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围城有感一千字 > 地图 > 读围城有感一千字

读围城有感一千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读《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有感。

书虽然是死物,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丰富我们的生活,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在认真品味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读《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有感”,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第1篇】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读《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有感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互相帮助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老师和父母都常常教育我们要学会帮助别人,因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说到助人为乐,我想起了雷锋。我读了《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颇有感受。

这个故事讲了雷锋参军成功,一天,他因公事到丹东出差,在去火车站,上火车,火车里,下火车时分别帮助大嫂躲雨,帮助丢失车票和钱的妇女买票,帮助列车员打理车厢,从丹东回来又帮老妇女提包的故事。

故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雷锋在沈阳换车时,看见一位中年妇女被一大群人围住,他赶快询问是怎么回事,妇女翻遍所有的包后,说:“我要去吉林看孩子他爸,,没想到车票和钱都掉了。”雷锋听后,二话不说带着这位可怜的妇女来到了售票处,用自己的钱买了一张到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妇女的手里,让她快上车。妇女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问道:“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地方的人,住在哪里?”雷锋却不在意地说:“我叫解放军,我是中国人!”读到这儿,我不禁佩服雷锋,他是多么无私啊!帮助别人的时候总是毫不犹豫。虽然年轻的雷锋早已远离了我们,但雷锋的精神永远存在。

读了雷锋的故事,我想起了今年在黑龙江佳木斯市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一天放学后,第十九中学的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车突然失控和一辆停在路边的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疾速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急时刻原本可以躲开的张丽莉老师却奋不顾身的去救学生,自己被卷入了车轮下,高位截肢。这位不顾自己性命的“最美女教师”为了救回学生差点付出自己的生命。

虽然雷锋已永远离开了我们,但雷锋的精神却永远存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就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一样,帮助别人毫不犹豫,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你仔细观察雷锋式的人物到处都存在:当有灾难的时候会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哪里需要帮助时,总能看见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那些助人为乐的事迹总是举不胜举。让我们也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公共汽车上让让座,帮助盲人过马路,看见老人手提重物时搭把手……在新世纪里,做下一个“雷锋式”的人物。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千里寻母记》有感


读《千里寻母记》有感

爱,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似沙漠上的一汪清泉;像饥饿中的一碗米饭。爱就是这样,时时刻刻都感动着别人,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而《爱的教育》是许许多多爱的结合体。我觉得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那为了亲人而不顾一切的爱尤为突出,《千里寻母记》就是最好的代表!

《千里寻母记》主要写了一个年仅13岁的热那亚男孩子,为了寻找他的妈妈,独自一人从热那亚去往美洲,共走了6000里路,终于找到了妈妈的感人故事。

是啊,一个才13岁的小孩子,竟然独自一人行走了6000里路。支撑他走完这么多路的信念是什么?是他心中对母亲浓浓的爱。在行走途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与挫折,可他有 放弃吗?没有。大家可能不知道6000里的概念吧?那就让我来换算一下:6000里等于3000公里,3000公里等于3000千米,3000千米等于3000000米!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有200米,我们跑一圈就累得气喘吁吁,而那个男孩竟然惊人要马不停蹄地走相当于绕操场走15000圈的路程!这种毅力和执着,是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所没有的。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去爬香炉峰。刚刚走了没多久我就累得大喊:“不爬了,不爬了!”想想那个为了寻找母亲而走了6000里路的男孩,他一路上没有充足的食物,饥肠辘辘地走了6000里路,再想想自己的行为,真是太不应该了!

同学们,让我们学习热那亚男孩的执着精神,不让自己陷在父母的蜜罐温床中。用自己的力量,走好人生路上的那‘6000里’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脱离父母的溺爱和呵护!


读《千里寻母记》有感500字


爱,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似沙漠上的一汪清泉;像饥饿中的一碗米饭。爱就是这样,时时刻刻都感动着别人,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而《爱的教育》是许许多多爱的结合体。我觉得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那为了亲人而不顾一切的爱尤为突出,《千里寻母记》就是最好的代表!

《千里寻母记》主要写了一个年仅13岁的热那亚男孩子,为了寻找他的妈妈,独自一人从热那亚去往美洲,共走了6000里路,终于找到了妈妈的感人故事。

是啊,一个才13岁的小孩子,竟然独自一人行走了6000里路。支撑他走完这么多路的信念是什么?是他心中对母亲浓浓的爱。在行走途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与挫折,可他有 放弃吗?没有。大家可能不知道6000里的概念吧?那就让我来换算一下:6000里等于3000公里,3000公里等于3000千米,3000千米等于3000000米!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有200米,我们跑一圈就累得气喘吁吁,而那个男孩竟然惊人要马不停蹄地走相当于绕操场走15000圈的路程!这种毅力和执着,是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所没有的。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去爬香炉峰。刚刚走了没多久我就累得大喊:“不爬了,不爬了!”想想那个为了寻找母亲而走了6000里路的男孩,他一路上没有充足的食物,饥肠辘辘地走了6000里路,再想想自己的行为,真是太不应该了!

同学们,让我们学习热那亚男孩的执着精神,不让自己陷在父母的蜜罐温床中。用自己的力量,走好人生路上的那‘6000里’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脱离父母的溺爱和呵护!

读《等你在千里之外》有感800字


飘飘洒洒,是轻盈的白雪;起起落落,是思乡的心。

你懂得思乡的味道吗?我想像我一样年纪的人是不懂的把。可是,一个六年级的小男孩却知道,他知道思乡有多么的炽热,也明白思乡有多么的无奈。这个小男孩叫王买松,是徐玲的亲情小说《等你在千里之外》的主人公。王买松是多么想回家呀!可是为了钱,为了让在家中等着的妈妈和奶奶可以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他必须要省钱,包括回家的路费。但是面包可以不吃,衣服可以不买,回家的路这么可以不走呢?在一切的艰难险阻面前,一颗浓浓的心,还是带领着王买松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思乡,一个多么遥远的词呵!那是因为家乡就在身边。可是终有一天,我们会像一朵朵蒲公英,乘着理想的风儿去远航。到那时,家乡就成了心里最温暖的故乡,心里最思念的地方。

冬天安详得像一个正在熟睡的婴孩,可是对于那些在外拼搏的游子来说,冬天并不安静。有的人的冬天是欢喜的,因为他们可以在冬天和家人团聚;而有的人的冬天是悲伤的,因为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季节里,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身处异乡,饱受思乡之苦。他们是多么想和其他人一样,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记忆里最熟悉的那个地方,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一起告别一年的最后一天,迎接新的一年……哪怕就让他们去看一看家人的模样也好呀!可是……可是就连这小小的念想,都成了奢望。

也许许多年后,我也会拎着一个行李箱,坐上通往远方的列车。那时,我看着窗外不断倒退的熟悉的景色,也许泪水会模糊了视线,但那山,那水,那熟悉的一切却永远在我心中,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朦胧。每当我伤心,落泪,想要放弃时,脑海里那亲切的家乡,总会使我温暖,使我坚强,使我勇敢地向未来走去。

不知不觉中,雪花飘飘洒洒的落下。我朝窗外望去,漫天的雪花似一只只轻盈的玉蝶在起舞。我仿佛看到,每一只玉蝶中,都有一颗炽热的心脏。那大概是远在他乡的游子对家乡的炽热的思念,乘着雪花,飞向记忆深处那个熟悉的地方。

读《二万五千里长征》有感


【第1篇】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为《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本书主要讲发生在长征中的事。

从书中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力量,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略大转移。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红军斩关夺隘,履险排难,创造了传奇般的英雄业绩。一路上,他们红军突破乌江天险、智取遵义、占领娄山关、抢渡金沙江等,他们与敌人作战,与恶劣的天气作战,与饥饿寒冷作战,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来到了陕北根据地,来到了抗日前线。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非常感动,想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途中吃了很多苦,长征的胜利是许多战士的生命换来的。他们这种互帮互助、不怕困难和艰险的精神,我们应该发扬光大。

【第2篇】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书,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飞夺泸定桥》这一篇。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使我知道了:北上抗日的红军为了夺取泸定桥,他们不但要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飞速赶到泸定桥,还要奋不顾身地攻下天险,夺取泸定桥,这样红军的主力才能顺利渡过天险,继续北上抗日。

文中写到:英雄们不管眉毛、头发被大火烧焦,还是勇敢地和敌人进行战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敌人被消灭大半,其余的狼狈逃散。红军完全占领了泸定城,牢牢地控制了泸定桥。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是多么勇敢,为了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从心底感谢他们。我想: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地去保护我们的祖国。

读《使者千里送鹅毛》有感范文


今天我在《中国诗林故事》里读了一篇文章,被缅伯高的精神感动了,文章中说的是在唐代贞观年间的事情,回纥王派缅伯高给唐太宗进贡一只希有的大天鹅,时值盛夏,缅伯高怕把天鹅热死了,就经常在有水的地方停下来,给它降降温,可是有一次,在陕西境的一个小湖旁,缅伯高照例给天鹅洗澡,可是不料,一松手,让天鹅给跑了,只留下一片毫毛,缅伯高失声痛哭,只好硬着头皮,把这片鹅毛送给了唐太宗,并提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高路又远。陕西境失宝,倒地哭号号。上覆唐天子,请饶缅伯高。礼轻情谊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看了这首诗和鹅毛,不仅没有责备使者,反而重重的给予奖赏。

看后,我想,缅伯高之所以被责骂,反而被奖赏,那是因为缅伯高有执着的精神和很好的文采,还有一点点小运气。如果,这三样少了一样,缅伯高就没那么的幸运了,所以说凡是都有认认真真的去做,不然等遇上了麻烦,就没有缅伯高那么的 幸运了。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读《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有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围城有感一千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