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 > 地图 > 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
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相关栏目
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热门栏目
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推荐
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

(共 4683 篇)

  • 1、 发扬“年轻精神”迎接新的世纪—读(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有感

    什么是年轻精神?年轻精神是指精神年龄年轻者所特有的品质。这是郭沫若先生《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一文中热情赞扬的年轻人的品格。他指出:年轻人之所以为年轻人,并不是单看年纪轻。年轻精神充分的,虽老而不死;年轻精神丧失的,年虽轻而人已死了。真理的追求者博爱的实践者勇敢的战士,便是年轻精神的三个特征。

    中华民族的历史,不就是无数先驱以他们的年轻精神孜孜不倦奋斗的历史吗?

    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创立的仁爱说,到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航天飞机腾飞太空;从被洋人辱骂为东亚病夫,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再到2000年第27届奥运会金牌总数位居世界第三一切的一切,无不都是年轻精神的真实体现。

    年轻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伟大的年轻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激励了无数有志之士为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去冒着坐牢、砍头的危险,以百倍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探求真理,坚持真理。谭嗣同、邹容、秋瑾、李大钊、刘胡兰、杨靖宇等无数英烈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真理和不怕牺牲的光辉榜样。

    伟大的年轻精神,在祖国五十年创业史上,也鼓舞着共和国的每一位公民,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昌盛而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出光和热。周恩来、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张海迪,还有我们的奥运健儿们等千千万万个优秀人物,都成为了甘当人民公仆的楷模。

    今天,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门槛前,耳边回荡着郭沫若先生那激越人心的讲演,眼前展现着一幕幕我们民族历史上奋发、创业的画面。在翘首企盼新世纪曙光到来的同时,我们更急切地呼唤着伟大的年轻精神。为了使我们的国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世纪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伟大的年轻精神;我们需要那些能与人民同甘共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民公仆;我们也需要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在所不惜的时代英雄。

    让年轻精神伴随着每一个奋发向上的年轻人昂首阔步跨人新世纪!

    让我们永远年轻!

  • 2、 观爱在黎明破晓前有感范文欣赏

    《爱在黎明破晓前》是一部由伊桑霍克和朱莉德尔佩等主演的爱情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美国青年杰西和法国女学生塞琳娜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很多看过电影的朋友都对影片给出了非常不错的评价,下面就跟一起来看看吧!

    女孩是浪漫的,奋不顾身的,男生是现实的,他们两个在很多事情的观点上都会产生分歧,例如,算命,女孩愿意花50澳币去来测一个自己的未来,但是男生觉得那只是说一些女生想听的话。女孩浪漫的认为流浪汉写的诗就是为两人所做,男生却会觉得可能只是刚好把词语改成了他们指定的词。

    可是他们又都是爱的那么真切,女孩愿意跟着男孩下车,在一个并不是她的目的地的地方,男孩愿意陪着女孩去模拟给好友打电话的情节,他们一直都笑着,笑得很开心,说了很多内心的最底层的想法,一直不停的交流,没有任何顾忌。

    真美好,所有感情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面爆发、体验、珍惜,又多么遗憾,他们第二天就要告别,还说了不能保留电话,免得终有一天厌烦。他们约定6个月后要在火车站汇合,带着希望和期盼离开,为什么不抓紧这个难得相遇的机会,保存电话号码? 现在的我回想,真的好难想象,发生了那么多,却连个联系方式都没有,茫茫人海,要再怎么找得到呢?真的好难,在一个城市好难,在不同国家又真的太难了。或许,是他们笃定,他们天真,觉得6个月会相遇吧~可是谁知道世事难料。但那些都是后话了。

    我只记得他们那个时候多么幸运,多么美好,多么单纯,用自己去记录美好的瞬间,从陌生到靠近。

  • 3、 观《激浊扬清在云南》有感2篇

    观《激浊扬清在云南》有感

    反腐倡廉,任重道远,为了进一步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站位,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环境。按照支部要求,我仔细观看了反腐巨制《激浊扬清在云南》,结合工作岗位实际,有以下几点体会:

    坚持学习,狠抓思想引领。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应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不忘初心,把好思想的“总开关”,让思想得到改造,不让欲望膨胀,不让思想动摇,不让信念坍塌。

    坚持原则,抵制诱惑。世界是多元的,诱惑也是多种多样的,无论身居何职,有效地抵制住诱惑是一个人坚持原则的首要要义。“一伸手,难回头,踏错步,唯末路”,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尽职尽责,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知足常乐,持之以恒,毫不动摇。

    坚守底线,防微杜渐。纵观视频中多名官员的堕落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训就在身边,诱惑就在眼前,失足就在脚下。作为一名党员应铭记党旗下的宣誓,不走捷径,严格遵守“六大纪律”,严守党的纪律才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让纪律入脑入心,坚守底线,不越红线,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时刻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

    认真履职,从我做起。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职工,我们都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同时坚守好各自的岗位,主动担当责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对待工作,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事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使命,时刻铭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谷春花)

    《激浊扬清在云南》观后感

    党的十八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打“虎”拍“蝇”,正风肃纪驰而不息,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本清源刻不容缓,从清除污染的底泥开始,疏浚政治污染因子,还源头活水清如许,才能从根本上打下正本清源的第一颗桩。

    “感觉自己不得了,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刚愎自用,主观意识特别强,想着混两年就退休,浮躁狂躁不尊重人,自作主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导致自己走上犯罪道路”,这是原云南广电网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又对自己的评价。他本是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担负着发展一方、稳定一方的重任,可权力和欲望蒙蔽了他的双眼,不仅坠入了违纪违法的深渊,更给云南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危害。

    作为一名

  • 4、 观《榜样3》有感:党性,在孤独中涅槃

    党性,在孤独中涅槃

    ——观《榜样3》有感

    邹谭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题内容,她深深地融入了如今共产党员的生活和精神,彷如悬挂头顶的"巡视利剑",又像是前进道路的指南针。"树立时代楷模,学习榜样精神"——《榜样》系列用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事迹具体化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和意义,每一次观看都是对党建的指引、对党性的锤炼。

    自己的孤独:看似孤独,实则丰富

    我型我秀、快马恣意,这是当代更多年轻人的追求,随着物质文明的大踏步前进,有些人忘记了"活着是为了吃饭"与"吃饭是为了活着"的本质区别,"吃饭"实为物质基础,"活着"理应产生精神追求。

    一辈子、一件事,五十五年如一日,执着的翻译家宋书声已从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变成了耋耄之年的白发老人,他谢绝各界媒体的采访,埋头伏案从事中国的马列著作编译事业。"每个人都有一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我们的幸福就属于千百万人,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宋老在《朗读者》的这席话既是自己人生的追求和总结,也是对马列追求人类解放的宣誓。"当代的青年,你们青春的光辉,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为理想而奋斗。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这是宋老对于年轻人意味深远的告诫和指引。

    工作看似孤独,宋老的内心实则丰富,为了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编译工作矢志不渝、奋斗终生。一辈子、一件事,看似单调,于己实则是对精神层面的锻炼,取得成绩于国于民也是意义深远。

    家人的孤独:有愧家人,无悔祖国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这是《礼记》里面的一段话。中国的文化核心之一就是家,大部分的人都是将家放在第一位,爱惜、珍惜,为之付出全部。

    然而有一群人,他们舍弃了家庭的温馨,投入了祖国的伟业;他们放弃了平安和舒适,选择了危险和困难;他们有愧于家人,但却无悔于祖国。《榜样3》的大地英雄国测一大队就是这样一个光荣而伟大的团队,神舟飞天离不开他们的付出,蛟龙下海少不了他们的贡献,祖国大地遍布了他们的足迹。

    绿叶发时出征,树叶黄时归来,这是国测一大队队员的日常概括,长期外出的测绘生活让他们很难照料父母、陪伴爱人、参与孩子成长,也成为他们无法弥补的遗憾。64年来,国测一大队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行走了6000万公里,用血汗乃至生命绘出祖国的美丽蓝图

  • 5、 观《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成于匠心,毁于浮躁

    观《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丨成于匠心,毁于浮躁

    不願透露姓名的x 方丈庭園

    " 《我在故宫修文物》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只是在故宫博物馆里修复师的生活日常,拉家常式的絮絮叨叨与工作琐碎,看似毫无逻辑的人与器物,却生出时间的悠远与浩瀚。"

    《我在故宫修文物》海报

    纪录片刚上映的时候好评一片,身边很多朋友看后也都纷纷表示不同程度的喜爱。而两年前的我还太浮躁,认为文物于我正如历史于我,是过去式,遥不可及的,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会产生任何连结,所以也并没有多大的兴趣,看了几次都没能坚持完整看下来。但近来,疲于急功近利的社会,已经慢慢透过社会浊流感受到那缺失的耐心、细心和匠心的可贵性,它们在闪着光召唤着我静下心去领略历史长河沉淀下的文化瑰宝、文物所传达的美学以及文人匠心。文人匠心在我们当代社会如此弥足珍贵。

    这个寒假再次打开《我在故宫修文物》,没想到自己深深被吸引,悠悠的旁白、不加粉饰的画面,很奇妙,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在心里闪过,感动在一点一滴积累。随着旁白和镜头一点一滴展开,渐渐深入的话题,进入到文物修复的世界,打开了泱泱大国绚烂文化的大门,似乎在与历史时空的对话,与古人精神交流。不经意的细节令我心动,只言片语,勾起我的兴趣与热爱。有些瞬间,沉浸在文字和画面中,漫游在修复文物的匠人技艺里无法自拔。有那么一瞬间,就像那样存在着。

    择一事,终一生。

    纪录片想传达的是"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之心,其作品本身就可视为匠人典范。这一句,打动了我。选择一件真心热爱,并且愿意为之付出艰辛和努力的事,实在不易,能够找到,已是幸运之至。

    这部纪录片的观影感受,一个字,「慢」,吸引了我,打动了我认真看下去。不仅是观影过程中纪录片给我的感受,影片中每一个的修复师的工作态度、人生态度也处处传达了这个字。在浮躁的社会中处之淡然,让我感动。忘记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会着急,很着急,着急着长大,着急着忙碌,急功近利,却唯独忘记了如何慢下来,去体会一下自己的内心。

    一辈子很短,也许只够做一件事。

    野心太大,想要的很多,总是希望能有三头六臂把所有事情都列入任务清单。混混沌沌,然后,在一段时间里,陷入一些烦冗嘈杂的琐事中。于是,择其一二尝试,一耗费就是许久,没有方向,终于回到原点,却依然无法做精一件事。不知是怪心太狂傲,还是能力太有限。

    保持内心的谈定从容:烦躁的时候就先调节一下

    影片中最爱"故宫男神"钟表修复师王

  • 6、 观《巡视利剑》有感:“利”在民、“剑”在党

    “利”在民、“剑”在党

    ——观《巡视利剑》有感

    “宝剑出鞘寒光现,老虎入笼骄阳升。”这部被网友们誉为《人民的名义》续集的反腐巨作——《巡视利剑》,一经推出,便受热议,强烈的反响再次印证了民心所向——反腐倡廉。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剑,利在民也利于民,剑在党也健于党。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反之,贱民者则民贱之,为官之道,在乎于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你举的高高的,你抛弃了人民,人民也就抛弃了你。巡视制度之所以成为反腐利刃,在于它走进了人民群众之中。从苏树林、武长顺等人的落马我们可以感受的到,无论你把黑点抹的有多干净,也抹不掉你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腐败形象;无论你把盖子捂的有多严实,也捂不住人民群众对你的摒弃痛恨。一个个举报电话、一封封检举书信,把巡视这把利剑擦的寒光熠熠,锋利无比。所以说,巡视利剑,锋利在民。

    “百姓大害,莫过于贪官蠢吏。”我们的政党是依靠人民服务于人民的,“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当为官者背弃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义务和责任,把个人的利益摆在了人民的前面,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人民利益,这是于人民不利,于党国不利的。反腐的目的就在于为民除害,为党国除害,除掉了这些侵害人民利益的人,人民的利益才能走到前面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反腐工作作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武器,应该牢牢的掌握在党的手中,要不断增加巡视这把利剑的分量,主动去作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若等到腐败烂到骨髓,人民失去了信心,那是非常危险的。剑在党手,便要主动出击,切的干净。

    腐败滋生,害得是民而毁得是党。《巡视利剑》中,辽宁省拉票贿选案件中,原省委书记王珉不负责任的腐败行为,让该省的三次选举中拉票贿选行为大行其道,严重的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态和最基本的选举制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放大了来看,腐败行为就如同毒瘤,不仅损害着党的形象,还严重侵蚀着党的健康,动摇着党的人民根基,削弱着党的执政能力。巡视,就如同为党做一个全面的健康检查,锋利的手术刀精准的切掉腐败的毒瘤,还党健康,还党内政治生态一个健康。这样,我们的党才更有生命力。

    政通而人和,我们的党和人民要用好巡视这把利剑,去开辟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光明前途。(何强

  • 7、 再观视频《赢在执行》有感

    再观视频《赢在执行》有感

    徐鸿建

    进入华瑞集团工作一年有余,再次观看余世维教授《赢在执行》的光盘,感触良多。且不说余先生深入浅出,寓思想于谈笑间的演讲风格,仅是通过观影和学习的过程,让我能在日常忙碌中,回顾、反思这么多年的工作中的得与失,想想也是一件很难的事。

    什么是执行力?一句话:议而决,决而行,行必果。执行力强弱反映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更体现在全体员工精神面貌上,它无时不再影响着我们每个部门、每个环节工作。

    一、执行在于细节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

    有人说:做一件事,完成90%就不错了。是不错,但若一直按此标准为自己设立目标,你会发现当你5次90%的时候,你是不及格的。而这10%就是我们常说的细节,如何提高细节的完成率,就需要我们关注执行力,只有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作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尤其是分管人力资源工作的,要特别关注好每个细节。从招聘培训、薪资绩效到员工发展,每一个模块都我们科学合理地与公司发展目标紧密结合,确定好每个环节的分子目标,并与各部门沟通,以取得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接着根据目标和计划,安排好工作内容等等,时时处处关注好各种细节,并对细节负责到底。

    我常常对自己说:人力资源是公司的心脏,千万不能出差错。追求细节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激情与豪迈,更多的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简单和细腻,但是就在这种简单和细腻中,你的执行力得到提高。

    二、执行没有借口

    我们常说,思想影响态度,态度影响行动。完美的执行不需要任何借口,借口只能让我们暂时逃避困难和责任,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这样只能导致失败,也会使自己一事无成。

    "拒绝借口"是追求完美表现的有力保障。一个事项在这里分享。前一周,接到公司的一个招聘指令,要求在一周内完成铁路基建造价工程师的招聘。此职位的专业性太强,从业人员流动性太弱,与公司重要业务发展方向不匹配……太多的问题,头顿时大了,怎么办?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加强与用人部门的沟通,明确用人标准;动用所有的资源多渠道,设计院、专业学院去寻找人才信息;最后在近百余份信息中锁定人选,开展面试,最终确认人员,保证了公司对特殊人才的用人需求。

    我相信,

  • 8、 马克思读后感

    马克思读后感范文一

    看过不少叙述和回忆伟大导师马克思的书,如李卜克内西的《回忆马克思》,梅林的《马克思传》,每一次阅后都像火炬燃起心中的干柴,周身充满了无可比拟的热量。

    今天,我又看了一本比前二本更完整,更充实,更能反映了马克思的着作,这部书好像一组反映伟大导师的照片,我看见,一个伟大导师的成长过程,他抛弃了教援和法学专业,为了研究现实,他投身于革命实战,他摈弃了鲁格的空想主义,为了贫民,他呼出了向大地宣战的口号,他没有给他的母亲带来幻想的葡萄园,为了磨锋他战斗的笔尖,他让他的燕妮等待了他八年,他的早熟使得比他大十六岁的老教授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思想早已走到了人类的前头。

    是的,聪明的艾得加尔被时代所抛弃,空想的大学生们隐去了,独有无产阶级的斗士马克思在思想的旋祸中健游着,向着伟大的目标前进,看来,黑格尔和柏林大学的约翰对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马克思从这个故纸堆中找出了辩证法的明珠,马克思拼命钻研文学语言,他为了更好的运用语言竞着迷一部中篇小说,他的各种文字的运用,使得朋友们都非常吃惊,他用他崭新的世界观,全身披摩地杀向了战场,尽管他被当局通缉使他出逃了国外,但他高兴,因为他至少在这个巨人的身上造成了严重的裂痕,他知道,不可喻越的鸿沟正是由痕裂所造成的。

    如果说燕妮是他亲爱的妻子,那么图书馆便是他的伴侣,他研究革命理论,尽管生活不很如意,但他是在为全世界被压迫人民谋利益、求幸福。

    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个平凡的人,并非什么超级天才,他的伟大是和他诲诲不倦的研究革命理论和参加革命实践所分不开的,难怪,那些马克思的朋友在诽谤马克思时,把他描给成一个很可怕的人物,燕妮要捧腹大笑了,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是一个很平常的人。

    马克思读后感范文二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一提到马克思,人们往往便想到他伟大的贡献,深刻的思想以及崇高的精神,却忽略了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男人,忽略了他成功的背后有一个不离不弃的朋友,一段长达一生的友谊。

    马克思于1818年5月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的家里。青年马克思就有着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并付诸于行动,因而他受到反动

  • 9、 马克思名著读后感

    马克思名著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后感

    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结果),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必然)。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存在)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矗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org)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玻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面对着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

  • 10、 《马克思的故事》读后感
    《马克思的故事》读后感 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要讲的是马克思所拥有的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精神。马克思不仅是一位坚持不懈,勇敢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人,而且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 未读《马克思的故事》的时候,我并不知道马克思生活中曲折与艰难。读了之后,我才发现不管生活如何为难他,他都能够在逆境中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马克思这样的伟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离我们有些遥远,但是,我接下来要讲的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有着同样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恒心,对其母亲的孝心令人敬佩和感动。故事中的主人公叫***,现年62岁,是**镇**村极其普通的垃圾清运人员,在工作时间里,他和别人一样,踏实的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但是,除了工作以外,他恪守着"君子入则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在漫长的20余载岁月中,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地侍奉于年老母亲身旁,给予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他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村里人的称道,实践了中华民族尽孝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现代孝子"的典范形象。照顾老人一两天并不困难,难得是二十年如一日的照顾老人,而***就是这样一位有恒心、有孝心的人。陈玉生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去世,全靠母亲独自抚养他们兄弟姐妹4人,艰辛可想而知。今年母亲已经是96岁的高龄,行动不便了,有时甚至会大小便失禁。陈玉生面对这样的困难丝毫没有退缩,反而照顾的更加卖力与用心。 马克思的奉献精神令我们叹为观止。马克思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时,过的是流亡与贫困的生活。他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被普鲁士政府、比利时政府、法国政府驱赶。由于生活贫困,他们的孩子早早夭折了,他为无数家庭谋福祉却独独忘了自己,长期的超负荷写作和工作让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已,但稍微好点了他便开始工作。他之所以那么努力是希望每个人都过得比自己好。在陈玉生身上我们也能发现到他的奉献精神。 老年人的肠胃虚弱,消化不良常有发生,陈玉生为此十分注意饮食,为了母亲的健康,他毅然改掉了自己多年嗜辣的习惯,每天都亲自要把饭菜盛好端给母亲,一天三顿,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每天晚上,陈玉生都要亲自为母亲洗脚、擦背、按摩。他懂得为母亲作出一定牺牲,一切都将母亲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他不仅在生活上将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更是顾及到了母亲的心理上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1-07-07

  • 2019-11-12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1-18

  • 2021-07-09

  • 2021-07-16

  • 2019-11-12

  • 2022-12-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2-12-13

  • 2022-12-14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3-02-18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23-04-01

  • 2019-11-04

  • 2019-09-20

  • 2023-02-06

  • 2023-06-24

  • 2019-11-06

  • 2023-02-11

  • 2019-10-11

  • 2019-11-03

  • 2022-12-09

  • 2022-12-22

  • 2023-02-26

  • 2019-11-04

  • 2019-10-29

  • 2019-10-11

  • 2021-09-16

  • 2019-11-06

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
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2024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教您怎么写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