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傅雷家书两则读后感 > 地图 > 傅雷家书两则读后感,2024傅雷家书两则读后感大全
傅雷家书两则读后感相关栏目
傅雷家书两则读后感热门栏目
傅雷家书两则读后感推荐
傅雷家书两则读后感

(共 3851 篇)

  • 1、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两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1

    记得我第一次读傅雷家书,还是初三的时候。那时候我深深地被傅雷先生的充满理性的智慧和他坚韧的品格,厚重的父爱所打动。三年之后,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仔细品读,我却更多地看到了傅雷先生对自己儿子那种独到的教育要求。我觉得,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一本家书来读,更可以作为一本青年人思想教育的读物来读。细细地抚摸着书脊,我仿佛听到了傅雷先生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

    这次品读,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九五六年三月十八日傅雷先生深夜于北京与傅聪先生的通信。它看似是一篇老父亲的细细叮嘱,但处处都迸发着思想的火花,表达了傅雷先生对儿子的鼓励和对青年一代思想上的期许。书中写到:“爸爸一颗赤诚的心,忙着为周围的几个朋友打气。你也一样,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要想想坚强的党、政府、毛主席,时时刻刻做出许多伟大的事业,发出许多伟大的言论,无形中但是有效地鼓励着你前行。”

    读到这里,我不禁被傅雷先生的广阔胸襟打动。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起自己的理想,想到自己奋斗的经历。但是傅雷先生,他教给自己的儿子要时时刻刻心中有党有理想,用更加宏大的目标激励着自己。我很受启发。同时,我更是体会到了这些年来党和国家光荣的奋斗史。从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现代化强国;从之前那南湖嘉兴游船的10余位先辈,到现在的近一亿人。我们经历了风霜雨雪,披荆斩棘,历尽千辛万苦到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这段历史,瞬间让我的心中充满无上的光荣与自豪。

    是啊,党和国家的奋斗史就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当你还在为梦想打拼执着追求的道路上,当你遇到了挫折仍然在迷茫…傅雷先生的谆谆教诲在耳边回响:想想你的背后,有那么伟大的党和国家,心中就会充满光芒。(连梓竹)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2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赤子之心,刚正不阿。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归国后投身文学翻译,一九三二年其夫人朱梅馥与傅雷结为伉俪,相濡以沫三十四载。文革时期傅雷服毒自杀,朱梅馥亦上吊相随。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1966年与傅聪的往来书信,信中一字一句无不透露着傅雷夫妇对其子傅聪的关爱。

    一九五四年,傅聪赴波兰留学,一月十八日,书信开始。傅雷教子极严,有时几乎不近人情,“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对你和你妈妈做了不少有愧良心的事”“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此后的

  • 2、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两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1

    《傅雷家书》道出了许多父母不敢讲出口,也无从表达的情感,应该倡导所有人都去读一下。我读了《傅雷家书》后,第一个感觉就是,想去拥抱一下我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我觉得,我没读懂《傅雷家书》,其中有太多的人物、知识、事件是我所不知的。但是,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傅雷那纯粹又浓厚的父爱,这就够了。毕竟我们不如傅雷那么博学,但我们都有父母,也会成为父母,世间的亲情都是一样的,能产生强烈的共鸣。

    傅雷的爱,通过书信,完完全全地表达给了傅聪。书信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傅雷的深情,有直接表达的,也有暗暗流露的。“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我非常喜欢这三句“孩子”,想象着傅雷写这三句孩子时那深情的眼,想象着傅聪读这三句孩子时那温暖的感觉。孩子,孩子!孩子!一声比一声强烈,一声比一声思念。

    傅雷教子极严,但即使是这么一个严父,即使是这么一个文学家,却也和天下父母一般有着相同的顾虑。“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怕孩子嫌烦,大概是所有父母的一大顾虑。一遍一遍出于担心的叮嘱却换来孩子的一句:你们好烦,伤心却又无从表达。“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啰里啰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就是这些纯真朴实的心底话,这些可能当着面讲不出的心底话,使傅雷与傅聪成为了朋友。傅聪是幸福的,有着这么一位亦师亦友亦亲人的父亲,设身处地预想着他在要走去的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可能的情景,设计着如何对待。父母的教诲往往是他们吃亏后的经验之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少走些弯路,少吃些苦头。

    楼适夷为《傅雷家书》作的代序中写道: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教子不仅仅是傅雷的儿子傅聪,更是所有为人子女的人们。《傅雷家书》道出了许多父母不敢讲出口,也无从表达的情感,应该倡导所有人都去读一下。我读了《傅雷家书》后,第一个感觉就是想去拥抱一下我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父母总是最无私的,请不要再伤害父母的心了。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2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早已感受不到古人“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诉不尽的纸短情长,也体会不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贵难得

  • 3、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两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1

    一封家书,载着浓浓的亲情,是维系亲情纽带的方法之一。《傅雷家书》里面的一封封书信,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

    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信,里面涉及良多,而它给我的最深印象却是他对孩子们的严厉家教。我认为,傅雷首先是一个父亲,其次才是一个学者。在那一封封信里,不仅有他对孩子的叮咛嘱咐,也有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他会时刻关注傅聪的钢琴学习情况,会对他提出批评,也会对他夸奖鼓励。鞭策傅聪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傅雷深刻懂得,艺术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是human,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某某家以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

    傅雷还对孩子的生活做出了要求:“你在国外求学,“厉行节约”四字也应该竭力做到.我们的家用,从上月起开始每周做决算,拿来与预算核对,看是否超过?若有,要研究原因下周内就得设法防止。”对其工作时间也提出了要求:“每天的工作与休息时间都要安排妥当,避免一切实击性的工作。你在国外,究竟不比国内常常有政治性的任务。临时性质的演奏也不会太多,而且宜尽量推辞。正式的音乐会,应在一个月以前决定,自己早些安排练节目的日程,切勿在期前三四天日夜不停的,赶任务赶出来的东西总是不够稳,不够成熟;并且还要妨碍正规学习;事后又要筋疲力尽,仿佛人要瘫下来似的。”

    虽然傅雷对傅聪如此严格,但他的信里也流露出催人泪下的爱意:“我说了那么多,又是你心里都有数的话,真怕你听腻了,但也真怕你不肯下决心实行。孩子,告诉我,你已经开始在这方面努力了,那我们就安慰了,高兴了。”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我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穿衣,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读了《傅雷家书》,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2

    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奠基石。教育分为很多种,有可能是呕心沥血的劝说;可能是雷厉风行的批评,但这些都包含着父母的爱。《傅雷家书》中傅雷的一篇篇信件,平常的文字勾勒出纯朴的父爱,让人身临其境,品味出浓浓的父爱。

  • 4、 《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两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1

    近日,为响应学校百本经典诵书活动,我阅读了党支部推荐书目《傅雷家书》。很早就听过这本著作,也阅读过一些零星的片段,当我较为完整地阅读这本书后,被其中许多片段深深地触动,在此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的信中写到“这一回痛苦的经验,大概又使你的灵智长成进了一步。你对艺术的领会又可更深一步。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同年九月二十一日又写到“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定会遇到许多困难与挑战,毫无疑问会遭遇一些失败,正如傅雷先生所言“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失败的洗礼会使我们的内心更加强大。我们要确信的是,面对这些“硬骨头”,是否坚定决胜的信念,竭尽所能,如此一来,无论结局如何,都能做到无愧于心。

    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六日“但一个有才气的人也有另外一个危机,就容易自以为是的走牛角尖。所以才气越高,越要提防,用solid的学识来充实,用冷静与客观的批评精神,持续不断的检查自己。唯有真正做到这一步,而且终身地做下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十二月十一日“批评与自我批评所以能成为有力的武器,也就在于它能培养冷静的科学头脑,对己、对人、对事,都一视同仁,做不偏不倚的检讨。而批评与自我批评最需要的是勇气,只要存着一丝一毫懦怯,批评与自我批评便永远不能做得彻底。”即使“当局者迷”,谦虚和自我批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面对自己取得一些成就,切不可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要学会冷静分析自己仍存在的不足,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进步的空间。傅雷先生在了解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等知识后积极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感想。其中最重要的感想就是理论与实践绝对不可分离,学习必须与现实生活结合;马列主义不是抽象的哲学,而是极现实极具体的哲学;它不但是社会革命的指导理论,同时也是人生哲学的基础。“纸上谈兵”的现象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赵括的失败是对我们后人的警示,深刻地学习书中的知识无可厚非,但只有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才能将抽象转变为具象,发挥工作的最大成效。

    《傅雷家书》中有太多闪烁着傅雷先生人性光辉的亮点,让我们看到傅雷先生对人生、艺

  • 5、 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两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1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翻看着一封封家书,我发现傅雷并不是以一个长辈对小辈的方法教育傅聪,而是以一个朋友的形式与傅聪谈心,交流。以平等的态度帮助儿子成长,同时也教导儿子如何对待生活“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一次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他总是谆廓教导,循循善诱,教儿子如何做人。如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人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终于在他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培养了两个优秀的人才:著名的钢琴大师——傅聪,英语特级教师——傅敏。这一家的成就着实让人羡慕,但和傅雷一家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总是喜欢溺爱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什么都尽量满足,长期以往,使孩子养成了惰性,并不懂得去珍惜:需要什么,只要开口就好了,父母一定会满足的。正是这种思想习惯促使现在社会上有一大批“啃老族”,甚至还发生了父母不满足孩子,孩子就对父母拳脚相加的事例。发生这种事,我不禁为这些父母感到可悲,更对他们的做法感到质疑,如果这些家长一开始就不轻易满足孩子,而是教孩子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心仪的东西,事情不会这个样子吗?

    在这一点上傅雷一家也是值得我们学的:爱孩子不是溺爱他,给他更多的磨砺才能更好的帮助他成长。

    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也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2

    在这个互联网急速发达的时代,纸质书籍与人们渐行渐远,甚至已被大多数人遗忘。而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

    翻译家傅雷将儿子留学海外,在这期间,他先后写了上百封家信给他。教他做人处事,教他礼义廉耻,教他热爱祖国。傅雷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入到此,这一封封信件汇集成了《傅雷家书》。

    翻看着这本书,里面深沉的父爱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譬如,傅雷担心爱子,为了弥补爱子远在异国他乡而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陌生感,他不顾艰难险阻,坚持给孩子邮寄相关的书籍。《诗经》、《楚

  • 6、 《傅雷家书》读后感两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

    在寒假这一个漫长的假期,我以为会无聊至极,说实话,我是真的不怎么喜欢放假。

    但是有一本书拾起了我的兴趣,那就是《傅雷家书》。书里面记录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与无形的力量关怀,字字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傅雷家书》是我国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对儿子提出的意见,对青年人都有帮助。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他总是在信中和儿子讨论艺术和技巧,让儿子养成一些艺术修养,十分关心儿子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无论是去波兰学习,还是参加比赛,他总是在不断指点他、帮助他。傅雷以自身经历,教导儿子如何在艺术上有更高的成就,如何在生活中做人做事。这些道理对作为读者的我受益匪浅。能阅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是一种幸运。

    书中虽然没有特别华丽出色的语言,但是绝对的精品,毕竟,还有哪本书像这本书一样能做到既能教育人,又可以让人深深的感受到爱与期望啊。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

    夜幕低垂时,天窗也变得晶莹剔透,牵引着一泓月光铺陈进入老屋,与孤灯为伴,用书填充着寂静的夜晚,让月华静静泻入书里的文字。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傅雷用最朴素的文字深深地触动了我,一读再读,不知不觉就被代入进去,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我就是傅聪”。

    家书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寄托思念,表示慰问,还有教诲子女的一种方式,诗词中也提到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或是“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在傅雷“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了傅雷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这爱如山间的潺潺清泉,缓缓的流进我们的心间,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我常常想,如果是我,形单影只漂泊在异国他乡,会不会对曾经

  • 7、 《傅雷家书》两则读后感300字

    最近我读了《傅雷家书》这本家书,讲了傅雷的儿子傅聪留学海外,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还教儿子如何做人,如教导儿子待人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到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读了这本书,我感到傅雷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位严父,他伟大是因为他教导着儿子怎样突破困难。他是严父是因为他每次发信都要教导儿子怎样做人,走了艺术道路。培养了傅聪,使他成为了著名的钢琴大师。

    如果世界上的每一位父母都像傅雷一样地去培养孩子,那么,你们的孩子不就个个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了吗?所以你们既要成为慈父、慈母,又要成为严父、严母,只有这样你们的孩子才会变得更棒,更加好学。

    这本书可以教导我们怎样做人,又可以教导父母怎样关心孩子,可真是一本好书啊!

  • 8、 读《傅雷家书两则》有感

    做为一位父亲,他如母亲般伟大,他亦师亦友,在孩子的成长道上划为浓墨重彩的一笔,造就了一位人才。他是谁?他就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

    在上学期间,我阅读了这两封伟大的家书,它体现了作者的舐犊深情和恰当的教子方法。那两封家书就是傅雷写给他再国外学习音乐的儿子傅聪,一封写于傅聪精神消沉时,劝慰儿子正确面对感情的创伤,战胜挫折,泰然处之;另一封写于傅聪在音乐方面取得巨大成功时,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高峰。在信中傅雷通过对儿子的苦闷消沉时款款相慰和在欢喜成功时的谆谆教诲,反映了傅雷的教子观:胜不骄,败不馁。

    傅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从20世纪30年代起,他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翻译了贝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大部分作品。同时,傅雷还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册,就是《傅雷家书》,除此之外,傅雷还是一名成功人士,他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多达34部,他值得我们去学习。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青少年缺少的不正是这些吗?是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单单是虚度光阴,而是要活得美好,活得有意义。要进行有意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是中学生必要的。

    在家书中,傅雷给儿子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可比呢?傅雷是傅聪的朋友,意为何意呢?就是傅雷对儿在感情上,精神上的理解与慰藉。当儿子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忌地向自己倾诉,而自己并不会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并尽力安慰儿子让儿子感到温暖,放心,然后娓娓而谈,以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道理。生活不就是缺少这类朋友,这样的父亲么。

    在这封家书中启迪我们:人生之路并不是处处平坦,而是时有坎坷,挫折。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在读这两则家书时,让人感觉非常亲切,似在与一位长者,朋友促膝谈心。信中既有父亲对儿子的

  • 9、 《寓言两则》读后感作文
    《寓言两则》这篇课文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能急于求成和心存侥幸。  

    寓言《揠苗助长》形象地讲述了古时一位种田人急于求成的故事,他每天都巴望自己的庄稼早日成熟收获,为了达到目的,他竟然拔高禾苗帮助庄稼长高,但事与愿违,他的禾苗全死了。我们现在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是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阶段,在学习上要吸取揠苗助长的教训,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想一下子学会很多知识,这样反而肯定会影响今后的学习,最终像故事中的种田人一事无成。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没有学好汉语拼音,又怎么懂生词的读写呢?如果我们没有学会加减计算,又怎么能进行混合运算呢?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把基础知识学好。  

    寓言《守株待兔》生动地讲述了古代一位种田人心存侥幸,想不劳而获却一无所获的故事。一天,这个种田人偶然地捡到一只撞死的肥兔,之后,他就放下了自己的劳动工具去整天地等待意外收获,然而,他等来的却是自己的田地变成荒芜。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学习上没有不劳而获,不能心存侥幸,否则必定害了自己。学习哪里有不劳而获的呢?你不学习,知识是不可能自己飞进你脑袋里的。  

    其实,《寓言两则》的主人公都是想不劳而获,也心存侥幸,但结果都是一事无成。小学二年级是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阶段,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也不能揠苗助长,我们要积极地学习,并且把基础打得扎扎实实。

  • 10、 《傅雷家书两则》读后感

    《傅雷家书两则》读后感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这是我在读傅雷先生写给他儿子的第一则家信中最有感触的话。之前,爸爸也有给我讲过着重大的人生哲理,也告诉过我中庸之道,也许是之前有过一些知识的铺垫,也许是之前经历过很多的事情,再让我拿起这篇文章时颇有体会,在读完时,更是感慨万分。

    并且,从字里行间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的一生中总会有困难,但面对困难我们要学会坚强。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一条荆棘路,对血肉模糊的伤口来说,坚强就是最好的良药。

    傅聪告诉了父母他面临的困难,傅雷告诉他说: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这就是面对困难的方法坚强。

    虽然这么说,那肯定有人会问坚强是什么?

    坚强,是一种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品质,是一种被人误解还据理力争的勇气,是一种家徒四壁但悠然自得的闲情。

    坚强是对灾难的轻视,对未来的希望;坚强是泪水中的微笑,是爱和痛的花朵;坚强是不屈不挠的抗争,前仆后继的勇气;坚强是自我的坚持,尊严的捍卫!

    然而现在正值青少年的我们该如何学会坚强呢?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初三的日子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们肯定有想过:放弃吧,太难了,承受不了。还是尽早退学去打工吧!可是你们要想一下家中的父母对你们的期望,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你的期望。他们会告诉你:你不能放弃,要坚强,冲下去,不要做缩头乌龟!是啊,面对困难,惟有坚强才能是最后的胜利者。

    一只蝌蚪因为坚强,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变成了青蛙;一个贝壳因为坚强,经历了磨难的考验变成珍珠;而我们将因为坚强,战胜挫折成为微笑到最后的成功者。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8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08

  • 2019-09-20

  • 2022-04-16

  • 2019-10-01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10-04

  • 2021-08-13

  • 2021-08-1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3

傅雷家书两则读后感
傅雷家书两则读后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傅雷家书两则读后感、傅雷家书两则读后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傅雷家书两则读后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