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想飞的钢琴少年有感 > 地图 > 观想飞的钢琴少年有感,2024观想飞的钢琴少年有感
观想飞的钢琴少年有感相关栏目
观想飞的钢琴少年有感热门栏目
观想飞的钢琴少年有感推荐
观想飞的钢琴少年有感

(共 6141 篇)

  • 1、 《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范文8篇

    你知道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吗?我们经常通过看电影或者追剧来放松自己,在观看的过程中总会生出很多不一样的感慨。观后感不应该成为对电影导演和演员的攻击,观后感就可以很好的表达我们心中的感悟和其精髓,推荐一些关于“《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范文”的精选文章让您了解更多,本文内容仅供您的参考!

    《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范文(篇1)

    这是一部xx年的电影,讲述的是瑞士的一个钢琴神童,在家长僵硬的压力下隐藏天赋,然后在依靠自身力量财务自由后,找回自我,也拯救家庭的故事。

    6岁的小男孩维特很早就展现了钢琴天赋,在家庭聚会上的琴声惊倒四座,余音绕梁。父母欣喜万分,但是维特却是无尽烦恼,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怎样,钢琴仅仅是父母给他的任务。他还没有喜欢上钢琴,在儿童的天性里,他依旧喜欢在瑞士的小村庄,与独居的爷爷一起做飞行器,尝试在蓝天飞翔,那是自由的愉快。但是,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迫维特学钢琴,维特越来越逆反,后来装傻而逃离这个家庭到乡村与爷爷居住在一起,找回了久违的童心。同时,看到爷爷经济困难,他10岁不到就学会了炒股票,赚到了人生100万,200万,然后开了一家公司,让爷爷做总裁,租了一间写字楼,那里只有一架钢琴还有爷爷的飞翔梦。后来小神童的公司收购了爸爸经营不善的公司,一家人重新团聚,理解幸福。

    故事的核心是一个道理,对孩子的培养,首先是教会他们赚钱的能力,物质自由基础上的孩子,才会有能力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家长对孩子苛刻的要求,本质是节省成本。因为忙于工作繁复,几乎没有时间管孩子,所以希望孩子不用管就是教育良好的。当孩子不是这样,就是严厉训斥,甚至硬逼迫孩子遵循自己的意愿。殊不知,自己人生并不成功,这种教养的复制如何让孩子收获美好的未来。与其让悲剧重演,倒不如放手让孩子的天性发展。

    张伯伦曾经写道:孩子是因为自身对生命的需要而降生。孩子是箭,父母是弓,总有一天,这个弓会把箭射得很远。

    《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范文(篇2)

    我不认为vitus是忍受不了天才的孤独才假装平凡,他的面具只是为了摆脱。摆脱妈妈用爱为他编织的网,摆脱社会固有的知识必须与年龄同步增长、是什么年龄就该干属于这个年龄的事的偏见。为什么把这部电影的主题概括为天才的烦恼总让人觉得差强人意,原因就在于vitus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喜欢钢琴而去反抗学钢琴,相反,钢琴是他骨子里真实热爱的东西,他反抗的只是社会对他的

  • 2、 《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

    《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

    vitus从小便展露了对于钢琴惊人的天赋,妈妈为了专心培养他毅然辞掉了工作,为他设计好了培养路线:六岁时就跟着顶尖大学老师练习钢琴,不得不说妈妈是一位有胆识、肯牺牲的母亲。在学校的vitus永远走在同龄人的前面,甚至当面让老师难堪,于是他不得不在12岁时提前高中毕业。妈妈带他去拜谒最顶级的女钢琴家,到达之后他却并没有兴奋地表演,而是拒绝展示他的天赋。也许就是音乐家的音乐需要你全部的热情这句话感染了他,使他决定摆脱天才的束缚。

    他假装从高楼上摔下来引起的脑震荡使他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妈妈对此极度伤心却也无可奈何。他回到了属于同龄人的学校,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至此,我们必须羡慕vitus有一个用全部无拘束的爱来保护他的爷爷。爷爷的慈祥宽容给智力超群的vitus提供了一个避难的港湾;爷爷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与亲身实践鼓舞了vitus去追求自身灵魂渴望的东西;爷爷的敢于放手使年幼的vitus有了成就自我的独立空间。我们可以说爷爷就是vitus年龄之外精神成长的助推器。

    我不认为vitus是忍受不了天才的孤独才假装平凡,他的面具只是为了摆脱。摆脱妈妈用爱为他编织的网,摆脱社会固有的知识必须与年龄同步增长、是什么年龄就该干属于这个年龄的事的偏见。为什么把这部电影的主题概括为天才的烦恼总让人觉得差强人意,原因就在于vitus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喜欢钢琴而去反抗学钢琴,相反,钢琴是他骨子里真实热爱的东西,他反抗的只是社会对他的束缚,家人对他的期望。因此,我们不能把此片如此简单地理解从而去同情 vitus,而应该从中看到我们的社会应给予这群特殊的人怎样的独立发展的空间,去充分无限制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vitus以年仅12岁的年龄,用爷爷所有的资产37万为本钱,通过对股市的整体分析大胆运营,最终成立了沃夫博士为代号的公司,解决了爸爸的燃眉之急。这里,我们能说vitus已经是家里不仅精神而且是经济的支柱了吗?而他以爷爷的名义,自己退居幕后操盘一切,是否也正暗示了这个社会对他的偏见,对天才的偏见。他追求比自己大十岁左右的伊丽莎白,最有趣的是他运用科学分析证明他们俩在一起会很幸福。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努力地挣脱枷锁,在他的世界里,12岁已经足以承担成年人的责任,而事实上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却未必拥有如他一般的智慧。

    这其中有一个情节不可忽视,那就是vitus来到他干妈的办公

  • 3、 《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范文11篇

    很多人都喜欢把观看影视作品作为娱乐消遣的方式,看完作品后,常常会产生很多念头。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其实观后感也是记录人生的一个过程,不断去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哪些作品观后感值得我们借鉴?你也许需要"《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范文"这样的内容,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范文【篇1】

    成就美好的前程就看你是否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

    最近看了一部由佛瑞迪。穆勒导演的瑞士影片《想飞的钢琴少年》,此片讲述了一个关于音乐神童的人生故事。

    做天才未必是件好事,天才也有自己的烦恼,影片中的音乐神童维特就有自己的烦恼。

    音乐神童维特到了12岁的时候,对于自己的与众不同越发感到不适,面对现实生活也变得十分早熟。在祖父的帮助下带上一对木制的翅膀然后从阳台上跳了下去,就在跌到的那一瞬间,男孩心中忽然有了一个主意,假装自己的天赋因为这么一摔而消失了。就在享受这个“诡计”的同时,男孩也帮助父亲挽救了事业,同时也从中体验到更多生命的真谛。

    有些人渴望自己变得聪明一些什么都懂,也就是所谓的天才。可是有没有人想过当天才也是很累的。过着和普通人不一样的生活,与平常人显的隔隔不路,过着孤独的生活。

    其实每个人都是天才,只是他们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与别人不同,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些人发现的早,有些人一直没有发现罢了。比如我有一段时间很喜欢钢琴,可是再怎么学我就是五音不全,而我的堂妹靠着学过电子琴就自学成才了,你说怪不怪。可是我素描画的还不错,这是她学也学不来的,为此我还高兴了好己天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善于去发现自己的,他人的优点,做最独特的自己。

    《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范文【篇2】

    我不认为vitus是忍受不了天才的孤独才假装平凡,他的面具只是为了摆脱。摆脱妈妈用爱为他编织的网,摆脱社会固有的知识必须与年龄同步增长、是什么年龄就该干属于这个年龄的事的偏见。为什么把这部电影的主题概括为天才的烦恼总让人觉得差强人意,原因就在于vitus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喜欢钢琴而去反抗学钢琴,相反,钢琴是他骨子里真实热爱的东西,他反抗的只是社会对他的束缚,家人对他的期望。因此,我们不能把此片如此简单地理解从而去同情vitus,而应该从中看到我们的社会应给予这群特殊的人怎样的独立发展的空间,去充分无限制地发挥他们

  • 4、 [收藏]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900字精选

    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好的电影能在观众心里留下很深的余韵,观后感是感触过后产生的文字。观后感是我们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写观后感可以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篇1】

    想飞的钢琴少年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叫做维达斯的少年,从小就显示出了很高的钢琴天赋,还有他的高智商。正是因为这样,没有人愿意跟他一起玩儿。父母希望他长大了能成为一位钢琴家,但是维达斯有一个最大的梦想,那就是去当飞行员。想飞的钢琴少年正式讲述了天才维达斯渴望自由、追求梦想的故事。

    有一天在上英语课时,英语老师告诉我们,天才不是最聪明的那个人,而是重复次数最多的那一个人。所以当时我就想到了,原来天才是一个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看完这部影片之后,这个小小天才少年维达斯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感想。这个天才呀,跟我们的想法可不一样,我们总是想着要变成一位天才但是天才维达斯,却想这要变成一个普通人。我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呢?看完这部影片后我也觉得一个人的爱好要有自己来决定的,电影银河补习班里面说的一句话: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你连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所以,去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吧!去成就自己的梦想吧!一定要记着:坚持梦想,永不放弃!

    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篇2】

    《想飞的钢琴少年》初看影名,以为又只是一个借爱的名义、成功的名义把孩子囚困,让其畸形成长的影片,故事的最后应该是那种给人当头棒喝的结尾,看完应该让人沉闷压抑,久久沉浸于阴霾之中,以此来警示那些迫切希望孩子走上成功之路――可以有点不近人情、甚至“不择手段”的家长或教育者们。

    带着几多猜想看完本片,所幸,从头至尾,几乎没什么让人心情沉重的地方。相反,整个观影过程可以说是伴着笑声与惊叹。面对这样一位卓越的神童成长之路,有很多异于常人的地方,不仅是他的才能、智慧,还有他的经历。但在他的个例中,却不乏当今教育需要关注的共同问题――适切的自由

    维特自小就显现出对音乐、对钢琴的狂热喜爱,并天赋异禀。他父母竭尽所能创造一切机会让其发展自己的兴趣,维特也不负众望,每天艰苦的钢琴训练他却能持之以恒,而且乐此不疲,因而,他小小年纪被名校录取,获得特殊的教育学习机会。从此,他在万众瞩目中,享受着有尊严的“圈养”生活。

    也许,他是个天才,注定不能享受凡间的生活,不能享受凡人所拥

  • 5、 《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范文900字(通用11篇)

    好电影给人好心情,也给人好收获。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此时我们最好将想法与感触记录成观后感,写观后感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那么你知道观后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吗?读后感大全编辑收集并整理了“《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范文”,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范文 篇1

    天才的世界和钢琴家的世界,将这两个凡人无法进入的世界合二为一,却不让观众迷失在任何异想世界中,这便是瑞士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的奇妙之处。

    电影主角维特斯是上帝的宠儿,上帝赋予了他超乎常人的高智商。而这却是他的烦恼源泉。与众不同的思维让他早熟,维特斯失去了童年的无忧无虑,他的智慧和对钢琴超高的造诣让他超凡脱俗,他迷茫,自己长大后究竟要做什么?像一个普通孩子一样生活,到了年龄再去思考未来对维特斯来说也是奢望。

    记得影片中爷爷说:“如果下不了决定,就得先舍去一些东西。”,这也是影片的转折点,于是一位天才少年就此成长起来了。他假装从楼顶摔下,脑震荡让他变为普通人。但在妈妈日日为他以泪洗面,爸爸又即将被炒鱿鱼,一家人生计陷入困难时,维特斯终于明白,上帝给了他如此与众不同的头脑,就应该好好利用。

    在影片的最后,维特斯开始了他的钢琴之旅。当他驾着飞机在天空自由飞翔时,也代表着维特斯将顺着梦想勇往直前。

    对于维特斯来说,梦想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我们来说,梦想更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没有高智商,可是我们可以有梦想,我们也可以像维特斯一样飞翔,有了梦想,我们就有了生活的导航。想飞总能飞起来。

    放眼自然,想飞的例子最典型的或许就是毛毛虫化茧为蝶了吧。看到自己的同伴一个个蜕去毛茸茸的外皮,换上美丽的翅膀,飞舞在花丛之中,又怎能无动于衷呢?自然是努力啃食,快快长大,而想飞的梦想便是鼓励它在密不通风的茧里,坚持过血的洗礼的动力。终于,它破茧而出,从此脱胎换骨。

    还有一对兄弟,看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突发奇想:如果我们也能在天空飞翔,那该多好!父亲告诉他们:“只要你们想飞就能飞起来!”“我们想飞啊,可是为什么飞不起来呢?”“那是因为你们想得还不够。”两兄弟信以为真,根据鸟的飞翔原理,经过一次次实验,发明了人类第一架飞机,他们腾空而起,飞向理想的蓝天。他们就是美国莱特兄弟。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越王勾践也是这样的例子。他忍人所不能忍之

  • 6、 观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篇一:观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这是一个女孩的故事。 黄凤,女,汉族,1997年2月生,安徽省五河县第二中学学生。 从6岁起,黄凤就承担起照顾全身瘫痪的父亲和双目几近失明的奶奶的重任。2011年,她用自制板车拉着父亲在北京寻医问诊,感动众多网友,被称为“板车女孩”。 黄凤6岁时,爸爸黄志仁颈髓严重损伤,全身瘫痪,大小便不能自理。几个月后,黄凤的妈妈与丈夫离婚,家中只剩下年幼的黄凤、年迈失明的奶奶和高位截瘫的黄志仁。小黄凤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无数个早晨和傍晚,当同龄人还在父母怀抱里撒娇时,黄凤却在为照顾奶奶和爸爸饮食起居而忙碌着。她踩着小板凳在灶台旁炒菜、煮饭,给爸爸喂饭、擦拭、按摩、翻身。在给爸爸翻身时,小黄凤力气不够,她就用头顶,用牙咬着衣服拽。这么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爸爸身上从来没有过一块褥疮。冰冷的冬天,小黄凤要在水井旁搓洗父亲换下来的衣服,冻得受不了就甩甩手、哈哈气再接着洗。即使祖孙三人生活极其窘迫,坚强的小黄凤始终没有改变为爸爸治病的愿望。 2008年5月,黄凤找乡亲帮忙焊了一张带轮子的大铁床,带着奶奶和全家仅有的27元积蓄,踏上了赴上海为父求医的路程。从村子到县城崎岖不平的25公里山路,黄凤从早晨一直推到下午五点多。在好心人帮助下,祖孙三人终于到达了上海。她四处打听给父亲治病的医院,没有钱住旅馆,全家就在天桥下栖身。没有钱吃饭,就在路边乞讨填饱肚子。在寒冷雨夜里,三人合盖从家里带来的被子。从火车站到医院,黄凤推着沉重的铁板车,整整走了五天,但最终没能实现为爸爸治病的愿望。2009年7月,黄凤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北京某医院能够治疗高位截瘫,就央求开车到北京办事的同乡捎带他们去北京给父亲看病。下了汽车,黄凤拿出随身携带的木板、锤子、钉子和轮子,钉出一个木板床,下面安上四个小轮子,然后拴上一条布带,她让爸爸躺在自制的木板床上,用瘦弱肩膀拉着父亲走上大街,去寻找能够治疗高位截瘫的医院。但在北京大街小巷求医问诊一个多月,还是没能如愿。黄凤拉着板车为父求医的事迹终于感动了众多媒体与社会热心人,半年时间里,爱心和关怀纷至沓来。北京武警总医院为其父成功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目前,她爸爸的胳膊和腿开始恢复知觉并具有部分活动能力了。 一个女孩,用自己的身躯撑起一片天,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许多人。这,便是爱的力量。
  • 7、 观恰同学少年有感
    衡山西,岳麓东这一首充满着志气与理想的校歌又在我耳边响起,没错,我现在收看的正是《恰同学少年》。也许, 毛泽东的刻苦学习,追求理想的壮志十分值得让我们学习,也许,剧中毛、蔡、萧三人的胆气很令人震撼,但我始终想着的,却是那容易让人忽视的人物。还记得那位被学生赶走的张干校长吗?还记得他为了学校的经费而努力着,甚至把自己的钱和表拿出来的那一幕吗?为了保护学生,他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可结果呢,却遭受到了学生们的白眼,甚至还沦落到被自己的学生开除。在走出自己的办公室前,张校长不但没有向哪个人抱怨,而且还把办公室里的一桌一椅擦的干干净净,收拾得整整齐齐。当我看到这一刻时,我落泪了,如此一个认真负责的校长怎么会被学生赶走呢?如何看待用心良苦这个词一直是大家该深思的一个问题。就如前几天,正当我看电视看得投入的时候,爸爸却突然厉声厉色地把我叫到房间,你怎么做事总是拖泥带水的,吩咐了你多少次了,怎么还没有把钥匙拿回爷爷家去,你,现在立刻给我拿过去!声音如雷贯耳,我吓了一大跳,再看看爸爸发怒的表情,看看时钟上的时针正对着十,我的眼睛模糊了,却又不得不摸黑去爷爷家里。在路上,我不断地在心里骂着爸爸,骂他狠心,一点都不关心我。回到家时,我却看到了爸爸,他正站在家门口等着我回家。第二天,我去学校开散学典礼,回家时,家里没有人,门也照样紧紧地关着,这时,我才知道爸爸为什么让我摸黑,愧疚呀!我们不能凭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人,这么做常常会有损公允,伤害到别人的。杨老师的这番话,也就告诉了我们该如何去对待一个人,一件事了。即使是让人厌恶的刘俊卿,也值得让大家深思。其实,刘俊卿他的内心是善良的,他为了能早日出人头地,也是非常拼命地读书。那,是什么让他误入歧途的呢?正是错误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最近,有人在网上说,其实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刘俊卿,没错,小气、只计个人得失、不为他人着想,这些,不也是随便就可以在我们身上找到的缺点吗?我想,编剧是为了我们而塑造这个人物的吧。最后,刘俊卿为了亲情,为了全长沙,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之所以有这份勇气,应该是他已经觉悟了吧。那我们呢?我们是否也应该学会为他人着想,不再自私自利呢?品着,看着,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引发着我的思考;思着,忆着,一缕缕情感的清风扣动着我的心弦。这个暑假,这个人生,恰同学少年陪伴着我,激励着我
  • 8、 观2014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观2014最美孝心少年有感(一)

    星期五,我和爸爸在电视上看了一个节目,叫《最美孝心少年》。

    节目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姑娘,她才只有五岁,是所有获奖少年里最小的一个,可是我觉得她的故事最让我感动,看完小姑娘感人的故事,我们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小姑娘的妈妈一直有病,小姑娘的爸爸嫌麻烦,离开了她们,可小姑娘很孝顺,为帮助妈妈,她每天都给妈妈做好吃的饭菜,她做的饭那么好吃,让一个经常帮助她们的好心人,在一次吃完后还把锅也舔干净了。

    有一次,小姑娘给妈妈煮了一个鸡蛋,妈妈看见了,说什么都不肯吃,小姑娘想了一个好办法,对妈妈说:妈妈!不如这样吧,您咬一口、我咬一口,这样我们不是都能吃到了吗?妈妈最终同意了,结果,她们你一口、我一口,吃了十几口才把让我几口就能吃完的鸡蛋吃完。

    小姑娘为了让妈妈分清要吃的药,她把放在冰箱里妈妈的药上都写上了她刚学的拼音,妈妈的药可真多啊,一个冰箱都放满了!这些拼音还分种类呢,a是早上吃的、o是中午吃的、e是晚上吃的,这样妈妈就可以一下子找到什么时候吃什么药了。为了让她的妈妈记住吃药,小姑娘就经常留在家,不去上幼儿园了。

    节目里还有很多的孝心少年,他们的故事也很感人。看完节目,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周围有这么多有爱心的少年,跟我年龄差不多,我要向他们学习,在家要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在学校也要帮助老师和同学,做个有爱心的人。

    观2014最美孝心少年有感(二)

    昨晚我看了电视上播出的2014最美孝心少年节目,深受感动。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十一个名字犹如十一朵花,绽放在我的心间。

    来自德亭镇杨湾村的农家少年张俊,阳光开朗,稍显黝黑的脸上透出一丝与同龄人完全不同的成熟和稳重。而谁又能想到这个农家少年背后的故事:8岁那年爸爸因车祸身亡,妈妈离家出走,从此与年幼的弟弟和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

    奶奶,我来替爸爸养活你。这是小张俊最令奶奶感动的一句话。星期天,当同龄的孩子拿着新买的玩具跟小伙伴玩的时候,他一早便挎上小篮子到山里采药去了,黑药、柴胡、党参、血参、天麻、桔梗,这些中草药在张俊眼里都是宝贝,除了到山上挖药,捡拾垃圾也是小张俊每天的日常工作。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放学的的路上,村子里的每个角落总能看到拎着编织袋捡拾废品的张俊,在他的感染下,懂事的弟弟也加入进来,只要一有时间兄弟俩就拎着编织袋出门了。

    我想说,你们的孝心感天动地,

  • 9、 观恰同学少年有感400字

    【第1篇】

    前几天,我观看《恰同学少年》,观看后,我思绪万千。

    这是关于毛泽东主席的少年学期与他的同学。我认识了与众不同的毛泽东,才高八斗的萧子声、蔡和森,乐观的向警予、杨开慧,六亲不认的刘俊卿,舍己救人的刘老汉......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面,毛泽东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他始终为祖国而奋斗。萧子声、蔡和森虽然是老观念,但还 是和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向警予、杨开慧是非常活泼的女孩子,他们的家境很好,但是从不摆大小一姐的架子。刘俊卿的理想是当官,他认为只要学一习一就是为了当官,还 说自己家境很好,却不知道那是用父亲和妹妹的血汗钱买的皮鞋,他忘恩负义,让我恨之入骨。刘老汉是刘俊卿的父亲,他为了让品德极好的校长逃走,他舍己救人,为了校长,他牺牲了一条珍贵的生命!

    【第2篇】

    前几天,我观看《恰同学少年》,观看后,我思绪万千。

    这是关于毛泽东主席的少年学期与他的同学。我认识了与众不同的毛泽东,才高八斗的萧子声、蔡和森,乐观的向警予、杨开慧,六亲不认的刘俊卿,舍己救人的刘老汉......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面,毛泽东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他始终为祖国而奋斗。萧子声、蔡和森虽然是老观念,但还 是和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向警予、杨开慧是非常活泼的女孩子,他们的家境很好,但是从不摆大小一姐的架子。刘俊卿的理想是当官,他认为只要学一习一就是为了当官,还 说自己家境很好,却不知道那是用父亲和妹妹的血汗钱买的皮鞋,他忘恩负义,让我恨之入骨。刘老汉是刘俊卿的父亲,他为了让品德极好的校长逃走,他舍己救人,为了校长,他牺牲了一条珍贵的生命!

    总之,我只有一个感想,那就是:人不能忘本!

    【第3篇】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 出自毛泽东的一首《泌园春·长沙》。前一段时间,电视上正在热播一部红色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剧,学校也鼓励大家观看。

    这部电视剧讲的是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剧中一个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少年,他们有着豪情壮志,发奋图强,立志要报效祖国。

    怎样救国救民,这在少年毛泽东的脑海中回荡。少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热一爱一祖国,热一爱一人民。他们勤奋学一习一,积极一交一流,开阔视野,关注国事。直至在学生中演变成了如活如荼的最初的革命实践活动:徒步游走湖南、组建学生军、开办工人夜校……。

    【第4篇】

    不知道是否童心

  • 10、 观恰同学少年有感1500字

    【第1篇】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从此诗可以窥见一毛一的志向之远大。

    “鸿鹄也需要岁月磨练其志”这是板仓先生对毛泽东的评语。作为一代文学大家,板仓杨昌济先生可谓眼光独到,一眼便看穿毛泽东的鸿鹄之志。因此在一师的五年,在校长孔照绶、老师板仓先生等磨练下,不断求索为其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立志。

    一个人应该志向高远,才能有所作为。众所周知,陈胜在年少给地主老财做短工时就曾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起起义大旗,从此揭开了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覆灭的序幕。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肩负祖国复兴的伟大使命,更应该志存高远,誓要雪百年民族之耻,此乃吾辈之义务职责所在!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典故,大家可谓耳熟能详。正是这个伟大的信念支持着周恩来,不管是风里雨里,亦或是槍林弹雨,他都无比的淡定、坚强、勇敢。他不仅参与缔造了新中国,在建国伊始百废待兴,万事亲力亲为,为新中国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用自己的生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才有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一幕。老百姓用最最纯朴的方式表达着对总理的拥户与一爱一戴。周总理不愧我们大学生的榜样,永远是我们大学生、民族的不朽的丰碑。

    志存高远则心自纯洁。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

    对科学之梦的追求造就了居里夫人。作为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一性一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一性一元素,她被人称为“镭的母亲”,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但让世人最为敬仰的并不是因为她发现了镭和钋、两度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她高尚的情一操一。她认为镭和钋是属于全人类的,所以在发现这两种放射元素之后,毅然向全世界公布了它们的提取方法……

    志比鸿鹄,求索成功,石破天惊!

    在湖南第一师范的五年,毛泽东一边求学一边求索,并坚信求学就是求索。他忧国忧民、志向高远,以雪百年中华之耻、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求学孜孜以不倦,曾写下“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底下养一精一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的诗句。前两句表示要甘于寂静,专心学一习一,修学储能;后两句认为青蛙是万虫之王,流露出“万重一江一山我为主”的宏伟志向,表现了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8-20

  • 2021-06-10

  • 2023-06-22

  • 2019-10-28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28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1-08-29

  • 2021-08-20

  • 2019-09-23

  • 2021-06-23

  • 2019-11-02

  • 2019-10-24

  • 2021-07-30

  • 2019-10-28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09-23

  • 2019-11-06

  • 2021-06-04

  • 2019-09-28

  • 2019-10-14

  • 2021-06-04

  • 2021-06-04

  • 2021-06-17

  • 2021-11-12

  • 2022-03-18

  • 2019-09-20

观想飞的钢琴少年有感
观想飞的钢琴少年有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观想飞的钢琴少年有感、观想飞的钢琴少年有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观想飞的钢琴少年有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