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寄小读者读后感2000字 > 地图 > 寄小读者读后感2000字

寄小读者读后感20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读《读者·致敬青春》有感_读后感2000字。

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读《读者·致敬青春》有感_读后感2000字”,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静而静的不能再静的午后,韶华远逝,曾经的一切温馨,终究逝去。人生匆匆,终究也不过是一场繁华,纸醉金迷;梦醒了,燕飞了,细品着一丝清茶的馨香,思考着迷惘而又短暂的青葱岁月。

题记

青春,是指尖岁月的那一丝流沙;是几载春秋中的一缕清风;是岁月长河中的一眼清泉。锦瑟年华,菁菁如梦,青葱岁月中,似乎一切是那天上的恒星,没有消逝。回忆青春,那些时光,那些岁月,他们之间,有的是我们一辈子也无法忘却的幸福与悲伤。

岁月荏苒,白驹过隙,弹指一瞬间,十几个春秋已悠然远逝。娇娇年华已悄然来临。与《读者致敬青春》的邂逅偶然却也平常。细细品读,字里行间青春的感伤与幸福跃然纸上,脑海中很是自然地勾勒出在校园间的林荫小道三五个同学间并肩行走的画面;因为一场小小的考试因成绩不理想而痛苦流泪的情景。一切的一切,就如同是电影字幕般的纷纷闪过,我的心里却再也不可能再次平静。也许是因我太过感伤;因我太常念旧;因我太想幸福;因我太好做梦。致敬青春就那样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情感波涛汹涌,久久不能抚平。

芳华如梦,青春似歌。我们是幸福的,是值得被人羡慕的。《冒险旅程》中男生的叛逆,父母的无可奈何,最后流浪多年,最后发现,原来是自己错了,自己最想念的还是家,还是自己的父母。在这段年少气盛的岁月中。有人,紧紧地把我们包裹在他们的温暖之下,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暴风阴云,霜雪冰雹。他们只会把我们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只会独自面对阵阵灾难残酷的剥削;只会用尽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去冲破所有的黯淡,然后任我们驰骋翱翔在这莫大的天空中。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我不知道在每个人的眼中当听到这段歌词的时候就会想到他们,可在我的眼中,那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他们看着我们慢慢地长大,内心是幸福的;可我们,却看着他们慢慢的变老,腰,也渐渐的弯了,有的时候,我多么想时间可以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他们便是父母,生我养我的父母,只可惜青春时毕竟叛逆、毕竟青涩、毕竟幼稚,我们总是觉得他们不理解我们,可我们,又何尝去真心去理解过他们呢?就像那男孩一样,我们从不明白,因为我们从未为他们着想过,也从未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过,如果真的想过的话,也许书中的男孩就不会叛逆的独自离家了。也许只有我们当父母的时候才会清楚当时父母的那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人中龙凤的心情吧!

温馨年华,如梦如幻。我们是快乐的,是值得被人鼓掌的。《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这篇文章,以一个残疾女孩的视角,写了除了父母、老师,还有她的同学们对她不离不弃的照顾,是啊,我们早已远离了童年时的咿呀学语,也早已对父母不再依赖,因为这个时候,我们最依赖的是朋友,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个真心懂你、理解你的人罢了。每当望着天空的那一轮圆月时,莫名的寂寥感萦绕全身,我想这种感觉,那个女孩也一定明白吧,因为残疾,所以自己总是孤身一人,却也忘记了,其实内心也想得到友情的滋润啊。其实,也许我们的要求并不多,那个女孩的要求更是少之又少。只愿得到一个懂我的知音,这样,就够了。我们总是去疯狂的追寻着自己心中所想,遗忘了那些在我们身后的人,可当我们哭了、累了、绝望了,我们永远都只向家人报喜不报忧,因为我们不想让他们担心、难过,残疾女孩因为残疾被别人的嘲笑也许那时的痛苦怕是只有真心待她的朋友才能理解吧。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我们的朋友总是默默无闻的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可其实,真正的朋友,是当我们快乐的时候,她会替我们感到快乐,却从不出现,寂静的藏匿在人海中;当我们悲伤的时候,她也总是会不知不觉的就出现在我们的身边,默默的陪伴着我们,劝解我们,靠在他们的肩膀上,似乎有了友情,就不会感到那么的伤心难过了呢。

似水流年,念念不忘。我们是纯真的,是值得被人珍惜的。《与我无关的忧伤》中,女孩的心中有一种感情,渐渐的在心中萌芽,不是友情,不是亲情,不是爱情,细细说来,不过是一缕若有若无的执念罢了,可这一缕执念却足以让她看不清、放不下。自己喜欢的男生是别人的男朋友,最后,就连他的死亡,那个女孩也不能流露出半分的脆弱,因为自始至终,她又凭什么呢?青春校园中,谱写着一曲又一曲的美好,渐渐地爱情之歌也渐渐的在其中升起。可那个时候,该怎么说呢?是该说我们青涩幼稚还是该说情窦初开?或者是说叛逆逃避?可归根结底,我们不过是分不清孰轻孰重罢了,本末倒置。原本应该学习的时候,只顾着流露自己的情感,到最后,本是应该开花结果的青春年华,也不知不觉得荒废了。在十几岁的青春中,初恋未满,这种脆弱的未经历过风霜敲打的爱情注定不会长久,就想书中的那个男孩一样,他的死也是因为自家女朋友的爸爸禁止她恋爱而意外造成的。这种情感,始终是抵挡不过现实的风吹雨打;世俗的残酷考验,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是我们青春的叛逆,人家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我们是见了棺材也落不了泪,因为青春是张扬的,是值得我们去任意挥霍的,可是,却不是值得我们去荒废的。懵懵懂懂,这样的青春,不过是虚妄一场,可有的时候,却是怎么样也不愿遗忘,这便是年少轻狂的难忘吧!

青春,是美的,美得有点伤感;青春,是甜的,甜的有点辛苦;青春,是痛的,痛的有点残酷。兜兜转转,花开花落间,我们的青春转瞬即逝,从《读者致敬青春》中却也不过三个词:亲情友情爱情。亲情,是我最不愿谈论的,人生匆匆数十载,有些我们最爱的人终究会离我们而去,那个时候,我很难想象,自己会是怎样的难过。而友情,是我最不愿想起的,一个阶段一个朋友,天下无不散宴席,当我们各自劳燕分飞时,将又是一场离别,海角天涯,可能永生也不会再见。最后的爱情,是我最不愿回忆的。那个时候,所谓的喜欢,所谓的爱,不过是青春时候情窦初开莫名的执著罢了。一时虚妄,却也难忘。在时光短暂的历程中,人间最真挚的三情我们都会一一经历,可这些,终究不会寸步不离的跟着我们,现实是最实际的我们只有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艰苦卓绝的奋斗,才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青春只会留给我们回忆的美好,却从不会送给我们未来的希翼。这些,是靠我们一步一步的奋斗,一步一步的积攒的。

【】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青春之歌》有感2000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青春之歌》有感2000字,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湖水是你的眼神,梦想满天星辰

心情是一个传说,亘古不变地等候

成长是一扇书页的门,童年有一群亲爱的人

春天是一段路程,沧海桑田的拥有

那些我爱的人,那些离逝的风

那些永远的誓言一遍一遍

那些爱我的人,那些沉淀的泪

那些永远的誓言一遍一遍

我们都曾有过一张天真而忧伤的脸

手握阳光我们望着遥远

轻轻的一天天,一年又一年

长大间我们是否还会再唱起心愿

长大间我们是否还会再唱起心愿

……

手握《青春之歌》,我的心却不由的飞向我的“青春”,回忆起我的“青春”来,嘴角间也不由哼起这首越哼越让我感叹我逝水年华的“青春之歌”。青春叫人无限的追忆又叫人痛苦的无奈,青春应该倍加珍视却又被我们无情的挥霍,我们不自知的就已写下一行行所有的青春诗句,却在再次读到时潸然泪下。我们不自觉间肆意挥洒着自己的青春,是那么的“潇洒”、那么的“大度”。

我们还有多少个青春、还有多少个年华去让我们“潇洒”、让我们“大度”?我不由痛苦的去思考问题,思考这个明了而又故意去糊涂的答案。暮然回首,青春只留给我们一串串伸向我们不能退却的脚印。此时的我们,站在这青春最后的尾巴上茫然四顾,是否更应该好好的活,更应有意义的过?只为这可爱又可惜的青春画一个完美的句点,让我们坚定前行。

林道静,我以一个大男子的角度去思考,她就是一个弱小的女子,弱小到放到只有她一个人的广场上,你也无法去想象她有什么特别之处。恰恰相反,林道静,青春洋溢着激情,挥洒着希望,蕴含着力量,年轻的声音唱响的是一曲铿锵嘹亮的青春之歌,冲破黎明前可怕的黑暗,怀着坚强不屈的灵魂迎接初升的太阳。是那么的美,是那么的感人,那种青年特有的热情力量,那种为实现真理而不顾一切的勇气,那种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奋斗精神,无不展现她特有的美感。

就是这种力量、勇气和不屈的精神,锻铸了一个使人景仰的“女战士”。我们的女主角的人生又是波澜壮阔、历尽沧桑的,壮阔到让很多男子汉萌生再世为人的念头,沧桑到让世界都改变了颜色。如果说她代表了中国革命时期的热血青年,书中的青年们,如同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在中国大地上谱出一曲动人、激昂的青春乐曲,在20世纪上半世纪青春躁动的中国,他们将自己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新中国的未来而奋斗。他们为他们那可爱又可惜的青春画了一个完美的句点。他们为他们无怨无悔的青春而坚定前行。

我们青年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书中那个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可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却与我们相隔的太远。也许现在,尤其改革开放后,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理想丧失的年代,也许有个人理想,但更多的是从身边耳濡目染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我们失去了社会理想,只剩下生存的需要、金钱的追求、权利的追逐,我们不为此而感到悲哀么?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

我们不去苛求能像林道静一样的伟大,但也让我们的精神看起来更像是一种“精神”。多一点奉献、少一点索取,多一点勤俭、少一点浪费,多一点美好、少一点丑恶。古语云:“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奏响青春的每一个音符,让青春之歌响彻命运的每个章节。

对于我们现在已参加工作的青年来说,在学校,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而今作为煤矿人——新集煤矿的一份子,践行新集精神,把我们的矿上建设的更加美好,除了为理想而奋斗外,我们肩负着更多的是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不应该将目光拘于狭小的个人天地,这样的生活是苍白没有意义的,只有紧紧靠拢于企业的组织领导下,做好本职工作,鼓足干劲,为国家,为企业,为人民奉献个人的绵薄之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我们激情的青春。让我们青春担当得起“青春无悔”这四个字,当我们回首我们的青春,我们能够自豪而又骄傲的说“青春无悔”。

我们青年人是需要一点信仰的。林道静的成长与一年多的监狱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思想上更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用书中的话说是:“*把我们抓来不是让我们蹲监狱,而是让我们上了马克思主义大学”。

信仰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阴暗的牢房,更照亮了前方曲折坎坷的道路。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富了,但是人们也发现社会变了,社会矛盾激化,价值观裂变,出现了道德的迷失和信仰的错位。作为新一代青年人,我们要树立起我们的信仰,保持“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式,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把个人的追求与整体的核心价值统一起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如是观,作如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前进步伐。那青春之歌和着义勇军进行曲显得更加浑厚动听,那青春的热血映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更显耀眼夺目。

“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公平,一生只给予我们一次机会。转瞬即逝、弥足而珍贵。但是每个人却将这仅有的一次“青春”的机会演绎各不相同。

青春是一首歌,一首嘹亮的歌,高声唱出青春的梦想。

青春是一首歌,一首豪迈的歌,尽情唱出青春的斗志。

青春是一首歌,一首深情的歌,娓娓唱出青春的火热。

《朗读者》读后感2000字


《朗读者》是本复杂的小说,多年来就听过了,看到过多次对这本书 评价,很多人都很可,这次,我终于看完了。

有人说《朗读者》是一部关于历史与个人、情欲与道德、爱与罪的小说,也有人说是个宁静而又深层的爱情故事,也是施林克就德国人对罪责、对罪行的看法所作的犀利独白。当然,任何一种简单读解《朗读者》的可能性都是不存在的,它本身的多义,是它的吸引力之一。

我读完后,一直思索两个问题,为什么汉娜要选择自杀,为什么米夏再也不能好好爱别人了。到现在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

在小说的第一章,十五岁的少年因病在街边呕吐,得到中年妇女汉娜的照顾。她旋开水龙头,用两只手掬着清水泼在我的脸上算是给我洗了脸。汉娜和米夏开始恋爱关系的时已经是36岁的妇人了,年龄大的足可以做米夏的母亲。

在小说中,汉娜的身份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看守,二十年后站在了被告席上,因为一起犹太囚徒的死亡惨剧。汉娜还是一个肉感、强悍、执拗、笨拙、边缘化的人物,她来自农村,不识字,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在汉娜的一生,在她与米夏的爱情中,汉娜处处表达出她对米夏及其家庭所代表的城市文明生活的渴望,同时,因为担心被文化遗弃,而选择保守自己的隐秘出身,选择暴力与逃离。米夏对汉娜的爱,来源于汉娜的成熟与肉感的性诱惑力;而汉娜对米夏的爱的渐进,除了最初的性挑逗之外,更多地来自于米夏为她朗读文学经典的过程。

朗读是这部小说的核心。在集中营中,汉娜每天晚上都要叫柔弱的犹太女孩为她朗读,然后目送她们走进毒气室,汉娜宛若一千零一夜里的暴君,一个掌握生死权柄、习惯使用暴力而迷恋文化的人。

我试图要理解她的罪过,但是我无法同时对她进行她应该受到的批判;当我批判她怨恨她的时候,我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以理解她的空间。我强迫自己在理解的同时去谴责,然而我根本无法同时做到两者。米夏对汉娜既爱又恨,欲罢不能的感情,恰恰是施林克这一代战后德国年轻人父辈的感情。我因为对汉娜的爱而注定经受痛苦,这是我这一代人的痛苦,是所有德国人的痛苦。

在对汉娜的审判描写中,有这么几句:审判刚开始,他们还带惊恐和克制的表情,到后来,法官和陪审团们的面部表情就恢复常态了,他们开始露出微笑,交头接耳,在讨论到要去以色列出差取证时,他们又齐发旅游之豪兴,争先恐后起来。法官的麻木显露无疑。

还有这么几句当其他被告的辩护律师发现,这些策略都因为汉娜的心甘情愿而落了空,他们就掉转方向,采取一种新的对策,尽量利用汉娜对法庭的顺从态度,把什么事都推到她身上,以便为其他被告开脱罪责。讽刺了律师的毫无原则和趋利避害。

在小说的最后部分,二人的角色发生了转换。汉娜被判处无期徒刑,住进了监狱。处于安全但是无爱状态的米夏,继续承担着朗读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成为启蒙者,一年年为汉娜寄磁带。在米夏的朗读磁带的带动下,汉娜学会了拼读和拼写,开始阅读关于大屠杀的书籍。汉娜的这一转变,固然是由于米夏的爱,更多的则是由于对自身的恶的反省。

虽然朗读对于汉娜的意味极为复杂,但这无疑是这段爱情在米夏心中得以延续的重要动力。按米夏的话来说她有很多写照:比如在厨房拉上长筒袜、骑着车奔驰时裙边在车子带起的风中飘浮、站在书架前手指滑过书脊,等等。这是这本小说最感性的地方,在初恋结束之后,对那些写照的怀念尤其是对于有负罪感的恋人来说,那些在分离之后,那些画面、那些气味、那些场景、那些话语,当你在心头又和它们不期而遇的时候,无疑会令魂魄为之一颤。

汉娜向米夏进行了一次灵魂深处告白:我一直觉得没有人能够理解我。你知道如果不能被人理解,我永远不会想到要忏悔,即便是在法庭上。然而现在,那些无辜死去的人们,他们能够理解我。在监牢里,我和她们呆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不论我是否愿意,他们晚上都会来。在被审讯之前,我甚至在梦中就可以将他们逐走。

朗读成了他们约会时的必备节目,十五岁的少年一遍遍地为心爱的女人朗读学校要求学生朗读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西塞罗的演讲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人怎样与鱼、与海搏斗一。

在小说第二部分,已经长大的米夏再次见到汉娜时是法律系参加法庭实习的大学生。对而站着的汉娜,是接受审判的纳粹战犯。米夏明白了一个秘密:原来,曾当过集中营女看守的汉娜是个文盲。因此她与少年米夏约会时一再要求米夏为她读书。

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掩盖这个令她感到羞耻的秘密,汉娜放弃了西门子公司的工作跑去当了纳粹党卫军女看守一一因为这个活儿不需要识宇。为了避免暴露自己是文盲,汉娜在法庭上拒绝被辨认笔迹,直接揽下被指控的所有罪行。

特别的女人,固执的可爱又可悲。

观电影《芳华》有感:致敬,别样的青春年华


致敬,别样的青春年华

——观电影《芳华》有感

作者:张辉

2017年的最后一天,我走进了电影院,去看了一直炒得很热的《芳华》,这部影片讲的是70年代发生在部队文工团里的故事,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来说,看这部电影无不是为了重温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不过,对于离此年代有一定距离的我来说,我关注的并不是它像不像、是不是,而更多的是它带给我的感受。

《芳华》是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讲述的是在那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部队文工团里,一群正值芳华的年轻人在爱情萌发时发生的故事,后来每个人在时代的变革中也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该影片有两处地方让我印象深刻。第一处是何小萍"偷军装".何小萍因为部队名额的问题去文工团晚了,没有领到军装。渴望穿军装的她悄悄地拿走了同宿舍战友林丁丁的军装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打算把照片寄给还在劳改的亲生父亲,一是为了让父亲高兴,二是以便父亲出来后还能够认识自己。或许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何小萍要偷偷地拿呢?找林丁丁借一下不就可以了吗?难道真是她的人品有问题吗?随着剧情的一步步推进,我们会发现真正的原因,这与何小萍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何小萍6岁的时候,父亲被劳改,母亲带着她改了嫁,因为是个"拖油瓶",何小萍在家中一直得不到关爱,继父不喜欢她,弟弟妹妹欺负她,母亲也渐渐疏远她,所以她很自卑。

然而也是因为这种自卑让她养成了倔强的性格,她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什么,更不会去求人。如果她开口向林丁丁借军装,必然是一种姿态的降低,这在她看来,或许和她曾经把自己弄病奢求来母亲的怀抱一样,属于"求"来的施舍,所以她不愿意开口。尽管她的这个做法我们并不认同,但也不能说何小萍是坏人,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她,不能真正感同身受。

我喜欢的第二处地方,是何小萍最后在草地上的那一段独舞。何小萍在文工团一直被欺负、被排挤,只有刘峰愿意向她伸出双手,因此,一种温暖的情愫悄悄地在何小萍的心中生根发芽了。

刘峰是文工团里公认的好人,热心助人,多次立功,被称为"活雷锋".然而,正像电影里说的那样,别人接受帮助,时间长了,反而觉得都是应该的。于是,大家对于刘峰的好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感恩与感动,仿佛他就应该是这样的。在刘峰情不自禁拥抱自己心仪已久的女孩林丁丁时,却被诬告成了"耍流氓".

与现在的人性相同,似乎人的潜意识里总有一种想欺负弱者的冲动,对何小萍是这样,对刘峰也是如此,大家都怀着看热闹的心态看"活雷锋"式的人物如何从天上摔到地上,所以,没有人惋惜、没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甚至,他走时除了何小萍,竟没有一个人来送他。这个时候,何小萍彻底看清楚了这里人性的冷漠和可恶,就像萧穗子旁白中所说的"一个不被善待的人,最能珍视善良"一样,何小萍不受重视,得不到爱,所以她更知道这些的可贵。因此,她不愿与这些人在一起,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当政委宣布让她去医疗队时,她笑了,那是发自内心的笑,这正是她希望的。

在医疗队,何小萍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之后精神崩溃了。然而,文工团解散前最后的演出唤醒了她的意识,她一个人推开门走了出去,在草地上跳了一段独舞《沂蒙颂》,精彩至极。我喜欢冯导对这一场景的设置,没有让何小萍走上舞台,而是去了空旷无人的草地。在舞台上表演不过是取悦别人,这本来就不是何小萍想要的。终于,在草地上,她做了一回真正的自己,一个完全为了自己的自己……

当繁华落尽、洗净铅华,刘峰和何小萍这两个"可怜人"走到了一起。萧穗子说,在别人的脸上看到的都是岁月的沧桑,他们只有坦然和平静。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境界呢?能够看开了、放下了、原谅了,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谁的青春不芳华,谁的芳华不青春?

即使有汗水、有泪水,当一切过去,我们再回头看时,是否还能够对生活说一句"谢谢"!

读《读者》有感


篇一:读《读者》有感

又是一本薄薄地《读者》看完了,还沉浸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或一个个哲理故事当中。

不知不觉,《读者》已经陪伴我十多年了,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读者》的,只记得第一次看他就喜欢上了他,在以后的岁月当中他陪伴我度过了一个个开心或失落的夜晚。

我喜欢《读者》中的每一篇故事,他虽然没有其他杂志的那种华丽或杂乱无章,显得那么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书中的自己。教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我们在困难中怎样面对生活;还教我们在人生得意的时候怎样不骄不傲。是啊!他就是这种能让人可以找到他们想要找到东西的朋友!

读《读者》有感作文400字我记得每次的《读者》中都有一些让我看了不禁流泪的文章,包括了亲情,友情,爱情,都能够在中间找到共鸣,让我看后久久不能释怀!那些寓意深刻的哲理故事每次看后都有一种偶然顿悟的感觉,让我变的成熟!

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他会一直陪我走下去的,在我有生之年都不会舍弃……

篇二:读《读者》有感

今天老师叫我们写一篇读后感,我于是随手拿起了一本《读者》来看,无意中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那片故事叫做“84名乘客的生死表决”。这片故事,内容虽然不算多,但却是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这个故事的内容是1990年5月26日的一个早上,一辆飞机在空中飞了十三分钟后挡风玻璃猛地炸开了,挡风玻璃一碎,机长被强大的风流给卷了出去,要不是空姐抓住了他的脚,他才没有被风卷出去,还与空援中心失去了联系,飞机上乱成一团,飞机开始迅速下降,如果想要有生存下来的希望,就要丢下机长,堵住窗口,才能生存,在飞机上的规定,机长要牺牲一切来帮助乘客,那么机长的生命完全取决于乘客的一句话,当空姐问乘客,丢不丢下机长,大家都渐渐地举起了手,看此情形,空姐努力压抑自己的情绪,不哭出来,可后来奇迹发生了,大家都慢慢把手放下来,最后没有人举手,后来飞机成功地降落了,机长也得救了,这个举动不仅救了自己还救了别人。

我的感受是我们不要轻易放弃别人的生命,有的时候,拯救别人也是拯救自己,所以我们要给别人一次机会,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

篇三:读《读者》有感

新学期,新气象。这学期老师还在班里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在假期期间我们每一个考95分以下的同学都有一项特殊的作业,阅读《读者》上的十篇文章。这是不是很简单呀?不,还有要求呢: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划出好词好句和中心句。

我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杂志,第一次看《读者》上的文章。《读者》的文章非常好,不仅有蕴含深刻道理的“意林”、风趣幽默的笑话专栏,也有情感真实的“名人轶事”栏目……但也有一些不适合我的,所以我精挑细选了一些适合我读的文章,《读者》的十篇文章写完了,假期也结束了,转眼开学了。

现在《读者》成了我们班讨论的焦点。在每周一下午的第一节语文课和周三下午的两节作文课,是我们讲《读者》的时间。老师让同学们一个一个上台讲,让同学们讲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下面的同学认真听,根据情况进行补充,老师还向同学提出一些更深入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读者》这本书的文章有的让我落泪,有的让我开怀大笑。现在《读者》成了我身边最好的伙伴。我也成了《读者》最忠实的读者。

篇四:读《读者》有感

《读者》是伴随我整个假期的一本杂志。内容包括了文苑、人物、社会、人生、生活、文明、悦读、点滴、互动和艺术等等。

“文苑”分为卷首语、文苑、书林一叶和原创精品。它告诉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人物”分为人物和名人轶事。它告诉我许多伟人的往事。“社会”分为杂谈随感、话题和社会之窗。它告诉我许多社会上的变化。“人生”分为人世间、人生之旅、婚姻家庭、两代之间、青年一代和校园内外。它告诉我许多人的一生。“生活”分为心理人生、经营之道、品位、生活之友和乐活。它告诉我许多生活的乐趣。“文明”分为在海外、他山石、风情录、军事天地、历史一叶、文化茶座、人与自然、史海拾贝和生物世界。它告诉我许多文明的重要性。“悦读”分为幽默小品、言论、漫画与幽默和影像。它告诉我生活中的许多小事都能成为笑料。“点滴”分为意林、资料卡和点滴。它告诉我许多一点一滴都有含义。“互动”为互动。它告诉我许多人的困惑并解答。“艺术”为封面。它告诉我许多艺术的精华。

《读者》里许多文章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无穷,开阔了我的视野。它教会我了许多人生的哲理,对我今后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真是一本好读物啊!

篇五:读《读者》有感

《读者》是一本广大读者喜爱的书刊之一,暑假中,我阅读了一书,读了以后,我学到的不仅仅是一本书原本的知识,而是远远超过一本书原有的知识,让我学到了不同的人生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其中有篇文章使我感触很深,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几乎都有汽车了如:就说抢车位吧,这是现代生活有车族的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对有些人是多么平凡的事啊!事情是这样的,小区中有三十多个车位,每一天都是挤得满满的,可是有一天空出了一个车位,因为那个人开车办事了,可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带着墨镜的年轻人,飞速的把车停在了那个不属于他的车位,那个人也刚刚回来,刚想把车停在那,发现自己的车位被别人霸占了,就站起来很有礼貌的对那个人说:“先生,这是我的车位。”“别烦,就一个小车位,”那位先生骄傲地说。随后那人霸占车位的人走了。那位先生还一直霸占着这个车位。

这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可告诉我“宽容”就像这个人一样,“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让我有了更深的了解,刻骨铭心的了解。

还有一个就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去霸占,什么东西都顺其自然吧!

“宽容”有时就要忍;有时就需要跨出自己思想的一小步;有时就在那一瞬间;不要去强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太多太多……

向骆驼致敬——读《骆驼》有感


在56天的漫长暑假里,我经老师的推荐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骆驼》。是由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它的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小说家杨志军。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有非常深的感悟。

《骆驼》所描写的地理背景,是青藏高原最荒凉的地方。从柴达木到藏北高原这段大驼运之路,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地方,可可西里、唐古拉山都在藏北高原。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大自然无疑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之一。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遥远的西藏巴丹吉林沙漠,有一只名叫乌图美仁的母骆驼在回家的路上迷路了,误入了别的骆驼群。一只名叫格尔穆的公骆驼前来寻找。最终,这只母驼乌图美仁为了整个驼群的生命而跳下了悬崖。格尔穆随后而来,可当他得知乌图美仁跳下了悬崖之后也紧跟着跳了下去。随后而来的骆驼的主人也一个一个的跳了下去。这个悲情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作文道理:爱的价值,就是生命的价值。

我认为骆驼是一种有情有义的动物,是沙漠之舟。骆驼的感官和记忆是动物这个群体里最发达的,它们能闻出地下水的流淌,能在逆风中嗅到一百多公里之外的青草的气息。它们在无草迹的沙漠里跋涉的时候可以一连四十几天不吃不喝。它们甚至能记得几十年前走过的路,经历过的环境等等。

《骆驼》中讲述的爱情,有几分悲,有几分沉,有几分伤感。让人思念那逝去的骆驼的爱是多么伟大。翻开地图,仔细看看青海的柴达木,我找到了熟悉的那些名字:夏日哈、香日德、诺木洪、乌图美仁、格尔穆、大柴旦、小柴旦、库尔雷克、娜陵格勒、察汗乌苏。他们,因爱尝到了生命的价值,因爱活出了价值。我会永远记住这个美丽、凄恻的故事,为他们祝福,希望他们在天堂继续爱的传奇!

向骆驼致敬,向一切有情有义的动物和人致敬!

读《读者》有感400字


读《读者》有感400字篇一

又是一本薄薄地《读者》看完了,还沉浸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或一个个哲理故事当中。

不知不觉,《读者》已经陪伴我十多年了,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读者》的,只记得第一次看他就喜欢上了他,在以后的岁月当中他陪伴我度过了一个个开心或失落的夜晚。

我喜欢《读者》中的每一篇故事,他虽然没有其他杂志的那种华丽或杂乱无章,显得那么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书中的自己。教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我们在困难中怎样面对生活;还教我们在人生得意的时候怎样不骄不傲。是啊!他就是这种能让人可以找到他们想要找到东西的朋友!

我记得每次的《读者》中都有一些让我看了不禁流泪的文章,包括了亲情,友情,爱情,都能够在中间找到共鸣,让我看后久久不能释怀!那些寓意深刻的哲理故事每次看后都有一种偶然顿悟的感觉,让我变的成熟!

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他会一直陪我走下去的,在我有生之年都不会舍弃

读《读者》有感400字篇二

今天老师叫我们写一篇读后感,我于是随手拿起了一本《读者》来看,无意中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那片故事叫做84名乘客的生死表决。这片故事,内容虽然不算多,但却是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这个故事的内容是1990年5月26日的一个早上,一辆飞机在空中飞了十三分钟后挡风玻璃猛地炸开了,挡风玻璃一碎,机长被强大的风流给卷了出去,要不是空姐抓住了他的脚,他才没有被风卷出去,还与空援中心失去了联系,飞机上乱成一团,飞机开始迅速下降,如果想要有生存下来的希望,就要丢下机长,堵住窗口,才能生存,在飞机上的规定,机长要牺牲一切来帮助乘客,那么机长的生命完全取决于乘客的一句话,当空姐问乘客,丢不丢下机长,大家都渐渐地举起了手,看此情形,空姐努力压抑自己的情绪,不哭出来,可后来奇迹发生了,大家都慢慢把手放下来,最后没有人举手,后来飞机成功地降落了,机长也得救了,这个举动不仅救了自己还救了别人。

我的感受是我们不要轻易放弃别人的生命,有的时候,拯救别人也是拯救自己,所以我们要给别人一次机会,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

读《读者》有感300字


读《读者》有感300字篇一

《读者》是本杂志,其中的文章包罗万象,也包罗了许多真正的道理和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宽容。

就好像读了《大地的耳朵》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不可以以貌取人。读了《打翻了的油灯》让我知道了是生活中仔细观察,铸造干洗大王乔利贝朗。读了《狼的另一面》之后,知道了狼与狼之间也有着爱,而狼们没有人们那么贪婪,他们只是捕杀可以供他们吃饱食物而已,所以我们要学会知足,不能让我们比狼还贪心。读了《孩子的鱼》以后,我知道了要多让孩子自食其力,不要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其中还有好多文章,他教给我时间的珍贵和友谊的重要,而有时候,我又觉得它就是一位知心朋友,也是一位深不可测,知识渊博的老师,他教给了我许多人生道理。

读了这本杂志后,我觉得心胸开阔了许多,眼光放远了,懂得更多了。

读《读者》有感300字篇二

今天除了读《看见》外,还翻了翻《读者》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

《明天,明天》是俄国的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文章是这样的;

度过的每一天,几乎都是那么空虚,那么懒散,那么毫无价值!它给自己留下的痕迹是多么少!这些一点钟又一点钟消逝了的时间,又是多么没有意义,多么糊里糊涂啊!

然而,人却要生存下去;他珍惜生命,他把希望寄托在生命,寄托在自己,寄托在未来上面噢,他期待着将来什么样的幸福呀!

可是,他为什么没想,其它后来的日子,将不会同刚刚过去的这一天相似呢?

他就是没有料想到这一点。他向来不爱思索他这做得很好。

啊,明天,明天!他安慰着自己,一直到这个明天把他送入坟墓。

好啦一旦在坟墓里你就不得不停止思索了。

这篇文章警示我们,要珍惜今天,不能把事情拖到明天,人这一生没有都少个明天让你去数。

读《朗读者》有感


读《朗读者》有感(一)

雀儿

关于德国作家本哈德。施克林的小说《朗读者》,我是先看到安东尼执导的电影而后才阅读原著的。

主人翁米夏在追忆他少年时的那段往事,少年时代对于他来说似乎很遥远,而他的这一生又仿佛只在为十五岁的那个夏季而存在。他不断地试图否认过去,却又不停地在吊唁那段逝去的美好年华——米夏的十五岁因一个女人而美好,是她让他摆脱春青期的羞涩,又是她让他看起比同龄更成熟,或者说更加不羁。

三十六岁对于列车售票员汉娜是个经受过岁月风尘而激情饱满的年纪,她此刻已绽放得无比的灿烂了,她女性丰盈的肉体对男孩米夏充满了诱惑。她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她索性帮他破译了她自己,然而为他破译了自己难道仅仅是为了让他朗读?朗读是她对文字的向往和渴求,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她唯有与他灵肉相通才能获得她想要的满足。这朗读也恰恰贯穿了米夏的一生,他一生都忘不了十五岁那年夏季,一生都在反思他与历史调情时的那一瞬。

少年懵懂的他起初并不知道隐藏在这个女人身后的那段历史,若不是他得了黄疸病,有可能会跳过跟汉娜的接触和碰撞。事实上,仿佛命中注定一般难以摆脱这段人生章节,这简短却复杂的过往,这或悲或喜铿锵有力的朗读声足以覆盖他长长的一生,以至于他后来把朗读作为一种渲泄使自己激情高涨,而与之相伴的是汉娜身上的气味。

汉娜隐瞒历史的原因其实是极其单纯的,单纯到让人觉得可笑甚至愚蠢,但她不能说。哪怕若干年后,由于这段历史而不得不被人告上法庭,在命运堪忧的情况下,她情愿被判终身监禁也不能说。在历史面前,汉娜只是个无知的小女人,她仅仅是为了不让人看出破绽而辞去西门子的工作去集中营当看守的如同她离开少年米夏其实是为了拒绝升职,让弱小的被看守者为她朗读也仅仅是出于对文字的膜拜,她不会想到此举会给她带来牢狱之灾。

事隔几年之后,米夏作为一名法学系学生来到法庭上意外的遇见了失踪已久的汉娜并且旁听了她的案子才发现了这个女人隐藏在心底秘密,这是个看似可稽的个人隐私就如同一名病患面临手术时为了隐瞒自己是吸毒者而宁愿冒着生命危险被医学专用(毒品与医学专用是相互抵触的)。

汉娜被控告为残害犹太人的纳粹份子并且被推倒了风口浪尖,她的同伴指认她是教堂失火案的直接侵害者,认定报告就是她写的。正当汉娜百口莫辩时审判长要对她进行笔迹对比之际,她竟主动认罪了。而她之所以认下罪行恰恰正是为了掩盖那个秘密——其实她根本不识字。

文盲如同一个胎记般烙在不为人知的地方,她极力地掩盖着这个她认为是可耻的污垢,这污垢甚至比犯下滔天罪行更肮脏,于是她宁可终身监禁,宁可躲避在黑暗中……

读这篇小说时,我一再陷入深思。小说还有着更深层的内涵需要挖掘,而我或许只停留在某个层面。

幸运的是米夏始终没有放弃汉娜,他没有当庭揭穿她的秘密来减少她的牢狱生活,而是继续选择以朗读的方式去救赎她,让她了解文盲并不没有她想像中的那么丢脸。在狱中,她被他朗读声所唤醒,听着录音机里传出的声音与书本对照终而学会了用生硬的笔迹写字,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从此,她开始不断地给米夏写信,但她得到却只是他的录音带。

米夏的朗读声伴随了汉娜十八年的牢狱生活,十八年来他从没有离开过她的生活,正如他从没有放弃向她的朗读那样,他们的灵魂始终紧紧相依着。他们的爱从最初的肉体碰撞上升到灵与肉的相互交融最终演化为纯粹是灵魂上的对话,是任何两性之交所不能企及的。

被监禁十八年之后,在汉娜既将释放的前一周,米夏终于出现在她的眼前。她惊叹着岁月已将一名少不更事的男孩雕琢成一个轮廊明分、成熟稳重的中年男人,而自己却已是垂暮的老人。二十一岁的年龄差一下子将俩人拦截,使他们面对彼此而黯然神伤——米夏除在她身上闻到老女人的体臭外再也寻不到当初的气息了,甚至连给她的拥抱也显得极其敷衍。汉娜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她选择了死亡,以死亡的方式来保留自己在小情人心中最完美的爱情。

是的,这个女人其实一直在追求心灵上的完美,尽管她一开始或许并不是为了完美而生。

2013-3-22

读《朗读者》有感(二)

朗读带来了什么

窦桂梅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毕飞宇认为《朗读者》是一部关于尊严的书;曹文轩欣赏那份故事叙述的庄重;池莉说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理由的质询,是对不规范情爱关系的探究;肖复兴读了该书后感叹,它是帝国"第二代"最为深刻的反思小说……小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无从释怀的空间与可能。

作为语文教师,自然对"朗读"有着特殊的敏感。我发现,所有解读的来由,都源于"朗读".为什么朗读使男女主人公远离欲望,生命变得醇厚,爱情获得升华,罪过得以救赎?为什么,透过个体的朗读,作家让我们看到人性暴戾、残忍、无奈、软弱、忏悔与宽容?尤其是,作为女性,更让我难以释怀的是汉娜,朗读给她到底带来些什么?

一、爱情的刻痕

"朗读,是我跟这个大我21岁的女人约会时的常规节目……我是她的朗读者,从我十五岁开始。"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逼仄的过道里吐得一塌糊涂,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

汉娜和米夏·伯格(以下称"米夏")已经不只一次在一起了。可汉娜却问:"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她原本应该是知道的,"我"把那些朗读的东西放在了她的厨房的桌子上了啊,她怎么不知道?上边都写着"米夏"的名字,封面上还贴着书名和所有作者名字的标签。可惜,她一概视而不见——她不识字。

朗读成了他俩幽会的常规节目。汉娜要让米夏给她朗读后,她才带米夏洗淋浴,然后带他上床。这么朗读一段剧本,其中出现的不同角色,都要米夏把他们表达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心无旁骛,集中注意力。一段心之幽情,他们并排而卧,悠闲朗读才是小说的桥段。当懵懂少年正全身心享受爱情的时候,成熟的汉娜却愁肠百结。感情升温之中,灵魂救赎,都是因为朗读。阅读将他们超越了身体,走向了灵魂,或者说走向了身心的结合。

后来他们再也没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爱情不可避免地出现失和与冲突时,汉娜选择了悄无声息地离开。几年后,米夏作为法学院学生参加审判二战中纳粹罪行的听证会时,他惊愕地发现汉娜竟然坐在被告席上,被指控谋杀300名犹太人的战犯……

后来米夏结了婚,生了女,又离了婚,20多年来,他孤独而坚定地给监狱中的汉娜朗读各种书籍,并制作成录音带寄去,而汉娜也在年复一年的听读中学会了简单的写字和阅读。当磁带中《奥德赛》的声音从少年变成了中年,那些抑制在胸中的万般情绪化成了喷涌而出的蓬勃泪水,让米夏无法承受那么沉甸甸的朗读。

监狱里,汉娜最初的信,写给米夏的,寥寥数语,或一份祝福,一份谢意,或者对一位作者,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本小说的人物品评,甚至监狱里的所见所闻。她写着"院子里的连翘花开了","我希望今年夏天雷雨天多点","从窗子里外望过去,我看到鸟儿怎样聚会在一起飞向南方",等等。奇怪的是,汉娜写到这些,米夏才发现真是这么一回事。爱情总是超乎尘上的,阅读也使汉娜贴近了世界,并努力将这种种愉悦与米夏分享。

特别是一张从报纸剪下来的照片,贴在汉娜监狱的小屋墙壁上。向老者鞠躬的正是米夏。那是毕业典礼上接受校长赠送的奖品。当时汉娜已经离开那个城市好几年了,有这么一张照片,一定大费周折。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汉娜:对爱情的坚守,这是她存在的理由与精神支柱!和作家一样,写到这里,感到有什么涌上胸口和喉咙。

因朗读,汉娜学会了阅读和写字后,米夏对此非常高兴,也的确表示钦佩。同汉娜为了学习读写而付出的千辛万苦相比,在米夏的眼里,他的赞赏和高兴,显得微不足道,简直一文不值。《奥德赛》录完后,又给她加录了施尼茨勒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还给她米夏自己喜欢和熟悉的文学作品,这样她又听了许多凯勒和冯塔纳,还有两位诗人海涅和默里克的许多杰作。以至于,朗读过的诗歌都能耳熟能详,都能背诵自如。不必拘泥于卡夫卡、弗里施,勇桑、巴赫曼和伦茨(当然,有能力可以探求这些作品有什么内在的秘密。)这些人,以至于后来,"我"就把自己写的东西拿来给汉娜朗读。

汉娜识字以后,她告诉米夏:"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就是人家不了解我……你明白吗,如果没人理解你,那么,也就没人能要求你讲清楚,就是法庭也不可以要求我。不过,死掉的人却可以,因为他们理解我。"也许,她每天晚上都在和死掉的人,当然也和书中的主人公对话。对于活人她已经不抱希望。如此说来,米夏是否又是他的诺亚方舟呢?

要知道,在她识字后的一两年里,也曾那样天真地渴望过米夏的回信,因为她终于克服了一生的最大障碍,而从文学中她也早已体验过文字表达人心的力量了,可回信终于没有来。这使她由失望而绝望,此后,她不再锻炼,不再爱清洁,开始暴饮暴食,人也迅速衰老了。他是她唯一的动力,不能割舍的牵挂。于是他的没有回音也渐渐磨损着她的心,"最后的五年,她忽然变得什么都不在乎了".那些越堆越厚的录音带,最后变成了帮助她离开的工具。

她在米夏去接她出狱的前日自杀,是否可以看作她对所爱的人的一种绝望?或者可以说,是她对于未来亲密交往的恐惧和绝望?在监狱草地的林荫下,米夏面对的,是他曾狂热地爱过的女人,但这个女人因为忠于职守,而充当的无辜刽子手又是无法救赎和原谅的。原谅她,从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对自己道德观的背叛,米夏收回了还没有来得及温热的手。这也是件关键性事件。他们,是否还是生活在各自的世界里,因为缺少交流,他们没有获得理解,彼此内心的十字架无法卸去?

这两只爬出一样痕迹的蚂蚁,在人生的开始和结束时,终于爬向了两个相反的方向。一切都结束了吗?汉娜心里问米夏。我也问主人公。一切都结束了,她心中仅存的那点温情都将消散开去,在就要回到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来的前日,汉娜了却了自己年老的生命。那间小小的牢房里,只剩下满屋安静整齐的录音带和书籍。

最后的纸条"在那听紫色的罐子里还有点钱,请交给米夏。这些钱还有储蓄银行里的七千马克,他要交给在教堂中同她母亲一起活下来的那位女儿,她会决定应该怎么用这钱的。同时请替我向他问好。"

自杀前的留言也不忘向他问声——是否可以说,汉娜的自杀,米夏有无法推卸的责任。一个曾经给她带去希望与梦想的人,一个用生命去等待的相逢,却如此地怠慢了她,怠慢了这份爱,她无法承受他的冷淡,无法面临没有他与爱情的生活,这比任何外在的监狱折磨让她难以承受。所以,她宁可选择了转身而去自杀的,那次盼了二十年才来到的探望,也许她依然介意,依然不可以直面自己的过去。在那一刹那,她被彻底地击垮了。

更何况,生,也许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恨水不成冰。死,有时是为了纪念的忘却,纪念曾经沧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发生爱情的那一刻,注定逃不过命运的诅咒,最初的爱情诱因,总会在最后将爱情谋杀,正如书中诗句描写的:

"与君同心,两心相互来占有。与君同衾,两情相互来占有。与君同死,人生相互来占有。与君分袂,各自东西不回首。"

爱情,本是一个神圣的历史事件,是人性升华的本质渠道。可是,却被现代人抛弃在大街,让它流浪,让它哭泣。作者有意将它穿插进宏大的历史叙事中,让它承载历史的重量,发掘人性深处的罪恶、可怜、虚弱、卑贱。作者让爱情蘸染了人性的光泽后,爱情就不再是件轻松的事情,它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生命,意味着与他人、社会乃至历史千丝万缕的关联。这对当下将爱情简单化、尘世化、庸俗化的人来说,无疑是种道德的审判与人性的催醒。

因朗读,生命留下爱情的刻痕。

二、生命的涅磐

汉娜总是让米夏为她朗读《奥德赛》、《荷马史诗》、《带小狗的女人》、《战争与和平》等,在米夏的朗读中,汉娜像个婴儿似的时而痛哭,时而大笑。而当初她在看守犹太人时,选小女孩给她朗读小说,也许情境如上。

几年后,在面对共犯的栽赃时,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保有最后的人格,她宁愿选择终身监禁。因文盲,她拒绝被培养成电车司机,可以掩盖她这个缺陷;这也是她要离开西门子公司,而去当一名看守的原因;这也是她会自己承认写了报告,而拒绝来鉴定笔记的原因。当然,还要追问的是,她是不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就在法庭上拼死一辩,激烈发言呢?因为她既不能阅读那位逃亡女儿写的书,也不能读起诉书,因此,就看不到对她有利、可以给她提供辩护理由的绝好空子,也就丧失了应对的机会。是不是因为这一点,她才把自己送往监狱呢?

再有,她躲躲闪闪、防卫过度,遮遮掩掩,假面伪装和出言伤人,包括对米夏等等。难道汉娜对身边文盲的羞耻感如此深重,值得她在审判和集中营这样的表现吗?难道,做文盲比当罪犯更加丢脸吗?泄露自己是文盲比坦白自己是罪犯更加可怕吗?

这些追问,显然是为了读懂汉娜的内心。当她意识到,阅读给自己带来心灵的宁静澄澈和灵魂的静谧愉悦后,就无法再离开阅读了。而识字是走向阅读的资本,是阅读人的起码尊严。难道外在的身体拘囿能比内心的尊严更重要吗?阅读是走向他内心世界的钥匙,她又怎能放弃呢?

看,汉娜开始了识字,那是把录音和书对在一起的阅读,她从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写起——字力透纸背,用了吃奶的力气。第一眼看上去会以为那是个孩子的笔迹,可以想象,付出怎样的辛苦,汉娜终于会写字了,终于会写字了!

有些时候汉娜对于文学的体验和评论经常十分准确,令人惊讶。来自本能的真实体验,往往显得真实而可信。纯真善良的评价,来自生命的当下体验,聆听者比朗读者看到更多,而这恰恰又是双刃剑,把汉娜裹挟进去,无法自拔。"施尼茨勒汪汪叫唤,茨威格是条死狗";或者"凯勒要的是个女人";或者"歌德的诗歌像一幅幅小画图,还镶在美妙的框子里",或者"伦茨一定用打字机写作"等等。由此,我想到了我们语文教师强调的朗读——因朗读让世界变得澄明,因朗读,可以拒绝愚昧无知与鲁莽做出后悔的选择啊。

她的字始终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却表现了某种严谨的美。看上去,就像出于一位老人的手,只不过,那老人的手一辈子没有写过多少字。一个人错过了朗读学习的最佳时机,如果一个人太长时间拒事情于千里之外,即使最终开始亡羊补牢。并且乐在其中,那也可能为时太晚。她为此付出多少精力和辛苦,为她骄傲,也为她悲伤。为她那迟到和错过的生活而悲伤。为她整个世界的生命姗姗来迟、生不逢时而伤感。

在入狱20年后要出狱时,米夏来看她,他问汉娜,你会回想以前的事么?汉娜说在审判她前她什么都不想,想也没用,因为人死不能复生。汉娜说她明白,她学会了写字与阅读。学会了识字与阅读,这好像就是一个学生说的话,可在汉娜的口中。这几句简单的对话,其实透露了最朴实也是最深刻的人类思考,在我们面对难堪的过往时,有时更是要用建构的、正确的心和知识去面对未来。因为逝者已矣,来者可追。汉娜的阅读是出自于内心的需要,来自于灵魂的呼唤。文学所构筑的另个世界,让她神往不已,使她足以抵挡现实的寂寞,足以消解现实的无奈与龌龊。她在通过阅读寻求解脱与救赎。

写到这,我要说,尽管汉娜学会阅读为时已晚,她毕竟告别了文盲。不,是否告别文盲不重要,而是她因此而告别了来自本能的冲动,而因阅读有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于是,你对她做的一切便有了新思考——书中写到,米夏又重新阅读《奥德赛》的意义。这是一个"家乡不到十年间,鱼鸟今应怪我还"的故事。希腊人相信人不能可能同时掉进同一条河流,怎么会相信有返回从前那个故乡的事?要知道,奥德赛不是为了留下,而是为了重新出发。这是不是——生命新的开始呢?总体说明,这本记录所载的篇目是个证明,反应了德国那些受过教育的,具有市民意识的人,在文化上一种巨大的诉求。这不也是汉娜的个体诉求吗?

刑事犯当中的盲人,有个援助协会,汉娜总是把磁带借给那个组织。走进汉娜的书架,莱维、魏泽尔、博洛夫斯基、阿美希等描写集中营幸存者的书,还有赫斯的罪行录和阿伦特关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被判处绞刑的报告,以及一些有关集中营学术文献,全都摆在一起。要知道,这都是她经过深思熟虑订阅的。

她又要监狱提供关于集中营女人、女囚犯和看守的书名,自从学会阅读,就开始阅读有关集中营的书籍了。小小的屋子,床头挂着许多小图片和小纸条。或是一段文章的摘录,或是一首诗歌,或是一则报纸简讯,诗句是像"春天让她那蓝色的飘带又在风中飞舞",像"云影在田野上掠过"等。所有的诗歌都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小图片上展现的春意盎然的森林,鲜花烂漫的草地,写满秋色的落叶,遗世独立的树木,溪流潺潺的牧场,还有一棵挂满了熟透了果实的红樱桃树,以及一棵栗树,浅黄的,橘黄的秋状如火般闪亮。

作家的这种设置,是否给知识一种崇高的寄托?存在主义是一种对外部世界感到绝望后,转而从一己的选择中寻找心灵出路的哲学,它对他者间的交往未免看得过于黯淡,但在揭示人性的弱点上却又异常深刻。

因朗读,生命向死而生。

三、历史的诘问

读过这么一段话:这是反映二战的影片,与《美丽人生》一样,导演以温和的方式,别样的形式,来呈现对二战的思考。所不同的是,《美丽人生》是意大利式的乐观、从容、浪漫与美丽,而此书或此片,则有德国人的深邃、反省、慎独与冷静。

这是一个反常规的历史审视,采用的是元素倒也不新鲜,一个少年与一个中年妇女的爱情故事。然而,在他们身上蕴涵着太多的历史质感和人性诘问。中年妇女是历史的担当者,是亲历二战的在场者,是"无知"的被告者;相应的,少年是下一代历史的反思者甚至是赎罪者,是赓续二战罪恶的承担者,是"有知"的见证者。

解读这部作品,最为外在并最为宏大的,当然是反纳粹的层面。因此这里我不得回避因"朗读"引发我的这方面的思考。小说写出了历史评判对于不同的个人往往会"见林不见木"的缺憾,也写出了下一代人对于前一代的罪行,那种承担与厌恶相交织的尴尬。这都是独到而深刻的。

审判厅上,"我曾……我以为……那么,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这在汉娜来说,这是当作一个严肃的问题提出来的,不是胡搅蛮缠。她当时真不知道怎么做,能够怎么做。她要愿意听听,见多识广的审判长如果设身处地会做些什么。"有些事情是不能卷进去的,而且,只要不伤及皮肉,不送掉性命的话,怎么样都必须与之脱离干系。"法官的回答如果针对汉娜具体的情况就有说服力了,泛泛地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实际上冲淡了汉娜提问的严肃性,她问的是在那种特殊情况下怎么做才好,而不是说世界上有没有不该做的事,法官的回答不但无助,而且笨拙。汉娜投以惊奇的目光,毕竟,这次她在唇枪舌战中赢得了一个回合。

当汉娜第二次说"要是您的话,您咋办"时,这一次她得不到回答了,她也没有盼望得到,没人会希望得到。法官无言地摇摇头。

"我要是……,要是没有……我要是那之前没有在西门子报名参军就好了?"汉娜仍旧沉思默想——这个问题该不该提。她选择那些柔弱的姑娘,是不是害怕她们吃不消建筑工地的劳动?是不是因为她们终究要被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去?是不是想让这段最后的时光好受一点?这是不是挑选柔弱细嫩姑娘的原因?是的,正如作者所说,没有别的原因,也根本不可能有!原因就是朗读!

审判宣布了,她一直腰板挺直地站着,纹丝不动地听着。她目不斜视,眼光穿透尘世一切,扬长而去。那是一种睥睨万物,深受伤害,彻底绝望而无限疲惫的眼神,一种任何人都不想再看的眼神。

如果能够不提"道德观"这三个很抽象的词,在那样的,谁都不能摆脱的历史框架下,她应该既是一个典型又是一个例外。典型,有很多像她一样的人,除了保证自己做好一个合格的工作者,对于事实真相的探究他们毫无兴趣也毫无意识;例外,是当真相被自动揭发,她仍活在自己的认识之中,而远离被认可的"真相".

在漫长的牢狱生活中,她虽然一度封闭但没有被"道德观",被沉重的忏悔所压垮。法庭上的汉娜,她并没有像其她一同被指认的罪犯一样,否认自己的罪行,而是坚定异常地坦诚一切。"是的,是我做的".她执拗遵循的规范,她坚守的职责,是她眼睁睁看着300人被大火烧死的辩词。

相比与她一同坐在被告席,却昧着良心将所有罪责扣到汉娜身上的真正的罪犯来说,汉娜冒着傻气的执拗倒显得坦诚和真实。我们洞悉了一个时代的真相。如今的我们,在重新面对一些我们总是规避的历史时,到底要坦诚到何种程度才会令人信服?令人理解呢?拂去历史的尘埃,沉甸甸的真相却总无法让你我坦然接受。那么这种坦诚,又将她置于何地呢?

我们在惊异于她"冷酷""无知"的态度时,也不免跟随她一同回望那个所有人看来都愤懑的黑暗时代。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多少无辜的犹太人被纳粹分子惨绝人寰地屠戮。当然汉娜也是侩子手之一。我们不能因为她当时的无知就原谅她,像那个幸存的作家一样,绝对不会宽恕她。

还是忘不了"要是您的话,您咋办?"的两次反问。也许,就是因为朗读的缘故,汉娜有了超越文盲的深刻思考。突破个人的道德情感规范,而上升到一个狂热时代的集体无意识来说,汉娜自身不也是一个悲剧和受害者么?习惯了站在一定道德高度和"他人"视角来批判审视别人的集体,难倒不是我们的悲剧被一次次复制的源泉么?想必读者,包括你我也绝对不会宽恕和原谅汉娜的作为,可是她却是能够被理解的。而且她的例子也是能够被我们,被时代警醒的。

小说主人公汉娜的悲剧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某种历史的绞轧下,作为一个个体的尊严和价值是怎么被扭曲地保存下来的?在她的罪责后面,是否有一些不易察觉的人性的复杂?作者以艺术的手法,提出了有关历史与小人物的关系这样一个哲学命题。本哈德·施林克使小说摆脱爱情故事的窠臼,并上升到如此的高度,显然也得益于他的写作态度"不仅要写作,而且还要在生活中承担某些使命,它们不是我自己给自己规定的,而是摆在我面前、我必须面对的任务,对人、事和所做的决定负责,这丰富了我的生活和写作。"他的话对当下浮躁的文坛无疑是一种警醒。

米夏象征新德国,汉娜是老一代德国人的代言,他们之间固然爱入骨髓,却终究隔着银河一般宽广的鸿沟了。

感谢朗读。一切因朗读展开,一切因朗读思索。生命的朗读,爱情的朗读,历史的朗读——生死朗读,朗读生死……施林克的小说绝无图解的痕迹,因"朗读"引发,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审美的丰富性,远远大于他人所能概括的思想。所以临末,也学着借用评说莎士比亚的话来发一赞叹:说不尽的《朗读者》……

读《朗读者》有感(三)

王璇

《朗读者》作为央视推出的一档综艺节目,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被称为国内综艺节目的一股文化清流,上线后好评如潮。当我认真看完之后,感触颇深。阅读,对我们是何其重要的事情啊!

在印象里,一卷纸书,一杯清茶,几度夕阳红,似乎是对生活最美的描写和诠释,文化孕育了我们人格最根本的部分,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之美,人生之美。中国古训曾对人们当下追逐的富贵福泽有过这样鞭辟入里的解释:有精神之谓富,有道德之谓贵,有书能读之谓福,有子孙能承教之谓泽。因而,阅读和文化构成了我们人生的基本要素,我们在阅读中体味人生,感悟人生,不断感受生命的欣喜与可贵。

就像作家蒋勋所说的:"文化不是励志的格言,不是非黑即白的答案,文化是对生命的真实理解和包容。"人生只有一个,但阅读给我们带来关于人生更加丰富多彩的解释,带着透彻的心,透过明亮的眼,让我们以更加清明的姿态去面对我们的生活。

事实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同样重要,我们在热衷于体验新鲜事物、旅游远行开阔眼界的时候,也不应该忽视读书,真正做一个"读"书人,无论通过什么媒介阅读,都要沉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自己,让书籍带我们去"行万里路。我相信,这也是《朗读者》想要真正告诉我们、传达给我们的东西。

阅读带来的信仰,决定着我们人生的方向,决定着我们的内心,每个文字,每一段话,都在引导着我们的态度,都在造就我们的未来。《朗读者》仅仅只是个开始,我们通过阅读会在工作和生活当中走的更远。

▎作者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随岳高速公路管理处柳林收费站

稽查员

朗读者读后感2000字(3)篇


曾经一直在想,为什么总被别人问到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呀?妈妈呢?上了年纪的老人就会直接问你爷爷叫什么呀?我总是抱着疑问回答了,慢慢被问的多了,就觉得这应该是一种居高临下的问候吧。可从他们听到我的回答后的表情和语气中看出,并不是这么简单。准确的来说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信息获取,通过爸妈,爷爷是谁来决定怎样对待孩子。慢慢的,当有人问我这类问题时我不管问什么总回答我是罗*(我母亲)的儿子,因为我回答妈妈名字时候别人会对我有一种怜惜,也会透露出对妈妈的敬佩,甚至会莫名的对我好,可能是他们也和我一样觉得我妈不容易,很伟大吧。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答非所问,问父亲是谁,我之前还是认真的回答,慢慢的,在我回答后,听到的是奚落,是鄙夷,是一种觉得我这个孩子以后也不到哪去的判定。我真的很受伤,所以出于保护自己,我就回答我是罗*的儿子。长大了点,我就想,可以选择的太多了,不能选的也不少。我在承受着因父亲是他而得到的不屑后,也同样享受着母亲是她而得到的尊重。所以,有些东西,你就得背负,至于背负什么都与你无关,可能是尊重,是优待,是羡慕,是鄙夷,是不屑,是否定……可,背负了就背负了,因为这一切都是被人眼中的你,他们因为这些去选择怎样待你是他们的选择,而我要做的就是,我要做我眼中的自己,即使背负着这一切,我也要好好努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努力让今后自己的孩子不去背负那些自己背负的东西,努力让自己的孩子能活得更轻松,不要让他们像我这样那么小就察觉出这些,真的会沉重,而这样的沉重因为还太小,眼界阅历太局限,可能会使童年过早的结束。当然,如果我们的生存环境能让人轻松些,不再先入为主,不再有其父必有其子,不再给一个新生宝宝贴上父母的标签,不再……这是我的想象,担不是我的愿望,因为我挺务实的。

汉娜,一个二战时期德国的文盲看守,她履行自己的职责,却是一种谋杀,面对法庭的审判,她隐瞒了自己是文盲的事实,她承担了她本不该(或者说无需如此之重的)罪责;十五岁的米夏因缘际会,结识了电车售票员汉娜,并与她发生关系,且痴迷于此,这是青春的爱情,懵懂无知。汉娜的突然消失,以及陡然降临的审判,让米夏陷入迷茫,他选择了沉默,这也许是汉娜的期待,她拥有命运的自主权,她有她的选择。同汉娜的坦白相比,那些将罪责推诿给汉娜的其他看守显的如此之恶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与弱小的自尊相比,生命的自由和社会的法律道德显得无能为力。米夏,成为了汉娜的朗读者,一部又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这或许是米夏的自我救赎与救赎她,而汉娜也开始学习,识字,读文,看书,写信,了解了更多纳粹二战时期的暴行,她更坚定了自己当初的决定,她的救赎之路无比坚定,她拥有过世界上最为热烈的爱情,哪怕是短暂,她有错,有罪,但她坦然承担,谁也不能无视她的选择,她的自尊,她的命运。

米夏,他的生活并不如意,往事总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他重新审视他同汉娜的经历,迷茫,痛苦,无所适从,也许多一点言语而非沉默,汉娜此时的境遇会好一点,可惜,没有如果。

米夏,汉娜,前者是无辜新时代的少年,后者是二战的间接参与者,可惜战争的伤痛却同时让两人陷入苦境。我更喜欢汉娜,她是勇敢的,坚强的,对于工作,对于自己,她的选择无不体现了她的坚毅与自尊,与其说米夏是汉娜的朗读者,不如说汉娜是我们众人的朗读者。

这是一本关于爱情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尊严与宽恕的书。一开始看到书单狗的推荐语貌似是看过这本书你会更爱读书,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看到书名,以为会是一个清新脱俗的爱情故事,所以刚开始看到这段禁忌之恋的时候,内心是抗拒的或者说是有偏见的。事实证明,可能是我的观念太狭隘,两人之间的爱情并没有因为年龄或者性而变得不堪,反而会给人一种美感,难道是因为每次为爱鼓掌之前的固定仪式吗?我也说不清。女主的双重秘密注定了一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爱情。女主是一个纳粹集中营的看守,也是一个文盲。可能正因为是文盲,她才需要别人为她朗读文章,她才放弃了原来公司的晋升机会,放弃了审判时摆脱嫌疑的机会,有点偏执有点可悲的维护着自己的尊严。而男主,一开始也蒙在鼓里。直到他在为自己热爱的法律课题奔波的时候,看到女主站到了被告席。他的价值观爱情观受到了冲击,引起了他内心的波澜和矛盾,也让更深层次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过去犯下过错的人值得宽恕吗?爱上曾犯过错的人也是一种罪过吗?我想这也是作者想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之前评论里看到别人说这是她最爱的小说,所以可能有点期望过高。读完以后并没有很震撼或者很惊喜的感觉,书是好书,只是我读的不够深,理解的不够透彻吧

《青春之歌》读后感2000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青春之歌》读后感2000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事实上,那个年代离我们并不遥远,依稀地,身上似乎还留有那个时代的伤痛。可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却离我们远去了。我们是健忘的。“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太短促了,也正是因为他的短促方才显得他弥足珍贵。《青春之歌》为读者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后,一大批爱国主义有志青年在中国*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参加举行大*、请愿、*等活动的场景,细致的雕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将各种知识分子走向不同道路的过程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而主人公林道静,为了反抗“花瓶”、“没有灵魂的傀儡”和依靠别人的供养过日的命运,走向了共产主义道路,在革命者的帮助下成为了有坚强内心,不畏强权的共产主义革命者。

作品中的林道静是一个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是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在曲折艰难的道路行走中,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的代表。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由于她深受异母的凌辱和虐待,因此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来。最后在卢嘉州,林红等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并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的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

回首看看现在,和林静道相比,我们有着社会、家庭、朋友的照顾,不必为生存而担心,物质生活丰富;反观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林静道相比,显得多么微不足道。虽然林静道在一段时间中出现过内心的彷徨与不安,但是她在共产主义革命者的引导下找到并坚定了自己的思想与信仰。而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却很少有人把握住了青春的价值。

林静道在那一段中华民族的特殊时期没有选择沉沦,反而选择了奋斗,选择了与命运抗争。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贝多芬的不屈、看到了肖邦的倔强、看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勇敢、看到了小仲马的坚持。在相同的年龄段,我们的青春却和她的有着极大的差别,她的青春在精神与困苦的洗礼下变得富有价值和意义。

青春是人生必须经过的一段时期,每个人的青春都有着其一生中特殊的价值,并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正值青春的我们正应该无愧于青春的名词,在这个人生的关键时期正是我们应该建立健全个人价值观、世界观的时期。可是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做到无愧青春呢,有些人把青春浪费在了网游的虚幻中,难以自拔;有些人把青春浪费在了颓废的酒吧,醉生梦死;有的人把青春献给了懒惰与放弃,忘记理想。

喜欢《读《读者·致敬青春》有感_读后感2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寄小读者读后感2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