾,多么年轻的生命,多么伟大的战士啊!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深深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定、美好幸福的生活来之多么不易啊,今天的一切美好都是像董存瑞叔叔这样的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而回报他们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好好学习,用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强大,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无数先烈的在天之灵!

【第3篇】

看完《董存瑞》这部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董存瑞那冲锋陷阵、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电影一开始,我就被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一举一动久久震撼着。我觉得他是世界上最勇敢、最坚强的人。

那是1948年解放隆化战役时,我军战士势如破竹,摧毁敌人一个又一个堡垒。突然从一座旱桥上喷出六条火舌,这是敌人的一座暗堡。冲锋在前的几个战士倒下了。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面前坚决的说:“连长,我去炸掉它!”……只见那董存瑞抱起炸药包,在战友郅顺义手榴弹的掩护下,跃出战壕冲了上去。敌人疯狂的用机枪一齐向他扫射,子弹像雨点般打在他身边,可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去……突然,它的左腿受伤了。而他全然不顾,瞅准时机冲到桥下。

这下,我也稍稍松了口气。可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炸药包无处开放。此时,我的心又绷得紧紧的。就在这时,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的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两秒……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战斗胜利了,可董存瑞叔叔却壮烈而光荣的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想,我们祖国和人民得以解放,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由多少个向董存瑞叔叔一样的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大好时光而勤奋学习!又有什么理由不像他们那样去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呢!

《董存瑞》观后感300字,电影《董存瑞》观后感300字


4月3日下午,我和我们班的同学们一块看了电一影《董存瑞》。

英雄董存瑞面对敌人机智勇敢、不怕困难、坚决斗争。

他为了让我们国家胜利,手举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碉堡,光荣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董存瑞》观后感


今天,我有幸以《江南晚报》小记者的身份来到了和平电影院,观看了《董存瑞》这部老电影。

董存瑞是一位刚加入八路军的小战士,但在经受了多次战火硝烟的考验后,他变的更加成熟和勇敢了,董存瑞终于成长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战士,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被任命为爆破队队长,为了配合总攻,他带领战友们接连炸毁了敌人的一个又一个碉堡。这时,他们突然发现一座桥的桥身竟然是敌人经过伪装后的暗堡,因为桥的四面都是机枪,部队遭受严重伤亡,使得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为了减少战友伤亡,面对敌人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在战友们的掩护下冲到桥底。在前进中,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了,鲜血染红了地面。由于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一段高度,再加上河道两边的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都滑了下来。这时后,冲锋号吹响了,拖延一秒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了,董存瑞却牺牲了。

电影中最令人感动的一幕那就是:董存瑞托起炸药包,高喊道:为了新中国,前进!。这一幕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董存瑞的身体虽然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我想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象董存瑞一样的英雄的倒下,才换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换来了今天人民的幸福安宁。

回想起那个充满战争的年代,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辛福生活而奉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董存瑞只是其中的一个。如今19岁在父母眼中还是个孩子,正是学生时代,正是无忧无虑的年龄,想穿什么买什么,想吃什么家长给做什么,有的上下学都有专车接送。想想我们真是生活在蜜罐里了,平时被娇生惯养出了很多不良习惯。我在学习中,遇到一点小困难就退缩,比起董存瑞,那是差得多远啊。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想,董存瑞的死一定是重于泰山的!

《董存瑞》观后感400字


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讲:战斗英雄董存瑞的故事。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去观看了这部影响了几代人的优秀影片。

在这部影片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和战友们一道接到命令,去炸掉碉堡,以确保大部队前进的步伐。在两名战友牺牲的情况下,董存瑞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将剩下的碉堡全部炸掉。但他们没发现,在干枯的河床上,还建筑了一个更隐蔽的桥型暗堡,许多战友都牺牲在这个碉堡下,董存瑞看到这个情景,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再次向连长请命,在机枪的掩护下,他机智勇敢的躲过敌人的子弹,并在左腿受伤的情况下,凭着坚强的毅力来到暗堡下,可怎么也找不到炸药包的地方。总攻时间到了,冲到前面的几名战友牺牲了,董存瑞心急如焚。为了战友的安全,他毅然举起炸药包。只听一声巨响,桥型暗堡没了,而董存瑞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看到这里,我满含眼泪,联想到了一件往事。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和同学们的关系很不好,同学说一句,我还他们十句。有时候骂不过同学,还动后打他们。在家里,我经常和大人顶嘴,大人们让着我,我还得寸进尺。看了这部影片,我惭愧的低下了头。我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对。

我应该学习董存瑞那种牺牲小我,成全大局的精神,随时鞭策自己,做一个尊师重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董存瑞观后感300字


“为了新中国前进!”这句壮烈豪迈的口号一直荡漾在我的耳中,战士董存瑞为了炸掉敌人,不惜一切的冲向碉堡。用双手托着炸药包炸掉了碉堡,自己却牺牲了。那年他才19岁,看后我忍不住的流下了眼泪。一名普通战士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牺牲。我无比的敬佩他。

看完电影后,我的心中感慨万千。 想想现在的我们,衣食无忧,在老师、家长的关爱下成长,我们没有经历过董存瑞那样的困难,现在的我们既不用去炸碉堡,也不用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同学们,让我们为祖国这个大家庭努力吧,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辜负祖辈和国家的期望!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学习。

观后感《董存瑞》600字


那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一段悲惨的历史,那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那是一种永垂不朽的精神。观看影片《董存瑞》后,我心似潮涌,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16岁的董存瑞,一心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但由于年龄太小的原因被拒绝。他锲而不舍,三番四次地申请,他觉得做一名穿着军服,扛着枪,在充满硝烟的前线英勇杀敌的战士特别威风。王平同志说他还不够格:没有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战士。终于,等他明白“战士”的含义时却是王平同志牺牲之时,他留下了悲愤的眼泪。眼泪不是屈服,而是宣战!一位16岁的战士对帝国主义的宣战!一位16岁的战士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宣战!


16岁少年的宣战最后在一声炮鸣声中宣告胜利。他用自己仅仅19岁,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壮歌!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战士”!所有的中华儿女的脑海里都已经深深地印下了这感人肺腑的一幕:他毅然挺立在暗堡之下,双眼望着火舌喷出的地方,喷射出仇恨的火花。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作为支架,伴随着一声“为了新中国,前进!”,以自己年仅19岁的生命开辟了战友们的前进之路。


“为了新中国,前进!”这就是董存瑞“19岁生命”的含义。


19岁,是充满幻想的岁月,是充满渴求的岁月,是充满青春的岁月,是充满阳光的岁月,是朝气蓬勃的岁月。而董存瑞却在生命最耀眼的那一刻选择了死亡。死是为了新的生的开始,他的19岁是为了以后有更多的19岁,其中包括12岁的我们。在这里,我要和所有12岁的同年龄们一起说:“您19岁以后的岁月让我们去创造!”

《董存瑞》观后感300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了解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战斗历史,学习抗战英雄的历史事迹,我观看了影片《董存瑞》,来重温在战争年代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奋勇抗战的英雄们。

影片讲述了董存瑞在年仅16岁时就参加了当地的抗日自卫队,同年就加入了八路军。在队伍中,他虽然年龄很小,但是却有着惊人的胆识和勇敢的魄力,在战斗中屡次立功,让队长和队友们都刮目相看。

1948年5月,在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中,身为爆破队队长的董存瑞,为了拔除敌人碉堡的凶猛火力,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下,毅然用自己的身体作支架,用手托起了炸药包,拉燃了导火线,炸掉了敌人的暗堡,用自己年仅19岁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看了影片,我心中感慨万千,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少像董存瑞这样的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呀!我们应该珍惜这美好生活,而我更应该好好学习,努力掌握更多知识,长大后为建设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董存瑞观后感800字


今天我在网上看了一部50年代的电影——《董存瑞》,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故事讲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克服种种原因的困扰,终于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参加了八路军。在队伍中,董存瑞和他的伙伴都不满20岁,但却有着惊人的胆识和勇敢和魄力,在战斗中他屡次立功,让连长和队友刮目相看。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中,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陈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跛组组长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在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曹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面对敌人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然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眯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看完电影后,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一个年仅19岁的青年,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想想董存瑞,在进革命队伍、入党等过程中遭受了重重困难,但他还是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当他在炸暗堡时,那种为革命事业奉献、为祖国和人民付出的勇气深深的打动了我。

现在想想,董存瑞比我大6岁,却比我强上百倍,甚至千倍,他的胆量、勇气、思想都是我所没有的。他只是一个上了几天学的青年,但却有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精神,比我们要优秀许多。想想现在的我们,衣食无优,在老师、家长的关爱下成长,我们没有经历过董存瑞那样的困难,也没有为祖国奉献出什么。但我们也应该为祖国、为人民作出奉献,现在我们既不用去炸碉堡,也不用我们奉献出自己生命。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董存瑞为中国的发 展 奉献出的生命;才能对得起那些为革命事业、为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们。

想想董存瑞吧,想想那些革命战士吧!是他们为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为我们建立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想想他们,谁不愿意在家中和亲人一起享受幸福,但他们还是为中国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去上战场拼杀流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想到他们的那种奉献精神,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不为祖国、为人民做奉献呢?从这部电影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人就应该向董存瑞那样,为祖国、为人民奉献,有一种无私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董存瑞——一个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共产党员。

董存瑞——一个顶天立地的革命战士!

《董存瑞》观后感800字


你可知道祖国的山河为什么美丽如画?你可知道红领巾为什么这样红?你可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董存瑞》会告诉你。


《董存瑞》这部影片主要写了董存瑞多次立志入伍,最后终于如愿以偿,成了一名光荣的战士。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英勇拼搏,多次立下战功。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战友们即将攻下敌人的阵地,可狡猾的敌人又推出了一个暗堡。在这危急时刻,董存瑞在战友的掩护下,拿着炸药包冲到了暗堡下,他想放在合适的位置,可试了几次都没成功。就在这时,冲锋号吹响了,眼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在了敌人的弹雨下,他毅然用手托起炸药包,拉响了导火索,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乐章。


我是含着热泪看完这部影片的。尤其是董存瑞拉响了导火索的那一瞬间,两眼直视前方,高呼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更令敌人犹如丧家之犬,吓得魂飞魄散。他那毫不畏惧,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中。


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是如此,在没有炮火,没有硝烟的和平年代也是如此。


98年的抗洪抢险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军人的可敬、可爱!大堤上红五星在闪耀,迷彩服在奔跑。在他们之中,有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也有刚刚入伍的新战士。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高温,不分昼夜,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蒎洲湾,他们救下了攀上树梢等待了近9个小时的小江珊……难怪被人民称为是“大救星”。他们与当地人民共同筑起了一道道血肉长城,奏响了一曲曲催人泪下的战歌。李向群、高建成、黄晓文……这一个个光辉的名字永远地铭刻在祖国和人民的心中。


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退缩,有时就干脆放弃了。现在想想,与他们相比,我的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呢?如果今天遇到这么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谈什么去建设祖国呢?想到这儿,我羞愧万分,但与此同时,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英勇的先辈们,你们放心吧!我们一定肩负起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让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电影《董存瑞》观后感


电影《董存瑞》观后感

今天上午,我们返校检查作业,其间我们看了一部50年代的电影,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董存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育。

故事讲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在因种种原因的困扰下,终于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参加了八路军。在队伍中,董存瑞和他的伙伴都不满20岁,但却有着惊人的胆识和勇敢的魄力,在战斗中他屡次立功,让连长和队友刮目相看。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在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人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看完电影时,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一个年仅19岁的青年,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为战斗奉献出宝贵的生命。想想董存瑞,在进革命队伍、入党等过程中遭受了重重困难,但他还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当他在炸暗堡时,那种为革命事业奉献、为祖国和人民付出的勇气深深的打动了我。

现在想想,董存瑞比我大6岁,却比我强上百倍,甚至千倍,他的胆量、勇气、思想都是我所不敌的。他只是一个上了几天学的青年,但有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精神,比我们要优秀许多。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董存瑞》观后感2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观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